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_图文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_图文
n b
b
与正垂面垂直的是正平线,由此可延伸,与铅垂面垂直的是水平线,与侧垂面垂
直的是侧平线。
*
15
2—8(3)求作与AB两点等距离的轨迹。
分析:到A、B两点距离相等 的点的轨迹是中垂面。
a’ a
b’ m’
m b
*
16
2-8(4)已知Δ ABC垂直Δ DEF,作出Δ ABC的水平投影。
l’
e’
b’ m’
以C点轨迹是AB的中垂面;
2、过AB中点K作平面K12垂直
于AB;
a
3、求直线DE与平面K12的交
c’ d’
1’ 2
d
c
e
点。
k
1
b
*
19
2-10(1)过K点作一直线KL与平面ABC平行, f’
与直线EF相交。
b’
分析:(1)过一点
l’
作平面的平行线有无
数条,其轨迹是与已 e’
k’
c’
a’
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2)作直线EF与轨
a’
b’
e’
d’
a0’
b0’
Xd
a0
f’ O
e
a
b0
a01
e1
b01
b
f f1
a1
*
b1
33
3-3(2)作△ABC外接圆圆心K的投影。 b’
a’ X
b
c’ O
c
a
分析:要作△ABC外接圆圆心K的投影。实际上只要在△ABC内作出其任意两条边
的中垂线,其交点就是△ABC外接圆的圆心K。因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此三角
b’
c’ k’
20 a’ c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4)[5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4)[5页]

第二篇技能模块项目九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1.根据教材图2-9-1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配体的用途是液压系统的供油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动力由轴10传入,带动凸轮22旋转,柱塞11靠弹簧4的作用,使与凸轮保持接触。

凸轮旋转时,柱塞作往复运动,使由单向阀体12、球13和球托14构成的单向阀控制油流的方向。

(2)该装配体的名称是柱塞泵,由22种零件组成,零件总数是35 ,其中标准件有7 件。

(3)该装配图共用了5 个图形表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视,主要表达柱塞泵的主体结构特征、柱塞泵轴系装配线上各零件的结构形状、连接和配合关系以及凸轮、键、轴的联接关系和吸、排油用单向阀的位置;左视图为局部剖图,主要表达外形,左下方局部表达安装孔的结构;俯视图采用局部剖视,主要表达主轴轴系装配线与零件的结构形状、连接和配合关系;另外两个图形为A向局部视图、移出断面图。

(4)该装配图的规格(性能)尺寸为柱塞的直径Φ18及凸轮偏心距5 ,总体尺寸为总长为175(除去轴外伸端的其余宽度70)、总高94、总宽95 ,安装尺寸为120、75 及安装孔尺寸Φ5 ,装配尺寸为Φ50H7/h6、Φ42H7/js6 。

(5)明细栏中的材料45表示优质碳素结构钢,Q235表示碳素结构钢,HT200表示灰铸铁,GCr15表示合金结构钢。

(6)φ16H7/k6中:φ16表示公称尺寸,H表示孔基本偏差,7表示标准公差等级,k 表示轴基本偏差,6表示标准公差等级。

查表写出φ16H7/k6配合中的下列数值:孔:上极限尺寸为16.018 ,下极限尺寸为0 ,上极限偏差为+0.018 ,下极限偏差为0 ,公差为0.018 。

轴:上极限尺寸为16.001 ,下极限尺寸为15.990 ,上极限偏差为+0.001 ,下极限偏差为-0.010 ,公差为0.011 。

(7)泵体7和泵套6、衬盖20之间采用7和6为基孔制的过渡配合、7和20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连接,轴10与凸轮22之间采用键连接,单向阀体12、油杯5与泵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课后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课后答案
ZD
c
d
b’
ZB e
f
b
2020/2/21
c1’ f1’
d1’
ZB
b1’
e1’
36
V2
Q2'
W1
Q1'' P1''
3—4(2)求出两相交 平面P与Q之间的夹角。
θ
P2'
P'
P''
W1
V
Q''
Q'
第三章结束返回目录
V
2020/2/21
W
37
第五章 立体
2020/2/21
38
P29 5-1(1)作出六棱柱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B、C点的三面 投影。
c’
e’
平线,所以在水平
投影反映实长和直
角。(与正垂面平
b
d
行的一定是正垂面, 与侧垂面平行的一 定是侧垂面。)
c
20 e
a
f
2020/2/21
11
2-6(1)求直线MN与ABC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可见性自 行判断
m’ a’
b’
k’ n’
c’ bn
a
k
m
2020/2/21
c
12
2-6(4)过N点作一直线与AB及CD直线均相交。
2020/2/21
34
3-3(2)作△ABC外接圆圆心K的投影。
c2
b2
b1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2
a’ X
k’ b
k
a
2020/2/21
a1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5)[5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5)[5页]

第二篇 技能模块项目六 识读减速器箱体零件图1.识读支座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的名称是 支座 ,比例为 1:1 材料是 HT150 ,其含义为 灰铸铁、抗拉强度为150MPa 。

(2)该零件用 4 个图形表达,主视图采用 局部 剖视图,是用 任意 剖切平面剖得的,其他分别是 全剖的左视 图、 俯视 图、 移出断面图 图。

(3)底板上共有 2 个连接用的通孔,它们的定形尺寸是 Φ10 ,定位尺寸是 44 ,表面粗糙度为 。

(4)顶部凸台共有 2 个通孔,表面粗糙度为。

(5)φ20K7(006.0015.0+-)的公称尺寸是 Φ20 ,上极限尺寸为 Φ20.006 ,下极限尺寸为 Φ19.985 ,上极限偏差为 +0.006 ,下极限偏差为 -0.015 ,公差为 0.021 ,公差带代号为 K7 ,基本偏差代号为 K ,其值为 +0.006 ,标准公差代号为 7 ,其值为 0.021 。

(6)M10的含义是 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10,右旋 。

(7)该零件采用了 3 种表面粗糙度代号,按表面粗糙度值从小到大排列应为 、、 。

(8)补画出左视外部形状图。

(略)2.识读底座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的名称是 底座 ,材料为 HT200 ,属于 箱体 类零件。

(2)该零件共用了 5 个图形,主视图采用了 半剖视图的画法 ,左视图采用了 全剖视图的画法 ,另外还有 俯视图 、 A 向局部视图 和 B 向局部视图 。

(3)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为 主视图对称中心平面 ,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为 俯视图对称中心平面 ,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为 底座顶面 。

(4)零件的前方主要形状为 带孔腰形体 ,其左、右两边有 带有螺纹孔的腰 形的凸台,后方有 带有螺纹孔的 凸台。

(5)该零件上共有 20 个螺纹孔,其中上端有 7 个,标注为 4×M5-7H 、3×M6-7H ;前面有 5 个,标注为 4×M5-7H 、M5 ;后面有 4 个,标注为 4× M5-7H ;左右各有 2 个,标注为 4× M10-7H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课后答案ppt课件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七版-课后答案ppt课件

b’
m’
a’ 300
1’ c’
bm
c
22.04.2020
a
解不唯一
.
10
分析:ΔABC是铅 垂面,与ΔABC平
2-4(4)已知平面ABC平行于平面DEF,且相距20mm , 求平面DEF的水平投影。
行的一定是铅垂面, 所以ΔDEF是铅垂
a’
f’
面,并且具有积聚
d’
性的投影平行。与
铅垂面垂直的是水
b’
b’
分析:(1)过一点
l’
作平面的平行线有无
数条,其轨迹是与已 e’
k’
c’
a’
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2)作直线EF与轨
f c
迹所组成的平面的交
点L;
l
b
a
k
(3)KL即为所求。
e
22.04.2020
.
20
2-10(2)在AB直线 上取一点K,使K点 与CD两点等距。
PV a’
c’ m’
k’
分析:(1)与C、D
a’
ZA
Y
YA
B
a
ZA
a1’
.
ZB
b 直线实长
ZB
b1’
23
3-1(3)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CD。 c’
a’
X
a
ZC d’
ZA c d
a1’ ZA d1’
b’
ZB
b
ZB
22.04.2020
. c1’
b1’
24
d1 b1
3—1(4)求平行两直 线AB、CD间距离。 V2
H1
H1
c1 a1
V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

2021/3/3
74
P54 7-4(3)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021/3/3
75
P54 7-4(4)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021/3/3
76
P55 7-5(1)根据轴测图补缺线。
2021/3/3
77
P55 7-5(2)根据轴测图补缺线。
2021/3/3
78
P55 7-5(3)根据轴测图补缺线。
c’ a’
d’
e’
b’
X
b
e
d
a
c
b1’
d1’
e1’
C1’-d1’的中垂线
2021/3/3
a1’
c1’
30
3-2(3)已知CD为⊿ABC平面内的正平线,平面⊿ABC对V面的倾角 = 300,
求作⊿ABC的V面投影。
a

300
c1(d1)
X c‘ c
2021/3/3
a
d‘
300
b1
b‘ b
d
此时无解
e’
平线,所以在水平
投影反映实长和直
角。(与正垂面平
b
d
行的一定是正垂面, 与侧垂面平行的一 定是侧垂面。)
c
20 e
a
f
2021/3/3
11
2-6(1)求直线MN与ABC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可见性自 行判断
m’ a’
b’
k’ n’
c’ bn
a
k
m
c
2021/3/3
12
2-6(4)过N点作一直线与AB及CD直线均相交。
(2)这个点又在AB
a
k
上,因此,这个点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

c’
e’
平线,所以在水平
投影反映实长和直
角。(与正垂面平
b
d
行的一定是正垂面, 与侧垂面平行的一 定是侧垂面。)
c
20 e
a
f
20.03.2021
11
2-6(1)求直线MN与ABC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可见性自 行判断
m’ a’
b’
k’ n’
c’ bn
a
k
m
20.03.2021
c
12
2-6(4)过N点作一直线与AB及CD直线均相交。
a
c
H
b
d
20.03.2021
25
【补充题1】求点C与直线AB间的距离。 c’
C点到AB的距离 c1
ZC
a’
X
(a1)b1
a
ZA c
ZAB a1’ ZA
b’
ZB
b
20.03.2021
ZB
c1’
b1’
26
a1’ a’
c1’ H1 V1 k1’
【补充题2】求C点 到AB直线的距离
c2’
b1’ a2’b2’
b’
a’ k’ c’
e’
d’
a
b
ek
d
c
20.03.2021
8
2—3(3)球从斜坡ABCD上滚下,作出它的轨迹的投影,并求出斜坡对H
面倾角α。
b’ m’
c’
ΔZ
a’
1’
d’
b
m
ΔZ
a
α
c 1
20.03.2021
d
9
2—3(4)已知ΔABC平面对V面的倾角β1=300,作出该三角形的水平投 影(bc//X轴)。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精编版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精编版

a’
c’
a
c n m
m a
c
n b
b
与正垂面垂直的是正平线,由此可延伸,与铅垂面垂直的是水平线,与侧垂面垂
直的是侧平线。
2020/3/6
15
2—8(3)求作与AB两点等距离的轨迹。
分析:到A、B两点距离相等 的点的轨迹是中垂面。
a’ a
b’ m’
m b
2020/3/6
16
2-8(4)已知ΔABC垂直ΔDEF,作出ΔABC的水平投影。
31
H V1
c’ a’
a a1’ b1’
c
c1’d1’
2020/3/6
d’
b’
V
bH
3—2(4)已知正方 形的一边AB为水平线, 该平面对H面的倾角 α1=300,作出该正方 形的投影。
d
32
3-3(1) 作直线AB在⊿DEF平面上的投影。
a’
b’
e’
d’
a0’
b0’
Xd
a0
f’ O
e
a
b0
a01
2020/3/6
45
P31 5-3(2) 已知正圆锥的SO,锥顶为S,底圆直径为40mm ,用换面法 作出该圆锥的投影。
2020/3/6
46
P32 5-4(1)完成六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2020/3/6
47
P32 5-4(2)完成正四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2020/3/6
48
P33 5-5(2)作出正平面P与圆环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数条,其轨迹是与已 e’
k’
c’
a’
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2)作直线EF与轨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7)[1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7)[1页]

第二篇技能模块
项目三绘制轴承端盖零件图
1.识读端盖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端盖的材料是HT150 ,图样比例是1:1 ,属于等值比例,该端盖属于轴套类零件。

(2)主视图采用了A—A复合剖视图,其主要表达意图是表达相贯孔;左视图为局部视图,主要表达端盖上分布有沉孔。

(3)该零件的轴向主要基准为Φ90圆柱左端面,径向主要基准为Φ16H7孔轴线。

(4)Rc1/4是圆锥内螺纹,其大径为13.157 mm ,小径为11.445 mm ,螺距为1.337 mm 。

(5)右端面上φ10圆孔的定位尺寸为18 。

(6)φ16H7是基孔制的基准孔,公差等级为7 级,上极限偏差为+0.018 ,下极限偏差为0 。

(7) 的含义:表示被测提取要素是Φ90圆柱的右端面,基准要素是Φ16H7孔轴线,公差项目为垂直度,公差值为0.06 。

(8)零件左部凸台为圆柱形,定形尺寸为Φ52 ,其上有3 个螺孔;右部凸台为圆柱形,定形尺寸为Φ55 g6 。

(9) 表示3 个螺纹孔,大径为6 mm ,小径为4.817 mm ,螺距为1 mm 。

(10)在指定位置画出右视外部形状图。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只包含大部分)

b’
分析:(1)过一点
l’
作平面的平行线有无
数条,其轨迹是与已 e’
k’
c’
a’
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2)作直线EF与轨
f c
迹所组成的平面的交
点L;
l
b
a
k
(3)KL即为所求。
e
03.03.2021
精选课件
20
2-10(2)在AB直线 上取一点K,使K点 与CD两点等距。
PV a’
c’ m’
k’
分析:(1)与C、D
等距的点的轨迹是
a
k
上,因此,这个点
是AB与中垂面的交
点。
03.03.2021
第二章结束返回目录 精选课件
d’ b’
b d
m
c
21
第三章 投影变换
03.03.2021
精选课件
22
3-1(1)求直线AB对H、V面的倾角、及其实长。
直线实长
03.03.2021
精选课b’件
13
2-7(1)作平面ABC与平面DEFG的交线,并判别其可见性。
d’
e’
a’
n’
c’
m’ f’
b’
g’
g
b
m
f
c d
n
e
03.03.2021
精选课件
14
a
2-8(1)过M点作一直线垂直于已知平面。
m’
c’
m’
b’
b’
n’
n’
a’
a’
c’
a
c n m
m a
c
n b
2、因为B点在平面BMK内,过B

机械制图习题集_第七版_课后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_第七版_课后答案

a’
n’
c’
n
b
k
c
a
m
b’ d’ k’ m’
【补充题4】求交叉两直线AB
V a’
c’
和CD的距离。
H
kc
d
b c1’
c2
m
k1’
k2
a
H V1
a1’
m1’ b1’ a2b2m2 d1’
d2
V1 H2
3-2(1)在直线AB上取一点E,使它到C、D两点距离相等。
c’ a’
d’
e’
b’
X
b
e
d
a
c
b1’
P32 5-4(1)完成六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P32 5-4(2)完成正四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P33 5-5(2)作出正平面P与圆环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P33 5-5(3)作出组合回转体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P34 5-6(1)作出组合回转体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P34 5-6(2)完成球体被水平面P、两个侧平面Q和两个侧垂面S截切后的三 面投影。
1’ 2
d
c
e
点。
k
1
b
2-10(1)过K点作一直线KL与平面ABC平行, f ’
与直线EF相交。
b’
分析:(1)过一点
l’
作平面的平行线有无
数条,其轨迹是与已 e’
k’
c’
a’
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2)作直线EF与轨
f c
迹所组成的平面的交
点L;
l
b
a
k
(3)KL即为所求。
e
2-10(2)在AB直线 上取一点K,使K点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2)[4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2)[4页]

第二篇技能模块项目八识读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1.查找并填写一级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箱盖与箱座之间螺栓连接组件3、4、5的尺寸。

(1)螺栓GB/T 5782—2000 M16×120(2)螺母GB/T 6170—2000 M16(3)垫圈GB/T 93—1987 16 (略)2.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1)分析螺栓连接视图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视图画在右侧。

(2)分析螺钉连接视图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视图画在右侧。

(略)3.根据台虎钳的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4.读教材图2-8-1并回答问题。

(1)该减速器由35 种共86 个零件组成,其中标准件有17 种。

(2)该减速器装配图共用 3 个图形进行表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视图,三个视图均采用局部剖,其中俯视图采用局部剖,剖切平面经过箱体与箱座的结合面,故结合面不画剖面线;左视图采用拆卸、断裂局部剖画法。

(3)图中件2的作用是分离箱座和箱盖的作用。

(4)图中件11的作用是定位,便于箱体和箱座的装配及两侧轴承座孔的加工。

(5)该减速器中共有4 个轴承端盖;每个轴承端盖用24 个螺栓与箱座和箱盖连接,螺栓的规格为M8×20 。

(6)该减速器的总体尺寸为:总长525 ,总宽423 ,总高340 。

(7)该减速器共有6 个安装孔,其定位尺寸是340 和150 ,孔的直径为Φ22 ,沉孔的直径为Φ40 。

(8)拆画齿轮轴的零件图(比例1∶20。

(略)5.根据项目七中的台虎钳装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虎钳由8 种零件组成,其中标准件2 种,非标准件6 种。

(2)其装配线为螺杆3 与固定钳身2 之间通过梯形螺纹连接,螺杆3 只能在固定钳身2 上转动。

活动钳身4 的底面与固定钳身2的顶面相接触,螺钉5的上部装在活动钳身螺纹的孔中,它们之间通过螺纹旋合固定在一起,而螺钉的下部与螺杆之间通过环形槽连接起来,当转动螺杆3时,通过螺纹带动螺杆3 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活动钳身4 左右移动,达到开、闭钳口以卸下或夹持工件的目的。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9)[2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9)[2页]

第二篇技能模块项目五识读支架零件图1.识读托架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托架零件图采用了4 个视图,它们是:两处用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和俯视图,B 向局部视图和移出断面图。

(2)该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Φ35H9孔的轴线,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俯视图对称中心平面,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托架顶面。

(3)托架安装顶面有两个腰形的安装孔,其表面粗糙度为。

(4)徒手补画左视外部形状图。

(5)φ35H9的公称尺寸是Φ35 ,上极限尺寸为35.062,下极限尺寸为0 ,上极限偏差为+0.062,下极限偏差为0 ,公差为0.062 ,公差带代号为H9 ,基本偏差代号为H ,其值为0 ,标准公差代号为9 ,其值为0.062 。

(6)图中代号表示该表面用去除材料的工艺方法获得,其中Ra值为6.3 µm,属于单向上限值,传输带为默认,评定长度为5 个取样长度。

该表面应按上限为16%规则判定其合格性。

(7)几何公差表示的是Φ35H9孔的轴线对顶面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5 。

2.识读连杆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的名称是连杆,采用的比例为1:1 ,材料是HT150 ,该零件属于叉架类零件。

(2)该零件的基本视图为主视图、俯视图,分别采用了局部剖、半剖视;另外三个视图为斜视图、斜剖视图和移出断面图。

(3)该零件的毛坯是采用铸造后切削加工制造的;铣φ70H9孔内部槽的铣刀直径为Φ28~Φ30,该槽深度为2.5 mm ,宽度为 5 mm 。

(4)2×M12×1.25-7H的含义是:“2”表示2个,“M”表示粗牙普通螺纹,“12”表示公称直径,“1.25”表示螺距,“7H”表示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代号。

(5) (39)为参考尺寸,90为理想尺寸尺寸,R200为定形尺寸尺寸,210±0.05为定位尺寸。

(6)125为定位尺寸,SR46.4为定形尺寸。

(7)该零件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Φ39H7孔轴线,宽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俯视图对称中心平面,高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Φ39H7和Φ70H9孔轴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37
第五章 立体
24.07.2020
38
P29 5-1(1)作出六棱柱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B、C点的三面 投影。
24.07.2020
39
P29 5-1(2)作出五棱锥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B、C点的三面 投影。
24.07.2020
40
P29 5-1(4)作出圆锥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B、C点的三面投影
l’
e’
b’ m’
分析:1、两平面
k’ 垂直,过其中一
c’ 个平面内一点向
d’ f’ a’
另一平面所作垂
a e
线一定在该平面 内;
2、用面上求点的
d
mc
方法求得。
24.07.2020
f b
k l
17
2—9(1)已知直线AB垂直于BC,作出BC正面投影。
a’
分析:1、过B点可以作一平面
BMK垂直于直线AB;
24.07.2020
62
P40-2
24.07.2020
63
P415-13(1) 作出圆柱与圆 环偏交的相贯 线的投影。
24.07.2020
64
P41 5-13 (2)作出 圆锥与球面 偏交的相贯 线的投影。
24.07.2020
65
P42 514(1) 作出圆 锥与圆 柱斜交 的相贯 线的投 影。
b’
a’ k’ c’
e’
d’
a
b
ek
d
c
24.07.2020
8
2—3(3)球从斜坡ABCD上滚下,作出它的轨迹的投影,并求出斜坡对H
面倾角α。
b’ m’
c’
ΔZ
a’
1’
d’
b
m
ΔZ
a
α
c 1
24.07.2020
d
9
2—3(4)已知ΔABC平面对V面的倾角β1=300,作出该三角形的水平投 影(bc//X轴)。
e’ e1
f
1
c1
d1 ZAB
a’
X
ZA
a
a1’ ZA
c’ f’
ZC d’
ZD
c
d
b’
ZB e
f
b
24.07.2020
c1’ f1’
d1’
ZB
b1’
e1’
36
V2
Q2'
W1
Q1'' P1''
3—4(2)求出两相交 平面P与Q之间的夹角。
θ
P2'
P'
P''
W1
V
Q''
Q'
第三章结束返回目录
V
24.07.2020
a
c
H
b
d
24.07.2020
25
【补充题1】求点C与直线AB间的距离。 c’
C点到AB的距离 c1
ZC
a’
X
(a1)b1
a
ZA c
ZAB a1’ ZA
b’
ZB
b
24.07.2020
ZB
c1’
b1’
26
a1’ a’
c1’ H1 V1 k1’
【补充题2】求C点 到AB直线的距离
c2’
b1’ a2’b2’
等距的点的轨迹是
沿C、D连线的中垂
面上;
(2)这个点又在AB
a
k
上,因此,这个点
是AB与中垂面的交
点。
24.07.2020
第二章结束返回目录
d’ b’
b d
m
c
21
第三章 投影变换
24.07.2020
22
3-1(1)求直线AB对H、V面的倾角、及其实长。
直线实长
24.07.2020
a
b
b’
a’
ZA
c’ k’
V
H
a
b’
H1 V
kb c
24.07.2020
27
k1
【补充题3】求直线MN
m’ b’
与ΔABC的交点K。
k’
a’
n’
c’
n
b
k
c
a
m
24.07.2020
28
b’ d’ k’ m’
【补充题4】求交叉两直线AB
V a’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CD的距离。
H
kc
d
b c1’
c2
m
k1’
k2
a
H V1
a1’
m1’ b1’ a2b2m2 d1’
c’
e’
平线,所以在水平
投影反映实长和直
角。(与正垂面平
b
d
行的一定是正垂面, 与侧垂面平行的一 定是侧垂面。)
c
20 e
a
f
24.07.2020
11
2-6(1)求直线MN与ABC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可见性自 行判断
m’ a’
b’
k’ n’
c’ bn
a
k
m
24.07.2020
c
12
2-6(4)过N点作一直线与AB及CD直线均相交。
24.07.2020
46
P32 5-4(1)完成六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24.07.2020
47
P32 5-4(2)完成正四棱柱被截后的三面投影。
24.07.2020
48
P33 5-5(2)作出正平面P与圆环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24.07.2020
49
P33 5-5(3)作出组合回转体截交线的正面投影。
Y
YA
B
a
ZA
a1’
ZB
b 直线实长
ZB
b1’
23
3-1(3)过点C作直线AB的垂线CD。 c’
a’
X
a
ZC d’
ZA c d
a1’ ZA d1’
b’
ZB
b
ZB
24.07.2020
c1’
b1’
24
d1 b1
3—1(4)求平行两直 线AB、CD间距离。 V2
H1
H1
c1 a1
V
b’
d’
a’
c’
V
24.07.2020
43
P30 5-2(3)作出组合回转体的水平投影,以及它表面上A、B、C点的三面投影
24.07.2020
44
P31 5-3(1) 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ABCD及高为60 mm,作出四棱锥的两面 投影。
24.07.2020
45
P31 5-3(2) 已知正圆锥的SO,锥顶为S,底圆直径为40mm ,用换面法 作出该圆锥的投影。
a’
b’
e’
d’
a0’
b0’
Xd
a0
f’ O
e
a
b0
a01
e1
b01
b
f f1
24.07.2020
a1
b1
33
3-3(2)作△ABC外接圆圆心K的投影。 b’
a’ X
b
c’ O
c
a
分析:要作△ABC外接圆圆心K的投影。实际上只要在△ABC内作出其任意两条边
的中垂线,其交点就是△ABC外接圆的圆心K。因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此三角
分析:1、ABC是等腰三角形,
AB是底边,所以AC=BC,所以 a’
C点轨迹是AB的中垂面;
2、过AB中点K作平面K12垂直
于AB;
a
3、求直线DE与平面K12的交
c’ d’
1’ 2
d
c
e
点。
k
1
24.07.2020
b
19
2-10(1)过K点作一直线KL与平面ABC平行, f ’
与直线EF相交。
b’
分析:(1)过一点
l’
作平面的平行线有无
数条,其轨迹是与已 e’
k’
c’
a’
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2)作直线EF与轨
f c
迹所组成的平面的交
点L;
l
b
a
k
(3)KL即为所求。
e
24.07.2020
20
2-10(2)在AB直线 上取一点K,使K点 与CD两点等距。
PV a’
c’ m’
k’
分析:(1)与C、D
24.07.2020
66
P42 5-14(2) 作出圆柱与回 转体斜交的相 贯线的投影。
第五章结束返回目录
24.07.2020
67
第七章 组合体视图
24.07.2020
68
P53 7-3(1)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4.07.2020
69
P53 7-3(2)根据组合体绘制三视图。
24.07.2020
a

300
c1(d1)
X c‘ c
24.07.2020
a
d‘
300
b1
b‘ b
d
此时无解
31
H V1
c’ a’
a a1’ b1’
c
c1’d1’
24.07.2020
d’
b’
V
bH
3—2(4)已知正方 形的一边AB为水平线, 该平面对H面的倾角 α1=300,作出该正方 形的投影。
d
32
3-3(1) 作直线AB在⊿DEF平面上的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