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5版 第 7 章 网络安全)
第七章网络安全
18
5、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在网络安全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作为一种 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监听在协助网络管理员监测网络传输数据、 排除网络故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一直备受网络管 理员的青睐。然而,在另一方面网络监听也给以太网的安全带来 了极大的隐患,许多的网络入侵往往都伴随着以太网内的网络监 听行为,从而造成口令失窃、敏感数据被截获等连锁性安全事件。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可以接收 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 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谁。此时若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的信息没有加 密,只要使用某些网络监听工具就可轻而易举地截取包括口令和 账号在内的信息资料。 Sniffer是一个著名的监听工具,它可以监听到网上传输的所有信 息。还有EtherPeek, WireShark
11
7.1.2黑客的攻击手段 黑客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寻找机会袭击网络,几乎 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有不少黑客袭击网络时并不是 怀有恶意.他们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表现和证实自己 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与才华,但也有一些黑客的网络 袭击行为是有意地对网络进行破坏。 黑客(Hacker)指那些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计 算机系统的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活跃着这批特 殊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程序员,有过人的才能和乐此 不疲的创造欲。技术的进步给了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 天地,同时也使汁算机网络世界多了一份灾难,一般 人们把他们称之为黑客(Hacker)或骇客(Cracker),前 者更多指的是具有反传统精神的程序员,后者更多指 的是利用工具攻击别人的攻击者,具有明显贬义。但 无论是黑客还是骇客,都是具备高超的计算机知识的 人。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答案第一章概述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16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特征有什么区别?答:征:宏观整体评价网络的外在表现。
性能指标:具体定量描述网络的技术性能。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
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5版)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5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4
4.4数据库安 全概述
5
4.5数据库安 全的威胁
4.6数据库的数据保 护
4.7数据库备份与恢 复
4.8小结 习题
5.1计算机病毒 5.2宏病毒及络病毒
5.3特洛伊木马 5.4蠕虫病毒
5.5其他恶意代码
5.6病毒的预防、检 测和清除
5.7小结 习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6.1数据加 密概述
02
6.2传统密 码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5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第版
读者
第章
计算机
计算机
概念
站点
网络
网络
内容 技术
因特网
基础
网络
数据
习题
加密
小结
网络安全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教材涵盖了当今有关计算机络安全的重要的、必备的内容,每章节都选取成熟和典型的内容进行教学,同 时也让读者了解当今最新的安全知识。主要内容有:密码学、电子邮件安全、Web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与 访问控制、络管理与安全、IPSec协议、入侵检测、计算机病毒、防火墙等内容。读者可以较快地对络安全有一 个整体的清晰概念,并可以将其中的很多概念和技术直接应用到构建安全络系统的实际工作之中。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件
物理层的定义
01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底层,负责传输比特流。
物理层的功能
02
提供物理连接、传输比特流、定义接口标准等。
物理层的协议
03
包括EIA/TIA-232、EIA/TIA-499等。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通信模型
包括信源、信宿、信道、发送 设备、接收设备等。
数据传输方式
包括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 带传输等。
UDP协议的主要特点
TCP与UDP的比较
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 靠的、基于数据报的传输层通信 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但具有较快的传输速度和较低的 通信开销,适用于一些实时性要 求较高的应用。
TCP协议和UDP协议在连接方式、 可靠性、传输速度、通信开销等 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TCP协议 适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而UDP 协议则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 应用,如音视频通话、在线游戏 等。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外 设、软件与信息资源等;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 备组成。
分类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 域网(WAN);根据传输技术,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功能
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等功能。
VS
应用
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办 公自动化、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 疗、智能制造等。同时,随着物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 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第六章第七章网络知识与网络安全(修订后)
一、单选题**1. 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相互通信的。
A.网络协议B. 信息交换方式C. 传输装置D. 分类标准答案A*2.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 提高内存容量B. 提高计算精度C. 提高运算速度D. 共享资源答案D*3.要浏览Internet网页,需要知道()。
A. 网页制作的过程B. 网页设计的风格C. 网页的作者D. 网页的URL地址答案D**4.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A. 6B. 7C. 5D. 8答案B**5. 电子邮件地址有两部分组成。
即:用户名@()。
A. 邮件服务器名B. 设备名C. 匿名D. 文件名答案A***6.以下为互联网中正确IP地址的是()。
A. 128.128.1B. 0.0.1.259C. 255.255.258.359D. 128.127.0.1答案D**7.所谓加密是指将一个信息经过()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受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还原成明文。
A. 解密钥匙、解密钥匙B. 解密钥匙、加密钥匙C. 加密钥匙、解密钥匙D. 加密钥匙、加密钥匙答案C**8.下列对Internet说法错误的是()。
A. 客户机上运行的是WWW浏览器B. 服务器上运行的是Web文件C. 客户机上运行的是Web服务程序D. 服务器上运行的是Web服务程序答案C*9.Internet采用的通信协议是()。
A. TCP/IPB. FTPC. WWWD. SPX/IP答案A**10.下面关于Internet网上的计算机地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Internet网上的域名是唯一的,不能同时分配给两台计算机B. Internet网上的IP地址是唯一的,不能同时分配给两台计算机C. Internet网上的计算机地址用域名或IP地址表示D. Internet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的域名的长度是固定相同的答案D*11.接入Internet的主要方式有()。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网络安全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网络安全————————————————————————————————作者:————————————————————————————————日期: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网络安全
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
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5版)
用户通过 ISP 上网
用户
因特网 服务提供者
ISP1
因特网
ISP2 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 IP 地址数目的不同,ISP 也分成为不同的层次。
本地 ISP 本地 ISP 第二层ISP 本地 ISP 本地 ISP 第二层ISP 本地 ISP 第二层ISP
第三层 本地 ISP
第二层 第一层 大公司 本地 ISP 本地 ISP
因特网的意义
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 大的变革。 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 已离不开因特网。
任务二
因特网的概念 因特网的组成 分组交换技术
1.2 因特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 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 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 (host)。
计算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1.是否会使用IE浏览器? □会 □不会 2.是否会使用电子邮件? □会 □不会 3.是否会进行网上资源检索? □会 □不会 4.是否会网上下载或上传文件(如迅雷或FlashGet等FTP软件)? □会 □不会 5.是否会使用QQ、BBS与他人交流? □会 □不会 6.是否会使用博客Blog进行交流? □会 □不会 7.是否会使用媒体播放器(如Mediaplayer、Realplayer等)播放网络音乐 和网络影视:? □会 □不会 8.目前你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多少? □20小时以上 □10-20小时 □2-10小时 □1小时以下
请注意名词“结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5版)习题参考答案.doc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5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1.举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条理由?1.通过分层,允许各种类型网络硬件和软件相互通信,每一层就像是与另一台计算机对等层通信;2.各层之间的问题相对独立,而且容易分开解决,无需过多的依赖外部信息;同时防止对某一层所作的改动影响到其他的层;3.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多个提供商进行开发。
2.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比特流。
请问二者是否相同?为什么?不相同。
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中,网络不做这样的跟踪。
例如,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1024字节,稍后又写了另外1024字节。
那么接收方共读了2048字节。
对于报文流,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每个报文1024字节。
而对于字节流,报文边界不被识别。
接收方把全部的2048字节当作一个整体,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的报文的事实。
3.举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两个相同的方面和两个不同的方面。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工作分为7层,他们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
TCP/IP模型只有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与OSI功能相比,应用层对应的是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两种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有:(1) TCP/IP在实现上力求简单高效,如IP层并没有实现可靠的连接,而是把它交给了TCP层实现,这样保证了IP层实现的简练性。
OSI参考模型在各层次的实现上有所重复。
(2) TCP/IP结构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考验,而OSI参考模型只是人们作为一种标准设计的;再则TCP/IP有广泛的应用实例支持,而OSI参考模型并没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5版)
Internet的结 构
5 6.5
Internet地址 结构
01
6.6子网和 子网掩码
02
6.7域名系 统
04
6.9 IPv6 简介
03
6.8 IPv4 的应用及其 局限性
05
小结
06
习题6
7.1
1
Internet接入
概述
2
7.2**拨号接 入Internet
3
7.3局域网接 入Internet
这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5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4
7.4 ADSL接入 技术
5 7.5 Cable
Modem接入技 术
1
7.6光纤接入 技术
2
7.7无线接入 技术
3
7.8连通测试
4
小结
5
习题7
8.2 Internet应用 于电子商务
8.1 Internet应用 于家庭
8.3 Internet应用 带来的社会问题
小结
8.4 Internet应用 的发展趋势与研究
05
4.5局域网 组网技术
4.7 VLAN 4.8 WLAN
小结 习题4
1
5.1网络互连 的基本概念
2
5.2网络互连 的类型和层次
3
5.3典型网络 互连设备
4
5.4路由协议
5
5.5路由器的 基本配置
小结
习题5
6.1
1
Internet的产
生和发展
2
6.2 Internet概述
3 6.3
Internet的主 要功能与服务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试题库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相结合的产物。
A) 网络技术B) 通信技术C) 人工智能技术D) 管理技术2.一个网吧将其所有的计算机连成网络,这网络是属于()。
A) 广域网B) 城域网C) 局域网D) 吧网3. ()不是一个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之一。
A) 语法B) 语义C) 同步D) 体系结构4.在协议分层实现中,当数据分组从设备A传输到设备B时,在设备A的第3层加上首部分会在设备B的()层被读出。
A) 2B) 3C) 4D) 55.在按OSI标准建造的网络中具有路径选择功能的唯一层次是()。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6.在下列传输介质中,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是()。
A) 双绞线B) 通信卫星C) 同轴电缆D) 光纤7.下面对局域网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局域网拓扑结构规则B) 可用通信介质较少C) 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D) 误码率低8.在局域网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都直接连接到一条公共传输媒体上(不闭合),任何一个节点发送的信号都沿着这条公共传输媒体进行传播,而且能被所有其它节点接收。
这种网络结构称为()。
A) 星形拓扑B) 总线型拓扑C) 环形拓扑D) 树形拓扑9.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是()。
A) 选择传输媒体的方法B) 确定数据在媒体中传输方式的方法C) 将传输媒体的频带有效地分配给网上站点的方法D) 数据链路的操作方式10.下列关于以太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数据以广播方式发送的B) 所有节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C) 两个节点相互通信时,第3个节点不检测总线上的信号D) 网络中有一个控制中心,用语控制所有节点的发送和接收11.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A) 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B) 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C) 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D) 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12.有10台计算机建成10Mbps以太网,如分别采用共享以太网和交换以太网技术,则每个站点所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分另为()。
计算机网络(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Andrew 编著.ppt
2019-6-26 11
各种电缆
无屏蔽双绞线 UTP
屏蔽双绞线 STP
聚氯乙烯 套层
绝缘层 铜线
聚氯乙烯 套层
屏蔽层 绝缘层
铜线
同轴电缆
绝缘保护套层 外导体屏蔽层 绝缘层
内导体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12
光线在光纤中的折射
包层 纤 芯
折射角 包层 (低折射率的媒体)
入射角
纤芯 (高折射率的媒体)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时间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26
时分复用
频率
在 TDM 帧中的 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1、不归零NRZ编码: 正电表1,负电表0,光纤:有光1,无光0
2、带宽效率: o 2个比特信号1、0交替才能在正电负电间循环,由尼奎 斯定律:至少B/2Hz的宽带才能获得B bps的传输速率 o 4个信号级别,可以携带2个比特,如00,01,10,11 减少了所需的带宽
3、时钟恢复 o 帮助接收器区分各个比特 o 曼彻斯特编码:与0异或,产生从低到高的转变,表示 逻辑0,1异或,产生从高到低的转变,表示逻辑1。
0
bn
2 T
T
g(t) cos(2 nft)dt
0
2T
cn T
g (t )dt
0
2019-6-26 5
谢谢你的观赏
2019-6-26 6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训(微课版)(第5版)
文件系统安全配置
设置合适的文件和目录权 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和修改。
日志和监控
启用系统日志记录功能, 监控关键文件和目录的变 化,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操作系统漏洞修补与加固
漏洞扫描和评估
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 进行全面扫描和评估,发现潜在
的安全风险。
漏洞修补
根据漏洞扫描结果,及时安装补 丁和升级程序,消除已知漏洞。
应用场景
VPN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跨境电商等需 要远程安全通信的场景。
实现方式
VPN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PPTP、L2TP、OpenVPN 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VPN协议和客户端进行 配置和使用。
05
CATALOGUE
应用程序安全防护策略与实践
Web应用程序安全防护策略
确定其是否通过。
代理服务器防火墙
工作在应用层,通过专用软件(代 理服务器)来转发特定应用程序的 数据,对应用层的数据进行过滤和 转发。
状态检测防火墙
结合了包过滤和代理服务器防火墙 的特点,对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和监 控。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HIDS)
01
安装在受保护的主机上,通过监视与分析主机的审计记录、系
系统加固
通过修改系统配置、限制网络访 问、启用安全选项等措施,提高
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04
CATALOGUE
网络通信安全协议与标准
TCP/IP协议族安全漏洞分析
01
漏洞概述
TCP/IP协议族作为互联网的基础通信协议,存在多个安全漏洞,如IP欺
骗、端口扫描、SYN Flood攻击等。
02
漏洞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 PDU 进行各种处理。
更改报文流:包括对通过连接的PDU的真实性、完整性 和有序性的攻击。
拒绝报文服务: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 发送大量的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的 服务。也称为拒绝服务DoS或网络带宽攻击或连通性攻 击。
7.3 数字签名 7.4 鉴别
7.4.1 报文鉴别 7.4.2 实体鉴别 7.5 密钥分配 7.5.1 对称密钥的分配 7.5,2 公钥的分配
第 7 章 网络安全(续)
7.6 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 7.6.1 网络层安全协议 7.6.2 运输层安全协议 7.6.3 应用层的安全协议破
7.7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7.7.1 链路加密 7.7.2 端到端加密
这种加密系统又称为对称密钥系统。
数据加密标准 DES
数据加密标准 DES 属于常规密钥密码体制,是 一种分组密码。
在加密前,先对整个明文进行分组。每一组长 为 64 位二进制数据。
然后对每一个 64 位二进制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产生一组 64 位密文数据。
最后将各组密文串接起来,即得出整个的密文。
公钥密码体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 原因,一是由于常规密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分 配问题,另一是由于对数字签名的需求。
现有最著名的公钥密码体制是RSA体制,它 基于数论中大数分解问题的体制,由美国三 位科学家 Rivest, Shamir 和 Adleman 于 1976 年提出并在 1978 年正式发表的。
计算机网络(第 5 版)
第 7 章 网络安全
第 7 章 网络安全
7.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7.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7.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7.2 两类密码体制 7.2.1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7.2.2 公钥密码体制
第 7 章 网络安全(续)
逻辑炸弹——一种当运行环境满足某种特定条 件时执行其他特殊功能的程序。
7.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保密性 安全协议的设计 访问控制或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
7.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加密密钥 K
截获
A
明文 X
E 运算 密文 Y 加密算法
截取者 因特网
篡改
解密密钥 K
B
密文 Y D 运算 解密算法 明文 X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截获 被动攻击
中断
篡改 主动攻击伪造 被动攻击 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 一个协议数据单元 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
攻击者通过观察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 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 攻击又称为流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
如果不论截取者获得了多少密文,但在密文中都 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唯一地确定出对应的明文,则 这一密码体制称为无条件安全的,或称为理论上 是不可破的。
如果密码体制中的密码不能被可使用的计算资源 破译,则这一密码体制称为在计算上是安全的。
7.2 两类密码体制
7.2.1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所谓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即加密密钥与解 密密钥是相同的密码体制。
Y EK ( X ) DK (Y ) DK (EK ( X )) X
一些重要概念
密码编码学(cryptography)是密码体制的设计学, 而密码分析学(cryptanalysis)则是在未知密钥的 情况下从密文推演出明文或密钥的技术。密码编 码学与密码分析学合起来即为密码学 (cryptology)。
伪造连接初始化:攻击者重放以前被记录的合法连接 初始化序列,或者伪造身份而企图建立连接。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目标
(1) 防止析出报文内容; (2) 防止通信量分析; (3) 检测更改报文流; (4) 检测拒绝报文服务; (5) 检测伪造初始化连接。
防止攻击的策略
对于被动攻击可以采用各种加密技术。 对于主动攻击,则需将加密技术和适当
的鉴别技术相结合。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
恶意程序(rogue program)
计算机病毒——会“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 “传染”是通过修改其他程序来把自身或其变 种复制进去完成的。
计算机蠕虫——通过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从 一个结点发送到另一个结点并启动运行的程序。
特洛伊木马——一种程序,它执行的功能超出 所声称的功能。
7.8 防火墙
7.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 (1) 截获——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 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
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即公钥) PK 是公开信息,而解密密钥(即私钥或秘 钥) SK 是需要保密的。
加密算法 E 和解密算法 D 也都是公开的。 虽然秘钥 SK 是由公钥 PK 决定的,但却
不能根据 PK 计算出 SK。
应当注意
任何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密钥的长度, 以及攻破密文所需的计算量。在这方面, 公钥密码体制并不具有比传统加密体制更 加优越之处。
使用的密钥为 64 位(实际密钥长度为 56 位, 有 8 位用于奇偶校验)。
DES 的保密性
DES 的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而算法 是公开的。尽管人们在破译 DES 方面取得了许 多进展,但至今仍未能找到比穷举搜索密钥更有 效的方法。
DES 是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实用密码算法标准, 它曾对密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 DES 的密钥的长度。 现在已经设计出来搜索 DES 密钥的专用芯片。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 IDEA 使用128bit密钥,更不
容易被攻破。
7.2.2 公钥密码体制
公钥密码体制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 钥,是一种“由已知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 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密码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