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合集下载

2017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解析

2017高考-全国Ⅲ卷历史-解析

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解析】从西周到战国,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繁琐的文字不便书写,于是汉字由“图画+繁杂”逐渐向“抽象+简化”演变。

答案A。

在纸张(汉代)未发明前,书写材料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排除B。

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以富国强兵为主,不涉及文字演变,排除C。

书同文系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材料显示的是“从西周到战国”,排除D。

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 17.3%20~130 103 74.1%131~300 10 7.2%300以上 2 1.4%小计139 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B【解析】历史事实除历史叙述外,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排除A。

不能从斧声烛影一事记载不同,就得出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无限接近真相恰是有史德的历史人的不懈追求),排除C。

如果历史叙述不真实,综合再多种历史叙述也不一定确认历史事实,排除D。

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三套试卷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三套试卷解析

Ⅲ-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 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 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 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 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 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 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 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 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的文化传播到当地,另外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频繁交往也带动 了各地文化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通过分封,周天子成为 “天下共主”,但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西周 实行分封制,当时并未出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宗法制通过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 父系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权力的分配与继 承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而题
Ⅱ-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 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 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 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 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 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 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 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 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 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17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解析

2017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试题简析(黑吉辽蒙藏疆宁陕青渝甘11省使用)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图5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陶”“曹鲁之间”的区位优势,结合地图及所学可知,陶、曹、鲁地处平原,水陆交通相对较为发达,答案为A项。

材料不涉及“争霸战争”,排除B。

材料所示地区虽然交通便利,但材料不涉及地方经济状况及城市规模(交通条件对地方经济有影响,但材料强调的是“区位”,不是强调“地方经济”),排除C、D。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解析】史书修撰,由私到官,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政治性越来越强化。

官修史书,丑化敌人,美化自己,古今皆然。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A项错在“开始”,仅从北方饮茶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的结论(直到当下也未尽一致)排除B,D项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属于史实错误,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宋朝。

唐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文化实力上升,逐渐对北方产生影响,南方习俗被北方人所接受。

答案C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由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说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答案为A项。

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第四部分第14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第四部分第14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第四部分选修篇第14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6·广东湛江调研)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梭伦“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的表现,并由此归纳梭伦改革的特点。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寡头政治……群众……是……奴隶地位……什么事都没有参与”,可以从群众的政治地位低下、群众缺乏政治参与等角度概括。

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颁布解负令、实行财产等级制等内容;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中庸。

答案:(1)背景:群众(平民)政治地位低;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2)表现:颁布“解负令”,让债务奴隶恢复人身自由;按照财产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使平民也获得一定的民主权利。

特点:中庸、中立。

2.(2016·湖南永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索貌阅是严密清查户口的一项措施。

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阅,核点户口。

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目的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

隋文帝还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洞 悉常 考 题 型
题型 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 四
答 题规律总结
NO.
“4 选修过关检测”见“选修检测(一)”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谢谢观看
试题来源 2017全国
卷Ⅰ 2017全国
卷Ⅱ 2017全国
卷Ⅲ
2016全国 卷Ⅰ
2016全国 卷Ⅱ
2016全国 卷Ⅲ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关键词
庄 启 东 等 《 新 特 点 类 、 意 20 世 纪 80 年 代 , 中 国 工 资 史 稿 》义(影响)类 工资改革
梁启超《戊戌 原因类、启 清末,北京街
卷Ⅰ 2015全国
卷Ⅱ 2014全国
卷Ⅰ
2014全国 卷Ⅱ
2013全国 卷Ⅰ
2013全国 卷Ⅱ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关键词
彭信威《中国货 内 容 类 、 作 唐 代 , 币 制
币史》
用(意义)类 改革
黄惠贤等《中国 原 因 类 、 作 清 代 , 养 廉 俸禄制度史》 用(影响)类 银制度
张晋藩《中国法 特 点 类 、 作 魏 晋 , 法 律
制通史》
用(影响)类 改革
赵冈《中国历史 上生态环境之变 迁》
背景类、作 用(影响)类
南朝,山泽 管理制度改 革
比较类、原 晚清,戊戌
《清德宗实录》 因 类 、 实 质 变 法 、 清 末

新政
白寿彝《中国通 史》等
背景类、比 较类、作用 (影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 (2)从问题设计看,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第(1)问和第(2) 问之间有一定逻辑关联性,学生若在第(1)问判定失误很容易 导致第(2)问答案偏离。 (3)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内容类(3次),比较类(2次),原因 类(3次),特点类(4次),作用(意义、影响)类(11次),注重对 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 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4)从关键词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 也涉及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 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目前仅涉及清 末新政一道题。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③掌握必要的史学概念和术语并将之运用于论证中、养成 条理化表达的习惯、对已做出的概括性答案进行“再概 括”(合并、删除一些重复、冗余的话语,使答案浓缩精简到 无法再减的极致)等。
2.由表及质之“深” 选修 1 模块试题紧扣当前热点,历史现实性意识考查成为潮 流 。 其 中 第 (2) 问 最 能 体 现 命 题 者 的 意 图 。 试 题 主 要 以 “ 作 用”“影响”“意义”设问,要求考生在对改革的历史背景、内 容和特点了解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考生增 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二、例析高分——不仅要得分·更要得高分 [例 1] (2019·全国卷Ⅰ)材料 秦朝推行的①“二十等爵” 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 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 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 功”。此次改革②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 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 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 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③将那些 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 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 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 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10 分)

2017年全国卷高考历史

2017年全国卷高考历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表1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6.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是,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息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

2017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历史学科的考量标准也在一步步更新。

高考命题内容也相应产生变化,其趋势倾向于稳定、综合、创新。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全国高考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C.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2、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

这说明A.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B.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3、“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

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B.有所为有所不为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D.格物致知,自我修行4、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

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B.古雅典根本不存在着民主政治C.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D.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5、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B.议会拥有立法权C.设立责任内阁D.实行联邦制6、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2017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盆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图5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9.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影响口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2017年的高考正在备考中,全国卷大家都做了吗?里面的历史试卷年难度大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称,其根本目的在于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反对向西方学习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

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

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

“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

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

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

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

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

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3、材料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

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题4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题4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专题十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题4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要求(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考点一商鞅变法基础梳理一、背景1.经济:(1)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

(2)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2)各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出现,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

二、内容1.前期: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1)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3)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2.后期:开始于公元前350年。

(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

(2)政治:推广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三、作用1.政治上:(1)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

(2)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上: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局限性:(1)严刑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重农抑商成为明清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归纳提升商鞅变法的特点1.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和巩固改革。

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中心是“农战”和“法治”。

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4.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沉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的改革。

5.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备选要点】商鞅变法体现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要求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变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人教历史复习讲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含答案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人教历史复习讲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含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北京四中赵利剑今天我们开始了新的专题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学习,首先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即商鞅变法。

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它对当时的秦国乃至后来中国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结合特定的历史环境去学习商鞅变法的历史措施和作用。

【重点难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知识梳理】一、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②政治:混战加剧;各国改革蔚然成风③文化:__________,处士横议2。

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①各国的改革与变法:齐国管仲改革;鲁国________;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②共同点目的:__________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国家职能指导思想:法家3.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①秦国的社会状况偏居关中;文化落后;国君集权;民风质朴②秦孝公的励精图治二、“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1。

公孙鞅入秦2.商鞅变法的措施①经济措施“________,开阡陌”;__________,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②军政措施奖励军功,按____________;严禁私斗废除“_____________"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推行______“燔诗书而明法令”移风易俗三、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变法的意义1。

特点:彻底;全面2.作用:①废除秦国旧制,健全国家机器职能,许多措施为后代沿用②确立__________,激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③提高秦军战斗力,为_______奠定基础3.局限:轻视教化,刑法严酷;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思维拓展】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指出这里商鞅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及根本着眼点,并对这一思想作简要评论。

【课后检测】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A.儒家学说B.兵家学说C.法家学说D.道家学说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D.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3。

最新高考课标历史一轮试题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最新高考课标历史一轮试题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四部分选修内容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非选择题1.(2018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代赋役改革自宣德年间开始,发展到万历初年“一条鞭法”向全国铺开,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

明代赋役改革以来自民间的白银货币化作为前导,具有比较坚实的社会基础,所以通过地方一系列赋役改革,最终导致“一条鞭法”推行全国,赋役白银化,顺理成章地确立了税收和徭役的货币化。

这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重要进程。

在16世纪初,中国与世界接轨,体现在市场的连接,推动了白银货币化加速进行。

明代赋役改革“一概征银”,这是中国税收制度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中国徭役制度由力役向货币替代转变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种变革直接推动了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农民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而获得独立的自由雇工的身份。

这一重大变革,无疑就是英国历史法学家亨利·梅因所谓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也无疑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人的依附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成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

……改革推动了农业产品必须投放市场,从而促进了农业商品性生产,农民生活日益与市场相联系,使从事工商业更为有利,从而为工商业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

——摘编自万明《白银货币化视角下的明代赋役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赋役改革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赋役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9分)答案(1)特点:时间长;白银货币化;赋役征银;由地方到中央(自下而上改革)。

(2)影响:推动农业的商品化发展;国家逐渐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为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创造条件;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帮、市镇的大量兴起;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2019河北邢台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了一时权倾朝野的大冢宰(官名,总领百官)宇文护,将北周的实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可知其功能为征发民力;“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可知其功能为控制人民;“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可知其功能为征收赋税。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

(任答三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4讲古代历史上重大改革跟踪检测2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4讲古代历史上重大改革跟踪检测2

第34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2017·洛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管仲向齐桓公说:“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管仲理财以此为指导原则,在农业上,他实行“相地而衰征”政策,次地轻征,增产多得,经济上给耕者以前所未有的好处(“与之分货”),这是“予”;由于生产增加,国家所得租税收入也随之增加,这就变成了“取”。

在商业上,他实行盐铁专卖政策,统制流通环节,生产放给民营,生产者可得7/10的纯利,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增加,税收(寓税于价)也相应增加。

他实行轻重敛散政策,在“轻”(物多而贱)时以较市场略高的价格收购粮食,而在“重”(物稀为贵)时以略低的价格出售,调节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给予人民好处,但予中有取,在一买一卖中国家获得了相当大的差价来增加财政收入。

——吴慧《中国商业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理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理财改革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可以从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商业健康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统治秩序,为齐国争霸创造了物质条件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点:以“予之为取”为指导思想;先富民再富国;生产民营,销售专营;政府调控市场,从中盈利。

(2)影响: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商业健康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统治秩序,为齐国争霸创造了物质条件。

2.(2017·大同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初实行盐税法,除废除蚕盐、两税盐钱外,还大力推行官鬻法和通商法。

官鬻法(也称官卖法,京东、淮浙、广东等地实行)即由官府控制当地盐的生产,并直接主持运往行销地区售卖、实行专运、专卖,一律不许私人插手。

通商法(也称商运法,京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实行)即政府向商人每年收过税一钱,住卖税两钱,听尚运销。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解析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5.表1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加强26.表2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秦王,还没有登基称帝,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西讨元帅,排除B;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处叙述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排除D;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

考点:史观史法•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叙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可知其功能为征发民力;“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可知其功能为控制人民;“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可知其功能为征收赋税。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

(任答三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

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

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可知,出现了乡里制——保甲制、乡官制——职役制的趋势;根据材料“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可知,出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乡村自治越来越弱的趋势;第二小问,可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来答,皇权逐渐加强、中央逐渐集权。

答案(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

(答对两点即可)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

3. “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概念,它对于研究北朝隋唐社会政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系统之阶级,故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其间更不容别一统治阶级之存在。

”“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政策外,必应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固团体。

此种文化本位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重,要言之,既阳傅周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材料二武则天破坏集团的工作首推科举制,大倡文辞之科破格用人,而文辞之科的进士科地位远胜明经科,这与关陇集团推崇的华夏正统经学治国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

她开设武举科,也对军功贵族世袭在观念及实践上给予巨大冲击。

武则天还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下以长安为信仰中心的格局。

她还以婚姻为纽带,缔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以武氏寒族介入关陇集团,在文化层面把已经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进一步拖下来,原来的胡汉精英集团堕落的速度加快了。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1)据材料一概括“关中本位政策”的特征。

(2)材料二中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的措施有何特点?其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首推科举制”、“开设武举科”、“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以婚姻为纽带”等措施可得出通过国家制度的改革进行打击,多种措施并用,重在从精神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打击;第二小问,从打破关陇集团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征:关陇区域是“关中本位政策”生成的空间;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垄断把持政权;围绕整军务农富国强兵实施的均田制、府兵制等政策成为“关中本位政策”实行的物质基础;融合胡汉民族精神。

(2)特点:通过国家制度的改革进行打击;多种措施并用,重在从精神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打击。

影响:加速了关陇集团和魏晋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给胡汉中下层民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促进了胡汉融合。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材料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一。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①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当时称为学堂)。

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

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5 000多所。

在校学生超过160万人。

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

”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诚、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

③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

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幼儿园、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大学)。

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

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第(2)问,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历史作用,从推动教育的转型、以及教育的近代化方面分析。

答案(1)同:都以儒家纲常礼教(或忠君尊孔思想)为办学根本原则。

异:旧式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儒家的文化知识传授,忽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新政教育改革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

旧式教育培养的人才只突出德育、智育,新政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旧式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封建官僚(或读书做官),新政教育改革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实用人才。

(2)作用:推动我国教育从传统的封建教育向近代资本主义新式教育转变,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对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也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

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

“抗战是长期的,各种人才都不可缺少,而战后的建国事业,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教育不能中断,是中国可以薪火相传的根本”,这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基本判断。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

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

在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国民政府也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

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

时任驻华参赞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这七年间的科学进步与贡献,比起过去30年来,在质在量皆有增无减。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1)根据材料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李约瑟的观点。

第(2)问,首先点明李约瑟的观点是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

结合材料中“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得出教育规模扩大,根据材料中“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得出政府重视科研,“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得出抗日战争时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