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击2012语文:八篇重点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合集下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重击】高考语文 八篇重点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重击】高考语文 八篇重点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词句理解;文化知识积累;读写结合,如哂,如喟然叹曰;深入探究,如孔子及其弟子,孔子的教育方法等;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

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

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

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

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

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②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③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④摄:迫近。

进而作“夹”讲。

⑤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

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

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⑥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⑦比(bì)及:等到。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陪孔子坐着。

孔子:“因我比你年大一点,你不要因我(年大一点就不了)。

你平在:‘没有人知道我呀!’若是有人知道你,那么你打算怎么呢?”子路不假考虑地回答:“一个有一千兵的国家,在大国之,常受外国的入侵,接下来国内又有荒,若是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令人人勇敢善,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轻轻一笑。

孔子又:“冉求,你怎么?”冉有回答:“一个横(方)六七十里、也许五六十里的国家,若是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即可以使老百姓富饶起来。

至于修明礼,那就只得另高明了。

”孔子又:“公西赤,你怎么?”公西赤回答:“我不敢能做到,可是愿意学。

在宗祭祀的事中,也许在侯会盟,朝天子,我愿意穿着制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曾点,你怎么?”曾点瑟的声音逐稀罕了,接着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我和他三位的才能不一呀 ! ”孔子:“那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各自自己的理想了。

”曾点:“暮春,春天的衣服已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浴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一声:“我是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边。

曾皙:“他三位的怎么?”孔子:“也不是各自自己的理想了。

”曾皙:“您什么笑仲由呢?”孔子:“治理国家要究礼,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所以我笑他。

道冉求所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哪里得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的不是国家大事?宗祭祀,侯会盟和朝天子,的不是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若是公西只能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有气势,坦,性格也比莽、率,有些自。

曾皙:懂礼,洒脱高雅,卓不群。

冉有:虚慎,很有分寸。

公西:恭有礼,于辞令。

文言现象:一、一多如(1)如或知(,若是)(2)如五六十、如会同(,也许 )(3)如其礼(,表示另提一事,至于)(4)沛公起如(,到⋯⋯去,往)(5)徐公来,孰之,自以不如(,比得上)以(1)以吾一日乎(介,因)(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6)为国以礼(介词,用)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二、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 ,稀罕)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三、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制服、戴礼帽)2、鼓瑟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风:名→动,吹风、乘凉)4、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边)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五、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2)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3)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4)尔何如(即,尔如何)2、状语后置句(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浴乎沂,风乎舞雩参照说明:1 曾皙 (xī):名点。

人教版新教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人教版新教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同“已”,是“止”的意思。

居:平日、平时。

不吾知: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知,了解。

如:如果,假如。

或:有人。

则:那么。

何以:怎么做。

)译: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因:接续。

“饥馑”泛指饥荒。

为之:治理这个国家。

比及:等到。

)译: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夫子哂之。

(哂:微笑。

)译: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方圆,纵横。

如:或者。

俟:等待。

)译:(冉求)回答:“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让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后,我就可以使人民富足。

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赤!尔何如?”译:(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非:不敢。

能:胜任、能做到。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译:(公西赤)答道:“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2、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4、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5、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6、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7、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8、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9、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10、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1、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1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13、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4、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15、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负,有魄力,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有些自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秦:佚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些,人家不用我了。

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高考语文八篇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考语文八篇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考语文八篇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x词句理解;文化知识积累;读写结合,如哂,如喟然叹曰;深入探究,如孔子及其弟子,孔子的教育方法等;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

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

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

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

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

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②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③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④摄:迫近。

进而作“夹”讲。

⑤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

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

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⑥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秦:佚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你们不要因我的年纪比你们长而不敢说话。

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高考重击2012语文:八篇重点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高考重击2012语文:八篇重点文言文急训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词句理解;文化知识积累;读写结合,如哂,如喟然叹曰;深入探究,如孔子及其弟子,孔子的教育方法等;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

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

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

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

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

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②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③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④摄:迫近。

进而作“夹”讲。

⑤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

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⑥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及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及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口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人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町使仃勇, 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n“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竜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咱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侍坐:在尊长近旁侍奉。

以吾一•口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一口:指很短的时间。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以,用。

居则曰:居,闲居,指平口在家的时候。

则,就如或:如果有人。

如:假如。

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动词,用率尔:轻率,不假思索的样子。

尔,相当于“然”。

「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

春秋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

乎:于,在。

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加,加在上面。

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古时两T•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因之以饥蚀: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因,动词,接着。

高中文言文《侍坐》重点词句解释

高中文言文《侍坐》重点词句解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是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2、子路率尔..而对曰(轻率急忙的样子)3、摄.乎大国之间(夹)4、以俟.君子(等待)5、舍.瑟而作.(放下)(起来)6、异乎三子者之撰.(述)7、夫子喟然..叹曰(叹息声)8、其言不让.(谦让)9、是故哂.之(微笑)(二)一词多义1、如(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2、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纵横、方圆)(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理)(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3、与(1)吾与点也(赞同)(2)唯求则非邦也与(“欤”,相当于“吗”)(3)失其所与,不知(结交)(4)遂与外人间隔(跟、和)(5)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给予)4、乎(1)以吾一日长乎尔(比)(2)摄乎大国之间(在)(3)异乎三子者之撰(和、跟)(4)浴乎沂,风乎舞雩(到、在)5、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相当于“然”)(3)鼓瑟希,铿尔(…的样子,相当于“然”)(4)尔何如(你)(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鼓瑟希,铿尔(希,同“稀”,稀疏)2、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相当于“吗”)3、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4、毋吾以也(以,同“已”,止)(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端章甫,名作动,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铿尔(鼓,名作动,弹奏)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相,大事)(五)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不吾知也(宾前)2、则何以哉(宾前)3、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介后)4、异乎三子者之撰(介后)5、以吾一日长乎尔(介后)6、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省略)7、求,尔何如(宾前)8、为国以礼(介后)三、分析孔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

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sh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愿为小相(xiàng)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ēng)尔,舍(shě)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fú)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yú)?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鼓瑟希( )2.莫春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今义:一天古义:____________2.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今义:什么伤古义:____________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今义:儿童古义: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

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sh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愿为小相(xiàng)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ēng)尔,舍(shě)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fú)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yú)?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鼓瑟希( )2.莫春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今义:一天古义:____________2.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今义:什么伤古义:____________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今义:儿童古义: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秦:佚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些,人家不用我了。

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

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sh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愿为小相(xiàng)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ēng)尔,舍(shě)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 ),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fú)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yú)?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鼓瑟希( )2. 莫春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以吾一日长乎尔今义:一天古义:____________2.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今义:什么伤古义:____________3.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今义:儿童古义: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点词句理解;文化知识积累;读写结合,如哂,如喟然叹曰;深入探究,如孔子及其弟子,孔子的教育方法等;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①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

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

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

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

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

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②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③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④摄:迫近。

进而作“夹”讲。

⑤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

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

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⑥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⑦比(bì)及:等到。

⑧方:正道。

这里指辨别是非的道理。

⑨哂(shěn):笑。

这里略含讥讽的意思。

⑩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

方,见方,方圆。

计量面积或体积的一种单位。

面积一方即一丈见方。

方六七十,即国土边长为六七十里。

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⑾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

其中以祭祀祖宗为代表。

祭祖必在宗庙(祖庙),故以“宗庙之事”泛指。

⑿如会同:或者在诸侯的盟会典礼中。

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会同:诸侯会盟。

⒀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端,礼服。

章甫:礼帽。

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⒁希:通“稀”。

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⒂铿(kēng)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

铿:象声词。

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

尔:“铿”的词尾。

⒃撰:述。

⒄莫(mù)春:指夏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

莫:通假“暮”。

⒅冠者: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

“冠者”指成年人。

⒆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

⒇浴乎沂(yí):到沂河里去洗洗澡。

乎:介词,用法同“于”状语后置,乎沂是状语。

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南。

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故暮春时即可人浴。

(21)风乎舞雩(yú):到舞雩台上吹吹风。

风:吹风,乘凉。

名词活用作动词。

舞雩。

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

“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

(22)与:赞许,同意。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三.重点字拼音——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 yí喟,音 kuì雩,音yú冠,音guàn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

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难点解决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

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

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

因之:之,指代师旅。

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

毋,不要。

以,认为。

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如,如果。

或,有人。

尔,你们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以”,介词,用。

四、掌握重点知识:(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何陋之有?(《陋室铭》)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6、唯利是图(成语)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1、吾一日长乎尔2、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3、尔何如?尔:代词,你(四)、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复习学过的知识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复习学过的知识:1、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2、遂与外人隔绝与:和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七)、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练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关键词。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6、何伤乎?7、吾与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五、学生讨论: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

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