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常用函数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常用函数及使用方法
一、数字处理
(一)取绝对值:=ABS(数字)
(二)数字取整:=INT(数字)
(三)数字四舍五入:=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一)把公式返回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1、公式:C2=IFERROR(A2/B2,"")
2、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二)IF的多条件判断
1、公式:C2=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2、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一)统计两表重复
1、公式:B2=COUNTIF(Sheet15!A:A,A2)
2、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二)统计年龄在30~40之间的员工个数
公式=FREQUENCY(D2:D8,{40,29}
(三)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1、公式:C2=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2、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按多条件统计平均值
=AVERAGEIFS(D:D,B:B,"财务",C:C,"大专")
(五)中国式排名公式
=SUMPRODUCT(($D$4:$D$9>=D4)*(1/COUNTIF(D$4:D$9,D$4:D$9))) 四、求和公式
(一)隔列求和
1、公式:H3=SUMIF($A$2:$G$2,H$2,A3:G3)
或=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2、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二)单条件求和
1、公式:F2=SUMIF(A:A,E2,C:C)
2、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三)单条件模糊求和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四)多条求模糊求和
1、公式:=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2、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五)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1、公式:=SUM(Sheet1:Sheet19!B2)
2、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六)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1、公式:
=SUMPRODUCT((MONTH($A$2:$A$25)=F$1)*($B$2:$B$25=$E2)*$C$2:$ C$25)
2、说明:SUMPRODUCT可以完成多条件求和
五、查找与引用公式
(一)单条件查找
1、公式=VLOOKUP(B11,B3:F7,4,FALSE)
2、说明:查找是VLOOKUP最擅长的,基本用法
(二)双向查找
1、公式:=INDEX(C3:H7,MATCH(B10,B3:B7,0),MATCH(C10,C2:H2,0))
2、说明:利用MATCH函数查找位置,用INDEX函数取值
六、字符串处理公式
(一)多单元格字符合并
1、公式:=PHONETIC(A2:A7)
2、说明:Phonetic函数只能对字符型内容合并,数字不可以。

(二)截取除后3位之外的部分
1、公式:=LEFT(D1,LEN(D1)-3)
2、说明:LEN计算出总长度,LEFT从左边截总长度-3个
(三)截取- 之前的部分
1、公式:=Left(A1,FIND("-",A1)-1)
2、说明:用FIND函数查找位置,用LEFT截取。

(四)截取字符串中任一段
1、公式:=TRIM(MID(SUBSTITUTE($A1," ",REPT(" ",20)),20,20))
2、说明:公式是利用强插N个空字符的方式进行截取
(五)字符串查找
1、公式:=IF(COUNT(FIND("河南",A2))=0,"否","是")
2、说明: FIND查找成功,返回字符的位置,否则返回错误值,而COUNT可以统计出数字的个数,这里可以用来判断查找是否成功。

(六)字符串查找一对多
1、公式:=IF(COUNT(FIND({"辽宁","黑龙江","吉林"},A2))=0,"其他","东北")
2、说明:设置FIND第一个参数为常量数组,用COUNT函数统计FIND查找结果
七、日期计算公式:
两日期间隔的年、月、日计算,A1是开始日期(2011-12-1),B1是结束日期(2013-6-10)。

计算:
1、相隔多少天?=datedif(A1,B1,"d") 结果:557
2、相隔多少月? =datedif(A1,B1,"m") 结果:18
3、相隔多少年? =datedif(A1,B1,"Y") 结果:1
4、不考虑年相隔多少月?=datedif(A1,B1,"Ym") 结果:6
5、不考虑年相隔多少天?=datedif(A1,B1,"YD") 结果:192
6、不考虑年月相隔多少天?=datedif(A1,B1,"MD") 结果:9
datedif函数第3个参数说明:
(1)"Y" 时间段中的整年数
(2)(2)"M" 时间段中的整月数
(3)"D" 时间段中的天数
(4)"MD" 天数的差。

忽略日期中的月和年
(5)"YM" 月数的差。

忽略日期中的日和年
(6)"YD" 天数的差。

忽略日期中的年
7、扣除周末的工作日天数
(1)公式:
=NETWORKDAYS.INTL(IF(B2<DATE(2015,1,1),DATE(2015,1,1),B2),DATE(2 015,1,31),11)
(2)说明: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所有工作日数,使用参数指示哪些天是周末,以及有多少天是周末。

周末和任何指定为假期的日期不被视为工作日
八、其他常用公式
(一)创建工作表目录的公式:把所有的工作表名称列出来,然后自动添加超链接,管理工作表就非常方便了。

使用方法:
第1步:在定义名称中输入公式:
=MID(GET.WORKBOOK(1),FIND("]",GET.WORKBOOK(1))+1,99)&T(NOW() )
第2步:在工作表中输入公式并拖动,工作表列表和超链接已自动添加
=IFERROR(HYPERLINK("#'"&INDEX(Shname,ROW(A1))&"'!A1",INDEX(Sh name,ROW(A1)
(二)中英文互译公式:
=FILTERXML(WEBSERVICE("/translate?&i="&A2 &"&doctype=xml&version"),"//trans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