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地理第七周第2课时
高一级第一学期地理学科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主备 课人
8月26日 8月29日 8月30日 8月31日 9月1日 9月2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7日 9月8日 9月9日 9月12日 9月13日 9月14日 9月15日 9月16日 9月19日 9月20日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3日 9月26日 9月27日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 ####### ####### ####### ####### ####### ####### ####### ####### ####### ####### ####### ####### #######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日期 第 8月23日 一 8月24日 周 8月25日 第 二 周 第 三 周 第 四 周 第 五 周 第 六 周 第 七 周 第 八 周 第 九 周 第 十 周
8月22日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主备 课人 邹 晓
周次 日期 第 十 一 周 第 十 二 周 第 十 三 周 第 十 四 周 第 十 五 周 第 十 六 周 第 十 七 周 第 十 八 周 第 十 九 周 第 二 十 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邹 晓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邹 晓
月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邹 晓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邹 晓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邹 晓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邹 晓
期中考试
邹 晓
####### 11月1日 第三章 第一节: 邹 11月2日 自然界的水循环 晓 11月3日 11月4日 第二节: 11月7日 11月8日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邹 11月9日 晓 ####### ####### ####### 第三节: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邹 ####### 晓 ####### ####### ####### ####### 第四章 第一节: 邹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晓 ####### ####### ####### ####### 邹 #######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晓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5日 12月6日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邹 12月7日 晓 12月8日 12月9日 ####### 第五章 第一节: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邹 ####### 晓 ####### ####### ####### 第二节: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邹 ####### 晓 ####### ####### ####### ####### 期末复习 邹 ####### 晓 ####### ####### 1月2日 1月3日 邹 1月4日 期末考试 晓 1月5日 1月6日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进度(五篇)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进度高一上学期由于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停留在初中“副科”这一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在这一届高一的地理课安排上与往届相比我做了很大的调整。
因为第一册课本上的是自然地理,抽象的东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今年,我选择了先上高一下册,希望这样的改变能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好的学好地理。
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计划如下:一、本学期教学任务:(1)完成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
(2)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例子来学习地理。
二、教材分析:“地理2”的主题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包括地球上的人类状况(人口问题)-人类居住在什么地方(城市问题)-人类干什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四部分。
有以下特点:1、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2、为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3、采取案例学习的思路安排课程内容三、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共两个班,每个班都有____人以上。
因为地理不参加中考,学生进高中前已放弃了一年,基本上每个学生高一地理都是从零开始。
四、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
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与学生探讨地理在现时生活中得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三、四周学习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五、六、七周学习地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八、九、周学习第三单元一、二节并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其中考做准备;第十一、十二周学习第三单元三、四节并分析期中试卷;第十三、十四、周学习第四单元一、二节并复习为月考做准备;第十六、十七、十八周学习第四单元;第十九周总复习,为期末考做准备。
五、教学具体措施: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为充分提高课堂____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地理教学中强化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4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4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篇1经过一个愉快寒假的休整,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为了保证在新学期里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先做好如下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是在学生经历一个学年的地理方面知识的学习进入了初二阶段,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技能。
在课堂上能进行有序的教学,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课堂内精力不集中。
有的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不太强,所以本学期要按照班级实际情况,并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果。
二、教材分析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写简单地图和图表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初步树立正确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懂得协同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本学期是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的地理差异,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了解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及经济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措施1、在一年级现有的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实际,在课后的反思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取长补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在相应地理材料、图片中独立获取地理知识。
在平时月考之前,把学习的基础知识要掌握好,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更快进步。
2、做好不同学生的提高工作。
本学期要对中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能力,如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改进,在课堂上要注意他们的听课状态检验学习效果。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七次周练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地理周练七下图是30o N附近的我国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2、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A.乞力马扎罗马 B.阿尔卑斯山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3、下列高山中,山地的垂直分异最复杂的是()A.天山B.祁连山C.乞力马拉罗山D.长白山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28—30题。
4、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5、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6、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A.土壤不同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7、看下面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 ②的气候类型是,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3)请写出②、⑤分别是什么自然带②⑤(4)镇江市丹阳可能在上图的(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8、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9、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A.高纬度地区 B.赤道地区划 C.中纬度地区 D.两极地区10、读“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模板(6篇)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模板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
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
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第五单元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第六单元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第七单元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第八单元2、工作安排高一地理备课组由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
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
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
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
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
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2.观察在侧视经纬网图与俯视经纬网图中二分二至 的昼夜长短特征。
俯视图 二 分 日
夏 至 日
冬 至 日
俯视图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3. 讨论下列自然现象与地球运动之间的关系: (1)一天里,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揭示了地球的自转现 象还是公转现象?(__自__转__) (2)一年四季里,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揭示了地球的 自转现象还是公转现象?(__公__转__) (3)如果回归线变成30°,会发生什么现象? (_极__圈__变__成__6_0_°__,__热__带__与__寒__带__范__围__扩__大__,__温__带__范__围__缩__小_)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
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B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23.5°S夏至日
4.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 上册
(3)依据代表太阳的箭头_指__向__位__置____判断。例如: 箭头指向北回归线,表明这一天是夏至日。 (4)依据地轴的北极一端与太阳的位__置__关__系__判断。例 如:夏至日这一天,地轴的北极一端朝向太阳,冬 至日这一天背向太阳。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形成 地球上纬度不同 的地方,在同一 时间里,受到的 太阳照射也不相 同,冷热也有差 异,形成了不同 的温度带,人们 将其划分为五带。
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地球公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内容要点说明【地球的公转】1.教材图1.21是地球公转的示意。
它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包括轨道、方向、地轴倾斜状态和与太阳相对位置等。
第二,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同一纬度地带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图中显示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地球所处的位置与日期。
其中,夏至日的日期在2010—2050年这段时间里多数为6月21日,因此教材上夏至日的日期写的是“6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运动,季节就不断更替。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2.由于季节变换的情况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的生活也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教材图1.22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场景作为对话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其中,在农业方面常见的影响有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时间;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有不同季节的穿衣变化、出行游玩的季节安排等。
3.教材图1.23是地球上的五带,此图便于学生认识五带的范围,以及每个温度带的特点。
地球公转,以及相关的季节变换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问题都比较复杂,往往要涉及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等一系列内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能力,尽可能做到在符合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简化内容,重现象描述,轻原理解析。
4.此标题下的“思与学”栏目围绕地球仪上的回归线和极圈展开,说明回归线和极圈的特殊性、它们是如何被命名的和具有的特殊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二节南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南亚地区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南亚地区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南亚地区的掌握情况,为南亚地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以及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人文特点。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1.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看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
- 南亚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北临印度次大陆,南濒印度洋。
2. 南亚的地形特征
- 南亚地形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三个主要部分。
- 北部山地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是南亚的主要山脉。
- 中部平原是由印度河、恒河等河流冲积形成的,是南亚最重要的农业区。
- 南部高原包括德干高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干燥。
2. 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南亚各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现状,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南亚地区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识。
4. 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通过比较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南亚各国在不同领域的差异和联系,培养学生对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的认识。
7.2南亚(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高效优质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
育 宣 传 画
多生子女现象依然非常普遍
《西游记》
晚饭吃什么?
人口与经济
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水稻为主
小麦次之
经济作物主要是黄麻、棉花等
人口与经济
熟悉多种农作物的习性,根据南亚的自然条件,布局各种农作物
因地制宜
印水度稻:东性北喜部温和热西,部水沿海 在小西麦:北喜部温干,旱耐少干雨旱, 分地条区件、较孟好的加平拉原国西部 耐寒,适地应区性强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40内容: 1、判断南亚的地理位置 2、找出南亚的临海国、内陆国、岛国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东、北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低纬度 热带、 北温带
海陆位置 东临 孟加拉湾 西临 阿拉伯海 南临 印度洋 北靠 喜马拉雅山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地理位置
内陆国: 尼泊尔 不丹
人口与经济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
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 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
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 孟买工业区
➢ 加尔各答工业区
➢ 班加罗尔工业区
印度的主要工业中心及其部门:
人口与经济
印度的信息技术
印度的软件业居世界第二位。班加罗尔是全球著名的 信息技术中心,更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人 文气 候环 境 以农业生产为主
人口稠密 深受宗教影响
恒河
② ①③
④
黄恒麻河:下喜游低地洼区、潮,湿孟地加区 拉国为最大产区
西棉北花部:干喜旱晴少天,雨光区照, 德充干足,高有原灌西溉部水地源区
人口与经济
在农业中,畜牧业也占据重要地位,大量饲养牛、羊等牲畜
高一地理必修一 07
课题: 地球的运动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教学内容个性笔记【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提高研究地理现象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昼夜长短计算、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划分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能够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随纬度的变化:同一时刻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随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春、秋分:赤道为最大值。
③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说明:绝对值符号内表示所求点地理纬度和该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纬度距离。
同半球用“-”,异半球用“+”)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独立自学立足课本夯实基础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②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时地方时为___时(当地正午)。
(在右图标出太阳直射光线)思考;a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_______。
(注意: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
)b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______个,怎样分布?______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总结:春秋二分日:太阳直射______,正午太阳高度从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正午太阳高度从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_,正午太阳高度从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总结: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_____值,冬至日前后达一年中的最____值。
【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新知探究
小结
平原一般用 ___绿____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__黄__褐___ 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___蓝____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___白____ 色表示。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2.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每一种地形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地 形之间等高线分布特点的差异。
高原
山地
盆地Βιβλιοθήκη 丘陵平原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活动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青 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 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 脉等地形区。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新知探究
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新知探究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新知探究
对比说明
1. 平原和高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地形类型
相同
平原 高原
地面平坦 起伏较小
不同点 海拔较低 (200 米以下)
海拔较高 (500 米以上)
新知探究
2. 山地和丘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地形类型
相同
不同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2节第2课时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返回目录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返回目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读教材 P28 和 6 幅图片,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和发达的旅游业。
(1)发展旅游业的条件:①自然旅游资源:充满 热 带气
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
游与度假胜地。②人文旅游资源: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
并存, 佛 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返回目录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核心点 热带旅游胜地 【例 2】 [2021·扬州模拟]读携程统计的 2018 年春节出境游 客分布统计图,完成(1)~(2)题。
返回目录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1)中国游客出境游选择最多的国家是( B )
A.新加坡
返回目录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2.河流对东南亚的影响
返回目录
第七章
【归纳总结】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1.中南半岛的河流及流经国家
河流
流经国家
红河
中国、老挝、越南
湄公河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湄南河
泰国
伊洛瓦底江
中国、缅甸
萨尔温江
中国、缅甸、泰国
返回目录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返回目录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1)诗句中描述的是哪个地区的地形、河流分布特点( A )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马来群岛
7-2-2 东南亚(第2课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B. 是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C.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D. 是椰枣的原产地
真题演练
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6. 下列描述符合苏门答腊岛的是
(C )
A.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B. 主要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D. 该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内部
7. 假如我国某经贸代表团于今年7月赴东南亚有关国家考察并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 集中的地区
中国的广东和福建华人华侨 人数最多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东南亚是华侨、华人分布最多的地区, 华侨、华人总数可达2000万以上。他们中 的及其后代取得了所在国的国籍,被称为 华人。还有少数人保留了中国国籍,属于 华侨。
热带旅游胜地
①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
1.下列关于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
(D)
B.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边缘C. 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地区
D.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王老师参观的风景名胜可能是
A.
B.
A
()
C.
D.
真题演练
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地形图及中南半岛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 成下列题目。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之国”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东南亚有11个国家,它们分别在哪里?
①
③
②
④⑤
⑪
⑧
⑥ ⑦
与我国大陆接壤的有哪些国家?
缅甸 老挝 越南
⑨ ⑩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读图,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的 名称叫什么?它流经哪些国 家?注入哪个海洋?
2024年地理教师学期教学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地理教师学期教学计划范文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共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包含32课内容。
具体如下:1、《工具和机械》单元旨在阐述常用工具如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的基础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形状和结构》单元聚焦于解析建筑物中常见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并探讨从材料选择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涵盖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等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同种生物个体间的差异,理解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并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学生状况评估本教学班级共计若干名学生,其中女生若干名。
经过数年的科学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他们对周遭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乐于动手实践,擅长操作。
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效率不高,未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重点培养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升科学知识与探究技能。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并具备设计与制作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常见形状与结构的能力,并激发其通过设计与制造“桥梁”来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与燃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能量及其变化,并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2、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亲历探究全程,以获取科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并享受探究的乐趣。
3、指导学生运用假设,分析因果关系,注重实验观察能力、数据采集与结果解释,以及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资源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024~2025学年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3 地球运动(第2课时)课件
(第2课时)
地球的自转特点
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自转特征,思考完成以下表格:
方向 周期
旋转 中心
产生 的自 然现 象 29003
地球的自转运动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约为24小时(一天)
地轴
地球的公转运动
①昼夜交替 ②时差
地球的公转
29003
学习目标
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 公转的方向、周期。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 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论:
黄赤 夹角
太阳直 射点的 回归运 动
正午太 阳高度 角的变 化
影子长 短的周 年变化
影长北半球夏季 较短 影长北半球冬季 较长
注:①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②南北回归线之间特殊,直射时影子最短。
29003
学以致用
①
②
影长H1
影长H2
太阳高度角越大,同样高的物体影长越 短 (长/短)。
一天中, 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图2
图1 图3
当堂检测
武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 “捕影”活动。图1示意地球公转、图2示意 春分日影子观测活动照片、图3示意学校停车 场(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完成各小题。
3. 二分二至日中,正午停车
B 场遮阳面积最大的是( )
A. 春分 B. 夏至
C2.90秋03 分 D. 冬至
新知探究
(3)影子长短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4)影响影长周期变化的原因是?
与正午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夏季,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 冬季,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导学稿人教新课标
第七章第二节: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一、学习目标:1.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指出山脉分布、主要河流流向、主要平原。
2.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
三、按照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1.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的特点。
及。
种人,其中华人华侨占一定比重,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组集中的地方是。
4.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
5.东南亚地理状况相关歌诀“南洋”东南亚,国家共十一;最大群岛国,印度尼西亚;欧洲向东行,必经马六甲;印太两洋间,“十字路口”卡;半岛山河间,分布呈纵向;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下游宽且缓,冲积成平原;土肥灌溉便,人稠农业兴。
群岛多火山,三大板块间;印度尼西亚“火山国”名兼;农民不怕险,火山口种田。
四、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学生上黑板)五、师生之间展开交流,梳理本课知识教师针对当堂展示中暴漏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释疑和分析。
六、当堂练习1.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久伊洛瓦底江 B.红河 C。
湄公河 D.萨尔温江2.下列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B.山某某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C.中南半岛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D.中南半岛地处低纬3.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C.南高北低,以高原为主 D.东高西低,以山地为主4.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A.马来群岛 B.西印度群岛 C.日本群岛 D.夏威夷群岛6.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河泥砂冲积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地理讲学稿
课题: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二)
主备:张鹏儒备课组长:张鹏儒审核:授课人:
课型:新授课班级: 姓名:时间:第七周第 2 课时【学习目标】:
1.分析说明工业分散形成条件,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结果;
2.案例分析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本课重难点);
3.结合上节内容,比较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预习指导】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概念:工业分散是指具有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位置上
的现象。
工工业分散成因:在各地寻找最优区位
业目的:降低,提高
分体积、重量、价格
散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工厂
与形成之间的分散
工产品结构,零部件繁多的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地
域
联
系结果:1、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
2、形成了跨国公司
工业的地域联系
现代化的方式
条件
现代化的和手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教师精讲:
1、工业分散的形成
关于工业分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工业的分散,是因为工厂在某一地区过渡集中,达到饱和后出现一系列问题,工业随后向其他地区转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而这种分散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
另一种是现代工业分撒,它是工业联系的结果,这种分散的前提条件是科技的进步,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小,运输费用较低,②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同时地区间经济联系加强,导致全球性跨国公司出现,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形成世界性生产网络,这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市场。
2、比较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三、合作讨论
结合教材图4.8所示内容,讨论分析福特汽车在全球范围选择合作伙伴的原因及表现。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上海的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2、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纺织厂最有可能是()
A棉纺织 B 毛纺织厂 C 合成纤维厂 D 麻纺织厂
3、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产生的影响是()
①推动了经济全球化②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
③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④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表示某国工业公司在异国发展的过程。
a、b两国为发展中国家,c、d两国为发达国家。
据此完成4----6题。
4、在I阶段,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
5、在Ⅱ阶段,该公司考虑其厂址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技术
6、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Ⅱ阶段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最主要的优势是()
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