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戊酯

合集下载

新型固体酸SO4 2-/MnO2/γ-Al2O3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

新型固体酸SO4 2-/MnO2/γ-Al2O3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

用量对反 应的 影响 。最佳 的反 应 条 件为 : 化 剂焙 烧 温度 50 催 化 剂 用量 15g ( 酸 ) n 催 0 ℃、 . 、 草 :
( 异戊醇 ) : 、 =13 带水 剂 甲苯 3 、 流时间 1 5h 在 最佳反 应务 件 下 , 0mL 回 . ; 草酸二 异戊 酯的 收率 可达
张晓丽 , 立国, 任 高文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 院学院 , 辽宁 抚顺 1 30 ) 0 1 1
摘 要: 通过浸渍一焙烧法制备 了新型固体酸 S ;/ O/ O’ Mn 2 —A2 3 l 催化剂 , 0 以草酸和异戊醇为原
料 合成 了草酸二 异戊 酯 , 考察 了催化 剂 的焙 烧温 度 、 化 剂 用量 、 催 原料 配比 、 应 时间、 反 带水 荆 甲苯
无 水 出现 为 止 。降 至室 温 后 , 过滤 除去催 化 剂 。用 c . mo L的 KO =0 1 l / H一乙醇溶 液 ( 酞 为指 示 剂 ) 酚
Mn 27 l 3 型 固体 酸催 化剂 ( O/ 一Az 新 O 简称 s ; / O 一
Mn 2 7一A2 3 化剂 ) 且 以草 酸 和 异 戊 醇 的酯 O/ I 催 0 , 化为模 型反应 对其 催 化 性 能进 行 了研 究 , 果 发现 结
带水剂用量/ 酯 收率/% 带水剂用量/ 酯收率/ mL mL %
2 O 2 5 8 3 8. 9 8 1. 3 5 40 9 2 9. 9 1 6.
在装 有搅 拌 器 、 控 仪 和 分 水 器 的 2 0mL三 温 5
颈烧瓶 中 , 比例 加 入 草酸 、 戊 醇 、 一焙烧 法 制 备 了 S i / O 一
s l / O/ A2 3 o 一 Mn 27一 1 固体酸催化剂 , 回流至 0 加热

丙酸 3戊酮合成方法

丙酸 3戊酮合成方法

丙酸 3戊酮合成方法
丙酸和3戊酮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 丙酸和戊酮的反应:
这种方法是直接将丙酸与戊酮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酸3戊酮。

反应条件可以是酸性催化剂(如HCl、H2SO4)存在下的加热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CH2COOH + CH3CH2CH2COCH3 -> (CH3CH2)3COH + CO2
2. 氢氧化钠催化酯水解:
首先需要将丙酸与戊酮反应生成丙酸戊酯,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钠进行酯水解生成丙酸3戊酮。

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CH2COOCH2CH2CH2CH3 + NaOH -> CH3CH2COONa + CH3CH2COCH2CH2CH3
CH3CH2COONa + CH3CH2COCH2CH2CH3 ->
(CH3CH2)3COH + CH3CH2COONa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反应时应根据具体实验情况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溶剂等条件。

固体酸催化剂催化脂肪酸甲酯化反应

固体酸催化剂催化脂肪酸甲酯化反应
肪 酸 的转 化 率 可 达 9 。 4
关键 词 : 固体 酸 ;磷 钨 酸 ;S A 1 B -5介孔 分 子 筛 ;脂 肪 酸 甲酯 ;甲 酯化
中 图分 类 号 : T 6 5 Q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目前 生物柴 油制备 成本 中原 料油 的成 本 占 7 ,利用 高 酸价 的 废弃 油脂 制备 生 物柴 油 可 以减 轻 O 废 油带来 的环境污 染 ,降低生 物柴 油 的制 备成本 。对于这 类原料 油 ,人 们通 常采用 ”两 步法 ”的生产 工 艺Ⅲ ,即先用 酸催化 剂将 废油脂 中的脂肪 酸 ( A)通 过酯 化反 应 转 化为 脂 肪 酸 甲酯 ,再 利碱 催化 F
固体 酸 催 化 剂 催 化 脂 肪 酸 甲酯 化 反 应
张 搏
( 西 科 学 院 国家 非 粮 生 物 质 能源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广 西 南 宁 5 00 ) 广 3 0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 以直 接 合 成 法 制 备 了磷 钨 酸改 性 的 介孔 分 子 筛 P S A 1 W/ B 一5催 化 剂 .用 x 射 线 衍 射 和 红 外光 谱 对 催 化荆 进 行 了表 征 。 并将 该 催 化 剂 用 于 脂肪 酸 与 甲醇 的酯 化 反 应 ,考 察 了醇 酸 比 、催 化 荆 用量 、 反应 温 度 对 酯化 反 应 的影 响 。结 果 表 明 ,催 化 荆 PW/ B -5具 有 嶷好 的 水 热 稳 定 性 和 纯 硅 S A 1 S A1 B -5的 介 孔 结 构 . 在反应温度 9 0℃ 、催化 剂用 量 为硬 脂 酸 质 量 的 5% 、醇 酸物 质 的量 比为 2 7:1 、反 应 时 间 4h的 条件 下 脂

丙戊酸生物合成

丙戊酸生物合成

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一种有机酸,分子式为C7H14O3,它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也被用于治疗抑郁症和预防偏头痛。

丙戊酸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多种酶的参与。

在生物体内,丙戊酸的合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 **脂肪酸的合成**:首先,通过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的作用,以乙酰辅酶A(Acetyl-CoA)为原料,经过多次延长和缩合反应,合成一条碳链。

2. **ω-氧化**:合成的脂肪酸随后在脂肪酸ω-氧化酶(ω-Oxidation Enzymes)的作用下,从碳链末端开始氧化,去除2碳单元,生成相应的α,ω-二羧酸。

3. **转氨作用**:这些α,ω-二羧酸通过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转化为相应的α-酮酸。

4. **脱羧作用**:α-酮酸在脱羧酶(Decarboxylase)的催化下脱去一个羧基,形成相应的氨基酸。

5. **丙戊酸的生成**:最后,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这些氨基酸进一步转化为丙戊酸。

具体路径可能涉及丙氨酸脱氢酶(Alanine Dehydrogenase)和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等酶的作用。

上述步骤仅为丙戊酸生物合成的一个概括性描述,实际的过程可能更加复杂,涉及更多的酶和中间产物。

此外,丙戊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因物种而异,例如在某些微生物中,已经发现了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合成丙戊酸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丙戊酸的合成途径中涉及到的具体酶和中间产物可能成为未来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的研究靶点。

通过了解和干预这些途径,可以更好地控制丙戊酸的合成,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阿魏酸戊酯的研究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阿魏酸戊酯的研究

s ees de. h piu odt n ae pn02m l feui ai a e t e sn f ui ai):( -etn1=1 iw r uidT e t m cn iosbsdu o . o o f l cdw si ni da ,(e l c s t o m i r e d f i r c d n np nao) :
作用 。所 以 , 行 阿 魏 酸 分 子修 饰 以 改 善其 脂 溶 进 性 的研 究引 起 了人 们极 大兴 趣 , 中将 其 羧 基 酯 其
化 制成 阿魏 酸酯是 改进其 脂 溶 性 和使 用效 果 的 最 佳方法 , 。 4 5 3
存在 的一种 酚酸 , 有 抑 制血 栓 形 成 、 具 调节 机体 免
( eerhCnr f ieC e i l eh iu , u ndn d s yTc n a C lg ,u nzo 13 0 C ia R sac et o n hm c c n e G a gogI ut eh i l o ee G aghu5 00 , h ) e F aT q n r c l n
中 图分 类 号 : 6 36 4 0 2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S nt ss o m y e ult a a y e y s d um y r g n s la e y he i fa lfr a e c t lz d b o i h d o e u f t
G N hn — a , I i, U h- i , I e- a O G S egz o L aY N Z i a Y N M iu n h J m n j
Ke r s a lfr l t ; o i m y r g n s l t ; aa y i ;y t e i ywo d : my e u ae s d u h d o e u f e c tl s s nh s a s s

复合固体超强酸SO4 2-/ZrO2-Ce2O3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的研究

复合固体超强酸SO4 2-/ZrO2-Ce2O3的制备及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的研究
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 醇酸摩尔比 2 0 反应 时间为 2 5h 丁酸的酯化率可达 9 %以上 , ., . , 6 并且不污染环境. 关键词 : 复合固体超强酸 ;0 2/ r : C 2 3催化合成 ; 5 4- ZO 一 e0 ; 丁酸异戊酯 中图分类号 : Q 2 .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9 8 20 )4— 0 5— 3 T 46 6 A 10 7 5 (0 8 0 0 9 0
昆 明 学 院 学 报
2 0 , 0 4 :5— 7 0 8 3 ( )9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N 3—1 3 / I S 1 0 —7 5 5 1 1 G4 S N 0 8 98
J u n lo n n iest o r a fKu mig Unv r i y
复 合 固体 超 强 酸 S 4 / r 2一C 2 3的 制 备 O ZO e0 及 催 化 合 成 丁 酸 异 戊 酯 的 研 究

s n h ss o s a l u y ae h pi m c n i o s ae s lc e s olwi g Th s a t n o e s . % ,h ih f a— y t e i f o my tr t.T e o t i b mu o d t n r ee t d a l n : e ma sf c i f 2 i 2 0 i f o r o C O3 t eweg t t oc ay ti 1 o / . 0 mo u y i cd;t e moe r t fa i n lh l s 1 2 0 a d t e r a t n t s2 5 h u .T e e se i c t n ls s . g o 1 lb t h c a i h l a i o cd a d ac o : . n h e c i i i . o r h a t r ai o i o me i f o o uy ai cd i a o t 6 . f tlt a i s b u % b c 9 Ke r s oi u e cd;S / r y wo d :s l s p ra i d O4 Z O2一C 2 ;c tl s i a l uy a e e 03 a ay t s my ;b t rt o

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

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
第3 2卷
第 1I 蜩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u a o u e N r a U ie i N tr cec ) o r l f b i om l nvr t n H s y( a a Sine ul
Vol3 J2 No .1. O1 2 2
催 化剂 的脚 步 。上世 纪 9 O年代 以来 , 固体杂 多酸 及其 盐 的催化 性 能引起 了 国 内外 化 学研究 人 员 的广 泛关 注 , 相关 研究 进 展极 为迅 速 。 硅 钨酸 是 一类具 有 K gi结 构 的杂 多酸 , egn 研究 表 明 , 其催 化 性 能好 , 择性 强 , 应 条 件温 和 , 选 反 制 备 流程 也并 不 复杂 , 近年 来 引起 了广泛 关注 。但 是单 纯 的 硅钨 酸 因 比表 面积 小 , 溶 于极 性 溶 剂 , 易 其
硅 胶 负载 硅 钨 酸 催 化 合 成 丙 酸正 戊 酯
白爱 民, 黄 凰 , 赵 晶, 水金 杨
( 北师 范学 院 化 学 与环境 工 程 学院 , 北 黄石 湖 湖 4 50 ) 3 02
摘要 : 以硅胶 负载硅钨 酸( i 硅胶 ) H SW。 / 0 为催化 剂 , 丙酸和正 戊醇为原 料合成 了丙酸正 戊酯。研 究 以 了该催 化酯化反应 中丙酸和 正戊醇用量之 比、 催化剂 用量 变化 、 水剂( 已烷 ) 带 环 用量 、 流反 应时 间等 因 回
景 的优 良催 化剂 。
1 实验
1 1 仪器及 试 剂 .
收 稿 日期 :0 1 0 —2 2 1— 9 9
基金项 目: 湖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0 O I O 1 1 2 1C) 0 0 ) B 作者简介 : 自爱 民(9 9 16 一

固体铁系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的研究

固体铁系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的研究

1 实验部 分
1 1 试 剂 与 仪 器 .
从表 1 可以看出 : 加酸醇摩尔 比有利 于丙 酸异 戊酯收 增
正丙酸 , 异戊醇 , 酸 , 硫 硫酸 铁 , 酸钠 , 酸镁 , 酸 碳 硫 过硫 铵均为分析纯。2 J 1 WA 一 型阿贝折射仪、 三颈烧瓶。
12 固体铁 系超强酸催化剂 的制备 [ . 】 , 将 6 g硫酸铁和 1 硫酸 铵充分 碾 细混合 均匀 , O 5g过 放 入蒸发皿 中 , 加入少量 乙醇浸没 固体盐 , 热至沸 使 乙醇蒸 加 发干, 再继续加热 1h 得到 的产物既为 固体铁 系超强 酸催化 ,
比为 12 5 当反应物总量为 0 5 mo 时 , :., .6 l 固体铁 系超强酸 的用量为 20g 反应时间 2 5h 酯收率 可达 8 . . , . , 7 6%。
关键 词 :固体铁系超强酸; 催化; 合成 ; 丙酸异戊酯
Re e r h o y h sso s a lP o i n t t l z d b o i r n s a c n S nt e i fI o my r p o a eCa a y e y S l I o d
维普资讯
20 年 3 卷第 1 06 4 期
广州化工
-4 ・ 9
固体 铁 系超 强酸 催 化 合成 丙 酸 异戊 酯 的研 究
雷克林 , 赵燕萍
( 襄樊学院化 学与生物科学系, 湖北 襄樊 4 15 ) 4 0 3
摘 要 :采用固体铁系超强酸代替无机酸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丙酸异戊酯。最佳反应条件为: 正丙酸: 异戊醇的摩尔
rt fp o incai n o mo s : 5 a ds l o y tm u e to cdWa o s m e 0gwh n ai o r po i cd a di a l o s Wa 1 2. i i n s se s p rsr n a i s c n u d2. e n o dr g

固体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固体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点和折光率其值与文献值相一致 , 明产品 的纯度较 高。产 说
T0 为催化剂催 化合 成 了丙 酸异 戊酯 , i2 着重 考 查 了酯化 反
应条 件的确定 。
品的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与丙 酸异戊酯 的标 准 I 图完全一 R谱
致。
1 实验 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
பைடு நூலகம்
2 结 果与讨 论
Ti sct ls ,i a y rpo ae wa y t eie .Th fet0 ai fh d o y cd mo n fc tls o2a aay t s m lpo in t ss n h sz d o eefc frt O y r x l i ,a u t0 a ay t o a a d ra t n t o t e ye fs a lp o in t r n et ae .Th eu t h we h tsl eeo— n e ci i t h il o i my r po aewee iv si td o me d o g er s l s o d t a oi h tr s d
WA a -a g NG G o n f
( eat n f h mi r D pr me t e s y& Bo gcl c ne i ga ies y Xi ga 4 1 5 , hn ) oC t il i i c ,X a fnUnvri , a fn 4 0 3 C i o aS e n t n a
点 10 ~1 1 6 ℃ 6 ℃。可用作 有机溶 剂 , 萃取剂 等。工业制 法
为以正丙酸 、 醇为原 料 , 异戊 浓硫酸 为催化 剂 , 经酯 化反应 , 再经碱 中和 、 脱水 、 精馏而得成 品。该工艺产率低 , 反应时 间 长 , 备腐蚀严 重 , 对设 后处 理 复杂 , 对 环境 造成 严重 的污 且 染, 选用 固体杂 多 酸盐 TSW10 0 r0 作 为催化 剂 , 较 ii 2 4厂 i2 能

固体酸amberlyst15催化合成3-吲哚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

固体酸amberlyst15催化合成3-吲哚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

2008年第28卷有机化学V ol. 28, 2008第8期, 1479~1482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8, 1479~1482*E-mail:********************.cn;Fax*************.Received June 4, 2008; revised and accepted June 6, 200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Nos. KSCX2-YWR-23, KJCX2-YW-H-07)资助项目.1480有 机 化 学 V ol. 28, 2008固体酸作为一类非均相催化剂[10]由于其易于分离、高活性、环境友好、对设备无腐蚀性、易于循环使用等优点, 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如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醚化反应、水解反应、低聚反应等. 二乙烯基苯交联磺酸化聚苯乙烯(Amberlyst-15)[11], 由于具有良好的孔结构、大的表面积(表面积45 m 2/g)、良好的稳定性、强的酸性(相当于60%的硫酸)、高的催化活性、廉价易得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本文以Amberlyst-15为催化剂, 邻甲酰基苯甲酸及吲哚为原料, 室温下高产率地合成得到一系列3-吲哚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Eq. 1). 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较高、催化剂易于分离与回收等优点.3a : R 1=R 2=H; 3b : R 1=5-Me, R 2=H; 3c : R 1=5-OMe, R 2=H; 3d :R 1=5-OBn, R 2=H; 3e : R 1=5-Br, R 2=H; 3f : R 1=5-F, R 2=H; 3g : R 1=5-Cl, R 2=H; 3h : R 1=6-F, R 2=H; 3i : R 1=6-NO 2, R 2=H; 3j : R 1=7-NO 2, R 2=H; 3k : R 1=H, R 2=Ph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熔点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机熔点仪WRS-2(申光)上测定; 1H NMR, 13C NMR 在ECA (400 MHz)型核磁共振仪上测定, DMSO-d 6, CDCl 3 or Acetone-d 6为溶剂, TMS 为内标; 红外光谱在Perkin- Elmer 983型红外光谱仪上测定, KBr 压片; 低分辨质谱(ESI)在Bruker Daltonics FTMS-7上测定; 高分辨质谱(EI)在Finnian MAT 型仪器上测定;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化学纯.1.2 催化剂的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12]发现, 吲哚与邻甲酰苯甲酸在质子酸催化下, 水相中可以反应得到3-吲哚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 在此工作基础上, 我们以吲哚与邻甲酰苯甲酸为底物, 首先研究了不同的固体酸催化的反应情况以及催化剂的用量、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在不使用固体酸的情况下, 二氯甲烷中反应5 h, 可以得到3-吲哚取代的苯酞, 产率 43% (Entry 1); 使用80 wt% Amberlyst-15催化时, 反应20 min 即以94%产率得到目标产物(Entry 2); 降低 Am-berlyst-15用量, 延长反应时间, 同样可以92%以上产率得到产物(Entries 3, 4); 对其它固体酸如Amberlyst A-21, Amberlyst IR-120, Montmorillonit-KSF, Mont-morillonit-K10等考察表明, Amberlyst-15给出最好的催化效果. 以Amberlyst-15为催化剂, 对不同反应溶剂的考察表明, 二氯甲烷溶剂给出最好的反应结果.表1 不同催化剂的考察及反应条件的优化Table 1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 EntryCat./(15 wt%)Solvent Time/h Yield c /% 1 NoneDCM 5 432aAmberlyst-15 DCM 0.33943b Amberlyst-15 DCM 2 96 4 Amberlyst-15 DCM 5 92 5 Amberlyst A-21 DCM 5 41 6 Amberlyst IR-120 DCM 5 84 7 Montmorillonit KSF DCM 7 82 8 Montmorillonit K10 DCM 10 679 Amberlyst-15 EA 5 5410 Amberlyst-15 MeOH5 2111 Amberlyst-15 EtOH 5 25aAmberlyst 15 (80 wt%); b amberlyst 15 (40 wt%); c isolated yield.1.3 3-吲哚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的合成0.3 mmol 吲哚2a ~2k 与0.45 mmol 邻酰基苯甲酸(1)溶解在1 mL 二氯甲烷中, 加入相应Amberlyst 15 (15 wt%)催化剂, 室温下反应至反应结束(TLC 跟踪), 加入50 mL 二氯甲烷稀释反应体系, 30 mL 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除去干燥剂, 浓缩, 用山东黄海(300~400目)硅胶柱层析得到相应的3-吲哚取代的苯酞化合物3a ~3k .1.3.1 3-(1H -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a )白色固体, 产率92%, 柱层析洗脱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3∶1. m.p. 175~176 ℃; 1H NMR (400 MHz, Acetone-d 6) δ: 10.33 (s, 1H), 7.81 (d, J =8.0 Hz, 1H), 7.58 (t, J =7.2 Hz, 1H), 7.50 (t, J =7.2 Hz, 1H), 7.28~7.34 (m, 3H), 6.97 (t, J =7.2 Hz, 1H), 6.86 (d, J =8.0 Hz, 1H), 6.78 (d, J =8.0 Hz, 1H), 6.74 (s, 1H); 13C NMR (100 MHz, Acetone-d 6) δ: 170.1, 150.0, 137.3, 134.2, 129.3, 126.8, 126.0, 125.9, 124.9, 123.5, 122.1, 119.7, 118.7, 112.0, 110.9, 77.9; ESI-MS m /z : 250.1 (M ++H); HRMS (EI) calcd for C 16H 11NO 2: 249.0790, found 249.0785.No. 8 林华等:固体酸Amberlyst 15催化合成3-吲哚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14811.3.2 3-(1H-5-甲基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b)白色固体, 产率99%,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 m.p. 200~201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61 (s, 1H), 7.98 (d, J=8.0 Hz, 1H), 7.63 (t, J=7.2 Hz, 1H), 7.56 (t, J=7.2 Hz, 1H), 7.36 (d, J=7.2 Hz, 1H), 7.21 (d, J=8.4 Hz, 1H), 6.91~6.98 (m, 3H), 6.68 (s, 1H), 2.28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71.0, 149.1, 134.9, 134.1, 129.5, 129.2, 126.4, 125.8, 125.3, 125.1, 124.3, 123.1, 118.2, 111.4, 110.0, 78.0, 21.4; IR (KBr) ν: 3301, 2858, 1737, 1467, 1289, 1078, 925, 716 cm-1; ESI-MS m/z: 264.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7H13NO2: 263.0946, found 263.0952.1.3.3 3-(1H-5-甲氧基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c)白色固体, 产率98%,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 m.p. 150.8~151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74 (s, 1H), 7.99 (d, J=8.0 Hz, 1H), 7.67 (t, J=7.2 Hz, 1H), 7.59 (t, J=7.2 Hz, 1H), 7.42 (d, J=8.0 Hz, 1H), 7.23 (d, J=9.2 Hz, 1H), 7.06 (d, J=2.8 Hz, 1H), 6.77~6.80 (m, 1H), 6.73 (s, 1H), 6.54 (d, J=2.4 Hz, 1H), 3.65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71.0, 154.2, 149.0, 134.1, 131.6, 129.3, 126.5, 126.1, 125.7, 125.3, 123.2, 112.8, 112.5, 110.2, 100.3, 78.0, 55.5; IR (KBr) ν: 3395, 2829, 1725, 1490, 1297, 1209, 1068, 1052, 911, 722 cm-1; ESI-MS m/z: 280.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7H13NO3: 279.0895, found 279.0887.1.3.4 3-(1H-5-苄氧基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d)白色固体, 产率99%,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 m.p. 148~149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8.70 (s, 1H), 8.00 (d, J=8.0 Hz, 1H), 7.64 (t, J=7.2 Hz, 1H), 7.58 (t, J=7.2 Hz, 1H), 7.30~7.37 (m, 6H), 7.21 (d, J=9.2 Hz, 1H), 7.03 (d, J=2.8 Hz, 1H), 6.86~6.89 (m, 1H), 6.70 (s, 1H), 6.63 (d, J=2.4 Hz, 1H), 4.90 (d, J=3.6 Hz, 2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70.9, 153.3, 149.0, 137.1, 134.1, 131.8, 129.2, 128.4, 127.7, 127.5, 126.4, 126.0, 125.8, 125.3, 123.1, 113.6, 112.5, 110.2, 101.9, 78.0, 70.5. IR (KBr) ν: 3404, 3334, 1748, 1485, 1286, 1186, 1070, 926, 723 cm-1; ESI-MS m/z: 355.2 (M++H); HRMS (EI) calcd for C23H17NO3: 355.1208, found 355.1216.1.3.5 3-(1H-5-溴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e)白色固体; 产率95%;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 m.p. 197~198 ℃; 1H NMR (400 MHz, Acetone-d6) δ: 10.69 (s, 1H), 7.96 (d, J=8.0 Hz, 1H), 7.78 (t, J=7.2 Hz, 1H), 7.69 (t, J=7.2 Hz, 1H), 7.50~7.54 (m, 2H), 7.43 (d, J=8.4 Hz, 1H), 7.19~7.24 (m, 2H), 6.91 (s, 1H); 13C NMR (100 MHz, Acetone-d6) δ: 169.8, 149.5, 136.0, 134.3, 129.5, 127.7, 127.5, 126.6, 125.0, 123.5, 121.1, 113.9, 112.7, 110.8, 77.3; IR (KBr) ν: 3396, 2522, 1747, 1429, 1292, 1075, 932, 807, 729 cm-1; ESI-MS m/z: 327.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6H10BrNO2: 326.9895, found 326.9888.1.3.6 3-(1H-5-氟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f)白色固体; 产率96%;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 m.p. 196~197 ℃;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1.50 (s, 1H), 7.99 (d, J=8.0 Hz, 1H), 7.80 (t, J=7.2 Hz, 1H), 7.70 (t, J=7.2 Hz, 1H), 7.58 (d, J=2.4 Hz, 1H), 7.51 (d, J=7.2 Hz, 1H), 7.41~7.44 (m, 1H), 6.99 (s, 1H), 6.92~6.98 (m, 1H), 6.50~6.53 (m, 1H); 13C NMR (100 MHz, Acetone-d6) δ: 169.9, 158.9, 156.6, 149.6, 134.3, 133.9, 129.5, 128.0, 125.0, 123.5, 113.2, 111.1, 110.5, 103.5, 77.5; IR (KBr) ν: 3289, 1741, 1487, 1288, 1076, 930, 715 cm-1; ESI-MS m/z: 268.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6H10FNO2: 267.0696, found 267.0689.1.3.7 3-(1H-5-氯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g)白色固体; 产率90%;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 m.p. 199~200 ℃; 1H NMR (400 MHz, Acetone-d6) δ: 10.7 (s, 1H), 7.96 (d, J=8.0 Hz, 1H), 7.76 (t, J=7.2 Hz, 1H), 7.68 (t, J=7.2 Hz, 1H), 7.56 (t, J=2.8 Hz, 1H), 7.51 (d, J=8.0 Hz, 1H), 7.47 (d, J=8.8 Hz, 1H), 7.08~7.11 (m, 1H), 7.02 (d, J=2.0 Hz, 1H), 6.90 (s, 1H); 13C NMR (100 MHz, Acetone-d6) δ: 169.9, 149.6, 135.7, 134.4, 129.5, 127.7, 127.0, 126.6, 125.0, 123.5, 122.3, 118.0, 113.5, 110.8, 77.4; ESI-MS m/z: 284.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6H10ClNO2: 283.0400, found 283.0409.1.3.8 3-(1H-6-氟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h)白色固体; 产率88%;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2∶1. m.p. 133.5~134.3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9.03 (s, 1H), 7.99 (d, J=8.0 Hz, 1H), 7.67 (t, J=7.2 Hz, 1H), 7.60 (t, J=7.2 Hz, 1H), 7.38 (d, J=7.2 Hz, 1H), 7.12 (d, J=2.4 Hz, 1H), 6.95~7.04 (m, 2H), 6.73~6.76 (m, 1H), 6.71 (s, 1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71.1, 161.1, 158.8, 148.9, 136.8, 134.3, 129.4, 126.2, 125.6, 123.1, 122.0, 119.5, 110.6, 109.1, 98.2, 77.9; IR (KBr) ν: 3308, 1740, 1289, 1078, 931, 717 cm-1; ESI-MS m/z: 268.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6H10FNO2: 267.0696, found 267.0691.1482有机化学V ol. 28, 20081.3.9 3-(1H-6-硝基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i)黄色固体; 产率85%;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 m.p. 203~205 ℃; 1H NMR (400 MHz, Acetone-d6) δ: 11.22 (s, 1H), 8.46 (s, 1H), 7.99 (d, J=7.5 Hz, 1H), 7.88~7.91 (m, 2H), 7.81 (t, J=7.5 Hz, 1H), 7.72 (t, J=7.5 Hz, 1H), 7.57 (d, J=7.5 Hz, 1H), 7.25 (d, J=9.0 Hz, 1H), 7.00 (s, 1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69.8, 149.3, 143.4, 135.7, 134.4, 132.0, 130.5, 129.6, 126.5, 125.1, 123.4, 118.8, 114.9, 112.2, 108.8, 76.8; IR (KBr) ν: 3361, 3246, 1774, 1749, 1507, 1340, 1286, 1077, 936, 732 cm-1; ESI-MS m/z: 295.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6H10N2O4: 294.0641, found 294.0649.1.3.10 3-(1H-7-硝基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j)黄色固体, 产率29%,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 m.p. 156 ℃; 1H NMR (400 MHz, CDCl3) δ: 10.09 (s, 1H), 8.13 (d, J=8.0 Hz, 1H), 8.03 (d, J=8.0 Hz, 1H), 7.72 (t, J=7.2 Hz, 1H), 7.64 (t, J=7.2 Hz, 1H), 7.51 (d, J=8.0 Hz, 1H), 7.42~7.44 (m, 2H), 7.10~7.14 (m, 1H), 6.78 (s, 1H); 13C NMR (100 MHz, CDCl3) δ: 170.2, 148.3, 134.4, 133.1, 129.9, 129.7, 129.2, 127.2, 127.0, 126.4, 125.9, 122.9, 120.0, 113.0, 76.6; IR (KBr) ν: 3362, 1752, 1517, 1325, 1063, 949, 730 cm-1; ESI-MS m/z: 295.1 (M++H); HRMS (EI) calcd for C16H10N2O4: 294.0641, found 294.0645.1.3.11 3-(1H-2-苯基吲哚-3)-3H-苯并呋喃-1-酮(3k)白色固体, 产率71%, 柱层析洗脱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3∶1. m.p. 239~240 ℃;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1.85 (s, 1H), 8.02 (d, J=8.0 Hz, 1H), 7.77 (d, J=7.2 Hz, 2H), 7.73 (d, J=7.6 Hz, 1H), 7.70 (t, J=7.2 Hz, 1H), 7.62 (t, J=7.2 Hz, 1H), 7.53 (t, J=7.2 Hz, 1H), 7.41~7.44 (m, 2H), 7.08 (t, J=7.2 Hz, 1H), 6.88 (s, 1H), 6.77 (t, J=7.6 Hz, 1H), 6.14 (d, J=8.0 Hz, 1H); 13C NMR (100 MHz, Acetone-d6) δ: 170.0, 150.0, 126.5, 124.9, 123.6, 122.3, 119.9, 118.9, 111.8, 106.0, 77.8; IR (KBr) ν: 3281, 1732, 1456, 1298, 1080, 938, 772, 746, 727, 698 cm-1; ESI-MS m/z: 326.2 (M++H); HRMS (EI) calcd for C22H15NO2: 325.1103, found 325.1110.2 结果和讨论Amberlyst-15可以高效地催化各种吲哚与邻甲酰苯甲酸的傅-克反应, 合成一系列3-吲哚取代的苯酞类化合物. 底物拓展表明, 无论吲哚的5-位为给电子取代基或吸电子取代基, 反应都可以顺利发生, 取得大于95%的收率; 吲哚有6-位取代基时反应也可以顺利地发生, 值得提到的是, 当以6-硝基吲哚为底物时, 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能力, 使得反应较慢, 但仍能以85%的分离产率完成转化; 对于被强钝化的7-硝基吲哚, 反应也可以发生; 位阻较大的2-位苯基取代的吲哚, 能以 71%的分离产率完成反应. 本方法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 避免了苯类溶剂的使用, 同时, 还避免了高温的反应条件; 催化剂易于分离、操作方便、污染小、广泛的底物适用性以及高反应产率也为这一方法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References1 (a) Devon, T. K.; Scott, A. I. In Handbook of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ounds, V ol. 1,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75, pp. 249~264.(b) John, J. B.; Chou, S.-C. J. Nat. Prod. 2007, 70, 891.(c) Bentley, R. Chem. Rev. 2000, 100, 3801.2 Witulski, B.; Zimmermann, A.; Gowans, N. D. Chem.Commun. 2002, 2984.3 Yoganathan, K.; Rossant, C.; Ng, S.; Huang, Y.; Butler, M.S.; Buss, A. D. J. Nat. Prod. 2003, 66, 1116.4 Dekker, K. A.; Inagaki, T.; Gootz, T. D.; Kanede, K.; No-mura, E.; Sakakibara, T.; Sakemi, S.; Sugie, Y.; Yamauchi, Y.; Yoshikawa, N.; Kojima, N. J. Antibiot. 1997, 50, 833.5 Wang, X. W. Drugs Future 2000, 25, 16.6 (a) Sundberg, R. J. The Chemistry of Indoles, AcademicPress, New York, 1996.(b) Atta-ur-Rahman; Basha, A. Indole Alkaloids, HarwoodAcademic, Chichester, U. K., 1998.(c) Kutney, J. P.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V ol. 3, Ed.: ApSimon, J., Wiley-Interscience, New York, 1977, p. 273.(d) Amat, M.; Llor, N.; Bosch, J.; Solans, X. Tetrahedron1997, 53, 719.(e) Humphrey, G. R.; Kuethe, J. T. Chem. Rev. 2006, 106,2875 and references therein.7 Kleeman, A.; Engel, J.; Kutscher, B.; Reichert, D.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4th ed., Thieme, New York, 2001.8 Noland, W. E.; Johnson, J. E. J. Am. Chem. Soc. 1960, 82,5143.9 Rees, C. W.; Sabet, C. R. J. Chem. Soc. 1965, 680.10 (a) Gelbard, G. Ind. Eng. Chem. Res. 2005, 44, 8468.(b) Feng, X.-L.; Guan, C.-J.; Zhao, C.-X. Chin. J. Org.Chem. 2003, 23, 1348 (in Chinese).(冯新亮, 管传金, 赵成学, 有机化学, 2003, 23, 1348.)(c) Cai, H.; Zhou, B. Prog. Chem. Ind. Eng. 2007, 23, 386(in Chinese).(蔡红, 周斌, 化工进展, 2007, 23, 386.)11 Chakrabarti, A.; Sharma, M. M. React. Polym. 1993, 20, 1.12 Lin, H.; Sun, X.-W. Tetrahedron Lett. 2008, in press.(Y0806022 QIN, X. Q.)。

酯化反应的探讨_徐常龙

酯化反应的探讨_徐常龙

一、酯类物质的应用
是生产新型高效非甾体类消炎解热镇痛药( 萘普生和 布 洛 芬 ) 的 原 料[5]; 有 的 酯 用 于 卷 烟 过 滤 嘴 增 塑 剂 , 食
酯类物质被广泛地用作溶剂、香料和防腐剂, 在食 品添加剂、香料固定剂、印染工业中醋酸纤维素的泡胀
品、工业、日用化工及药物生产中十分重要。例如, 乙酸 剂和稳定剂; 还有的酯是防腐防霉保鲜剂, 具有广谱、
·8·
Á
Chemical Intermediate
2006 年第 1 期
加热, 搅拌至完全溶解, 置于冰水混合液中冷却、静置、 强度的表面酸性。这种表面酸性主要是溶剂的作用, 使
析晶、抽滤得硫酸氢钠, 密封备用。
硫酸水合物部分脱水形成 Lewis 酸部位造成的。氯化
3.5 固载型杂多酸, 如硅钨酸, 一般用活性碳、二 铁 的 表 面 酸 性 是 FeCl3·6H2O 与 溶 剂 或 反 应 物 的 作 用
子, 形成配合物, 使羰基碳正电性增强, 有利于醇进攻, 5.2.1 对酯类物质的应用研究
经过加成—消除历程得到酯。对于铁的含氧化合物的
1. 对适应于工业生产和应用的酯的开发研究, 如
催化反应, 一般都认为是三价铁( Fe3+) 的外层空轨道 一系列新型酯类物质的开发、应用与研究。
与氧形成较牢固和稳定的复合物而引起的。50 年代,
91.2%。 [11]
( ")
( #)
( $)
2.2 特殊酯化反应历程
( %)
( &)
用复合固体超强酸 SO42-/ZrO2- Al2O3 催化合成乳酸 正丁酯, 反应 2h, 产率 97%[12]
2.2.1 第三醇酯化反应历程
缺 点 : 水 溶 性 、重 复 使 用 性 能 差 , 制 备 繁 杂 , 价 格

新型高效固体酸催化剂的研制

新型高效固体酸催化剂的研制
化 剂 TZ 1 F B, MS F A, MS AMP A B, P 一t MC F B, MC F A, . B, MC A MB和 F MB 初步 以低级脂 肪 酸酯 化 P .
反应 为催 化模型检 测 了催化剂 的催化 活性 、 择性 、 定性 等性 能( 选 稳 操作 条件 见文 献E], 2) 1 倦 化荆 的倦化 活性检 测 实验 选取 酯化 合成为催 化模型 , 酯化 条件 为酸 醇摩 尔 比 1; , 应时 间 7 ri, 化率 及产 品检 测 1反 0 n醣 a 方 法 见文献 [] ( 2 、TZ一 1的测试 条 件及 结果 见文献 []实验 结果 见表 1 2) . 由表 1 实验 数据 知 , 多数新型 固体 酸催化 剂对 乙酸正 丁 酯、 乙酸正 戊酯 等低级 脂肪 酸的 催化活性 都 相 当高 , 酯的产 率均 在 9 以上 , 5 且反 应时 间较 短 , 般仅 需 7 mi 一 0 n左右 . 2 催化 剂稳 定性 的检测 催化 剂 的稳定性 是固体 酸催化 剂 的重要指 标 之一 , 实际化 工 生产 中具 有重 要的 经济地 位, 在 为检 测 催化剂 的稳 定性 , 实验选取 乙 酸正 丁酯为检 测 反 应 , 实验 条 件同催 化剂 的 检测 , 催化 剂 的稳 定性 进 行 对
中国分 类号 : 6 3 3 O 4. 6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嫡号 :0 05 5 ( 02 0 —2 50 1 0—8 4 2 0 ) 30 7—2
2 世 纪将是绿 色化学 的时代 , 用新 型无毒 高效 的催化剂 实 现生 产过 程 的“ 1 采 原子 经济 ” 和原 料 的 化 “ 排 放 零 是化 学 工作 者追求 的 目标 之一 , 是 当前 催化 领域 研究 的热 点之 一. 于 酸催 化 的化 学反 应 , 也 对 目前实 际化学 生 产工 艺 中大 多数仍 采 用 浓 H S , B 。 O.HF,F 等无机 酸作催 化剂 , 类 催 化剂虽 然 具有 价 这

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刘 春生 等将 甲基磺 酸 制成 二 苯胺 f烷 磺簸 , l f 同样 能催 化合 成 丙酸异 戊 酯 :0 1 o 大峻,0l .0 t ll o j , 3 mo 异 戊醇 ,O1 ( O] l f 反 物 总脖 尔数 i . g约 . mo, I 4 的 O1 %) 化剂 ,6 mL 环 已烷 为带水 刺 ,I 流分 .3 催 ¨ J
钛 ,树脂 负载三氯化铝 ,水合硫酸铁 ,十二水合硫 酸铁铵 , 硫 酸铈 ,硫酸铝 ,硫酸钛 ,一 水硫酸氢钠 ,固体超 强酸,杂 多酸 , 固载 杂多酸和分子 筛等 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的
方法.
关犍 词 : 丙 酸 异 戊 酯 ;合 成 ; 固体 酸 ;催 化
中图分类 号:o 6 364 2.2
学 工作 者 面临 的重 要课 题 .目前 国 内外 不少 化学 工
1 . 3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分子磺酸,足 价廉 易得 的固体 ,不腐 蚀设 备 ,不污染 环境 ,不 会
引起 副 反应 ,不溶 于反 应体系 ,易于运 输 ,使 用 1 保管 ,操 作方 便 ,可 以重复使 用 ,是工 业生产 有效 的环 境友 好催 化剂 : .0to 丙酸 ,. o 异 戊醇 , 05 l o O5 t l 0o 20g磺 化聚苯 乙烯 树 ̄ (3 . 7 2型) ,回流 分水 6 n 0mi, 产 品收率 达 9 .9 回 收 的树 脂不 经处 理可 以重 复 1 %, 0 使用 ,在 重复使 用过 程 中活性 会进 一步提 引 .
性很强 ,易 引起 副反应 ,严 重 的设 备腐蚀和 环境 污
染 .这 种 传 统 的 化 学 工 艺 在 历 史 上 曾起 过 一 定 作
产品收率为 9 %, 0 此催化剂同样不溶于反应体系I , f I 分离出的催化剂同样具有 良好的重复催化性能 . 1

生物油模化物催化酯化的实验研究

生物油模化物催化酯化的实验研究

1 实 验 部 分
1 1 仪器与 药品 .
F 0 4 型 电子天平 , A2 0 N 上海菁 海 仪器 有 限公 司 ; F一1集热 式 恒 温 磁 力 搅 拌器 , 坛 市 中大 仪 器 厂 ; D 金 S HB~l 型循 环水式 多用真空 泵 , IA l 上海 豫康科 教仪器设 备有 限公 司 ; A 型 阿贝折 光仪 , 海精密科 学仪 wY 上
作 为酯化反 应的催 化剂 ] 。活性 炭孔 隙结 构发 达 , 具有 巨大 的 比表面 积 , 对气 体 、 液 中的无机 或有机 物质 溶
及胶 体颗粒 等都有很 强 的吸附能力 , 是一种 性能优 良的吸附介质 。由生 物质制 取 的活 性炭具 有环保 、 节约 资
源等优 点 ] 。实验 结果表 明 , 该催 化剂具 有催化 活性较 高 、 择性好 、 选 操作方 便和 污染小 等优点 , 具有较 大 的 实用 价值 。生 物油模 化物 的实验结果 为实 际的生物 油催化 酯化反应 提供 了理论 依据 。
式 中 , , 分别表 示 活性 炭浸 泡前后对 甲苯磺 酸 乙醇溶 液消耗 Na 。 OH 的体 积 。本 实 验得 到 的对 甲苯磺 酸
收 稿 I 期 : 0 9— 6—2 / I 20 0 9
基 金项 目 :国家 更 点 基 础研 究 发 展 i  ̄资 助 项 目(o 6 B o 3 5 l, -J 2O c 2 o O ) 作 者 简 介 : 少 刚 ( 94一 , , 士 研 究 生 , 究方 向为 生 物 质热 解 液 化 。 贾 18 )男 硕 研
第 4期 Leabharlann 固 载 量 为 1 左 右 。 0/ 9 6 13 酯 化 反 应 .
贾少 刚 , : 物油模 化物 催化 酯化 的实 验研究 等 生

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综述专论化工科技,2005,13(6):43~45SCIENCE &TECHNOLO GY IN CHEMICAL INDUSTR Y收稿日期:2005201208作者简介:吴顺红(1964-),男,湖北红安人,湖北省黄石三中教师,主要从事化学的教学工作。

3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A00008)。

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3吴顺红1,杨水金2(1.黄石三中,湖北黄石435002;2.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黄石435002)摘 要:综述了氯化铁、硫酸铜、硫酸铁铵、硫酸氢钠、对甲苯磺酸、新固体酸T 2400、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TiSiW 12O 40/TiO 2、固体超强酸SO 2-4/TiO 22MoO 3和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H 3PW 12O 40/PAn 等10种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硫酸铁铵、硫酸氢钠、对甲苯磺酸、新固体酸T 2400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5种催化剂对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收率较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己二酸二丁酯;催化剂;酯化反应中图分类号:TQ 225.24;TQ 42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511(2005)0620043203 传统化学工业产生的“三废”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愈来愈突出。

“绿色化学”的宗旨,正是为了既高效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减小或消除化学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压力。

新的绿色化学过程是广大化学工作者从事科研开发的新课题[1]。

己二酸二丁酯可用作香精、香料控制剂和常温下的增塑剂,也可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通常它是在硫酸催化下由己二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而得[2]。

硫酸虽然价廉,活性高,但存在产品质量差,设备腐蚀严重,后处理复杂,污染环境等缺点,因此,研究用新型绿色催化剂取代传统酸催化剂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很有意义。

近十几年来,杂多酸及其盐类广泛用作许多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杂多酸盐催化化学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 第3期 湖 南 文 理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Vol. 22 No. 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Sep. 2010doi :10.3969/j.issn.1672-6146.2010.03.010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戊酯俞善信1, 刘美艳1, 文瑞明2(1. 湖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2. 湖南城市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湖南益阳, 413000)摘 要:固体酸能够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 评述了磺化苯膦酸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聚氯乙烯、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氯化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氯化亚锡、离子交换树脂—四氯化钛、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铜、改性硫酸钛、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一水硫酸氢钠、复合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固载杂多酸和分子筛等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的方法. 关键词:丙酸戊酯;合成;固体酸;催化中图分类号:O 623.624, TQ 2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46(2010)03-0027-04Synthesis of amyl propionate catalyzed by solid acidYU Shan-xin 1, LIU Mei-yan 1, WEN Rui-ming 2(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2. Department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ly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413000, china)Abstract : Solid acid can be used as catalyst for the esterification instead of sulphuric acid. The catalytic synthesis of amyl propionate with zirconium sulpho-phenylphosphonate, strongly acidic cationic exchange resin, sulfo- polyvinyl chloride, ferric chloride, polyvinyl chloride-ferric chloride resin,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ferric chloride resin, stannous chloride, ion exchange resin-titanium chloride, ammonium ferric sulfate dodecahydrate, cupric sulfate, modified titanium sulfate, sulfuric acid-graphin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 sodium bisulfate monohydrate, complex solid superacid, heterpoly acid, support heterpoly acid and molecular sieve et al. solid acid catalyst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 amyl propionate; synthesis; solid acid; catalysis收稿日期:2010-06-03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1C022,05C774). 作者简介:俞善信(1935-), 男, 教授, 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丙酸戊酯全称丙酸正戊酯, 是具有甜的水果香气的无色透明液体, 主要用于调合油漆和作工业溶剂, 还用于食用香精和酒用香精的配方中, 经典的合成方法是采用硫酸催化由丙酸和正戊醇酯化法来合成[1]. 此法虽工艺成熟, 催化剂价廉易得, 但其酸性很强, 易引起副反应, 有严重的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作用. 这种传统的化学工艺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作用, 目前却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严重挑战. 为了根治环境污染, 人们开始从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的化学工艺, 提出“绿色化学”新慨念[2]. 解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 很大程度上还得依赖于催化剂和催化工艺[3]. 当今化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开发、研究一些无毒、无腐蚀、可分离的固体酸催化剂以取代传统的酸催化, 特别是环境友好催化剂倍受人们关注. 下面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 将近十多年来国内有关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的固体酸催化的报道进行综述与评价.1 磺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1.1 磺化苯膦酸锆罗必奎等将苯膦酸锆磺化制成一种新型固体酸,磺化苯膦酸锆(ZSPP)并催化合成了丙酸正戊酯, 其优化反应条件为:0.20 mol 丙酸, 0.25 mol 正戊醇,28 湖 南 文 理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2010年1.0 g 催化剂, 20 mL甲苯为带水剂, 回流分水2 h, 产品收率为95%, 此催化剂不溶于反应体系中, 分离出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催化性能[4].1.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分子磺酸, 是价廉易得的固体, 不腐蚀设备, 不污染环境, 不会引起副反应, 不溶于反应体系, 易于运输、使用和保管, 操作方便, 可以重复使用, 是工业生产有效的环境友好催化剂:0.50 mol丙酸, 0.50 mol正戊醇, 2.0 g磺化聚苯乙烯树脂(732型), 回流分水70 min, 产品收率达81.3%, 回收树脂不经处理可以重复使用, 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活性会进一步提高[5].1.3 磺化聚氯乙烯聚氯乙烯(PVC)是一种价廉易得的工业品, 将其磺化制成的磺化聚氯乙烯(PVC-SO3H)是一种价廉的磺酸型催化剂, 能够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0.50 mol丙酸, 0.50 mol正戊醇, 1.5 g该催化剂, 回流分水60 min, 酯收率达86.5%, 同时它的重复催化效果良好[6-7], 是很有工业使用价值的催化剂.2 无机盐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2.1 无机氯化物磺酸的催化原理是质子酸的催化作用, 而无机盐的催化原理则因不同化合物而异. 其中有一大类无机盐(如三氯化铁、四氯化锡)是价廉易得的Lewis 酸, 其金属原子具有能与羧酸中羰基氧配位的空轨道, 因而具有催化酯化作用[8], 同时它们的酸性较弱, 对设备的腐蚀较低, 环境污染小, 副反应少, 是替代无机酸的良好催化剂. 结晶三氯化铁(FeCl3·6H2O)属于此类化合物. 它价廉易得, 催化活性好. 0.50 mol丙酸, 0.50 mol正戊醇, 3.0 g催化剂, 回流分水30 min, 产品收率达92.5%, 在此条件下反应终温接近酯沸点, 前馏分少, 原料得到充分利用[9].为了克服结晶三氯化铁的吸潮和在反应体系中的溶解性, 作者曾经将三氯化铁固载于价廉易得的高分子材料, 聚氯乙烯和氯化聚氯乙烯(又称过氯乙烯)制成高分子固载三氯化铁树脂, 聚氯乙烯三氯化铁(PVC-FeCl3)和过氯乙烯三氯化铁(CPVC-FeCl3)树脂, 并分别催化合成了丙酸正戊酯:0.50 mol丙酸, 0.50 mol正戊醇, 1.5 g固载树脂, 回流分水180 min, 产品收率分别达87.6%和83.1%, 这两种固载型催化剂不溶于反应体系, 易分离, 分离出的催化剂, 重复催化该反应6次以上, 仍有良好效果[10-12].跟三氯化铁一样, 结晶二氯化锡(SnCl2·2H2O)也是一种Lewis酸, 能够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当酸醇摩尔比为1:1.3, 催化剂用量为总投料量约11%, 环已烷(用量为10%)为带水剂, 回流分水2 h, 丙酸酯化率为83.07%[13].为了解决四氯化钛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刘福安等将四氯化钛固载于大孔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72上制成一种新型催化剂:IER-TiCl4, 并催化合成了丙酸正戊酯:0.10 mol丙酸, 0.20 mol正戊醇, 4.0 g催化剂, 20 mL苯, 回流分水60 min, 色谱分析产率为98.2%[14]. 活性很高, 该催化剂并能重复使用.2. 2 无机硫酸盐有相当一部分硫酸盐(特别是过渡金属的硫酸盐)也是较好的Lewis酸, 具有催化酯化性能.铁铵矾(十二水合硫酸铁铵)是一种稳定的晶体, 它比水合氯化铁和水合二氯化锡优越, 不易吸潮, 保管使用方便, 反应后结成浅黄色不溶块状物, 易于分离, 不腐蚀设备, 是一种有前途的合成丙酸正戊酯的催化剂:0.50 mol丙酸, 0.50 mol正戊醇, 0.07 mol(3.4 g)催化剂, 回流分水70 min, 产品收率达87.4%[15].硫酸铜也是一种较好的Lewis酸, 能够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0.50mol丙酸, 0.50mol正戊醇, 2.0g 无水硫酸铜, 回流分水4h, 丙酸正戊酯收率为86.3%, 回收的硫酸铜难溶于有机反应体系中, 具有良好的重复催化性能, 是合成丙酸正戊酯的良好的催化剂[16].结晶硫酸钛Ti(SO4)2·4H2O是一种较好的Lewis 酸, 能够催化合成丙酸酯[17-18]. 但四水硫酸钛不够稳定, 何节玉等将结晶硫酸钛于高温(450 ℃)下焙烧, 经部分失水与分解得到一种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并催化合成了丙酸正戊酯:0.21 mol丙酸, 0.30 mol 正戊醇, 0.5 g催化剂, 回流分水40 min, 丙酸的色谱转化率为99.4%, 同时该催化剂很稳定, 重复催化的效果很好[19].张英群等将石墨用硫酸处理制成一种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 这化合物呈中性, 不腐蚀设备, 可以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 并可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0.10 mol丙酸, 0.12 mol正戊醇, 0.8 g(反应物的3.70%)催化剂, 0.075 mol甲苯, 回流分水40 min,丙酸正戊酯产率达95.63%[20].结晶硫酸氢钠(NaHSO4·H2O)也是一种价廉易第3期俞善信, 等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戊酯29得的稳定晶体, 其水溶液呈强酸性, 由于HSO4-的电离有H+存在, 具有催化酯化性能, 与上述讨论的无机盐不同, 它属于质子酸催化. 李毅群报道了其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0.40 mol丙酸, 0.40mol正戊醇, 1.0 g(0.007 mol)催化剂,回流分水30 min, 产品收率为88.5%[21]. 其后, 钟桐生等也对其进行了研究:0.50 mol丙酸, 0.50 mol正戊醇, 0.007 mol(1.0 g)催化剂, 回流分水35 min, 产品收率88.3%, 同时注意到硫酸氢钠难溶于反应体系中, 残留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催化性能[22]. 为了改善硫酸氢钠的催化性能, 马荣萱等将硫酸氢钠负载于活性碳上作为催化剂, 催化合成了丙酸正戊酯:当0.10 mol丙酸, 0.20 mol正戊醇, 0.8 g催化剂, 10 mL环已烷, 回流分水30 min, 产品收率达94.87%,硫酸氢钠的活性大大提高, 同时该催化剂不溶于反应体系中, 能够重复催化反应的进行[23].3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超强酸是酸强度比100%硫酸更强的酸. 固体超强酸具有不腐蚀设备, 不污染环境, 不怕水, 耐高温, 反应活性高, 不易中毒和能够重复使用等优点, 是一种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自1979年Hino等首次合成TiO2/SO42-等新型固体超强酸后, 研究及开发应用十分活跃.为了增大固体超强酸的比表面, 调节其酸强度和酸密度, 改善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寿命, 以及节约成本等, 近年来不少化学工作者对固体超强酸进行改性研究[24]. 吕宝兰等将La2O3掺入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中制成一种稀土改性的固体超强酸并催化合成了丙酸正戊酯:当醇酸摩尔比为1.2:1, 催化剂为反应物总量的2.5%, 回流分水1.5 h, 产品产率为87.5%[25].4 杂多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杂多酸是一类含氧桥的多核配合物, 兼有酸性和氧化性, 具有类似分子筛的笼状结构特征, 可用作酸性、氧化还原型或双功能催化剂, 对许多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作为酸性催化剂, 具有活性高, 能够回收, 重复使用和再生, 不腐蚀设备, 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谭白红等利用磷钨酸催化合成了丙酸正戊酯, 其优化条件为:1 mol丙酸, 1.1 mol正戊醇, 0.4 g磷钨酸, 70 mL苯, 回流分水3~4 h, 丙酸戊酯收率达65.0%[26].固载型杂多酸是近年来研究者热衷的环境友好催化剂[27]. 杨水金等报道了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 O40/TiO2催化合成了丙酯正戊酯: 0.15 mol丙酸, 0.20 mol正戊醇, 催化剂为反应物的2%, 10 mL环已烷, 回流分水 1.0 h, 丙酸正戊酯收率为96.7%. 回收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以上, 对结果无影响[28].5 分子筛催化合成丙酯异戊酯分子筛催化是有机合成中研究得较早的一类固体酸催化反应. 分子筛不怕水, 耐高温, 制备方便, 三废污染少, 不腐蚀设备, 易与反应体系分离, 并能重复使用与再生, 活性改变很少, 是工业生产有应用价值的催化剂. 赵振华报道了新型分子筛HZSM-5沸石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当丙酸与正戊醇的摩尔比为1.1~1.2:1, 催化剂为0.30 g/mol丙酸, 回流分水4 h, 丙酸正戊酯产率为79.8%, 同时该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 产率变化很小[29]. 其后, 他们又报道了H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当丙酸与正戊醇的摩尔比为1:1.2, HZSM-5为0.7 g/mol丙酸, 环已烷(5%)为带水剂, 回流分水5 h,丙酸正戊酯产率达86.7%[30]. 后又报道了新型AlPO4 分子筛CHNUAP-1(Al2O3:P2O5=1:0.83)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当酸醇摩尔比为1:1.2, 催化剂为1.0 g/mol丙酸, 环已烷(5 mL/mol丙酸)为带水剂, 回流分水4.5 h, 丙酸正戊酯产率为85.0%[31]. 赵瑞兰报道了磷酸铝分子筛和硅磷酸铝分子筛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 当酸醇摩尔比为1:1.2, 催化剂为 1 g/mol丙酸, 环已烷(5 mL/mol丙酸)为带水剂, 回流分水5 h, 丙酸正戊酯产率为98.5%和98.1%, 同时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 活性变化很小[32], 后又报道了β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当酸醇摩尔比为1:1.2, 催化剂为 1.2 g/mol丙酸, 环已烷(5 mL/mol丙酸)为带水剂, 回流分水3 h, 色谱产率近80%[33].6 结束语丙酸正戊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 为满足人们的要求和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 节约能源和克服环境污染, 人们对其合成中的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研究, 探讨出一批适用的固体酸催化剂, 虽然它们各有利弊, 但大多数效果良好, 尤其是磺化苯膦酸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聚氯乙烯、树脂固载三氯化铁、树脂固载四氯化钛、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铜、改性硫酸钛、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一水硫酸氢钠、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分子筛等都是有30 湖 南 文 理 学 院 学 报(自 然 科 学 版) 2010年效的催化剂, 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丙酸异戊酯是丙酸正戊酯的相近化合物, 研究得较丙酸正戊酯多, 因而丙酸异戊酯合成中能用的固体酸[34], 也可参照研究其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刘树文. 合成香料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396-398.[2]潘春跃. 合成化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82.[3]孙锦宜, 林西平. 环保催化材料与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4]罗必奎, 傅相锴, 雷庆英. 新型固体酸ZSPP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J]. 石油化工, 1991, 20(4): 252-254.[5]俞善信. 磺化聚苯乙烯树脂的催化活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2, 15 (2): 160-163.[6]Yu Shan-xin. Catalytic esterific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with alcohols by sulfo-polyvinyl chloride[J].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1993, 2(2): 182-186. [7]俞善信. 磺化聚氯乙烯的催化酯化作用[J]. 离子交换与吸附, 1992, 8(4): 295-298.[8]何子乐. 有机化学中的硬软酸碱原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10.[9]俞善信. 氯化铁的催化活性及其机理的探讨[J]. 化学试剂, 1994, 16(5): 257-260.[10]俞善信. 聚氯乙烯三氯化铁的催化酯化作用[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0, 13(1): 56-60.[11]俞善信. 用高分子载体催化剂过氯乙烯三氯化铁催化羧酸酯化反应[J]. 日用化学工业, 1990(4): 407.[12]Yu Shanxin, Yang Jian wen.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catalytic activity of a new polymer Lewis acid catalyst[J].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1993, 2(2): 107 -113.[13]牛梅菊, 王大奇, 赵文献. 固体氯化物催化合成丙酸酯[J]. 化学试剂, 1998, 20(6): 368-369.[14]刘福安, 赵俊秀, 黄化民. 离子交换树脂固载四氯化钛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 催化学报, 1991, 12(5): 394-398.[15]丁亮中, 俞善信, 张鲁西.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催化合成丙酸酯[J]. 广州化学, 2001, 26(2): 31-34.[16]俞善信. 硫酸铜的催化作用[J]. 精细石油化工, 1995(3):45-47.[17]毛立新. 几种无机盐催化合成丙酸丁酯[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01, 31(6): 36-37. [18]黄燕. 硫酸钛催化合成丙酸丁酯的新工艺研究[J]. 山东化工, 2002, 31(5): 2-3, 14.[19]何节玉, 廖德仲, 杨迎春. 改性硫酸钛催化合成丙酸酯[J].合成化学, 2003(5): 459-461.[20]张英群, 刘娟, 王春, 等. 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催化合成丙酸戊酯的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 15(3):54-56.[21]李毅群. 一水合硫酸氢钠的催化酯化作用[J]. 现代化工, 1999, 19(4): 31-33.[22]钟桐生, 俞善信, 文瑞明.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丙酸酯[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20(2): 96-98. [23]马荣萱, 杨华, 宋延卫. 活性炭负载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的研究[J]. 工业催化, 2008, 16(4): 63-65. [24]石文平, 崔波. 固体超强酸的改性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1, 2(1): 43-47.[25]吕宝兰, 童文龙, 白爱民, 等. 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2O3催化合成丙酸系列酯[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4 (4): 17-19, 16.[26]谭白红. 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酯和丙酸酯[J]. 沈阳化工. 1992(2):9-10[27]Pizzio L, V azquer P. Tungstophosphoric and moly bdoph-osphoric acids supported on zirconia as esterification cat-alysts[J]. Catal Lett, 2001, 77(4): 233-239.[28]杨水金, 梁永光, 董镜华, 等.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丙酸系列酯[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 25(4):346-348.[29]赵振华, 王毅清. 用新型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的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0,13(1):61-64.[30]赵振华, 张锦吉. 用HZSM-5沸石催化合成丙酸酯的研究[J]. 催化学报, 1991, 12(4): 328-332.[31]赵振华. 磷酸铝分子筛作为羧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Ⅰ. 丙酸戊酯的合成[J]. 催化学报, 1992, 13(3): 237-240.[32]赵瑞兰. 用磷酸铝分子筛和硅磷酸铝分子筛作催化剂合成丙酸戊酯的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2, 15(3): 246-251.[33]赵瑞兰, 赵振华, 侯雁. 用β沸石作催化剂和合成丙酸戊酯的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2,25(4): 50-54.[34]俞善信, 刘美艳, 文瑞明. 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19(3): 2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