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陶瓷人物绘画的民族情结
有感于陶瓷粉彩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__
28有感于陶瓷粉彩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陈虞丹收稿日期:2013-02-05景德镇粉彩瓷,是闻名中外的“四大名瓷”之一,具有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的独特风貌,一直受到陶瓷艺术收藏家的喜爱。
粉彩瓷画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定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清代雍正年间粉彩人物画,色彩丰富,不仅有白地粉彩,而且有红、黄、绿、黑等彩地粉彩,人物题材有:戏剧人物、高官、仕女,主要是表现上层社会的生活情趣。
尤其是,景德镇在清代还为外国陶瓷市场制作了一批外销艺术瓷和日用瓷。
陶瓷艺人根据外国客商提供的图样或实物,进行认真的临摹仿制。
粉彩人物画中出现的一批西方艺术风格的作品,题材多以宗教、神话为主,以及具有西方社会的生活写照。
这批西画风格的粉彩人物画,有不少装饰在茶具、餐具等日用瓷上。
据专家考证,这一类粉彩瓷,其使用目的以陈设、装饰为主,只有少数瓷器是作日用。
陶瓷艺人在西方样式造型的瓷器上,采用西画风格绘制粉彩瓷,对于粉彩瓷器的制作和粉彩瓷画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器型、纹饰和中国彩绘技艺相结合的粉彩人物画,丰富了粉彩瓷画的装饰题材和手法,也反映出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
进入民国时期以后,粉彩人物画有了变化。
清代后期到民国初期,浅绛彩的出现对人物画的风格产生了影响。
借鉴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的“浅绛山水”法,在釉上彩绘的新技法,被命名为“浅绛彩”。
这种技法是红店彩绘艺人中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画家研究出来的,从图稿设计到勾线、敷彩、题诗都是一人独自完成,在绘制工艺上,改变了过去由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件作品的情况。
浅绛彩的人物画,用笔潇洒,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显示出陶瓷艺术家的艺术才华。
以淡逸简寂,质朴苍劲的笔墨功力为艺术特色,而且开创了陶瓷艺人在瓷画上题写署名款识的先河。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珠山八友”中的王琦、王大凡都创作过浅绛彩人物画,他们画的《大富贵亦寿考》,虽然作品构图不同,但是在勾线填色的技法上却大同小异,以“福寿康宁”的意蕴,反映出人们崇尚荣华富贵的心态。
周国生:浅谈陶瓷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感与时代感
浅谈陶瓷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感与时代感作者:周国生摘要:任何艺术形式的创作都离不开情感和时代感,情感在陶瓷花鸟画艺术创作中是源头和动力,时代感则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精神与大众审美。
在当代陶瓷花鸟画创作中需要有创作主体的丰富情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来满足艺术的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陶瓷艺术 审美 情感 花鸟画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情感活动在艺术构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是对社会一切事物的认识态度,是个人风格形成的来源。
艺术家的情感创造陶瓷绘画艺术,同样艺术作品也能激发人们心中的情感。
陶瓷花鸟画作品倘若没有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作品只能是徒有其表,不可能触碰到人的内心深处,很快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情感能够使陶瓷绘画作品从内在的散发艺术魅力,提升美感,使得陶瓷花鸟画作品极具生命力。
陶瓷绘画艺术创作需要画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艺术主要来源生活,生活是画家创作艺术作品的基础,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作为陶瓷艺术创作的素材,是创作性劳动。
如图1,是作者对家乡农村生活的感悟,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能够想象出许多东西来,或许这就是绘画艺术创新中的必要条件。
艺术离开对生活的感受,抛弃了时代精神,艺术家的想象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
我国传统绘画理论就提出,“万物富有胸中”、“搜尽奇峰打草稿”、“心中有数”等,这些都阐述了生活是艺术的母体。
黑格尔也曾说过:“在艺术中,从理想开始是靠不住的,因为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
因此,陶瓷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和周围的事物建立亲密的情感。
陶瓷艺术家需要融入到环境之中,并建立友好的关系,只有经历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用艺术语言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深刻地表达出来。
作为艺术的创作者,拥有较高境界的思想意识,是陶瓷艺术创作的重要现行条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表现,乃至图1创作都受创作者个人情感的影响。
对生活有较高的认识境界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决定着陶瓷绘画作品的审美倾向,也指导着整个创作活动。
瓷上人物绘画渊源与创作之我见
180一部中国瓷器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华民族文化史。
景德镇是有着千年陶瓷文化底蕴的古镇,千百年来,古老瓷都用自己独特陶瓷艺术魅力享誉世界,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艺术家和画家,让世人被各种造型优美、色彩斑斓的瓷器形象所吸引,为奇光异彩、底蕴深邃的陶瓷艺术而感叹。
在这深邃陶瓷艺术中,瓷上人物绘画成为陶瓷装饰与陶瓷艺术一大品类。
几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绘画匠人不断探索中,瓷上人物绘画作为一门艺术画种,不断地创作、改进和创新而独领风骚于瓷坛,与花鸟、山水、走兽绘画一样,成为瓷苑百花园中一枝璀璨的奇葩。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传统道德伦理观,尤其是儒家教化观的影响下,中国人物画始于汉唐时期,经过中晚唐、五代,至宋代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到了清代已全面成熟。
历代绘画名家辈出,佳作蔚起,为艺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珍品,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遗产。
20世纪初,由于受新思潮的影响,康有为、陈独秀、鲁迅等思想家猛烈抨击中国画现状,提出改造中国画,得到国内激进观念仁人志士的首肯,开始了一场“中画西化”的运动。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和几代人的探索实践,中国画艺术的面目和百年前相比,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涌现出了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艺术家,他们的成就至今无人逾越。
人物画也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借鉴中,人物画的改变和发展产生最大的效应,将徐悲鸿、蒋兆和和许多先贤的巨大贡献永远铭The Origin and Creation of Figure Painting on PorcelainCao ZhiyouAbstract: In the profound ceramic art, fi gure painting on porcelain is a major category of ceramic decorative art. It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object's form, summarizes its form and demeanor with concise lines, and expresses its texture with th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of levels of lines and thread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llision the fi gure painting on porcelai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o create more and better fi gure on porcelain paintings, the author must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 dence and have strong confi dence in the heritage of the national art, and give back to the society with thoughtful and enthusiastic ceramic works.Keywords: Figure on Porcelain Painting; Origin; Creation 收稿日期:2023-10-08曹致友瓷上人物绘画渊源与创作之我见摘要:在深邃陶瓷艺术中,瓷上人物绘画是陶瓷装饰与陶瓷艺术一大品类。
论陶瓷工笔人物画
在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中,工笔人物画是其绘画艺术之精髓,有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法体系,逐步形成了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以线造型,线也就成为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
以固有色为主。
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一、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陶瓷工笔人物画的颜料十分丰富,既有釉下青花、高温颜色釉又有釉上粉彩、古彩和新彩,尤其是新彩颜料更是种类繁多,可以表现多姿多彩大千世界。
高品质的色相、色质及其组合所形成的色彩语言极大地丰富了陶瓷工笔人物画的创作。
现代的陶艺家们在陶瓷工笔人物画中开始有意识减弱线条的表现,突出强调画面色彩形式表现,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的一些陶艺家们从西画中吸取营养,中西融合,取其精华,走向中西合璧的艺术线路,在技法和艺术形式方面进行整合和吸收。
比如借鉴油画中的光色效果、版画的黑白灰视觉感应以及各种肌理效果,来创作陶瓷工笔人物画,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论陶瓷工笔人物画语言表现力,产生了全新的视觉效果。
如在色彩上将高温色釉、青花和新彩颜料综合应用,厚涂、堆积、冲渍、喷洒等新技法应运而生。
材质语言丰富了画面的表达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效果,提高了作品的表现力。
陶艺家的性格、素养、情感等也就随之潜化到陶瓷作品中。
二、写意性、整体性、技法性写意性:作为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粗笔,都应遵循“写意”的法则,追求作品传神写意的境界。
“写意”是纯真的境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艺术形象则是经过大自然和作者的心灵交融,在物我两化的境况下产生的,寄托着理想而更侧重于主观的视觉形式。
整体性:其一,它有着中国画最基本的形式语言——线条。
丰富的线条由一而二,由二而三,由三而四地不断地生发而出,满纸的线条繁复却有章法,流动而又整体,和谐、统一、自然,往往成为工笔人物画的美景所在,耐人寻味。
浅析陶瓷人物艺术与意蕴
2012年第3期 总第139期曾俐荧瓷都景德镇是一片陶瓷艺术的沃土,千百年来无数瓷艺大师,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中国人讲究美之含蓄在细腻、在层次;讲究美的真谛在心灵、在意境;讲究美的最高境界在含蓄、在朦胧、在质朴与真诚。
这也是我在进行陶瓷人物绘画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目标。
笔者在陶瓷人物绘画这一艺术领域耕耘多年,现根据创作之经验,围绕陶瓷人物艺术与意蕴进行阐述,浅析笨拙之我见。
瓷画人物 名家纷呈陶瓷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画,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作品风格各异。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人物瓷画,始于元代青花。
如元代青花梅瓶“追韩信”、 青花罐“王昭君出塞”等作品,人物形象着重传神,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与神韵,把主题绘画与装饰图案相结合,瓷器的口肩、底足处,都有精细的图案装饰,以八宝,折技莲等图案衬托人物画主题。
随着御器厂的设立,明代的人物瓷画出现了两种风格。
官窑瓷绘画规整,形象写实,人物造型形态准确,线条精细;民窑青花瓷画人物,则以意笔为主,也有较为写实的作品。
清代青花人物画,人物形象比较具象。
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的浅绛彩人物画,笔意豪放遒劲,气势洒脱,有大家风范,人物形象生动。
民国时期,陶瓷人物艺术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陶瓷绘画老前辈们,将国画的技法与陶瓷材料融为一体,并出现了“浅绛彩”,其作品色彩浅淡,浓墨醒出,苍穹遒古,笔老色清,意味隽永;构图注重虚实关系,雅致脱俗,韵味尤穷。
如王琦瓷画人物,大都仿照“扬州八怪”中黄慎的写意法画人物衣纹,用粉彩画人物脸部,并采用西洋画技表现光线,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王大凡则以文人写意画的形式作画,以工带写,线条细劲,境界清远,画风古稚。
他们的粉彩人物,笔意洒脱奔放,而人物五官却刻画得精细准确,脸部受光有明暗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市陶瓷人物绘画艺术更是推陈出新。
其代表有以王锡良,王隆夫,张松茂,戴荣华、李文跃等为代表的大师名家,促使现代的陶瓷人物绘画更加丰富多彩。
浅谈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维度
浅谈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维度1. 引言1.1 陶瓷人物造像的起源陶瓷人物造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米家文化时期,中国就开始出现了以陶瓷为材料的人物造像。
这些早期的陶瓷人物造像多为神祇、祖先或贵族等地位较高的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宗教和祭祀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陶瓷人物造像逐渐从宗教祭祀的功能转变为装饰和艺术表现的载体。
在商代和周代,陶瓷人物造像的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形态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成为当时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陶瓷人物造像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和艺术演变的脉络,体会到古代陶瓷人物造像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1.2 陶瓷人物造像的意义陶瓷人物造像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更在于传承了人类文明的智慧和情感。
陶瓷人物造像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记录历史。
通过陶瓷人物造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和服饰特点,从而重构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生活方式。
二、传承文化。
陶瓷人物造像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学术价值。
三、展示艺术。
陶瓷人物造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赞叹,体现了陶瓷艺术在人物造型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
四、传达情感。
陶瓷人物造像可以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姿态,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实现情感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陶瓷人物造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历史和传承文化,更在于传达情感和展示艺术,为我们奉献着独特且珍贵的艺术之美。
2. 正文2.1 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人物造像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人物造像可以说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演变和完善的。
最早期的陶瓷人物造像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陶瓷人物造像主要以神话传说和生活场景为题材,形态简单,线条粗糙,但已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浅谈当代陶瓷工笔人物画创作
2012年第3期 总第139期叶鹏远所谓陶瓷工笔人物画,就是在陶瓷制品上用线描的手法绘画人物。
它不囿于外观的变化,主要着眼于对象的形体结构,用简练的线条概括出对象的形体和神态,用线与线的组织和层次变化来表现对象的质感。
我国陶瓷工笔人物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清代已全面成熟,不仅题材广泛,绘画精细,而且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品种齐全。
人物可分为仕女,高士,神话人物,戏剧人物,寓意人物,历史人物,西洋人物,山水人物,婴戏人物等多种。
民国时期陶瓷工笔人物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陶瓷绘画老前辈们,将国画的技法与陶瓷材料融为一体,并出现了“浅绛彩”,其作品色彩浅淡,浓墨醒出,苍穹'遒古,笔老色清,意味隽永;构图注重虚实关系,雅致脱俗,韵味尤穷。
近年来的陶瓷工笔人物画更是推陈出新,其代表有以王锡良,王隆夫,张松茂,戴荣华,李进,舒惠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家大师,他们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式,使现代的陶瓷工笔人物画更加丰富多彩。
一、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风格多元取向1、追求传统的写实特点,就是风格上呈现工整、细谨,钟情于古典工笔人物画的笔法、用线及层层渲染中容入现代元素,并借鉴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巧,重新构想着自己的语言形式形态。
以何家英、李爱国等为代表的一部分工笔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的写实观念,走出了一条写实的传统路线。
2、吸收水墨画及装饰画语言,强化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即吸收水墨画语言及其写意旨趣。
它从一味传统的工整谨细中走出,进行泼彩、泼墨试验,强化工笔画的写意性而将水墨笔法及写意精髓采纳到自己的语言形态中,不但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也使古典绘画中的绘画形式相融合,如“工笔”与“写意”、“色彩”与“水墨”、等,都在当代实现了大融合,逐渐形成装饰变形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新样式。
这种绘画色彩对比较强烈,造型古朴夸张,显示出独特的风格风貌。
3、绘画材料的研究,借鉴油画、版画及壁画的表现手法,致力于色彩的塑造能力和材质美感的表现,并进行多种创作手法方法的尝试。
浅谈陶瓷人物画创作中几个要点
浅谈陶瓷人物画创作中几个要点作者:查启涛来源:《景德镇陶瓷》2018年第04期在陶瓷造型艺术中,人物绘画是主要学科。
人物绘画通过画家独特的审美、学识的修养、夸张的手法将人物的形态及表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他是直接的,未经修饰的,但又是赋有幽默感的去表现社会现实。
当人物形象是画作造型的主体时,画作就得以人物为主导,通过艺术造型来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及意蕴深沉的境界。
一、人物形态人物绘画首先忠实的是描绘对象形态、心理。
所谓忠实就是笔墨既写真又写实,以此来突出人物内心世界和时代气息。
所谓忠实并不是毫无取舍的严格造型,而是通过作者对人物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决定加工和取舍,使其有目的地加强或减弱,有利于更准确地、富有艺术表现力地描写人物,使得笔下人物性格更生动、更鲜明。
因此创作中人物形态的“准”显得尤其重要。
一个人物的性格是与可视形象具体性的表达分不开的。
如果忽视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就不可能充分表达人物的精神面貌。
由于对人物绘画艺术创作不同理解的原因,其绘画形态语言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纵观绘画史,我们了解到绘画形态的把握有着不同的差异。
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方式揭示形态,通过景深幻觉的规则以直线透视法来获得形态,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获取形态信息并注入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
与古典画风有区别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
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
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
西画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也不会受到重大影响,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成立,即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马上就会成为很立体的画面。
陶瓷人物绘画形态表现也是遵循这种规律。
论现当代陶瓷人物绘画的传承与创新
由于其釉类墨 、其 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量的人物瓷画题材装饰
纹饰 , 是古代 陶瓷瓷似宣 的独特表象 , 使 得陶瓷绘画可 以与 中
国画 很 好 地 嫁 接 。
及人物题材的归纳 , 构 图的特 点 , 艺术意蕴等方面 的研究 。因
为艺术作 为艺术 品 ,它的最主要 ,最基本 的特征就是审美价 值, 除此之外还有其 它社会功能 , 如认识 功能 , 教育 和陶冶功
化 内涵 , 一 直受到 陶 瓷学 术界 的重视 。经研 究 , 笔 者认 为 中国 陶瓷人 物绘 画在 中国 古陶 瓷装饰 上 的应 用 经历 了几 个不 同的发 展 阶段 , 在 这 些发展 阶段 中 , 随着社 会 形 态的 变迁 、 人们 观 念 文化 的 变化 、 审 美意 识 的转 换 以及 瓷 器 工 艺的发 展 , 人 物绘 画 的
更是层出不穷 , 釉上 、 釉下 、 工笔、 写意 、 颜色釉综合装饰等 , 表 现手法不拘一格。创作 中不再拘泥于描绘 的具体人物外表 的
晚清 民国人物画风 ,或延续文 革人物绘画技法而忽略其浓厚 酷似和造型的精准 , 而在 于强调抒 发艺术家 的主观情趣 , 讲 究 的政治气 氛 ; 人物画在表 现风格 、 蕴意 、 绘 画材质等均 有很大 “ 以形写神 ” “ 形神兼备” , 追求一种“ 似 与不似” 之 间的感觉 。 中
能满足广大人 民群众的视觉需求 。 现代人物画顺应 时代潮流 , 引人大量 的新题 材 、 新形式 、 新造型 、 新材 料 、 新 技法 , 来描绘 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 的内心感受 。现代 陶瓷人物 画作 品
发展至今 , 人物画仍 然是陶瓷绘画 的一 大创作题 材 , 景德镇 出
现 了许多 以人物绘画为个人 主创艺科 的艺术家 ,他们或效仿
浅谈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最具时代感
浅谈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最具时代感作者:程静吕华来源:《景德镇陶瓷》2015年第04期中国画有三科:人物、山水、花鸟,与山水画借景抒怀、花鸟画托物言志,间接折射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思想相比,人物画最直接、最适时地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思想,最贴切、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的现实生活,集社会性、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人类时代精神的产物,最具时代感。
我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饰开始证明。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以陶器为载体,用红、黑、白等颜料画出各种纹样(几何图形、植物、动物、人物),不为别的,只为将自己从劳动生活中获得的认识、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对未来生活的某种愿望。
如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彩陶舞蹈纹盆》,就以手拉手欢舞的图案,记录了当时人们在水边群舞,举行盛大集会的热烈场面;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以人面和鱼纹组成的图案,表现了以猎渔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先民们,期盼共同富足的美好愿望,和以鱼为图腾崇拜的精神世界。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需要一种能推行教化、维护统治的工具,他们想到了最易让人们看懂,最能触动人类灵魂的人物画。
春秋时,统治者以“肖像画”来“明镜以察行,往古者所以知今”;汉时统治者以“肖像画”来“成教化、助人伦”。
东汉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在《论衡?须颂篇》中谈及“肖像画”的社会精神作用时说:“宣帝之时,画图汉烈士,或不在画上者,子孙耻之。
何则?你祖不贤,故不画图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道教的日渐盛行,“宗教化时代”开始,反映在宗教思想影响下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画作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主宰了人们思想行为的道释画,比如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壁画。
不过,人物画之“成教化、助人伦”的精神统治作用,到了政治开明,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相当活跃的唐代,开始消减,统治者希望将自己的丰功伟绩记录下来,借画记史,传于后世,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最能真实呈现现实场景的人物画,开始命画师以人物画记录重大政治事件。
论现当代陶瓷人物绘画的传承与创新
论现当代陶瓷人物绘画的传承与创新陶瓷人物绘画,深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中,历经数个世纪的变迁,始终为世人所珍视。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对泥土与火的技艺掌控,更是对历史、情感、故事与思想的一种精湛表达。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陶瓷人物绘画有机会吸纳更多的元素与思想,为自己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
每一个新的时代都会为这门古老的艺术带来新的灵感和创意,使其继续繁荣发展。
而每一位从业者和研究者,则肩负着将这种美学与技艺传递给下一代的责任。
一、传承与创新在当代陶瓷人物绘画中的重要价值传统陶瓷人物绘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精华所在,它所描绘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形态、神态还是装饰,都充分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维和情感。
这种艺术形式,既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回响,它涵盖了人们对家族、对国家、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传承,不是模仿或复制,而是在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保留其精髓,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然有所发挥。
同时,创新也并不是背离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观念。
传统陶瓷人物绘画在当代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每一个新创作的陶瓷人物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探索和期待。
二、现当代陶瓷人物绘画的传承策略(一)研究与保存古代陶瓷人物绘画技艺可以积极采集古代陶瓷人物绘画作品,包括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样本。
这可以通过博物馆、私人收藏家、拍卖会以及考古发掘等渠道进行。
采集的作品应涵盖不同风格、主题和技巧,以全面了解古代陶瓷人物绘画的多样性。
同时,进行详细的图像记录和文献调查,确保收集到的作品有详尽的背景信息。
鼓励高等院校、博物馆和文化研究机构设立专门的陶瓷人物绘画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这些机构可以聚集陶瓷艺术的专业人才,包括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陶瓷工匠等,共同开展深入研究。
研究成果应当以书籍、学术论文、展览等形式进行定期发布,以促进学术交流和传承。
积极组织传统工艺人才,包括有丰富经验的陶瓷艺术家和工匠,为年轻一代艺术家和学者进行系统的授课和培训。
论陶瓷绘画中人物题材的拓展与创新
1 陶 瓷 绘 画容上 则较 多表 现 肖像 、 仕女 、 高士 、 道 术家 的创作 思路 。不能否认 , 这 些题 材适 现 代 都 市 人 的 思想 和 对 未 来 释、 婴戏 等, 多以古代人物为主。 合 陶 瓷 作 品的 风 格 , 但 更 重 要 的是 这 些 题 的美 好 憧 憬 。
以人物 为主体的故事题材 , 得到 了长足 的发展 。而 当代 一些陶瓷人 物绘 画却趋 于平庸 , 单纯 的模仿使得 陶瓷人物绘画的
发 展 遇 到 了瓶 颈 。 因此 , 创 作 者 应 注 意 生 活 的积 累 , 通 过 创 新 和 拓 展 让 陶瓷 人 物 绘 画重 新 找 回 自身的 发展 之路 。 关键 词 : 陶瓷 绘 画 人 物 题 材 拓 展 创 新
三、 陶瓷绘 画 中人物 题材 的创 新 与共 鸣的。如对农 民 肖像 的
1 陶 瓷 绘 画 中 人 物题 材 的 选材 创 新
、
陶瓷绘 画 中 的人物题 材
在陶瓷绘 画人物题 材 的选取 上 , 历史 日晒 风 吹 的痕 迹 和 挥 汗 如 雨 陶 瓷 人 物 题 材 绘 画是 指 以人 物 形 象 上不 乏经 典作 品 , 诸 如唐代 的仕 女 图 , 以 的面庞恰如其分地展 示着农 为主 的陶瓷绘 画, 题材 上包 括单纯 的人物 竹林 七 贤 、 谢灵运、 陶渊 明为代表 的高士 民 劳 作 的 辛 苦 和 吃 苦 耐 劳 的 描绘, 也包含 以人物 为 主的场 景或 故事 。 题材 , 还有八 仙 、 蟠 桃 宴 等 神 仙题 材 , 这 些 精 神 。 再 如 在 现 代 都 市 人 物
就会 失去展现 当 代 精 神 与面 貌 。 崇。在诸 多陶瓷绘 画题 材 中, 人物题 材 以 如 果 继 续 一 味 追 求 古风 ,
试述陶瓷粉彩人物画的源泉与创新意境
试述陶瓷粉彩人物画的源泉与创新意境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最早形成的绘画形式。
中国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并不断丰富线的表现力,线条是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陶瓷粉彩人物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创新的。
所谓陶瓷粉彩人物画,就是在陶瓷制品上用线描的手法绘画人物。
它主要着眼于对象的形体结构,用简练的线条概括出对象的形体和神态,用线与线的组织和层次变化来表现对象的质感。
陶瓷粉彩人物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清代已全面成熟,不仅题材广泛,绘画精细,而且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品种齐全。
人物可分为仕女、高士、神话人物、戏剧人物、寓意人物、历史人物、西洋人物、山水人物、婴戏人物等多种。
民国时期陶瓷粉彩人物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陶瓷绘画老前辈们,将国画的技法与陶瓷材料融为一体,并出现了“浅绛彩”,其作品色彩浅淡,浓墨醒出,苍穹遒古,笔老色清,意味隽永。
构图注重虚实关系,雅致脱俗。
近年来陶瓷粉彩人物画更是推陈出新,他们的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式,使现代的陶瓷粉彩人物画更加丰富多彩。
陶瓷粉彩人物画历来是在不断地创新、转变、师古又创新,不断运动着向前发展的。
创新,一直是陶瓷工艺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在题材内容的创新方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作品采用传统的技法,却表现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都是反映现代生活为题材的很有时代风貌的作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代陶瓷粉彩人物画从装饰题材内容的特定性渐渐向题材内容的随意性发展。
这样一来可不具体地表现某个年代,某个人物典故,代之以丰富的遐想来创造表现和寄托艺术家自己的构思形象。
尤其是当代陶瓷粉彩人物画把青花、粉彩、颜色釉、综合装饰等工艺与材质巧妙地进行有机结合,使陶瓷粉彩人物画作品装饰色彩更加浓艳,画面更加亮丽,对比更加强烈,进入了新的绘画天地。
如戴荣华创作的《秋趣图》瓷瓶,作品用高温釉里红画葫芦,用粉彩画顽童,两种材质技法互渗互用,丰富了其多彩的装饰艺术语言。
浅议陶瓷油画中的民族精神
浅议陶瓷油画中的民族精神祝正茂(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精神隽永不朽,渗透在我们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角落。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以民族精神为支撑,在不同的文化艺术载体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陶瓷油画艺术的兴起、发展及成熟过程无不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陶瓷油画;民族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Ceramic painting in the national spiritAbstract: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national spirit meaningful immortality, embodiment in our cultural and artistic life in every corner, all forms of art are the national spirit as the support, in different cultural and artistic carrier has a different performance, ceramic painting art,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process embod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spiritKey words: Ceramic painting; national spirit; harmony; harmony but not samene油画艺术是西方的传统绘画形式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创作历史,但油画艺术作为一种新的绘画形式传入中国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油画艺术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结合的历史则更短。
陶瓷油画发展时间虽短,但是陶瓷油画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却亘古绵长,值得我们探析。
纵观我国陶瓷油画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中国陶瓷油画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成熟化发展,离不开西方油画的奠基作用,但是陶瓷油画能成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且富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则离不开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支撑。
浅谈对陶瓷人物画的理解
人物对 陶瓷人物画 的影响巨大 , 形神兼备 , 追求 神似 是陶瓷人物 画作 品 的 主要 追 求 。 艺术 家对 形 神 的表 达 和 形 神关 系 的把 握 , 有 着不 同的表现方式 。艺术家的人格理 想和人格 特性是作品的 内 涵和精神 因素 。 要把 握好陶瓷人物 画作 品 中的 “ 形与神 ” , 我们必须要懂 得 文学 、 美学 、 画史 、 画论等综合理论知识 。 对人文历史要深入地 了 解, 不拘泥于传统 , 但需扎根于传统 , 需要深入生活去发掘题材 , 勤于写生 , 源于生活 , 高于生活 。 用“ 搜尽奇峰打草稿 ” 的精 神 , 去
诚, 不够动人 。 ” 陶瓷艺术创作不只是工艺与技法 上的创新 , 更需 意、 色釉综合装饰等 , 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创作 中不再拘泥 于描 要 创作者在 绘 画时用真挚 的情感 来描绘 出对生 活与人 生 的感 绘 的具体人物外表的酷 似。 而在于强调抒发艺术家的主观情趣 , 悟。 讲求 “ 以形 写神” “ 神形兼备 ” 追求一 种“ 似 与不 似” 之 间的感觉 。
我 们 在 学 习和 创 作 陶 瓷 人 物 绘 画过 程 当 中会 发 现 “ 形与神” 在 人 物 绘 画创 作 中是 我 们 必 须 了解 和重 点 学 习 的必 修 课 。 中 国 国 画
陶瓷艺术需要传承 , 更需要创新 , 这是艺术的本性 。市面上 的陶瓷人物绘 画内容 大多是钟馗嫁妹 、 贵妃醉酒 、 陶渊明赏菊 、 竹林七 贤等传统题材 , 导致题材的重复 出现 比比皆是 , 也脱离 了
现代人 的生活 。 陶瓷绘画的创作是用思想 、 知识 、 功力 、 修养等去
支撑 的 ,成功 的陶瓷艺术作品是画家面对现实社会与体验生活 而进行 的。生活是 想象 的土壤 , 没有 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 。 其艺 术美虽 然来 自生活 , 但却 不等 同生活 。 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作 过程 , 正是这个过程的性 质决定 了艺术作品 的美 。 在艺术美 中含 的客观因素 , 已经不 同于 自然形态 的生活原型 , 艺术美集 中了生
浅谈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维度
浅谈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与艺术维度陶瓷人物造像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陶瓷人物造像是通过陶瓷材料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一种体现,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历史上,陶瓷人物造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维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
陶瓷人物造像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陶瓷器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器皿为主,但也逐渐发展出人物造像和动物造型。
在先秦时期,陶瓷人物造像成为了国家礼仪中的重要物品,用于祭祀神灵和宗庙,同时也作为墓葬品出现在贵族墓葬中,象征着对逝者的尊重和祝福。
随着历史的发展,陶瓷人物造像逐渐成为文化的象征,不仅在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也逐渐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
陶瓷人物造像的历史内涵丰富而深远,承载着先人们的文化传承和思想情感。
陶瓷人物造像的艺术维度。
陶瓷人物造像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创作,这不仅需要陶瓷艺人有扎实的陶瓷制作技能,更需要对人物形象的雕塑和造型有独到的审美眼光和创意想象。
在艺术表现上,陶瓷人物造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展现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感。
不论是古代宫廷瓷器上的仕女图案,还是民间窑烧的民俗造像,都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和审美趣味,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陶瓷人物造像也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陶瓷人物造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社会生活、人文风俗和道德伦理的一种表现和传承。
通过对陶瓷人物造像的观察和品味,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面貌和生活习俗,也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以唐代三彩马俑为例,它不仅在形态上栩栩如生,更是代表了唐代人们对马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开放。
新彩瓷艺术的民族化
者 虽然 亦 不 乏其 人 ,但 是 就 总 体 而 言 是 不 容 乐 观 的 ,大部 分 中青 年 陶 瓷 艺术 家接 受 的是 西 方式 的 素 描 、 色 彩 等 美术
气息 ,不过 ,许多青年艺术家则常常有模 仿西洋各时期油
画 、 水 彩 画 的 倾 向 ,因 此 ,在 当 代 提 倡 新 彩 瓷 的 民 族 化 也
自古 以来 ,中国陶瓷就不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 中发展 演变的 ,而是不断地 接受外来文化影响 ,显示其 强大的包 容力 ,借助这种文化包容 力量 ,将外来文化融入到本土陶 瓷文化 中,进而形成 新的民族形式 ,这 即是 民族化过程 。
比如 元 代 青 花 瓷 ,即 是 在 中 东 伊 斯 兰 文 化 影 响 下 形
民族 化的青花 瓷、粉彩瓷、古彩瓷等的制作 ,但这些传统
彩 绘在 清 末时 期 面 临 着 严 重 困 难 , “ 洋 瓷 ”开 始 借 助 工 业 化 的 力量 大量 生产 并 向 中国 倾 销 ,新 彩 瓷 即是 在 西 方陶 瓷
背景 中,新彩瓷在大瓷厂 日用瓷 中大显用舞之地 ,原本 已
清 末 民国 时 期 的许 多餐 具 、 茶具 等 采 用 的是 新 彩 瓷装 饰 。
成的 ,在中国却逐渐演变形成 了极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 民族气派的彩绘 类型。另外 ,还有珐琅彩 、粉彩等亦是在外来文化影响下 发展而来 的。本文主要论述清 末时期传入我国的新彩 ,与 其他装饰类型相比 ,新彩传 入时间不长 ,约百余年 ,但在
当代 运 用 的越 来 越 广 泛 ,成 为 主流 装饰 类 型 之 一 ,因 而 , 新彩 瓷 的 民族 化 是 颇 值 得 普 遍 关注 的 问题 。
清末 民国新彩瓷已经呈现 出明显的民族化倾 向,艺人们利
谈陶瓷写意人物画审美特征与创新思考___
谈陶瓷写意人物画审美特征与创新思考江 杰收稿日期:2011-05-26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科目中出现和成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
中国写意比较晚熟,它出现于工笔人物画已经成由石恪、梁楷将书法行草的笔法入画,现的减笔人物画发展而来的。
写意,俗称“粗笔”,与“工笔”在《辞源》上总称为“宣曳书写,描摹辞条:一曰“表露心意”;一曰“写的是一种语体的形式,更是中国艺术精神谢赫早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生动”,那就是要求人物画有生动的艺象的神情风貌、性格特征、内心世界“陶瓷写意画的兴起,在中国陶瓷绘革新创造,它丰富了陶瓷绘画艺术的表的审美视野,增添了新的审美形态和审陶瓷写意人物画最早出现在青花装陶瓷绘画走向晚期,皇权逐渐走向衰落末年,景德镇的御窑厂几乎处于停烧状窑青花作画的御用画师也流入到民窑之产进入了一个空前大发展的时期,因而新的写意风格。
他们对所描绘的对象大张,虽然用墨不多却能意会神达。
青花画五官,靠夸张富有某种感情的动势,发挥动势的表情作用,寥寥几笔就将人如生。
题材更是多为表现日常热悉的生童、砍柴的樵夫、捕鱼的蓑翁、月夜下了动人的三两笔,便使画面洋溢着生活芳。
毫无疑问,陶瓷写意人物画是在传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之间传承着渊源艺术都是不能移植的,陶瓷作为绘画的同工艺,最后入窑烧制,更加有很多不陶瓷绘画与中国画一样都强调“以物画,刻画出人的神采是审美的要求,步,具有良好的形经验,才可以生动地具备了良好的造型能力,同时有能力控中积累的经验才可能产生出一种意向在瓷器上。
形神兼备在今天仍然是陶瓷写境界。
陶瓷写意人物画很重视兴绘、灵感讲意在笔先。
要意识到陶瓷写意人物画停留在眼睛表面的视觉形象,而是经过时应该想象对象是一位生活中有丰富情种特定身份的人物,包括神情姿态、个等等,还应赋子某种情绪、情调,直至受;“心与物化”,情满意足,胸中似可的激情。
其异同,融其所长,追寻事物共同的本真。
“六法”是传统绘画的精梁,是写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陶瓷人物绘画的民族情结
新时代陶瓷人物绘画的民族情结
景德镇,这座具有千年制瓷历史的文化名城,在长期探索、继承、创新中创造出了流光溢彩的陶瓷文化,演绎出了惊艳天下的文化艺术奇葩。
景德镇艺术陶瓷成为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历经一代又一代陶瓷艺术工作者的探索与研究,在陶瓷表面利用不同的釉料和艺术手法达到一种新的美的境界,赋予了一方水土独有的陶韵瓷魂。
陶瓷人物绘画作为艺术陶瓷的一个门类,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走进新时代,陶瓷艺术工作者一边继承着传统精华,一边进行着富有开拓性的探索与思考,深入生活、提炼生活,把新时期人物景象与和谐盛世融入陶瓷人物绘画创作中,用瓷质的美和独特的个性语汇讴歌着时代,从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特色,富蕴浓郁的民族情结,翻开了陶瓷人物绘画的新篇章。
一、民族情结在陶瓷人物绘画中的表现
民族情结,是艺术家有意或无意地在作品中集中表现出来的民族自我意识。
在长达数千年的陶瓷历史文化中,形成了深邃的内涵和丰厚的积淀,而这份内涵与积淀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人文土壤,自然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光芒。
民族情结是如何在陶瓷绘画艺术中表现的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表现在创作态度上。
艺术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的创造,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现。
情感属于个性,表现什么直接取决于创作者的态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名句。
同样,在陶瓷人物绘画领域有着许许多多的艾青似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他们立足于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传统,结合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资源,既没有重复古人也没有照搬西方,在传统文化面临现代西方文化冲击的文化情境中,保持着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如清代的唐英、近代的珠山八友等,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放在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作中,从而留下了一件件不朽的陶瓷艺术作品。
二是反映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中。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语言、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与人文情怀。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绘画,都深深地烙着民族之印。
作为中国艺术门类之一的陶瓷人物绘画艺术,同样如此。
仙佛罗汉、帝王君杰、宿世人物、高逸雅士、才子佳人、绮罗仕女、市井杂流、妇孺婴戏等形象都出现在陶瓷装饰人物绘画题材作品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之光,作品具有丰富性、多样性,使艺术的百花园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三是表现在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上。
像国画一样,陶瓷绘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与绘画语言和创作手法,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陶瓷绘画艺术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如青花的淡雅、粉彩的温润、古彩大
红大绿的热闹,都在瓷质的韵律上流溢着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与品格。
在创作风格与手法上,有的是中西绘画手法兼容,有的与民间剪纸、版画相结合,或者借鉴国画手法,使陶瓷人物绘画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华风情。
二、新时代赋予陶瓷人物绘画的新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民族以独立的人格与顽强的毅力重新傲立于世界东方。
同样,陶瓷艺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片新天地。
现在,一股带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气息的“风”已在世界范围内刮起,并在西方文化阵地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西方社会带去了非同寻常的东方情调。
同时,一些中国的艺术家在短暂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
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
两相比较让我们看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为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样,和谐盛世赋予了陶瓷人物绘画民族情结以新的内涵。
笔者从事陶瓷艺术创作30余年,对此感悟颇深。
现结合笔者的创作,谈谈新时代陶瓷人物绘画的民族情结。
“母子情”系列作品是笔者陶瓷人物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它的诞生缘于笔者的一段特殊经历。
20xx年,笔者以陶瓷艺术家的身份代表景德镇到马来西亚进行艺术交流,一待就是4年。
在
这4年的异国时光里,笔者亲身体验到了海外游子的生活、工作、追求和希望,尤其是华人华侨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希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他们那股强烈的热望深深地感染、打动了笔者。
笔者体会到:这是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真挚、淳朴与热切之情。
回到景德镇后,笔者以自己的陶瓷艺术语言,创作出了“母子情”系列作品。
笔者在“母子情”系列作品中,打破了传统人物装饰手法,大胆吸收中国版画、民间剪纸的人物塑造方式,运用集粉彩、古彩、新彩为一体的工艺技法,勾勒出江南村妇朴实无华、清纯秀丽的情态和东方女性的典雅庄重、雍容含蓄之美。
更是借此表达笔者对和谐社会与美好新时代的讴歌。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笔者相信,在陶瓷艺术的百花园里,将会有更多反映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的陶瓷人物绘画新作品争奇斗艳,因为民族的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