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8课《鸟》教案 新人教版1
第18课鸟一、【教学目标】1、阅读文本,读通,读顺。
2、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鸟的特点。
3、找出相关句子,明白作者爱鸟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教学重难点】作者的“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见过鸟吗?说说你心目中的鸟儿四什么样子的。
2、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师梁实秋笔下的鸟儿。
二、简介作者及散文《鸟》: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
其中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
作者的“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
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情伪的透辟洞察。
尤其是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
三、走进文本:阅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学习方法指导: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然后抓住一些重点词进行概括,并与同学交流。
1、读通、读顺,明白文中所讲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
2、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鸟的特点?(用横线画出来,并做好标记)3、爱鸟体现在哪些方面?4、悲鸟体现在哪些方面?四、交流学习体会,总结全文。
五、作业布置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
五、【板书设计】鸟笼中鸟可怜苦闷听鸟鸟声的可爱凄绝观鸟鸟的形体动作之美感伤美鸟消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2)第五单元第18课《鸟》教学设计
《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3.激发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2.激发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回顾写鸟的诗句,再配乐欣赏鸟的图片的。
教师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预习
2.朗读课文,勾画出各种各样的鸟。
找出文中直接体现作者对鸟的情感的句子。
找出文中都为我们描绘了那些鸟?
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作者对鸟的情感的句子。
三、细读文本
1. 读三四段,分析作者对鸟的声音、外形的描写,体会作者爱鸟的情感。
默读课文,用笔圈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仿照句式:
我最喜欢句子是 _____,因为 ________ 。
2.学法指导,默读以及从修辞和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
四、研读文本
1.给作者带来愁苦的是那些鸟?具体在哪几个段落?
2.具体到段落,小组讨论分析“悲苦之情”与爱鸟的情怀是否矛盾。
3.引导学生师生概括本文中心。
五、拓展
1.欣赏图片,谈感受。
2.配乐欣赏文字,结课。
六.小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鸟1.顺读全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3.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1.合作交流法。
2.组内讨论法。
3.阅读感悟法。
理解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理解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第课时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和文学常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顺读全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重点】1. 顺读全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初读感知⇒探究阅读⇒拓展延伸导入一:图文型[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诗句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古往今来关于鸟的文学特色,理解鸟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
出示诗歌中鸟的形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
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文《鸟》。
导入二:鉴赏型[设计意图] 通过鉴赏文学作品中对鸟的描绘,让学生了解鸟的特性和描写鸟的方法。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是冯骥才《珍珠鸟》中的片段,同学们试赏析这段关于写鸟的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文章,那就是梁实秋的《鸟》,去鉴赏其中更为精彩的描写。
一、检查预习,了解常识[设计意图] 了解学生掌握的生字词的情况和掌握文学常识的情况,对掌握课堂节奏起到心中有数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案新人教版1
鸟【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作者爱鸟、爱自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一些鸟的图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
原名治华,笔名秋郎。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后及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场写批评文章和新诗。
1923年留学美国。
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
1928年及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
先后及鲁迅等就人性描写诸问题展开论战。
他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没有阶级性,宣传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后到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南下到四川,在重庆?中央日报?编辑副刊。
1949年到台湾,曾在编译馆、台湾大学、师范大学任职。
论著有?浪漫的及古典的?、?文学的纪律?、?文艺批评论?、?偏见集?、?文学因缘?,散文?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编著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译有莎士比亚剧本20种、詹姆斯·巴利的?彼得·潘?、E.勃朗特的?吼叫山庄?,还曾主编?远东英汉大字典?。
论?雅舍小品?。
小品文的作者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须在悠闲中才有所获得。
我们都很清楚梁实秋先生是来自学院的教授学者,他既继承了晚明以来舒适的小品文风格,又接收了英国散文的个人笔调。
他追求所谓“雅〞的文调,批评市井之流的语气、村妇骂街的口吻,他的散文表现出一种闲和的雍容雅态。
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全体。
〞?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小品集中雅趣横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8课鸟第1课时【学习目的】1.积累生字词,理解课文,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
2.了解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中心。
3.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领会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领会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
今天我们所学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X。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中表现“知性”的。
2、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划出写鸟的特点的文字,用波浪线标出作者爱鸟体现在哪些方面,用着重号标出作者悲鸟的内容,批注自己阅读的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2)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抟(tuán)羽翮(hé)蜷伏(quán)栅栏(zhà)饮啄(zhuó)呱呱(gū)曳着(yè)长喙(huì)丰腴(yú)迷惘(wàng)鸢鹰(yuān)(3)词语解释交响乐:名称源出于希腊语,意即“一起响”。
至十八世纪后半期发展成为独立管弦乐作品,通常包含四个乐章(有时冠以慢板引子),个别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
各乐章的体裁与奏鸣曲极似,只是规模较大,音乐主题有较大发展,管弦乐法也丰富些,适于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
鼎沸:①水涌流翻腾的样子。
②比喻形势纷扰动乱。
③形容喧闹、嘈杂。
玲珑:词语原意为娇小灵活之意指物体精巧细致。
也指人灵巧敏捷。
秾纤:①指肥瘦。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8课《鸟》教案
此外,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我认为可以进一步优化。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提问的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但他们对于鸟类生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度,我可以在课前准备更多关于鸟类的趣味知识,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教授生态意识方面,虽然学生们在讨论中能够认识到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行为可能并不会立即改变。为了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参与鸟类保护和环境美化,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8课《鸟》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8课《鸟》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鸟》一文,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通过对鸟的赞美,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如“翱翔”、“婉转”、“巢穴”等,并掌握其用法。
最后,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我意识到需要更加及时地进行解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鸟类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鸟》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鸟》教案1教学目标1.品尝语言,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理解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培育学生共性化的阅读力量和感悟力量。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学习,有了肯定的语文根基。
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力量,也有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力量,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他们可以发挥主体作用,在平常的课堂中已养成“敢想、敢说、敢写、敢评、敢合作、乐探究”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意课内外延长,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沟通,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存,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供应充分的表达时机,让学生学会表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大森林中各种鸟儿的画面和叫声)你听到了什么?从催人播种的布谷鸟那里,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报喜的喜鹊那里,我明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从终日劳碌的燕子那里,我熟悉到勤劳的珍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英勇坚韧的精神……现在我们就和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倾听鸟语,感受鸟的悲喜。
二、扫瞄课文,清清晰楚鸟类别1.哪一句话点明白对鸟的感情和态度?提示:开篇“我爱鸟”点明白对鸟的`“爱”。
一个“爱”字,说明了他对鸟的态度和情感,也构成了整篇文章的根本线索:文章就是围围着“爱”的情感来绽开的,其字里行间正饱含着“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透辟洞察”。
2.笔下分别描述了哪几类鸟?提示:笼中的鸟、四川野外的鸟、文学作品中的鸟、寒风中枝头的鸟、现实中的鸟。
三、合作探究,明明白白心1.对于笔下不同的鸟,流露的感情有什么不同?提示:对那“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的“胳膊上架着的鹰”、那“常年地关在栅栏里”的“笼子里的鸟”,是哀怜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鸟第课时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3.理解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
1.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2.理解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
新课导入⇒合作探究⇒赏读语言⇒拓展延伸[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描写,为下面鉴赏文章的语言做铺垫。
分析下面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
2.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明确〕 1.排比,表现出作者观察细致,显得鸟儿的种类繁多。
2.夸张。
体现出鸟儿的轻灵。
“减一分”,“增一分”,显示出鸟儿的身体比例匀称,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
一、合作探究[设计意图] 通过层层探究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思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明确〕清脆、嘹亮、圆润、和谐、色彩斑斓、玲珑饱满、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临风顾盼、高踞枝头、俊俏、轻灵追问: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都是褒义词。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赞美之情及对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2.从文中找对“爱鸟”的描写。
〔明确〕有对笼中鸟的同情;对比写鸟的苦闷;有对鸟的美丽的赞美;还有通过鸟来写人的心情,实际也是对鸟的爱;绘鸟鸣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短叫圆润而不单调,似和谐的交响乐,细腻地创造了悦耳的效果;绘形,先用“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作由衷的赞美,然后铺展开来刻画。
“多少样不知名的……喜悦的一种雄姿”,可谓是情满纸上爱意流溢。
3.前面四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自然段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明确〕如果说前面四自然段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自然段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自然段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案.doc
18鸟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理解冷冷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培养学牛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根基。
他们己经初步具备了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也冇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教师的冇效指导下,他们可以发挥主休作用,在平时的课堂中已养成“敢想、敢说、敢写、敢评、敢合作、乐探究”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止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导入新课(出示大森林屮各种鸟儿的画面和叫声)你听到了什么?从催人播种的布谷鸟那里,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报喜的喜鹊那里,我明片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现在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倾听吗语,感受鸟的悲喜。
二、浏览课文,清清楚楚鸟类别1.哪一句话点明了作者对鸟的感情和态度?提示:开篇“我爱鸟”点明了作者对鸟的“爱”。
一个“爱”字,表明了他对鸟的态度和情感,也构成了整篇文章的基木线索:文章就是围绕着“爱”的情感来展开的,其字里行间正饱含着“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透辟洞察”。
9 作主■莘'下令口||堆1术了口世也?提示:笼中的鸟、四川野外的鸟「文学作品中的鸟、寒风中枝头的鸟、现实中的鸟。
三、合作探究,明明白白作者心1.对于笔下不同的鸟,作者流露的感情有什么不同?提示:对那“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翩不整地蜷伏着不动”的“胳膊上架着的鹰”、那“常年地关在栅栏里”的“笼子里的鸟”,作者是哀怜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七年级上 18 鸟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梁实秋,积累本文的22个词语;2、学习朗读的技巧,练习快速默读课文;3、通过合作学习,理解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以及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过程和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自然赋予生物的神韵和自然和谐的美。
2、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鸟的乐与苦。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第一篇就有这样的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说的是雎鸠鸟在河滩上关关地鸣叫着。
这说明中国人很早之前就将鸟写进了诗歌当中。
大家还能不能背诵一下其它关于鸟的古诗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确,古人笔下关于鸟的诗句数不胜数,那今人笔下的鸟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鸟》。
二、检查预习上课前,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谁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梁实秋。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中国浙江杭县(今余杭),出生于北京。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鸟》教案新人教版
《鸟》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及作品有关的文学知识,学会有感情地朗诵。
2、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研究文章要旨并领会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神往之情。
教课要点: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课难点:研究文章要旨并领会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神往之情。
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累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粗心。
教课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知道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第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说的是雎鸠鸟在河滩上关关地鸣叫。
这说明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将鸟写进了诗歌中间。
大家还可以不可以背诵一些其余对于鸟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确实,先人笔下对于鸟的诗句不计其数,那么今人笔下的鸟又是什么样的呢?下边,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鸟》(板书课题)2、作者介绍:梁实秋( 1903—1987),有名文学议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一世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建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第一版的最高纪录。
中国现今世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标新立异而交口称赞的散文经典。
今日我们所学的《鸟》则是这种散文的模范。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安在文中表现“知性”的。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侧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划出写鸟的特点的文字,用波涛线标出作者爱鸟表此刻哪些方面,用侧重号标出作者悲鸟的内容,标注自己阅读的感觉,列出不懂之处。
2、校订读音,累积词语:抟(tu án)羽翮(hé)蜷伏(quán)栅栏(zhà)饮啄(zhuó)呱呱( gū)曳着( yè)长喙( huì)丰腴( yú)迷茫( wàng)鸢鹰(yuān)交响乐:名称源出于希腊语,意即“一同响”。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第18课 鸟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脉络。
2.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特点:通过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深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3.感受散文和说明文中状物的不同。
学习重难点1.在赏析中体会作者状物的独特魅力。
2.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特点,感受散文和说明文中状物的不同。
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鸟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最爱。
我们学过的许多诗文中都有鸟的身影, 大家能回忆并背诵出来吗?(示例: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些灵动的小生命,给了人们多少遐想,激发了人们多少灵感,寄托了人们多少情思!今天让我们带着对鸟的美好情感,走进梁实秋的《鸟》一文。
二、预习导学、不看不讲1 .作者你了解了吗?本文作者是梁实秋,原名治华,字实秋。
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梁实秋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
他的小品散文,广涉人生世态,内容丰富,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念故乡、抒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
他的作品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
小品散文,一般指的是散文中短小隽永而偏重于记叙、抒情、述感一类的文章,以即兴抒写作者的日常观感。
2.字音你读准了吗?蜷伏(quon) 鸟唯(zhudn) 拖曳(ye) 斑斓(Idn) 臃肿(yong)稼纤(n6ng xian)迷惘(wdng) 蹋蹬(ju ji) 感喟(kui) 褴褛(Idn lu)3.课文你读熟了吗?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
4.脉络你理清了吗?本文重点描绘了鸟,作者依照鸟给予自己的不同感受,依次写了哪几类鸟?文中哪个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鸟的情感?作者依照鸟给予自己的不同感受,依次写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笼中鸟,令人喜悦的鸟,令人憎恶的鸟,令人悲苦的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8课《鸟》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鸟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鸟类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来描绘一个物体或场景。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鸟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5.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绘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鸟类是一类具有羽毛、翅膀和喙的脊椎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鸟类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风景,也是我们了解自然、学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窗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鸟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对鸟儿的喜爱和敬意。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写作方法,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鸟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4.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儿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写作技巧: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描绘事物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语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6.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上积极与他人交流、分享,共同探讨课文内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020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鸟word教案
18鸟【导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
3.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鸟以艳丽的羽毛,轻盈的身姿,美妙的飞翔,动听的歌声点缀着大自然;鸟又以捕捉害虫,保护庄稼成为人类的朋友……人们又是怎样对待鸟的呢?我们去散文大家梁实秋写的《鸟》中寻找答案吧。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1)生字抟.扶摇(tuán)蜷.伏(quán)栅.栏(zhà)鸟啭.(zhuàn)呱呱.(gū) 嘹.亮(liáo) 曳.(yè) 长喙.(huì)丰腴.(yú) 臃.肿(yōng) 倏.(shū) 迷惘.(wǎng)伫.立(zhù) 鸢.(yuān) 魁梧..(kuíwǔ) 蓦.然(mò)料峭.(qiào) 战栗.(lì) 抖擞.(sǒu) 戟.(jǐ)蓑.衣(suō) 褴褛..(líng dīng) 窗棂.(líng)..(lán lǚ) 伶仃鸱枭..(chīxiāo) 干瘪.(biě) 烟囱.(cōng)(2)词义俊俏:(相貌)好看。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据为己有:占据为自己所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18课《鸟》教案
5.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如“翱翔”、“啼鸣”等,这些词汇在课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包括鸟类的习性、特点以及作者对鸟类的情感表达,是本节课的重点。
(3)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4)朗读技巧的掌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准确运用:学生在运用新学的生字词时,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或语境不符的情况,需要教师举例解释,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修辞手法:如课文中的句子“鸟儿在枝头唱歌”,教师可以指出这是拟人修辞,将鸟儿的啼鸣比作歌唱,赋予鸟儿人的情感,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4)朗读指导: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一段描述鸟类飞翔的句子,示范如何通过朗读的节奏和语气变化,表现出鸟儿飞翔的自由与轻盈,引导学生模仿和练习。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各小组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鸟类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我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巩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鸟教案新人教版
《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之情,学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三、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诗中有很多描写鸟的诗句,比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你们还记得哪些写鸟的诗句呢?(生回答。
)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充满生机。
我们的散文家梁实秋也喜欢鸟,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作者笔下多姿的鸟儿吧!(二)作者简介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
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三)检查字词羽翮蜷伏伫立釉绿鸢鹰筵席蹐踞感喟鸱枭抟扶摇秾纤合度蓬松戟张不容置喙瞵(lín)视——瞪眼注视。
昂藏((cáng)——形容仪表雄伟。
褴褛(lán lǚ)——形容衣服破烂。
鸱枭(chī 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
(四)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我爱鸟”)2.作者爱鸟的哪些方面?请用“作者爱鸟的……,你看(听)……”句式回答。
(1)“我”爱鸟的声音。
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2)“我”也爱鸟的形体。
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3)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3.五段中说:“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作者的“单纯”指的是什么?只爱鸟的声音与形体,而不管鸟的行为,也不将鸟诗意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鸟》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ﻫ1、理解内容,把握鸟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鸟的感情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读文中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ﻫﻫ3、把握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社会的愿望ﻫﻫ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读文中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ﻫ难点:文章主旨的把握教学时间:1课时ﻫ一、导入新课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鸟的诗句?说出来(生说诗句)……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充满生机。
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给人悲苦,为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的作品,去品味一下吧![w#二、预习交流ﻫ1、说作者ﻫﻫ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2、识字词羽翮(hé) 呱呱(gū) 嘹亮(liáo) 曳(yè) 长喙(huì) 丰腴(yú) 臃肿(yōng)倏(shū)迷惘(wǎng)伫立(zhù) 鸢(yuān) 魁梧(kuí wǔ)蓦然(mò)ﻫ料峭(qiào)战栗(lì) 抖擞(sǒu) 戟(jǐ)蓑衣(suō) 褴褛(lán lǚ) 伶仃líng dīng) 窗棂(líng)鸱枭(chī xiāo)干瘪(biě) 烟囱(cōng)ﻫ3、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表明作者对鸟的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18.鸟教案
2.文章 段和第 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运用反衬手法,用笼中鸟、寒鸦、鸱枭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中那些鸟的可爱,同时突出的表达了作者不满于囚禁似的笼中养鸟养鸟的做法。
3.作者托物寓意。从作者对各种鸟的描写中,你感悟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
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18鸟
知识目标
理解内容,把握鸟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鸟的感情。
能力目标
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学习运用多种修辞和衬托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把握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月天,清风送冷,枯枝新芽嫩;侧耳听,啁啾细语,暖人心。那是谁在报告春的消息?出示影片《杜鹃》。是鸟!今天我们怀着欣喜走进这美妙的鸟世界。
1.第②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儿的苦闷”?请举例说明。
引用:“抟扶摇而直上”说明鸟儿的自由翱翔与笼子里的鸟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反问:“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表达作者对空中霸主“鹰”遭遇的同情。
类比:“粘在胶纸上的苍蝇”与“笼子里的鸟”类比,形象直白。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分析情感
1.赏析下面语句。
(1)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是说鸟的身躯玲珑饱满,“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写出鸟儿的身体比例匀称。作者生动地表现了鸟美妙的体形,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现实社会的悲哀是人类造成的,人类囚禁了鸟儿,囚禁了自由,总有一天当天空中再没有鸟儿飞过的时候,人类会知道是我们自己囚禁了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把握鸟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鸟的感情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读文中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
3、把握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社会的愿望
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读文中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
难点:文章主旨的把握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鸟的诗句?说出来(生说诗句)……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充满生机。
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给人悲苦,为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的作品,去品味一下吧![w#
二、预习交流
1、说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2、识字词
羽翮(hã)呱呱(gū) 嘹亮(liáo) 曳(yâ) 长喙(huì) 丰腴(yú) 臃肿(yōng)
倏(shū) 迷惘(wǎng)伫立(zhù) 鸢(yuān) 魁梧(kuíwǔ) 蓦然(mî)
料峭(qiào) 战栗(lì) 抖擞(sǒu) 戟(jǐ)蓑衣(suō) 褴褛(lán lǚ) 伶仃líng dīng) 窗棂(líng) 鸱枭(chīxiāo) 干瘪(biě) 烟囱(cōng)
3、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表明作者对鸟的情感。
三、整体把握--------读鸟
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
通读全文:
小组合作一:划出文中描写鸟的句子,说说作者爱鸟的原因。
请用“作者爱鸟的…………,你看(听),……..”的句式回答。
预设
(1)“作者”爱鸟的声音。
你听: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这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作者”也爱鸟的形体。
你看: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鸟的形体较之
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有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生动地写出了鸟美妙的形体,仿佛是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女,无限的赏析和赞叹渗透在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鸟是何等的喜爱。
(3)其实文中作者鸟给“我”的悲楚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例如: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
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
见到笼中鸟,羽翮不振,蜷伏不动,我感到苦闷
四、课文精读-------品“鸟”
合作学习二: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的理由(修辞、句式、字词)
预设:
(1)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鸟鸣声比作“和谐的交响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悦耳的效果。
(2)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用短句写出了杜鹃叫声的凄绝。
(3)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作者化用宋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语句,用语典雅,描画了鸟优美的体态,表现出对鸟的喜爱之情。
(4)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一个“刺”字,生动地刻画出“我”见到鸟儿的喜悦之情。
(5)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拳”“缩”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立在稻田的样子,衬着山色和梯田的背景,好一幅“青天白鹭图”!
(6)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运用比喻和联想,由鸟及人,写在贫困中挣扎的鸟与人,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五、主旨探究----------悟“鸟”
跳读全文,思考,除了爱鸟,作者对鸟还有哪些情感?
梁实秋先生在文中,写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他的情思。
作者这种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外部资料::作者的背景,他当时在新月文人圈里与徐志摩不甚相谐,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
小结:课文的主旨,向往自由与美好
六、拓展提高---------鸟“说”
假如你是鸟,你想说什么?
预设:
别束住我的手脚,穿破云层,我是一只自由的鸟,让我飞吧,给我一点做鸟的自豪,我已经厌倦了这笼,这水,这吃不完的食物,这温暖的巢。
这梦想,这渴望,钻进我的心,让我不安,让我急躁,生命无花,自残便是解脱的方式,我啄调自己的羽毛,我是那样的无用,眼看,花谢了,草枯了,春去了,秋又来了,我只能无谓的鸣叫。
我应该是放纵的,在枝头,在花间,在溪畔,展示飞翔的骄傲,慢慢衰老,慢慢衰老,葬在草丛,葬在花间,葬在河水涛涛。
如果一生注定在笼子中生活,死亡比活着更好。
板书设计:
鸟
梁实秋
关注笼中之鸟
我爱鸟欣赏喜悦之鸟向往自由与美好
同情悲苦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