2016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直言命题全方位分析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步速解资料分析题

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步速解资料分析题

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看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步速解资料分析题根据最新的江西公务员招考信息和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江西中公教育整理了江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在江西江西省考考试行测常识题中,经常会遇见一些考察人物的题目。

在此,中公江西江西省考考试网特意整理了2016江西省考行测备考技巧,放在一起集中记忆,好让大家加以辨析。

江西省考行测考察的五个部分包括: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往往被安排在试卷的最后一个部分,但是实质上资料分析对行测笔试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资料分析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涉及到的数据较大,一部分考生在答题时根本做不到资料分析或没有时间好好做,理解不到位,计算速度跟不上,只能草草了事。

这是导致江西省考行测分数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其实只要掌握了窍门,资料分析也是很简单的。

中公教育辅导专家建议大家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进行解题:一、阅读。

做资料分析时,先用30秒左右的时间快速浏览一下材料内容,然后再看后面的题目,结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把相关的信息准确定位。

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类型的资料分析我们在浏览时把握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而言,资料分析题型主要分为:文字型:难度较大、信息量大且隐蔽(注意时间、单位、关键词等);表格型:直观明了(注意表格标题、横纵轴、注释和单位);图像型:分为柱状图、饼形图和折线图(注意标题、横纵轴和单位)。

二、列式。

本质是考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读完题目以后需要快速判定该题考察的知识点,同时10秒之内要把式子列出来。

资料分析中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增长、百分点、比重、倍数和平均量。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的基本公式是需要考生牢牢掌握的。

2016国考行测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的考点解析

2016国考行测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的考点解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6国考行测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的考点解析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判断推理部分,直言命题是重头戏。

我们都知道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中有三组关系:矛盾关系、推出关系和上下反对关系。

每种关系都有其所对应的知识考点,那么在上下反对关系中的下反对具体指的是什么关系呢?它所对应的知识考点又有哪些?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相关内容。

一、何谓下反对关系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下反对的含义,我们就先从下反对的核心代表词——有些是与有些非入手分析。

我们通过具体的举例来进行理解,比如就拿一个班级中党员的分布情况来说,我做出两个判断“有些学生是党员”和“有些学生不是党员”。

而我们知道一个班级中党员的分布一共有三种情况:1.全部是党员;2.部分是部分不是;3.全部不是党员。

我们之前在逻辑概述中了解到逻辑中的“有些”有三层含义:全部;部分;一个。

也就是说第一种情况“全部是党员”和第二种情况“部分是部分不是”统称为“有些是党员”。

后面两种情况“部分是部分不是”和“全部不是党员”统称为“有些不是党员”。

即“有些是”和“有些非”不仅可以包含全部情况(三种),而且还出现了交叉情况。

到这,我们不难总结出下反对的含义就是可以包含所有情况,并且会出现交叉情况的两个命题。

二、下反对关系真题实例分析知道了下反对的具体含义,我们不妨再结合上述例子来分析一下下反对的具体性质是什么。

很明显,就一个班级中党员分布的三种情况而言,“有些是党员”和“有些不是党员”这两句不可能同时为假,其中一定有一句话为真,即互为下反对关系命题的性质为: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知道了下反对的含义、性质和核心代表词,那么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主要考法是什么,或者这个知识点主要是解决什么题型的呢?其实,下反对关系主要是补充矛盾关系一起解决说话类题目的。

下面结合一道具体题目,我们来看一下:例题: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

(1)有人是本科学历;(2)单位的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3)有人不是本科学历。

行测考试中直言命题的含义及其矛盾关系

行测考试中直言命题的含义及其矛盾关系

行测考试中直言命题的含义及其矛盾关系直言命题是公务员考试所有命题形式中最为简单的一类命题,但是它是我们学习整个命题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逻辑的基础。

学好直言命题,对于我们解决各类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直言命题的含义与结构直言命题即表达一个断定的命题。

如:所有的女人都是爱美的;黑龙江不是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可以通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一下直言命题的结构:解析:在这个直言命题中,“四边形”和“长方形”分别是主项和谓项,“所有”是对数量的限定,叫量项,“是”是连接主项和谓项的,叫联项。

一个直言命题,主要研究的是A(四边形)和B(长方形)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研究A是(不是)B,以及有多少A是(不是)B 的。

因此,主要研究的是量项和联项。

在一个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而量项和联项变化单一,对一个事物的属性的界定也是通过量项和联项来界定的。

直言命题的量项包括三种,即“所有、有些和某个”,联项包括两个即“是和非”,所以将量项和联项简单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得到直言命题的六种句式,即: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二、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如果命题A、B满足两个条件:①A+B=Ω,②A∩B=Ф,此时,A和B互为一对矛盾。

那么,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所有人都是北京人。

这个命题的矛盾是: (并非)所有人都是北京人,也就是至少有一个人不是北京人,即有些人不是北京人。

所以,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就是将量项互变,联项互变即可,也就是所有变为有些,是变为非即可。

利用矛盾主要解决两种问题,(1)以真求假型,以假求真型(变矛盾)提问方式:已知上述断定为假,以下哪项一定为真;或者已知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因为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

(只要A、B互为矛盾,无论时空如何变化,A 真B永远假,A假B永远真。

)例1: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

行测“必然性推理”之深度剖析“直言命题”矛盾

行测“必然性推理”之深度剖析“直言命题”矛盾

行测“必然性推理”之深度剖析“直言命题”矛盾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徐睿省考公告下发,考生们已经开始积极准备,“必然性推理”一直是备考的一个难点,瓶颈我们要尽快突破,所以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针对“必然性推理”中的“直言命题”的难点进行一个深度的剖析。

一、“直言命题”——“矛盾”关系“矛盾”是指,对一事物对象的描述只有A、B两种,且A、B永不相交,则A、B互为一组矛盾,因此矛盾也具备一条重要性质“互为矛盾,一真一假”。

直言命题结构共有六种“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所以两两构成一组矛盾,共有三组矛盾。

“所有是”矛盾为“有些非”;“所有非”矛盾为“有些是”;“某个是”矛盾为“某个非”。

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一下,给出一个命题“所有同学都喜欢吃苹果”,如何反驳?一个同学不喜欢,可以反驳;部分同学不喜欢,可以反驳;全部同学都不喜欢,依旧可以反驳。

上述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存在同学不喜欢吃苹果”,无论存在多少,只要有,只要存在就可以,即“有些同学不喜欢吃苹果”。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就能够理解“所有是”的矛盾之所以是“有些非”了吧。

同样,给出一个命题“所有同学都不喜欢吃香蕉”,如何反驳呢?一个同学喜欢,可以反驳;部分同学喜欢,可以反驳;全部同学都喜欢,依旧可以反驳。

综合起来就是“存在同学喜欢吃香蕉”,即“有些同学喜欢吃香蕉”,所以“所有非”矛盾为“有些是”。

那现在给出一个命题“小明喜欢吃橙子”,请问如何反驳,直接有针对性的提出“小明不喜欢吃橙子”就可以了,所以“某个是”的矛盾是“某个非”,这组比较容易理解。

二、实战运用例:预计2020年底,某县有个别乡镇不能完成脱贫指标。

上述断定为假,以下判定可以确定为真的是:A.预计2020年底,某县大多数乡镇都不能完成脱贫指标B.预计2020年底,某县没有乡镇能完成脱贫指标C.预计2020年底,某县所有乡镇都能完成脱贫指标D.预计2020年底,某县有的乡镇能完成脱贫指标中公解析:正确答案为C。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解题思路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解题思路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解题思路任何考试都是有一定的考试技巧的,当然平常的积累还是占据绝大部分的,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解题思路”,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解题思路在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当中,有一类题目是考查我们判断推理能力的,其分为四种题型,其中一种叫做逻辑判断,这四个字想必同学们并不陌生,但是组合在一起大家就有些疑惑,就想知道这类题型究竟考哪些内容呢,今天为大家打消疑虑,讲解逻辑判断当中最基础的入门知识—让我们一起揭开直言命题的神秘“面纱”:1、直言命题的含义命题这个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在初中数学中同学们都一定接触过,所谓命题指的是:表示判断的句子。

命题包括很多种,而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当中最基本的一种命题—直言命题。

所谓直言命题,即判断对象是否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仅含有一个判断的简单命题。

也就是说在一句话中只存在一个判断。

例如:我是一个女生;你是一个男生;隔壁的小明考上了北京大学;这只猫不是白色的等等,诸如此类我们可以发现一句话中仅仅含有对一个事物的判断。

2、直言命题的组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广大考生都清楚一个句子包含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主语、谓语、宾语等等,其实在直言命题中也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也有其相应的名称,例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东北人”是该句话中主要谈论的话题,称之为主项;“活雷锋”是东北人具有的属性,称之为谓项;“都”是判断多少东北人具有活雷锋的属性,称之为“量项”;“是”将东北人是否具有活雷锋属性的一个连接词,称之为“联项”。

所以一个直言命题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量项、联项、主项和谓项。

3、直言命题的标准形式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是可以随着谈论的不同话题而改变的,而量项和联项相对于固定,以达到表述统一的目的,量项包括所有、有些、某个三个词语,这三个词语涵盖了表示数量的所有形式,所有表示的全部、整体、都、百分之百;有些这个词比较特殊,由于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词语,所以和我们汉语中稍有不同,改词表述的是“有、存在”的意思,即“有,但不知道具体数量”。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直言命题是行测必定性推理中的基础学问点,把握直言命题的相关学问对于我们后面命题的学习也有较大关心。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盼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关心。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一)上反对关系含义:上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 之外,还存在其他状况,且A、B是不相交的,此时A、B为上反对关系。

【例】一个班里有50个人,对于班里同学的性别推断,有以下几种状况:这个班全是男生,这个班全是女生,这个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

这时候,大家就会发觉,当这个班全是男生为真的时候,这个班全是女生必定为假;当这个班全班是女生为真的时候,这个班全是男生必定为假;当这个班有男有女为真时,那全班是男生和全班是女生都是假的。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状况,全班是男生和全班是女生中,必定会有一个是假的,并且当这个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时,全班是男生和全班是女生都会为假。

推理规章:必有一假,可以同假直言命题上反对关系:全部...是与全部...非为一组上反对关系【实战演练】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状况的信息如下:(1)全部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全部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肯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全部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解析】答案:D。

(1)和(2)是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肯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通过全部职员是英国国籍,可推知D项的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为真。

(二)下反对关系含义:下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 两种状况,且A、B有交集,此时A、B为下反对关系。

【例】现在一个班里有100个人进行公考测试,并且这次考试没有并列名次。

这时候,对于班长的考试名次有两种猜想:1、班长是前60名;2、班长是后60名。

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判断推理(二)

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判断推理(二)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判断推理(二)46、正确答案是C.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

一般情况下,“引起”不与“偏差”、“干扰”搭配,常见搭配为“出现偏差”、“受到干扰”。

故可排除B.、D.两项。

对比“歧义”与“误解”,前者强调同一事件理解出两种不同的含义,后者强调对于某事物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根据后文“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是对“礼治”、“人治”的错误理解,故可排除A.项。

基本锁定C.项。

反观第一空,“社会情态”即社会的情况、状态,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47、正确答案是B.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前文阐述了政府采购的本义,后文着重分析了政府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缺少监督,根据文段提出的原因给出合理的对策,对应选项B.,所以B.项正确。

A.选项为文段前部分内容,非重点。

C.选项“采购需求不合理”为一方面的问题,片面且问题本身非重点。

D.选项为问题本身,非重点。

故正确答案为B.。

48、正确答案是C.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开篇从汪曾祺的角度论述了语言与思想的关系,结尾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引领总句即为中心句,强调“语文教育”与“诗歌”的联系,结合选项C.为同义替换,所以C.项正确。

A.选项缺少关键概念“语文教育”。

B.选项表述不明确。

D.选项缺少关键概念“诗歌”。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故正确答案为C.。

49、正确答案是B.解析本段文字前两句给出观点,指出秦汉文化造成的定势:政治和文化互相推动、存在互补,且指出这一定势影响了两千年中国历史。

文段最后一句话具体介绍了影响的体现,故文段前两句话的观点是重点内容,即强调秦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B.项论述符合中心。

A.项没有体现出秦汉文化这一主题词。

C.项“中国文化”偷换概念。

D.项是解释说明的一部分,不是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0、正确答案是C.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前文用“马克吐温”例子引出“超限效应”的定义,接下来指出“冰桶挑战”的项目应警惕因过度娱乐而产生的这种效应,强调的是把握慈善娱乐化的限度和分寸,对应C.项。

2016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之直言命题的等值命题求解技巧

2016国考行测判断推理之直言命题的等值命题求解技巧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直言命题的等值命题求解技巧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所有的男生都喜欢打篮球。

”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男生,喜欢打篮球是某种性质。

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有这样一类求等值命题的题型,有时候在考查别的知识点的前提下要先找出等值命题。

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出的等值命题遵循怎样的原则和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数考生会选择放弃这一类题目或者瞎蒙。

例如:求“并非植物都不是乔木”的等值命题,有些考生凭借感觉可以得出“有些植物不是乔木”,这样的确可以求出等值命题,但这种凭感觉不保险,而且遇到比较难的题目就只能坐以待毙,比如:求“不能说有些社会现象没阶级性”的等值命题,就不能一下子凭借感觉求出正确的等值命题了。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原命题的矛盾命题的知识点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求原命题的等值命题时的依据和方法,帮助大家科学求出等值命题。

首先,矛盾命题指描述一个事物仅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相互之间没有交集。

其次,B是A的对立面,对A求矛盾是B,继续对B求矛盾又是A。

最后,对于描述一个事物的集合A,它的矛盾命题可以表示为非A,就是在集合A前加一个“非”的否定词。

另外还可以改变直言命题中的量项和联项关系来表示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所有…是与有些…非是矛盾关系”、“所有…非和有些…是是矛盾关系”、“某个…是和某个…非是矛盾关系”。

这是两种求矛盾命题的方法。

例题1:求“并非植物都不是乔木”的等值命题。

中公解析:把“植物都不是乔木”这句话描述的集合设为A,那么原命题是“非A”,它的矛盾命题是“A”,集合A中的量项和联项关系是“所有…非”,对A求矛盾命题是“有些植物是乔木”,描述的就是非A,与原名题的含义相同。

是原命题的等值命题。

例题2:求“不能说有些社会现象没阶级性”等值命题。

中公解析:把“有些社会现象没阶级性”这句话描述的集合设为A,那么原命题中不能说A的含义就是“非A”,它的矛盾命题是“A”,集合A中的量项和联项关系是“有些…非”,对A求矛盾命题是“所有社会现象有阶级性”,描述的就是非A,与原名题的含义相同。

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言语理解与表达(一)

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言语理解与表达(一)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言语理解与表达(一)81、正确答案是A.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主要考察交点,命题惯性是复合考察。

题干图形的交点个数依次为,第一行:5、6、7,第二行:7、8、9,第三行9、10、11,A.选项和B.选项都是11个交点,故排除C.选项和D.选项。

比较两选项,B.选项为不规则图形,而A.选项与题干一样包含大量三角形,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82、正确答案是C.解析观察题干和选项可知,五角星面是一个特殊的面,由第一个图形可以发现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的面,选项A.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面,排除;选项B.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面,排除;选项D.中五角星黑色尖端部位所指向的面是“空白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83、正确答案是B.解析元素组成相同,考虑位置规律。

横向观察发现“○”绕着三角形的边逆时针每次移动一条边,因此?处的“○”应在三角形下面的那条边上,排除C.、D.,观察A.、B.选项发现,“○”所处的位置不同,一个在三角形外部,一个在三角形内部,因此应考虑两个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

经观察发现前两行中都有两个图形“○”位于三角形内部,一个图形“○”位于三角形外部,因此?处的“○”应于三角形的内部,排除A.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84、正确答案是C.解析元素组成凌乱,先考虑属性规律。

对称、曲直都没有明显规律,因此考虑封闭性。

第一行图中全开放图形个数分别为2、2、2,第二行图全开放图形个数分别1、1、?,因此应该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选一个有1个全开放图形的选项。

A.选项2个,B.选项3个,C.选项1个,D.选项2个;故正确答案为C.。

85、正确答案是D.解析本题图形组成相同,但无明显的位置移动规律,考虑图形间的相对位置。

观察发现①③⑤图形中,正方形均在一个大图形内部,②④⑥中正方形均在两个图形相交的区域内。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在行测逻辑推理中,直言命题是必然性推理的一个基础内容,它所涉及的知识点都会在复言命题中出现,这就意味着学好直言命题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掌握直言命题重要知识点就可以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所以,今天就带领大家对直言命题的重点知识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重要知识点一:矛盾关系首先,矛盾关系是指同一个素材下,有且仅有两种情况,非此即彼,一真一假。

例如男和女就是典型的矛盾关系。

其次,作为考生需要在考试时准确判断题目的考点,直言命题的问法经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问法为“题干为真(假),则以下哪项必然为假(真)”,二是以真假话的题型出现。

最后,需要大家牢记直言命题的三对矛盾关系,即“有些是与所有非”,“有些非与所有是”,“某个是与某个非”。

下面我们以这样的一道题目为例。

【例】甲: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

乙:你说的两句都不对。

以下哪项与乙的说法最为接近或相似?A.为富皆仁,为官皆义B.有的为富仁,有的为官义C.有的为富不仁,有的为官不义D.仁者不为富,义者不为官【解析】答案选B。

首先分析^p ^p 题干当中所说的“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是属于直言命题当中的“所有非”这样的逻辑形式,乙谈到了甲所说的两句话都不对,即乙的观点是甲的观点的矛盾命题,“所有非”的矛盾命题为“有些是”,故此题选择B项。

重要知识点二:推出关系首先我们要理解推出关系的含义,即由一个命题为真时可以得出哪些命题为真。

下面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

【例】有人说:“中国运动员也有人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简称法网)的冠军。

”如果这个断定为真,不能由此断定真假的是:I.李娜为中国运动员争了光,她获得了法网冠军。

II.有的中国运动员不能获得法网冠军。

III.网球在中国不够普及,中国运动员都不能获得法网冠军。

A.I和IIB.I、II和IIIC.I和IIID.只有I在此题中,同学们还需要重点了解“不能推出”的含义,即由一个命题为真不能确定哪个命题为真。

2016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2016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2016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直言命题是国考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方法性非常强的一类题型。

其中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又是直言命题的重中之重。

这里我们重点学习如何运用矛盾关系解决直言命题中的真假话问题。

要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矛盾”的定义。

简单地说,一个命题的矛盾就是在这个命题前加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不是”“并非”“非”等。

例如,“是大胖子”的矛盾即为“不是大胖子”;“大于五”的矛盾即为“不大于五”;“小红是好人”的矛盾即为“并非小红是好人”或者“小红不是好人”……学会了求一个命题的矛盾,目的是利用矛盾的性质来解题。

矛盾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质是“一个命题和它的矛盾命题必为一真一假。

”例如:“小红是好人”和“小红不是好人”这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所以它们当中一定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学习一下到底如何利用矛盾关系解题。

例1: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

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此题选A.对于题目中四个人说的话,我们经过分析发现,乙说“白球是丁拿的”,而丁说白球不是他拿的,即两个人中一个说是丁拿的,一个说不是丁拿的,互为矛盾关系,根据“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为一真一假”的性质,我们知道乙和丁肯定说的话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题目中又说“四人中只有一句真话”,而四句话中唯一的真话肯定在乙和丁之间,由此推知,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是假话,说明事实上甲拿了白球,因此选A,拿了白球的是甲。

根据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利用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步骤:1.找矛盾(找到几句话中互为矛盾关系的两句,由此可以断定它们必为一真一假)2.跳出矛盾,结合其它条件进行判断(当找到矛盾以后,我们可以确定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为一真一假,但是无法确定它们谁真谁假。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命题趋势分析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命题趋势分析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命题趋势分析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以题量大、单题分值高、易得分的特点在行测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在2016国考一步步临近的时刻,资料分析究竟应该如何复习?如何快速提高解题能力?这是广大考生密切关注的问题。

我们认为,想要做好资料分析,首先得知道资料分析的命题趋势,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那么现在我们总结下资料分析的命题趋势,供考生参考。

一、计算的难度会逐渐减小行测考试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卡掉一批人,而是想选拔出真正能够胜任工作的人。

就资料分析来说,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的估算能力。

试想领导来你们单位视察,问你一些问题,看着报表至少你得知道你们单位业绩的增长率大约是多少。

那会不会考比较精确的计算呢?答案是不会的。

因为现在不管人算的有多准,都比不上计算器的速度和精确度。

所以大家需要清楚,资料分析考查的是考生的估算能力而非精算能力,换句话说它大多数时候不会把选项设置的非常接近。

我们可以从近3年的国考真题中证实:1、2012国考资料分析中,10道纯计算题(不包含综合判断题)中仅有一道题目选项间的差距小于10%;200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为多少万公里?【2012国考-128】A. 2.45B. 3.89C. 4.09D. 4.532、2013国考资料分析中,13道纯计算题(不包含综合判断题)中仅有一道题目选项间的差距小与10%;2011年,发现违法但未立案的违法用地行为占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总数的比重约为多少?【2013国考-123】3、2014国考资料分析中,5道纯计算题(不包含综合判断题)中选项间差距全部大于1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资料分析中的计算题在减少,计算的难度也在减小。

二、比较类题目增多2012国考资料分析中,有4道纯比较的问题(不包含综合判断题);2013国考资料分析中,有2道纯比较的问题(不包含综合判断题);2014国考资料分析中,有5道纯比较的问题(不包含综合判断题)。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直言命题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直言命题

辽宁中公教育: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想快速回答好判断推理题,有些命题推理不得不知。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判断推理题之直言命题。

一、 直言命题概述
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1)所有的S 都是P 。

【例】所有中国人都是奋发图强的。

(2)有的S 是P 。

【例】有的废品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3)某个S 是P 。

【例】小明是个三好学生。

(4)所有的S 都不是P 。

【例】所有的美国人都不是中国人。

(5)有的S 不是P 。

【例】有的手机不是智能机。

(6)某个S 不是P 。

【例】他不是个好医生。

二、 直言命题推理
所有的S 都是P à,某个S 是P à,有的S 是P 。

所有的S 不是P à,某个S 不是P à,有的S 不是P 。

三、例题精选
【例题】凡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都不是公开审理的案件。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
B.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
C.有关国家机密的某些案件可以公开审理
D.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有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解析】由所有S 都不是P à所有P 都不是S ,所以所有国家机密都不是公开的à所有公开的都不是国家机密。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 。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深度解析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深度解析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整体深度分析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有139.46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平均竞争比则降到50∶1,创7年以来最低竞争比,从竞争比来看,今年是“最好考的一年”。

但是否真是“最好考”,华图教育专家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求证。

11月29日上午11点,行测落下帷幕,副省级题目为135题,地市级总题量为130题;根据考生的反馈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深入解读本次考试行测科目的具体情况:常识模块2016年国考于2015年11月29日如期举行,本文主要就国考中常识判断的整体难度做一个简单分析。

纵观2016年国考地市级常识判断,题目数量依旧为20道。

考查内容涉及时政、法律、国情、经济、中外历史、环境保护、古代生物和生活常识。

时政方面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展开”,题目难度系数不大,但是考查范围较广,需要考生了解从2012的十八大一直到去年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

法律部分今年考到的题目较多,有6道,但是普遍难度不大,一般都是围绕法条展开。

比如题目中考到哪些情况不符合法律的规定:被辞退的公安局处长对决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哪些情况不负刑事责任等。

环境保护方面,今年地市级考到了2道题,都是围绕当前的环境保护热点所处。

一道题是有关PM2.5和PM10的相关知识,另一道其实考察的就是风向和居民区分布的题。

题目难度不大。

生活常识考查的是元素、离子的相关知识,只要了解了知识的基本点,最后二道生活常识题是必得分题。

国情、经济、历史方面考查的较为综合,表明来看,涉及面较广,但是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考到的内容依旧是我国的主流传统文化。

综上,今年国考地市级的常识判断整体难度系数不大,考查深度较浅,但是个别考题考查内容较宏观,需要考生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

言语理解就今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来看,总体题量与去年持平,都是40道题,但是在题目的形式方面,却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一、整体难度维稳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首先,整体难度不高,2016国考言语和2014、2015年难度基本持平,80%都是中等难度题目;其次,题型稳定,依然由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这三部分构成。

2016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话问题”解法大汇总

2016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话问题”解法大汇总

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看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话问题”解法大汇总根据最新的江西公务员招考信息和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江西中公教育整理了江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真假话问题是逻辑判断中的常见问题,此类问题有其特定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以帮助大家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快速准确解答此类题目。

一般来说,真假话问题总共有四种解答方法:矛盾关系解答法,反对关系解答法,假设法,矛盾假设综合解答法。

一、矛盾关系解答法(一)题型特征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几对矛盾命题。

(二)解题方法1:分析题干,找出相互矛盾的命题。

2:根据题干所给真假性的论断,判定除矛盾命题之外的其他命题的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三)知识点链接1: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一真一假。

2:所有A是B 矛盾命题有些A非B有些A是B 矛盾命题所有A非B某个A是B 矛盾命题某个A非B(四)例题解析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看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答案:C。

【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

2016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定义判断命题规则

2016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定义判断命题规则

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看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定义判断命题规则根据最新的江西公务员招考信息和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江西中公教育整理了江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行测答题技巧:定义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非常稳定的一种题型。

定义判断的考察形式是,首先在题干中给考生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的具体属性,然后问考生以下哪个选项是符合或者不符合这个概念,最后在四个备选选项中给出案例。

要想做对定义判断,我们就得从定义判断的题干部分、问法部分、选项部分进行探究。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一下公务员考试当中定义判断这种题型的四大命题机制。

这四大命题机制是命题人经常使用的命题原则和方法,也是我们考生备考的方向。

一、内容的常识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生活经验,我们要说清楚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却感觉怎么也说得清道得明。

大家熟悉的概念是具体化的、不言自明的,如果要从具象上升到一个抽象的定义,使这个定义恰如其分地反映被定义项,有时候反而会让人绞尽脑汁。

举个例子,我们都有对“网络成瘾”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但是到底什么是“网络成瘾”,我想很多读者会感觉说不清楚。

定义判断中很多题目类似于这种情况,简单的定义反而要用复杂的语言才能定义清楚,而复杂的定义要用来判断简单的案例是否符合定义。

我们的考生虽然对题干的定义没有读懂,也不妨碍考生通过阅读选项比较符合常识性的案例来寻找线索。

二、知识的综合性考生在做定义判断的时候,会发现为数不少的这样的题目:题目本身所给的关键信息较少,造成考生对定义的理解模棱两可。

单纯根据题干的要点信息,没法对选项是否符合这个概念进行有效排除。

这个特点就是定义判断知识的综合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透析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透析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透析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行测判断推理技巧:透析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在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必考考点,在这板块特别注重考察逻辑思维以及相关规那么的应用,因此难度相对较大。

其中必然性中命题的推理就是侧重规那么的运用,而直言命题又是所有命题的根底,因此理解了直言命题的考察形式,根本就等价于理解了其他命题的考察,今天就以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为切入点,和大家一起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推出关系,其含义是:假设A命题成立,那么B命题一定成立,那么AB两个命题就是推出关系(记作AèB)。

也就是说有A的情况下一定有B,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也一定为真时就是推出关系。

其次得知道直言命题间有哪些推出关系。

其实直言命题间的推出关系都是围绕着直言的六种分类来展开的。

按照是非属性可分为两类:所有是è某个是è有些是所有非è某个非è有些非举个例子来理解:当全班同学都(所有)考上了的情况下,一定可以得出班上的小王(某个)同学考上了;同时也可以得出班上有同学考上了(有些)。

小王考上了(某个)就可以说有人(有些)考上。

所以所有是推出某个是,某个是推出有些是,所有是推出有些是。

同理,所有非推出某个非,某个非推出有些非,所有非推出有些非。

注意:是非一致,也就是说是推是,非推非,是(肯定式)不能推非(否认式),例如:某个是不能推出有些非。

理解了什么是推出关系以及直言间有哪些推出关系,最后我们得明确直言命题的推出一般怎么考察。

由于推出的性质是一个命题为真可以推出另一个命题为真。

所有一般在知真求真型中考察。

根据常见考察形式可分为两类:1.假如上述为真,以下哪项也为真/由此可以推出/由此可以得出2.假如上述为真,以下哪项能/不能确定真假由此两类问法特征可以确定是推出关系,再结合题干和选项特征,假设是描绘直言命题的,那么是考察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

所以确定考点要结合问法和题干和选项的特征综合决定。

2016国考行测逻辑判断:直言命题之备考(一)

2016国考行测逻辑判断:直言命题之备考(一)

2016国考行测逻辑判断:直言命题之备考(一)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了解历年公务员入围分数线,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我想看看国考课程。

概念: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语句或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注意:做这种题目一定要分清题干中所给条件是否构成矛盾要素。

一般互为矛盾的有几下几种,举例:“我考研过线了”和“我考研没有过线”互为矛盾“所有考生考研都过线了”和“有些考生考研没有过线”互为矛盾“所有考生考研都没有过线”和“有些考生考研过线了”互为矛盾根据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由此来简单的求解矛盾关系的逻辑判断。

例题1: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解析】:从题干中,共有四个人的口供,仔细看过之后,丁的口供经过转化其实就是:“我不是罪犯”。

很显然,丁和乙的口供有矛盾,所以这两个人必然有一个人是说的真话,一个人说的是假话。

在看题干中说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所以得出甲和丙说的是真话,即从甲的口供得出丙是罪犯,再从丙的口供中得出丁是主犯,答案显而易见!例题2:方宁、王宜和余涌,一个是江西人,一个是安徽人,一个是上海人,余涌的年龄比上海人大,方宁和安徽人不同岁,安徽人比王宜年龄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看2016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直言命题全方位分

根据最新的江西公务员招考信息和考试大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江西中公教育整理了江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直言命题是逻辑必然性推理中最简单的一个章节,但是它是后面复言命题的基础所以十分重要。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直言命题及其矛盾关系的相关问题。

一、含义
直言命题的含义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直言:一句话,单句。

命题: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

所以直言命题的含义就是表示判断关系的单句。

二、直言命题的结构
所有苹果是水果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逻辑之中我们并不研究推理内容,而是主要研究推理形式,因此主项谓项是研究重点。

主项除了所有之外还有有些、某个,联项有是和非。

量项有三个,联项有两个,因此直言命题有六种基本句式。

三、直言命题六种基本句式
所有A是B
所有A非B
有些A是B
有些A非B
某个A是B(具体某一个)
某个A非B(具体某一个)
四、什么是矛盾
矛盾:表示同一个事物的描述只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不相交,AB就是一对矛盾,换言之,矛盾双方要满足如下两点要求:
1.AB包含所有情况
2.AB没有交集
五、怎么找矛盾
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看在命题前面加、减“非”或者“并非”
例如:并非所有同学喜欢有些老师。

这句话的矛盾即是:所有同学喜欢有些老师。

六、矛盾的意义
矛盾双方有两点要求:
1.矛盾命题必定永远一真一假
2.原命题矛盾的矛盾是本身。

对同一个事物的描述分为A和B,A的矛盾是B,B的矛盾是A。

3.一个命题的矛盾有且只有一个。

七、直言命题间的矛盾关系
直言命题的六种基本句式之间也是存在三对矛盾关系的,我们就一起来找一下:
1.所有人都考上大学了(所有……是……)
2.矛盾命题:并非所有人都考上大学了=至少有一人没考上大学=有些人没考上大学(有些……是……)
3.所有A是B,矛盾:有些A是B;同理,所有A非B,矛盾:有些A非B;最后某个A 是B,矛盾:某个A非B(这里的某个是特指某一个对象并且得是同一对象),直言命题求矛盾的方法,将句子中的“所有”和“有些”替换、“是”和“非”替换,要将所有这样的词语全部替换。

八、涉及到矛盾的题型
1.以真求假或者以假求真
这种题型其实就是在求矛盾。

我们一直一句话是真的(假的)那么根据矛盾双方必定一真一假我们可以得出他的矛盾命题一定是假的(真的)。

例如:
有的运动员竞技状态不好。

根据上述断定为真,以下断定可以确定为假的是。

A.有的运动员竞技状态好
B.运动员甲竞技状态好
C.所有运动员竞技状态都不好
D.所有运动员竞技状态都好
[参考答案]D。

[中公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以真求假的题目,题干中给的是“有些A非B”,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它的矛盾一定是假的,它的矛盾是“所有A是B”,所以答案选择D。

2.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问题的题型特征:
(1)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有一真、一假、多真多假等。

(2)题干中存在一对或者几对矛盾命题
解题方法:
江西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看
(1)分析题干找出相互矛盾的命题
(2)根据题干中的真假断定判断除矛盾命题之外其他命题真假性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教师让四个学生每人拿了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学生拿了秋后,教师发现唯一的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通过观察发现,乙说的是丁拿了白球,丁说不是他拿的,他俩是一对矛盾,所以乙和丁一真一假。

题干中说只有一句真话,那么唯一的真话一定在矛盾之中,所以甲和丙说的是假话,甲说自己没有拿这句话是假的,所以拿了白球的是甲。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江西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江西公务员行测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