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课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课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课文知识点归纳《卖炭翁》是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卖炭的老翁在寒冬时节辛勤劳作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人性、劳动和善良的重要知识点。

下面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知识点归纳。

1. 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在课文中,卖炭翁勤劳努力地砍柴、制炭,以供人们取暖和烹饪使用。

他不畏艰辛、无怨无悔地迎接了寒冷的冬季挑战。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它是社会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2. 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卖炭翁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他却富有智慧和人生的经验。

他能够准确地预测天气和生活的变化,也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炭火。

这表明知识和智慧并不完全依赖于书本学习,个人经验和观察也能够带来丰富的智慧。

3. 人与自然的关系卖炭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他懂得观察云彩的形状和颜色来预测天气变化,利用这些知识选择适宜的时间砍柴。

他还能够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来推测天气的情况。

这种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4. 善良与乐善好施的价值观故事中,卖炭翁把自己所得的炭火分给了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展现了他的善良和乐善好施的品质。

通过这一情节,我们可以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乐于助人、关爱他人可以为社会带来温暖和希望。

5. 人生的艰辛与坚韧故事中,卖炭翁虽然身处艰难的环境,但他没有放弃,坚持努力工作,为他人提供帮助。

这向我们展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挑战,以及面对困境时需要展现的坚韧与勇气。

6. 人情的变幻和不可预测性故事中,寒冷的冬日与暖和的春天之间的转变预示着人情的变幻无常。

卖炭翁虽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却没有预料到客人们对他的需求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

这表明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提醒人们要学会适应和处理变化。

通过对《卖炭翁》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了许多有关人性、劳动和善良的宝贵知识。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

读好韵 脚
这首诗层次多,跳跃性大,频繁换韵。读的时候,注意 韵脚。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 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读好韵脚
这首诗层次多,跳跃性大,频繁换韵。读的时候,注意 韵脚。 5.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6.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 牛头/充炭直。
乐府诗
汉乐府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叙事 诗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揭示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 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买实物,名为“宫市”,实为 掠夺。
主问题:结合诗歌内容,请从情节的叙述和人物 形象的描写中分析诗歌主题。
1、在情节的叙述中分析“苦宫市”的主题。 请自读课文,依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句子填空。
学习目标
1.在情节叙述与人物形象的描写 中分析“苦宫市”的主题。
2.在拓展阅读与底层系列人物形 象的分析中感受作者情怀。
这是一首古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 以格律分类 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以字数分类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以句数分类 从两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
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
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 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 切的同情。
讽喻诗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 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直钱, 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议婚》 作者对富家女与贫家女进行了对比性描述,对当时 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重财轻人、攀高结富的恶俗做 出揭露与批判,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

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卖炭翁》注释译文等知识点.doc

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卖炭翁》注释译文等知识点.doc

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卖炭翁》注释译文等知识点编辑:指导:日期: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卖炭翁》注释译文等知识点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故事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深切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

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三、课文翻译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注释伐:砍伐。

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何所营:做什么用?译文:有个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

卖炭得到钱做什么用?为了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原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注释可怜:值得怜悯。

愿:希望。

辗:碾压,同“碾”。

译文:(数九寒天)可怜他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

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初二下册语文卖炭翁文言文

初二下册语文卖炭翁文言文

初二下册语文卖炭翁文言文
《卖炭翁》初二下册语文原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初二下册语文译文如下: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第24课《卖炭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卖炭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原文翻译
• 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 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 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 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 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 中休息。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 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骑:骑马的人。 • 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 称:说。 •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叱:喝斥。
卖炭翁
白居易
1.走近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

2.把握全诗的主要内容


3.精读全诗,剖析写作特色
标 4.总结和归纳全文表达的思想内涵
5.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 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是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 诗人之一。
凶残掠夺的面目。
合作探究
• 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抒情议论诗,表达了作者对人
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黑暗现实的讽刺。 • B、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 C、全诗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 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 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者生平经历
•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历任县令、州别驾等职。白居易从小 聪明过人,五岁即能写诗,九岁便已熟悉声韵。十一岁时, 白居易因藩镇战乱而前往徐州符离避难。不久又南下越中, 投靠杭州的堂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白居易《卖炭翁》鉴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白居易《卖炭翁》鉴赏

白居易《卖炭翁》鉴赏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

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其详情见韩愈《顺宗实录》卷二、《旧唐书》卷一四○《张建封传》及《通鉴》卷二三五),其受害者当然不止一个卖炭翁。

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而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

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

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唐诗二首-卖炭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卖炭翁》全诗阅读与理解。
2.分析《卖炭翁》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
3.掌握诗中重要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4.领悟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卖炭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今天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此外,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于诗歌意境的讲解,可能过于注重理论,而忽略了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用更生动的语言和事例来阐述,以增强学生们的理解和感受。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对知识点的掌握,但可能过于注重知识本身,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一点,努力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全面发展个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主题的理解:《卖炭翁》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败与贪婪,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诗歌意境的把握:分析诗中通过具体描绘卖炭翁的艰辛生活,展现出的深刻意境。
-修辞手法的识别:掌握诗中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意境与情感的结合:学生可能难以体会诗中的意境与情感,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知识点总结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知识点总结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卖炭翁》知识点总结
《卖炭翁》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
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的故事
三、课文内容理解
1.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肖像描写,“满面尘灰”指的是脸上的颜色,“苍苍”指鬓角的颜色。

“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两句形象逼真地刻画了卖炭翁悲苦的形象,表现了卖炭翁烧炭的艰辛,说明炭来之不易。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这是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着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心理,深刻地揭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卖炭翁》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理解卖炭翁的艰辛生活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卖炭翁的生活,感受诗中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感受。
-在讲解古文句式时,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句中的省略句式,解释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在挖掘课文主题时,教师可以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教师应教授学生一些文言文阅读技巧,如关注特殊词句、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等,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卖炭翁》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常见文言文词语、句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
3.增强学生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了解,提高历史人文素养,培养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从不同角度审视、解读文学作品,发表独立见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课《卖炭翁》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卖炭翁》,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2.词语解释: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难词,如“炭”、“寒”、“瘦”等。
3.句子翻译:对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翻译,理解句子含义,提高古文翻译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第24课《卖炭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卖炭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 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 作品最多的一个。世称“诗魔”或“诗王”。他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 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 创作精神。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 感伤、杂律。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 老妪也能听得懂。现存诗3000多首,代表诗作有《长 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卖炭翁》是 他写的一首叙事诗、讽喻诗。
助读材料
红纱属于绢纱的一种,是一种很普通的丝织品,制作必须粗糙,不如 绢那么好,价格较低。至于绫的价格则比较高,相对来说可以卖出高价。 根据分析唐代的商品价格,我们可以推断出,卖炭翁是大大吃亏的。
当年烧炭是很不容易的,每斤的价格1.5到2文铜钱,如果是寒冬腊月 急需要用碳的时候价格还会更高。那么,这1000多斤碳,最低价格也有 1500多文铜钱。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整体感知
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 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整体感知
读完全诗,卖炭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反复品 读文中的相关细节,并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形象。

你能不能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卖炭翁苦在哪里?
用“我从
一句中读出了一个 的卖炭翁”
句式说话。
文本细读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外貌描写
◎三个部位 ◎三种颜色
——脸、鬓、手
脸是焦黄色 鬓发是灰白 十指是乌黑
精炼而传神
年事已高、生活穷苦、劳动艰辛
文本细读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一问一答。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连在一 起——这是老翁的全部生活依托,但亦不过是换取起码 的温饱而已。

初中语文八下古诗文经典赏析之卖炭翁

初中语文八下古诗文经典赏析之卖炭翁

卖炭翁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卖炭翁》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卖炭翁》ppt课件

可怜的人,
为下文写宫使
辛勤劳作,仅为糊口;
抢炭的罪行做铺垫
衣衫单薄,却期待着天寒。
运炭是否辛苦?
• 天寒------“一尺雪” • 地冻------“碾冰辙” • 人苦------“牛困人饥”、“泥中歇” • 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
宫市宦官
• 外表------黄衣、白衫、翩翩 ——横冲直撞、趾高气扬(对比)
• 行为------把、称、回、叱、敕、牵、系 ——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 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 (对比:一车炭,千余斤)
• 心理------宫使驱将惜不得 (对比:地位悬殊)
卖炭翁
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炭被掠夺
生活困苦艰辛
对比
宫使
夺炭 (肖像、动作描写)仗势凌人 蛮横冷酷
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 夺的经过。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
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 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这首诗揭 露了这种残酷的剥削方式。。
想一想
围绕卖炭,是个写了几方面的 内容?
烧炭——运炭——抢炭
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 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是一首叙事诗,到底叙什么呢?什么叫“宫 市”呢?
动作描写

初二语文(统编版)-《卖炭翁》(1)课件

初二语文(统编版)-《卖炭翁》(1)课件

思考:《卖炭翁》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 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惠 洪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作业:在理清全文情节线索的基础上背诵《卖炭翁》。
卖炭翁 (1) 初二年级 语文
白卖 居炭 易翁
古人是怎样度过严寒的冬天呢?
“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然(燃)火取暖者,不 烟不焰,可贵也。” —— 《说文解字》东汉 许慎
《周礼·月令》曰:“季秋草木黄落,乃伐薪为 炭。”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 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他的诗 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第24课《卖炭翁》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卖炭翁》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 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 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 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 ,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 充当买炭的钱了。
整体感知
从内容上看,这是 一首什么诗?它包 括哪些要素?
1、这是一首叙事诗。 2、它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 够。惜,舍。
⒄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 指价格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
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
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语意双关。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 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卖炭翁》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卖炭翁》课件

拓展延伸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宋·张俞《蚕妇》
教师寄语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的结晶。
我国历史悠久,精美的作品数不胜数,他们是我 们华夏子孙的财富,也是我们文化的根。希望同 学们能通过学习经典而热爱经典,让经典永流传。
析人物,悟诗情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
烧炭苦。外貌描写
年老体弱、劳动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生活贫苦。设问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生活艰难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运炭苦: 路远、车重、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雪厚、人苦。
明文意,读故事
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烧炭——运碳——卖炭——被夺碳
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卖炭老翁辛苦烧炭、运炭、 卖炭维持生计却被宫使掠夺一空的悲惨故事。
析人物,悟诗情
读了这个故事,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这 位老人的生活状况。

从诗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卖炭翁的苦? 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停顿、延长。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qí)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chì)(chì)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jiāng)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líng) (xì)
明文意,读故事
有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 乌黑。 卖炭得到钱做什么用?为了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数九寒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忧炭的价钱 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 辙(赶路)。 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 外泥泞中休息。 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人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他 手下的爪牙。 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 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 却也没有办法。 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充当炭的价钱。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一、引言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是每个八年级学生所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中的一篇短文《卖炭翁》是一篇颇具韵味的文章,描绘了一个卖炭翁孜孜不倦、勤劳致富的故事,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解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进一步领悟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以及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正文1. 描述卖炭翁的勤劳与品格《卖炭翁》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卖炭翁的日常生活和坚持卖炭的故事,展示了他的勤劳和毅力。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不松懈地在山间卖炭。

虽然辛苦,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反而能把苦境转化为乐境。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卖炭翁那坚毅而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明白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2. 探讨卖炭翁的收获和成功之道卖炭翁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苦难中探索出了成功之道。

他坚持自己的事业,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正是因为他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他这种乐于助人、善于感恩的品质也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正如文章中所描述的,卖炭翁有时会将多余的钱和食物分给一些贫苦的人,这种善举为他带来了许多好运,为他在艰难困苦中赢得了善果。

3. 探讨卖炭翁的人生哲理《卖炭翁》这篇文章中蕴含了许多深邃的人生哲理。

首先,卖炭翁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其次,我们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遭遇困难和逆境,也不应该放弃。

最后,卖炭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善于感恩、乐于助人,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品质之一。

只有通过关爱他人,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幸福。

三、结论《卖炭翁》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卖炭翁的生活和努力,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幸福。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找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作为八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这篇文章将会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卖炭翁白居易 〔唐代〕
翻译古诗
复述古诗
本文主要讲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却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人物:
事件:
结果:
齐读古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信息
南山
终南山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山深林密人迹罕至

《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背诵
谢谢观看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翩翩
得意忘形、骄横无理
手把
口称
仗势欺人、专横跋扈


蛮不讲理、霸道凶残
动作描写
与卖炭翁困苦凄惨的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宫市的罪恶。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依凭,却只因为是“宫将驱使”,所以“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写尽了无奈、悲愤和绝望。“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和上文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宫使竟将其“充炭直”,赤裸裸的抢劫却打着“宫市”的旗号,无耻的嘴脸暴露无遗。
结果
理想
现实
泡影
同情
痛恨
主旨归纳
这首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顺宗实录》卷二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而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宫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唐诗二首
卖炭翁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 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 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 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 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 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 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 喻诗。
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度一: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度三: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 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 度五:尝试归纳主旨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角度一: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我设计的问题是:
1 .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词概 括人物形象。 2.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举出诗句进 行说明? Nhomakorabea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四:把握作者的情感 我设计的问题是:
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 暴行进行了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来?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五:尝试归纳主旨
我设计的问题是:本诗通过记叙( ),
揭露了( )的罪恶和( )的残暴,同时 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 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 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 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 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 (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 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 (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 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 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 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作描写
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 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心理描写
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 示例一: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 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 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 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十指是乌 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 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 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 示例二: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 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卖炭翁年老体衰, 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究 竟是为什么?这两句作了回答。这一问一答,让 文章不显呆板,文势跌宕起伏。其贫困悲惨的境 遇已经说明了生活的不幸,然而不幸还不止这些。 因此,这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二:学会名句赏析
• 示例三: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 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衣正单”,本该 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 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 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 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读准字音
鬓bìn 辗 n辙iǎn
zhé
骑j 敕
叱chì
chì
ì
将jiāng 系

设疑自探 整体感知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 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满面尘灰烟火色 肖像描写
两鬓苍苍十指黑
烧炭艰辛、生活困苦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生活困苦、艰辛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动作描写
运炭的艰难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肖像描写
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卖炭翁
对 比
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炭被掠夺
生活困苦艰辛
宫使
夺炭 (肖像、动作描写)仗势凌人 蛮横冷酷
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 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简答题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 有什么表达作用?
“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又写出了 写出牛车的重量,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 翁的艰辛。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 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 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 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 “宫市”的罪恶。
设疑自探 品读诗文
针对角度三:对比的写作手法 我设计的问题是:
1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请分别找 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一丈绫” 对比,写出了宫 使掠夺的残酷;“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 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 意忘形、骄横无理;“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 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
3、“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 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 何的心理。
4、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 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