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
一年级先烈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大家讲述一位英勇的先烈——张思德的故事。
张思德同志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他的光辉事迹,感受他的崇高精神。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张思德的生平。
张思德,192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他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4年,张思德被调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不久后,他被任命为中央警卫团班长。
在担任班长期间,他严于律己,关心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大家的爱戴。
然而,命运却对张思德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年仅23岁。
他的牺牲,让无数人痛心疾首,也让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中国革命史册上。
张思德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却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革命者的忠诚和担当。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思德同志的崇高精神。
一、坚定信仰,矢志不渝张思德同志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对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勇敢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他战胜一切困难,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坚定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张思德同志在担任班长期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他关心同志,帮助战友,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战友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张思德同志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做到严于律己,关心他人,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张思德同志在执行任务时,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他为了革命事业,甘愿付出一切,直至献出生命。
讲红色故事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一段红色故事。
红色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教师——张思德的故事。
张思德,原名张思诚,1915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7年,年仅12岁的张思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1933年,张思德加入了红军,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在红军长征途中,他表现出了极高的革命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1935年,张思德担任了红军学校的一名教员,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
张思德是一位有着深厚教育情怀的教师。
他深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此,他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在红军学校,张思德担任了政治教员和军事教员,他不仅传授学生革命理论,还教授他们军事技能。
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在张思德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把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繁荣放在首位。
在红军学校,张思德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他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1936年,张思德在红军学校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
他说:“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解放。
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句口号,后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座右铭。
然而,就在张思德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1936年10月,张思德在执行任务途中,遭遇了敌人的袭击。
在激烈的战斗中,张思德英勇牺牲,年仅21岁。
他的牺牲,让无数人为之痛心,也让他的事迹流传千古。
张思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无私奉献。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弘扬张思德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弘扬张思德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他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积极地投入到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中去。
首先,张思德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
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重大,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把个人的利益放置于人民之上。
在工作中,他勤勤恳恳、尽心尽责,始终保持着对人民事业的高度热爱和忠诚。
无论是扶贫攻坚、社区服务还是灾难救助,张思德总是身先士卒,积极地投身其中,为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其次,张思德以身作则、诚信为人民服务。
他始终坚守道德底线,秉持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道德观念。
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凭着公正、诚实和正直的原则为人民服务。
他注重与人民群众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的服务充满了温情和关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尊重。
最后,张思德以创新精神为人民服务。
他不断探索创新,在服务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他经常主动与同事、专家和学者交流,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提供服务。
他勇于破除固有的观念和惯性思维,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为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不断开拓创新的道路。
弘扬张思德精神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应该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秉持诚信和正直的原则,将创新精神应用于服务中。
只有当我们真正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才能激发出更大的力量,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福祉。
让我们共同努力,弘扬张思德精神,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弘扬张思德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个体的价值追求,更是社会的需要。
当整个社会都能秉持这种精神,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首先,张思德精神要求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真正接近人民,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人民的关切和困惑。
为人民服务的人物素材
为人民服务的人物素材摘要:一、前言二、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1.张思德的生平简介2.张思德的事迹: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3.张思德的精神内涵: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三、雷锋:共产主义战士的楷模1.雷锋的生平简介2.雷锋的事迹:为人民服务、克己奉公3.雷锋的精神内涵:螺丝钉精神、助人为乐四、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1.焦裕禄的生平简介2.焦裕禄的事迹:带领兰考人民战胜灾害、关心群众生活3.焦裕禄的精神内涵:亲民爱民、艰苦奋斗五、孔繁森:西藏高原的人民公仆1.孔繁森的生平简介2.孔繁森的事迹:为西藏人民谋福祉、促进民族团结3.孔繁森的精神内涵:民族团结、一心为民六、结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与发扬正文:【前言】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人物。
他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本文将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物素材,以展示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事迹。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1915-1944),四川南充人,是我国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出身贫寒,从小便立志为人民服务。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加入了八路军,成为了一名无线电报务员。
在工作中,他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任务。
1944 年,张思德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为救战友壮烈牺牲,年仅29 岁。
毛泽东同志曾为他题词:“向张思德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品质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雷锋:共产主义战士的楷模】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人,是我国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热爱人民,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始终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
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了几代人的楷模。
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做了数不胜数的善事。
他利用业余时间为人民公社、学校和附近的群众做好事,却从不留名。
雷锋逝世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高度评价了雷锋的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张思德
张思德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模。
1915年4月19 日(农历三月初六),这天是谷雨节气,张思德出生在四川仪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佃农张行品家中。
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
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到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
1944年,组织上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
9月5日,他正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
张思德家本来就生活艰难,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张思德的出生给家里带来的不是喜,而是深深的忧愁。
因为张思德的母亲产后得病,卧床不起,没钱买药,无米下锅,所以没有奶水喂孩子,只好拖着重病的身子,从穷苦乡亲那里讨得一点谷米,捣碎后熬成糊糊喂养孩子。
母亲望着这个出生在谷雨节,用谷米糊糊喂养的瘦弱孩子,给他取名“ 谷娃子” 。
张思德生下才7 个月,母亲就连病带累,离开了人间。
临死前,她把张思德托给了他的叔叔张行忠和婶娘刘光友收养。
此后,张思德一家的生活更加艰难。
大哥给地主干活,累死在水田里;二哥沿街乞讨,饿死在猪市场的戏台旁;生父张行品外出谋生,流落他乡。
家人就这样生离死别了。
养父张行忠的日子也十分艰苦。
他给地主扛活,累坏了身子,常常吐血。
养母生下女儿张桂香才4 个月,身体还很虚弱,为了活命,就把两个娃娃放在背篓里,背着他们起早摸黑地在地里干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思德很小就下地干活了。
娘上山坡种豆,他跟在后边点种;娘下田割谷,他跟在后边捡穗。
七八岁,正是上学念书的年纪,可他却成了割草、挖菜的劳力。
尽管养父母终日辛苦,家人仍然难得吃上一顿饱饭。
张思德养母刘光友家原有一幼女,但不幸夭折。
所以刘光友视张思德如己出,对其疼爱有加。
刘光友于1933年12月在六合场(现思德乡)一根田埂上送别了加入工农红军的张思德,从此张思德再也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六合场。
张思德的英雄事迹简介
张思德的英雄事迹简介张思德(1921年2月20日-1952年5月7日),山东省齐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烈士,他以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而闻名。
张思德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和坚定的革命斗士,他的无畏精神和牺牲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本文将简要介绍张思德的英雄事迹。
张思德于1940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了抗日战争。
他加入了人民抗日军第四团,并成为副班长。
在战斗中,他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1943年,他被派往山东省滕州地区执行特别任务,他成功地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并与日军在当地展开了长时间的斗争。
他在这次任务中获得了区党委授予的英模称号。
解放战争期间,张思德被派往湖北黄冈地区执行地下战斗任务。
他被任命为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并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在这段时间里,张思德坚持秘密行动,开展了大规模的情报工作,有效地破坏了敌人的行动计划。
他的努力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对台湾的解放战争。
张思德被选中参加这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斗。
他作为独立游击队的一员,被派往解放台湾的前线。
然而,不幸的是,他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1岁。
张思德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他被誉为“英勇的烈士”。
在中国,他被追授“革命功臣”称号,并被纪念为英雄。
他的故事激励着年轻的中国人,勉励他们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张思德的故事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赏。
他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和和平的追求,他无私地献身于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战斗。
他的事迹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各地的青年和爱国者们学习和崇敬的对象。
总之,张思德是中国革命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无畏和牺牲精神的力量。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他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他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勇气和希望的象征,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张思德烈士
个 人 履 历
(1915— 张思德 (1915—1944) 四川 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仪陇人, 楷模。张思德兢兢业业, 楷模。张思德兢兢业业,吃 苦耐劳,认真负责, 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 务准确无误。 务准确无误。 •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40年初夏,他带领一班人 1940年初夏 年初夏, 到深山老林中烧木炭。 到深山老林中烧木炭。那时 人要爬进去, 人要爬进去,将木炭一根一 根地传出来。进去一次, 根地传出来。进去一次,人 就闷热得好像要脱一层皮。 就闷热得好像要脱一层皮。 张思德总是抢在最前面。 张思德总是抢在最前面。三 个月后, 个月后,终于把八万斤烧炭 运到了延安。 运到了延安。
纪 怀念张思德 巴山蜀水多英雄, 巴山蜀水多英雄, 念 思德本是苦寒衣。 思德本是苦寒衣。 张 革命事业无贵贱, 革命事业无贵贱, 伐薪烧炭一心红。 伐薪烧炭一心红。 思 虽言安邦赖股肱, 虽言安邦赖股肱, 德 平凡岗位亦建功。 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峡峪里埋忠骨, 同 领袖名篇传域中。 领袖名篇传域中。 志
个人履历
• 1944年,组织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 1944年 张思德在炭窑内工作时, 炭。9月5日,张思德在炭窑内工作时, 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时年29岁! 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时年29岁 29
•
我们眼中的张思德
• 在我们的眼中,张思德同志是一个 在我们的眼中, 平凡而伟大的人。 平凡而伟大的人。最令人感动的就 是他听从领导的安排, 是他听从领导的安排,服从党的分 不讲条件,不讲报酬, 配,不讲条件,不讲报酬,他干一 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 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以 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 诺言。 诺言。不像我们我们现在的某些党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条件, 员,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条件,讲报 甚至以权谋私。 酬,甚至以权谋私。
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生平简介
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生平简介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张思德简介了解张思德简介得知,张思德生于1915年,卒于1944年,终年29岁。
张思德简介中,不仅提及了张思德基本信息,还提到了张思德的生平经历。
张思德还在童年时期,母亲就已去世了。
年幼的张思德被婶母收养,为了补贴生活,张思德自六岁起,就已经在田间劳作。
1933年8月,红四军方面解放了四川仪陇县。
张思德得知后,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少先队,成为乡里第一任少先队队长。
期间,张思德积极地帮助红四军方面筹款筹粮,并受到乡苏维埃的表扬。
同年10月,张思德加入红军,随后在仪陇县独立团二营担任通讯员。
瓦子寨战斗爆发之后,张思德积极作战,并在战斗中立功一次。
同年冬,张思德进入列宁小学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军事作战方面的知识。
学成后,张思德被调往至省军区指挥部的政治部担任一名交通员。
不久之后,张思德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并且担任特务连的班长。
1935年,张思德跟随红四军方面参加了长征。
长征结束后,张思德跟随队伍来到陕北,进入云阳荣誉军人学校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思德因有伤病而被编入了警卫连,年轻机智的张思德担任副班长,负责保护云阳荣誉军人学校的设施安全。
1937年,张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张思德以严格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张思德的资料张思德资料记载了张思德的生平经历,以及张思德去世的原因。
通过查阅张思德资料得知,张思德生于1915年,卒于1944年,享年29岁。
提起张思德,都会想到他是一位共产主义战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张思德是四川仪陇人,因家境贫困,张思德18岁时,就已加入红军,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1937年,张思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值得一提的是,张思德曾经担任过毛泽东的卫士和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等职。
张思德个人资料
张思德个人资料:姓名:张思德,性别:男生日:1912年10月10日忌日:1943年02月07日汉族籍贯:四川仪陇思德乡解读战士张思德: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
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
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生平孤儿“谷娃子”在革命军队中成长为浑身是胆的“小老虎”,长征期间他三次过草地。
参军11年,同期入伍的同志有许多已当了团长甚至是旅长,张思德身为战士却从不计较职务高低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
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开窑口的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背景张思德牺牲后,毛泽东发表了传扬天下的《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张思德当过班长,又从班长当回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其高尚品质十分可贵。
毛泽东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张思德牺牲后,毛泽东随即吩咐,晚上要多派些人站岗,防止尸体被狼吃了,尽快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买一口棺材;开追悼会,我要讲话。
党的领袖如此关心一个普通党员和战士,远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而是表现出革命队伍中人人平等,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为什么写这篇文章?那是因为毛泽东想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悼念张思德这位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的人,并且希望大家都可以学习张思德一心只为人民服务的可贵精神。
背景“为人民服务”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思想。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
新中国英雄人物及事迹
新中国英雄人物及事迹张思德(1915-1944)实践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光辉典范。
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今思德乡)人。
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3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共产党员。
曾担任过警卫班长和毛主席的内卫班战士,参加过长征。
作战勇敢,多次负伤。
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
9 月8日,毛主席在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
英雄事迹:张思德1915年4月出生于大巴山深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
重病的母亲没有奶水,只得走东家,串西家,要来谷米捣碎熬成糊喂他,因而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谷娃子”。
出生仅7个月,母亲就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间,父亲张行品被迫把他抱给婶母收养。
谷娃子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养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
193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3年12月,张思德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三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
他勇敢机智,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得敌人的渡船,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
在川西茂洲地区,他神奇般地一人夺得敌人两挺机枪,被战士们亲切地誉为“小老虎”,一时传为佳话。
1936年10月,张思德随部队到达陕北,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思德始终牢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使命,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实践中一丝不苟地贯彻。
据其班长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高兴地嚷嚷着发现了野萝卜,张思德过来检查发现,在水塘旁边果然有一丛叶子绿绿的、模样很像萝卜的植物。
饥肠辘辘的小战士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把叶子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无力,紧接着,他肚子开始剧痛,大口呕吐起来。
在失去知觉之前,他还在嘱咐小战士告知大家这草有毒。
长征中的张思德
2018年第6期长征中的张思德□李安葆★★大家知道,著名烈士张思德是1944年9月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的,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张思德还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他在长征途中英勇奋斗的模范事迹,同样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
冒险抢先过溜索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县人。
他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自小受尽人间的苦难。
1933年红四方面军来到他的家乡六合坊,他积极报名参加了红军。
不久,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北上,冲破川军的阻拦,渡嘉陵江西进。
在战斗中,张思德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右腿中弹亦毫无惧色,冲进敌阵,同敌拼杀,击毙敌军射击手,一人缴获了两挺机枪。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地区胜利会师。
张思德闻讯后分外高兴,他和战友们一起,准备了毛巾、毛袜等礼物,赠送给红一方面军的战友们。
两军会师后,红军力量大增,士气高昂。
党中央派慰问团到红四方面军进行慰问,宣传遵义会议精神和党中央的正确决定。
张思德等红四方面军的战士拥护中央的正确领导,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这年秋天,红四方面军来到丹巴黑水河边。
河虽不很宽,但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
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根高悬在两岸之间的溜索。
细长的溜索似乎好久没有人使用了,站在河边的战士们都有些发怵。
炊事班的老班长放下行军担子说:“我去试试看!”但没等他伸手,张思德已用树枝钩来了溜索上的竹筒,坚定地说:“我先过!”老班长拉住他说:“不行!你伤刚好!”原来,不久前张思德的右腿第二次负伤,一个多月前才归队。
“我先过!”“我先过!”岸边的战士们也纷纷抢上前来,张思德伸开双臂拦住大家说:“争啥子呀,我们都要过去的嘛!”说毕,转身便跨到竹筒垂下的绳结上,随即滑了出去。
溜索在空中抖动,岸边的战友们都提心吊胆地盯着他,希望他快些滑到对岸。
可是,张思德慢慢地一段一段地检查那根溜索;到了河心上空,他竟用力摇晃那根溜索。
张思德事迹
我心中的英雄张思德作文
我心中的英雄张思德作文
“嘿,你们知道张思德吗?”我兴奋地朝着小伙伴们喊着。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公园里玩耍。
绿草如茵,鲜花绽放,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我们在草地上你追我赶,笑声回荡在整个公园里。
“张思德?那是谁呀?”一个小伙伴挠挠头问道。
“哎呀,张思德可是个大英雄呢!”我一脸认真地说,“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了不起啦!”
我想起了老师给我们讲过的张思德的故事。
张思德总是默默干活,从不抱怨,不管多苦多累的活儿,他都抢着干。
他就像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拧在哪里。
“哇,那他真的好厉害呀!”小伙伴们纷纷赞叹道。
“可不是嘛!”我接着说,“他为了帮助别人,自己都不顾危险呢。
就像我们现在在公园里玩,要是有人遇到困难,我们也应该像张思德一样去帮忙呀!”
“对呀对呀!”小伙伴们连连点头。
我们继续在公园里玩耍着,突然看到一个小弟弟摔倒了,哇哇大哭起来。
我立刻跑过去,扶起小弟弟,帮他拍掉身上的尘土,安慰他说:“小弟弟,别哭别哭,哥哥在这里呢。
”小弟弟慢慢止住了哭声,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着小弟弟的笑容,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不就是张思德精神的体现吗?我们虽然只是小孩子,但也可以像张思德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呀!
张思德,他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的精神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他让我们明白,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是多么重要。
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永远值得我学习和敬仰!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张思德那样,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平凡英雄张思德
平凡英雄张思德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24年第16期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第一次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演讲。
这位战士叫张思德,一位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英雄。
1915年,张思德出生在大巴山深处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
1933年12月,张思德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
1935年,他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三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
随部队到达陕北后,张思德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战场上,张思德冲锋陷阵、一往无前,战友们敬佩地称他为“小老虎”。
一次战斗中,他两度负伤。
可是冲锋号一响,他就置自己伤情于不顾,跃出战壕,冲进敌阵,击毙机枪手,一人缴获两挺机关枪。
在长征途中,张思德总是挺身而出。
一次,饥肠辘辘的战友发现了“水萝卜”,他抢过叶子以身试毒,不幸中毒昏迷。
刚被抢救过来就说:“这种‘水萝卜’有毒,千万不要吃,快告诉大家。
”平日里,张思德处处先人后己,时时无私奉献,始终关心同志、爱护战友。
生活简朴的张思德有一只搪瓷碗,伴随他三过雪山草地,碗壁上坑坑洼洼,搪瓷几乎掉光了。
部队给他发了新碗,他却把新碗送给别人,自己依然用旧碗。
1941年冬,张思德和战友在执行任务途中,发现一辆车陷入冰河。
他当即脱下鞋袜,跳入刺骨的冰河中又是破冰,又是推车,竭尽全力帮被困车辆脱险。
1942年春,他在杨家岭大礼堂工地参加劳动。
上大梁时支架突然断裂,他只身一人上前顶住,挽救了梁下施工的工人和战友,自己却受了伤。
1942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减下派,一些连排干部要去当班长,多数班长、副班长要当战士。
张思德也被调到中央警卫团1連当战士,对此,他毫无怨言,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
他说:“当班长是革命的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的需要,班长和战士的职责不同,但为党工作是一样的。
”不久,张思德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
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
我眼中的张思德作文
我眼中的张思德作文张思德,这个名字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历史课本上的一个符号,或者是一段遥远的记忆。
但对于我来说,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
我最初了解到张思德,是在书本上。
那时候,他的形象是模糊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文字介绍和一张黑白照片。
然而,随着我对他的深入了解,他在我的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
打小,他就受尽了苦难,可这并没有磨灭他内心的善良和坚韧。
在红军队伍里,他总是默默地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一次,部队在行军途中遇到了恶劣的天气。
狂风呼啸,暴雨倾盆,道路泥泞不堪。
大家都又累又饿,脚步沉重。
张思德看到有个小战士背着沉重的装备,艰难地走着,他二话不说,就接过了小战士的背包,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那背包沉甸甸的,压得他的肩膀都有些微微弯曲,但他的步伐却依然坚定。
一路上,他还不断地鼓励着大家:“同志们,加把劲,这点困难算啥子,咱们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有力,让大家都重新燃起了斗志。
还有一回,部队驻扎在一个村庄里。
村里有户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在一场大雨后摇摇欲坠。
张思德得知了这个情况,马上带着几个战士去帮忙。
他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更换着破损的瓦片,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可他一刻也不停歇。
修完屋顶,他又帮忙修补墙壁,把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那户人家感激不已,非要留他们吃饭,可张思德摆摆手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帮到乡亲们,我们心里高兴!”张思德对待战友,那更是没话说。
有个战友生病卧床,张思德就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他。
每天,他都会打来热水,为战友擦洗身子,还会把饭菜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地喂给他吃。
晚上,他就睡在战友旁边,只要战友有一点动静,他立马就起来查看。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战友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1944 年 9 月 5 日,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 29 岁。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事例有哪些范文(精选3篇)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事例有哪些范文(精选3篇)事例一:捐资助学张思德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士,他见义勇为,乐善好施,一直致力于为人民服务。
其中一个令人感动的事例是他的捐资助学。
在张思德所在的城市,有许多贫困家庭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看到这个问题,张思德决定行动起来。
他先是调查了那些贫困家庭的情况,了解到有许多优秀的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上学。
于是,张思德设立了一个教育基金,用于支援这些学生的学费、书籍和学习用品。
通过广泛宣传和社会捐赠,张思德的教育基金迅速筹得了巨额款项。
他与学校合作,选拔出接受资助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之后,他还亲自去贫困家庭进行探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通过这些努力,许多贫困孩子得以继续上学,有机会改变他们的命运。
事例二:义务清洁工张思德所在的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缺乏专业的清洁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扫。
为了改善小区的环境,张思德主动担任起义务清洁工的角色,为居民们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每天清晨,张思德会提前起床,拿着清洁工具,进行公共区域的清扫工作。
他清洁楼道的地面、擦拭楼道的扶手,定期清理垃圾箱,保持小区整洁。
同时,他还帮助老年居民扔垃圾、搬运重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居民们提供方便。
张思德的义务清洁工行动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赞扬和支持。
他的行为激励了更多居民加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小区整体的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事例三:建立免费医疗服务机构在张思德所在的城市,有许多贫困家庭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甚至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思德联合一些医生和慈善机构,建立了一家免费医疗服务机构。
这家机构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包括日常门诊、急救救治、慢性病管理等。
他们设立了专门的医疗团队,包括多位医生、护士和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机构还组织医疗义诊和健康讲座,以提高社会对医疗知识的认知。
张思德遗体『就地掩埋』真相
张思德遗体『就地掩埋』真相在毛泽东主席警卫队,有一位后来妇孺皆知的人物――张思德。
毛泽东为张思德因公殉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为人民服务》一文。
时任毛泽东主席警卫队队长的古远兴回忆了张思德牺牲后鲜为人知的一些细节。
炭窑塌方1944年中旬,中央警备团为了解决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扩大)会议期间代表们的取暖问题,派出一些战士到山里去烧木炭。
那时会烧木炭、打窑的人不多,我(古远兴)就派张思德、王玉森、石仓三位同志到陕北安塞去烧炭,他们三个人过去都烧过木炭。
9月5日这一天,天空下着小雨,张思德他们三个人在挖一个新炭窑时,因土质松软,上面雨水不断地渗透,造成了塌方,三个人都被埋在了里面。
因张思德埋得比较深,没有抢救过来,牺牲了。
汇报情况张思德是我们警卫队的人,他经常在毛泽东主席住地的哨位上站岗,我们住的地方离主席住的地方也很近,有时毛泽东主席在外面散步来到我们住地,看见张思德或其他同志在那里写墙报,他会看上一会儿,有时也会纠正文章中的错误或错字,所以他对我们队里的人员都比较熟悉。
炭窑塌方后,我来到毛泽东主席的窑洞,毛泽东主席正在写东西,他看了我一眼问:“队长有事情?”我说:“有个情况要向您汇报,我们派去烧木炭的三个同志,因为炭窑塌了,把他们给埋在里面了。
”毛泽东主席听后立即放下笔,眼睛瞪着我说:“赶快组织人抢救,把人挖出来呀!”我说:“现在正在挖。
”毛泽东主席听后点了一支烟,坐在那里抽烟想事情,我退了出来。
半个小时后,前面的情况报了过来:挖出来两人,石仓被埋得浅,第一个被挖出来,王玉森第二个被挖出来,张思德在炭窑最下面挖排水道,埋得最深,现在仍在往下挖寻找他。
一个小时后前面的情况又报了过来:张思德被挖出来了,是在窑里的最底层,他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把镐,镐把顶在他的胸前,一抬他就从嘴里往外冒血,人是不行了。
毛泽东生气我又一次来到毛泽东主席的窑洞。
我刚一进门,见他坐在桌子后面,一边抽着烟,一边想事情,他看见我,不等我说话就问:“怎么样,人抢救出来没有?”我说:“窑上面埋的两个抢救出来了,人没有什么问题。
张思德
张思德 (1915年4月19 日—1944年9月5日) 四川仪 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 模。1915 年 4 月 19 日 ( 农 历三月初六 ) ,这天是谷雨 节气。张思德出生在四川仪 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佃农张 行品家中。 1933年12月参 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 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 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 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 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到 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 苦。1944年,组织上再次派 他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 他正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 突然崩塌,不幸牺牲。
有一天,鸡刚刚叫过头遍,天上还是满天星斗的时候,张思 德被叫到营部。营长交给张思德一封信,认真地说:“这是一封 很重要的信,你马上出发送到南泥湾,明天天黑之前,务必带着 收条回来!”张思德答道:“是!”就把信揣进怀里,敬了个礼, 急步走出窑洞。营长好像发现了什么,追出窑洞,喊了一句: “张思德!把我的鞋换上再走!”张思德一边走一边说:“不~ 用~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 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 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 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 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 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 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 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他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随着 吐出一股股清水。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 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把手中的草样一扔, 就栽倒了,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 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 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1944年九月五日,一大早下起了毛毛雨。地皮湿漉漉的,地里的 活儿干不成了,大伙儿都建议争取时间多打窑,多烧炭,队长和张思 德商量以后,决定临时组织一个突击队,进山赶挖几个新窑。 张思德带着小白、小朱、小李等8个战士,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一路唱着歌到了庙河沟的山林,沾满露水的青冈树叶显得鲜红欲滴, 高大的白桦、松树更加挺俊。 张思德带着8个战士,分成3个组,分散在3个地方挖。 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干。窑越挖越深了,但是,里面还是直不 起腰。张思德钻在里面,猫着腰,累得满头大汗。小白蹲在洞口朝里 边喊:“组长,出来歇歇,让我进去干会儿吧!” “不用了!”张思德总是这样照顾别的同志。 这时,天更加阴了下来,牛毛细雨下大了。张思德赶紧从窑洞里 钻出来,把一条背炭用的麻袋披在小白身上。小白说:“天气凉,你 也披一条吗!”张思德说:“我不要紧!”说着,张思德拿上两条麻 袋,向山后沟走去, 小李、小朱几个战士见张思德给送来了“雨具”,干得更欢了。 他们喊道:“小雨大干,大雨猛干,不下雨拼命干,保证今天挖好 窑!” 张思德也高兴地说:“好哇!”说着,把麻袋递到了战士们的手 里,顶着雨回到自己干活的地方,和小白一起继续挖窑。
张思德 (1915年4月19 日—1944年9月5日) 四川仪 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 模。1915 年 4 月 19 日 ( 农 历三月初六 ) ,这天是谷雨 节气。张思德出生在四川仪 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佃农张 行品家中。 1933年12月参 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 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 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 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 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到 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 苦。1944年,组织上再次派 他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 他正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 突然崩塌,不幸牺牲。
小白请求说:“这回让我进去挖一会儿吧!”张思德见外面还在下雨,窑里也 能容下两个人了,就说:“好,进去多注意!”小白的意思是让张思德在外面歇一 会儿,见他还要钻进去,就说:“你太累了,先歇会儿,我去干一阵儿。”张思德 说:“我不累。我们得赶紧把炭窑挖成,好多出几窑炭。现在革命需要炭,领导和 同志们需要炭,多出一窑,就是为抗战多做一份贡献!”说着,张思德把头上的雨 珠一撸,又钻进了窑里。 张思德和小白继续在窑洞里干活。张思德用小镢刨窑壁、窑顶,小白用锨将刨 下来的土扔到窑外,山风传来秋雨打在山林树叶上发出的清晰的响声。两个人在窑 洞里紧张而有序地干着,不时地交谈着。 “小白,烧好炭,回枣园又能见到毛主席啦!” “是啊!” “要是见到毛主席也烤上我们烧的炭火,那该多高兴!” 两个人一边干活,一边拉话,虽然非常累,却感到非常愉快。 雨渐渐停了下来。快到中午时分,眼看着一眼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 张思德又拿着小镢头开始修整窑面,见哪儿凸出,他就挖平、修光、非常认真。 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掉下几片碎土。 “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小白还没有领悟过来,刚要转身,张 思德手急眼快,一把将他推出窑口,就在这时候,只听“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 窑顶坍塌下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被整个埋 在坍下来的土里边。小白大声急叫:“张思德!”呼喊声穿过山谷,传遍山林。 张思德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战友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才29岁。
有一天,鸡刚刚叫过头遍,天上还是满天星斗的时候,张思 德被叫到营部。营长交给张思德一封信,认真地说:“这是一封 很重要的信,你马上出发送到南泥湾,明天天黑之前,务必带着 收条回来!”张思德答道:“是!”就把信揣进怀里,敬了个礼, 急步走出窑洞。营长好像发现了什么,追出窑洞,喊了一句: “张思德!把我的鞋换上再走!”张思德一边走一边说:“不~ 用~啦~!” 从延安北桥儿沟到南泥湾有90多里路,都是土路。张思德一 路攀山、爬坡、走小道,没走多远,脚上的草鞋就磨飞了。他光 着脚板走了一段路,山上满是石头、荆棘,脚趾被石头碰破,脚 面也被荆棘拉破几条口子,直流血。怎么办?走的太慢,怎么按 时完成送信任务呢?张思德心里很着急。他向周围看了看,跑到 一棵老桦树下,齐齐地剥下几层桦树皮,叠在一起,又在山坡上 找了一些马莲草,搓成绳子,把桦树皮串起来,绑在两只脚上。 就这样,张思德穿着自己亲手做的“桦皮鞋”,忍受着疼痛,提 前赶到了南泥湾,出色地完成了送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