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种间的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1.行为调节学说 观点: •动物社群行为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
代表人物:
•英国的V.C.Wynne-Edwards(温· 爱德华)
调节过程:
•种群通过等级制、领域性等社群行为,调节其密度 •即:增补+迁入=不可控制丧失+迁出+社群死亡率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种群的领域性,以保证存活和繁殖。但在栖息地 中,这种有利的地段是有限的。随着种群密度的增
动的主导因子是气象因素
种群的调节学说
折中观点
Miline既承认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调节的决定作
用,也承认非密度制约因子具有决定作用
他把种群数量动态分成3个区,极高数量、普通
数量和极低数量
在对物种最有利的典型环境中,种群数量最高,密 度制约因子决定种群数量 在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条件下,非密度制约因子 左右种群数量变动
Smith进一步提出了密度制约因子与非密度制约
因子的概念,支持Nicholson的学说,但他认为种
群的特征是既有稳定性,也有连续变化,即种群
有一个平衡密度,而该平衡密度又不断地围绕着
一个“特征密度”变化
种群的调节学说
Lack支持Nicholson的密度制约思想,但他认
为种群调节是由食物短缺、捕食和疾病等相互作
种群的调节学说
种群调节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的增长势和环境对 种群增长的限制这两个反向力之间的平衡而达到的 种群本身内在增长势就是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它
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对任何种群都可导致指数增长
因此,种群大小主要由气候、资源、捕食者、寄 生者或疾病等环境因素所决定
种群的调节学说
多年来,由于研究者研究的种群的不同,或研究 种群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 形成了许多学派
种群波动和调节
1.概念 种群波动一般是指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 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它不但出现在自然增 长型的种群中,也出现在反馈控制的其他增 长型种群中。
种群波动和调节
种群调节(Population regulation)也就
是种群大小的调节,指的是种群大小的控
制或者是种群大小所表现的作用限度。对
种群调节理论的发展历史
第三阶段 从90年代开始
由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 和渗透,尤其是小型哺乳动物种群数量波动及调节 机制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以田鼠、旅鼠和兔类等数量变化较大的物种为代表, 学者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种群调节理论进行了探讨, 以预测种群的未来动态;通过对个体生理生化和分 子水平的研究,以探究种群调节的分子机理
种群的季节和年际波动(蓟马)
种群的季节和年际波动(北地点梅)
周 期 性 波 动
种群波动和调节
非周期性波动 • 又称为不规则性的波动,指种群数量变动 出现的高峰或低峰时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 在变化比较大的环境下生存的生物通常表 现出该种波动形式。
种群波动和调节
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 种群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 合适的气候条件和食物条件、天敌控制的解除、 种群内部机制等常为爆发的原因 • 大面积单一种植易于引起虫害大爆发 • 农药的滥用造成天敌减少以后也容易引起害虫大 爆发
种群的调节学说
3.食物因素 英国鸟类学家D.Lack认为,就大多数脊椎动物而 言,食物短缺是最重要的限制因子 松树和交嘴鸟的数量与果球产量的关系
种群的调节学说
冻原旅鼠的周期性变动,在旅鼠数量很高的年份, 食物资源被大量消耗,植被量减少,食物的质(特 别是含磷量)和量下降,幼鼠因营养条件恶化而大 量死亡以至种群数量下降。低种群密度使植被的质 和量逐步恢复,种群数量也再度回升,周期大约 3~4a
—外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种群的调节学说
1.气候学说 观点: 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 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纳量。 种群总是变动着,不存在平衡密度。 影响种群波动的主导因子是气象因素,如温度、 湿度、光照、降雨等。
种群的调节学说
例子 鹿种群在其分布区的北部对严寒的冬季气候极为 敏感,如果连续出现几个严冬天气(积雪38cm达
种群的调节机制
1.密度性因子 •种群的死亡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由
生物因子所引起。包括生物间的各种生物相互作
用。如捕食、竞争以及动物的社会行为等。这种
调节作用不改变环境容纳量。
一般来说,密度制约因素包括中间的捕食和寄 生、食物、空间等与密度相关的因素
密度性因子
(1)食物 • 旅鼠(Lemmas)过多时,它们在草原大面积地吃草, 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结果食物缺乏(加上其他因素,
稳定的数量水平上
行为调节
种群数量下降 资源逐渐丰富 领域性发挥作用 限制多余个体繁殖
种群增长
能量分配失衡
种群密度较低 资源充足
领域性&等级体系 能量分配合理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2.内分泌调节学说 实验: • J.J.Christian1950年研究了鼠类动物大发生后 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未发现大规模流行的病原体,
种群密度较低 选择压力较低
低密度型L 高密度型H
第三节
种群的调节机制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
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
约因素 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 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 出两组过程相互作用决定的。
芦鼠的生殖力就会很低
种群的调节学说
可见,该学派强调种群数量变动与天气条件有 关,认为气候因素是影响种群动态的首要原因 ◊提出这一学说的学者主要是一些昆虫学家 代表人物: 早期有Bodenheimer(博登海默),Uvarov和Chapman;
后期有Andrewartha和Birth(安德烈沃斯和伯奇等)
•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种群大爆炸


种群波动和调节
•非洲蝗灾至今仍有出现,索马里1967年一次蝗灾 估计有蝗虫约1.6×1010只之多,总质量达50000t;
1967年我国新疆北部农区小家鼠大发生,估计造成
粮食损失达1.5×108kg
种群波动和调节
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或在人类过度捕猎、
种群波动和调节
种群平衡
• 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 为种群平衡
第二节
种群的调节学说
各种生物的生殖潜能是巨大的,但是种群的数量 为何不能无限制的增长? 是什么因素限制了种群的平均多度?
种群调节理论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到 50年代为止
主要强调外部因素的作用,以对自然种群的宏观
60d以上或积雪61cm达50d以上),Adirondack山脉
的鹿种群就会急剧下降
种群的调节学说
在沙漠地区,某些啮齿动物和鸟类的种群数量与降
雨量有着直接关系 更格芦鼠只栖居在Mojave沙漠的低地处,虽然它 们具有贮存水分和长期忍受干旱的生理适应能力, 但它们栖居的环境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雨 量不足,食料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更格
内分泌调节
种群数量下降 资源逐渐丰富 内分泌机制作用 个体死亡率增大
种群增长 能量分配失衡 个体正常生长 能量分配合理
种群密度较低 资源充足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3.遗传调节学说 观点: •种群个体之间存在着异质性,种群具有的遗传多 型是遗传调节的基础。 •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是决定它们的适应能力以及 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遗传素质是由亲代遗 传下来的
第五章 种群的调节理论
第一节
种群波动和调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种群的调节学说
种群的调节机制
第一节 种群波动和调节
在自然界中,任何种群的个体数量都是随着环境条 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当环境条件有利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加;当环境条 件不利时,种群表现为数量下降. 一般来说,种群数量是一个在平均值上下波动的, 波动幅度有大有小,可以是规则波动,也可以是不规 则波动
描述和直观分析为主,积累了一些鼠类数量周期性
波动的例证;
种群调节理论的发展历史
第二阶段 从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关于实验种群的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应用受到了学 者的重视,提出了一系列解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的 内因性假说,如内分泌调节学说、遗传调节学说以 及行为-领域学说等,许多学者试图从个体的生理、 生化和遗传结构的变化来探讨种群动态的调节机制
或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
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灭亡。 •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 成熟晚的生物, 最早出现这种情形
•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捕或栖息地 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 落,甚至灭亡
南半球鲸渔获量的变化。仿Mackenzie等,1998)
蓝鲸
加,有利的地段都被占满,剩余的社会等级比较低
的从属个体只好生活在其他不利的地段中,或者往 其他地方迁移。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由于缺乏食物以及保护 条件,易受捕食、疾病、不良气候条件所侵害,死
亡率较高,出生率较低。这种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
以及迁出,也就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维持在
种群的调节学说
后期的气候学派主要观点 反对把环境条件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
约因素,认为所有因素都是与种群密度有关的
主张把环境分为4类:即气候、食物、同种与 异种的其他动物(包活病原)以及生活场所 这4类因素对动物种群的数量与分布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
种群的调节学说
2.生物学派 观点: Nicholson认为动物种群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平
于种群调节机制,不同的生态学家提出了
不同的假说予以解释。
自然界很少长期保持平衡的种群
野兔的种群动态——年际差异较大,但大致有个10年变动周期
种群波动和调节
2.种群数量动态的主要形式
周期性波动 非周期性波动 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种群的衰退和灭亡 种群平衡
种群波动和调节
周期性波动 • 周期性的波动,包括季节性波动和年波动。 季节性波动,主要是环境的季节性变化所引 起的。年波动,主要是多年周期因素与种群 间影响造成的。
密度性因子
(3)抑制物的分泌 • 多种生物有分泌抑制物来调节种群密度的能力。 蝌蚪密度高时产生一种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 或增加蝌蚪死亡率。在植物中,桉树有自毒现象, 密度高时能自行减少其数量。细菌也有类似的情 况:繁殖过多时它们的代谢物就将限制数量的再 增加;密度降低时,这些代谢产物少,就不足以 起抑制作用,因而数量又能上升。
用的综合过程,其中,食物因子是调节鸟类种群 的重要因素。 代表人物: Nicholson,Smith和Lack等
种群的调节学说
两大学派争论焦点
种群是否存在着平衡密度。
种群动态是由生物因子决定的还是由非生物因 子决定的。
生物学派承认种群存在平衡密度,且是由生物 因子作用所决定的;
气候学派则认为种群不存在平衡密度,影响波
如生殖力降低,容易暴露给天敌等)。种群数量从
而减少,但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
数量也随着恢复过来
美国阿拉斯加旅鼠种群的周期性消长
密度性因子
(2)生殖力 • 生殖力也受密度的影响,池塘内的椎实螺在低 密度时产卵多,高密度时产卵就少。大山雀在 英伦三岛的林区,每窝产卵数随密度的大小而 减少或增多。这个效果也可能是由于密度高时 食物缺少或某些其他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衡之中,并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
种群是一个自我管理系统,必然存在着一个平衡 密度,而这个密度是由于生物的捕食、寄生、竞争 等密度制约因子来调节的
气候只能改变种群的密度,但不能决定这些密
度是怎样维持平衡状态的
种群的调节学说
只有密度调节因素才能决定种群的密度,当
密度高时,作用上升;密度低时,作用降低
但却发现这些鼠类都具有低血糖、肝萎缩、脂肪沉
积、肾上腺肥大、淋巴组织退化等现象,与动物适 应性综合症的衰竭期一致。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观点: •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经受到的社群压力增 加,加强了对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刺激,影响了 下垂体的功能,引起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减少,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出生率 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抑制了种群得增长 代表人物: J.J.Christian(克里斯琴)
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种群密度高低的后果往往不是在当代就出现,而是
通过改变种群自身的遗传素质,再使下一代受影响
代表人物: D.Chitty(奇蒂)
遗传调节
L型个体大量死亡
H型个体逐渐增加 种群数量下降
种群密度增大
选择压力增大 对H有利,L不利 对L型有利 个体大量繁殖 种群密度上升 种群变异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