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狼》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初中语文《狼》教案

初中语文《狼》教案

初中语文《狼》教案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狼和羊的形象,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狼》、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有关狼和羊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文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狼》,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思考。

三、课堂讲解(20分钟)
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狼和羊的形象、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和羊的斗争,揭示狼的狡猾、凶残的本性,以及羊的聪明、勇敢的
一面。

3.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自主学习的情况,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狼和羊的形象和文章的主旨。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根据课文内容,总结狼和羊的形象。

2.写一篇关于狼和羊斗争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狼和羊的寓言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狼和羊的形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
要注重课堂练习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教材狼教案

初中教材狼教案

初中教材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2)能够分析狼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协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狼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2)课文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狼的形象分析;(2)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狼的成语、故事,如“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2)提问:你们对狼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狼》又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3)让学生思考:狼在课文中象征着什么?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狼的形象特点,如狡猾、凶残等;(2)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狼的形象特点;(3)教师点评,总结狼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4.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5. 课堂拓展(1)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2)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热爱自然;(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2)强调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重要性;(3)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的作文。

《狼》初中教案

《狼》初中教案

《狼》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的特点和习性。

(2)能够把握课文结构,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改编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3)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生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狼的特点和习性,引起学生对狼的兴趣。

(2)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总结狼的特点和习性。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狼的看法。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展示(1)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课文片段的表演,要求学生注重情感的表达。

5. 模仿改编(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课文进行模仿或改编。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 课堂讨论、辩论(1)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分成两队进行辩论,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7.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狼的特点和习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狼的特点及相关词汇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讲解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时,尽管我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仍有部分同学显得有些迷茫。这可能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大部分同学能够跟上进度。
在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活动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理解:通过分析《狼》一文,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培养阅读素养。
2.语言表达:学习课文中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运用规范、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交际。
3.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狼的特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语表达的流畅性: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可能因为词汇量不足或语法掌握不牢,导致表达不清晰、不连贯。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举例
-词汇学习:在课文中找到描述狼的词汇,并解释它们的具体含义,如“狡猾”表示狼具有机智和诡计多端的特点。
-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狼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讲解“一种”作为定语从句的作用,以及“狡猾的”作为宾语从句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狼》这一课,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有效的。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动物相关的情况。但在时间把握上,我可能需要更加精准,确保导入环节紧凑而不拖沓,为后续的教学内容留出更多时间。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8课《狼》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8课《狼》教案
1.阅读课文《狼》,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鲁迅先生的背景知识,了解其文学地位及创作特点;
3.分析小说三要素,探讨狼的形象、故事情节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5.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与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
3.培养学生运用成语和词语表达观点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狼》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寓意的小说,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形象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狼》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小说在实际中的社会批判作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认识并思考社会问题。
在难点解析方面,我发现通过举例和比较,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社会寓意。这说明,针对难点问题,采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疑问。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我可能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例如: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狼》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准确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实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相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个问题,旨在协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能够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比如开头一句话,能够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步骤:1、小组讨论,选择角度,试着复述;3、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准备了一个视频动画,根据学生的需要,他们复述故事时能够播放,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讲。

五、多角度谈启发1.从屠夫的角度谈启发;2.从狼的角度谈启发;3.从原文角度谈启发六、课外延伸,辩思狼性“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是本单元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狼》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狼》优秀教学案例
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小说背景的真实性。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小说中的情节,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结合时事新闻和社会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驱动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
-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激发创新精神。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狼》这一课的学习,我将创设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直观感受,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从而在情境中自然地引入本课的学习。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和展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狼》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狼》教案 新人教版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 (.docx )、.ppt(.pptx )、.xls (.xlsx )、.pot 、.pps 、.vsd 、.rtf 、.wps 、.et 、.dps 、.pdf 、.txt 文件格式。

18 狼第一课时导入一(激趣导入):出示幻灯片,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几个成语的主角有关,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今天的课题——《狼》导入二(情景导入):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1.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2.知识链接《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

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语文《狼》教案【三篇】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编整理了七年级语⽂《狼》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狼》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聊斋志异》⾥有《狼三则》,都表现了狼的*诈狡猾这⼀主题,本⽂是其中⼀篇,蒲松龄⽤简洁凝练的语⾔叙述了⼀个机智的屠夫战胜两只狡猾*诈的狼的故事,表明了⾯对以狼为代表的恶势⼒时,我们要敢于⽃争,善于⽃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主题。

⼆教学⽬标 1.通过使⽤⼯具书和课⽂注释能理解⽂章基本内容。

2.理解并掌握“苫蔽,顾,假寐,眈眈,洞,遂,黠,⽝坐”等⽂⾔实词的含义,并了解古今异义以及词类活⽤的⽂⾔现象。

3.能结合⾃⼰的⽣活体验,多⾓度的阐释⾃⼰对⽂本寓意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3 课时:⼀课时 三教法,学法 情景导⼊法,诵读教学法(学⽣⾃读,教师范读,听课⽂录⾳),⼩组探究法(我主要⽤在探究并阐明⽂本寓意) 学法:⼩组合作法朗读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导⼊ 课堂开始时在PPT上播放狼的图⽚,边看边请学⽣回答对狼的印象如何?(*诈,狡猾,团队合作,聪明,若有学⽣回答出聪明等词,教师可以引导说,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狼这篇⽂章,看看到底是狼聪明还是⼈聪明) (⼆)检查学⽣预习情况 1.给下列汉字注⾳ 缀,窘,苫蔽,眈眈,瞑,尻尾,假寐,黠 2,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缀,并驱如故,顾野有麦场,苫蔽,弛担持⼑,眈眈,⽝坐,意暇甚,暴起,洞其中,隧⼊,尻,盖,黠,禽兽之变诈⼏何哉(重点在于解释词类活⽤的⽂⾔现象) (三)朗读课⽂,整体感知 要求:语⾳正确,节奏合理,有感情朗读 学⽣⾃读(每组派⼀个代表朗读)教师课⽂评价并指导,然后⽼师范读,最后听录⾳。

(四)⽂本研习 1.熟读课⽂,梳理故事情节 在前⾯多次朗读课⽂的基础上请学⽣概括⼀下这个故事(要求语⾔简练,概括全⾯)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在此基础上,请学⽣提问不懂的字词,让其他学⽣进⾏解答,发挥⼤家的积极性,遇到学⽣回答不出来的,教师再进⾏讲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8课《狼》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8课《狼》教案
例:以狼为例,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态、行为、心理等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勇气和智慧来面对困难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狼的特性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3)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狼》一课,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本课生词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狼的生态特点,使学生了解自然,尊重生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环保意识。
其次,在讲授修辞手法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比喻、拟人等手法掌握不够熟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大对此类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更好地运用。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虽然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紧张、不自信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多组织类似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狼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狼初中语文的教案

狼初中语文的教案

教案:《狼》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狼的形象特征,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

教学重点:分析狼的形象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狼》的朗读录音,相关狼的图片或视频,课文注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课文《狼》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狼的形象。

2. 展示相关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二、朗读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狼的形象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狼的特点,如贪婪、狡猾、凶残等,同时提醒学生不要一味地厌恶狼,要理性地看待狼。

三、分析与写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的形象特征,如狼的体型、习性、行为等,并思考这些特征是如何通过作者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2. 学生进行写作,可以选择描述狼的形象,或者表达自己对狼的看法。

四、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对狼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狼的态度。

五、拓展与思考(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狼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狼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狼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对狼的形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正确看待狼,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狼,避免过度厌恶或美化狼的形象。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相关课外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狼》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狼》教案
举例:介绍古代对狼的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狼形象。
(3)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举例:讨论狼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
(4)思维拓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举例:讨论狼的形象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而,在讲解难点部分,如文化背景和写作手法时,我发现部分学生似乎对这些内容兴趣不大,可能是因为这些知识点相对抽象,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使用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文化背景和写作手法的作用。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课堂氛围活跃。但从成果展示来看,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趣味性,而忽视了深入挖掘动物智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学生讨论方向的引导,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也能学到有深度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本理解:把握课文《狼》的故事情节,理解作者对狼的描绘,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
举例:分析课文中的描述,如“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理解狼的聪明与悲剧命运。
(2)词语积累: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如“狡兔三窟”、“狼子野心”等,并能正确运用。
举例:通过例句理解词语含义,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3.语法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如:并列句、主谓短语等,并学会运用。
4.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狼的描绘,表现狼的性格特点,学习运用形象、生动的写作手法。
5.文化传承:了解我国古代对狼的认知和评价,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6.思想教育: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的生存智慧,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教案新人教版

《狼》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研读文本、明白得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深切明白得文意,领会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方式与途径: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讨的方式明白得文意;情感与评判:通过朗诵,感受故情形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知道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但要勇于斗争,而且要运用聪慧,擅长斗争;教学重难点一、积存文言文辞汇。

二、体味本文简练、生动却刻画细腻的语言。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郭沫假设先生写过如此一幅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大伙儿明白这幅对联是对哪位作家和哪部作品的高度评判吗?(学生回答,激发学习热情)这副对联是郭沫假设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宅题写的,对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进行了高度的评判。

师介绍《聊斋志异》的内容。

今天咱们来学习其中一篇出色、生动而且富有趣味的文章《狼》。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但是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那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短处的熟悉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多数故事通过描述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短处,或表达婚姻自由。

它语言精练,描述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绩。

三、教学新课(一)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朗诵课文、明白得文意、朗诵品评、语言欣赏四个阅读活动(二)朗诵课文:在朗诵课文时,教师给出以下朗诵建议:(1)读得沸沸扬扬(2)读得字正腔圆(3)读得层次分明(4)读得缓急有致在朗诵进程中,学习重点生字词。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然后反复朗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教案新人教版

20、《狼》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弄懂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现象。

3、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4、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儿时欢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本文曲折紧张的情节发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体验,就文中两只狡猾的狼的下场积极发表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学生抢答,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蒲松龄的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板书文题)二、资料助读,作家作品多媒体显示:蒲松龄及《聊斋志异》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全书491篇,是我国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3、有关评价:郭沫若对他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三、自读正音,疏通文本学生初读课文,结合注释识记重要字词。

七年级语文《狼》精品教案

七年级语文《狼》精品教案
仙,又字剑臣,山东淄川人。因为家乡有一道泉水叫柳泉,所以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著有《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蒲松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传闻。《聊斋志异》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全书491篇,多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等,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五、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三、文言小说,
即古代以文言为载体记录的故事,包括异闻、杂说、民间故事。内容虚构,创作手法以或夸张、或荒诞、或离奇、或风趣为特色,形式大都是短篇。
我国的文言小说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记鬼神怪异之事的志怪小说。
二是搜奇记逸的传奇小说。
三是或记人物言行,或记所闻轶事的杂录小说。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就是专记魏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和风度的。
七年级语文《狼》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准字音及节奏。
2.学习划分文章节奏的方法。
3.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教学难点:
学习划分文章节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民间传说或故事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人的情感:厌恶、害怕、憎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狼
教学目标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3.理解句意、文意。

4.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坏人时应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3.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狼》表面看是写狼,实际上是写像狼一样的人。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

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户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蒲松龄(1640-1715),汉族,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鬼圣。

自称异史氏。

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

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

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

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

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8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书、著书、科考。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先生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文言文基础知识
重点实词:
惧:__恐惧__ 从:__跟从__ 故:__原来(一样)__
驱:__追随,追赶__ 窘:__处境困迫,为难__ 恐:__恐怕__
顾:__看,视__ 瞑:__闭上眼睛__ 暴:__突然__
毙:__杀死__ 股:__大腿__ 寐:__睡觉__
黠:__狡猾__ 缀:__连接、紧跟__
弛:__解除,卸下__
一词多义:
止⎩⎪⎨⎪⎧ 止有剩骨 仅,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意

⎪⎨⎪⎧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 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方 前⎩
⎪⎨⎪⎧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狼不敢前 向前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洞:__名词用作动词,挖洞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__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_____
其一犬坐于前 犬:__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__
3.整体感知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本文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二、深入情节 梳理思路
1.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
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2.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以课文例句加以分析)
(1)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结果失败。

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

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

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

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还是狼?(让学生自由讨论,要求自己的观点必须在文中找到根据。

)
(1)标题。

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2)行文。

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

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3)结尾。

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户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户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5.“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恶、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狼一样的恶人就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课堂小结
这篇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