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
关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与对策

关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与对策在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倡导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蓬勃地开展起来了。
这是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进入新时期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作为全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教育部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将大课间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以促进学校大课间活动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大课间活动的概述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活动不强求正规的场地和器材,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二、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1)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近两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不容乐观,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测率继续上升。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原因。
笔者发现通过实施大课间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心理健康,乐于与人合作,关心他人与集体,并能将这种良好的思想转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2)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大课间活动不但调节了学校紧张的学习节奏,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真正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特长,陶冶了他们的情操,积极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课间活动要求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全员参与跑、跳、踢、攀、爬等活动,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熟练掌握一项终身受用的锻炼身体的技能,并养成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
三、大课间活动面临的问题1.不同人群对大课间活动的看法(1)学生的看法。
多数学生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开展大课间活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体育锻炼的时间多了,能减轻学习疲劳,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依然存在,还是无法真正轻松;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关键是要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成绩才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开展体育锻炼和活动的重要方式。
这些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导致学生随意自由活动,缺乏规范性和纪律性。
一些学校设施条件较差,缺乏足够的场地和器材供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使得活动效果不佳。
学生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持续性和参与度,影响了活动的实施效果。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完善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内容单一、时间过短、缺乏专业性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有一部分学生并不积极参与,甚至选择在一旁观看或者玩手机等其他活动。
这导致了活动的整体效果不佳,也无法真正起到锻炼和放松的作用。
活动内容单一也是一个问题。
很多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都比较固定,例如简单的跑步、跳绳等项目,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活动失去兴趣,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热情。
时间过短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有限,很多学校只能安排十几分钟的活动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这样一来,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和放松的机会。
缺乏专业性也是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
许多教师对体育活动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活动策划和进行的质量参差不齐。
这会影响活动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体育大课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体育大课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体育大课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体育大课间的组织与管理: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场地和人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保证活动的安全和有序。
2. 体育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和体质等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内容,包括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新兴的体育项目,并探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个人、小组和集体活动等。
3. 体育大课间的效果评估: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评估体育大课间对学生身心健康、体能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了解学生在体育大课间中的表现和反馈,为进一步优化活动提供依据。
4. 体育大课间的师资培训与资源开发:研究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和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
同时,探讨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如场地、器材、资金等,为体育大课间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5. 体育大课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如何在体育大课间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传承民族精神。
同时,探讨如何创新体育大课间的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和学生需求。
通过以上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促进体育大课间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课间锻炼在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是指在学生上课的间隙、通常是上午和下午的10分钟到15分钟,由学校组织的一种集体锻炼方式。
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当前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锻炼内容单一等,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发展对策,提升其效果和意义。
一、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的现状调查1. 参与度不高据调查显示,目前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的参与度并不高。
部分学生缺乏锻炼的兴趣和主动性,愿意选择在教室内休息或打闹玩耍,而不是参与规范的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活动。
这导致了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
2. 锻炼内容单一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的内容大多只是简单的操操或者跳绳等,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学生参与的锻炼内容单一,难以激发他们的锻炼兴趣,也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3. 缺乏专业监督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缺乏专业监督和指导,学生进行锻炼的姿势和动作常常不规范,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而且,部分学校在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导致学生在锻炼后无法及时恢复精神和注意力,影响了学习质量。
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途径是增加锻炼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运动竞赛和组织性的团体活动等,可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通过设立一些激励机制,如评选“阳光体育锻炼之星”等,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为了提高大课间锻炼的科学性和多样性,可以引入一些新颖且有趣的体育项目,如太极拳、瑜伽、广播体操等。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提高锻炼的有效性。
为了确保学生在阳光体育大课间锻炼过程中的安全和规范,可以引入专业监督和指导。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以《XXX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坚持“突出特色、全员参与、陶情益智、快乐健体”原则,立足校内资源,丰富内容,活化形式,从而深入推进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师生紧张的工作研究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我校专职体育教师3名。
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每天上午两节课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下午三节课后为课外体育活动课,上下午各有5分钟的眼保健操。
虽然近几年我们大部分学校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和创新,但效果却很不让人理想,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便没有开始时的那种兴趣,进行体育活动的班级显得有些懒散不积极,即使有活动也是在无序的状态下进行。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深知: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全面推广,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全民健身在我国已深入人心,校园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更是百花开放,但各校在组织竞技性体育运动会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民健身活动不经常,活动内容死板老套,参与者有压力等方面不足。
而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许多城市开展和研究过,但大部分都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的趋势: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愿望;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分歧年龄、分歧特长、分歧兴趣、分歧程度学生的发展需求;大课间活动要力争突出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场地,做到“小场地、大课间”;主动探索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新途径,把大课间活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活动要做好平安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平安,让充溢活力的大课间、让学生喜爱的大课间、让平安有序的大课间出现在我市的各个校园。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们的课余时间也越来越少,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他们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活动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专业指导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1.2 问题意识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体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多样性,大多数学校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在操场上跑步或打球,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项目设计。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活动往往变成了一种形式化的任务,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由于教师在体育活动设计和指导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导致体育课大多数时间都在传统的体能训练中度过,缺乏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内容。
问题意识的主要体现在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着单一化、机械化的现象,缺乏创新和活力,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结束】2. 正文2.1 现状分析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较短,平均只有15到20分钟,很难满足学生们进行充分体育锻炼的需求。
有些学校缺乏体育设施和器材,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一些学校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参与度较低,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些学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存在着过于严格的管理和约束,导致学生们参与的兴趣大减。
有些学校还存在体育活动内容单一、重复枯燥的问题,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体育教学论文: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ⅩⅩ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1.研究目的和意义1.1我国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的背景近几年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缺少体育活动。
虽然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这项体育活动在我国己有近百年历史,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课间操虽然为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提供了保证,带给我们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但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构建新的课间操已迫在眉睫。
大课间由此产生。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它既是课表上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在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课程。
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时间一般多则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
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事实上,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尝试早在七十年代末已经开始。
1978年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印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草案)和“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通知”等文件颁布后,为了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精神,一些学校开始了由传统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转变。
之后,尤其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渐呈现蓬勃之势。
1999年5月25-28日来自全国教育系统的300余名代表观摩了辽宁省鞍山市、营口市和大连市27所中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该省教委为了进一步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自1996年起至1999年5月连续四年举行了四届全省中小学课间操体育现场会,通过几年的不断总结经验,该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该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小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以改善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参与和体验。
一、现状分析1. 缺乏规划在很多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安排。
学生们经常是自发地在操场上玩耍,没有经过老师的指导和组织。
2. 裁减时间在一些学校中,由于学习时间和教学任务的压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被裁减,导致学生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
3. 缺乏专业指导虽然有些学校会进行一些组织的体育活动,但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指导,导致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参与和体验质量不高。
4. 资源匮乏一些学校的操场设施和器材比较简陋,缺乏投入和维护,影响了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5. 缺乏多样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兴趣爱好。
二、对策建议1. 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规划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规划,并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们的体育活动,确保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4. 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学校要增加对操场设施和器材的投入,完善和维护操场设施和器材,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5. 多样化体育活动形式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包括篮球、足球、田径、徒手操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兴趣爱好。
三、实施建议1.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成立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小组,负责制定规划和安排体育活动。
2.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体育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让体育活动更加有序和有效。
3. 学校可以通过募捐、捐赠等途径,增加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操场环境。
4.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的比赛和表彰,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
5. 不定期组织体育活动的体验和参与调查,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体育活动形式。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标 , 必 将 被 赋 予 新 的使 命 与 挑 战 。 现 在 , 也 大课 间 运 动 频 频 出
现 在 媒 体 报 端 。“ 启 了 全 新 的 教 育 发 展 模 式 和 教 育 评 价 视 开 野 , 国家 建 设 锻造 健 康 向上 的一 代 青 少 年 的梦 想 由 此 复 苏 。 为 满 怀 期 待 中 ,“ 课 间 ” 迈 上 了 由 边 缘 向 内核 的 回 归 之 路 , 大 成 为 摆 在 教 育 研 究 者 面 前 的 重 大 理论 与实 践 课 题 。 希 望 本 文 的
1 研 究 目 的 .
体 育 大 课 间 活 动 的组 织 。 慢 跑 、篮 球 、排 球 、健 身 操 、
跳 绳 、羽 毛 球 、武 术 等 游 戏 是 大 课 间 的 项 目 。考 虑 到 现 行 的
体 育 大 课 间活 动 带 有 初 步 探 索 积 累 经 验 的性 质 ,每 两 到 三 周 组 织 一 场 集 体 比赛 ,由 体 育 教 研 组 具 体 安 排 方 案 、 组 织 实 施 、技 术 指 导 和 协 调 保 障 。 经 过 一 年 的 实 践 探 索 , 对 全 校
4 2个 班 采 用 全 部 学 生 大 课 间 活 动 资 料 统 计 ,对 其 活 动 项 目 选 择情 况 、大课 间体 育 活 动形 式 的选 择 情 况 、大 课 间 体 育 活
在 多 元 文 化 背 景 下 , 设 具 有 科 学 、健 康 、 向上 的 学 校 建 体 育 文 化 理 念 、精 神 。 重 形 成 学 校 体 育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内 在 注 机 制 的 进 程 中 , 课 间 活 动 作 为 大 课 间 体 育 的 主 要 内容 应 运 大 而 生 ,为 新 时 期 中 小 学 学 校 体 育 工 作 , 出 了新 的 要 求 和 目 提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而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时间段,应该成为学生们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的好机会。
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也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学生们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本文将就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规范化管理目前,很多学校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缺乏规范化管理措施。
在一些学校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活动的组织和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隐患。
2. 活动内容单一在一些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往往以足球、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缺乏多样化的锻炼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
3. 器材设施不足很多学校的器材设施比较简陋,学生们在进行活动时缺乏足够的器材支持,无法有效进行体育锻炼。
4. 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些学校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安排在午休时间,导致学生们因为需要休息而无法充分参与体育活动,或者活动结束后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
5. 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导致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解决措施学校应该建立规范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管理机制,明确活动组织的责任人和具体流程,加大对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学校应该鼓励体育教师和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包括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操、民族舞蹈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
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确保学生们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器材支持,保障他们的体育锻炼质量。
学校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一、现状分析在小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们锻炼身体、释放压力、促进社交的重要环节。
目前在一些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缺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在一些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比较单一,往往只有跑步、跳绳等项目,缺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导致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程度。
2. 缺乏专业指导大课间体育活动一般由老师或者学生自发组织进行,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导致一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受伤,也无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
3. 时间和场地不足在一些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地非常有限,导致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很短,无法满足学生的身体锻炼需求。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多种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不同项目的乐趣和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配备专业体育指导员学校可以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配备专业的体育指导员,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并指导学生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情况发生。
4. 增加体育设备和器材学校可以增加更多的体育设备和器材,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
增加篮球架、足球门、排球网等设备,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5. 提倡学生参与学校可以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学生们组织小型的体育比赛或者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热情。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学校也可以做好相关的跟踪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改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内容,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益处。
大课间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

大课间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为了贯彻教育部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文件精神,改变现在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不良现象,使众多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人民的整体体质。
我们开展了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以下是研究情况。
1、研究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科任教师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活动类的体育课。
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所以教育部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又具体部署“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会并下发文件,推动大课间的实施”。
目的是改变现在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不良现象,使众多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学校已开展了此项活动,省市乃至全国都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
我校也在2007年始予以实验并实践。
现在结合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从活动的内容、形式、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以便为今后活动开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创新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开展活动的长期性提供参考依据。
2、国内研究的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国内从不同角度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也渐渐多了。
如胡国栋、何平尔在《奉化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以奉化市41所中心级的中小学为调查对象,在结论中建议:(1)提供活动游戏“套餐”,丰富活动内容。
(2)以赛促练,定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的比赛。
(3)控制活动的运动负荷,加强锻炼的卫生条件保障。
(4)合理安排活动组织形式,充分发挥现有的场地设施的作用。
(5)发挥班主任在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6)绩效工资考核应考虑到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
徐x萍在《甘肃省金昌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对金昌市28所中小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金昌市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不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1)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安排要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低年级重点开展提高兴趣为主游戏内容,高年级在技巧和难度上要略高。
浅谈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改善方法

浅谈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改善方法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得到放松,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许多学校来说,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改善一直是一个难题。
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组织方案和改善措施,以确保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本文将从组织和改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方法1. 制定活动计划体育大课间活动应该有一个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方面的安排。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计划,确保每次活动都有清晰的目标和安排。
活动计划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尽量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参与。
2. 分组进行活动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分组进行活动是一种常见的组织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为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小组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3. 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设施体育大课间活动通常需要一些器材和设施来进行,例如球类、器械、场地等。
教师和学校应该提前准备好这些必要的器材和设施,确保每次活动都能够顺利进行。
还要注意对器材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4. 加强监督和指导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和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的安全和秩序。
教师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指导,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1. 增加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跳绳、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充分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每个小学生都需要充足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校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在现实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和改进。
首先,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20-30分钟,而且受到课程安排和考试压力的限制,有时候还会被取消或减少。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不足,难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尽量增加大课间的时间,并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安排过多的考试和其他课程,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体育活动。
其次,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一些学校只有传统的跑步、游戏等简单的项目,学生们容易感到乏味和无聊。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参与度,学校可以增加一些新颖的项目,比如跳绳、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激发学生的激情和热情。
第三,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够专业化和科学化。
由于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和指导,一些活动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过度疲劳、运动损伤等。
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组织管理,保证活动的安全稳定。
最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积极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孩子们参加活动后,往往缺乏实时的反馈和奖励,导致他们对运动的积极性逐渐下降。
建立激励机制,及时给予孩子们肯定和鼓励,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需要我们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
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和组织,增加活动时间和项目种类,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身体锻炼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
通过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实施方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可行性探讨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揭示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结论部分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强调了继续深入探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的重要性。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身体健康、学习效果、实施方式、效果对比分析、可行性探讨、实效性评价方法、学生身心健康、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不错的一个途径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间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是否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真的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以及不同的实施方式会对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有必要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进行研究,以验证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实施方式的效果对比,探讨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可行性,并提出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评价方法。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为学校和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然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学校开始将其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
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将探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方法及其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1.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内容。
2.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瑰宝,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方法1. 选择适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传统文化项目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活动形式的传统文化项目。
例如,在操场上可以进行一些传统舞蹈、武术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内容。
2.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因素,设计出一些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3.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时,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项目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探析

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探析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1、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2、促进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从而提高自尊心。
3、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尊重的观念。
4、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们学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挑战和失败。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1、促进体质发育。
体育活动可以锻炼肌肉和骨骼,促进学生的体质发育。
运动是孩子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可以有效地消耗过多体内脂肪,增加孩子身体的健康以及体质指数。
2、加强脏器功能。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四肢和气血循环,而且还可以通过多重锻炼使常用的器官的功能更加有效。
3、增强抗疲劳能力。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灵活应变”的能力可以被大大增强,抗疲劳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增强抗疲劳的能力。
4、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集体意识,加强情感交流,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1、设立专人负责。
为了落实体育活动,学校应该根据资源设立专人,统一管理和组织体育活动,并且配备足够的体育器材。
2、合理安排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应该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开展趣味性、竞争性、发展性强的体育课件,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定期评估。
学校应该定期进行一些评估和监督检查,以便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态以及体质活动是否有效,从而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四、总结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但是,对于体育活动实施,学校应该加强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存在可持续的效果。
体育大课间活动设计

体育大课间活动设计近年来,随着学生学习负担的逐渐加重,大课间活动被越来越多地提倡和重视。
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式,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放松和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能够让他们远离课堂紧张的氛围,缓解眼部疲劳,增强新陈代谢。
此外,体育大课间活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体力和体魄,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使他们更加积极阳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设计原则1.全面发展:活动的设计应全面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兼顾身体各个部位的锻炼,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跟踪。
2.互动合作: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团队竞技和集体游戏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安全保障:活动中必须保证学生的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所有活动都应进行安全评估,并配备专业教师指导。
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具体方案1.瑜伽活动:瑜伽作为一种身心放松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自控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瑜伽练习,如伸展、扭动等动作,同时搭配适当的呼吸练习,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2.健身操活动:开展健身操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操动作,例如普拉提操或瘦身操等,注重舒适流畅的动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放松身心。
3.拔河比赛:通过组织拔河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可以将同班同学或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成若干队伍,进行友谊赛或比赛,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篮球比赛:篮球是一项受到广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组织篮球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班组织比赛,增强竞技性和互动性。
5.足球训练:足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通过进行足球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的放松和锻炼的重要方式。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活动时间短、活动形式单一、参与率不高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短的问题。
由于学校课程安排紧张,大课间时间有限,体育活动往往只有10至15分钟,无法满足学生进行足够的运动锻炼。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延长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可以将大课间时间适当延长,将体育活动时间增加到20至30分钟。
可以考虑在其他时间段增设体育活动,如早上晨跑或下午课后活动,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运动时间。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体操或简单的跑步。
这种单一的活动形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降低。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多样化体育活动形式。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跳绳、健身操等有趣的活动。
可以进行小组竞赛和个人比赛,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竞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率不高的问题。
目前,由于课业负担重和缺乏积极参与的氛围,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漠不关心,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
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活动的宣传,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或学校代表队,提供更多参与运动的机会。
可以设立体育积分制度,对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彰,强调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只是简单的自由活动,缺乏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专业指导。
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或教练,负责组织和指导体育活动。
教师可以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和课程,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确保学生进行正确和有效的锻炼。
可以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到学校进行示范和讲解,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
作者:陈瑞娴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大课间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發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具有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灵活的特点,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实效。
本文就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从各个方面更好更高效地为我校发挥育人育体作用。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12-01
1.研究目的
近几年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缺少体育活动。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这项体育活动在我国已有很长历史了,也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课间操虽然为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保证,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了。
自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通知”后,为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精神,一些学校开始了由传统的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转变。
这几年番禺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渐呈蓬勃之势。
这几年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进行健康体育的观念;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使体育教师良性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阅读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资料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文提高理论依据。
2.2;调查研究法。
通过组织各年级学生进行大课间的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等,并制定相关的活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