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贸易定律及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验证(一)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 + 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3)一、名词解释 (3)二、问题 (3)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4)一、名词解释 (4)二、问题 (5)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7)一、名词解释 (7)二、问题 (7)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9)一、名词解释 (9)二、问题 (10)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12)一、名词解释 (12)二、问题 (12)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4)一、名词解释 (14)二、问题 (14)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6)一、名词解释 (16)二、问题 (16)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17)一、名词解释 (17)二、问题 (18)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19)一、名词解释 (19)二、问题 (19)第十章外部性 (20)一、名词解释 (20)二、问题 (20)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21)一、名词解释 (21)二、问题 (21)第十二章生产成本 (22)一、名词解释 (22)二、问题 (22)第十三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25)一、名词解释 (25)二、问题 (26)第十四章垄断 (28)一、名词解释 (28)二、问题 (28)第十五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29)一、名词解释 (29)二、问题 (29)第十六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31)一、名词解释 (31)二、问题 (31)复习要点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32)一、主要内容 (32)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32)一、主要内容 (32)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2)一、主要内容 (32)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33)一、主要内容 (33)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33)一、主要内容 (33)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33)一、主要内容 (33)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33)一、主要内容 (33)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34)一、主要内容 (34)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章外部性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二章生产成本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三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四章垄断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五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六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35)一、主要内容 (35)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中国人民大学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课程表开课表
学分 2 1 2 3 2 1 2 3 2 学分 4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4
上课时间 星期二 14:00 星期一 08:30 星期二 08:30 星期五 08:30 星期一 08:30 星期一 08:30 星期二 08:30 星期四 14:00 星期一 14:00 上课时间 星期四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四 14:00 星期二 08:00 星期一 14:00 星期五 14:00 星期一 14:00 星期一 08:00 星期三 18:00 星期五 14:00 星期二 14:00 星期二 18:00 星期二 18:00 星期一 08:00
[ 资产评估社会实践 ] 课程名称 [ 供应链物流战略管理 ] [ 公司治理和公司法 ] [ 品牌战略 ] [ 品牌战略与传播 ] [ 国际商务 ] [ 国际金融 ] [ 房地产评估 ] [ 房地产金融 ] [ 期权与公司理财 ] [ 渠道管理 ] [ 管理整合Ⅰ ] [ 管理沙盘模拟 ] [ 管理沙盘模拟 ] [ 管理沙盘模拟 ] [ 管理沙盘模拟 ] [ 职务分析与管理组织设计 ] [ 营销模拟 ] [ 证券投资分析 ] [ 证券投资学 ] [ 财务分析 ] [ 跨国企业经营模拟 ] 课程名称 [ 审计理论与实务 ] [ 审计理论与实务 ]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3 2 2 2 2 3 3 1
星期二 14:00 星期日 14:00 星期四 14:00 星期六 08:00 星期三 08:00 星期日 08:00 星期二 14:00 星期一 14:00 星期二 08:00 星期六 08:00 星期一 08:00 星期六 08:00 星期一 08:00 星期一 14:00 星期日 08:00 星期一 14:00 星期五 18:00 星期六 08:00 星期六 08:00 星期三 08:00 星期四 08:00 星期一 14:00 星期三 14:00 星期六 08:00 星期一 08:00 星期一 14:00
TPP贸易效应及对我国的影响
34 TPP贸易效应及对我国的影响孟灵癑(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TPP在其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间形成的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消费效应。
TPP的实施对中国对外经贸领域将产生一定影响,即冲击传统行业、缩减国别贸易总量,同时也会遏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威胁中国周边环境的安全。
为应对TPP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努力达到TPP条款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积极发挥亚投行作用,推进国内自贸区建设,继续通过FTA加强与亚太国家间的合作来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TPP;贸易效应;区域合作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2-0034-03 [作者简介]孟灵癑(1991-),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前身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A),是一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是由新加坡、智利和新西兰三国最早于2002年墨西哥APEC峰会上提出的构想,并最终在2015年实现。
2009年,美国在APEC横滨峰会上宣布加入谈判,至此TPPA更名为TPP[1]并开始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成员国不断壮大,也坐实了美国在TPP中的主导地位,TPP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稳固其世界霸主地位,同时防范与打压中国等新兴大国的战略措施之一。
一、TPP的贸易效应TPP在其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间形成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以及消费效应,本文以中国、日本、美国三国为例,其中,中国为TPP非成员国,日本和美国为TPP成员国,假定日本的贸易规模相对中美要小,而中美之间贸易弹性无限大。
(一)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区域内部关税降低,但对区域外的非成员国关税较高,这种对第三国的歧视使得成员国的贸易方向发生改变,成员国家原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产品转而从成员国进口。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新理论概述内容提要:本文对近年来国际贸易最新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介绍了关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的几种模型,这些模型都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使之更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实践,并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战略贸易政策。
本文还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马歇尔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产业内贸易战略贸易政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四大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古老的假定: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同质产品。
但总的来说,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里昂惕夫之谜”显露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促使经济学家超越H-O理论去寻求新的对贸易基础的理论解释,以求从根本上解答“里昂惕夫之谜”。
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向,工业国家之间的许多贸易活动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予以适当的解释,主要体现在:1.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2.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3.战后贸易的扩大其绝大部分是在没有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或收入分配影响情况下形成的。
第三种现象在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例子尤为明显。
这种新的贸易倾向显然不能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而需要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扩展或重构。
于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经济学家从贸易实践出发,利用新的分析工具,尤其是借鉴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模型,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别于前人的贸易理论。
他们将贸易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联系起来,从而从根本上把规模经济纳入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当中,并把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的核心。
但是,国际贸易新理论涉及的范围甚广,也无法构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习惯上人们把狄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称为新贸易理论的开端。
1977年,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的模型。
(NEW)薛荣久《国际贸易》(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导 论第2章 国际贸易的作用第3章 国际分工第4章 世界市场第5章 世界市场价格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第7章 国际贸易促进、救济与管制第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9章 世界贸易组织第10章 关 税第11章 非关税壁垒第12章 国际服务贸易第13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14章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第15章 世界贸易中的中国第1章 导 论1什么是国际贸易?答: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变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各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答: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出现了政治实体。
对外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如何分类?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国际贸易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4)按运输方式划分,对外货物贸易可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和邮购贸易等。
其中,海运贸易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4如何区分狭义与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答:(1)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其中,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2)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2
千克肉,生产一千克肉的机会成本是
千克粮食;乙国生产一千克粮食的机会成本是
千克肉,生产
一千克肉的机会成本是 千克粮食。由此可以看出,甲国生产
有比较优势,乙国生产
有比较优势。(试回答
)
-19-
考点一
考点二
点拨 (1)把握经济全球化,要明确一个理论,就是比较优势原理。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理论,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 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 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 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 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 比较优势。
济 ⑥国际经济 南 5/2020 课标全国Ⅲ
竞 合作
15/2018 课标全国Ⅱ
争
15/2018 课标全国Ⅲ
与
15/2018 浙江 15
合 ⑦“引进来” 作 与“走出去”
相结合的战
略
2017 课标全国Ⅲ15/2017 课标全国Ⅲ39(1)/2017 江 苏 11
-4-
高考考 五年真题统计
纲要求
高考频次坐标
-13-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 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答案 降低关税,增加进口,繁荣生产与消费市场;激发市场竞争,促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降低 消费成本,更好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带动技术引进,促进产品 创新研发,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发展提 供强劲 动能,也 带来一 经济全球化的 些新情 不利影响 况新挑 战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 产力的发展。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 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 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外交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
中国外交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对外贸易也日益重要。
然而,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仅简单地影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对外贸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外交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提高中国对外贸的质量和水平。
一、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对外贸易中国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贸易实践中,中国受到了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
1. 保持政治独立保持政治独立是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
然而,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可能不一致,这可能会导致贸易障碍。
例如,在处理与美国的贸易纠纷时,中国的政策可能不同于美国,这可能会导致两国之间的关系恶化。
2. 国际合作中国的外交政策鼓励国际合作,这使得中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拥有更多的机会。
例如,中国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这些政策有助于减少贸易障碍,并为中国的进出口提供更多的商机。
3. 多边主义中国的外交政策重视多边主义,并强调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
这也表明了中国愿意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例如,中国参与了《巴黎协定》和《东盟共同体》,这些都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4. 走向开放中国的外交政策倡导对外开放,为外国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这也使得中国的出口更容易被其他国家接受。
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表明了这一点。
在实际贸易实践中,中国通过减少关税等措施来促进贸易自由化,这也有助于维持有利的贸易平衡。
二、外交政策对中国对外贸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政治到经济、社会都有涉及。
1.政治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
科技、有形商品、资本等物质品交流和人等要素交流之外,外交政策还关注国家之间相互认知的交流。
中国所处的政治环境并不总是稳定的,通过外交政策,中国可以更好地管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确保稳定。
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对中国贸易的实证研究
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对中国贸易的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引力模型的思想来源以及其理论发展概况。
而后采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对我国2005年与33个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性的测算,发现两国之间的经济总规模、地理距离、制度安排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贸易潜力的测算。
最后,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标签:引力模型;贸易潜力;政策建议1 文献综述引力模型的思想来源是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
他们指出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的距离(运输成本) 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
目前,引力模型研究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成为世界学术热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而我国学者在应用引力模型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他们大多注重实证研究而少有理论研究。
金哲松(2000)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理邻近程度、政治关系及距离对一国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影响。
盛斌和廖明中(2004)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量决定因素,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
林玲、王炎(2004)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进行实证检验,指出GDP、空间距离和国土面积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变量。
骆许蓓(2003) 重点讨论了引力模型中的距离因素。
他认为传统的“直线距离”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引力模型中的“排斥力”问题,进而引入了“调整距离” 。
当然,引力模型也曾遭到一些批评和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一度认为缺乏理论基础,但在Anderson (1979)、Helpman 和Krugman(1985)、Bergstrand (1989)以及Deardorff (1995)等人的不断发展下,引力模型的理论根基已日渐稳固,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新的引力模型文献;另一个是批评模型的构造方法,集中表现为对横截面数据分析法(包括单一时点和跨时点平均数据)的质疑,然而随着面板数据(或时空数据,合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法的兴起,被忽视的国家和时间特定效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出口贸易分析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出口贸易分析作者:常荣平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其前27位贸易国的出口总额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从经济、政策、文化等多个角度实现全面深入的研究,发现出口总额与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是否签订FTA呈正相关,与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呈负相关。
同时,进一步分析中国同美国、日本、韩国的贸易潜力,发现中国同日本、韩国间贸易不足,指出出口贸易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出口贸易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潜力一、引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贸易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而出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对影响中国出口因素的分析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对区域性的贸易问题及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都有实践意义。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1.模型基础。
20世纪60年代,Tinbergen和Poyhonen最早使用贸易引力模型解释双边贸易流量问题。
该模型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演化而来,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两国间的贸易量同它们的经济规模呈正相关,与它们的实际距离呈负相关。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其中,Tij是双边贸易总额;Yi是国家i的GDP;Yj是国家j的GDP;Dij是国家i与国家j的距离,通常指各国首都间的距离;A是比例常数。
对表达式(1)的两边同时取对数,可以得到它的线性形式:2.模型的改进与构建。
本文合理引入“人均GDP”和“文化距离”两个内生变量,及“是否与中国签订了FTA”这个虚拟变量。
对于“人均GDP”,若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则需求结构也越相似,从而扩大产业内贸易;对于“文化距离”,指两国文化价值观差异,本文参考荷兰学者Geert·Hofstede划分的六个维度,则国家文化距离用每个国家文化维度得分表示的国家文化水平测度;对于“是否与中国签订了FTA”,它是两国或多国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利于实现产品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3)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7)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0)四、市场结构理论 (14)五、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8)六、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9)七、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1)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26)九、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28)十、国际贸易理论 (31)第二部分财政 (34)十一、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4)十二、财政支出 (38)十三、财政收入 (41)十四、政府预算 (47)十五、财政管理体制 (51)十六、财政政策 (54)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57)十七、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57)十八、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60)十九、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63)二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66)二十一、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69)第四部分统计 (73)二十二、统计与统计数据 (73)二十三、描述统计 (75)二十四、抽样调查 (77)二十五、回归分析 (79)二十六、时间序列分析 (80)第五部分会计 (84)二十七、会计概论 (84)二十八、会计循环 (89)二十九、会计报表 (92)三十、财务报表分析 (96)三十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99)第六部分法律 (104)三十二、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04)三十三、物权法律制度 (105)3三十四、合同法律制度 (110)三十五、公司法律制度 (115)三十六、其他法律制度 (119)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贸易引力模型_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2006年第4期经济经纬 ECONOM I C S URVEY N o.4 2006贸易引力模型: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张 昱,唐志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摘 要:作者在采用并修正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决定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总量)、人口、空间距离和贸易政策等,并通过Be ta系数检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贸易潜力分析,说明中国目前应当充分重视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同时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改善贸易增长方式。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潜力;B eta系数作者简介:张昱(1971-),女,湖南株洲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唐志芳(1981-),女,湖南安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04级研究生。
中国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4-0044-04收稿日期:2006-04-03本文旨在构建一个适当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状况,定量估计和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因素,并从总量上测算我国的贸易潜力,从而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
本文采用 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30个最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及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关于贸易引力模型贸易引力模型(Trade Gravity M ode l)是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分析双边贸易流量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模型。
它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与这两国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者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
模型的基本形式是T ij=AG i G j/D ij其中T ij是双边贸易额,为进出口的总和;G i是国家i的GDP;G j是国家j的GDP;D ij是国家i和国家j的距离; A是比例常数。
改进的GM(1,1)模型在商品进出口贸易问题中的应用
改进的GM(1,1)模型在商品进出口贸易问题中的应用杨翠;刘冲【摘要】针对我国近些年商品进出口额低增长的特性,利用最优平移变换优化原始序列,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从结果可看出,优化的灰色模型计算简单,模型更加精确可靠,能对未来我国商品进出口额预测提供更有效的数据依据,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In recent years, the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have low growth characteristics in our country. The GM (1,1)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original sequence with optimal translation sequence by optimizing the original sequ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grey model ha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accuracy and more simple calculation process. It can provide more effective data basis by applying the grey model for the future of China's commodity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forecast, and has a good practical significance.【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22)004【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灰色预测;GM(1,1)模型;进出口贸易;平移变换【作者】杨翠;刘冲【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安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231.2近几年来,进出口货物问题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是大学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际能力,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跨国经营等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等。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了解国际贸易法规,熟悉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外语语言表达、信息收集与处理、进出口贸易操作和自学能力,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报关报检、外贸跟单、外贸单证、外贸文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专业设置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2. 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 具有经济管理、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知识;4.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6. 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7. 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8.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培训课件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2) 技术密集型产品 为了获得技术优势,日本和美国投入大量R&D资本 因此美国出口的实际上是技术密集型(technology intensity)产品。 此类产品可能是以先进的、耗资巨大的装备为基础,也可能是以高智能 、高技能的劳动力为基础。 ──和H-O理论一致,差别在于引入了第三种生产要素:技术。
3.现实经济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 生命周期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一成不变的必然现象。
雁形模式理论
(Flying Geese Paradigm)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是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出口 的循环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学 说。
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根据日本棉 纺工业的发展史实而提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 →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 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将四个阶段在图表上示出, 图形呈倒“V”型,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并称之为“雁形产业发展 形态”。
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乘数
M M 0 mY X M (S I ) (T G)
( X M ) (S I ) D
M mY S sY
Y (I X D) sm
A (I X D)
Y 1 A s m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乘数
Y C S T M
必需品恩格尔曲线呈上凹型,表明必需品的需求量增加数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 得越来越少; 奢侈品恩格尔曲线呈下凹型,表明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数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 加得越来越快; 低档商品恩格尔曲线的斜率是负的,表明低档商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国际贸易学_名词解释
用利分充家国或体济经个一�下件条的源资用利可和术技定给在示表它。 �reitnorF ytilibissoP noitcudorP� .32 。录记统系的出支和入收
的益获均方双国易贸使易贸由自对们他�实现的国强济经界世于足立。国强济经一第界世为成并,型转的国
的低较有拥上品商种同产生在家国个一�家国个一外另之较指——�egatnavdA eviterapmoC�势优较比 .92
劳的高最的有拥所中品商种同产生在家国个一另之较家国个一指——�egatnavdA etulosdA�势优对绝 .82
。重比的中易贸界世或易贸口出进的国各在品商类各指是——构结品商易贸际国 .02
�品产成配装工加行进求要的商外照按�件部零或料原的供提商外受接业企产生内国指是——工加料来 .51 卖物货把�法方的价叫开公以场卖拍在序程和则规的定一照按�托委的主货受接行卖拍指是——卖拍 .41 。式方易交种一的主买的高最价出给
劳代替本资的高很有门部争竞口进�门部产生口出之较 ,)高提资工( 高提格价对相的动劳当�国美在�如例 。本资的面方等高提质素及训培术技、发开力智的力动劳在入投指——�latipaC namuH�本资力人 .44
里或谜之夫惕昂里为称们人被,象现离背大巨的践实易贸与论理林俄�尔歇克赫的现发夫惕昂里由种这。式 美 ,家国的裕充最本资上界世为作即,论悖论理个一的现发值比的数人人工与量存本资的业行争竞口进和业 方易贸定决地效有能不异差度裕充素要明说论悖该,品产型集密本资是的口进,品产型集密动劳是的口出国
产生其,家国的型裕充动劳 。的定决度裕充素要对相其由是力争竞际国或势优产生的家国个一:�是想思心核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
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谈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摘要:首先对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其经典论文的解析得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启示,认为我国应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优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保罗·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贸易地理及国际金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引入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用非比较优势的观点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
新贸易理论也成为国家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一、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战后,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特点、新现象。
首先,1960年代末开始,由于日本、西欧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并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国际贸易活动在二战后大幅度增加,不是发生在经济互补的国家,而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这种贸易的相似性,改变了传统的对国际贸易的看法。
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作更为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其次,伴随国际贸易大幅增加的同时,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要素互补的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素禀赋极其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各国之间进行的贸易之大多数也不是产业间贸易,而是发生在同一产品内部的产业内贸易。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势差异,而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所具有的规模优势,比较典型的是大部分国际贸易活动是“飞机式的贸易”。
飞机制造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使整个世界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制造者,而且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飞机制造中心,即使日本和美国两国之间没有差异,似乎也只有其中一个国家才会生产宽体喷气式飞机。
“新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
2024年3月《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卷)
2024年3月《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卷)[单选题]1.WTO/TBT协议规定了各成员国合格评定的原则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合格评定活动对贸易的负面影响B.增加各成员国的贸易壁垒C.提高合格评(江南博哥)定活动的约束性D.提升合格评定活动对贸易的影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参考《合格评定》P9为减少合格评定活动对贸易的负面影响,WTO/TBT协议规定了各成员国合格评定的原则。
[单选题]2.认证是有关产品、过程、管理体系、人员的()。
A.第一方声明B.第二方声明C.第三方声明D.公共性评价和检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合格评定》P37认证是有关产品,过程、体系和人员的第三方证明。
[单选题]3.合格评定活动中对选取和确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验证是()。
A.证明B.检验C.验收D.复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参看《合格评定》P21复核(review);针对合格评定对象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对选取和确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验证。
[单选题]4.在现场审核时应尽量减少审核活动与受审核方工作的()。
A.交流B.互动C.相互干扰D.时间重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参看审核概论P85其缺点是:一个过程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审核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部门重复往返接受审核的情况,效率较低。
在部门较多的情况下,受审核方的各部门会全程等候,对受审核方的正常工作过程干扰较大。
[单选题]5.GB/T27021.1,IDTISO/IEC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规定:"应对整个认证周期制订审核方案,以清晰地识别所需要的审核活动,使客户的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所依据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这项要求是合格评定功能法的()的应用。
A.选取B.监督C.确定D.复核与证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参看《合格评定基础》P81:选取阶段是要确定采用何种要求和方法,选取何种信息来实施对合格评定的对象的评价,怎样从申请中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对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贸易定律及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验证(一)
摘要:流行的贸易理论强调经济之间的差异,难以定量应用。
本文注意到贸易的本质就是交换,它与生产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特定的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达为一个“通用”的贸易定律,即任何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额与这两个经济的总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经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通用贸易定律既适用于国际贸易,又适用于国内贸易。
以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对
其进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贸易;贸易定律;经济距离;经济总量
一引言
自亚当.斯密提出绝对利益说,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
有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俄林-赫克歇尔的资源禀赋说等经典理论,还有技术差距说、人力资本说、偏好相似说、产业生命周期说、产业内贸易论、国家竞争优势说等一些国际贸易新理论(佟家栋,2000;薛荣久,2006;陈宪,2004;陶涛,2005),杨小凯等学者则试图从内生交易费用和市场组织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陈铭,2001)。
这些理论都各自从一些重要方面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和
发展作出了理论解释。
但是,现有的贸易理论均不能定量应用。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强调经济的差异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
比如绝对优势论和相对比较优势论假设两个经济的生产成本不同,资源禀赋论假设两个经济的资源禀赋不同,竞争优势论认为两个经济的竞争力不同。
这些差异当然是两个经济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一个国家内部各种要素的差异要小得多,而国内贸易却要频繁得多。
显然,国际贸易理论不仅应该能够说明国际贸易,同时还应该能够说明国内贸易。
否则,不仅会经常遇到“里昂惕夫之谜”之类的矛盾,而且也
无法解决定量应用的问题。
本文认为,贸易的实质就是商品交换,它可以发生在国家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
发生贸易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或者说是劳动分工。
贸易额与产量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提出“通用”贸易定律,给出了产量与贸易额之间的数量关系。
该定律既适用于国内贸易,又适用于国际贸易。
其具体含义是,任何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额与他们的产出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经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以中国对外贸易数据进行验
证,表明该定律是有效的。
二、通用贸易定律
什么是贸易?贸易就是商品在不同经济之间的交换。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贸易首先是发生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逐渐由小到大,直至扩大到国外,形成国际贸易。
有效的生产要求恰当的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决定了生产者之间要进行贸易。
距离越近,生产者之间的合作越密切,也就是贸易越频繁,这是国内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微观基础。
不难理解,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哪里就有贸易。
产量越大,需要进行的贸易量就越大。
据此可以预期,生产和交换(贸易)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即一定数量的生产,应该与一定数量的交换相对应。
根据上述认识,这里提出一个设想:任何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额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成
正比,与这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假说的数学表达形式为:
这里,X是在一定时期内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总额。
Y1和Y2分别代表两个地区的经济总量,C是两个地区之间商品的经济距离,G是一个常数,可以称为贸易常数。
经济距离可以定义为商品在两个经济之间移动的成本。
因为两个经济之间要实现商品交换,就必须把商品从一方移动到另一方。
根据经验,决定商品的移动成本的主要因素是运输费用,包括陆运、海运、空运甚至装卸费用。
当然,诸如促销、公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因素也
会影响商品的移动成本。
但相对于运费而言,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小。
在精确度要求不高时,
完全可以运费作为经济距离。
如果式(1)得到证实,就可以称为贸易定律。
称其为“定律”的依据:一是它与事实一致,二是它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具有相同的形式(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公式考察的是宏观物理规律,它不能用于计算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贸易定律也是宏观定律,它考察两个经济之间的贸易,不能用于计算企业之间或老板与工人之间的交易。
三、贸易定律的验证
式(1)适用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
考虑到一般国家对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量缺乏统计,我们只能采用国家之间的贸易数据来验证贸易定律。
这里以中国对外贸易为例,选择了20个与中国的贸易额较大的国家进行考察。
选择较大的
国家的意义在于大国的经济运行较为稳定,数据较为可靠。
考虑到目前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集装箱运输,并且集装箱运费与散货运费相比较为稳定,也便于计算,这里以某公司从广州到世界各地的集装箱海运报价为基础来计算运费。
由于竞争的关系,其他公司和其他港口的海运价格相差不是很大,因此预计不会对分析结论产生太大影响。
假设一个20〃集装箱的海运费为F1,在出口国的陆运费为F2,在进口国的陆运费为F3,一
个集装箱货物的平均运量单位为V,总运费为F,则商品的移动成本可以写为:
C=(F1+F2+F3)
由式(1)和式(2)可以得到:
GV2=X.〔F1+F2+F3〕2/(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