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重点
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写写帮文库
•••••••••••ooooooooooooooo现在位置: > > 正文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时间:2019-05-13 作者:会员上传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
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在具备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前往异地,利用旅游资源与设施,以满足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活动。
2.旅游活动产生的背景因素旅游产生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分工的产生、商品交换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公众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出现)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的稳定、地区差异性的存在、生活方式、观念的变化)其他因素(政治、宗教、地理交通)3.旅游者的特点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异地性、消费性、休闲性、体验性4.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客观条件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概括为以下几类:(1)接触自然的动机(2)追求身心健康的动机(3)猎奇求知的动机(4)维系和扩展社会关系的动机(5)宗教归属的动机(6)完成公务商务工作任务的动机 5.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依托知名景区、中心城市开发、便利交通、名胜古迹、文化习俗、旅游资源集群效应开发6.旅游资源的特点满足心理需要性、区域差异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永续性与稀缺性、时间动态性、文化依附性7.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可开发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形象塑造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8.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1)实施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2)运用科技保护旅游资源(3)协调好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4)加强管理,发挥政府在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作用9.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1)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性基础(2)是维护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3)旅游资源破坏现象严重的现实要求重视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自然衰败、人为破坏)10.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可行性分析、市场定位、开发模式选择、制定开发计划、实施开发方案、实施效果论证和优化方案11.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旅游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业,经济性是其根本性质。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为什么?答:不属于。
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他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金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游活动需要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旅行外出远远不是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的商贸目的,出于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与接触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正如世界旅游组织在其有关研究报告中曾经指出的那样,“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⑴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⑵商贸旅行在旅游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⑶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4、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⑴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⑵工作性质的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⑶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⑷运输条件的变化,蒸汽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5、铁路运输的出现为何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答:(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广6、分析二战后来也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⑴世界人口的增加意义: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⑵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意义: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
⑶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意义:不仅意味着旅行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
⑷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意义: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出游人数大为增加,也使得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
《旅游学概论》笔记_学习笔记
《旅游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1.3旅游的类型与分类1.4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二章:旅游市场与需求分析2.1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2.2旅游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3旅游者行为分析2.4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第三章:旅游资源与产品3.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3.2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3.3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3.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4.1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4.2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与结构4.3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4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5.1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2旅游法规的内容与作用5.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5.4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六章:未来旅游发展趋势6.1数字化与智能旅游6.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6.3文化旅游与体验经济6.4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第1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探险、文化体验等目的,暂时离开通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并返回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旅游是有明确目的的出行。
过程性:包括出发、旅程和返回的全过程。
临时性: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
动态性: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时间、空间及个人因素影响。
旅游的特征:文化性:旅游活动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体验。
经济性: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性:旅游活动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休闲性:旅游旨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旅游者的分类:按目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按出行方式: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等。
旅游的价值: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增进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
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不断演变。
原始社会:人类为生存迁徙,旅游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为主。
旅游学概论41项内容
旅游学概论41项内容1.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是指人们远离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地方参观、观光、休闲或娱乐的活动。
根据目的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旅游分为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多个类别。
2. 旅游的历史和发展: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朝圣和商贸旅行,到现代的大规模旅游业发展,旅游在不同时期和地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有重要影响。
旅游业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提供就业机会。
4.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不仅仅是经济活动,还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旅游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
5. 旅游的环境影响: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旅游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当管理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6. 旅游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旅游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对旅游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是旅游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关键。
7. 旅游的消费行为和需求:旅游消费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收入水平、教育背景、年龄、兴趣爱好等。
了解旅游需求和消费行为对于开发各类旅游产品和提供个性化服务至关重要。
8. 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旅游规划和开发是实现旅游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 旅游的目的地管理:目的地管理是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有效管理目的地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并提升目的地的竞争力。
10. 旅游的交通运输与接待:旅游交通运输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同时,接待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
11. 旅游的酒店与住宿:酒店和住宿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旅游学概论重点
旅游学概论重点第一章第二节一、工业革命对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导致居民产生返回大自然去的需要,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
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多样性农业劳动为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促使人们强烈需要改变工作环境。
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资产阶级的出现,扩大了外出旅游的队伍。
4)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改善,使大规模的人群流动成为可能。
(火车,火轮)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产生1、1841年禁酒大会。
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公众性,规模大,全程陪同)2、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消遣旅游活动。
首次出于商业目的组织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商业性,长途过夜,线路踏勘,编写指南,导游服务)开创了旅游业务开展的基本模式。
3、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世界上出国包价旅游开端。
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5、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
⏹总结: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现代旅游⏹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喷气式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运用。
一、现代旅游发展迅速的原因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个人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3、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闲暇时间增多5、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6、政府的鼓励与扶持第四节现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解放前的中国旅游业规模小、地位低。
(一)新中国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外事接待阶段”主要大事:(1)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1)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1964年)(2)1978年改为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各省直辖市成立旅游局;(3)1982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内容总结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
2、早期的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动及其花费》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
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前往外地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的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3、暂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2、商务旅行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的影响:加速城市化发展;改变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的进步。
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给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的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
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的功过:功:帮助人们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9、季节性产生的原因: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一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一出游目的,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的原因: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的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旅游学概论重点笔记
旅游学概论重点笔记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和旅游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
了旅游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下是旅
游学概论的重点笔记:
1.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个人或团体出于休闲、娱乐、文化、
商务等目的,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停留的活动。
2. 旅游业的组成,旅游业包括旅行社、酒店业、餐饮业、交通
运输业、景区管理等多个领域,是一个涉及广泛的产业。
3. 旅游的经济价值,旅游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活动可以促进不同地域、民族、
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文明的交流。
5. 旅游的环境影响,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
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旅游业中日益受到重视。
6. 旅游规划与管理,为了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旅游资源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 旅游市场营销,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营销策略对于吸引游客、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8. 旅游法律法规,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旅游法律法规对于保障旅游者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以上是对旅游学概论的一些重点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对特定主题有更深入的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旅游学概论重点
旅游学概论重点一、名词解释7个(考5个):1.旅游(“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2.罗马会议的旅游者定义:游客指除为获得有报酬职业以外,基予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长驻的国家去访问的任何人。
游客又分为旅游者和过夜游览者。
旅游者是指到一个国家做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游览者是指到一个国家做短暂访问逗留不足24小时的游客(包括海上巡游旅游者)。
3.旅游需要:旅游需要实际上是促使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4.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心理原因,常常以愿望、兴趣、爱好、猎奇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促使产生旅游行为。
5.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6.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下一代人发展的需要。
7.旅游的可进入性:即主要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运营安排,使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
二、简答题8个(考6个):(一)旅游学研究的任务:从旅游和社会积极发展的关系出发,对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对象,媒介——旅游业)、旅游业的构成、旅游市场、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问题,做出比较科学系统的阐述。
(二)古代旅行的特点: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引起交通工具的重大变化,交通还不发达,主要是依靠以自然力、人力、畜力为主的船、车等;2)参加旅游的人数很少,多半是皇室、贵族、僧侣等特权阶层;3)旅游的活动范围很小。
(三)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业徐速发展的根本原因1)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3)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4)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5)改变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6)促进了各国的交往7)促进了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8)加剧了旅游业的激烈竞争(四)旅游资源开发内容和原则:内容:1)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1)建设和完善各种旅游设施2)建设旅游商城设施3)景区内游览项目、休憩设施的具体规划和设计4)培训能够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原则:1)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原则2)突出独特性原则3)经济的原则(五)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的特性和特色2)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布局3)旅游资源的承载力4)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5)旅游资源的区位与环境状况6)地区经济发展水平7)建设施工条件(六)旅游线路的类型和原则类型:1)两点往返式2)放射式3)单线串联式4)环形串联式5)网络分布式原则:优选、调剂、节约、便利原则(七)包价旅游的服务项目:1)按等级提供标准客房2)一日三餐,供应中西餐和饮料(不含酒)3)参观游览乘坐的空调旅游车4)提供导游,机场、车站、码头至旅馆之间的接送5)行李提取(限每人20公斤)6)一般参观游览的门票、入场券等7)六人以上旅行团曾派全程陪同翻译(八)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从底层需要到高层需要依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旅游学概论复习重点
旅游学概论一、20*0.5分=10分,二、4*5分=20分,三、5*8分=40分,四、2*15分=30分一、填空自己复习每章中可能出填空题的地方。
二、名词解释第二章国际旅游: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合称,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某一国家的居民跨越本国便捷,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一个国家的居民在本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
大众旅游:这一术语有双重含义。
它首先指的是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亦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中型的旅游,即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
奖励旅游:为公司、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用作激励员工的手段。
这就是所谓的奖励旅游。
社会旅游: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的国家则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雇主或工会等提供资助或补助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实现外出旅游度假的愿望。
也称为社会补贴性旅游。
旅游收入: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旅游收入通常细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两个指标。
第三章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闲暇时间:亦称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的时间,因为只有这部分时间才是可由个人任意支配的时间。
可分为每日闲暇、周末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
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促使一个人有意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
【可编辑全文】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开展的历史沿革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开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开展(一)1841年的活动1. 参加者的公众性2. 组织工作的严密性3. 团队规模前所未有4. 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根底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1. 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2. 出行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展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3. 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4. 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5. 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根本认识一、名词解释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4、境旅游:发生在本国境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开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
旅游学概论重点范文
旅游学概论重点范文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以及旅游发展的基础课程,通过系统研究旅游的定义、特征、分类、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旅游行为、旅游规划、旅游管理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旅游产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旅游思维和专业素养。
以下是旅游学概论的重点知识点:一、旅游的定义和特征:1.旅游的定义及其内涵;2.旅游的基本特征:时空性、客观性、自愿性、特殊性、综合性等。
二、旅游的分类:1.按目的地划分: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等;2.按旅游方式划分:自助游、跟团游、自驾游、邮轮旅游等;3.按旅游主体划分: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化旅游等。
三、旅游的发展历程:1.旅游的起源和发展:旅游的原始形式、近代旅游的发端;2.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四、旅游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2.经济因素:人均收入水平、旅游产业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3.社会文化因素: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历史和文化遗产等;4.政治法律因素:政策法规、政治稳定性等。
五、旅游行为:1.旅游需求:旅游对人类生活的需求和心理预期;2.旅游动机:个体旅游的决策因素和心理动力;3.旅游消费者行为:选择、购买、使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六、旅游规划:1.宏观旅游规划: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等;2.微观旅游规划:旅游景区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等。
七、旅游管理:1.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运营管理等;2.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服务和品质管理等。
八、旅游与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和重要性;2.旅游产业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九、旅游的国际比较与案例分析:1.世界各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2.国际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十、旅游学研究的方法和趋势:1.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等;2.旅游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旅游学概论重点
旅游学概论考试重点大全1、旅游承载力是指什么?P310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的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活动量。
旅游承载力的涉及层面主要包括:(1)旅游用地和接待设施的承载力(2)物质环境承载力(3)生态环境承载力(4)社会承载力,即社会心理承载力2、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目的地旅游承载力以及基于承载力的目的地旅游管理。
3、1987年,由布兰特伦夫人担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标题,提出一份研究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和口号。
这一著名报告就是国际上通常所称的《布兰特伦报告》。
P3084、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有哪些?P281(1)有助于增加外汇收入和平衡国际收支:换汇率高、结算及时、避免关税壁垒影响(2)有助于增加内需和回笼货币(3)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4)带动相关行业发展(5)增加政府税收(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7)增加就业机会5、旅游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有哪些?P288(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2)有可能引起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6、1997年,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公民的出国旅游也自此正式开始。
P2767、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问题有哪些?P270(1)中国地处东亚,距离欧美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相对遥远。
(2)在争取国际旅游客源方面,中国(内地)旅游业面临着周边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
(3)我国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方面尚存在问题。
(4)目的地营销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
8、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由三部分构成:p255(1)来我国内地旅游的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2)来我国内地旅游的海外华侨(3)来我国内地旅游的港澳台同胞9、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P244旅游市场划分又称之为旅游市场细化分。
旅游学概论一至四章重点
旅游学概论一至四章重点第一篇:旅游学概论一至四章重点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1.近代以前的旅游发展有哪些特点?P16(1)(2)(3)2.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P17-18(1)(2)(3)(4)3.为什么人们将托马斯·库克尊称为旅游业的先驱① P20 简述1841年的活动② P22 简述1845年的活动③ P24 简述1872年的活动④ 总之,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活动包括了旅游路线考察,旅游产品设计,市场宣传,销售组团安排陪同和导游服务等,体现了现代旅行社服务的基本内容。
可以说是托马斯·库克开创了现代旅行社服务的基本服务。
4.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P26-28(1)(2)(3)(4)(5)(6)意义没找到,自己发挥吧5.铁路的出现对现代旅游的影响P19-P20(1)(2)(3)(4)(5)扩大了外出的人数和规模,缩短了时间和距离,不仅使商务旅行的数量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为消遣旅游活动的增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6.1923年陈光浦创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旅游业在中国出现1949年厦门华侨服务社1957年中国旅行社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82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名为国家旅游局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1.南朝沈约《悲哉行》中最先提出旅游一词(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2. P58 名词解释①旅游: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②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之外的某地去旅游、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③大众旅游:大众旅游一语有两层含义。
它首先是指旅游活动的大众化,旅游和度假已经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
旅游学概论知识要点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的定义、旅游市场、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旅游政策等。
以下是旅游学概论的主要知识要点: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为了消遣、娱乐、休闲、观光、参观、商务或其他目的而离开日常居住地,前往非常住地的活动。
2.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是指所有旅游者和旅游产品、服务供应商之间进行交换的地方。
旅游市场的特点包括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动态变化、多样性等。
3.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指制定和实施旅游发展的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旅游规划包括目标设定、资源评估、市场调研、产业分析、发展策略等。
4.旅游发展:旅游发展是指利用旅游资源、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旅游市场发展的过程。
旅游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5.旅游政策:旅游政策是指国家、地区或组织为了推动旅游发展、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质量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
旅游政策涉及旅游规划、法律法规、财政支持等方面。
6.旅游者行为: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决策和行动过程。
旅游者行为包括旅游决策、需求预测、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等。
7.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者观光、娱乐和消遣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人文景观等。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和利益。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9.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到达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地方。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发展对于旅游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10.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包括观光、娱乐、度假、休闲、商务旅行等。
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旅游需求、旅游产品和服务等密切相关。
旅游学概论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还可以深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同时,通过旅游学概论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旅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旅游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旅游学概论》课程笔记
《旅游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本认知1.1 旅游学的发展历程- 旅游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对旅游活动的描述和记录。
-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旅游学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旅游学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
- 70年代和80年代,旅游学开始关注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旅游影响研究的热潮。
- 90年代以来,旅游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了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等多个方面。
1.2 旅游学的核心问题- 旅游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旅游的定义和本质、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的管理与组织、旅游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
1.3 旅游学的理论基础- 旅游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 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和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 社会学理论可以解释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旅游组织的社会功能。
- 地理学理论可以解释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旅游地域的特点以及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
- 环境科学理论可以解释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旅游的本源与发展2.1 旅游的定义与本质- 旅游是一种短暂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其他地方进行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活动的行为。
- 旅游的本质在于寻求新的体验、放松身心、丰富生活、拓宽视野等。
2.2 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主要是宗教朝圣和贸易活动。
-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旅游开始成为一种文化和教育的方式,人们通过旅游来追求知识和艺术的熏陶。
- 19世纪以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活动。
- 20世纪以来,旅游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旅游业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 旅游者概述-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旅游学概论重点
旅游活动和旅游学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既为旅游吸引物,包括了食住行游四个基本要素和购娱两个非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媒介体(是指帮助旅游者完成其旅游经历和体验,为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综合性。
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不同、逗留时间不同、便利程度不同、经济作用不同、发展时序不同。
古代旅行:(1)远古时代的人类迁徙(具有求生性的特点)(2)原始社会晚期的旅行活动(是为了进行物品交换性质的易货贸易以及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是自发产生的以一种经济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3)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外出易货贸易的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经济性活动)(4)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商贸旅行、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公务旅行(张骞郑和、帝王巡游(泰山封禅))。
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消遣性旅行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有组织的旅游活动不断壮大、国际旅游活动持续发展。
近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革新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诞生和发展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旅游学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旅游学形成的学科基础有:经济、管理、地理、心理、社会、生态、美学、统计。
旅游学的体系结构:旅游活动模块、旅游产业模块、旅游管理模块。
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及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旅游本质:- 讶中以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愉悦过程旅游学研究对象:要素论:1•旅游活动过程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2•旅游活动运行机制中各要素(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媒介)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旅游者、资源、产品、市场、业、组织、影响。
旅游学概论重点(修改版)
旅游学概论重点(修改版)一、我国古代主要的旅行方式和主要的旅行家。
陆路和水路(这个不确定,没懂旅行方式指什么)。
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公务旅行:张謇、郑和;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
这个是老师讲的一个忘记了是什么东西:商务旅行、官吏宦游、帝王巡游;陶朱公、吕不韦。
二、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1.生活环境的变化:产业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生活地点转移到工业城市。
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适时回归自然地追求。
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2.工作性质的变化: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机器大工业劳动所取代。
工作性质的这一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3.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4.运输条件的变化:蒸汽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三、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1.1841年,托马斯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团体旅游活动。
这次活动有与众不同的特点:1)公众性:这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这些人为参加这次活动而聚合在一起,活动结束后便四散而去,彼此不再有任何的联系。
这与现代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的情况基本相同;2)规模大: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参加者人数多达570人,其规模之众不仅在当时是绝对空前而且在此后的世界上也不多见;3)全程陪同: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照顾。
这一点是现代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的最早体现;2.1865年,托马斯创立公司,标识旅游业的诞生。
四、分析二战后来也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1.原因:1)世界人口的增加,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2)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不仅意味着旅行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是出游人数大为增加,也使得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5)城市化进程加快,成为促使战后旅游需求增长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6)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促成二战后旅游需求的增长也有积极影响;7)旅游目的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采取的支持与鼓励;8)旅游目的地在景点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9)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广。
旅游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学一、迁徙、旅行、旅游的区别。
二、旅游定义: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三、旅游的本质:追求审美愉悦,或者说追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四、旅游的基本属性:消费属性;休闲属性;社会属性。
五、1979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将9月27日定为世界旅游日。
六、旅游的构成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每一要素的发生,显然都是一种典型的消费行为。
三要素: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
七、旅游的分类(一)按旅游目的划分1. 消遣旅游(休闲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包括观光旅游(最普遍)、度假旅游、生态旅游2. 事务旅游: 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等。
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探亲旅游、修学旅游。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在一个特定的国家内,通可分为:国际旅游、国内旅游1.国际旅游: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包括国际出境旅游(出国旅游)和国际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
②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不属于居民地长住性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亦属于国内旅游。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旅行活动指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近代旅行活动指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旅游活动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旅游发展时期。
二、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三、工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1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3 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 科技的进步,蒸汽技术在交通工具运输中应用。
四、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通过包租火车,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禁酒大会;2.1845年,托马斯·库克决定开办商业性的旅行社业务,并于当年夏天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3.1855年,第一次包价出国游;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立,是当时英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旅游企业;5.1872年,组织了首次环球旅游。
旅游学概论-复习重点
旅游学概论20*0.5分=10分,二、4*5分=20分,三、5*8分=40分,四、2*15分=30分一、填空自己复习二、简答第一章1.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2)贸易经商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据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其消遣性的旅行活动不具备普遍意义。
2.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1)生活环境的变化,产业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生活地点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2)工作性质的变化,产业革命的成功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阶级关系的变化,产业革命的结果也使社会中的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4)运输条件的变化,随着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交通条件,从而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3.分析二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1)世界人口的增加。
(2)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
(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6)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4.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演进情况(1)1978年至80年代时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
(3)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
第二章1.旅游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1)普及性(2)成长性(3)地理集中性(4)季节性2.分析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差别(1)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消费水平通常较高。
(2)从逗留时间方面看,国内旅游者逗留时间短,国际旅游逗留时间长。
(3)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比较便利,国际旅游各种手续比较繁琐。
旅游学概论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1·1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一)中国旅行活动的形式:(1)商业旅行(2)帝王巡游: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战国时期、张骞、郑和(5)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6)科学考察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7)宗教旅行(8)佳节庆游五、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可以用“局限性”来概括,表现在:1.环境依赖性2.商业旅行主导3.规模小4.非民众性(阶层局限性)5.自我服务6.行多游少§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产业革命:1.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地点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一列火车,载570人,每人缴纳一先令,往返24英里,由莱斯特到洛赫伯勒去参加禁酒大会。
此次活动开有组织的大规模集体外出之先河,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被认为是近代旅游的开端1845年8月4日,托马斯·库克组织350人由莱斯特去利物浦进行了一次消遣旅游。
特点:(1)本次活动是一次纯商业目的的旅游活动;(2)本次活动用时长(历时一周);(3)托马斯·库克对沿途进行了先期考察;(4)出版了第一本旅游指南(5)最早的地方导游。
3.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50万人由莱斯特去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出国包价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旅游活动和旅游学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既为旅游吸引物,包括了食住行游四个基本要素和购娱两个非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媒介体(是指帮助旅游者完成其旅游经历和体验,为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综合性。
3、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不同、逗留时间不同、便利程度不同、经济作用不同、发展时序不同。
4、古代旅行:(1)远古时代的人类迁徙(具有求生性的特点)(2)原始社会晚期的旅行活动(是为了进行物品交换性质的易货贸易以及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是自发产生的以一种经济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3)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外出易货贸易的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经济性活动)(4)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商贸旅行、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公务旅行(张骞郑和、帝王巡游(泰山封禅))。
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消遣性旅行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有组织的旅游活动不断壮大、国际旅游活动持续发展。
近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革新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诞生和发展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5、旅游学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6、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旅游学形成的学科基础有:经济、管理、地理、心理、社会、生态、美学、统计。
旅游学的体系结构:旅游活动模块、旅游产业模块、旅游管理模块。
7、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
8、旅游: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及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
9、旅游本质:一种以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愉悦过程10、旅游学研究对象:要素论:1.旅游活动过程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2.旅游活动运行机制中各要素(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媒介)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旅游者、资源、产品、市场、业、组织、影响。
第二章旅游者1、对有关术语的定义:居民:在短期初访他国之前,已经在本国至少居住了12个月以上的人。
国际旅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少于一年,主要访问目的不是去从事从所到访问国家获取报酬的活动的人。
国际旅游者:24小时以上少于一年。
国际一日旅游客:不足24小时且未在所到访问国家住宿设施内过夜。
过夜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
一日游游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到访并上岸访问的邮轮乘客)2、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前往我国大陆境内其他地方旅行和访问,并在目的地的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旅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10千米以外,不超过6个小时但不足24个小时,并未在目的地的住宿设施内停留过夜的国内游客。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问题的提出、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他客观条件3、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身体(康体旅游)、文化(文化旅游/软探险)、社交(人际)、地位和声望、购物(商务、会议、修学旅游)。
几种旅游动机:观察异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游览风景名胜、了解新鲜事物、体验某种浪漫生活、参加冒险、有益健康、访问自己的出生地、避寒避暑、参加体育活动、考察历史、参加一些特殊活动。
4、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1)内在因素:个性、态度、认知(2)外部条件:年龄、性别(生理特征的差异和男女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受教育程度、微社会群体5、旅游者分类的标准:按是否跨越国界、按所涉及的地理范围、按组织形式、按旅游费用的来源6、基于访问目的地的旅游者分类:消遣型旅行者、因公差旅型旅游者、因私事务型旅游者。
7、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者的分类:一是(过夜)旅游者,二是一日游旅游者第三章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分为四大基本类型: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的特征:吸引力的定向性、区域性、垄断性、多样性、综合性、易损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独特性突出原则、市场导向原则、保护优先原则、利益协调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增强可进入性、建设与管理旅游景区、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开拓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环境。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业提供的、能够使旅游者获得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的各种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
旅游产品要符合三个基本要求:内容的丰富性、结构的配套性、质量的均等性。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旅游产品从投入市场直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
其模型:推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成长期。
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旅游市场开拓战略、旅游产品改进策略、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战略。
旅游资源分类:按国家标准分类(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基于成因和属性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造旅游资源)、基于再生性分类(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基于品味和级别分类(世界级旅游资源、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市(县)级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的特点:综合性、服务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储存性、不可分割性。
衡量旅游产品质量的标准:高质量就是符合服务规范、令消费者满意、意味着服务到位、是指价格和价值之间的交换公道、持之以恒的关注每一个工作细节。
指标实际就两个:一是令消费者满意而是符合服务规范。
第四章旅游业旅游业的构成:(1)“三大支柱”说:旅游社、饭店、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2)“五大部门”说:旅行社部门、交通运输客运部门、饭店与住宿部门以及游览场所经营部门和各级旅游管理组织(3)“八大部门”说:餐饮服务部门、住宿服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游景区部门、旅游纪念品部门、娱乐服务部门、旅行社部门、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服务性、劳动密集性、脆弱性。
我国旅行社的分类:一、二、三类旅行社、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国内投资旅行社和外商投资旅行社欧美国家的旅行社分类: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零售商。
旅行社的产品:包价旅游、散客旅游。
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旅游业的先锋、旅游供应商的产品展示平台与销售渠道、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饭店的发展历史:小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多种饭店竞争时期饭店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收入的重要源泉。
旅游交通客运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目的地旅游业的命脉、目的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主要旅游交通客运工具的各自优缺点:1汽车优:自由便捷灵活汽车;价格较低配有导游缺:不适合长途旅行不利于环保安全性较差 2.飞机优:速度快舒适安全缺:对机场周围环境质量影响很大附加时间长乘客规模受到限制3火车优:运力大票价低安全性高环保型强车内活动自由运行计划性强缺:速度慢4、轮船旅游景区的类型:按设立性质来分:纯商业性旅游景区和公益性旅游景区、按所依赖的吸引物的成分:自然旅游景区和人文旅游景区、按所展示内容的多寡:单一性旅游景区和集合性旅游景区、按内容和表现形式可分为:古代遗址、历史建筑、博物馆、美术馆、公园和花园、野生动物园区、主题公园、早期产业旧址。
旅游景区经营长期成功的关键:除了做好内部管理外,必须重视以下几项长远性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竞争状况的变化、市场需求层次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五章旅游市场细分广义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1.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是旅游市场的主体 2.旅游产品是旅游市场的客体3.交换媒介和手段是旅游市场运行的条件。
侠义旅游市场(旅游客源市场):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旅游产品具有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的消费者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市场的大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旅游者数量2.旅游购买能力3.旅游消费欲望。
1、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有助于选定和明确目标市场、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促销、有利于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
2、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标准:地理因素、旅游者的特征、需求和购买行为特点、旅游者的心理特点)(1)根据地理特征细分市场:我国的市场分为: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中南、东北、华北(2)根据旅游者的某些特征来分:来访游客的人口学特征、游客的来访目的、游客来访的旅游方式、游客的来访形式。
3、我国入境旅游的特点:1、以港澳台市场为主,外国人市场为辅,但外国人所占比重趋于增大2.、以亚洲市场为主,欧美市场为辅,且亚洲市场的比重增大3、前10大客源国以近距离的临近国为主。
第六章、旅游组织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一、政府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动机(政治动机、经济动机、社会发展动机)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干预旅游发展、旅游经济的特点要求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社会体制要求政府干预旅游发展)三、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常用手段(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四、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决策会出现失误现象、政府干预会形成部门利益现象、政府干预也会产生大量成本、政府对旅游业干预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政府对旅游业的干预也会产生“寻粗”现象)。
旅游组织的类型与功能:1、旅游行政管理组织(旅游行政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能)2、旅游行业组织(旅游行业组织的性质与职能、分类)1、世界主要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WTO)、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 TA)、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国际旅馆协会或国际饭店协会(IH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AIEST)。
2、与我国相关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旅游科学家协会。
第七章旅游的影响1、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1、扩大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扩大内需,加速货币回笼3、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税收4、旅游业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5、优化结构,增加国民就业机会6、缩小地区差距,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发展7、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消极:1、外汇漏损2、引起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3、过分依赖旅游业影响国民经济稳定4、造成产业结构失衡,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