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闯关检测

合集下载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专题一大气的运动与气压带和风带习题(含答案)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专题一大气的运动与气压带和风带习题(含答案)

专题一大气的运动与气压带和风带考点 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2.[2015广东文综卷,2,4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2018山东日照校际联合考试,6—7]读青海省兴海县2016年12月12日—15日气温变化表,据此完成3—4题。

白天夜晚日期天气风力最高气温天气风力最低气温12日晴微风8 ℃晴微风-17 ℃13日晴微风 4 ℃晴微风-17 ℃14日晴微风 2 ℃晴微风-17 ℃15日晴微风 1 ℃晴微风-19 ℃3.影响该时段气温变化的因素有( )①地面辐射②弱冷空气③强冷空气④冰雪融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该地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大②白天气温高③大气稀薄④云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的塑料膜或者透明玻璃。

据此回答5—6题。

5.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B.持续的伏旱C.连续的霜冻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6.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2017湖北第四次联考,7—9]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

据此完成7—9题。

7.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 )A.日照时数B.气温年较差C.气温日较差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8.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昼长C.海拔D.地表植被9.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弱B.阴雨天气多C.地面辐射强D.白昼较短考点 2 逆温现象[2017河北名校联盟模拟,1—3]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其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新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高频考点练(三) 考查范围:天气和气候建议时间 / 45分钟一、选择题图G3-1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某年8月6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图G3-11.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A.偏西风B.东北风C.偏东风D.东南风2.图示时刻( )A.甲地天气晴朗B.乙地受高压中心控制C.丙地阴雨连绵D.丁地受高压脊影响3.图中甲、丁两地气压差最大接近( )A.5百帕B.10百帕C.12.5百帕D.15百帕图G3-2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的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4~6题。

图G3-24.若①地此时为晴朗天气,则控制①地的天气系统为(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5.若①地为低压中心,②地为高压中心,则图中所示区域可能存在锋面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6.若①地为高压中心,②地为低压中心,则图中b地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南风图G3-3示意世界某岛屿位置及甲(海拔17米)、乙(海拔7米)两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7~9题。

图G3-37.考察发现该岛屿气候类型多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理位置B.地形C.岛屿面积D.寒、暖流8.导致甲城市5—10月降水量偏多的直接原因是( )A.多对流雨和地形雨B.多锋面雨和地形雨C.多飓风雨和对流雨D.多锋面雨和飓风雨9.乙城市6—9月降水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受冷气团控制C.为夏季风的背风坡D.信风带北移图G3-4示意美国本土1900—1939年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10~11题。

图G3-410.美国干旱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压带和风带B.地形和海陆位置C.纬度范围D.洋流11.在图示年份( )A.美国干湿地区变化范围较小B.美国干湿地区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C.美国内陆地区干湿范围变化较小D.美国干旱区范围一直在增加二、非选择题12.2015年2月14日,我国一次性承建的最长海外铁路——本格拉铁路正式通车,见图G3-5。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答案)$847863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第三章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答案)$847863

第三章检测地球上的大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章末检测卷第6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浙江嘉兴适应性测试)下表为2017年6月19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温资料。

据此完成第1~2题。

1.影响表中南、北方城市该日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气象条件D.海陆位置2.表中城市该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是()A.北京B.济南C.上海D.福州答案:1.C 2.D解析:第1题,夏季,中国南、北方普遍高温,导致日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气象条件。

第2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城市是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城市。

根据表格材料可知,福州气温日较差最小。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平均降水量(实线)和相邻节气降水量差值变化(虚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般情况下,小暑到大暑期间()A.华北地区受春旱威胁B.东南沿海地震灾害频发C.江淮地区逐渐进入伏旱D.北方沙尘暴天气肆虐4.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呈现图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势力不断减弱B.河流、湖泊水位下降C.植物蒸腾作用微弱D.生产、生活耗水量大〚导学号答案:3.C 4.A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知,小暑到大暑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达到最多,且两节气均在7月,此时副热带高压脊不断北移,江淮地区逐渐进入伏旱;华北春旱多发生在春季,即3—5月;地震灾害的发生没有季节性;北方沙尘暴天气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第4题,读图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为负值且变化幅度较大,即此期间黄河中下游地区降水量迅速减少。

在此时段,给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降水的夏季风势力不断减弱会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

(2018四川成都摸底)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

下图是某年3月9日至3月21日某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示意图。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从5千米高空下降的运动员会感觉到()1.(2)张家界天门市作为理想的翼装飞行基地得益于其()1.(3)在翼装飞行比赛前应重点关注比赛地的()A. 气压降低B. 气温升高C. 湿度增大D. 速度减慢【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2.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A. 上冷下热B. 水汽、杂质含量多C. 对流旺盛D. 二氧化碳含量多【答案】D【解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形成上冷下热的温度结构因此对流旺盛近地面暖湿气流容易上升冷凝成云致雨因此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A、C不符合题意受重力作用影响对流层集中了绝大多数水汽、杂质具有成云致雨的物质条件因此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B不符合题意对流层二氧化碳含量多与云雨现象产生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的原因 D符合题意故选D.3.(1)夏季气温直减率大于冬季影响因素是()3.(2)根据图示信息分别表示冬、夏两季南坡气温直减率的是()A. 纬度B. 大气环流C. 地形D. 植被状况【答案】B【解析】秦岭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风使得秦岭温度较低气温垂直递减率减小夏季风温暖秦岭海拔较低处温度较高则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大故B对纬度和地形不受季节变化影响故AC错植被状况影响相对较小故D错【答案】C【解析】夏季南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北坡南坡水热资源丰富植被遮蔽率明显高于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南坡小于北坡冬季北坡太阳高度角小背阴坡太阳辐射地域南坡北坡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北坡小于南坡再结合图示中显示可以判断出分别表示冬、夏两季南坡气温直减率分别为②③4.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A. 迅速进行迫降B. 不断降低飞行高度C. 保持原有高度D. 升至万米以上高空【答案】D【解析】5.(1)图示()5.(2)阴天昼夜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A. ①为大气辐射B. ②为大气逆辐射C. ③为地面辐射D. ④为太阳辐射【答案】D【解析】6.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分析正确的是()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增加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 若出现霜冻是因为④在夜间减少【答案】D【解析】臭氧层破坏会导致①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导致②减少故B项错误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故C项错误霜冻出现主要与昼夜温差大有关④是大气逆辐射夜间减弱会使大气温度大幅度下降易出现霜冻天气故D项正确故选D7.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这是因为()A. 多云的白天太阳辐射强烈B. 大气辐射强烈C. 地面辐射强烈D. 大气逆辐射强烈【答案】D【解析】8.(1)“海浩”现象一般出现在()8.(2)与“海浩”现象的产生关联性最小的是()A. 午夜B. 日落前后C. 正午D. 日出前后【答案】D【解析】9.如图所示几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答案】A【解析】白天阴天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晚上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则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最小读图可知 A图符合以上条件10.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 其主要原因有()①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②绿地面积增大③能源消耗减小④城市人口剧增A. ①④B. ①②C. ③④D. ①③【答案】A【解析】城市人口众多生产、生活、交通等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的废热加上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散热不畅使得城区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鸟效应” 因此⑩、④正确③错误绿地面积增大会缓解“热鸟效应” ②错误综上所述 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1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A. ①大气层在全球各地的分布高度都是相同的B. ②大气层的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高空飞行C. ③大气层应该是鲍姆加特纳起跳的地点D. ④大气层距离地表遥远对人类没有任何影响【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12.(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12.(2)正午前后()12.(3)该区域可能位于()A. 甲地比乙地稳定B. 乙地对流最旺盛C. 乙地比丙地稳定D. 丙地最稳定【答案】D【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西侧空气密度大于东侧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此时达到甲地上空附近甲地上空垂直方向上温差大最容易形成对流答案AB错误丙地上空等温线大致平行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稳定所以丙地大气垂直状况最稳定【答案】B【解析】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上升此时是8时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当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上下温差增大空气会强烈对流上升产生强对流天气 B对冷空气到来甲地气温下降最快 A错丙地未受冷空气影响空气稳定 C错甲地出现强劲偏北风 D错【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起伏所以可能是东南丘陵 D 对黄土高原海拔大约在800米-1200米之间内蒙古高原海拔大约在1000米左右华北大约在多处不及100米东南丘陵在500米左右 ABC错13.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②机内温度过低③飞机颠簸强烈④太阳辐射强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B【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4.(1)归纳图示区域绿洲分布特点________14.(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完成图示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____ 并填写风向白天该地近地面吹________风夜间该地近地面吹________风14.(3)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人们常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请分析覆盖层的作用________【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以及山麓地带(冲积扇)【解析】(1)由图示信息可知绿洲要靠近水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绿洲主要分布在内流河沿岸及高山山麓的冲积扇上【答案】(2)顺时针逆时针, 东南, 西北【解析】(2)由所学知识可知白天近地面绿洲气温低于邻近荒漠空气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荒漠气温高于邻近绿洲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为东南风夜晚近地面绿洲气温高于邻近荒漠空气上升形成高压(近地面荒漠气温低于邻近绿洲空气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的风从荒漠吹向绿洲为西北风图具体为I________沙漠绿洲沙漠绿洲【答案】(3)覆盖层可减弱对土壤的侵蚀作用(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水分下渗增大昼夜温差【解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可借鉴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现实应用覆盖层可减弱对土壤的侵蚀作用(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水分下渗增大昼夜温差15.(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G ________ I ________15.(2)从数量上看 A>D的原因是 ________ 图中Ⅰ的作用是 ________15.(3)比较晴天与阴天气温日较差的大小 ________ 其原因是什么?15.(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在菜地里用生火产生浓烟的方法预防农作物遭受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解析】(1)略【答案】(2)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解析】(2)略【答案】(3)晴天大阴天小, 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强温度不低故温差较小【解析】(3)略【答案】(4)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降温幅度减小【解析】(4)略。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讲义含考题演练附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讲义含考题演练附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讲义含考题演练附答案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其解释相关地理现象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原因,能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1..大气的受热过程(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6-1),完成下列问题。

图6-1①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含义a ,b ,c ,d 。

②根据图示,完善大气受热过程图6-2③图中显示的大气的作用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和 ,此外还有 。

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

(2)读云层对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影响示意图(图6-3),完成下列问题。

①白天,云层的作用明显,地面温度比晴天的;夜间,云层的作用显著,地面温度比晴天的。

因此,晴天比阴天的昼夜。

②由图可知,白天和夜间都存在,而且白天比夜间。

图6-32..热力环流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图6-4),回忆下列知识。

图6-4(1)在图中四条“=”上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

(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气温。

(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凸;气压低,等压面向凸。

(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该图显示。

(白天、黑夜)或(冬季、夏季)的盛行风向。

(6)若该图为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其中表示城区的是地。

(7)结合以上分析知,热力环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读图6-5,回答下列问题。

图6-5(1)判断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力及其对风的影响A是。

影响:。

B是。

影响:风向和风速。

C是。

影响:。

(2)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大小关系是,判断理由是。

(3)图示地区位于(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

图中的风是(高空、近地面)风,判断理由是。

探究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应用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少量太阳短波辐射和大量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的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则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试卷大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3 地球上的大气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试卷大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3 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滚动检测三地球上的大气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17·盐城调研)读“某地风速、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1~3题。

1.随高度增加( )A.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加大B.风速增大加快,风向偏转幅度减小C.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减小D.风速增大变慢,风向偏转幅度加大2.此图所示地点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地区D.无法判断3.引起风速、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随高度增加变大B.地面摩擦力随高度增加变小C.水平气压梯度力随高度增加变大D.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变低(2016·云南部分名校10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

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昆明( )A.以晴天为主B.气压较贵阳高C.降水量较大D.气温日较差小5.就贵阳市区而言,“天无三日晴”的现象除受图中天气系统控制外,还要受下列四图中哪幅图代表的大气运动的控制( )(2017·扬州中学月考)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

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根据图示信息,雾凇集中出现的河段位于( )A.永吉至吉林段B.松花湖至吉林段C.松花湖沿岸河段D.蛟河至松花湖段7.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是( )A.3月~5月B.7月~9月C.10月~12月D.12月~次年2月8.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晴朗大风的白天B.晴朗微风的夜晚C.风雨交加的夜晚D.细雨蒙蒙的白天(2016·南京模拟)下图为“一月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近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闯关检测(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闯关检测(2021年整理)

(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闯关检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闯关检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闯关检测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

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1.(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A。

降水变化 B。

太阳高度C.大气洁净度D。

气温变化2。

(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由图可知()A。

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B。

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C。

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D。

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抬升指数是一种表示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指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 500米左右)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

读某区域某时刻抬升指数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3.(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大气最稳定的是()A。

甲 B.乙C。

丙 D.丁4.(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A。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以下三题。

1.20世纪末以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整治洞庭湖问题并使其面积“变大”()①退耕还林②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③跨流域调水④退田还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2.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①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②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③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④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A.发展节能工业B.扩大水稻播种面积C.跨流域调水D.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2015年6月,太原市首次提出打造“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雨量大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减少地下径流④增加地表下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新】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新】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三)(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太原一模)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读图,完成1~3题。

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8:30-9:30B.陆风转湖风10:00-11:00C.湖风转陆风12:00-13:00D.湖风转陆风13:00-14:00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热力差异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面积差异3.与夏季相比,冬季 ( )A.陆风转湖风提前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C.湖风转陆风提前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解析:第1题,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

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断答案。

第2题,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

第3题,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湖风转陆风时刻应该在湖泊气温逐渐升高、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且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积小、夏季面积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温快于夏季白天,则湖风转陆风会有所提前。

答案:1.B 2.A 3.C(2018·武汉调研)下图为2017年3月29日14时我国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据此完成4~5题。

4.此时下列地区,可能( )A.新疆大风、降温、雨雪,受冷气团控制B.云南、贵州大部阴雨,受气旋控制C.东北大部升温明显,受暖锋控制D.江淮地区阴雨连绵,受准静止锋控制5.图中P地气压值应为( )A.1 025 B.1 020C.1 015 D.1 030解析:第4题,云贵地区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含答案)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含答案)
B.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高度越越高,风力越大,热量难以保存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A.城区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 B.城区的降水量多
C.郊区空气中的尘埃多 D.郊区绿地多
(2)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大气运动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乙中①、②、③三地中的(填序号)地。植树造林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作用是。
A.美化环境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
(3)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乙的①、②、③三地中的地。并简述其理由。
C.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二、综合题
29.读图甲“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图乙“北京城市热岛环流模式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多选)
A.山脊、山谷B.山谷、山脊
C.低压槽、高压脊D.高压脊、低压槽
21.此季节最可能为南半球的(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下列几种大气运动模式正确的是
A. B.
C. D.
23.下图表示构成热力环流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和海拔状况。回答下题。
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A.甲→丙→丁→乙→甲B.乙→甲→丁→丙→甲
29.(1)气温从市区向郊区降低 AD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一、单选题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

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

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递减→递增→递减B.递增→递减→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4.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压的变化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5.①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A.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D.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上部热、下部冷B.厚度与纬度位置无关C.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该层D.集中了大气圈50%的水汽和杂质7.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逆温现象会影响交通安全2019年10月12日,台风“海思贝”在日本静冈县登陆。

下图为“海思贝”移动路线及等压线示意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12日5时受“海思贝”影响,静冈县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9.台风来临前,宜采取的措施是()A.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灾准备B.尽量向地势低的地方转移C.海上作业渔船停在原地避险D.及时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热反射涂层材料是指能够涂覆在物体外表面,对太阳短波辐射具有高反射率,自身具有高红外线发射率,从而降低物体表面及内部温度的一种功能性材料。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三地球上的大气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三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检测三地球上的大气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三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合肥一中月考)人们常用“月夜苦寒”来形容晚秋或寒冷。

“月夜苦寒”是因为月夜( )A.①大 B.②大 C.③小 D.④小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2~3题。

2.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3.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2018·山东潍坊模拟)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纬度 C.夏季风 D.人类活动5.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2018·西安交大附中模拟)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

图1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天津市简图”。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1.(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1.(3)“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是因为“烟气”可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④→③【答案】B【解析】(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接受热量后向外辐射被大气吸收增温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B对故选B【答案】B【解析】(2)晴朗且大风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形成霜 B对故选B【答案】D【解析】(3)增加“烟气”就相当于增加了云层厚度云层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对故选D2.(1)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 这种现象出现在()2.(2)“最美天空”的形成与右图中相关的环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D. 臭氧层【答案】A【解析】(1)朝霞、晚霞主要与大气的散射作用有关对流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起到散射作用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2)图中红彤彤的晚霞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微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右图中③是大气散射④大是气逆辐射①是大气反射②是大气吸收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3.(1)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3.(2)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答案】C【解析】(1)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A正确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B正确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错误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D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干洁空气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A错误平流层大气稳定适合航空飞行 B正确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 C错误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D错误故选B4.(1)该地区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不包括()4.(2)果农们夏季在苹果树下铺上白色的地膜如下图其作用主要是()A. 山谷地区冬春季冷空气积聚果树易受冻害B. 山腰果树开花早C. 山谷地区土壤、水分不宜种苹果树D. 山腰种果树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答案】C【解析】(1)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的原因包括山腰地区不易受冻害早开花增加经济收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故选C【答案】D【解析】(2)白色薄膜可以反射太阳辐射给苹果更好的光照故选D5.(1)农民通常用燃烧秸秆杂草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预防霜冻其原理是增强了()5.(2)2017年11月25日下午5时30分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出大量灰黑色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的火山灰能使()5.(3)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D【解析】(1)根据箭头方向图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农民通常用燃烧秸秆杂草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预防霜冻其原理是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大气逆辐射④对故选D【答案】A【解析】(2)漂浮在大气中的火山灰能使①增强即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 A对②减弱B错④增强 C错⑤减弱 D错故选A【答案】A【解析】(3)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数值大小有关 A对②③④不是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B、C、D错故选A6.干洁空气中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组成成分是()A. 对流层的氮N₂B. 对流层的氧O₂C. 平流层的臭氧O₃D. 平流层的二氧化碳CO₂【答案】C【解析】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太阳光是由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三部分组成进入大气层的太阳光(包括紫外线)有55%可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大地与海洋其中40%为可见光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动力 5%是波长100~400纳米的紫外线而紫外线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能够杀菌但是波长为200~315纳米的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和生物有害当它穿过平流层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因此臭氧层就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活动的保护伞” 然而近1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 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故选C7.(1)火山喷发物来自()7.(2)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7.(3)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 地壳B. 岩石圈C. 软流层D. 内核【答案】C【解析】(1)火山喷发物主要是岩浆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C对故选C【答案】D【解析】(2)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白天反射作用强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白天气温降低晚上增强大气逆辐射气温升高昼夜温差减小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3)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又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选A8.(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8.(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8.(3)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均晴时昼夜温差大 AC错误石质地面白天比山林地区升温快夜晚比山林地区降温快所以石质地面昼夜温差最大 D 正确 B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2)白天石质地面区比山林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山林高压区吹向石质地面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石质地面区比山林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从石质地面高压区吹向山林低压区形成穿堂风综上分析与热力环流原理最符合故选A【答案】C【解析】(3)石质地面升温快、降温也快增加了房屋前后温差增强了穿堂风故选C9.(1)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图c中的()9.(2)若洱海的面积减小这一变化对洱海及其周边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答案】A【解析】(1)根据所给的风频雷达图再结合研究的主体是湖陆风和山谷风效应(局地环流)可知当地白天盛行偏东风或东南风而夜晚盛行偏南或西南风而观测站应在陆地上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白天风由洱海吹向观测站而夜晚则由观测站吹向洱海根据白天的风向推测观测站应该位于洱海的西侧或西北侧再根据晚上的风向推测观测站应该位于洱海的南或西南侧由于观测站的位置具有固定性所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洱海的西岸即甲地故选A【答案】B【解析】(2)洱海面积减小使得点苍山东坡上升气流水汽减少夜雨减少 B对洱海面积减小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A错水域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昼夜温差增大C错湖域面积较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湖陆风减弱 D错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0.(1)简述A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10.(2)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在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什么10.(3)简述太阳活动对高层大气中电离层的影响【答案】(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解析】(1)从图中各层高度数值可以看出 A是对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越来越低【答案】(2)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解析】(2)300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气温很高但空气稀薄气压低人造卫星在运行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很有限并且人造卫星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很少所以不会被烧毁【答案】(3)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太阳活动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解析】(3)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可以反射无线电波太阳活动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11.(1)图中③表示________ 其除极少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其余绝大部分热量会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_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11.(2)图中⑤表示________作用该作用强烈时白天气温一般会________(“高”或“低”)一些11.(3)图中②表示________辐射其方向与③相反能够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③带来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了________作用天空有云②将更________(强、弱)所以夜晚时气温________(高、低)一些【答案】(1)地面辐射, 地面【解析】(1)读图可知③为地面辐射相比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其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会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答案】(2)反射(削弱), 低【解析】(2)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受其影响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低【答案】(3)大气逆, 保温, 强, 高【解析】(3)图中②为大气逆辐射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当天空有云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夜晚时气温高一些12.(1)分析暖棚内温度比室外高的原因12.(2)说明暖棚使内室增温的原理及过程12.(3)推测暖棚顶部通风口开放的季节说明理由【答案】(1)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透过暖棚玻璃(绝热窗户)到达地面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不能通过暖棚玻璃到达棚外所以暖棚具有保温作用暖棚内温度比室外高【解析】(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答案】(2)增温的原理是热力环流过程暖棚内气温高气流上升后通过1通风口流向内室而内室的空气温度较低通过2通风口流向暖棚这样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解析】(2)暖棚使内室增温的原理是热力环流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答案】(3)夏季理由夏季气温高内室不需要增温所以打开排风口暖棚内热空气直接由排风口流向棚外不会造成内室升温【解析】(3)暖棚顶部通风口开放的季节为夏季因为夏季气温高内室不需要增温所以打开排风口暖棚内热空气直接由排风口流向棚外不会造成内室升温13.(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________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 13.(2)乙图中箭头C表示________(方向)季风它主要是由于南半球的________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该地季风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13.(3)在甲图所示季节北半球________带(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________高压切断该高气压中心的成因是________ 控制下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13.(4)受B季风的影响西安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答案】(1)甲, 北半球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解析】(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甲图七月的是乙图判断理由是北半球亚欧大陆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答案】(2)西南, 东南信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2)乙图中箭头C表示西南季风它主要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南亚季风冬季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答案】(3)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寒冷干燥【解析】(3)在甲图所示一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使海洋上形成低压陆地形成高压亚洲高压的成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气候寒冷干燥【答案】(4)炎热多雨【解析】(4)B季风为夏季的东南风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西安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大雪”至“冬至”期间果园冬灌的主要目的()A. 果园冬灌可增强a辐射减弱b辐射B. 果园冬灌可增强b辐射减弱c辐射C. a、b、c辐射波长大小关系是a<b<cD. 大气中的臭氧通过吸收b辐射而增温【答案】C【解析】(1)果园冬灌并不能影响太阳辐射 A错果园冬灌使果园上空水汽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错图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物体温度越高产生的辐射波长越短根据热传导先后顺序可知太阳温度最高其次地面大气温度最低所以a、b、c辐射波长大小关系是a<b<c C对大气中臭氧主要靠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D错故选C【答案】C【解析】(2)果园冬灌结合图示可知增加土壤湿度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可以有效减少降温的剧烈程度提高地温与气温冬季果树需水量少 A错地下水上升容易导致盐碱化 B错灌水的主要目地为减轻冻害 C 对结合题意可知减小风力侵蚀与搬运不是主要目的 D错故选C2.(1)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2.(2)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2.(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的是()2.(4)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递减→递增→递减B. 递增→递减→递增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答案】B【解析】(1)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 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结合图示气温曲线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递增→递减→递增 B 对故选B【答案】A【解析】(2)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约90%以上 A对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水汽含量很少 BCD错故选A【答案】C【解析】(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水汽和尘埃 C对二氧化碳和臭氧、氩和氖、氮和氧是大气组成成分不是天气变化的原因 ABD错故选C【答案】C【解析】(4)图中①层是对流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 A错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流运动方向的变化 B错①层大气位于大气圈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C对②层是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D错故选C3.(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3.(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D. 大气上界【答案】B【解析】(1)平流层的高度大约为自对流层顶(平均约12千米)到50~55千米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为距地面39044米故在平流层内故选B【答案】D【解析】(2)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逐渐降低平流层温度向高空逐渐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故选D4.(1)地面辐射差额具有日变化一般白天为正值晚上为负值地面辐射差额()①由负值转为正值时一般在日出前②由负值转为正值时一般在日出后③由正值转为负值时一般在日落前④由正值转为负值时一般在日落后4.(2)海面辐射差额往往大于同纬度地面辐射差额其主要原因是()4.(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1)地面辐射差额在负值与正值间转换时数值一定为0 但地球表层地面始终有向外的辐射能量支出必须有阳光的辐射收入才能达成收支平衡的0数值所以由负值转为正值时一般在日出后由正值转为负值时一般在日落前故选B【答案】D【解析】(2)相对于陆地海面阳光可以进入水体海水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而对太阳辐射反射弱其辐射差额往往大于同纬度地面故选D【答案】D【解析】(3)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辐射差额往往大于高纬度地区 A错误高原空气比平原盆地稀薄大气逆辐射弱辐射差额较小 B错误如果能量的收支仅仅由辐射决定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温度将不断上升但该题需要注意能量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除辐射外能量传递还有热传导、潜热输送、空气对流、大气运动、海洋洋流等方式所以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温度并非不断上升 C错误地球表面整体而言辐射差额为正值其所获得的能量还通过其他形式传向大气 D正确故选D5.(1)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 温度 a>b>c>dB. 气压 d>a>b>cC. 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a为陆地 b为海洋D. 若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则a为郊区 b为城区【答案】D【解析】(1)热力环流形成的基础是地面的冷热不均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a处气流下沉说明其近地面气温较低故气温应为b>a A错误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的a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b处高即气压为a>b 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高空的d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c处低即气压为c>d 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气压分布应为a>b>c>d B错误因无法从图中判断季节和昼夜情况所以无法判定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方向 C错误若为城郊间热力环流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故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b处为城区位置 a处为郊区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若此图表示的是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a处表示的是郊区 b处表示城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①处绿地对流经空气会起到净化、增湿的作用故选B6.如图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解析】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了高压气流从高压吹向低压①错夜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降温快形成了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了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对城市由于排放过多的人为热量形成低压风从郊区吹向城市③对白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升温快形成了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了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④错故选C7.(1)地球散发着蓝色幽冷的清辉是因为()7.(2)在下列四个波段的观测中“风云四号”A星比地面望远镜更具优势的波段是()A. 大洋水体为蓝色B. 光线经陆地植物反射后偏蓝C. 大气散射太阳光D. 观测镜头偏蓝色有利于观测【答案】C【解析】(1)太阳光线射入大气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波长较短的蓝、青色光波最容易被散射因此地球看起来散发着蓝色幽冷的清辉故选C【答案】D【解析】(2)“风云四号”A星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观测可以不受大气影响地面望远镜的观测会受到大气影响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会吸收紫外线不利于观测故选D8.(1)图中数字所示环节对大气保温起到关键作用的是()8.(2)阴天的白天较晴天气温偏低主要是因为图中的________环节()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1)图中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故选C【答案】B【解析】(2)阴天的白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于晴天因此温度低图中②为削弱作用故选B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③此时吹谷风④此时吹山风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图中等压面向上拱(高高低低)故谷地近地面为高压坡地近地面为低压风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即为谷风根据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在坡地的大气由于近地面白天地面增温快受地面影响大气温高形成低压而谷地山的大气远地面受地面影响小气温低高压故为白天夜晚相反①③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0.(1)地球大气对A辐射吸收得________(较少或较多) B表示________辐射易被大气中的________和水汽等吸收使大气增温因此_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10.(2)C表示________辐射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据玻璃温室示意图说明玻璃温室冬季能够保温的原理【答案】(1)较少, 地面, 二氧化碳(CO₂), 地面(辐射)【解析】(1)据图分析A为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会受到大气的吸收、云层的反射及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吸收少量的红外辐射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B表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后释放的地面长波辐射易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使大气增温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答案】(2)大气逆, 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解析】(2)C表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释放出的长波辐射返还给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答案】(3)(绝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透过玻璃进入(温室)使地面增温玻璃(温室)阻挡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散失到温室外(把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保留在温室内)【解析】(3)由于玻璃温室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基本能够穿透玻璃进入温室中使地面受热温度增加地面温度增加后会释放出地面长波辐射但是由于玻璃的阻挡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阻挡在玻璃温室内进而起到保温作用11.(1)在图中线段上标出箭头完成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11.(2)B处的气温比C处________(高、低)天气为________(晴朗、阴雨)11.(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________ 11.(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11.(5)B、C之间空气运动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外还受哪些力的作用?【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解析】12.(1)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12.(2)图P中2、4、5气压从大到小是________ 甲、乙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处12.(3)若图P表示的是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_(海洋或陆地)【答案】(1)【解析】(1)【答案】(2)【解析】(2)【答案】(3)【解析】(3)13.(1)图中A、B表示的大气成分 A________ B________ 其中B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13.(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主要成分分布在________层13.(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使得干洁空气中的________含量增多由于________工业的发展释放到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破坏了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答案】(1)氮气, 氧气, 人类和其他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解析】(1)由图中可以看出 A所占的比例最大为氮气 B所占的比例小于A 但是大于C 为氧气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答案】(2)臭氧, 二氧化碳, 平流层【解析】(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臭氧和二氧化碳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被誉为生命保护伞的是臭氧分布在平流层【答案】(3)二氧化碳, 制冷, 氟氯碳化物【解析】(3)矿物燃料的燃烧大量释放二氧化碳人类的制冷工业的发展像冰箱空调等释放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危害人体健康。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若该区域等压面弯曲是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2)若甲地位于海洋乙地位于陆地则此时()A. 甲地温度高气压低B. 近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乙地C. 乙地温度低气压高D. 甲地空气上升乙地空气下沉【答案】B【解析】(1)等压面分布的一般规律同高度上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近地面甲处等压面向上凸近地面为高压空气下沉堆积所致故甲地温度较低乙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为低压空气膨胀上升所致故乙地温度较高在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较低的地方即由甲地流向乙地故选B【答案】A【解析】(2)甲为海洋气压高气温较低乙位于陆地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即陆地温度高而海洋温度较低故判断为白天风由高压吹向低压为海风故选A2.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飞机飞行B. 对流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C. 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D. 高层大气中水汽、杂质极少有利于高空飞行【答案】C【解析】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多云雨现象不利于飞机飞行对流层中多变的天气现象形成云、雨、风等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好处平流层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类及其他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高层大气水汽、杂质极少但是对流旺盛不利于飞行故选C3.(1)近地面干洁空气的主要物质组成成分是()3.(2)关于地球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氮和氧B. 氧和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和臭氧D. 水汽和甲烷【答案】A【解析】(1)近地面大气的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和其他固体杂质等干洁空气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氩气等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不断降低平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不断增加 A错误平流层大气能见度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 B正确大气中的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C错误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 D错误故选B4.(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4.(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A. ④B. ③C. ②D. ①【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①~④依次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故选C【答案】D【解析】(2)白天多云时云层会将大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较低晴天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面气温较高故选D5.(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5.(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6.(1)二氧化碳之所以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其主要是因为它()6.(2)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A. 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B.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大地增温C. 破坏臭氧层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D. 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7.(1)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长的原因是()①海拔高大气稀薄②纬度低太阳高度大③降雨量大水汽多④天空晴朗大气透明度好7.(2)如图能正确说明拉萨河谷夜间降水多的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1)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发生光的折射和散射拉萨海拔高大气层薄而空气密度小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气洁净大气透明度好因此阳光透过大气照射到拉萨在大气层中被吸收、散射的量也就特别少因此太阳辐射多故选B【答案】B【解析】(2)根据热量环流的成因和过程可以推断在夜间因为山谷地区降温相较于山坡要慢形成山谷热山坡冷的状态从而使得山谷因为热形成上升气流随着水汽上升凝结成云致雨故选B8.(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8.(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 甲gt 乙gt 丁gt 丙B. 乙gt 甲gt 丁gt 丙C. 甲gt 乙gt 丙gt 丁D. 乙gt 甲gt 丙gt 丁【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和图中内容可知由地面向高空等温面依次为a、b、c、d、e.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气温值a\gt b\gt c\gt d\gt e.乙地接近地面还有一条等温面推知这条等温面数值大于所以地表气温乙\gt 甲据热力环流知识判断乙地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甲地面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乙地的高空气流上升集聚形成高压甲地的高空气流下沉形成低压所以价值的大小比较为甲\gt 乙\gt 丙\gt 丁【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等压线由地面向高空排列顺序为a、b、c、d、e 据地理常识推断气压值a\gt b\gt c\gt d\gt e 看图发现乙地面比甲地面附近又多出一条等压线判断乙地面附近气压值最高据地理原理同一地区地面气压值大于高空的气压值可判断气压值的高低顺序乙\gt 甲\gt 丙\gt 丁故气流运动方向为乙\rightarrow 甲\rightarrow 丙\rightarrow 丁据热力环流知识可知乙地面附近高压是冷空气下沉甲地面附近气压较低为热空气上升所以最终气流运动方向为乙\rightarrow 甲\rightarrow 丙\rightarrow 丁\rightarrow 乙9.(1)A层大气()9.(2)B层大气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有()①天气复杂多样②人类天然屏障③适合飞机飞行④影响无线电波A. 赤道地区厚度最大B. 臭氧密度较大C.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D.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答案】A【解析】(1)A层为对流层其厚度赤道最大越往两极厚度越小故选A【答案】C【解析】(2)B层大气为平流层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且稳定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复杂多样①错误大量臭氧聚集在平流层强烈吸收紫外线是人类天然的保护屏障②正确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③正确电离层会影响无线电波平流层不会④错误故选C10.下列天气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B. 秋天露水多形成于黎明时刻C. 雾多发生于多云的夜晚D. 十雾九晴【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图三中字母B表示________ C表示________ (填对应数字:①大气和地面的反射②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③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④太阳辐射)11.(2)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11.(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答案】(1)图②.【解析】(1)据图可知B的箭头指向地面 B是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对应的是图乙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极少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故C对应的是○【答案】(2)石子地面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也快林地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晚上降温也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大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促进了空气流动【解析】(2)据图可知屋前铺设的是石子地面石子地面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也快屋后的林地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晚上降温也慢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快两地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夏季的穿堂风增强【答案】(3)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解析】(3)从材料可知该地为我国四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运动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所以房屋“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更多的光照12.(1)①对比地面平均温度开垦地________草地(填“大于”或“小于”)②推测近地层空气平均温度开垦地________草地(填“大于”或“小于”)解释说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解释扬尘在开垦地生成到达草地上后衰减和消失的原因12.(3)根据“地气上升”的原理分析我国北方过度开垦草原的不利影响及治理措施【答案】(1)大于, 大于, 开垦地近地层空气平均温度高于草地开垦地地面植被覆盖少地—气间热量交换以湍流显热交换为主空气升温快温度较高草地植被覆盖多地—气间热量交换以水分潜热交换为主空气升温慢温度较低【解析】(1)根据图2信息可知开垦地(实线)地面平均温度比草地(虚线)地面平均温度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垦地地面植被覆盖少地—气间热量交换以湍流显热交换为主空气升温快温度较高草地植被覆盖多地—气间热量交换以水分潜热交换为主空气升温慢温度较低因此近地层空气平均温度开垦地大于草地【答案】(2)开垦地近地层空气因以湍流显热交换为主升温快大气对流上升作用强容易将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形成扬尘草地近地层空气因以水分潜热交换为主升温慢温度较低开垦地与草地间因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草地近地层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利于扬尘沉降因此扬尘到达草地上后衰减和消失【解析】(2)由分析可知开垦地近地层空气以湍流显热交换为主升温快大气对流上升作用较强形成“地气上升” 地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将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形成扬尘而草地地面与近地层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以水分潜热交换为主升温速度慢相比于开垦地而言草地附近气温较低由此在开垦地与草地之间形成局部热力环流草地附近由于气温较低气流以下沉为主当扬尘到达草地上后下沉气流有利于扬尘的沉降扬尘到达草地上衰减消失【答案】(3)不利影响扬尘现象加剧草原近地层大气浑浊度升高大气能见度和质量下降开垦地土壤中细小颗粒物大量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质变差加速沙化过程缺少植被保护的开垦地抗风蚀能力下降土壤沙化后能为沙尘暴提供物源加剧北方沙尘暴灾害措施控制开垦规模适度开垦与退耕还草相结合发展水利灌溉增加土壤湿度减小湍流显热交换抑制扬尘【解析】(3)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偏少过度开垦草原会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从而加剧风蚀作用加速土壤沙化过程为沙尘暴提供了物质来源同时随着草地的过度开垦地面与近地层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逐渐由以水分潜热交换为主演变为湍流显热交换为主加剧了空气的对流上升运动更有利于将土壤中的细小颗粒带出使得草地近地层大气的浑浊度升高大气能见度和质量下降并且开垦地与草地之间的局部热力环流减弱扬尘不易沉降从而加速了土壤中细小颗粒物的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质变差土壤荒漠化现象加剧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合理控制开垦规模加强退耕还草其次发展水利灌溉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面与近地层大气的湍流显热交换抑制扬尘的发生13.(1)图中abcde五点的气压值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13.(2)在图中四条实线的适当位置添加箭头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13.(3)请把A、B、C、D四字母代码填在横线上完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空气①________ 引起大气的②________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③________ 促使大气的④________A.水平运动B.垂直运动C.冷热不均D.气压差异13.(4)若该图示意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b两地中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地【答案】(1)a>b>c>e>d【解析】(1)首先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所以a、b气压一定大于c、d、e a处的高空等压面下凹说明a地为高压气流下沉同理 b处的高空等压面上凸说明b地为低压气流上升因此近地面气压a>b e在等压面上 c、d分布在等压面两侧则d<e c>e 所以图中abcde五点的气压值从高到低依次是a>b>c>e>d【答案】(2)热力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如图【解析】(2)分析可知 a处气流下沉 b处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由a流向b 高空气流由c流向d 由此可以画出逆时针热力环流图【答案】(3)C, B, D, A【解析】(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首先近地面空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继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答案】(4)b【解析】(4)一般来说城区气温较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则a、b两地中表示城市的是b地14.(1)分析暖棚内温度比室外高的原因14.(2)说明暖棚使内室增温的原理及过程14.(3)推测暖棚顶部通风口开放的季节说明理由【答案】(1)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透过暖棚玻璃(绝热窗户)到达地面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不能通过暖棚玻璃到达棚外所以暖棚具有保温作用暖棚内温度比室外高【解析】(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答案】(2)增温的原理是热力环流过程暖棚内气温高气流上升后通过1通风口流向内室而内室的空气温度较低通过2通风口流向暖棚这样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解析】(2)暖棚使内室增温的原理是热力环流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答案】(3)夏季理由夏季气温高内室不需要增温所以打开排风口暖棚内热空气直接由排风口流向棚外不会造成内室升温【解析】(3)暖棚顶部通风口开放的季节为夏季因为夏季气温高内室不需要增温所以打开排风口暖棚内热空气直接由排风口流向棚外不会造成内室升温。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1)城市热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2)如果该城市热岛环流的空间半径为10~15千米,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的工业卫星城应该距离城市()A. 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B. 城市绿地面积小C. 城市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D. 城市绿地面积大【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2.(1)下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夏季白天的地表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序应为()2.(2)据材料可推测乌鲁木齐市随着郊区范围的扩大郊区()2.(3)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冬季热岛强度大于夏季其原因是冬季()①城市建筑物密集、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②城区地表温度下降较快③城区人为热源排放更多的废热④郊区水体冻结A. 裸地植被水体B. 植被水体裸地C. 水体植被裸地D. 裸地水体植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表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裸地含水量最低比热容最小地表温度最高建设用地硬化地占比大但夹杂有绿化地地表温度低于裸地植被地含水量高且植物蒸腾耗热地表温度较低水体比热容最高气温最低故A选项正确【答案】B【解析】(2)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及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乌鲁木齐市热岛强度随郊区范围的扩大而增强说明城郊温差增大选项中只有郊区植被覆盖率增大可以降低郊区温度导致城郊温差增大故B选项正确【答案】C【解析】(3)本题考查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城市建筑物密集阻力大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城郊间热量交换不畅增大了城郊间温差热力强度增大①项正确乌鲁木齐市冬季严寒城市居民取暖会使用更多的能源同时排放出更多的废热加剧城市热岛效应③项正确故C项选项正确3.(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3.(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0_2浓度而增加【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从1964年﹣2000年在80°S的位置随着时间推移臭氧总量在变少【答案】B【解析】臭氧位于平流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为平流层的热量来源故臭氧总量减少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平流层的气温变低4.(1)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4.(2)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4.(3)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A. 1~2月B. 4~5月C. 7~8月D. 11~12月【答案】B【解析】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对流层顶气压值下降幅度越大说明对流层顶高度的上升幅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及气压值可看出选项中4~5月份气压值下降幅度最大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答案】D【解析】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烈对流层顶海拔越高气压也越低 D项正确植被恢复、雨季来临、全球变暖与于对流层点气压季节变化关系不大 ABC三项错误【答案】B【解析】A、经度差异对近地面气温影响不大故错B、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顶的海拔也高纬度越高近地面大气温度降低所以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纬度呈负相关故对C、与海拔呈负相关故错D、夏季水面温度比陆地较低与河网密度呈负相关故错5.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影响崇礼山区山风与谷风时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背景风速B. 植被覆盖C. 昼夜长短D. 山坡坡度【答案】C【解析】6.(1)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的原因是()6.(2)下列变化能导致冰川风风速增大的是()6.(3)冰川风最强盛时当地时间为()A. 冰面气温较低B. 山谷地形封闭C. 山坡气温较高D. 盛行风的推动【答案】A【解析】(1)冰川风为下山风是沿着山坡下行的山坡处因有冰面覆盖气温低、气压较高山谷中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气流由山坡向山谷中流动形成冰川风故选A【答案】A【解析】(2)山坡坡度增大有利于下山风下行增大风速 A正确冰川风的形成主要与山坡和山谷的温差有关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 B错误冰川风盛行地区植被覆盖率本就较低其变化对冰川风影响不大 C错误地形起伏变小会导致冰川风风速减小不利于冰川风的形成 D错误故选A【答案】D【解析】(3)当地时间14时山谷与山坡温差达一天中最大值所以此时冰川风最强盛故选D7.图中天气状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读图A 白天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多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较小读图B 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晴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小读图C 白天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晴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最大读图D 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多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最小由此判断 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8.图示实线范围分布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最可能是()A. 季风区B. 热带作物带C. 地震带D. 石油带【答案】A【解析】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图示实线范围地区的风向都有季节性改变表示季风区 A正确图示不能表示热带作物带、地震带和石油带 B、C、D错故选A.9.(1)飞船轨道所运行的级别最小的天体系统是()9.(2)在英国伦敦的华人观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实况转播应于当地的()9.(3)飞船运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3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地理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3 地球上的大气

地球上的大气(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

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2.寒假期间是去吉林看雾凇的好季节,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

其中“晨挂”的形成原因是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D.日出前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雾凇的形成。

“夜看雾,晨看挂”说明夜晚起雾,直至日出前后,凝结成雾凇。

雾凇的凝结自然在气温低的条件下形成。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4.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5.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

d、e为等温线,g、f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A、a<b<cB、f>gC、e<d D.d<e7、若图中天气系统向北移动,M地将经历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转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转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8、图示时刻,下列关于M、P两地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完成9~10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闯关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

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1.(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
A.降水变化
B.太阳高度
C.大气洁净度
D.气温变化
2.(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由图可知( )
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
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
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抬升指数是一种表示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指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 500米左右)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

读某区域某时刻抬升指数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大气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7山东潍坊一模)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6.(2017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1890年
B.1920年
C.1940年
D.1960年
读“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完成下面三题。

7.(2017湖南新考纲摸底考试)若①~④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10 hPa,则关于甲、乙两地气压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气压差为20 hPa
B.甲>乙,气压差为40 hPa
C.甲<乙,气压差为40 hPa
D.甲<乙,气压差为60 hPa
8.(2017湖南新考纲摸底考试)下列能表示此刻MN之间气象要素空间变化的是( )
9.(2017湖南新考纲摸底考试)此时关于丙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丙为冷锋,风力大,空气干燥,沙尘漫天
B.丙为暖锋,风力小,空气湿润,春雨绵绵
C.丙为冷锋,风力大,空气干燥,鹅毛大雪
D.丙为准静止锋,风力小,空气湿润,冬无三日晴
下图示意四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2017江西赣州上学期期末)图中纬度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1.(2017江西赣州上学期期末)最有可能为旧金山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28分)
(1)指出该图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6分)
(2)说出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并判断冰岛的风向。

(6分)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8分)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8分)
13.(2017山东烟台期中)阅读下列关于非洲及其周围7月份气压及盛行风分布图,回答问题。

(28分)
注:热带辐合带是指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1)分析图Ⅰ中,南半球等压线比北半球等压线平直的原因。

(8分)
(2)比较图Ⅰ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
(3)比较图Ⅱ中M、N两处盛行风的风向及性质差异,说明N处盛行风的成因。

(10分)
答案精解精析
一、选择题
1.D 结合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素知,降水变化和大气洁净度直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高度影响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

而气温变化对太阳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

2.B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天气无关。

晴天时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中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云层削弱的是穿透大气层时的太阳辐射,无法对太阳散射辐射起到削弱作用。

天气是影响散射辐射的因素之一,而非唯一因素。

3.A 根据材料中抬升指数的含义可知,图中等值线数值越大,说明该高度的温度比当地(或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
越稳定。

4.D 根据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分析,高空与近地面的等值线疏密特征一致。

等值线越密集,温差越大,气压差也越大,风力越大。

图中等值线最密集的是丁地,故四地中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丁地。

5.B 图示1960—1970年期间,冬季风指数距平值为正值,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则受其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气温低于平均值,故植物发芽较晚。

同理,受冬季风影响较大的东北地区气温也较低,因而冻土厚度偏厚;南方冻雨频次偏高;天山雪线因气温较低而偏低。

6.A 正常年份,副高北移推动雨带北移,使7月份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而出现伏旱天气。

1890年夏季风指数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受其影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伏旱不明显。

7.B 甲地上空等温面向下凹,说明比同海拔地区气温低,则近地面甲处为冷高压,故气压甲>乙;由①到④气压值递减,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值在30~50 hPa之间。

8.D 从M到N,气压递减;气温递增;4月份,北方地区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天气干燥,难以形成降水;M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N地相反,风速小。

9.A 气压甲>乙,则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故丙处为冷锋。

冷锋过境,带来大风、雨雪天气,但4月份北方地区气温回升、空气干燥,难以降雪;加上地表植被覆盖差,风力强,易形成沙尘漫天的天气。

10.A 结合图示信息知,①地受信风带控制时间最长。

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可知其纬度最低。

11.B 旧金山位于40°N附近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

结合图示信息判断,最有可能为旧金山的是②地。

二、综合题
12.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

偏南风。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
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被高压控制。

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东亚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解析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为北半球冬季。

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

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

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13.答案(1)由于南半球大陆面积较小,而海域面积较大,(4分)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所以等压线较平直。

(4分)
(2)气压差异:甲地受低压控制,而乙地受高压控制。

(4分)这是由于此时甲地正值夏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4分)而乙地则相反。

(2分)
(3)M处盛行风的风向为东北风,该处的盛行风较为干燥;(3分)而N处盛行风的风向为西南风,该处的盛行风较为湿润。

(3分)
成因: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4分)
解析第(1)题,结合南北半球陆地面积差异造成的海陆热力差异,分析南半球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原因。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根据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温度差异,及其对气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3)题,结合M、N两地所在气压场的位置,根据二者受力状况判断风向。

然后结合风向判断其性质及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