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精选五篇

合集下载

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分享的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作⽓ 春秋时期,有⼀次齐国攻打鲁国。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

鲁国有⼀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叫曹刿(ɡuì),他⾃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

双⽅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进攻。

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

”齐国击了三次⿎,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

”于是,鲁军⿎声震天,⼠兵们像潮⽔⼀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抱头逃命。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阻⽌,并下车细看地⾯齐军兵车轮迹,⼜攀上车前横⽊,注意观察敌军退⾛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

第⼀次击⿎时,⼠兵们的⽃志最旺盛;第⼆次击⿎的时候,⼤家的⼠⽓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的时候,⼠兵的勇⽓就全消失了。

等齐军的三通⿎击完,我们才击⿎冲锋,这时齐兵的勇⽓已经衰竭,⽽我⽅的⼠⽓正是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作⽓,打败了齐军。

” 成语“⼀⿎作⽓”⽐喻做事要趁⼤家情绪⾼涨时,⼀下⼦做完。

含有⿎励的意思。

⿎,敲战⿎;作,振作。

2.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运来了⼀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处,就把驴放到⼭脚下。

⼀只⽼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的家伙⼀定很厉害,就躲在树林⾥偷偷观察着,后来⼜悄悄⾛出来,⼩⼼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的底细。

有⼀天,驴叫了⼀声,驴叫的声⾳很特别,很恐怖。

⼤虎⼤吃⼀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了,⾮常恐惧。

然⽽,⽼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简短成语小故事5篇

简短成语小故事5篇

简短成语小故事5篇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简短成语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

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

高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

高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可以多背多记⼀些写作素材,灵活运⽤。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希望对⼤家写作有所帮助。

篇⼀:饱⾷终⽇,⽆所⽤⼼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经常教育他的学⽣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读书。

孔⼦说如果⼀个⼈⼀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不去⽤⼼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

下棋的⼈虽然悠闲但也要⽤⼼,⽐起饱⾷终⽇,⽆所⽤⼼的⼈来强多了。

【典故】⼦⽈:‘饱⾷终⽇,⽆所⽤⼼,难矣哉!’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 【释义】终⽇: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

【⽤法】作谓语、定语;指闲⼈ 【相近词】饱⾷终⽇,⽆所事事 【成语举例】饱⾷终⽇,⽆所⽤⼼,以与朋辈优游谑浪,炳麟亦不为也。

章炳麟《与袁世凯书》篇⼆:冒天下之⼤不韪 【成语故事】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因为⼀些⼩事发⽣了⽭盾,势⼒弱⼩的息国很不冷静,竟派兵攻打强⼤的郑国,结果⼤败被实⼒强⼤的楚国渔翁得利给灭掉。

⼈们分析息国是冒天下之⼤不韪,贸然出兵⽽导致灭亡。

【典故】犯五不韪⽽以伐⼈,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左传·隐公⼗⼀年》 【释义】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

去⼲普天下的⼈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指不顾舆论的遣责⽽去⼲坏事。

【⽤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错误的事情 【相近词】冒⼤不韪 【成语⽰列】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命令,冒天下之⼤不韪,必已具有全⾯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

⽑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成语例句】 ◎李敖⼏乎是冒天下之⼤不韪。

◎那是在公元1644年3⽉,明朝叛徒吴三桂,丧⼼病狂,敢冒天下之⼤不韪,引来清兵进关,围剿了闯王义军,在北京建⽴了⼤清王朝。

篇三:不见棺材不下泪 【成语故事】古代滑稽清才安鸿渐特别幽默与滑稽,他⼗分害怕⽼婆,他岳⽗病故,两⼈前去吊唁,在路上他们就开始⼤哭。

古代成语故事大全(5篇)

古代成语故事大全(5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古代成语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古代成语故事:⽆所适从 北朝时期,齐国的魏兰根,相貌奇伟,卓有见识,学富五车。

魏兰根的母亲去世后,要葬在常⼭郡境内。

当地有⼀个董卓的祠庙,祠堂周围长了⼀⽚柏树。

魏兰根开诚布公地说:“董卓活着时是*⾂,他的祠堂不该保存下来。

”就命⼈把柏树全部砍伐⼲净,给他母亲做了棺材。

别⼈推⼼置腹地劝他这样恐怕会不吉利,但魏兰根却置之不理。

有⼀年,秦陇⼀带闹饥荒,可官府却丝毫不肯减轻税赋,结果发⽣农民起义。

朝廷命令⾏台萧宝夤带兵讨伐起义军占据的宛川,当时任岐州刺史的魏兰根,也跟随萧宝夤的部队齐⼼协⼒共同作战。

起义军很快失败了,宛川城被攻陷,官军抓获了⼤批俘虏。

萧宝夤从中挑选了10名美⼥,赏给魏兰根做婢妾。

魏兰根很不赞成,他开诚相见地说:“宛川县地处偏远,地头蛇势⼒很强,皇室的恩威则⽐较薄弱,因此⽼百姓才感到⽆所适从,结果因此才误⼈歧途,卷⼊了叛乱⾏动。

如今朝廷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百姓饥寒,朝廷应该给他们送⾐送粮,关⼼感化他们,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活才对,怎么还可以把他们发配为奴仆呢?”于是他把这些⼥⼦全部遣返家乡。

2.古代成语故事:图穷⼔见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地图作为礼物去见秦王赢政,秦王赢政接见了他。

荆轲当着他的⾯打开地图,裹在地图中的短剑露出来了。

荆辆⼀⼿抓住秦王的⾐袖,⼀⼿举短剑便刺。

但是他没有刺中,秦王如惊⼸之鸟慌忙拔剑,⼀时⼜拔不出来,吓得他绕着柱⼦逃跑。

荆柯紧追不舍,朝廷上的⼤⾂们慌了⼿脚,他们⼿中都没有兵器,卫兵⼜全在殿下,没有命令不得上来。

这时秦王的侍医夏⽆且,急挥药袋抽打荆轲,这才使秦王政得以惊慌失措地拔出剑来,他刺断荆柯的左腿,荆轲向他抛出短剑,但没有击中,结果被秦始皇擒住并杀死了。

有关寓言成语故事五篇

有关寓言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每⼀个简短的成语背后都有⼀个教诲⼈的故事,⽽这些故事总能带给⼈们⼀些⼈⽣哲理!下⾯是⽆忧考分享的有关寓⾔成语故事五篇,欢迎⼤家阅读! (⼀)【买椟还珠】 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个很漂亮的⽤名贵⽊料做成的盒⼦,匣⼦还镶嵌着宝⽯和翡翠,看起来⼗分华贵。

⼀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便以⾼价买下,打开匣⼦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

⽐喻没有眼⼒,取舍不当。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丢了⼀把斧⼦。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的⼀⾔⼀⾏,⼀举⼀动,越看越觉得那⼈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的⼈找到了斧⼦,原来是前⼏天他上⼭砍柴时,⼀时疏忽失落在⼭⾕⾥。

找到斧⼦后,他⼜碰见了邻居的⼉⼦,再留⼼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夫,他总是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苗好像总没有长⾼。

他⼼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些快些呢? 有⼀天,他来到⽥⾥,把⽲苗⼀棵⼀棵地往上拔。

⼀⼤⽚⽲苗,⼀棵⼀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等他拔完了⽲苗,已经累得筋疲⼒尽了,可是他⼼⾥却很⾼兴。

回到家⾥还夸⼝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苗长⾼了好⼏⼨!”他⼉⼦听了,赶忙跑到⽥⾥去看,发现⽥⾥的⽲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却在周厉王⽿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分厌烦,从此,*⾂出⼊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

凡伯⼗分愤慨,写了⼀⾸诗,后来收⼊《诗经》。

诗中抨击*⾂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药救活。

后⽐喻事物坏到⽆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 从前贵州⼀带没有⽑驴,有⼀个好事者从北⽅运来⼀头⽑驴放到⼭脚下吃草,⼭上的⽼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驴,被⽑驴⼤叫吓了⼀跳,最后发现⽑驴只能⽤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顿。

关于经典的成语故事

关于经典的成语故事

经典的成语故事关于经典的成语故事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过成语故事吧,那么,怎么去了解成语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的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纸醉金迷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

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

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

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

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

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

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

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

2、糟糠之妻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

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很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被封为太中大夫。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

刘秀和她谈论了满朝的大臣,想看看她爱慕哪一位,以便给她改嫁。

湖阳公主说:“满朝大臣,只有宋弘才貌双全。

”为此,刘秀召见了宋弘,对他说:“俗话说,一个人地位高了,就要改交一批富朋友;发了财就要停妻另娶,这可是人之常情啊!”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一个人在贫贱时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记的;和自己共患难的结发之妻是不能抛弃的。

”刘秀见此情形,对湖阳公主说:“看来没有什么希望使宋弘停妻另娶了。

”3、一箭双雕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

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善于射箭,又智谋超人。

他曾被派遣护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

突厥族国王摄图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来,常让他随自己一起去打猎。

经典中华四字成语故事精选【五篇】

经典中华四字成语故事精选【五篇】

经典中华四字成语故事精选【五篇】【篇一】经典中华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大器晚成三国时候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

名叫崔琰[yǎn],他从小学习武艺,不过直到23岁才开始读论语诗经等书籍。

崔琰为人耿直很有见识,朝廷的官员们对他十分推崇,连曹操都很敬重他。

当时袁绍手下的士兵非常残暴,甚至挖开坟墓毁弃敌人的尸骨,于是崔琰劝说袁绍命令士兵不要这样做,袁绍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听取了他的建议,并且封他为骑都尉。

崔琰后来跟随曹操的时候,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曹操想立曹植为嗣[sì]子(继承人的意思),崔琰就反对说,自古以来的规矩都是立长子,怎么能立小儿子呢?这是不可以的呀!曹植虽是崔琰的侄女婿,但他也不偏袒,曹操很佩服他的公正。

崔琰在对人才的识别方面有独到之处,崔琰有个堂弟名叫崔林,年轻时没有什么成就和名望,亲戚朋友都瞧不起他。

但是崔琰却对这位堂弟相当器重,常常对别人说,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意思是说,能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

后来崔琳受到重用,先是在曹操手下担任主簿、御史中丞等官职,后来在魏文帝曹丕朝中担任司空,被封为安阳乡侯,成为魏国的重臣。

大器晚成,原意是大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来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意思常用以比喻一个人成才成名较晚。

【篇二】经典中华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兔死狐悲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他们为了对付有共同的敌人——山里的猎人,结成联盟并且发誓要同生死共患难。

有一天,当他们正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时,一群山里的猎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兔子和狐狸正要逃跑的时候,有个猎人一箭射到了兔子身上,狐狸拼命逃跑,侥幸逃过了一劫。

猎人们走后,狐狸回到了原地,它非常悲伤,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时候,有个长者正好经过,看见狐狸正在哭泣,觉得非常奇怪,就问:“狐狸,你为什么不停地哭泣啊?”狐狸非常悲哀地说:“你有所不知,我和免子同样弱小的动物,都是猎人捕猎的对手象,本来我们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可是现在我的同伴被猎人射死了,它今天的死亡,预示着我也活不了多久,我真正的朋友死了,我哪能不伤心呢?”长者听了狐狸的话,叹着气说:“你为同伴的死而伤心,是因为你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啊!”兔死狐悲的意思是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如因同类的不幸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有趣的中国成语故事【五篇】

有趣的中国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成语是语⾔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类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分享的有趣的中国成语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有趣的中国成语故事 ⾃相⽭盾 楚国有个⼈在集市上既卖盾⼜卖⽭,为了招徕顾客,使⾃⼰的商品尽快出⼿,他不惜夸⼤其辞、⾔过其实地⾼声炒卖。

他⾸先举起了⼿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上好的材料⼀次锻造⽽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什么锋利的⽭也不可能戳穿它!⼀番话说得⼈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拿起了靠在墙根的⽭,更加肆⽆忌惮地夸⼝:诸位豪杰,再请看我⼿上的这根长⽭,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呀,⽭头特别锋利,不论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戳穿!此番⼤话⼀经出⼝,听的⼈个个⽬瞪⼝呆。

过了⼀会⼉,只见⼈群中站出来⼀条汉⼦,指着那位楚⼈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论什么⽭都不能戳穿;⽽你的⽭⼜是锋利⽆双,⽆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

那么请问:如果我⽤你的⽭来戳你的盾,结果⼜将如何?楚⼈听了,⽆⾔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楚⼈说话绝对化,前后⾃相⽭盾,不能⾃圆其说,难免陷⼊尴尬境地。

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不破的⽭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

因此,我们⽆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极端。

2.有趣的中国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 有⼀个宋国⼈靠种庄稼为⽣,天天都必须到地⾥去劳动。

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掉,浑⾝的⾐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躬着⾝⼦插秧。

下⼤⾬的时候,也没有地⽅可躲避,宋国⼈只好冒着⾬在⽥间犁地,⾬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起往下淌。

就这样⽇复⼀⽇,每当劳动了⼀天国⼈回到家以后,便累得⼀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句。

宋国⼈觉得真是⾟苦极了。

更令他⼼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累死累活,但是不解⼈意的庄稼,似点也没有长⾼,真让⼈着急。

经典的成语典故故事五篇_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经典的成语典故故事五篇_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经典的成语典故故事五篇_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成语典故故事五篇,供大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成语】:雪泥鸿爪【拼音】:xuě ní hóng zhǎo【解释】: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成语故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

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

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至渑池。

)苏轼的这首诗,对于人生抱着消极的态度,是错误的。

由于这首诗,便产生了“雪泥鸿爪”这句成语。

人们用它来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

元人戴良有诗道:“世事已成鸿印泥。

”有时人们也把留作纪念的题赠诗文,称为“雪泥鸿爪”。

必看的成语故事【五篇】

必看的成语故事【五篇】

必看的成语故事【五篇】导读:本文必看的成语故事【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篇一】鲁哀公听说颜阖非常贤明,就派人给他送礼物请他出山。

贫穷的颜阖不受。

庄子就此事发表感慨,颜阖无意于富贵,富资送上门,他不欢迎。

这样的人难得。

而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一样不值得。

龙凤呈祥的成语故事【篇二】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来爱玉,秦穆公便给她起名叫“弄玉”。

弄玉生性自由烂漫,喜欢品笛弄笙,穆公疼爱她,便命工匠把西域进贡来的玉雕成笙送给她,公主自从有了玉笙,吹笙的技艺更加精湛。

长到十几岁时姿容无双、聪颜绝伦。

秦穆公想招邻国的王子为婿,弄玉不从,自有主张,若不懂音律,不是善奏乐器的高手,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好依从公主。

一天夜里,公主倚栏赏月,用玉笙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神往,释放心中怀春的心情,这时一阵袅袅的洞箫声和着公主笙乐响起。

一连几夜,笙乐如龙音,萧声如凤鸣,合奏起来简直就是仙乐一般动听,整个秦宫都听得见,以至方圆百里。

穆公问其原因,公主说是从很远的地方想和的。

秦穆公便命大将孟明一定要找到吹萧人。

一直找到华山脚下,听樵夫说有一青年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善吹箫,音可传数百里,孟明来的明星崖把箫史带回了秦宫。

此时正值中秋,秦穆公见他的箫也为美玉所制,非常高兴,便请来公主,两人一见钟情,便合乐起来,一曲不曾奏完,殿内金龙、彩凤都好像翩翩起舞起来,众人听的入痴,齐赞说:“仙乐!“,弄玉和箫史完婚之后便住在宫里。

箫史教弄玉用箫学凤鸣,弄玉教箫史用笙学龙音,学了十几年,真的把天上的凤引下来了,停在了他们的屋顶上,不久龙也来到他们的庭院里。

一日,箫史说:我怀念在华山幽静的生活。

弄玉说:我愿与你同去享山野清净,二人合奏起来,片刻龙飞凤舞,祥云翻腾,弄玉乘上彩凤,萧史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龙凤呈祥而去!后来人们为纪念弄玉和萧史的动人故事,就用“龙凤呈祥”来形容夫妻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贞爱情。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5篇)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5篇)

【导语】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下⾯是整理分享的中国成语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查看更多请点击⼉童故事频道。

1.中国成语故事:井底之蛙 ⼀⼝废井⾥住着⼀只青蛙。

有⼀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只从海⾥来的⼤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说:“你看,我住在这⾥多快乐!有时⾼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阵;疲倦了,就回到井⾥,睡在砖洞边⼀回。

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泡在⽔⾥: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散⼀回步,也很舒适。

看看那些虾和蝌虾,谁也此不上我。

⽽且,我是这个井⾥的主⼈,在这井⾥极⾃由⾃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

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

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哪⽌千⾥;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

古时候,⼗年有九年⼤⽔,海⾥的⽔,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年⾥有七年⼤早,海⾥的⽔,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可见⼤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

住在那样的⼤海⾥,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海龟的⼀番话,吃惊地呆在那⾥,再没有话可说了。

2.中国成语故事:亡⽺补牢 从前,有⼈养了许多⽺。

⼀天早晨,他发现少了⼀只⽺,仔细⼀查,原来⽺圈破了个⼤窟窿,夜⾥狼钻进来,把⽺叼⾛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圈修⼀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 第⼆天早上,他发现⽺⼜少了⼀只。

原来,狼⼜从窟窿中钻进来,⼜叼⾛了⼀只⽺。

他很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于是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圈叼⽺了。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政治腐败,国家⼀天天衰亡下去。

⼤⾂庄⾟看到这种情况,⾮常着急,劝襄王不要成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事;这样长此以往,楚国就要亡国了。

楚襄王听了⼤怒,骂道:“你⽼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

” 庄⾟见楚襄王不纳忠⾔,只好躲到了赵国。

经典中国成语故事精选【5篇】

经典中国成语故事精选【5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下⾯是分享的经典中国成语故事精选【5篇】。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中国成语故事精选 熟能⽣巧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箭术精良,举世⽆双。

他因此⼼⾥⾮常的骄傲,常常夸耀⾃⼰的本领。

“哈,哈,哈,我的箭术没⼈⽐得上。

你们有谁愿意跟我⽐⽐看啊?” “师⽗,您实在是太⾼明了,我们怎么⽐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师⽗你再表演⼀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学得箭术的年轻⼈,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开⼼。

有⼀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练习射箭,有⼀个卖油的⽼翁正好⾛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搭上箭,⼀连发出⼗枝箭,每⽀箭都正中红⼼。

徒弟们在旁边拍⼿叫好,陈尧咨也很神⽓的对⽼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很不舒服,不客⽓的问他:“喂,你这个⽼头也会射箭吗?”“不会。

”“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好是好,不过,这只是⼀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头⼉,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

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的箭术,没⼈能⽐得上。

你简直太看不起⼈了。

” “年轻⼈,你先别⽣⽓,我说的是真话。

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

”“⽼头⼉,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那你就露两⼿给我们瞧瞧。

不服⽓就⽐画⽐画。

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

”“倒油,这还⽤得着你这个⽼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 ⽼翁说完,就拿了⼀个葫芦放在地上,⼜在葫芦⼝上⾯放了⼀枚有孔的铜钱。

然后舀了⼀杓油,眼睛看准了,油杓轻轻⼀歪,那些油就像⼀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葫芦⾥。

好看的四字成语故事五篇_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

好看的四字成语故事五篇_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

好看的四字成语故事五篇_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的⼝⼝叮传,每⼀句成语⼜是那么深刻隽永、⾔简意赅,值得我们去深思。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好看的四字成语故事五篇,供⼤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道听途说战国时期,齐国有⼀⼈名⽈艾⼦,有⼀次,他遇到了⼀个叫⽑空的⼈。

向艾⼦说:“有⼀户⼈家的⼀只鸭⼀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可能!”艾⼦说。

爱说空话的⼈说:“是两只鸭⼦⼀次下了100个蛋。

”艾⼦说:“这也不可能。

”爱说空话的⼈⼜说:“⼤概是3只鸭⼦吧。

”艾⼦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便⼀次⼜⼀次地增加鸭⼦的数⽬,⼀直加到10只。

艾⼦便说:“你把鸭蛋的数⽬减少⼀些不⾏吗?”爱说空话的⼈说:“那不⾏!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向艾⼦说:“上个⽉,天上掉下⼀块⾁,有10丈宽,10丈长。

”艾⼦听了说:“哪有这事,不可能的。

” 爱说空话的⼈⼜说:“那⼤概有20丈长吧。

”艾⼦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呢?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掉到什么地⽅?你见过吗?你刚才说的鸭⼦⼜是哪⼀家的?”这个爱说空话的⼈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道听⽽涂说,德之弃也。

”(涂:通“途”)。

意思是:孔⼦说:“从道途中听了没有根据的话⽽乱传,是很不道德的。

”四字成语故事2螳螂捕蝉园中有⼀棵榆树,树上有⼀只知了。

知了⿎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

黄雀伸长脖⼦,想啄死螳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有个拿着弹⼸的⼩孩,把⽪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有个深坑,后⾯还有个树桩⼦。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不顾⾝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寓意:这个成语寓⾔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祸患的⼈。

对⿏⽬⼨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提出警告。

也⽐喻有⼈⼀⼼想暗算别⼈,却没想到有⼈也想暗算他。

四字经典成语故事五篇

四字经典成语故事五篇

四字经典成语故事五篇【篇一】四字经典成语故事万死不辞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

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

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

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

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

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

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

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

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所以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

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

貂蝉慌忙扶起。

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

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有敌手。

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

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

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

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臣董卓。

【篇二】四字经典成语故事举足轻重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

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想称王称帝,争夺天下。

这个时候,有一个实力派人物叫窦[dou]融。

王莽当权的时候,他当上了伏波将军。

王莽失败以后,他归附了淮阴王刘玄,不但做了张掖[ye]都尉,还被刘玄的部属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

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著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

中国四字成语故事分享【五篇】

中国四字成语故事分享【五篇】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极富特⾊的组成部分。

下⾯是⽆忧考整理的中国四字成语故事分享【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四字成语故事分享 掩⽿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

有⼈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吊着⼀⼝⼤钟。

钟是⽤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偷⼼⾥⾼兴极了,想把这⼝精美的⼤钟背回⾃已家去。

可是钟⼜⼤⼜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偷找来⼀把⼤⼤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声巨响,把他吓了⼀⼤跳。

⼩偷着慌,⼼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们我正在这⾥偷钟吗?他⼼⾥⼀急,⾝⼦⼀下⼦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由地抽回双⼿,使劲捂住⾃已的⽿朵。

咦,钟声变⼩了,听不见了!⼩偷⾼兴起来,妙极了!把⽿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刻找来两个布团,把⽿朵塞住,⼼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砸起钟来,⼀下⼀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

⼈们听到钟声蜂拥⽽⾄把⼩偷捉住了。

故事出⾃《吕⽒春秋·⾃知》掩⽿盗钟被说成掩⽿盗铃,⽐喻愚蠢⾃欺的掩饰⾏为。

2.中国四字成语故事分享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古代成语故事大全【5篇】

古代成语故事大全【5篇】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古代成语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忧考的后续更新吧!1.古代成语故事:忠⾔逆⽿ 魏征出⾝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

他喜欢读书,⽤⼼钻研古籍,学识⾮常丰富。

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

后来,他投靠唐⾼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李建成做事。

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的器重。

后来,唐⾼祖的⼆⼉⼦李世民发动“⽞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

年轻⽽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才,便亲⾃召见他。

李世民⼀见魏征,就⾮常⽣⽓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若,以⾮常⾃信的⼝⽓回答说:“如果皇太⼦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 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钦佩他的⼈格。

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重⽤了他。

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委任魏征为谏议⼤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提拔他当宰相。

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魏征胸怀⼤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胆进谏。

在他任职的⼏⼗年间,为了使⼤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百多次。

每⼀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有⼀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材⾼⼤的男⼦从军。

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反对,唐太宗⼗分⽣⽓,派⼈把他叫来,⼤加训斥。

魏征毫不畏惧,他⼗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由谁来种?⼯由谁来做?您常常讲,我当国君,⾸先要讲信⽤,可是国家的法律明明规定,男丁中的强壮者才需要服兵役,您为什么不遵守呢?您这样做,在⽼百姓⾯前不是失去信⽤了吗?” 魏征的这⼀番话,把唐太宗⼀肚⼦的⽕⽓浇灭了。

简短的成语故事五篇

简短的成语故事五篇

简短的成语故事五篇1.简短的成语故事篇一如鱼得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为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特意拜访隐居的诸葛亮,请他出山。

他连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第三次去,才见了面。

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

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方针。

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孔明为军师。

孔明竭力地辅佐刘备,而刘备对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却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将领的不悦。

他们不时在刘备面前,表现出不满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张飞,更是满腹牢骚。

刘备耐心地作了解释,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鱼,把孔明比做水,反复说明,孔明的才识与胆略,对自己完成夺取天下大业之重要。

他说:“我刘备有了孔明,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说了。

”以后,刘备在孔明的辅佐下,东联北伐,占荆州,取益州,军事上节节胜利,势力不断扩大,最终与魏、吴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故事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成语“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2.简短的成语故事篇二口若悬河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

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

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

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

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橡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简单的四字成语故事【五篇】(精选)

简单的四字成语故事【五篇】(精选)

1.简单的四字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2.简单的四字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以前有一个人,想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马车,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准备上路了。

楚国位于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却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该往南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

”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可是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的路费也多着呢!”路人依然极力劝阻,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一走的方向不对,路费再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这有什么,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可是他条件越好,他就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五篇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五篇
导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平平仄仄的韵调,撇捺横竖的姿态,古学成语更是看似简简单单却又意味深长。

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篇经典成语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一、《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总诀: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大意是说:迫使敌人处于困窘被动的形势,不需力战,等待敌我双方的强弱态势的转换。

这是刚柔相济的道理,以逸待劳,则柔也能克刚。

孔子曾经说过: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也。

这个简单的例子,在军事上也非常常见。

所以为大将者,一定要避免自己的军势成为强弩之末。

如果能够利用地理优势,使敌军成为强弩之末,那么不用战斗,敌我双方的刚柔态势就可以发生逆转。

孙子兵法军争第七篇说: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就是这个道理。

经典战例:
古时候以逸待劳的例子非常多,通常埋伏计都可算作以逸待劳。

比如孙膑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等等,关键在于争取掌握战斗的主动权,以调动敌人,达到以逸待劳的目的,这里我们举王翦破楚的例子。

战国末期,秦王起用已告老还乡的老将王翦出兵攻打楚国。

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

楚军发现后立即发兵准备抗敌。

但是,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打持久战的姿态。

楚军急于击退秦军,却找不到作战机会,两军就这样相持一年有余。

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士气高昂。

但是,经过一年坚持,楚军原本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也斗志全无,他们认为秦军无意进攻,于是决定撤军。

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大军出击正在撤退的楚军。

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一举灭了楚国。

王翦在针对楚国的战争中,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拖延战术。

等到敌人已经彻底心智疲惫,斗志全无的时候,突然一鼓作气,彻底打败了楚军。

二、《刮骨疗毒》
中国汉朝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名叫华佗。

他为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在民间传诵不绝。

传说有一次,关公和敌人作战时,右臂中了一支箭。

回到军
营,他的胳臂又红又肿,不能活动。

军医们替他检查,发现箭头上涂了毒药。

他们说,如果让这种毒药侵入人体,那就不可救药了。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把胳臂切掉。

关公听了军医们的话,说:“我是一名将军,没有了右臂,今后怎么打仗呢?我情愿死,也不能切掉手臂!”
正当大家在为关公的伤势担忧的时候,华佗提着药箱来见关公,要为他疗毒。

他细心地为关公检查后,说:“箭毒已经进入了骨头,必须用刀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干净。

这样,胳臂才可以保住,性命才不会有问题。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样的手术太痛苦了。

关公却哈哈大笑,认为这只是一点皮肉的痛苦,算不了什么,并且吩咐华佗立刻给他动手术。

于是,华佗拿出他发明的“麻沸散”,要关公服下,准备等他昏迷后才开刀。

可是,关公却说:“不必了,你动手吧,我支持得住。

”说完,他一面伸出了右臂,一面和朋友下棋。

华佗拿起尖刀,小心翼翼地剖开皮肉,刮着骨头上的毒,发出“刷刷”的声音。

在场的人听着刮骨的声音,一个个吓得脸青唇白;可是,关公却连眉头也不皱一下,照旧和朋友下棋、谈天。

不到一会儿,骨头上都刮干净了。

华佗替关公涂上药,又用线把伤口缝好。

不久,关公的胳臂便像平常一样能够活动了。

关公向华佗道谢,并且称赞他说:“您不愧是位神医呀!”他
叫人拿来一百两黄金,要送给华佗。

华佗不肯接受,说:“我特地赶来替您疗毒,是因为敬佩您,并不是想得到酬劳哇!”关公听华佗这么说,只好收回黄金,再三向华佗道谢。

华佗留下一些药,提起药箱,便向关公告辞,离开了军营。

三国战例:陆逊火烧连营
三国最有名的战例就是陆逊以逸待劳,大破刘备七百里连营七十五万军马的故事。

刘备率七十五万大军,自出川以后,连胜十余阵,直逼彝陵。

此时孙权已是慌作一团,阚泽以身家性命保举陆逊出山,孙权也不管了,只要有人愿意出头顶缸就行。

陆逊到了虢亭,面对气势如虹的蜀军,依然胸有成竹。

一来就下令坚守,陆逊传下号令,教诸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敌。

事见《三国演义》八十三回。

陆逊对战局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

逊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

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

今彼驰骋于平原广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树木间。

吾当以奇计胜之。


“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正是以逸待劳之计的关键,掌握战场主动权。

让敌人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才能够调动敌人,使敌人身心俱疲。

蜀军中当然也不是都看不出陆逊的以逸待劳之计,马良曾对
刘备说:“陆逊深有谋略。

今陛下远来攻战,自春历夏;彼之不出,欲待我军之变也。

愿陛下察之。

”可是刘备那里能够听得进去,他只是一味的认为陆逊胆小怕战。

轻视别人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不要轻易的轻视别人。

旷日持久的等待,让斗志旺盛的蜀军开始进入疲惫,身体的疲惫犹在其次,关键是心理的疲惫才是失败的根源。

一切都陆逊的掌握之中,刘备连营七百里,士兵躲入密林休息避暑,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开始强弱异势。

诸将皆曰:“破蜀当在初时,今连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安能破乎?”逊曰:“诸公不知兵法。

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

”诸将方才叹服。

三、《盲人摸象》
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

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瞎子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瞎子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

”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瞎子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同簸箕一样。


摸到象腿的瞎子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摸到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好似一张床。


摸到象尾的瞎子说:“大象好似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他们把自己摸到的某一个部分误认为是全体。

后来人们便用”瞎子摸象”来形容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人。

四、《老当益壮》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释义】形客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

【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

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

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

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

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躲起来。

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

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

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

但是,他对富裕生活并不满足。

他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

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意思了。

”他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

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
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五、《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

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

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