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三年级 第四课 当我独自一人
当我独自一人说课稿
当我独自一人说课稿1.说教材:《当我独自一人》是湖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会2014年初审通过(试用)三年级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了许多活动和游戏,为提供了学生、老师及家长提供了交流及分享的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丰富多彩的行动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在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课时,前三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梦想、爱学习、受大家欢迎的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好孩子。
第四课时主要是培养学生独自面对事情,处理困难和危险的能力。
为下一单元培养学生学习“受委屈怎么办”打下基础。
2.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和家人手心里的宝,学生生长在一个过于保护的环境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严重不足。
他们的父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在他们身边。
当他们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会手足无措,无法进行自我保护。
虽然学生在幼儿园和一、二年级时学一些心理与健康的知识,为他们学习现在的课程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让他们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3.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定为1)教学目标帮肋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和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和良好的心态2)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如何机智处理事情又能保护自己。
4.说教法。
本课时主要是培养学生处理困难和危险的能力和良好的心态,主要是通过故事、歌曲中给学生创立情境,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
再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如何机智处理事情5.说学法。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一个故事,两首歌曲,三个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小组讨论合作学习6.说过程《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导入,学生讨论小白兔子的行为对不对,学生自己谈谈。
学生说说当自己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活动结束后小结活动动二欣赏《不上你的当》,学生讨论歌曲中的小孩子做的对不对?学生说说当自己一人上下学时有陌生人搭讪时,怎么办?活动结束后小结。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写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当我独自写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学会认识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当我独自写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
2. 学习有效的情感管理方法,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培养乐观向上、勇于尝试的心态。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活动一:引导学生聆听朗读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有关当我独自写的素材,如童话故事《拼图》、小说《独自行走》、诗歌《音乐的翅膀》等,帮助学生感受文字所传递的情感,提高情感认识的能力。
2. 活动二:分享写作心路历程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写作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焦虑、紧张、无助等,帮助他们理解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写作不仅仅是站在文字前发呆,而是需要一种持续的思考,体会到写作者的心路历程,培养所需的情感管理技巧。
3. 活动三:小组互动,共同编写故事情节将学生分小组展开创作,让他们体验和感受彼此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倾听他人的意见。
4. 活动四:游戏互动使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如解迷游戏等,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和挑战的乐趣,学习对抗挑战的能力,同时学习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教师利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或美丽的诗句,介绍当我独自写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主题——当我独自写。
2. 呈现介绍有关当我独自写的素材,如童话故事《拼图》、小说《独自行走》、诗歌《音乐的翅膀》等,引导学生聆听朗读文学作品,理解文字所传递的情感,提高情感认识的能力。
3. 分享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写作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焦虑、紧张、无助等,帮助他们理解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写作不仅仅是站在文字前发呆,而是需要一种持续的思考,体会到写作者的心路历程,培养所需的情感管理技巧。
4. 小组互动将学生分小组展开创作,让他们体验和感受彼此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三年级《4、当我独自一人时》教案
三年级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多祥小学刘学敏一、设计理念当今社会安全隐患很多,而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又相对缺乏。
本课旨在帮助小学生在独处的时候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辨别可能存在危险的情景,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节课从心理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增强自我防卫意识,意识到独处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会自我保护的办法。
二、活动目标1、了解与理解: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和警惕。
2、尝试与学会:学会辨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情景,学会自我保护。
3、体验与感悟: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问题的技能。
三、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一课时五、活动准备PPT、学生分组六、活动过程五、资料链接(500字内):一、小学生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当我们小学生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
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
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
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
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
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
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
如将自己的屋门反锁后,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的身高、外貌特征,并迅速报案。
但不要与坏人硬拼,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及人身安全。
来自:新浪博客 /s/blog_5a659f230100iulp.html二、小学生自我保护知识小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外事故的意识普遍薄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因为社会经验的欠缺,自理能力的偏弱、生活知识的缺少等,导致对自身的伤害。
心理健康当你孤单的时候教案及反思
心理健康当你孤单的时候教案及反思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健康教案:
主题:当你孤单的时候
目标群体: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人士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孤独以及它对人的影响。
2.学会如何处理孤独问题,保持心理健康。
3.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教学内容:
1. 孤独和孤立
2. 孤独的负面效应
3. 如何处理孤独问题
4. 确定社交目标和活动
5.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教学过程:
1. 引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孤独?你曾经有过孤独的经历吗?
2. 讲述:讲解孤独和孤立的概念,介绍孤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等。
3. 分析:学生分析自己的情况和原因,讨论如何解决孤独问题。
4. 操作性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做法,例如实践积极思考、找到社交目标和活动、与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等。
5. 练习: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并提出决策和解决方案。
6.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强调孤独和社交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的适应性:根据年龄和群体差异,内容需要进行调整,使内容更贴近受众。
2. 交互性与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
3. 良好的氛围:创造一个积极、乐观、安全、相互支持的氛围,让学生更舒适地表达自己。
4. 展示模范:以具体的方式展示如何处理孤独问题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让学生受到影响和启发。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孤独,保持心理健康并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4当我独自一人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4当我独自一人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4一、教学目标1.了解孩子在独自一人时可能会面临的心理问题;2.学会适当的方式来缓解这些问题并提升心理健康;3.给孩子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二、教学重点1.了解在独自一人时面临的心理问题;2.应对这些问题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如何提供正确的心理支持;2.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处理问题。
四、教学流程1.导入(1)歌曲唱唱跳跳;(2)教师简单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
2.预习环节(教师出示两张图片)(1) 第一张图片:孩子独自一人玩电脑游戏;(2) 第二张图片:孩子和家人一起看电视、聊天等活动。
让孩子看看这两张图片,问问他们两种情况下,孩子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3.新知输入(1)了解在独自一人时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例如孤独、害怕等;(2)讲解应对这些问题的方式,例如找到喜欢的事物来做、与朋友交往、寻求帮助等。
4.游戏体验(1)让孩子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种情境,模仿孩子独自一人时会面临的问题;(2)每个小组表演自己的情境,并提出应对问题的方法。
5.巩固练习(1)结合今天的课程内容,教师带领孩子们做相关的角色扮演;(2)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避免孤独与害怕的情绪,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朋友交往等。
6.课堂总结教师简单复述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同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讲一讲他们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什么,或者觉得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7.作业布置让孩子们回家搜寻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或者资料,并预习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教育孩子如何强化自己的心理动力,以应对在独自一人时可能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通过游戏体验和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课程内容易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结合起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堂课时长适中、内容丰富,教学目标得到满足。
六、教学内容详解1.了解在独自一人时可能会面临的心理问题在现代社会,很多时候独自一人是难以避免的,包括孩子们自己的家中也有可能出现独自一人的情况。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第四课 当我独自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导学案-第四课当我独自鄂科版导入1.通过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兴趣。
2.师生互动,一起讨论“独自一人”这个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独自一人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课堂探究1. 大脑食品(1)讲述•介绍大脑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帮我们思考、记录和回忆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人的大脑需要不同的食品来保持健康。
•引导学生说出哪些食品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健康,比如鸡蛋、鱼、燕麦、坚果等。
(2)活动•提供一份“大脑食品清单”,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在课后用家长的帮助尝试制作或食用。
•要求学生在第二天回到课堂时分享自己的制作和体验过程。
2. “独自一人”时的感受(1)讲述•当我们成为独自一人时可能会产生害怕、孤独、失落、无助等负面感受。
•但是孤独的时候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思考和反思时间。
•在面对独自一人时,我们可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自信面对。
(2)活动•引导学生刻画自己独自一人时的情境和感受(比如放学回家、宿舍里)、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反思和应对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并总结,学生可择优代表发言。
3. 如何应对“糟糕的一天”(1)讲述•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糟糕的经历和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在遇到这些不如意的事情时选择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情感。
•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让糟糕的一天变成一个更好的明天。
(2)活动•让学生试着列出在遇到“糟糕的一天”时,自己可以采取的积极解决方法,例如做运动、听喜欢的音乐、诉说自己的烦恼等等。
•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法,以做实验的方式来测试它们的有效性。
•学生可以在下次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也可以分享自己制定的其他有效的应对计划。
展示1.小组代表分享该小组在“独自一人时的感受”这一环节的收获和总结。
2.某位同学分享他或她在应对“糟糕的一天”时采取的一种积极方法,可以让所有同学获得启示和实践灵感。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引言: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他们会面临独自一人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陪伴,或是朋友们忙于其他事情无法与他们一起玩耍等。
这些情况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自我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的挑战。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解决问题、积极面对和自我安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会出现的负面情绪,如寂寞、无聊、害怕等,并学会应对这些情绪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需要时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任务。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以便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讨论:会不会觉得独自一人时寂寞?自己通常会做些什么来缓解这种寂寞感?-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回答问题,教师可适当引导和补充。
- 利用图片或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寂寞时的情绪,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2. 游戏活动:找朋友-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名学生作为"朋友",其余学生作为"寻找者"。
- "朋友"在教室或操场的某个地方躲起来,其他学生需要找到并与他们握手才能将其带回起点。
-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将体验到在寻找时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感受到在等待的过程中的孤独感。
3. 分组讨论: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如何保持快乐-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如何保持快乐。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 鼓励学生分享积极的心态、主动寻找乐趣的方式,以及自我安慰的方法。
4. 制定个人计划:改变寂寞的心情- 要求学生在课后制定一个个人计划,包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如何改变寂寞的心情。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制定计划,例如读书、画画、听音乐、锻炼身体等。
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
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
教学目标:
理解自己独自一人上学或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心理因素;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学会准确看待自己独处。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
2、学会当家理财,管好自己的零花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期开始了,妈妈给了一百元钱给你自由支配,你会怎样使用这个百元钱呢?
2、请大家先完成教材第19 页的“消费计划”表格。
3、学生组内交流表格,并讨论:
你的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意义不大,今后该怎样安排?
二、学当小管家
1、请学生回忆近两星期的“收入”和“消费”情况,并填写教材20 页的表格。
2、全班交流自己的消费是否合理。
师生评议。
3、讨论20至21 页的两道习题,明确什么样的消费才算是合理。
4、了解家里的月开支,填写教材21 页的表格,大概算一个,你一个月的开销约占家庭月收入的多少呢?
四、总结全文
1、交流在这次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钱?
3、生写留言板,自由交流。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4当我独自一人|鄂科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当我独自一人|鄂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独处时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 培养学生在孤独时自我安抚和自我娱乐的能力。
3.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表达和处理独处时的情绪。
4. 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认识独处:介绍独处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独处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2. 独处的正面影响:讨论独处带来的积极面,如自我发现、思考和创造力提升。
3. 应对孤独感:教授学生如何应对独处时的孤独感,包括自我安抚和自我娱乐的方法。
4. 情绪表达:引导学生学习正确表达和处理独处时的情绪。
5. 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性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授学生正确看待独处,掌握应对孤独感的技巧,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独处的正面影响,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展示图片。
情景模拟卡片:用于模拟独处时的情境。
绘画材料:供学生在活动中使用,以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独处话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独处的概念和独处的正面影响。
3. 互动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卡片,让学生体验并讨论独处时的感受和处理方法。
4. 情绪表达练习:指导学生使用绘画材料表达独处时的情绪。
5.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关于独处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独立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当我独自一人副三年级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要点:认识独处、独处的正面影响、应对孤独感、情绪表达、独立解决问题作业设计学生绘制一幅关于自己独处时的画面,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家长参与作业:家长与孩子讨论一次独处时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分享给教师。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调整。
关注学生对独处态度的变化,以及他们应对孤独感的实际能力。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程知识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他们。
三年级心理健康说课稿- 4当我独自一人 |鄂科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说课稿- 4当我独自一人|鄂科版一、前言学校教育是全面发展孩子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由于各种原因,独居儿童日渐增多,这种情况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三年级学生在独自一人时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问题阐述学生在课间休息或放学后,常常有独自一人待在教室、校园或家中的情况。
独处的时候,学生面临许多问题:孤独寂寞、无聊、焦虑、恐惧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成长与成才。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孩子独处的问题,注重研究和宣传独处的积极价值,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独处的情况,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独立,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独自一人的正面价值独处能够促进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
当孩子独自一人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利与弊,从而更好地做出判断。
在独处中,还能够释放心灵压力,调整思维模式,保持心态平衡,由此提高情感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独处还能够拓展孩子的经历和知识,丰富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人生阅历。
孩子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听音乐、画画等活动,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发现和体验到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许多事物,提高其审美和理解能力。
同时,这些也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更加自信和乐观。
四、独立自信的培养独自一人需要孩子正确处理各种问题,需要他们具备独立的思考和行动能力。
孩子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认真考虑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这是培养独立自信的重要途径。
另外,孩子还需要自我控制能力,要有克制冲动的能力,遵守规则和制度,做出正确的处理行为。
同时,也需要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从而使独处的孩子不再孤单寂寞。
五、家庭和学校的合力在独自一人时,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需要关注儿童的情绪状态与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支持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当我独自一人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当我独自一人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和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当孩子独自一人时,他们可能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应对独处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首先,对于当孩子独自一人时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教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应对的方式。
例如,当孩子感到孤独时,可以通过与家人或朋友通话、进行兴趣爱好、阅读等方式填补空虚感。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可以通过自我安慰、呼吸训练等放松技巧来缓解恐惧情绪。
教案可以提供这些具体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情绪管理的能力。
其次,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也应该关注到当孩子独自一人时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教案可以启发孩子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例如,教案可以通过激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技能,培养自信心。
此外,教案还可以教导孩子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通过分享和倾诉来减少孤独感和负面情绪。
除了解决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还应关注到当孩子独自一人时的身心健康。
教案可以教孩子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例如,规定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锻炼等。
教案也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和瑜伽动作,帮助孩子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还可以教导孩子如何在独自一人时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
教案可以提供讨论组、合作游戏等活动,帮助孩子培养与他人的交往技巧。
教案还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寻求帮助,教导他们如何与家人、老师或信任的成年人沟通,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担忧。
通过这些活动和指导,教案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缓解独自一人时的孤独感。
综上所述,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在帮助孩子应对独自一人时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当的应对方式。
当自己独自一人的教学设计
当自己独自一人的教学设计第一篇:当自己独自一人的教学设计《当我独自一人》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理解自己独自一人上学或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心理因素;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独处。
教学重难点: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教学过程:一、为学生建立交流自己独处经历的交流氛围以及交流平台。
让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处能力。
鼓励学生体验独处多样性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独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独处能力,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树立“自护、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
二、创设活动营。
设置当自己独一一个人时将会发生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发言,并根据他们各自的发言情况予以评价,告诉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
三、告诉学生当自己独自一人时要他别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要让他们记住:量力而行。
遇到危险时,到开阔或者人多的地方求救。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
不要轻易搭顺风车。
不要贪图小便宜。
遇到事情要先思考。
要牢记家人的电话号码,和重要的求救电话。
小结:自己独处时要小心,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独自一人的问题。
第二篇:表示独自一人的诗句表达自己孤身一人的诗句表示独自一人的诗句表达自己孤身一人的诗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表示独自一人的诗句表达自己孤身一人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4、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5、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6、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四课当我独自鄂科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教学内容当我独自一人时,如何应对孤独感、无聊感、恐惧感等情感;如何利用独处时间进行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独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独处时的恐惧感,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音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心情卡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老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独处时的场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独处时的感受和经历。
第二环节:主题活动1. 老师通过视频或故事,向学生介绍一些独处时可以进行的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的活动,如阅读、绘画、写作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独处活动,并说明这些活动如何帮助自己成长和提升。
第三环节:情感体验1. 老师播放一段轻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独处时的宁静和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独处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板书设计当我独自一人时,如何应对孤独感、无聊感、恐惧感等情感;如何利用独处时间进行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独处的乐趣。
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独处时的心情日记,记录自己在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2. 设计一个独处时的自我成长计划,包括阅读、绘画、写作等活动,并说明这些活动如何帮助自己成长和提升。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PPT展示独处场景,可以包括孩子们在家中、公园、图书馆等地方的独处瞬间,这些场景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预设的答案。
心理健康教案】三年级 第四课 当我独自一人
心理健康教案】三年级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三年级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本节课旨在帮助小学生在独处的时候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辨别可能存在危险的情景,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和警惕;2.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行为目标: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问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情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学生分组名单教学过程:1.热身暖心:教师通过PPT呈现图片内容,并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2.活动一:我是故事小高手。
教师引导学生按图片编故事,学生编好故事后,自愿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反馈,引导学生思考遇到故事中的情景该如何处理。
3.活动二:我是小记者。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的小组,学生有“偏相互采访独自一人时做过哪些事、遇到过哪些问题”现象,教师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独自一人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采访一轮结束后,互换角色。
4.教师总结: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现在有很多同学都需要自己上学和放学回家。
一方面这证明我们真的长大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独自一个人行走的危险性,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
在热身环节,应注意学生对图片的描述不能过度延伸,注意把握时间。
在活动一和活动二中,要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但不能过度延伸,如果学生讲故事时间过长,教师应及时引导,控制时间。
一、小学生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小学生独自在家时,应该立即锁好门。
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
对于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
同时,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我独自一人》精品教学课件
人数 21 15
第2题 有 没有
人数 31 5
有13人会 感到害怕
情景一:
活动一 辨一辨
活动一 辨一辨
说一说:骗子还 会扮演什么角色 让你开门呢?
记者小测试
活动一 辨一辨
情景二:
活动一 辨一辨
活动一 辨一辨
真实案例
有一个8岁小女孩 独自回家,因为 热心给“陌生人” 带路,不料竟被 拐骗走了。警察 叔叔经过9天的调 查,终于将小女 孩解救回来。
(来源:大河报)
活动二 演一演
情景一:当我独自在家, 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
情景二:当我独自回家时, 有人想让我坐顺风车。
情景三:因与父母走散,我 独自一人,联系不上家长。
情景四:当我独自一人时, 被陌生人跟踪。
活动二 演一演
情景一:当我独自在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
活动二 演一演
情景二:当我独自回家时,有人想让我坐顺风车。
吗
说:“谢谢,不用了”。
()
?
3.浩浩放学独自回家被一位叔叔强行带到一
间废弃的厂房,这时浩浩哭着闹着求叔叔送
他回家。
()
有13人会 感到害怕
当初感到害怕的人,你有哪些收获?不害怕的的人呢?
用一句话总结收获:
当我独自一人 ( 我一定能做到(
)时,
)。
谢谢
活动二 演一演
情景三:因与父母走散,我独自一人,联系不上家长。
活动二 演一演
情景四:当我独自一人时,被陌生人跟踪。
自测题
1.放假了,我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说是“送
快递”的,我想可能是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
这
所以开门了。
鄂教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第一单元课时第三课时4 当我独自一人教学目标:1、理解自己独自一人上学或独自一人在家时的心理因素;2、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3、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独处。
教学重难点:学会应对当自己独自一个人时的各种问题教学过程:为学生建立交流自己独处经历的交流氛围以及交流平台。
让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处能力。
鼓励学生体验独处多样性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独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独处能力,通过辅导活动,使学生树立“自护、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
创设活动营。
设置当自己独一一个人时将会发生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发言,并根据他们各自的发言情况予以评告诉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做。
告诉学生当自己独自一人时要他别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要让他们记住:量力而行。
遇到危险时,到开阔或者人多的地方求救。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
不要轻易搭顺风车。
不要贪图小便宜。
遇到事情要先思考。
要牢记家人的电话号码,和重要的求救电话。
小结:自己独处时要小心,注意自己的人生安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独自一人的问题。
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6 上课听讲有诀窍活动目的:1、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
2、从同学的故事中感受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
倾听更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导入主题。
1、学生欣赏音乐2、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歌,我发现许多同学听得很认真,但也有同学好像没有认真听。
今天的晨会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倾听》。
二、讲故事1、师:倾听是一种美,倾听是一种德,接下来就请听一听我班几个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倾听故事。
2、讲有关倾听的两个成语故事。
3、听同学讲《不倾听》的笑话。
三、讲述自己在平时倾听中存在的问题。
1、师:今天,我班还有几位同学想跟大家聊一聊他们在倾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交流存在的问题。
四、总结:师:今天我们通过听故事,交流倾听中的问题,大家一定对倾听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四课 当我独自 鄂科版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四课当我独自鄂科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当我独自: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处理孤独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处理孤独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孤独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孤独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孤独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处理孤独感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当我独自:1. 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2. 正确处理孤独感3.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1. 列举出自己在独处时出现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2. 写一篇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孤独感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独处时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孤独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要注重课后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播放一段关于独自在家的儿童安全教育的动画短片,或者讲述一个关于孩子独自面对困难并成功解决问题的故事。
小学心理健康当我独自一人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当我独自一人教案《小学心理健康:当我独自一人》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奠定了他们日后个性和习惯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心理健康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探讨小学生独自一人时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1. 理解独自一人时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2. 学会有效面对和缓解这些问题的方法;3. 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孤独感a. 解释孤独感的含义和可能的原因;b.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独自一人时可能会感到的孤独感;c. 分享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2. 焦虑和恐惧a. 解释焦虑和恐惧在独自一人时可能产生的原因;b.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独自一人时可能会感到的焦虑和恐惧;c. 引导学生寻找缓解焦虑和恐惧的方法,如深呼吸和积极心理暗示。
3. 自我认知和积极心态a. 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b. 鼓励学生通过问自己问题来提高自我认知,如“我是谁?”和“我喜欢什么?”;c. 强调培养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思考积极的事物和积极的解决方案。
4. 平衡和兴趣爱好a. 解释在独自一人时寻找平衡和兴趣爱好的重要性;b.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喜欢的活动和爱好;c. 培养学生独自一人时寻找平衡的能力,如阅读、绘画、写日记等。
四、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孤独感、焦虑和恐惧的经历;b. 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分享有效的解决方法。
2. 角色扮演a. 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独自一人时可能出现的情景;b. 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体验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3. 情景创设a. 设计一系列情景,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应对不同的独自一人的心理健康问题;b.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并收集并展示全班的意见和建议。
4. 绘画展示a. 给学生提供绘画材料,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在独自一人时的情感和心情;b. 组织学生将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分享创作灵感和思考。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4当我独自一人 |鄂科版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当我独自一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独自一人的时候,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处理孤独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独自一人时的心理感受和应对方法。
2. 如何利用独自一人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思考。
3. 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健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独自一人时的心理应对方法,提高自我提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音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案例,让学生了解独自一人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心理感受和问题。
2. 讲解:通过PPT,讲解独自一人时的心理应对方法,如何利用独自一人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思考,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健康。
3. 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保持心理健康,处理孤独感,如何利用独自一人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
4.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独自一人时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板书设计1. 当我独自一人2. 副心理健康教学设计3.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独自一人时的心理感受和应对方法的日记。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独自一人时进行自我提升和思考的计划。
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建议,进行总结和改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独自一人时的心理应对方法,提高自我提升的能力,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从而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保持心理健康,处理孤独感,实现自我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四课当我独自一人【主题说明】当今社会安全隐患很多,而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又相对缺乏。
本课旨在帮助小学生在独处的时候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辨别可能存在危险的情景,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节课从心理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增强自我防卫意识,意识到独处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会自我保护的办法。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和警惕;2、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行为目标: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问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情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难点:提高学生独处时处理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PPT、学生分组名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通过图片呈现,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通过PPT呈现图片内容,并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
2.现场调查班上有哪些同学是独自一人上学放学的,请同学们举手示意。
3.请上学独自回家的同学描述自己在独自上学或回家路上的心情和感受。
3.教师总结: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现在有很多同学都需要自己上学和放学回家。
一方面这证明我们真的长大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独自一个人行走的危险性,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
1.应注意学生对图片的描述不能过度延伸,注意把握时间。
2.本环节建议用时5分钟。
活动营(体验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独自一人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活动一:我是故事小高手1.引导学生按图片编故事2.学生编好故事后,自愿分享自己的故事,请他同学可做情景补充。
3.教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反馈,引导学生思考遇到故事中的情景该如何处理。
活动二:我是小记者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的小组,相互采访独自一人时做过哪些事、遇到过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感受如何等等(可以采用报数,单数的同学负责采访,双数的同学接受采访),采访一轮结束后,互换角色。
2.老师挑选几名学生交流自己采访的结果。
3.教师反馈:通过这两个活动,每个同学都知道自己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会面临许多问题,也开始思考怎样的处理方式才是科学合理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独自一人的机会越来越多,面对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对独自一人的场景感到恐惧担忧,相反,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应对独处的情境,掌握更多的独自处理问题的技巧,使我们更加淡定从容的面对一个人的时刻。
4.心理引导:从理解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独自一人时怎么做事可行的、安全的。
并且知道当独自一人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学生讲故事不能过度延伸,如果学生有“偏题”现象,教师要加以引导。
2.活动一,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给予反馈。
最后引导学生知道当自己独处时,怎么做事可行的。
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分享屋(总结提升)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学生讨论结果让学生明确独自一人时的行为技巧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独自一人时应该怎么做?2.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介绍教材上的注意事项。
4.教师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独处的机会越来越多,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应学习独自一人面对问题的技巧。
遇事多留心,勤思考,掌握一些基本的问题处理常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让家人放心。
心理引导:巩固已学的知识,从感性的了解转化1.总结归纳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教师的补充应有事例佐证,便于学生理解。
3.本环节用时至少10分钟。
为理性的认识,使学生把知识内化。
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学生自己填写经历,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并把本课所学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今后的独处中能更好地应对问题1.组织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提示填写自己的经历。
2.请同学分享自己的填写的内容。
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心理引导:把课程上学到的知识投入实际应用,帮助提高独自一人时的安全意识的应对问题的能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经历,如学生不明白,可以举例说明。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左右。
【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度怎么样。
3、学生是否掌握了独自一人的注意事项。
【练习题】4、以下哪些行为是独自一人时比较危险的行为?5、A.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 B.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邀请6、C.贪图小便宜 D.听到敲门声,马上开门7、E.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F.随意将自己的家庭地址告诉陌生人【教师参考素材】一、小学生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当我们小学生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
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
对不认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
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
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
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
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
如将自己的屋门反锁后,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的身高、外貌特征,并迅速报案。
但不要与坏人硬拼,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及人身安全。
来自:新浪博客 /s/blog_5a659f230100iulp.html二、小学生自我保护知识小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外事故的意识普遍薄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因为社会经验的欠缺,自理能力的偏弱、生活知识的缺少等,导致对自身的伤害。
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他们阅历浅、容易冲动,情绪起伏不定,问题不论大小,对他们来说,可能解答、应对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处,一旦解决不好,就很可能对他们形成伤害。
从小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和指导,使得他们在危险面前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这样才能使他们万一遇到这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或者避免对人身的伤害。
这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职责。
(一)要求每个学生熟记:求救电话号码匪警:110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交通事故:122电话号码查询台:114(二)常备电话号码:1、父亲单位或手机电话2、母亲单位或手机电话3、其他重要亲属电话4、学校电话5、自家所在地派出所电话6、学校所在地派出所电话7、本地区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电话 "发生不正常情况随时报警或和亲人联系。
(三)意外伤害自护1、能关注电视、报纸上火灾的逃生方法,学会逃生,并能拨打“119”。
但不要去救火。
2、能正确地使用电器和煤气。
3、知道被动物咬伤后立即去医院打预防针。
4、学会游泳。
游泳时要结伴而行。
5、游戏、活动要适度。
6、对出现的小伤害小疾病能正确处理,如伤口包扎等。
(四)交通事故自护1、继续学习有关交通法规,并能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的小公民。
2、知道12周岁才可骑自行车上路,骑车时严守交通规则,拥挤的地方下车推行。
3、不坐无证无牌、超载的船只、车辆,不攀爬行使的车辆。
4、外出时要告知大人去向。
5、不攀爬公路上的隔离栏,爱护交通设施。
(五)自然灾害自护1、学会发生自然灾害如何求生的方法。
2、经常了解气象预报,初步学习看天气,对恶劣天气做好力所能及的防范工作。
3、了解地震的前兆,学会求生。
(六)权利侵犯自护1、知道一些法律知识,并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能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2、知道自己有通信自由,并有隐私权。
3、知道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时,可向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取得索赔。
(七)精神毒害自护1、能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网络中的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毒害。
2、正确使用电脑,让电脑成为我们的好帮手,不要让电脑害了自己。
3、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不参与迷信、赌博活动。
4、不进游戏厅打游戏,不上营业性网吧。
5、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与品德优良的人交朋友。
(八)人身伤害自护1、知道交朋友要慎重,懂得“哥们”意气要不得。
2、对任何不正当的要求学会巧妙拒绝。
3、一人独处时,要提高警惕,不和陌生人攀谈,不接受诱惑。
4、女孩子要自尊、自爱,防止性侵犯。
(九)心灵伤害自护1、学会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有强烈的自信心。
2、知道学习和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3、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4、善于跟同学、朋友、家长、老师谈心。
5、对同学坦诚相待,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友情,预防“早恋”。
来自:网易博客/blog/static/92244340201046103740778/【心理学背景知识】一、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身体各系统器官发育日趋完善,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更快,智能发育更为旺盛,求知欲、理解力、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此时,小学生个性、品德、能力等处于发展时期,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好动、爱新鲜,抑制能力差,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小学生这一时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应采用游戏和模拟为主要方式进行人身安全教育,通过在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身体、心理)的实践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
当今社会,交通发达、物质丰富、信息传递快速、社会处于转型期,故小学生的不确定、潜在的危险也增多。
但是,人的人身安全需要仍然是基础的、首要的需要,其他的任何需要都必需以人身安全为前提。
家庭、学校、社会应该适应小学生的这一需求——人身安全教育。
又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成年人的生活经验、意识。
二、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安全教育有很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现在的家庭绝大多数就一个孩子,他们的安全对整个家庭、社会的意义非常重大。
安全教育是保证学校安全工作的措施之一,学校的安全工作也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被提到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由于小学生在智力、心理发展、道德行为养成、认识和评价事物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学校要在严格按要求搞好常规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还应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认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和教育活动,做到因人制宜,切实抓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独立意识的培养:独立,汉语词语,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
两岁左右是孩子独立性发展最快的阶段,也许昨天还是妈妈怀里的娇宝宝,事事依靠妈妈,今天突然间要独立,什么都要“自己来!”明明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帮忙,如果父母仍像以前那样,孩子有时就会发脾气。
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这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其实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孩子可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