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12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b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2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 ③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各 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二战后之所以出现 两极格局,一是由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二 是因为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 • ④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 系格局,导致两个阵营尖锐对峙,引起国际 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 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力量发展提 供了一定的机会。
军事
成立北约,以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
成立
华约
,以对抗北约
• 6. 影响 • 两大 军事政治 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 极格局形成。 • [特别提醒] ①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 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 极格局的最终确立。 • ②“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 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美国在“冷 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 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 考点二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1. 国家分裂 • (1)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 成立了德意志 联邦共和国 和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 • (2)朝鲜分裂: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 大韩民国 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 • • • • • •
2. 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 (1)1950年, 爆发。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二战后,法国、美国先后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3. 核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最终从古巴撤出导弹。 1962年, 4. 阶段特征 (1)世界在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 3.影响 • (1)消极影响: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 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政治上,严重 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 对的阵营;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 发展;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 下。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
-13考点一 考点二
论从史出: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特点。 (2)史料二中说美国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你 认为如何? (3)根据史料三,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 关闭 了火药味 ” 。 (1)提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
-23考向一 考向二
试题立意:本题以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为切入点,旨在 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的国际关系的紧张。朝鲜战争是全面冷 战背景下局部“热战”的典例范例,高考命题方向重视结合区域形势 图考查美苏冷战格局对国际关系、国家疆域变动的影响。
-24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20世纪50年代”和“朝鲜半岛形势 图”。 ②联所学,找关联:1948年,朝鲜半岛分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和大韩民国,继而爆发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 局部“热战”,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辨题肢,定答案:题干中的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反映 的是朝鲜战争的情况,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 背景的一次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的扩展,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 是援助欧洲经济复苏的经济措施,与朝鲜战争无关,故B项错误;在 朝鲜战争中苏联并没有直接参战,故C项错误;朝鲜战争与联合国势 力的扩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20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和“贯穿全 书的主线”。 ②审设问,找关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 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加剧,这是导致战后两极格局 形成的根本原因。 ③审题肢,定答案: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 同,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但两极 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势,故B项错误;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 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下 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 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故D项错误。 答案:C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两极世界的形成
军事
成立北约,以遏制苏联、称霸世 界
成立__华__约____,以对抗北约
3.影响 两大_军__事__政__治__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学法引领] 两极世界形成的“一、二、三” 一个体系:雅尔塔体系。 二种对抗形成:一是“冷战”;二是“热战”。 三大对抗领域:即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
雅尔塔体系是美、 英、苏三国首脑通 过雅尔塔会议所确 区别 定的战后世界秩序 和政治格局的基本 蓝图,其实质是美 苏两分天下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 为中心、以两大军 事政治集团、两大 阵营全面对抗为特 点的格局
冷战是美苏对抗的 主要形式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是雅 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 联系 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 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 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3.两极格局的特点及启示
(1)特点:①美国、苏联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 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 大局。
②世界两极格局,实际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 点的格局。美苏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 主导作用。
③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在一起。“冷战” 是斗争的主要形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压制共产主义 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由此表现为政治 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 上的割据。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 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
第12讲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1.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新独立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
起来,相互支持。 2.兴起标志:⑨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 尔格莱德举行。 3.奉行政策:⑩ 非集团 ,不结盟。
4.任务:反对
国的扶持;制定出⑦ 合乎国情 的经济发展战略。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1)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⑧ 政治大国 的目标。 3.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新兴国家间的“和平合作”,属于政治范畴,A
项属于经济范畴,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新解放的国家的出 现”指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C项正 确;D项中“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2011江苏单科)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B )
栏目索引
第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政治格局的演变
栏目索引
第12讲
考纲要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的瓦解:①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②战后日本经济 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 兴;④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探索——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了解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因此国际关系史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在世界近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无论是维也纳体系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本文试就对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史做一些简略的分析,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二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使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成为必然。
1、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衰落:①二战彻底打垮了德国,其领土被盟国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际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
②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枯竭,昔日威风一扫而光。
③法国更是元气大伤,二战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因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国际威望急剧下降。
2、美国独占鳌头,反映在:①军事上因其常规军事实力最强,并垄断原子弹等,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②经济上因工业实力雄厚,黄金储备丰富,美元地位提高等,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③政治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3、苏联的空前强大,反映在:①经过二战,苏联的军队空前壮大。
②其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强国。
总之,旧的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苏实力均衡。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二、两极格局初步形成的标志: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世界大国开始按照战争期间一系列首脑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它确立的过程主要包括:1、1945年联合国成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17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1)实力变化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表现(1)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2)对峙表现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方法技巧]1.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措施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亚洲:二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③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思维导图]“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答题术语]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
2.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3.马歇尔计划决不仅是一项紧急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4.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一分为二。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考向预测:两极格局的形成《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高考历史大一轮课件必修两极格局的形成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引言 • 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 • 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 两极格局下经济发展与变革 • 两极格局下文化交流与碰撞 • 两极格局下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
两极格局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对于理解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旨在帮 助学生全面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过程和影响。
不同文化间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途径
国际旅游、留学、艺术展览、学术会议等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 流与了解。
文化融合的表现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也在服饰、饮 食、节日等方面出现融合现象。
文化认同与尊重
在交流与融合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学会尊 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文化冲突及其影响
军事竞赛
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美苏 两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包 括核武器、导弹、航母等方面的 竞争。
代理人战争
美苏两国还通过支持各自的代理 人国家进行战争,如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等,以扩大自身的影响 力和势力范围。
03
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特点
01
紧张对峙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 展开激烈对抗,导致国际关系紧 张。
全球化促进了资源、技术和人才的跨 国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和不平衡。
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推动
科技革命的背景
二战后,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以信息技 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高 新技术不断涌现。
VS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12讲_两极格局的形成b_word版含解析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固基题组]1.[2019·浙江测试]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答案 A解析题干反映了当时美苏两个国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大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2.[2019·青岛模拟]下图是《1945~1949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 B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为1945~1949年中欧形势,A项所涉时间为1918年,华约1955年成立,两德统一则是1990年,A、C、D三项错误;由于美苏对峙日益加剧、“冷战”兴起,1949年西德、东德相继成立,德国分裂,故B 项正确。
3.[2019·湖南湘潭一中模拟]国务卿希拉里抵达缅甸,开启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
美联社与路透社都将此举视为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赌博”,文章充满了“冷战”思维。
世界史上“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答案 B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项正确。
4.[2019·石家庄模拟]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等团体认为,如果能在欧洲消除贸易壁垒和增加自由贸易量的话,那么不仅可以为美国带来经济发展机会,而且会为全球资本主义的繁荣与稳定奠定基础。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计时双基练(12)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含答案)
计时双基练12 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 ) A.罗斯福B.丘吉尔C.杜鲁门D.尼克松解析从题目的信息看,题目的观点鲜明地反对共产主义,与杜鲁门时期的“冷战”政策是吻合的,故选C。
答案 C2.(2015·湖北百校模拟)关于上图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
批评者的理由是( ) A.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大B.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加入C.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解析由材料中美国“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欧洲,可知是马歇尔计划。
美国希望通过该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但也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出现了“批评”。
故选D。
答案 D3.(2015·云南昆明三中、玉溪一中高三统考)为了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苏联从1947年开始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
由于这些协定主要由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操作产生,因此一般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
以下关于该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东欧各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高速发展B.苏联防止了所有东欧国家的“离苏倾向”C.继承该计划的经互会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D.加剧了美苏争霸的紧张局势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
莫洛托夫计划是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制,是苏联为联合和控制东欧国家以抗衡美国而采取的措施,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正式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东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团结。
由此可知,C项正确。
答案 C4.(2015·无锡模拟)柏林墙位于德国柏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课件:两极世界的形成(共28张PPT)
美国的冷战措施之三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成立:1949.4.美、英、法等12国签订《北大 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 性质: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冷战措施之经济上:提出马歇尔计划
①背景: 西欧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一些西欧国家的工人运动高涨 ②提出:1947.6.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 经济援助计划。 ③实施:1948-1951年,欧洲15国接 受了美国131.5亿美元的援助。 ④是遏制战略重要组成, 促进西欧经济复苏,稳定西欧资本主 义秩序; 有利于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促进欧洲走向分裂,也推进西欧走向 联合。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 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 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 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回答: ⑴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国际力量对比情况? ⑵“可怜的英国小毛驴”“巨大的北美野 牛” “巨大的俄国熊”分别有何表现?
2.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①战后西欧、日本衰落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 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下的对峙
1、冷战的含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 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2、采取冷战方式主要的原因: 双方势均力敌 世界人民反对战争 3、挑起的“冷战”信号(序幕): 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共的“铁幕”演 说
1.(2010年江苏卷)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 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 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 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 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018一轮历史人民版复习教案:第12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含解析
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外交单元宏观概览第12讲两极格局的形成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考纲明示:两极格局的形成。
[主干知识理一理]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使其战时的同盟关系破裂。
(3)美苏实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过程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总体特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
2.具体表现(1)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与朝鲜战争:1948年,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继而爆发朝鲜战争,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美苏发生导弹危机,结果苏联最先做出让步,从古巴撤走导弹。
(4)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美国对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最终美国被迫撤出越南,越南实现统一。
这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拨云见日想一想]1.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试答提示: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
2.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的是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吗?试答提示:否。
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吗?试答提示:否。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手段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4.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什么关系?试答提示:“杜鲁门主义”表现为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高中历史模块学习)(十七) 两极格局的形成(附详细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0·龙岩二模)下面为苏联宣传画。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美苏意识形态冲突的产物B.体现美苏争霸的缓和态势C.美国尚未认识到美苏矛盾D.美国扶持苏联等欧洲国家解析:选A漫画反映了苏联不认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认为其笑里藏刀对苏联不怀好意,说明意识形态影响双方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故选A项;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当时美苏激烈对抗,排除B项;杜鲁门主义公开反共反苏,说明美国早已经意识到美苏之间的矛盾,C项说法错误,排除;在苏联人看来,马歇尔计划笑里藏刀,美国不怀好心,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持敌对态度,排除D项。
2.1946年2月,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 000字“长电报”,提出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扩张,又不会引起全面军事冲突。
同年9月,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长篇报告”,断定美国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
由此可见美苏()A.出现严重战略误判B.“冷战”全面升级C.战争形势骤然紧张D.由合作转向对抗解析:选D据材料“提出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扩张”“断定美国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并结合所学得出美苏由合作转向对抗,故选D项。
3.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北大西洋公约》上签字后哀叹:“与美国共事是一种冒险,因为美国对其它大西洋共同体国家占有巨大的力量优势。
”这说明北约() A.便于美国控制西欧B.激化美欧之间矛盾C.损害英国国家利益D.没能有效遏制苏联解析:选A材料“与美国共事是一种冒险,因为美国对其它大西洋共同体国家占有巨大的力量优势”表明美国在北约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国便于通过北约控制西欧,故选A项。
4.(2020·宁德二模)美国总统杜鲁门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承担国际责任B.推广美国制度C.遏制社会主义D.推行霸权政策解析:选D据材料“领导世界”“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可知,二战后,随着实力的膨胀,美国企图推行霸权政策,故选D项;材料的主旨是推行霸权政策,而不是承担国际责任,排除A项;“推广美国制度”是手段,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未涉及遏制社会主义,排除C项。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12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板块三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真题典例1.[2015·江苏高考]“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该会议的召开()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答案 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兴国家间的“和平合作”,属于政治范畴,A项属于经济范畴,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指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C项正确;D项中“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2.[2014·浙江高考]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
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C.1949年的北约D.1967年的欧共体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图中所示国家包括冰岛、挪威、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
1942年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都被德军占领,意大利是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成员,A项不符合题意;1945年联合国成立,包括了更多的欧洲国家,例如西班牙,B项也不符合题意。
1967年的欧共体不包括英国、冰岛、葡萄牙,D项也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 项。
3.[2014·山东高考]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亚洲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将日本扶植成为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桥头堡,故A项为正确答案。
(人民版)1轮讲解及练习:第12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b Word版含解析 (2)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固基题组]1.[2015·浙江测试]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答案 A解析题干反映了当时美苏两个国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大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2.[2015·青岛模拟]下图是《1945~1949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 B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为1945~1949年中欧形势,A项所涉时间为1918年,华约1955年成立,两德统一则是1990年,A、C、D三项错误;由于美苏对峙日益加剧、“冷战”兴起,1949年西德、东德相继成立,德国分裂,故B项正确。
3.[2015·湖南湘潭一中模拟]国务卿希拉里抵达缅甸,开启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
美联社与路透社都将此举视为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赌博”,文章充满了“冷战”思维。
世界史上“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答案 B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项正确。
4.[2016·石家庄模拟]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等团体认为,如果能在欧洲消除贸易壁垒和增加自由贸易量的话,那么不仅可以为美国带来经济发展机会,而且会为全球资本主义的繁荣与稳定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固基题组]1.[2015·浙江测试]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答案 A解析题干反映了当时美苏两个国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大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2.[2015·青岛模拟]下图是《1945~1949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答案 B解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为1945~1949年中欧形势,A项所涉时间为1918年,华约1955年成立,两德统一则是1990年,A、C、D三项错误;由于美苏对峙日益加剧、“冷战”兴起,1949年西德、东德相继成立,德国分裂,故B项正确。
3.[2015·湖南湘潭一中模拟]国务卿希拉里抵达缅甸,开启对缅甸的“历史性访问”。
美联社与路透社都将此举视为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赌博”,文章充满了“冷战”思维。
世界史上“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答案 B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项正确。
4.[2016·石家庄模拟]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等团体认为,如果能在欧洲消除贸易壁垒和增加自由贸易量的话,那么不仅可以为美国带来经济发展机会,而且会为全球资本主义的繁荣与稳定奠定基础。
该委员会发表声明支持()A.《布雷顿森林协定》B.“欧洲复兴计划”C.《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答案 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欧洲,而《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世界范围的多边条约,故A项错误;二战后,美国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及扩张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势力,推出了马歇尔计划,也就是“欧洲复兴计划”,故B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产物,其本身带有对抗美国的性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同样是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产物,时间上和功能上都不符合材料意思,故D项错误。
5.[2015·安徽师大附中模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答案 B解析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强大,尤其是中国国内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引起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仇视和恐慌。
为阻止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展,美国迅速改变了对日政策,扶日反共,把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堡垒。
联系材料本题选B 项。
6.[2015·山东潍坊模拟]“‘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B.战时同盟解体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D.国家实力变化答案 A解析从“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可知“冷战”的原因是理念和发展目标不同,故A项正确;B 项在题中没有体现;C项是“冷战”格局的表现,不是原因;D项是“冷战”格局的原因,但题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提能题组]7.[2016·蚌埠质检]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
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作者的这段言论()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为“遏制理论”造势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C.促成北约成立D.引发古巴导弹危机答案 A解析从题干“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呼吁美国政府去遏制苏联,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通过西欧进行经济方面援助来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它针对的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与争夺中间地带无关,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1962年制造的,故D项错误。
8.[2015·乐山调研]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是()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答案 C解析图片反映了北约和华约的对峙,世界市场也因此分裂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两个市场彼此相对隔绝,没有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大战,也没有完全断绝经济交往,故B、D两项错误。
9.[2015·惠州调研]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
”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A.华约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答案 A解析由“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可知此组织中各成员国是结盟关系,且以一个国家为首,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华约。
故选A。
10.[2016·石家庄模拟]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美国一边封锁古巴,一边在公海拦截检查去古巴的苏联商船。
美国与苏联在公海形成对峙,核战争一触即发。
后来,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与苏联达成默契,古巴导弹危机解决。
这次事件()A.是战后首次“冷战”发生的表现B.反映出苏联仍然具有相当优势C.典型反映了战后的畸形和平D.标志着美苏两国走向和平对峙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古巴导弹危机,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此事最终以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而告终,但是却反映了美苏争霸导致的危险,这种总体的和平是非正常状态的,故C项表述正确。
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11.[2015·河南商丘模拟]20世纪50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
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答案 D解析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强化了对西欧控制,而中国仍保持独立自主,故A项错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故B 项错误;美国援助西欧并未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是社会急需的轻工业,故C项错误;美苏援助分别促进了西欧的复苏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12.[2016·山西诊断]所谓“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及维护战后和平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确立了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
观察下面的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美国掌控着开启“体系”的钥匙B.和平秩序正受到军国主义的挑战C.维护战后体系是各国的共同责任D.战后体系遏制了军国主义的复活答案 B解析由材料中的漫画“军国”对“雅尔塔体系”的拖拽,可以看出该体系受军国主义的挑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13题26分,14题26分)13.[2015·天津南开区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
(8分)(2)依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9分)(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
(9分) 答案(1)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
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
(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
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及新力量的发展。
(3)说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梳理材料一并提取关键词可知,美国学者认为是苏联扩张引起了“冷战”;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梳理材料二并提取关键词可知,美苏在争霸过程中呈现“紧张”与“缓和”并存的特点;第二小问,从美苏及世界其他因素等方面分析。
第(3)问,以朝鲜及中国为例即可回答。
14.[2015·山东烟台模拟]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
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