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6单元学案第3课时 练习课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六-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六-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应用等式。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等式两边关系的理解。
教学内容1. 等式的概念2. 等式的性质3. 等式的应用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等式的存在和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等式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等式的含义。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和识别等式,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等式的理解。
4. 活动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等式的性质,如等式两边可以同时加减同一数,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除同一数等。
5. 活动三:让学生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解方程等。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 活动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操作等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等式的应用。
3. 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等式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等式的应用实例。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巩固。
同时,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等式性质,如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6课时 练习课(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6课时练习课(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应用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2.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a. 让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b.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练习巩固(15分钟)a.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练习题2: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b.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
3. 应用拓展(10分钟)a. 出示应用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应用题1:小明家的客厅是一个长方形,长6米,宽4米,小明想在客厅的四周走一圈,他需要走多少米?应用题2:小华家的花园是一个正方形,边长5米,小华想在花园的四周种一圈花,她需要种多少米?b.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
4. 总结提升(5分钟)a. 让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b.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5. 课后作业(5分钟)a.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b. 预留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回家后思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教案二: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案二: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第三单元第3课时的练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讲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下面将着重介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希望能够给教师们带来帮助。
一、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学习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会带领学生回顾一遍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接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会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2.掌握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如: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2.练习法:通过多次的练习来解决学生不透彻的概念和对运算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的问题。
3.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情景1.开篇铃声响起,老师迅速进入教室,询问同学们是否都准备好了。
2.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回顾讲解,帮助学生们迅速回忆起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3.接着,老师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们反复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4.为了增加趣味和互动性,老师设计了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5.老师进行了一次小结,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回顾知识点,并鼓励学生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应用这一知识点。
五、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对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运算的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法的运用,学生们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公开性和兴趣。
六、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不论学习概念还是巩固运算都得到了锻炼。
第6单元 第3课时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6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通过练习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本单元所学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
2. 本单元相关的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3. 本单元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本单元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题,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合作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单元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的表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六-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计算器、乘法分配律教具-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计算题,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
- 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5分钟):-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3. 课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的题目,巩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分配律。
-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六的剩余题目。
-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延伸-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 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9年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时练习课优质课教案(1)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9~50页练习八第2、3、6~12*【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1.124×29= 306×24= 520×30=指三名学生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3.教师针对前一课时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简要讲解。
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2(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2(2(3)教师指出:森林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2.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8(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错在哪里?将错题改正在(2)学生独立改正,小组互相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3)集体订正,交流计算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检验的方法。
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0课件出示第10题中各种观赏蔬菜,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价格和卖出的盆数。
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第(1)、(2)两题,并相互检查。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在班上交流。
4.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1(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11(2)组织学生讨分析:总共有四款不同价钱的电话机,分别是128元、108元、198元和210元,不变的条件是李老师带了3000元,要买15台同样的电①购买128元的电话机15②购买108元的电话机15③购买198元的电话机15④购买210元的电话机15(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排除不符合这一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由学生自己去分析共有多少种选购方案。
三、1.(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3、6(2)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7指名4(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9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法,小组订正。
2.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可适时提示。
第六单元 第4课时 练习五(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第4课时练习五(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2.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练习题目。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出本课时的主题。
2. 学生积极参与,回顾旧知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小组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4-5人。
2. 每组学生共同讨论练习题目,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 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分享交流(10分钟)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补充。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总结,提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3.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练习题目的过程,是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预习学案预习作业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预习学案预习作业全册预学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预方法:1.看书中例题,找知识点。
2.不懂的地方与同伴交流并做上记号。
3.尝试练。
自学课本第2~5页1.有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尝试完成第4页第一题。
3.读一读含有两级的数,有什么困难,与同桌交流。
4.练设计:1) 读出下面各组数,想想每组的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区别?35和3006和xxxxxxxx350和xxxxxxxx3060和xxxxxxx2) 填空xxxxxxx是(7)位数,它的最高位是(4)位。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8)位数。
万位的左边第一位是(千位)位,右边第一位是(个位)位。
3) 读出下面各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二课时《根据数级写数及两级数的写法》自学课本第6~7页1.写含有两级的数,你觉得怎么写又对又快?xxxxxxxx万3000xxxxxxxx万31132.有“零”的数的写法,你会吗?有什么困难?(小组里交流)3.练设计:1) 写一写最大的七位数是(xxxxxxx),最小的七位数是(xxxxxxx)。
最大的八位数是(xxxxxxxx),最小的八位数是(xxxxxxxx)。
比多1的数是(),比多1万的数是()。
2) 连一连xxxxxxxx对应的数是六千五百零二。
xxxxxxxx对应的数是六千零五万二千。
xxxxxxxx对应的数是六千万五千零二十。
xxxxxxxx对应的数是六千零五十万零二。
3) 写出下面各数二百零五万零四十三写作:xxxxxxx。
四千零八十万写作:xxxxxxxx。
六千零一万无前三百四十写作:xxxxxxx。
三千万零二写作:xxxxxxxx。
五百二十万写作:xxxxxxx。
五千零七十万零三百写作:xxxxxxx。
第三课时《练课》P11-12第10-16题1.读数:xxxxxxxxxxxxxxxx。
第六单元 练习六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练习六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
大版
一、学习内容
本次教学将涉及以下内容:
1.大数的数位;
2.拆分整数的基本方法;
3.利用数的规律完成简单加法和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正确读出比亿更大、比万更小的数;
2.能够正确拆分简单整数;
3.能够根据数字规律进行简单算数计算。
三、教学重点
本次教学的重点为:
1.大数的数位;
2.简单整数的拆分方法。
四、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字规律并应用于算数计算中。
五、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
1.讲授式教学方法;
2.互动式学习方法。
六、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
1.老师出示写有“亿”、“万”、“千”、百”和“十”的卡片,让学生尝试用卡片排出从大到小的数;
2.老师进一步展示比”亿“更大的数,让学生学习在数轴上找到这些数字的位置。
2. 讲授新知
1.老师按照课本的示例,介绍简单整数如何进行拆分;
2.老师重点讲解数字规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巧妙地完成算数计算。
3. 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运用拆分整数的知识,利用规律进行计算;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矫正错误和解决疑惑。
4. 练习作业
老师留给学生一些练习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七、教学后记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大数的数位及简单整数的拆分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完成简单加减法计算。
同时,学生也更加自信地应对数学学科,有效地提升了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第6单元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第6单元的知识点。
2.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第6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回顾和复习。
2. 提问:谁能告诉我第6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二、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讲解答案,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三、讨论(10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2. 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进行补充。
四、巩固(10分钟)1. 出示巩固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讲解答案,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提问:谁能告诉我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六、作业(5分钟)1. 出示作业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批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第6单元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同时,老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及时的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练习”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点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练习”环节中,老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练习题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第6单元的知识点,难易程度要适中,既要避免过于简单,也要避免过于复杂。
同时,练习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的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2)》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2)》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2)》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分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部分学生对这些运算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运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运算过程中的规律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典型例题解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再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分数和小数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然后呈现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实际的运算操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运算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 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然后,教师再提供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挑战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练习六》课件公开课(3)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练习六
解决问题复习课
“解决问题”复习整理学习单
一、理一理,想一想:
1、本册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3、你认为解决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交流要求:
1、每个人轮流说 2、别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边听边想:他说 的对不对,不对的要帮助他改正 3、如果有同学还有不太明白的题,组上的同学可以 帮助他解决
价格/元 86
75
数量 /个 5
4
总价 /元
?
名称 价格/元 数量/个 总价/元
排球 足球
86
?
5
4
730
仔细观察:这两个表格有哪些相同的地 方和不同的地方?
名称 排球
价格/元
86
足球 ?
数量/个
5
4
总价/元
730
买5个排球和4个足球, 一共用去730元。一个排 球86元,一个足球多少 元?
排球的总价 + 足球的总价 = 一共用去的钱 排球的单价×数量 + 足球的单价×数量 = 一共用去的钱
如果用▲代替? ,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写成图形等式吗?
名称 排球 足球
价格/元
86
?
数量/个
5
4
总价/元
730
名称 排球 足球
价格/元
? 75
数量/个
5
4
总价/元
730
名称 价格/元 数量/个 总价/元
排球 足球
86
75
?
4
730
名称 价格/元 数量/个 总价/元
排球 足球
86 75
5
?
人教版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 第3课时 练习课 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3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74-75页
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位置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环节导学案
自主学习1、口算
80÷20= 320÷80= 140÷70= 240÷60= 1200÷40= 360÷90= 270÷90= 240÷80= 210÷70= 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3、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4、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2)》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2)》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
–理解正方形的特性和计算面积的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正方形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板书工具
•黑板/白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板书:“正方形面积计算”字样,向学生展示各种大小的正方形图形。
2. 学习内容
1.复习正方形的特性,并让学生计算几个简单正方形的面积。
2.展示几道涉及正方形面积计算的例题,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计算。
3. 练习
1.让学生进行课前提供的练习题。
2.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并在黑板上展示各自的解法。
4. 拓展
1.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5. 总结
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思考如何应用正方形面积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写下想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本同学们认真完成练习,加深对正方形面积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0课时 练习课(2)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0课时练习课(2)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第6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6单元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与梳理。
2. 针对性练习题的设计与讲解。
3. 学生自主练习与交流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第6单元所学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第6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第6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 练习题设计与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针对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学生自主练习与交流讨论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进行自主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第6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
3. 评价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相关教学课件、教具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为第6单元第10课时,共计2课时。
2. 课时1:知识梳理、练习题设计与讲解、学生自主练习与交流讨论。
3. 课时2:课后作业讲解、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九、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6 练习三-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6 练习三-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 练习题若干,用于学生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讲解: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示范: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计算,并讲解计算中的技巧。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巩固: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检查计算结果,共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7.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合理安排练习时间,确保学生在练习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对“练习”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练习题的设计(1)针对性:练习题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六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板
书
设
计
练习六
整十数除法、试商、改商的算法
商不变规律,运用大小括号进行运算。
作
业
设
计
课堂
作业
课后
作业
作业
反馈
课后
反思
课题
练习六
所属单元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会利用所学的有关计算的知识和商不变的规律解决问题,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2.能正确应源自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1.复习除法是整十数除法、试商、改商的算法。
2.商不变的规律及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应用 。
(6)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除数是37,余数最大是36。( )
(7)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商不变,余数也不变。( )
(8)商与除数的积,一定不等于被除数。( )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50平方米的教室可以容纳80人,那么1万平方米的操场能容纳( )人。
A.800 B.500 C.2000 D.16000
商是一位数: 312÷54 315÷35 405÷46
【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
(1)7600÷400商的末尾一定有两个0。( )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是两位数就是一位数。( )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30,商不变。( )
(4)460÷90=5……1( )
(5)360÷18=(360÷4)÷(18×4)( )
(2)35×6÷35×6的计算结果是( )。
A.1 B.20 C.36
(3)验算690÷56=12……18的方法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3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74-75页
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位置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环节导学案
自主学习1、口算
80÷20= 320÷80= 140÷70= 240÷60= 1200÷40= 360÷90= 270÷90= 240÷80= 210÷70= 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3、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4、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自我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