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合集下载

媒介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媒介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媒介观察120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媒介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吴林熠(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媒产业日益兴盛,媒介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造成的后果常常难以挽回。

久而久之,大众变得麻木,受媒介发出的暴力信息影响而不自知,进而身心受到伤害。

媒介暴力现象不仅会让大众忽略真正重要的、应该关注的议题,阻碍文明社会的建设发展,还会削弱大众对媒体的信任。

因此,治理媒介暴力乱象,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研究发现,媒介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点击量,过度关注和渲染暴力事件;二是受众对暴力内容的好奇心和刺激需求,助长了媒介暴力内容的传播;三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力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有效约束媒介暴力现象。

文章在分析媒介暴力现象成因的基础上,从政府、媒介、受众三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限制暴力内容的传播范围和程度,以减少媒介暴力现象的发生;媒介层面,加强内部审查和管理,确保新闻报道符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受众层面,提高媒介素养,学会筛选、甄别信息。

关键词:媒介暴力;新媒体;新闻伦理;网络环境;负面影响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120-03一、媒介暴力的概念、形式及特点(一)概念当前,学界对“媒介暴力”概念的看法各异。

邵培仁认为,“媒介暴力”是指出现在书籍、报纸、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并且人们的生活会受到这些暴力内容的影响[1];陈宪奎认为,媒介暴力可以分为“真实暴力”和“幻想中的暴力”[2];还有学者认为,“媒介暴力”指的是媒介作为施暴主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向受众传播暴力内容,并给受众的身体、认知、心理带来消极影响[3]。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媒介暴力的定义不同,但综合来看,“媒介暴力”的定义可概括为:在电视、电影、电脑游戏、音乐视频等媒介形式中出现的暴力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对受众产生负面影响。

《2024年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范文

《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介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媒介暴力的影响日益显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媒介暴力主要指通过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等媒介传播的暴力内容。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研究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对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而言,我们选择了若干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青少年媒介使用、媒介暴力接触、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数据。

四、实证研究结果1. 媒介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每天平均使用媒介的时间较长,其中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为主。

在接触的媒介内容中,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含有暴力元素的媒介内容较为普遍。

2. 媒介暴力接触情况研究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曾接触过媒介暴力内容,其中以网络游戏和电影最为常见。

接触媒介暴力的频率和程度与青少年的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3. 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1)心理健康方面:长期接触媒介暴力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暴躁等情绪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2)行为习惯方面:媒介暴力可能使青少年产生模仿暴力行为的倾向,导致攻击性行为增加。

此外,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也可能影响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运动习惯。

(3)社会认知方面:媒介暴力可能使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产生偏差,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而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

五、讨论与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媒介素质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媒介素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媒介暴力的危害,提高抵制暴力内容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网络暴 力现象与媒体呈现、社会压力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四、应对措施
针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应 对措施:
1、媒体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提高网民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抵制能 力,引导网民理性使用网络,避免参与网络暴力的行为。
一、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
1、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土壤。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往往 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种匿名性可能导致一些人 在网络上表现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行为,甚至进行恶意攻击和侮辱。
2、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
一些网络暴力行为源自于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 受到各种压力,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寻找发泄和释放的出口。 此外,一些人可能出于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强烈支持或反对,而采用过激的行为 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2、法律规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严 惩施暴者,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3、社会共治: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网络行为 追踪机制,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4、心理干预:对于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援助,减轻 其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问题:
首先,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让人们明白网络暴力的危害和后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和法律制度,严 厉打击网络暴力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避免因为 心理问题或情感困扰而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还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对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效应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

接着,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主要成因,包括信息传播机制、群体心理、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定量方法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程度。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暴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

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

关于网络暴力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涉及多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匿名性和距离感使得部分网民在表达观点时缺乏自我约束,容易产生过激言论和行为。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从而加剧了网络暴力的发生。

群体极化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群体讨论中,个体倾向于表达与群体主流观点一致的看法,从而导致群体观点趋于极端化。

这种现象在网络环境下尤为明显,因为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和过滤机制,使得极端观点更容易被传播和扩散。

关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该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系统地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

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

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
力。
( 传 媒 暴 力是青 少年犯 罪 的重要 诱 因 一) 传 媒 对 犯 罪 的 影 响 ,事 实 上在 l0多 年 前 , 0
在 如今 的信 息 时 代 ,人 们 每 天都 会 有 意无 意
地从 报 纸 、 志 、 杂 广播 、 电视 、 网络 等媒 体 接 受 大量 “ 代犯 罪 学 之父 ”切 萨 雷 ・ 勃 雷 梭解 释 这 其 间 近 龙 的信 息 。这 些信 息 对人 们 形成 新 的价 值 观念 、 习 的 “ 性 循 环 规 律 ” 学 恶 时描 述 到 : 刊 对 犯 罪 的 报 道 报 社 会规 范 、 握生 存 技 能 都 有 着潜 移默 化 的 作用 。 扩 大 了它 们 的发 行 量 , 报 刊发 行 量 的 扩 大 , 掌 而 又使 所 以 大众 传 媒 中 的 暴 力信 息 也不 可避 免 地 介 入青 更 多的人 进 行犯 罪 模仿 , 致 更多 的 犯 罪产 生 , 导 不 少 年社 会化 进 程 ,并 对 他们 的 社 会化 产 生 不 良影 断 的模 仿 最 终 会 导 致一 种 成 熟 的价 值 观 的 形 成 ,
维普资讯
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
◎ 李 爱 芹
摘 要 : 媒 暴 力对 青 少年社 会 化 有 负面影 响 已是 不 争的 事 实。本 文 阐述 了传 媒 暴 力 对青 传
少年社 会 化 负面影 响 的 几 种 主要 表 现 , 析 了传 媒 暴 力发 生 的原 因 , 分 并就 如 何 限 制 传媒 暴 力
的 负 面 影 响 作 深 入 探 讨
关键 词 : 传媒 暴 力 青 少年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G 7
社会 化
文献 标 识码 : A
大 众 传播 是 指 专 业化 的 媒 介组 织 运用 先进 的 违 法 犯罪 行 为均 直 接 接触 并 受过 各 种 不 良信 息 的 传播 技 术 和 产业 化手 段 ,以社 会 上 一般 大 众 为对 影 响 。主要 媒 介是 录像 、 书刊 、 电影 、 电视 、 广播 、 游 象而 进 行 的 大 规 模 的信 息生 产 和 传播 活 动 。通 过 戏 机 和 多媒 体等 。② 显然 , 传媒 暴 力对青 少 年 的社 这 种活 动 所 传递 的 暴 力信 息 ,我 们称 之 为 传媒 暴 会化 有负 面影 响 已是 不争 的事 实 。

媒介“符号暴力”危害探讨

媒介“符号暴力”危害探讨

媒介“符号暴力”危害探讨引言媒介符号暴力是指以媒介传播的符号、语言、形象等针对性的暴力行为。

它会通过媒介逐渐强化人们对某种文化、观念、价值观等的认同感,并在强化认同的同时排斥异己,进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媒介符号暴力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暴力行为的发生。

媒介符号暴力的危害1. 加剧社会分化媒介符号暴力从源头开始就会在媒介传播中进行分层、区隔,不同观点、文化、群体等会被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排斥与包容。

这样的暴力行为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社会分化,导致人群进一步孤立,进而失去了相互理解的机会。

2. 强化歧视媒介符号暴力也会强化社会中的各种歧视行为,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年龄歧视等等。

媒介暴力有时候会美化一些歧视行为,宣扬其是“优越文化”的象征,这样的流言蜚语很容易导致更暴力的行为。

3. 自我认同的建构媒介符号暴力会通过媒介创造人们对某个文化、观念等的认同感。

这样的认同感到一定程度上会强化自我意识,进而导致排斥异己的行为。

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时,很容易使人崩溃、变得抗拒异己,与他人产生冲突,甚至是暴力冲突。

4. 挖掘创伤在某些情境下,媒介符号暴力也会挖掘人们的心理创伤,进而进一步强化人们对某种观念、文化等的认同感。

在这种情境下,往往会有一部分人因过渡认同的缘故而进行极端行为。

避免媒介符号暴力的方法1. 增加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在传媒技术和传媒概念上掌握一定技能的能力。

除了了解媒介的性质和媒介的运作以外,还需要对媒介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敏感分析,增加对媒介暴力的判断能力,避免受到媒介暴力的影响。

2. 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源在信息获取方面,我们需要确保获取信息的多样性。

如果信息源角度单一,信息主题单调,则会渗透进我们的常识及成为我们的观念。

没有广泛的信息源,我们就没有机会对主流的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价,只能接受一种媒体渲染出来的单一价值观。

3. 鼓励多元文化和理念的混合我们需要鼓励多元文化与理念的混合,让不同的文化和理念通过平等交流、协商、融合逐渐发展为一种比较接近的共性。

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媒介暴力是指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如电影、电视、互联网、游戏等)传播、展示暴力内容的现象。

这些媒介呈现的暴力场景和暴力行为往往会对观众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首先,媒介暴力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观看媒介暴力,人们会接触到大量的暴力情节和暴力行为。

这些暴力场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观念和态度。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媒介暴力会使个体对暴力行为的认知产生偏差。

他们可能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甚至会模仿媒介中的暴力行为。

这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会进一步导致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和扩大暴力行为。

此外,观看媒介暴力还会使人们对暴力事件麻木不仁,对他人的痛苦和悲伤产生冷漠情绪。

其次,媒介暴力对社会问题的加剧造成了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暴力和媒介暴力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媒介暴力的普及和大量消费,使得社会上的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

暴力犯罪率上升、青少年犯罪增多等社会问题与媒介暴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长期接触媒介暴力也会对人们的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观看媒介暴力会使人们疏远他人,增加争吵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并进一步破坏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最后,媒介暴力对幼儿和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危害。

研究表明,媒介暴力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媒介暴力的观看会使他们出现攻击性行为、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暴力的暴露可能会引发创伤和心理障碍。

另外,媒介暴力也会对青少年的学业、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对媒介暴力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加强对媒介暴力的监管和限制,对于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家长和教师应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媒介暴力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其次,相关单位和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监管和评估机制,限制和规范媒介暴力的传播。

《2024年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范文

《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篇一一、引言媒介暴力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的问题,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介暴力问题日益突出。

性别视角下的媒介暴力研究,旨在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媒介暴力对男性和女性产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本文将从性别视角出发,对媒介暴力的概念、现状、影响及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媒介暴力的概念及现状媒介暴力是指通过媒体传播的暴力内容,包括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

这些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往往以血腥、残忍、色情等形式呈现,对观众产生不良影响。

当前,媒介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在成人中普遍存在,也在青少年中日益严重。

三、性别视角下的媒介暴力影响1. 对男性的影响男性在媒介暴力中往往扮演着施暴者的角色,过度暴露于暴力内容可能导致他们对暴力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偏差。

一些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受到媒介暴力的诱惑和影响,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此外,媒介暴力还可能削弱男性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和关注他人的感受。

2. 对女性的影响女性在媒介暴力中往往成为受害者。

过度暴露于媒介中的性别歧视、性暴力和身体暴力的内容,可能使女性对自身价值和安全感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内容可能使女性产生无助感和恐惧感,降低她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此外,媒介暴力还可能使女性对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采取逃避和被动应对的方式。

四、媒介暴力产生的原因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媒介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社会文化观念,如男性优越感、性别刻板印象等,使得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得以传播和强化。

此外,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收视率和利润,往往倾向于制作和传播更具吸引力和刺激性的暴力内容。

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媒介暴力的原因之一。

一些人可能通过暴力和攻击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和情绪需求,而媒介中的暴力内容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

此外,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和压力时,可能会通过暴力和攻击来发泄情绪和寻求心理平衡。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等,对他人造成名誉、权益或精神上的损害。

这种现象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深入探讨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匿名性带来的责任缺失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往往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

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觉得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发表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隐藏在虚拟的身份背后,逃避现实中的法律和道德约束。

2、信息传播的快速与失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可能在短时间内传遍网络。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被误读、夸大或歪曲,从而引发公众的愤怒和不满,导致网络暴力的产生。

3、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当一部分人的言论形成一种主流观点时,其他人往往会受到影响而跟随。

在网络上,这种群体效应更为明显。

一些人可能原本没有明确的立场,但看到多数人的言论后,为了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加入到攻击的行列中,从而使网络暴力的规模不断扩大。

4、现实压力的宣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

网络成为了一些人宣泄压力的渠道。

他们将现实中的不满和愤怒转移到网络上,对他人进行攻击,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释放。

5、法律监管的不足目前,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不够明确。

这使得一些实施网络暴力的人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更加肆无忌惮。

6、媒体的不当引导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对一些事件进行过度炒作和片面报道,误导公众的判断和情绪,从而引发网络暴力。

二、网络暴力的危害1、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网络暴力往往会使受害者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024年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范文

《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媒介暴力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

从电视节目、电影、网络到社交媒体,各种形式的媒介内容无所不在。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这些媒介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暴力元素。

本研究将重点从性别视角出发,对媒介暴力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性别的受众在媒介暴力的影响下可能面临的独特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性别平等和尊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念,而媒介暴力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媒介暴力内容可能对个体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媒介暴力对男性和女性受众的影响存在差异。

男性受众可能更容易模仿媒介中的暴力行为,而女性受众可能更容易受到媒介中性别歧视和暴力情节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性别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媒介暴力的影响机制及其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各种媒介内容中的暴力元素,分析其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将对不同性别的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了解他们在接触媒介暴力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五、研究结果1. 媒介暴力对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男性在接触媒介暴力后更容易模仿其中的行为,但这种模仿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会实施暴力行为。

然而,长期的媒介暴力接触可能导致男性对暴力的态度和认知发生改变,使其更难以认同和平、公正的价值观。

2. 媒介暴力对女性的影响:女性在接触媒介暴力时,往往更容易受到其中的性别歧视和暴力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甚至可能导致她们在面对家庭暴力和性暴力的过程中保持沉默。

3. 性别差异与媒介暴力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受众在接触媒介暴力时,其心理和行为反应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性别角色、社会期望和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2024年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范文

《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篇一一、引言媒介暴力是一个复杂且严峻的社会问题,其涉及面广泛,影响深远。

在当代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和电子游戏等媒介形式,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或不恰当的媒介使用可能导致媒介暴力现象的出现,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媒介暴力的定义与分类媒介暴力是指通过媒体传播的,对个体或群体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或信息。

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心理、生理或社会层面的伤害。

根据不同的媒介形式和表现形式,媒介暴力可以分为网络暴力、游戏暴力、电视暴力等。

三、性别视角下的媒介暴力从性别视角来看,媒介暴力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一方面,男性更可能成为媒介暴力的发起者或参与者,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和网络社会中的性别偏见等因素造成的。

另一方面,女性则更容易成为媒介暴力的受害者,例如在网络欺凌和网络性骚扰等方面。

此外,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过度的媒介暴力暴露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媒介暴力的影响因素影响媒介暴力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媒介因素等。

在性别视角下,不同性别的个体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反应不同。

例如,社会文化因素如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可能使女性更容易成为媒介暴力的受害者。

而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等因素则可能影响个体对媒介暴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五、应对媒介暴力的策略针对媒介暴力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应对。

首先,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个体免受媒介暴力的伤害。

其次,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其对媒介暴力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同时,媒体行业也应自律,避免传播过度的或不适宜的暴力内容。

此外,社会应积极推动性别平等的理念,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以减少性别差异在媒介暴力中的影响。

六、实证研究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媒介暴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传播心理学11大众传播专题4媒介中的暴力

传播心理学11大众传播专题4媒介中的暴力

三、帮助儿童应对暴力媒介 机制性的解决方法 ●净化网络 ●电影、电视分级制度
1.
2. 家长介入和媒介素养
●课堂训练 ●系统脱敏训练 ●人格发展
第十一讲 大众传播心理学专题4 媒介中的暴力
●到一个普通儿童读完小学时,在电视上看到的 谋杀案大约有8000起,还有10万起其他类型的暴 力行为。 ●从1950年以来,在对3500例观看媒介暴力影响 的研究中,除了18例之外其他所有的(99.5%) 研究都证明媒介暴力具有负面效果。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计,现实中87%的犯 罪并不暴力,但在根据现实改编的电视娱乐节目 中,只有13%是不暴力的。 ●谋杀案仅占了现实中所有犯罪案件的0.2%,但 在电视上,谋杀案占到了所有犯罪案件的50%。
恐惧反应: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很容易记起在 儿童或者少年时期受到电影惊吓的经历。这些记 忆及其他效果都是长久难以磨灭和消除的,包括 整体的恐惧/焦虑感觉、对具体事件的恐惧、入睡 困难和做噩梦等。
2. 模仿 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从媒介中看到一个暴 力的镜头,之后由于模仿就会比没看之前 表现得更加暴力。
一、媒介暴力的影响 1. 恐惧
Joanne Cantor 实验室对媒介暴力引起的恐惧 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短暂的恐惧反 应是很正常的,相当一部分儿童和青少年都会出 现持续而强烈的情感波动;同时,在各年龄层中 都有极少数一部分人更容易受到媒介暴力的影响 ,并会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反应。”
引发恐惧的形象:不同年龄的观看者对不同类型 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恐惧反应。一般来说,学龄 前儿童对一些扭曲的自然现象(例如,妖怪、精 灵)极为恐惧,但上小学的儿童更容易对危险以 及伤害(如战争、自然灾害)产生恐惧。年龄越 大,对于越是抽象的危险恐惧程度越高。

社会组织因为跟媒体发生冲突,而导致公共关系恶化的案例

社会组织因为跟媒体发生冲突,而导致公共关系恶化的案例

社会组织因为跟媒体发生冲突,而导致公共关系恶化
的案例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发生后,伴随着监控视频曝光引起的视觉冲击,网络流言大行其道。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的各种版本的老虎伤人“真相”,网民在“情绪优先”支配下对信息进行筛选并进行理解和评判,有说是因为夫妻吵架误下车受老虎攻击的、有说以为到达安全区域下车遭到老虎攻击等。

事件当事人被人肉搜索,个人隐私被泄露,同一时间还放出“伤人老虎可能被处决”等谣言,充分暴露了社交媒体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浅析媒介暴力与行为暴力

浅析媒介暴力与行为暴力

浅析媒介暴力与行为暴力【内容摘要】:在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传媒暴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本文从传媒暴力与实际的行为暴力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媒介暴力对与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传媒的暴力宣传所产生的“小既是大的效应”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控制传媒暴力对行为产生影响的对策。

【关键字】:媒介暴力、行为暴力、反暴力策略【正文】: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所传递的暴力信息,我们称之为传媒暴力。

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接受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存技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介入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着人生的行为和态度。

一、传媒暴力如何影响行为暴力根据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观众的暴力行为与媒体暴力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最早的媒体暴力影响行为的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布鲁默和社会学家豪赛对电影与儿童犯罪行为的研究。

其结论为:电影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犯罪倾向和行为【1】。

1982年美国全国精神健康研究所提供了这样的结论: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后,大部分研究团体认为,电视暴力的确导致了青少年儿童的侵犯行为。

据我国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65%以上的工读学生,50%以上青少年犯罪,其违法犯罪行为均直接接触并受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主要媒介是录像、书刊、电影、电视、广播、游戏机和多媒体等【2】。

显然,传媒暴力影响受众的行为,特别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群体。

1992年,美国心理学会发表其经历6年研究媒介暴力内容的成果中认为:暴力内容,增长对他人的暴力和攻击,会引发模仿的行为,以为暴力能解决问题。

如果仅仅是认为模仿暴力行为,还不是最致命的。

如今,暴力新闻对犯罪暴力行为的细节化“曝光”有一种强示范作用。

简要分析台湾媒体在此事件中的影响和原因

简要分析台湾媒体在此事件中的影响和原因

简要分析台湾媒体在此事件中的影响和原因1、传媒全天候跟踪报道,干扰警方秘密侦破活动,妨碍人质营救工作。

案发后第二天,当地两家日报《大成报》与《中华日报》为争抢独家,竟先行把消息曝光。

4月23日,案情未明,《第一手报道》便作了详细报道。

2、不顾当事人尊严和感受强行采访,刊发不应公开发布的图片或细节,侵犯受害者及家人的隐私。

在事件过程中,台湾多家媒体24小时守候在白冰冰家门口,甚至利用高科技手段窥探白家内部。

记者不仅对白冰冰本人贴身盯梢,并对白案有关人员和所有进出白家的人都强行跟踪采访、摄影,这些做法严重侵犯了被采访人的尊严和个人隐私。

而且记者不顾当事人心中的感受,提出各种尖锐的问题,也是不人道的做法。

一些传媒又刊出大幅受害人的照片,使被害人及其家人遭受第二次打击。

3、媒介过度炒作案件,详尽描述犯罪手法,残忍情节,误导社会风气。

4月26日当天出版的一张报纸的大字标题充分体现了各媒体当时的心情:《守秘12天媒体拂晓总攻击》。

“中国电视公司”率先以字幕方式播出新闻快报,随后,“中华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也纷纷跟进,在此事件中三台前后共动用了上百人次在白家守候;各家有线电视台也分别在最快的时间报道了这一事件;在报章方面,“4·14”绑票案成为以后几天各报的重头新闻,其中报道最多的报纸,每天竟用5个整版的篇幅来报道白晓燕事件。

媒体的过度炒作可能给普通受众造成冷漠的“旁观者”心理,更可能为他人所效仿。

据台湾“内政部”统计,近十年,每年发生的绑架勒赎案件均在95件以上,其中去年发生156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媒体对绑架案件手法、细节、过程的详尽报道不无关联。

台湾新闻界自律机构新闻评议会制订的道德规范中有相应的条文:“采访重大犯罪案件,不得妨碍刑事侦讯工作。

”(《台湾报业道德规范》第一条第三款);“绑架新闻应以被害人之生命安全为首要考虑,通常在被害人未脱险前不报道。

”(同上,第三条第六款);“新闻或广告不得刊登裸体或猥亵照片。

浅谈网络暴力及其影响

浅谈网络暴力及其影响

浅谈网络暴力及其影响摘要在人类不断进步,人类文明不断繁荣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否认的是暴力行为是一直存在的。

而自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介普遍产生并普及以后,暴力文化应运而生,并且在不知不中渗透我们的生活,对人们的心理、认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

网络暴力问题是近年来新生的一种网络现象,这不仅仅只单纯地是一种互联网催生的新事物,它还同时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状态和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正确了解网络现象,更能及时发现、预防和解决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引导人们更好、更优地利用网络。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网络暴力的含义及其一些情况,同时列举一些网络暴力的案例,用以引导网络传播,净化网络信息,呼吁人人抵制网络暴力,从而使得网络、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危害抵制网络暴力正文自网络暴力问题出现以来,屡屡发生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让人对它不可忽视。

人们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

但是,对于网络暴力的定义,至今还是非常模糊,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论。

现在普遍认为网络暴力是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一定的人物、事物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进行攻击,并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人身安全权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

说到网络暴力案件便不得不提“人肉搜索第一案”了。

北京一位女白领写下“死亡博客”后跳楼身亡,疑似婚外情的丈夫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网友尽自己所能对其丈夫展开自己的批判。

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引出中国第一次进入司法程序的“人肉搜索”案。

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朝阳法院宣判,并由北京法院网进行了网络直播。

最终,两家网站被判侵权,女白领的丈夫获赔精神抚慰金8000元。

而由此事件后,法院则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建议,建议有关部门对“人肉搜索”等新生网络事物进行引导。

“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种方式。

近些年来,网络上的一些暴力语言,暴力行动,暴力视频等不断地触犯着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些都是一些网络暴民通过“人肉搜索”制造出来的。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

媒体暴力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媒体暴力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所谓媒体暴力,是指在电视节目、电影、互联网等媒介中出现的暴力场景和情节。

青少年作为社会中的敏感群体,对于媒体内暴力图像的感受与决策常常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探讨媒体暴力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并呼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缓解这一现象。

首先,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潜在的伤害。

长期以来,大量研究表明,暴力场景会激发人体内的应激反应,使其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

这种紧张状态容易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暴力倾向等。

特别是部分脆弱的青少年,他们可能会将媒体呈现的暴力行为视作行为榜样,甚至模仿,并将之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因此,媒体暴力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给社会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而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塑造。

当媒体中持续出现暴力场景时,青少年易受影响而认为暴力是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一种合适方式。

这使得他们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选择了暴力行为,从而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

因此,媒体暴力无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媒体暴力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

有部分研究发现,观看媒体中的暴力镜头还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对于某些被忽略或沉默的社会问题,媒体暴力的呈现可以为青少年提供认识与理解,激发他们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思考。

因此,媒体暴力也可以视作一种教育资源,仅在合适的引导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降低媒体暴力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不良影响,各界应该共同努力。

首先,家庭和学校要加强媒体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对媒体内容的批判意识和辨别能力,从而减少负面影响。

其次,媒体从业者应该增强责任感,避免制造和传播过度的暴力场景,涵养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暴力——媒介热衷的持久话题

暴力——媒介热衷的持久话题

掘 该 领 域 的 细 分 空 间 , 以期 吸 引 受 众 的 “ 球 ” 。如 在 一 些 个 严 峻 的 问 题 是 媒 介 中 的 暴 力 主题 非 常 广 泛 , 以 上 只 说 明 了 眼
对 某人或某 些人造成心理或 肉体上的伤害 ,以及 包括对财产 的内容 ,其 中尤 其是 电视暴 力 ,更是成 了 日常电视 内容的主 和肉体的毁 灭”。美国加州大学 的传播研究 中心 自1 9 年起 要特征 。如果 儿童在这样 的媒 介环境 中成 长 ,势必形成 “ 95 黑 每 年进行一 次全国大众传媒 的暴 力监测 ,其暴力 包括运动暴 暗世界 ”的臆想 ,过早的丧失 童真 ,将 电视暴 力的残忍 内化
力 、滑稽暴力 、口语暴力等任何能导致身体伤 害的暴力 。 无 为 自身 的攻击性 行为特质 ,从 而使童年彻底 沦为影像暴力的 论是有意无 意 ,无 论是对 自己还 是对他人 的伤 害 ,都属于暴 牺牲品 。学龄前 儿童对一些扭 曲的 自然现 象 ( 如妖怪 、精灵 力 。中国社会科学 院的学者把 “ 媒体暴力 ”这一 概念细分为 等 ) 为恐惧 ,比如在动画片 中的场景可能会引起恐惧。 极 “ 实 暴 力 ”与 “ 想 中 的暴 力 ” 两 种 形 式 。真 实 暴 力 ,指 真 幻 2青少年的观察、模 仿 : . 媒体对城市骚乱 、示威 游行 、政 治暗杀事件 、战争场面等等 人们 从媒 介 中看到 一个 暴 力 的镜头 ,之后 由于模仿 就 的报道 ,是所谓 “ 真实 暴力” ;幻想 中的暴力 ,是 指在一些 会 比没看到之前表现 得更加暴力 。要实际发射这 种情 况 ,首 娱乐性节 目中存在 的暴 力场景 ,如在 电视剧里大量存在 的暴 先 关注被模仿偶像 的行为。其次 ,这种关注必须 维持一段时 力镜头。 间 , 将这种编码 到记忆 中去 ,其 中经过 了分析 和解 读的认 并 知过程 。模仿 的过程 实际会教授新 的行为 ,就像一个人 看老 媒介暴 力 的呈现 : 1 闻报道巾对暴力 的呈现 新 师示 范可以学到新 的体 育技能一样 。青少年看到 电影上 有朝 前一段时间 ,哈尔滨 市六名警察 打死人的新 闻事件颇 能 同学开 枪的镜头之后 ,他也会做 出这种举动 ,但在此 之前他 吸引人眼球 。1月 1 口,哈尔滨一酒吧门 口发生斗殴 ,6 O 1 名身 根本不 知道这样做 。我 在高 中的时候有 一件事给我 印象 非常

媒介批评案例分析

媒介批评案例分析

媒介批评案例分析媒介批评是指对媒介内容进行的评论和评价,它是媒介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批评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引导公众对媒介内容进行理性的评价,还可以促进媒介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媒介批评案例,探讨媒介批评的重要性以及对媒介内容的影响。

案例分析,某电视剧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的媒介批评。

观众和评论家对该剧的剧情、人物塑造、道德取向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他们认为该剧存在着过度渲染暴力、低俗情节、不合理的情节安排等问题,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媒介批评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持续发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终,该剧在播出期间收视率急剧下降,备受批评的制作方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媒介批评的重要性。

首先,媒介批评可以引导公众对媒介内容进行理性的评价。

观众和评论家通过对剧集的批评,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了对不良内容的抵制和排斥。

其次,媒介批评可以促进媒介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受到广泛批评后,制作方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道德底线,加强自律,提高作品的质量,以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媒介批评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对媒介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媒介批评不仅影响了该剧的收视率,还对整个娱乐产业产生了示范效应。

观众和制作方都意识到了媒介批评的重要性,这也为未来的媒介内容提供了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媒介批评是对媒介内容进行理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引导公众对媒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媒介行业的健康发展。

媒介批评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对媒介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媒介批评,让它成为引导媒介内容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媒介事件案例

媒介事件案例

媒介事件案例介绍媒介事件是指在媒体中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

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还是娱乐领域,媒介事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著名的媒介事件案例,来探讨媒介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和媒体的作用。

媒介事件案例1:自由女神纳粹象征争议背景在2019年,一场有关纽约自由女神像与纳粹象征之间联系的争议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这起事件涉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和讨论。

经过一位统计师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自由女神像和纳粹象征之间相似性的帖子,并指出两者都使用了相似的手势和姿势。

这篇帖子很快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并引发了广泛关注。

影响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争议。

许多人对此表示愤慨,认为这是对自由女神像的亵渎和对纳粹恶行的美化。

一些人则对这种联系提出质疑,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媒介事件案例2:#MeToo运动背景#MeToo运动是一场由社交媒体发起的运动,旨在揭露和抗议性别暴力和骚扰。

这场运动在2017年兴起,并迅速扩散到全球各个领域。

#MeToo运动起初是由一位美国女性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好莱坞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性侵犯的指控而引发的。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声援信息,这一运动迅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声援浪潮。

影响#MeToo运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性别暴力和骚扰的关注,揭示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许多知名人士和机构都因涉嫌性侵或骚扰而受到指控,社会舆论开始尝试重新定义性别关系和建立更公正的社会。

媒介事件案例3: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背景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媒介事件,旨在影响和干扰美国的选举过程。

这一事件涉及到了政治、外交和媒体等多个领域。

经过俄罗斯企图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信息、操纵意见和黑客攻击等手段来干涉美国大选。

这一行动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和执行,涉及到了多个组织和个人。

影响这起事件引发了对于虚假信息和网络攻击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摘要:媒介暴力(media violence)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

媒介暴力包括真实暴力和虚拟暴力两种形式,媒介对社会暴力的现象报道属于真实暴力,虚拟暴力则是指文艺节目中包含的暴力现象,如警匪剧、武侠剧、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关键词:媒介暴力、影响、媒介行为暴力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近年来中国传媒业迅速发展,大多数媒体在产业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出于经济利益与竞争激烈的考虑,大众媒体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日益普及一种“低水平的满足”现象,同时由于人们的媒介素养不乐观以及生活的压力,导致媒介暴力现象愈演愈烈。

媒介的暴力文化现象在媒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媒介暴力。

而媒介暴力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影响上。

具体表现为:观察模仿、暗示激发、虚拟参与等现象。

一、媒介暴力的影响方式
1、观察模仿
一项调查发现,在因暴力入狱的男性犯人中,有1/4到1/3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犯罪手段,这些由现实暴力主体提供的说法也许更令人信服。

这也说明了诸如侦探或者警匪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因素会提供给人们一些犯罪的手段或者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

2、暗示激发
一些研究者认为,媒体暴力激起或暗示了人们的进攻性思想感表,进而促成了暴力行为的实施,个体想要出击的愿望被媒体画面证明是正当的,因为在画
面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坏蛋都使用暴力复仇,并且常常没有对错和结果。

在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迫在眉睫》之中,一个父亲为了拯救患有心脏病的儿子不得不通过绑架威胁医院的人这种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

虽然我们可以说他的出发点是伟大的,他获得的结果的也是符合他的目的,但是影片鼓励人们运用暴力方式对待生活中的麻烦。

这种暗示激发是媒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媒介对暴力的“美化”
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接受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存技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媒介暴力就是利用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来描绘和美化暴力。

媒介的暴力是潜移默化的暴力。

媒介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美化”暴力,使得暴力变的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不仅仅是接受,受众还会认为这种暴力是美好的,是英雄的。

有另一种说法称这种暴力为隐性暴力。

隐性二字很好的诠释了美化的意义。

这种暴力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赞同,也更容易忽略,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而真实暴力,与虚拟暴力相比,对广大受众的心里和行动上的渲染程度要弱很多。

真实暴力,一般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那些报道的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等等,虽然这个事实很暴力,但因为新闻报道过程中,会考虑到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在画面的选择上会有所保留。

其次,新闻报道出来的这些暴力犯罪,都会倾向于解释他们不利于社会的一面,持批评的倾向态度。

因此,大部分受众在接收这类信息都会在主观上持反对态度。

所以可以说媒介暴力的“美化”主要体现在虚拟暴力上,也就是带有商业气息的文艺节目。

这些被“美化”的媒介暴力主要通过描绘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正义英雄或者一些正面偶像,将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价值观融入其中。

比如说日剧《joker》其中就是通过运用暴力去解决那些逃脱法律漏洞的罪人,表面上来看,它是遵循着那条“杀人偿命”的正确价值观去制作,实际上它确实在正确价值观掩盖之下的暴力,在这种面具下悄无声息的宣扬着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思想。

而那些光鲜亮丽的偶像则成为引领这种风尚的风向标。

而受众的反应必然是倾向光鲜
亮丽的主角们,而那些罪人本身罪有应得,也就觉得这种行为是应该的,存在合理性的。

因为美化二字,暴力变的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不仅仅是接受,受众还会认为这种暴力是美好的,是英雄的。

有另一种说法称这种暴力为隐性暴力。

隐性二字很好的诠释了美化的意义。

这种暴力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赞同,也更容易忽略,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三、媒介行为的暴力
媒介行为的暴力,即媒体报道及受媒体报道所影响的大众或网众对媒介报道事件的行为,包括媒介报道过程中对被报道对象的身份、家庭背景等情况的过度曝光,造成对被报道对象的隐私权的伤害,以及这种行为造成的大众逼视,对事件的各种评论、深挖等行为,对被报道人造成舆论压力等二次伤害。

这里提出的媒介暴力和行为暴力的两者关系主要是媒介通过传播他人隐私,破坏他人的生活为主。

这里提出的媒介显性暴力行为主要是传播个人信息为主。

在这里,媒介不仅破坏了他人的生活,同时也容易激发群众性事件。

这其实从另一方面要求媒体对于自身信息发布一定要慎重思考。

而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人肉搜索”也正在成为一种“道义上合法”的媒介暴力。

而在这里,媒介也成为了人们行使暴力行为的工具。

这种形式的媒体暴力最早在中国发生,也最令人唏嘘的,也许莫过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皇后阮玲玉之死。

对于阮玲玉来说,“戏如人生”几乎是一句谶语,阮玲玉在标志着她电影艺术的巅峰之作《新女性》中,出演剧中女主角韦明。

而当年他们欲假电影抨击的事情,却偏偏发生在了阮玲玉的身上。

和剧中女主角一样,把阮玲玉逼上最后绝路的,正是这种“媒体暴力”。

四、隐性媒体暴力的易感人群
儿童特定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思维以直观形象性为主,而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明显的可视性十分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此这些媒体作为社会教育中生动活跃的一部分,以其较强的直观性、渗透力和冲击力,迅速、快捷而丰富的信息,使
儿童的知识得到了补充、学习兴趣得到了延伸。

然而,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信息也不可避免地介入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着人生的行为和态度。

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受众,所受影响尤为巨大。

而成年人早已形成比较稳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各方面相对儿童而言都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因此青少年和儿童就成了媒体暴力的易感人群了。

总而言之,媒介暴力是媒介高速发展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人们应当具有较强的辨识意识,能对媒体上播放的东西存在一定的辨识能力,并且对青少年对媒体信息的接收也要存在一定的限制和警觉。

而另一方面则有国家通过法律来管控这种行为。

通过各种方式从而达到对媒体暴力的管控,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赵允芳,解刨“媒体暴力现象”,[J]传媒观察,2004(12)
[2]生奇志,《媒介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4]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