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16网络课程题古达汉语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
”其中“輮”的意思是()A:用火熨木使弯曲
B:木质车轮
C:用木头做车轮
D:用火烧木头
正确答案:A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中“其”的词性和用法或意义是()
A: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B:语气词,表示反诘语气
C:代词,其中
D:代词,它
正确答案:A
3: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聖的本义是
A:圣贤
B:崇高
C:帝王
D:通达事理
正确答案:D
4:在汉语音韵学中,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
独立的组合,称为
A:韵目
B:韵摄
C:韵部
D:韵尾
正确答案:C
5:“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中“培”字的词义
是()
A:培养
B:凭借
C:增加
D:驾驭
正确答案:B
6:“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中“共”与“供”的关系是()A:异体字
B:通假字
C:古今字
D:繁简字
正确答案:C
7: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要”的本义是
A:腰
B:邀请。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下列句子中的“聪”,表示“听力好”的是()。
A.聪,察也B.听曰聪C.闻审谓之聪D.耳彻为聪2.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A.梁以此奇籍B.故不如先斗秦赵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D.五年卒亡其国3.下列句子中的“遵”字,含有“顺着……走”这个义项的是()。
A.遵彼微行B.既遵道而得路C.遵江夏以流亡D.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4.下列各句,有名词用如意动的是()。
A.阳虎走而之赵,赵简主迎而相之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5.“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可以翻译成:“没有怨恨,没有恩德,不知道拿什么报答”。
()A.正确B.错误6.“将立之而卒”的“卒”是士卒的意思。
() T.对F.错7.“宫之奇谏假道”中的“谏”是指用言辞纠正尊长的错误。
() T.对F.错8.“梁客辛垣衍安在”中的“安”是疑问代词。
()A.正确B.错误9.“三进及溜”中的“及”是到的意思。
()A.正确B.错误10.下列句子中的“奔”,当快跑讲的是()。
A.猛浪若奔B.文君夜亡奔相如C.得间奔真州D.将奔走之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D2.参考答案:C3.参考答案:ABCD4.参考答案:BCD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F7.参考答案:T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D。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宫之奇谏假道”中的“谏”是指用言辞纠正尊长的错误。
()A.对B.错2.下列句子中的“令”,当“命令”讲的是()。
A.倒之颠之,自公令之B.既不能令,又不受命C.其身正,不令而行D.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3.“故中御而从齐侯”的正确翻译是因此他派中御驾车追赶齐侯。
()A.对B.错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C.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D.救小未必能存,而敌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5.《庄子》一书包括()。
A.内篇B.外篇C.杂篇D.上篇6.在下列四组词中,在先秦不是双声连绵字的是()。
A.威望B.缤纷C.蒹葭D.觱发7.“大叔完聚”中的“完聚”是一个词。
()A.对B.错8.“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甚”字是“过分”的意思。
()A.对B.错9.食舍肉的“舍”后来写作“涻”。
()A.对B.错10.下列各句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A.韩魏之经营B.不吾知其亦已兮C.何为其然也D.而今安在哉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BC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D5.参考答案:ABC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CD。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2)》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2)》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中“特”的词义为()A.独B.特别C.特殊D.公牛2.借口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C.附音词D.合成词3.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A.错误B.正确4.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郵的本义是传递文书的驿站。
()A.错误B.正确5.6.因《吕氏春秋》书中有八览,后人也把这部书称为吕览。
()A.错误B.正确7.关于三十六字母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B.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有:滂敷透彻清穿溪C.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D.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的是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8.古韵学家根据韵尾不同把韵分为三类,其中阳声韵是()。
A.以鼻辅音[-m]收尾的B.以鼻辅音[-n]收尾的C.以鼻辅音[-]收尾的9.“蘭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中“渐”的意义是()A.逐渐B.湿润C.渐进D.浸泡10.《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A.错误B.正确11.“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中“渐”的意思是()A.浸泡B.逐渐C.损害D.成就12.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颠的本义是()A.颠簸B.跌落C.头顶D.跑13.词义引申的类型有()A.连锁式的引申B.放射式的引申C.扩大式的引申D.转移式的引申14.“夫乐,天地之精,得失之节也”中“节”的意思是关键。
()A.错误B.正确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读如、读若是音韵术语。
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错误B.正确B.叠音词D.以鼻辅音[-t]收尾的15.词义扩大指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2.“臭”的词义由“气味”到“秽气”属于词义缩小。
()A.错误B.正确A.扶摇B.险阻D.饥饿4.在“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中,“史记”指的是司马迁的著作。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二)》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二)》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中的“牛马”是指()A、交通工具B、牛和马C、指任安D、谦辞,指像牛马一样被人驱使正确答案:D2.下列各组汉字中,全为独体字的一组是()A、京来从日B、鸟鱼吠羊C、日月山水D、木亦比车正确答案:C3.“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的“节”指的是()A、竹节B、木节C、节制D、节省正确答案:C4.关于三字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从军乐”采用了平仄仄的格式B、“凭阑久”采用了平平仄的格式C、“泪暗滴”采用了仄平仄的格式D、“佳丽地”采用了平平仄的格式正确答案:B5.关于杂剧中常用的一些口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哪项?A、“但是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煞强如”指好像,就像之意B、“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中“咱”是代词,指小生C、“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中“也么哥”是衬字,用于句末D、“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中“则索”是预备、准备的意思正确答案:C6.关于古体诗押韵,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只能押仄声韵B、不同声调常常可以相押C、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D、“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不是上去相押正确答案:C7.《诗经》收录的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诗歌?A、秦B、汉C、周D、魏正确答案:C8.“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的意思是什么?A、重新擦拭罗制的褥子,蒙上绣花的床单B、又铺上罗制的褥子,取下有花纹的竹席C、重新擦拭罗制的褥子,取下有花纹的竹席D、又铺上罗制的褥子,蒙上绣花的床单正确答案:B9.诗经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为风、雅、颂,其中“雅”是()阶层的作品A、皇室B、贵族C、民间D、士大夫正确答案:B10.下列这几句诗”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押的是什么韵?A、入声艳韵B、入声勘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四)》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四)》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与“王曰以为大将”中“以为”的用法相同。
()A.正确B.错误2.“蘭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与“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中的两个“渐”词义不同。
()A.正确B.错误3.“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中的“详”通“佯”。
()A.正确B.错误4.“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中“数”是屡次的意思。
()A.正确B.错误5.关于对转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有()。
A.属于同一韵部B.具有相同的主要元音C.韵尾不同D.韵部属于同一发音部位6.用来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
A.脱文B.脱C.敚D.脱字7.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中“壁”的文中义是()。
A.壁照B.墙壁C.院落的围墙D.军队的营垒8.“是齐辩士也”是一个判断句。
()A.正确B.错误9.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
A.阴声韵B.阳声韵C.入声韵D.上声韵10.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A.正确B.错误11.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声母。
()A.正确B.错误12.五言律诗以仄起式为常见。
()A.正确B.错误13.《吕氏春秋》是什么时候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A.春秋初年B.春秋末年C.战国初年D.战国末年14.“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中“会”的词义是()。
A.会合B.节奏C.符合D.聚合15.“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中“缘”的词义是循着、顺着。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吾为公以为将”中“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A.正确B.错误2.下面各组字属于上古次浊声母的一组是()A.帮非精照B.并定从群C.敷清心审D.来日泥微3.从发音方法上分析,根据发音时声带颤动与否将声母分为的()。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一)》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是一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A.儒B.道C.法2.“五亩之田,树之以桑”中“树”的意思是()。
A.树木B.森林C.树立D.种植3.“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B.《齐桓公伐楚》C.《宫之奇谏假道》D.《烛之武退秦师》4.“秦氏有好女”句中“好”的意思是()。
A.美好B.良好C.貌美D.友好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句中“旨”可以理解为()。
A.味美B.圣旨C.旨令D.美食6.在古代汉语里,“疾”是一般的病,“病”则指重病。
()A.对B.错7.“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句首的“夫”是指()。
A.夫人B.夫子C.老夫D.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8.“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夺”的意思是()。
A.夺取B.赢得C.收获D.耽误9.下列判断句,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的一句是()。
A.良庖岁更刀,割也B.夫战,勇气也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D.是皆秦之罪也10.“恭”与“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的内心方面。
()A.对B.错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1)》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1)》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于”字式的被动句是在谓语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承受者。
()A.错误B.正确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耻”是意动用法。
()A.错误B.正确3.“孔子侍坐于鲁哀公”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侍”都是“在旁边陪着”的意思。
()A.错误B.正确4.下列各句中“夫”字为远指代词的是()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5.“梁王虚上位”中“虚”是使动用法。
()A.错误B.正确6.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店、河、帛、在、治、”属于()A.指事B.会意C.象形D.形声7.“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中“戎行”的文中义是士兵。
() A.错误B.正确8.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注疏》的做注者是晋朝的()A.刘向B.高诱C.郑玄D.杜预9.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C.舍瑟而作。
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10.“彼天子固然”中“固然”与“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中的“固”都是“本来”的意思。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D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网课测试题答案1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师之出”的“之”是结构助词。
()A.正确B.错误2.“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
A.鼻涕和眼泪B.鼻涕C.眼泪和鼻涕D.眼泪3.下列句子中的“央”字,表示中间,中心,正中之意的是()。
A.我知天下之中央B.年寿未究,而遭祸央C.宛在水中央D.中央之地位混沌4.“响”的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
()T.对F.错5.“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中的“将”在句子中作介词。
()A.正确B.错误6.下列句子中的“果”,表示“果断”之意的是()。
A.艮为果蓏B.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C.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D.其身果而辞顺7.《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A.正确B.错误8.“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中的“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是分数表示法。
()A.正确B.错误9.古代的“共”可与下列哪些字相通?()A.肱B.拱C.恭D.供10.“及行迷之未远”中“及”的意思是()。
A.趁着B.由着C.放任D.及时11.“反不讨贼”中的“反”后来写作“返”。
()A.正确B.错误12.下列属于连绵词的是()。
A.玻璃B.早晨C.单于D.匍匐13.京城大叔的“大”后来写作“太”。
()A.正确B.错误14.“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
()A.正确B.错误15.“其可再乎”表示感叹语气。
()T.对F.错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句子中的“封”,当“聚土筑坟”讲的是()。
A.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封王子比干之墓D.封书两行泪2.“姜氏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
()A.正确B.错误3.佗邑唯命的“佗”同“他”。
()A.正确B.错误4.下列各句有此类活用现象的是()。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网课测试题答案1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罪亦厚”中“厚”的意思是()。
A.悄悄B.头C.大D.厚重2.“我闻忠善以损怨”中“损怨”的意思是减少怨恨。
()T.对F.错3.下列各组汉字,全为指事字的一组是() 。
A.瓜肉亦忍B.止又寸中C.日末一果D.上下甘朱4.从《诗经》起,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是()。
A.晦涩B.曲折C.浅显D.口语化5.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A.第三句句尾B.第二句句尾C.第五句句尾D.第一句句尾6.“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中的“实”没有实在的意义,不用翻译。
() T.对F.错7.“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的正确翻译是“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终身不再见面”。
() T.对F.错8.“驱而之薛”中的“之”可以理解为()。
A.疑问代词B.指示代词C.到某地区D.人称代词9.律诗一般可分为四联,关于这几联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第六、七、八句称尾联B.第二、三、四句为颔联C.第一句为首联D.每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为对句10.下列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吾日三省吾身B.往之女家C.管仲以其君霸D.师之所为,郑必知之11.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是()。
A.范雎至秦,秦王庭迎B.撅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2.“虽然,必告不谷。
”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
()A.正确B.错误13.下列句子属于《诗经·卫风·氓》中的是()。
A.氓之蚩蚩B.抱布贸丝C.匪来贸丝D.来即我谋14.下列各句,属于苏轼作品的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5.“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中的“嗜”字表示酷爱。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中“社稷”的本义是土神和谷神的意思。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三)》网课测试题答案5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三)》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古代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A.正确B.错误2.“强弱胜负已判矣”句中“判”的意思是()。
A.舍弃B.分辨C.分离D.分开3.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钱塘人,他的词讲求音律,法度严密,语言典雅含蓄,著有《片玉集》。
()A.正确B.错误4.《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A.正确B.错误5.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屯田。
他是第一个创作了大量慢词的人,对词调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A.正确B.错误6.古代的朔是每月的最后一天。
()A.正确B.错误7.神所冯依,将在德矣中的通假字是“冯”。
() A.正确B.错误8.下列句中的“休”,当“完了”讲的是()。
A.汝休妄杀南飞鸿B.官应老病休C.南有乔木,不可休息D.他生未卜此生休9.古代的“去”与现代的“去”意义相同。
()A.正确B.错误10.七言平起平收式首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
A.平平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仄平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仄平11.《文心雕龙·情采》篇的情指文章的思想内容,采指文章的修辞,亦即文章的形式。
()A.正确B.错误12.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这句话出自《文行雕龙》的?()A.《风骨》B.《镕裁》C.《才略》D.《情采》13.下列句子中的“玩”,当名词“供玩赏的物品”讲的是()。
A.若夫白玉,先王之玩也B.玩人丧德,玩物丧志C.寇不可玩D.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14.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中第一个“为”是介词,第二个“为”是动词。
()A.正确B.错误15.“人人自便”的“便”表示有利,有好处。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中的“豆”指的是()。
A.豆子B.盛肉羹的器具C.植物2.“菜”的古义和今义完全一致。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网课测试题答案5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恭”与“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的内心方面。
()A.正确B.错误2.“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
()A.正确B.错误3.“及行迷之未远”中“及”的意思是()。
A.趁着B.由着C.放任D.及时4.古代的“爱”字有哪些意义?()A.舍不得B.爱C.怜惜D.亲爱5.无庸,将自及的“无”通“毋”。
()A.正确B.错误6.“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中的“贯”表示的意思是()。
A.钱币B.离开C.照顾D.作风7.“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甚”字是“过分”的意思。
()A.正确B.错误8.下列句子中,“以”充当连词的是()。
A.齐因趁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B.险以远,则至者少C.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D.于是乃以田忌为将9.京城大叔的“大”后来写作“太”。
()A.正确B.错误10.“是寡人之过也”的“也”表判断语气。
()A.正确B.错误11.下列各句有此类活用现象的是()。
A.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B.君将哀而生之乎C.六王毕,四海一D.二川溶溶,流入宫墙12.“赵太后新用事”指的是赵太后刚刚办完喜事。
()A.正确B.错误13.“师之出”的“之”是结构助词。
()A.正确B.错误14.下列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管仲以其君霸B.往之女家C.师之所为,郑必知之D.吾日三省吾身15.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荀子B.老子C.孟子D.孔子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屈完及诸侯盟。
”中的“盟”是订立盟约的意思。
()A.正确B.错误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的“其”表示的语气是()。
A.陈述B.设问C.感叹D.反问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句中介词“于”的用法是()。
A.引进比较对象B.引进处所C.引进原因D.引进主动者4.关于“震”和“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三)》网课测试题答案4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三)》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国子学是高级官员子弟的学校,太学是一般官员和庶名俊秀子弟的学校。
()A.正确B.错误2.古代的“两”和“再”有表面的相似处,但实际内容完全不同。
()A.正确B.错误3.“策”的本义是()。
A.马鞭B.鞭策C.简策D.策划4.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骆宾王、陈子昂。
()A.正确B.错误5.上古的“河”是黄河的专有名词。
()A.正确B.错误6.七言平起平收式首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
A.平平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仄平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仄平7.“百万之众折于外”中的“折”表示()。
A.返回B.挫败C.折断D.折价8.七言仄起仄收式首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
A.平平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仄平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仄平9.下列句子中的“置”,当“驿车,驿马”讲的是()。
A.置之亡地而后存B.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平原君乃置酒D.十里一置飞尘灰10.“菜”的古义和今义完全一致。
()A.正确B.错误11.“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中的“尽”的意思是()。
A.竭尽B.极尽C.完D.全部12.“心非权衡,势必轻重”属于四四对。
()A.正确B.错误13.下列句子中的“贬”,有降职外放之意的是()。
A.贬食省用B.春秋褒贬例,名器重双全C.何以不氏,贬D.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14.“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句话出自()。
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饮湖上初晴后雨》C.《泊秦淮》D.《八阵图》15.“项王则受璧,置之地上”句中“置”的意思是()。
A.设立B.放弃C.建立D.安放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中第二句的意思是闲的时候爱孤云,静的时候爱僧。
()A.正确B.错误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A.《梦李白》B.《望岳》C.《春望》D.《天末怀李白》3.《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的散文。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三)》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三)》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表示对死者的纪念。
文章一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位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A.正确B.错误2.古代的朔是每月的最后一天。
()A.正确B.错误3.七言平起平收式首联对句的平仄应该是()。
A.平平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仄平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仄平4.《长恨歌》的作者是()。
A.白居易B.王勃C.李白D.张若虚5.传状类是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是记述死者的事迹。
传指传记,状指行状。
()A.正确B.错误6.下列句子中的“画”,当“划分界限”讲的是()。
A.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B.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C.宋元君将画图D.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7.古代的“两”和“再”有表面的相似处,但实际内容完全不同。
()A.正确B.错误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A.《梦李白》B.《望岳》C.《春望》D.《天末怀李白》9.下列句子,“是”用作指示代词的是()。
A.生所谓立言者,是也B.此必是豫让也C.是谷也,宅幽而势险,隐者之所盘旋D.为文章,甚不自是也10.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屯田。
他是第一个创作了大量慢词的人,对词调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A。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一)》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
A.早晨B.朝廷C.早上省视父母、君王D.朝见2.对“姜氏欲之,焉辟害。
”中“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疑问副词,意为“怎么”B.疑问代词,作“辟”的前置宾语C.疑问代词,作“辟”的状语D.疑问副词,表示反问3.“子产不毁乡校”中的“乡校”是指()。
A.乡村的学校B.乡间聚会场所C.地名D.既是学校又是乡间聚会场所4.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君子者隆礼尊贤而王B.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C.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D.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该句中的“辟”通“僻”。
()A.对B.错6.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是()。
A.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7.下列四组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是()。
A.果、取、林、磊B.苗、字、即、戒C.多、析、秉、瓜D.寒、爨、北、巢8.“为国以礼,其言不谦”句中“谦”的意思是()。
A.道歉B.谦让C.谦虚D.谦敬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A.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B.豕人立而啼C.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D.其一犬坐于前10.“虢,虞之表也”中“表”正确的注释是()。
A.表示B.外面C.表达D.表里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C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基础(二)》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基础(二)》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下列词语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的是()A.披靡B.瓠落C.匍匐D.布衣2.关于《吕氏春秋》一书,阐述正确的有()A.《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B.原书分为十二纪,六论,八览C.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D.因为书中有八览,后人也叫这部书为《吕览》3.对五言和七言律诗的描述,正确的是()A.五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B.七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C.五言的以仄收式为正轨D.七言的以平收式为正轨4.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说法正确的是()A.“知道”是两个单音词B.“知道”是一个复音词C.“知道”词义为:懂得道理和规律D.“知道”词义为:明白、懂得5.“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其中“绝”的意思是()A.绝对B.直上穿过C.断绝D.横渡6.“朝菌不知晦朔”。
其中“晦”的意思是()A.夏历每月的最后一日B.夏历每月的十五C.夏历每月的最初一日D.夏历每月的初十7.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暴”的本义是晒太阳。
()A.错误B.正确8.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现象的是()A.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B.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C.适莽苍者,三飡而反D.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9.下边词语属于叠音词的是()A.荒唐B.苍苍C.葡萄D.恢恢10.蓄、养属于同义词,但从词义轻重上,二者存在不同之处。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ABCD3.参考答案:BCD4.参考答案:AC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BD9.参考答案:BD10.参考答案:A。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1)》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1)》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
()A.错误B.正确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中有意动用法。
()A.错误B.正确3.“子适卫,冉有仆。
”中的“仆”的文中义是“驾车”。
()A.错误B.正确4.“晋侯饮赵盾酒。
”里“饮”的特殊用法是()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对动用法5.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它具有哪些特点()A.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B.书写自由灵活C.异体字繁多D.偏旁不固定6.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A.错误B.正确7.下列句子中“之”是代词的有()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爱共叔段,欲立之。
D.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8.关于“不虞君之涉吾地也”的说法正确是()A.“虞”的意思是“料想”B.“涉”本义是淌水过河,这里当进入讲C.“君之涉吾地”是此句的宾语D.“也”是语气词9.象形字、指事字基本属于许慎的“字”的范畴,会意字、形声字基本属于“文”的范畴。
()A.错误B.正确10.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A.六国古文B.金文C.籀文D.小篆11.按许慎的说法,下列各字中属于“文”的是()A.妈B.马C.明D.武12.“孔子侍坐于鲁哀公”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侍”都是“在旁边陪着”的意思。
()A.错误B.正确13.“梁王虚上位”中“虚”是使动用法。
()A.错误B.正确14.“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中!“以为”是一个词。
()A.错误B.正确15.狂草只有艺术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句子中的“于”是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的是()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B.对曰:“甚于妇人”C.不得入于鲁D.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2.下列各句中的“其”字是代词的有()A.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2)》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2)》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下面各句子中的“然”字是代词的有()。
A.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B.所渐者使之然也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D.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关于“叠韵”和“双声”的定义,下列正确的一组是()A.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B.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C.两字韵相同为叠韵D.两字必须韵母相同才为叠韵3.“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中“埴”的意思是做器物的模具。
()A.错误B.正确4.借口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5.“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其中“户”的文中义是()A.户主B.门户C.房门D.窗户6.关于《史记》,阐述正确的有()。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B.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C.有最通行的所谓的“《史记》三家注”D.作者是司马光7.关于“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说法正确的是()。
A.词义是天然形成的池B.是一个复音词C.是词组D.词义是天然的护城河8.“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与“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的“中”意义不同。
()A.错误B.正确9.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A.错误B.正确10.“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中“怒”的词义是()。
A.振奋B.奋发C.愤怒D.怨愤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2.参考答案:C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ABC7.参考答案:AC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1)》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1)》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2.“孔子侍坐于鲁哀公”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侍”都是“在旁边陪着”的意思。
()A.错误B.正确3.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A.文字B.书信C.语音D.词义4.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以”宾语前置情况的是()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吾道一以贯之。
D.纣以为恶,醢鬼侯。
5.许慎对“六书”中“形声”所下的定义是()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C.比类合谊,以见指挥6.“于予与何诛?”中“诛”的文中义是()A.诛杀B.讨伐C.责备D.啃噬7.象形字、指事字基本属于许慎的“字”的范畴,会意字、形声字基本属于“文”的范畴。
()A.错误B.正确8.下列各句中,“为”字是动词的是() 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C.重为之礼而归之D.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9.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注疏》的做注者是晋朝的()A.刘向B.高诱C.郑玄D.杜预10.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它具有哪些特点()A.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B.书写自由灵活C.异体字繁多D.偏旁不固定11.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礼记注疏》,是东汉杜预作的注,唐孔颖达作的疏。
()A.错误B.正确12.按许慎的说法,下列各字中属于“文”的是()A.妈B.马D.武A.错误B.正确14.“慚、慙”是异体字关系。
()A.错误B.正确15.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
()A.错误B.正确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A.错误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明13.“吾道一以贯之。
”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B.正确3.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店、河、帛、在、治、”属于()A.指事B.会意C.象形D.形声4.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A.《战国策》B.《史记》C.《左传》D.《春秋》5.下列各句中的“其”字是代词的有()A.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基础(一)》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基础(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各句中,“朝”表示“朝廷”的是()。
A.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B.武丁朝诸侯C.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D.盛服将朝2.在汉字形体演变中,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中“以”是介词。
()A.错误B.正确4.《论语》是语录体著作,它是谁集成的()A.孔子B.孔子门人C.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D.孔子门人的再传弟子5.关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一句,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兼语句B.含双宾语C.含宾语前置D.是判断句6.“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中“即”的文中义是() A.立即B.走向C.即使D.已经7.金文又叫做()A.青铜文字B.铜器铭文C.礼乐文D.钟鼎文8.下列含有双宾语结构的句子是()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B.不虞君之涉吾地也C.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D.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9.“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是()。
A.转注B.会意C.形声D.假借10.“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个句子中,“毙”的文中义是()。
A.逃亡B.仆倒C.枪毙D.毙命11.“武丁朝诸侯。
”中“朝”字是使动用法。
()A.错误B.正确12.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
A.《春秋》B.《谷梁传》C.《国语》D.《公羊传》13.“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中“息”的意思是()A.气息B.子C.休息D.休养生息14.“公赐之食。
食舍肉。
”中“舍”与“捨”的关系是古今字。
()A.错误B.正确15.下列句子中,有倒装情况的是()A.王曰:“若是其甚与?”B.“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C.孟尝君就国于薛。
D.异乎三子者之撰。
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从左右,皆肘之。
”中“肘”字的特殊用法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东,德红切;公,古红切;东、公、红属于反切下字的(同用)(教材第十六章第一节)3、下列选项(c)不是联绵词。
A. 逍遥 B. B. 参差 C. C. 剥削 D. D. 葡萄4、一韵之内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划为一组,这样的同音字组通称(小韵)。
(教材第十六章第一节)5下列选项中加划线的词()不属于形容词的活用。
(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划线依次是:小;老;惑;富)D 富A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
B. 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C. C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 季氏富于周公。
6、(徒)的词义变化方式属于连锁型。
7、下列选项中( C)是会意字A. 鳯. B. 甲C. 娶. D. 而8.1、有本字的假借,一般称之为_通假______。
9.2、____结构的稳定性_和______意义的单一化___是确定双音词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10.3、形声字由____意符___和__声符_____两部分构成。
,11.4、声母的代表字叫做___字母___。
12.5、反切系联法的基本方法有____同用__、_互用_____、_递用_____。
13.6、__同义关系_____、反义关系、类义关系、上下义关系都是聚合关系。
(教材第十章开头14.7、通常把包含[i]介音的字叫做___齐齿呼_____,包含[u]介音的字叫做__合口呼______,把包含[y]介音的字叫做__撮口呼______,把没有以上介音的字叫做____开口呼____。
(教材第十五章第1、豕人立而啼。
(第十二章第一节P223)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P224)3、以其子妻之。
(P224)4、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
5、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6、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7、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
8、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1、人:名词作状语,比喻的意思,比喻像人一样。
2、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对待兄长那样。
3、妻:名词活用成动词,表示嫁给某人的意思。
4、霸:名词活用为使动动词,表示使谁成为霸主。
5、君: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表示把国君当作国君来对待。
6、西:名词活动为动词,表示向西行。
7、以:介词,引介原因,表示因……原因。
8、以:介词,引介凭借,表示以……为依据。
16.3、举例说明古汉语的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8)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9)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17.2、简述从篆文发展成隶书在字形结构上的简化篆书转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其在字形结构上的简化如下1、将篆文的园转相连的笔画,分解成平直的不同的数笔,比如:日、弓、交、石。
2、将篆文相同的偏旁转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比如:水、火。
3、将篆文不同的部件归并为相同的偏旁,如:西这个偏旁。
4、将篆文复杂的笔画省为简单的笔画,比如襄、展字。
5、将篆文复杂的字形省略一部分,如,屈字省去篆文毛。
18.1、说明汉语古音的分期及各时期的代表性音系。
汉语古音的分期分为:史前的原始汉语,商代的远古汉语,从西周到汉末的上古汉语,从魏晋到唐五代的中古汉语,从两宋到清末的近代汉语。
原始汉语和远古汉语都没有可靠的研究成果,可靠的古音史是西周以后各个时期。
一、上古音:从西周到汉末,又可分为三段:春秋,战国,两汉。
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二、中古音:可分为两期,即南北朝时期和唐五代时期,汉末人发明了反切,三国时出现了韵书。
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三、近代音:包括宋元明清,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发生转移,出现了图表形式分析语音系统的“等韵图”。
代表性音系是元朝的《中原音韵》音系。
19.5、等韵图等韵图,是用汉字编排的声韵调配合表。
韵图产生于唐末五代时期,兴盛于宋元明清。
编纂原理都以层级分类和交叉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汉语的音节结构。
通过汉字的分类来表示语音系统,相比韵书,其分类复杂,名目也多,因而其包含的语音信息就丰富得多。
遗传义素义素由上一个义位传给下一个义位,我们把这样的义素叫做遗传义素。
如“集、析、节”义素从一个义位到另一个义位基本上没有变化,这就是义素的遗传。
遗传义素在对词义变化的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因为有了遗传义素我们才清楚看到词义怎样从一个义位派生出另一个义位的,这个义素就变成了一个纽带,使得一个词的几个义位构成一个小的语义系统,比如习的“反复”义就是这样的义素。
当一个遗传义素在引申的途中失落的时候,便会造成意义的中断。
比如“徒”。
隶变篆书演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隶变。
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
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认为形声字声符有表义作用,并从声符探求字义的学说。
又因为形声字的声符大都在字的右边,因而被称为右文说。
支持右文说的学者有王圣美、王安石。
如:《梦溪笔谈》卷十四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
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
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这就是说凡从“戋”声的字都有小的意义在内,“戋”在表声的同时还表意。
异体字异体字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简单的说就是异形同词。
异体字是一种文字歧异现象,从学习古汉语的角度上说,认识异体字,透过不同字形把他们表示的那同一个词找出来,一方面有助有古汉语词汇面貌的认识,另一方有助于顺利的阅读古文。
其分类主要有1、同为形声字,义符不同,如暖煖;2,、同为形声字,声符不同;3、同为形声字,声符义符相同,但位置不同,如畧略;4、一个是会意字,一个是形声字,如泪涙。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特点,试举例说明(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等)一、古代汉语在词汇上的特点第一、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
古汉语词汇特别是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书面语言词汇,单音词占大多数。
例如:既克,公问其故。
第二、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
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
秦汉以后,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逐渐发展。
在古代汉语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单音词已经发展为双音词了。
比如秦代有“黔首”一词表示“民”。
第三、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
古代单音词居多,音节有限而词义无穷。
词汇和词义不断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
如“解”,新版《辞源》收了三个读音。
列二十一个义项:1、剖开、分割肢体。
2、分散,分裂。
3、解开.消散等意义。
现代汉语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在古代汉语里,以单音节为主,语素和词基本重合,所以其最小单位可以看做是词。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有一部分词汇仍然在使用,比如:天、地、日、月;同时有一部分词汇也随之消亡,如:古代祭祀用的名称。
还有新名的生成,比如古文的舟,今日的船。
过去说惧,今日说怕等。
不同时代词汇系统也有错差异,如,古代肱、臂,如今胳膊。
二、古代汉语在语音上特点古代汉语音韵学都用汉字作为语音的代表符号,现代语音学增加了国际音标作为语音的代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