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族社团参与社区教育调查研究-以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例
满族小学民族教育实践探究
满族小学民族教育实践探究作者:舒明明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12期一、背景“落广祖”这是在广州世代生活的满族人再熟悉不过的称呼,广州的满族族胞,习惯把乾隆年间第一批来到广州的祖先称呼为“落广祖”。
300多年来,历经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广州八旗子弟见证了沧海桑田巨变,命运多舛,他们的后人占今日广东籍满族居民的绝大多数。
位于广州光塔路89号是当年“落广祖”镶红旗的宗祠,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满族镶红旗知识分子和热心教育人士,目睹广州满族儿童失学占学龄儿童49.56%,确定在光塔路89号的镶红旗的宗祠开办学校。
于是,广州市满族小学诞生了,这是广东省唯一的满族子弟学校,爱新觉罗?溥傑为学校题写校名,也是全国首家以“满族”命名的学校,199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多年以来形成了厚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积淀,民族文化满园芬芳。
在几届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9年新建了象牙校区,并与原大德路小学合并,形成一校三区,24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
二、民族教育满园芬芳满族小学是广州市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民俗探究的主阵地,由于历史传承与文化的积淀,现学校有满族、壮族、回族、黎族、瑶族、侗族和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4.36%。
教职工中也有满族、回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占教师总人数12.9%。
不同的民族差异与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学校教育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 凝炼“和”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满族小学于2009年与原大德路小学合并,两校文化的交融整合,形成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新的文化,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学校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精神的“和”文化注入到学校教育发展之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和谐促进团结和成功,以“和合为导、满意为任、立德为本”的文化为核心文化,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精神,彰显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引领全体老师凝心聚力,共同促进学校发展。
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调查数据分析与讨论
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调查数据分析与讨论作者:宋正艳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3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广州已经成为少数民族集中的城市之一,进入大城市务工、经商、求学、旅游的少数民族人口逐年增多,但尚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未被纳入城市管理服务对象。
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民生状况,促进其社会融入,已成为广州市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穗现状广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55个少数民族族别齐全,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7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8.8万人,非户籍人口约63万人。
人数较多的有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
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共约7万人,其中回族约6万人,维吾尔族约3000人,主要来自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地区。
增城畲族村是广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
全市现有3间民族小学,3家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近2000家清真拉面店和餐馆。
广州市的少数民族人口从事行业有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目前在广州注册登记的民族类社会组织有5个,包括广州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广州市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广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广州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广州民族影视促进会。
2015年1月1日,《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降低了登记门槛,简化了登记程序,提高了登记效率,为包括民族类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成立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按照《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在及时征求并综合各级民族宗教部门意见的情况下,支持和鼓励民族类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和发展。
从2013年起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解决了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的经费问题,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了民族政策宣传效应,增强了广州市各民族团体的凝聚力。
关于满族的活动方案
关于满族的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满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传统。
为了传承和弘扬满族文化,增进族群交流和认同感,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传承满族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将满族的传统艺术、手工艺、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进行传承和展示。
2.增进族群交流:为满族人士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搭建沟通桥梁,促进相互了解和交流。
3.提升满族认同感:通过举办意义深远的活动,让满族人士对自己的民族更加自豪和自信。
三、活动内容1. 民俗庙会在庙会上,我们将展示满族的传统活动和习俗。
活动内容包括:•传统乐器演奏表演:邀请专业演奏家演奏传统满族乐器,如二胡、马头琴等,让参与者领略古老的音乐之美。
•民族舞蹈表演:组织舞蹈团队进行传统满族舞蹈演出,呈现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舞蹈风格。
•传统手工艺展示:邀请满族的手工艺人展示传统的刺绣、陶瓷、木雕等手工艺技艺。
•传统美食品尝:准备满族传统美食,如锅包肉、三鲜豆皮等供参与者品尝。
2. 传统文化讲座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满族传统文化讲座,介绍满族的历史、传统习俗、信仰等内容。
通过讲座,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满族的文化底蕴。
3. 体验工坊举办满族文化体验工坊,让参与者亲身体验满族传统手工艺。
工坊内容包括:•绘制满族传统图案:由专业画家指导,让参与者学习绘制满族传统图案。
•制作满族特色手工艺品:引导参与者使用传统的手工艺技巧,制作满族特色手工艺品,如剪纸、花球等。
4. 传统体育竞技组织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如踢毽子、踢毛球等。
参与者可以通过竞技活动锻炼身体,感受满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四、活动推广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将采取以下推广措施:•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活动信息、图片和视频,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邀请媒体报道:邀请当地媒体进行活动报道和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发放宣传品:制作海报、传单等宣传品,在社区、学校、工作场所等地进行发放,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活动。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 文化传播体系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精品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文化传播体系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第一个十年已走过了九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xx媒体发展存在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成效1、传统媒体.纸媒:直辖以来,xx传统媒体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优胜劣汰的媒体运作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媒体数量增长:新增了xx晨报、xx时报、时代信报等一批纸媒;商界、电脑报等一批行业性质强的纸媒脱颖而出;一些不适应媒体发展要求的媒体如xx工人报、xx经济报、西南经济日报等消亡.电视.xx电视台通过系列整合,人、财、物、政策等资源配置得到很大优化,收视率和整体影响力比直辖前有较大提高,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也靠前.电台.随着电视和络的普及,在一般广播类节目受众锐减的情况下,交通广播电台的兴起成为直辖以来广播类媒体发展的一个耀眼亮点,xx200多万各阶层驾驶员成为交广台的最大受众群;音乐台的发展也标志着电台专业化细分对市场拓展更为有利,这也给xx广播电台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体.新兴媒体.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兴起,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xx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已积累一定应对经验.除国内各地络媒体在渝都设有分频道或分站外,本地络媒体的发展也各有千秋:华龙得益于的大力扶持渐渐做大,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腾讯与大渝的合作,使大渝后来居上,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迅速上升,这是运作方式巧妙带来的结果;市委宣传部与新华、人民、新浪等各大络媒体也有较密切联系和良好的合作,使络媒新体在本地扬正抑负的作用发挥明显.(二)存在问题纸媒.1、同质化竞争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本地媒体的成长壮大;市民们看都市类纸媒,买一张基本可不用再买其他的了,这造成了媒体资源浪费;2、本地一些媒体短期行为倾向性较强,向外扩张动力不足,更缺乏这方面的长远规划;3、宣传部门把本地媒体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思路不够清晰,在管住不出问题方面下功夫多,在政策、资金向产业化方向引导发展较少,对本地媒体缺乏足够吸引力,本地纸媒始终难以冲出去,制约了发展;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外地纸媒频。
打造满族社区实施方案
打造满族社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满族社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文化,打造一个具有活力和魅力的满族社区,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
1. 保护和传承满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满族文化;2. 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满族社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3. 增强满族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三、实施方案。
1. 文化传承。
(1)建立满族文化传承基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传统节日庆祝、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增强对满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开设满族文化课程,向社区居民普及满族历史、语言、服饰、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满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 社区建设。
(1)修缮和保护满族传统建筑,打造具有满族特色的社区风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建立满族文化主题公园,设置满族文化展示区、传统美食区、民俗表演区等,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参观游玩,提升社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社区活动。
(1)举办满族文化节,包括传统节日庆祝、文化展览、艺术表演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增强社区凝聚力。
(2)开展满族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舞蹈教学、传统美食制作等,让居民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增强对满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1. 社区居民对满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2. 社区文化氛围浓厚,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前来参观和体验,提升社区知名度和吸引力;3. 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增强,社区发展和繁荣得到促进。
五、总结。
通过制定并实施打造满族社区实施方案,我们有信心能够保护和传承满族文化,打造一个具有活力和魅力的满族社区。
让满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满族文化,为社区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
实地走访广州历史建筑看清代驻粤八旗
实地走访广州历史建筑看清代驻粤八旗作者:李论来源:《卷宗》2017年第18期摘要:广州满族是广州市现存的三大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本文通过南国学校师生实地走访调研,来介绍广州满族的遗址建筑和文化,还原真实的清代驻粤八旗的历史与变迁。
关键词:广州满族;文化习俗;生存现况广州现存约6000余名满族人,他们大多都是清乾隆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从北京及天津抽调驻防广州的一千五百名八旗兵的后裔。
当年满族八旗兵来粤任务主要是与汉军八旗合驻广州,镇守边疆,并协助保卫地方治安,直到清朝灭亡的几百年间都固定驻守于光塔街以南至大德街(即现在的光塔、纸行、诗书及解放南等行政街范围),过着几乎与外隔绝的群居生活。
因此从民族的起源上来看,居住在广州的满族人明显属于“外来者”;但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已经在广州居住了两百多年,现在许多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人都未必比他们早,他们也算得上不择不扣的“老广州”了。
广州满族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变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地文化,同时又保留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而正是在民族的传统与广州本土文化的交织作用下,使得广州满族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形态,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强了满汉交流与融合。
因此,广州市南国学校师生通过对广州满族文化习俗的实地走访调查,有助于提高对广州满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引起对广州乡土历史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更多关注。
1 天字码头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及北京路交界的天字码头,于清雍正年间形成,在清代时专为迎送官员而设,是目前广州使用时间最长的码头。
当时清朝派遣的驻粤八旗官兵(也包括两广官员)由水路到达广州,必须从该码头上岸,然后会到八旗会馆稍作休息后才上任。
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天字码头从过去到现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字码头跟历史结下了深厚的关系。
据记载,1839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在此上岸;孙中山也曾在此坐船逃往香港。
不过现在的天字码头大半是用于珠江油轮使用,因此也是广州至今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
《满族文化研究》课件
满族的婚丧嫁娶习俗
婚俗:满族婚礼注 重礼仪,讲究门当 户对,注重家庭和 睦
丧俗:满族丧俗注 重孝道,讲究丧礼, 注重家庭和睦
嫁娶:满族嫁娶注 重礼仪,讲究门当 户对,注重家庭和 睦
习俗:满族习俗注 重礼仪,讲究门当 户对,注重家庭和 睦
满族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摔跤:满族传统体 育项目,具有悠久 的历史和广泛的群 众基础
端午节:满族吃粽子、赛 龙舟的日子,也是全国性 的节日
中秋节:满族赏月、吃月 饼的日子,也是全国性的 节日
重阳节:满族登高、赏菊 的日子,也是全国性的节 日
满族特有的节日:如颁金 节、祭祖节等,具有满族 特色的节日
满族的饮食文化
满族传统美食:如满族八大碗、满族火锅等 满族特色小吃:如满族炸糕、满族豆包等 满族饮食特点:注重荤素搭配,口味偏重 满族饮食礼仪:如敬酒、敬茶等
满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满族与汉族:长期共存,相互影响
满族与朝鲜族:地域相邻,文化交 流频繁Fra bibliotek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满族与蒙古族:历史渊源深厚,文 化交融
满族与俄罗斯族:边境相邻,贸易 往来密切
化满 族 的 传 统 文
满族的语言文字
添加标题
满语:满族的母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添加标题
满族的宗教信仰
佛教:满族信仰佛教,尤其 是藏传佛教
萨满教:满族传统宗教,崇 拜自然神灵和祖先
道教:满族也信仰道教,尤 其是全真教
儒家思想:满族也受到儒家 思想的影响,注重道德伦理
满族的建筑风格
满族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 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建筑布局:以庭院为中心,房屋围 绕庭院布置,形成封闭式空间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满族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使其在多元文化的中国拥有独特的地位。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满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情况。
二、满族的历史和起源满族源自中国东北的满洲地区,起源于辽代。
在清代,满族成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
清朝时期,满族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对满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满族的语言和文字满语是满洲语族中的主要语言,属于通古斯语系。
满语产生于元朝至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成为满族的正式文字,但随着清朝的瓦解,满语的使用逐渐减少,如今只有少数满族人能够流利地讲满语。
满汉文是满族人使用的另一种文字,是以汉字为基础创制的书面文字。
四、满族的宗教和信仰满族人信仰的主要宗教是萨满教和满族族教。
萨满教起源于古代满族人的宗教信仰,崇拜自然力量和祖先灵魂。
满族族教是满龙拜祖灵的一种宗教形式,崇奉先祖和天地神明。
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宗教信仰,满族人还存在佛教和道教的信仰。
五、满族的传统文化和节日满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节日。
满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具有独特的特点,如满族大胡琴演奏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阿古达舞的独特舞姿和华丽的服饰,锡伯剧的形式和表演风格等。
此外,满族还有自己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凝聚了满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六、满族的服饰和食物满族人的服饰多为鲜艳的颜色和华丽的样式,尤其是女性的传统服饰,如锦缎、绣花和配饰等。
满族的传统食物以肉类、米饭和面食为主,如大米饭、肉饼和千层饼等,这些食物代表着满族人丰富的农业文化和独特的饮食习惯。
七、满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满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满族文化面临着衰败和流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满族文化,我们应该注重满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研究,加强对满族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和传承,同时对满族的宗教信仰和节日进行保护和宣传。
八、结语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满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
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本报告将对满族社会历史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满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一、满族社会的起源与发展满族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据史书记载,满族的祖先是东胡人,后来与其他族群融合形成满族。
在隋唐时期,满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建立了辽、金和女真等王朝。
二、满族人民的生活方式1. 家族制度:满族注重家族观念,家族制度在满族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关心和支持,尊重长辈,重视家族传统。
同时,家族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单位。
2. 狩猎与农耕:满族的生活方式既有狩猎的部分,也有农耕的部分。
满族人民通常在春季进行耕作,夏季举行狩猎活动,秋季收获作物。
他们依靠狩猎和农田耕种来维持生计。
3. 骑射技艺:满族人民擅长骑射技艺,对马术和射箭有着深厚的造诣。
这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满族传统习俗及其影响1. 传统婚礼:满族的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多为盛大隆重的场合。
新娘穿着华丽的红色婚服,新郎戴着羽毛头饰,众多亲友参与,这些仪式与习俗代代相传,加深了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2. 传统节日:满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满族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也是人们欢聚一堂、传承文化的重要时刻。
3. 传统艺术:满族有丰富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服饰、音乐、舞蹈等。
著名的满族舞蹈包括“满族舞”和“锦袍舞”,通过舞蹈表达满族人民的欢乐与生活态度。
四、满族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 传统价值观:满族文化注重家庭、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倡导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和团结互助。
这些传统价值观在满族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艺术传承:满族文化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舞蹈、音乐和戏剧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满族人民的情感和历史,也为他们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展示文化的平台。
3. 旅游文化:满族传统文化对当地旅游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州满族的由来及文化变迁初探
作者: 朱洪
作者机构: 广东省民族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广西民族研究
页码: 52-56页
主题词: 满族人;广州满族;八旗军;文化变迁;广州市;民族歧视;满洲;兄弟民族;宗词;家谱
摘要: <正> 广州市满族现有人口4155人,虽仅占全市总人口的0.07%,却占广东全省满族总人数的60%左右。
而且,市内满族相对聚居,分布在省内其它市、县的满族多系从外省、区来粤工作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
本文着重阐明广州市内满族的由来并对其文化变迁中的特点作初步探究。
广州,是历史悠久的名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的。
市内的民族成份也逐渐增多。
这里古为百越之地,秦统一岭南后,北方大批汉族人口南迁,“与越杂处”。
至盛唐之时,这里已成为著名的对外通商品岸,是。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 广东城乡文化消费调研报告 精品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广东城乡文化消费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3-二、调研内容及方法-5-三、调研结果-6-四、限制条件-23-五、结论和建议-24-参考文献-28-摘要十七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高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1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9-2020年)》,建设\文化大省\的提法正式刷新为打造\文化强省\.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文化消费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物质追求活动,其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主题下,本调研主要针对广东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进行相关调查,从而反映广东省城乡文化消费的基本情况,从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广东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情况以及文化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广东省文化消费城乡差距文化需求AbstractIsthepartycongresssince,Guangdongprovincialpartymittee,thepro vincialgovernmentfrom\Culturalconsumptionactivitiesasakindoftypicalno nphysicalpursueactivities,itsdevelopmentandmature,thescaleenlargement ofdependsonthede.velopmentofproductivity,thesizeofthesurplusproductandraisethelevelofi ne.Insucha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theme,thisarticlemainlyaimsatdiffe rentlevelsofGuangdongprovinc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urbanandruralr esidentsconsumptionrelatedsurvey,whichreflectsinurbanandruralareasofG uangdongprovinceculturalconsumption'sbasicsituation,fromacertainexten tcanalsoreflectthedifferenceofineofurbanandruralresidentsofGuangdongp rovinceandtheculturalconsumptiondemand.Keywords:Guangdongprovince,cul turalconsumption,gapbetweenurban,ruralculturalentertainment调研背景。
满族小学民族教育实践探究
书 籍 ,通 过 学 习学 到新 的东 西 ,并 联 系 运 用 到 自身 的 实践 工 作 中 。例
身课 题 研 究 。 责任 编 辑 邱 丽
如订阅 《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研 究 》 杂
满 族 小 学 民族 教 育 实践 探 究
文/ 广 州 市 满族 小 学 舒 明 明
一
、
背 景
渔 麴 经 绫
会 到 自己 与社 会 的关 系 ,逐 渐 养 成
关 注 社 会 、 服 务 社 会 的 意 识 和 能
实施。
志 ,鼓 励 大 家 积 极 阅读 理 论 文 章 ,
增 强 对 综 合 实 践 学 科 的认 识 。 《 优 秀 案 例 》 的学 习 、借 鉴 别 人 优
动课 程 的培 训 ,如 邀 请 专 家 开展 讲
座 ,让 老 师 和 专 家 一 起 共 同 交 流 了 对综 合 实 践 活 动 的认 识 、操 作 、问 题 与 困惑 ,引 领 老 师 理 论 结 合 实 际
地开 展 思 考 。 走 出去 。观 摩 学 习 外 出 学
落 实 自 己 的 综 合 实 践 学 科 教 学 活 动 ,认 真 撰 写 案 例 。 刚任 教 的 老师 对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程 较 陌生 ,他 们
二 、 民族 教 育 满 园 芬 芳
“ 落广 祖 ”这 是 在 广 州 世 代 生 活 的满 族 人 再 熟 悉 不 过 的 称 呼 ,广
州 的满 族 族 胞 , 习惯 把 乾 隆 年 间第
一
批 来 到广 州 的祖 先 称 呼 为 “ 落 广
4 9 . 5 6 % ,确 定 在 光 塔 路 8 9号 的 镶 红旗 的宗 祠 开 办 学 校 。于 是 ,广 州 市满 族 小 学 诞 生 了 ,这 是 广 东 省 唯
关于满族文化的调查活动详细计划
关于满族文化的调查活动详细计划活动背景:满族的先民很早就生存繁衍在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历史文献的少数民族,在多年的发展中,几经发展演变,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习俗活动也发生了很多变异。
结合暑期实践活动,充分掌握满族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活动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积极体系的逐渐确立,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一些小的民族,正在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转型的困难。
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与继承同样是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
由此,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乡村进行民族文化调查。
同时,锻炼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深入体验社会实践生活。
一、活动时间地点黑龙江省双城市乐群满族乡二、实践活动时间安排8月1日-10日:准备调查材料8月11日-12日:准备出行事宜,联系当地村委会,强调安全问题8月12日:到达调查村落,准备开展活动8月13-15日: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走访调查,详细记录调查内容。
若遇到特殊天气,日程顺延;若有特殊情况,或临时更换活动地点三、调查实践内容1、调查当地的文化与民俗2、民俗传承情况分析3、日常习俗的改变4、民俗传承的城乡差异四、实践方法1、问卷调查2、问卷分析3、走访调查五、实践结束的后期工作及总结整理1、整理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整理图片及文字信息。
2、根据具体分工,完成实践报告、实践心得、分析调查结果、书写实践日记。
3、在老师的指导下具体分析实践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可行性方案。
六、安全问题1、自然天气问题。
了解当地天气状况、地理位置。
加强安全保卫知识,学会一些应急措施。
2、人身安全问题。
遵守交规,出行时注意安全,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将人身安全放到首位。
3、财产安全问题。
熟悉当地的情况,对交通有所掌握。
路途中小心保管好自己的随身财物4、调查期间尽量不要将贵重物品带在身上。
关于满族的调查报告
关于满族的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满族的调查报告关于满族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满族调查目的:了解满族概况,进一步看我国民族融合状况调查方式:资料法,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调查内容:有关满族历史,风俗,文化等概况调查结果: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
一,概述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二,满族历史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7000千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都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辽朝(相当于北宋)时期,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国,消灭辽国和北宋占据中原地区。
金朝继承了北宋和辽国的君主制政体,迁入中原的金国人在文化和血统上也逐渐和中原民族融合。
经过金朝的发展,女真的概念比起前代变得更加明确起来,但是随着金国被蒙古帝国所灭,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
元朝蒙古人将在中原地带已经逐渐被汉化的契丹、女真和汉族的后裔统称为汉人。
明朝在今东北地区设立三个卫所,满洲是建州女真其中一个部族的名称。
后来满洲崛起,征服了东北各部族,统一称谓为“满洲”,其中包括了归顺满洲的蒙古人、朝鲜人及辽东汉人。
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同时也改元“崇德”。
1644年入关灭李自成,建立了覆盖满洲、前明关内领土及西北新领地的清朝。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因满洲族大部分定居在关内,故官方改称为“满族”。
三,语言文字满族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亦鲜通契丹语文。
大致从完颜阿骨打祖辈颇剌淑(金肃宗)起始习契丹语,金立国后的内外公文交往几乎全用契丹文。
广州满族述略
广州满族述略
李筱文
【期刊名称】《满族研究》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广州满族现有4000余人,分布在广州市及市辖县区之中,本文介绍了广州满族的来源、姓氏、社团等方面情况,对了解广州满族有一定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李筱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8L/288
【相关文献】
1.满族民谣中的民族历史发展特点研究r——以广州等地满族民谣为例 [J], 沈延林;吕瑞鑫
2.清代广州府志所载广州满族考述 [J], 施国新
3.从八旗节妇和满族家谱妻室探究满洲姓氏——广州世居满族姓氏研究的途径 [J], 沈林
4.广州民族社团参与社区教育调查研究--以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例 [J], 王明翠
5.清代广州满族述略 [J], 马协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报告题目: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实践类型:√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科技发明□学习参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报告人:付荣昊指导教师:军实践日期: 2015年8月1日关于满族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调查--以省双城区乐群乡为例摘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各少数民族分享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为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的建设,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政策,以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本次调查以满族较大的聚集地——省双城区乐群乡为例,对满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满族文化了解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引言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等省区。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加剧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断层、失传的危险日益显现。
由于人口较少、文化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在与主流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脆弱就显现出来。
调查分析满族文化的现状,发现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新问题,积极出台保护与传承满族文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促进满族文化、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方法(一)访谈及问卷调查本次访谈及问卷调查以双城区乐群乡乐群村的村民为调查对象,对部分村民进行家庭访谈,详细了解满族文化及满族先民事迹。
向村民发放问卷,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二)收集满族文献资料通过对村民的走访,询问一些满族先民遗留的文物及参考资料,收集此类信息,图片等。
满族调研报告
满族调研报告满族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满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满族现状,探究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状况,以及满族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满族文化传承情况、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问卷,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满族聚居地进行调查。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深入了解满族人民的生活状况、信仰观念和社会参与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满族人口统计学信息根据统计数据,满族人口数量逐年增长,但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满族人口仍处于相对较少的地位。
满族群体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其中以辽宁省和吉林省人口最多。
2. 满族文化传承情况满族具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包括歌舞、服饰、戏曲等。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同度的下降,满族文化正面临着被忽视和丢失的危险。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满族人民对于满族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需要加强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 社会经济状况满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业机会相对有限,收入水平较低。
同时,由于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不完善,满族人民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面临一些困难。
4. 满族群体的社会参与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满族群体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社会参与度较低。
相对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满族人民参与社会事务和决策的机会较少,缺乏代表性。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加强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宣传。
通过加强满族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满族人民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满族文化。
2. 改善满族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
加大对满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提升满族人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 提高满族人民的社会参与度。
鼓励和支持满族人民参与社会事务和决策,提高满族群体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代表性。
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
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一、引言满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满族社会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点。
二、满族的起源与迁徙满族起源于中国东北,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女真族。
女真族在辽代时期形成,并于金朝时建立了辽金王朝。
随着金朝的灭亡,女真族一部分逃离中原,最终在东北地区定居下来,形成了满族。
三、满族社会的政治体制满族社会的政治体制以君主制为主,满族建立了清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满族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其统治,如实行满汉分治、实行科举制度等。
四、满族的经济生活满族以农耕为主,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此外,满族还以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养殖牛、羊、马等动物。
满族还擅长打猎和捕鱼,这些活动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五、满族的传统文化满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服饰、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
满族传统服饰以蓝色为主色调,具有独特的刺绣和装饰,展现了满族人民的优雅和骄傲。
满族音乐以马头琴、二胡等乐器为主,节奏欢快,富有民族特色。
满族舞蹈则以舞龙、舞狮等形式为主,具有独特的动作和韵律。
满族的建筑风格以宫殿和庙宇为代表,建筑雄伟壮观,体现了满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建筑技术的高超。
六、满族的婚俗与礼仪满族的婚俗与礼仪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人民注重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
满族的婚礼通常以“三朝拜天地、六礼齐全”为主要仪式,婚礼过程庄重而热闹。
此外,满族人民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活动丰富了满族人民的生活,也传承了满族的文化。
七、满族的语言和文字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于通古斯语系,是满族人民的日常交流工具。
满语是一种富有韵律和特色的语言,有着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满族还有自己的文字系统,满文是满族人民用来书写的文字,具有独特的字形和结构。
八、满族的现状与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满族社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广州风俗
2016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广州早茶的形成与发展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背景与目的背景:早茶原是一种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便有“二厘馆”卖早茶之事.其实广东的茶馆有早茶、午茶、下午茶和夜茶四市,但以饮早茶的最多最为著名。
茶楼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
随着近年来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广州的茶楼也陆续增加了西式糕点.实践目的:通过实地探访与网络资料及各类文献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广州早茶的历史背景与现代发展。
二、过程与结论发展伊始:清朝咸丰年间,广州出现了一种叫“一厘馆”的食肆,这里的“一厘"是钱的单位,极言钱之少,与现代的所谓“十元店”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的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内部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供应糕点,相当于路边摊初代升级加强版.一厘馆旧照【图源:广州记忆】发展阶段:时间到了解放后,茶楼发展到现代酒家,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上,1979年,广州出现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由此开了文化市场建设先河。
20多年过去,广州各大宾馆酒店,以至公园和文化娱乐场所几乎都设立音乐茶座。
当代早茶:喝早茶时间一般是9点至11点,也有些酒楼从早上5点到中午12点都有早茶。
早茶点心的价格是高低都有。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非独酌也,而是去茶楼喝茶,但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其实就是吃早餐……但这被视作一种社交手段.广州之茶楼,往往规模宏大,较为正式,生意人常请人饮早茶,点心饱腹,茶水灌肚,一笔笔生意便在茶楼上成形.故广州人又常把饮茶称为”叹茶”。
"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
晨起,清茶润喉,点心裹舌,岂不乐乎?广州饮茶文化虽不似传承千年的茶道源远流长,但在生活中亦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暗号”.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
传闻此礼源自乾隆皇帝的一次巡游--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 文化调研汇报材料 精品
满族文化调研报告文化调研汇报材料目前,我镇共有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XX村),市级文化示范村2个(XX村、XX村),县级文化示范村4个,县级文明村2个,市级生态文明村6个,县级文化示范户12户.2019年,我镇成功创建为省级体育强镇.2019年,我镇被命名为县级文明乡镇.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促使文化建设政策有保障.(一)上级领导关心,对我镇农村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市县相关领导对我镇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当重视,曾多次到我镇检查指导农村文化建设工作.2019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等领导分别来我镇检查指导农村文化工作.今年,全市农村文化工作会议在XX召开,各县市的领导也到XX进行工作指导.县委县政府对我镇的文化建设工作也十分重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政府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等领导多次到我镇指导文化工作.(二)镇党委、政府重视,对我镇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先后将文化事业的发展列入到五镇联创和创建南乡名镇的目标中,每年召开的镇人大和政府工作会议,都把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向大会报告.镇综合文化站对每年的文化建设都有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并指派专人负责.投入人力、物力开展专题文化研究,积极探索与开发能引起群众热烈响应、弘扬健康上进精神的文娱活动,丰富我镇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我镇的文化底蕴.如举办了一年一次的文化节、迎接建党90周年广场舞展示活动、党在我心中-庆祝建党90周年村村一台戏活动等,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使得我镇更为人知.二、科学预算,加大投入,确保文化建设资金有支持.为把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落到实处,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不断增加对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并列入镇财政资金预算.经初步统计,近3年来,我镇用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经费达100多万元.(一)活动经费有保证.为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我镇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近2年,由镇组织的活动5场次,投入资金20万余元;每年给予各村开展活动补助共计6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广 州满族 历史 文 化研 究 会 、 广州 回族 历 史 文化
满、 黎、 苗、 壮等 1 4个少数 民族 , 少数 民族 常住 人 口
近1 2 0 0 人, 少 数 民族流 动人 口 1 0 0 0多人 。在 这些
关键 词 : 民族社 团:社分 类号 : G 7 7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0 8 ( 2 0 1 4 ) 0 3 — 0 0 1 6 — 0 5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Gu a n g z ho u Mi n o r i t y’ S I nv o l v e me n t i n Co mmu n i t y Ed uc a t i o n
—
A Ca s e S t u d y t o Gu a n g z h o u Ma n c h u’ S Hi s t o r y a n d Cu l t u r e S t u d y As s o c i a t i o n
WANG Mi n g— c u i
杂 居 现象普 遍 。广州 已具 有 5 5个 少 数 民族 族 别 , 6 3 万 人 。 以越 秀 区光 塔 街 为 例 。 目前 聚 居 有 回 、
优势 。广 州市 民族 社 团 数 量 众 多 , 有单 一 民族 社 团、 多 民族联 合社 团等 , 如 广州 市 民族 团结 进 步协
有得 天独 厚 的优 势 。文章 以广州满 族 历 史 文化 研 究会 为例 , 调 查 了其 近 三 年通 过 会 刊 宣传 、 举 办群 众性 的文化 体 育活动 以及 与街 道 合作 开展 民族 文化 建 设 项 目等 方 式参 与社 区 民族 文 化 建 设 的 实际情 况及 收 效 . 分 析 了存 在 的 问题 , 并探 索 民族社 团未来继 续参 与社 区教 育 的途径 。
广 州 民族 社 团 参 与社 区 教 育 调 查 研 究
以广 州 满族 历 史文 化研 究会 为例
王 明 翠
( 广 州城 市职 业学 院社科 部 ,广东 广 州 5 1 0 4 0 5 )
摘
要: 民族社 团组 织在 参与社 区民族 文化 建设 . 促 进 民族 团结 , 宣传 民族政 策 等 工作 中具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G u a n g z h o u C i t y P o l y t e c h n i c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4 0 5 , C h i n a )
i n t o.
Ke y wor ds: mi no r i t y g r o u ps;c o m mun i t y e du c a t i o n; mi n o it r y c ul t u r e c o n s t uc r t i o n
我 国是 个 多 民族 国家 , 在 大城 市 中多 民族 散
第 8卷 第 3期
2 0 1 4年 8月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C i t y P o l y t e c h n i c
Vo 1 . 8 NO . 3
Au g.2 0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