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战争
北洋海军:开炮前即被葬送的舰队
北洋海军:开炮前即被葬送的舰队
● 金一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
一、一场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之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首当其冲的是为多年惨淡经营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切后果由此蔓延扩展。战争双方装备实力与最终结局反差如此之大,不得不令人深思。
流行的说法是,北洋海军自1888年后未添船购炮,已难以一战。但从以上可看出,不论就哪一个方面说,北洋舰队也远未到不能一战的地步。1894年5 月下旬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奏称“北洋各舰及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以鱼雷六艇试演袭营阵法,攻守多方,备极奇奥”;“于驶行之际,击穹远之靶,发速中多。经远一船,发十六炮,中至十五。广东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来观,称为节制精严”。
开战之初,世界舆论普遍以中国为看好。日本大本营制定了三种方案,为胜败皆做好准备: 甲,歼灭北洋舰队夺取制海权,即与清军在直隶平原决战;乙,未能歼灭对方舰队,不能独掌制海权,则只以陆军开进朝鲜;丙,海战失利,联合舰队损失沉重,制海权为北洋舰队夺得,则以陆军主力驻守日本,等待中国军队登陆来袭。
据日方资料记载,黄海海战时双方舰只装甲情况如下:
日方似将既使金属构造但未加装甲防护的舰只,皆归入非铁甲舰只一栏。据我方资料记载,定远、镇远的护甲厚14寸,经远、来远的护甲厚9.5寸。 看来即使日本的“三景”舰,也缺乏北洋舰队这样较大规模的装甲防护。北洋舰队的装甲水平普遍超过日本舰队。
北洋水师是一支付出了巨大投入的舰队。有人统计,不算南洋海军和广东、福建水师,仅建成北洋海军就耗银3000万两。满清驻日本领事姚锡光在描述北洋舰队年开支时说,“其俸饷并后路天津水师学堂及军械、支应各局经费,岁1768000余两”;这还仅仅是北洋舰队的官兵饷项及后方开支等项。另有统计说,清廷支付的舰船购造费便已超过3000万两。再加舰船上各种装备器材的购置维持费、舰队官兵薪俸、舰队基地营造费及维持费、后路各造船修船局厂及官衙的开设维持费、海军人才的教育培养费等等,合而计之,清廷为海军的总投资约在1亿两上下。等于每年拿出300多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4%强,个别年份超过10%。这样的数目与比例,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谓不高。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抗击外侮的壮举。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面对着日本军队的强大武器装备,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迎接战争的挑战,我们的军队不仅仅依靠顽强的意志和勇气,还积极研发和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武器,以期能够在抗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步兵装备在战争中,步兵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因此其装备和武器的先进性至关重要。
抗日战争中,中国步兵装备主要包括步枪、轻机枪、手榴弹等。
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国产的三八式步枪,它是中国军队在20世纪初引进并进行改良的一种武器。
除了步枪之外,中国军队还广泛使用了轻机枪,如日本的九九式轻机枪。
这种轻机枪射速快、火力强大,能有效地控制战场,使敌军望而生畏。
手榴弹也成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它具有杀伤面积大、威力强的特点,使中国步兵在战场上能够有效地攻击和破坏敌军。
2. 炮兵装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炮兵装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炮兵是远程火力的代表,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援射击,为中国军队取得战场控制增加了把握。
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了各种类型的火炮,包括加农炮、火箭炮、反坦克炮等。
其中,加农炮是主要的重型火炮,它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打击敌军阵地和火力点。
火箭炮则是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积极研发和运用的武器,它具有射程远、打击面广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摧毁敌军的集结区和后方设施。
反坦克炮则成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必备武器,它能够有效地对付日本坦克,保护我军步兵的生命安全。
3. 抗战特种装备除了常规的步兵和炮兵装备外,中国军队还积极研发和使用一些特种装备,以提高战斗效能和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
例如,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广泛使用了地雷和爆炸物,用来炸毁敌军的设施和装备。
地雷是一种潜伏于地下的爆炸装置,可以通过触发装置来引爆,给敌军造成重大伤亡和杀伤。
爆炸物则是一种用于爆炸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引信的引爆来实现,对敌军设施和装备造成重大破坏。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分析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争。
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面对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然而,中国军队依然顽强抵抗,其中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对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一、步枪和手枪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要使用了三种步枪:国民党军队主要使用的是德制毛瑟98K步枪和意大利制卡尔卡诺步枪;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则以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为主。
这些步枪在战争初期对抗日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莫辛-纳甘步枪的性能优异,使得红军有了较大的火力优势。
手枪方面,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是德制毛瑟C96手枪和美制柯尔特1911手枪。
这些武器在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军队的个体火力。
二、火炮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要使用了山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等火炮。
山炮是中国军队最主要的火炮装备之一,其中以法制山炮最为常见。
这些火炮在山地和近距离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对抗了日军的进攻。
榴弹炮则主要用于对敌阵地的远程射击,火力强大且射程较远。
迫击炮则是中国军队运动战的得力装备,便于机动并具备较高的射程和威力。
三、机枪和轻机枪机枪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压制了敌方火力并提供了火力掩护。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机枪是苏联制造的DP系列机枪,具备较高的射速和稳定性,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可靠的火力支援。
轻机枪方面,中国军队采用了德制MG34和MG42轻机枪,这些轻机枪具备便携性好和持久战斗能力突出的特点,非常适合游击战和运动战。
四、装甲车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装甲车辆并不是主要力量,但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是苏联制造的T-26轻型坦克和美制的M3轻型坦克。
这些装甲车辆在战争初期在特定战场中发挥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由于数量少且技术相对落后,所以无法与日本的装甲部队抗衡。
总结起来,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抵抗了日军的侵略。
作文范文之游刘公岛的作文
游刘公岛的作文【篇一:游刘公岛之感想】游刘公岛之感想著名作家陈运和写诗刘公岛称之“一艘永不沉没的军舰经过滚滚的甲午战争疾驰行进甲板上站着中国近代史曾一度威风凛凛站着丁汝昌站着邓世昌站着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刘公岛腐败社会的见证刘公岛一代英烈的走进化身。
2013年10月24号我们迎着朝阳登上了开往刘公岛的游船对于第一次登船的我而言,心里稍稍的有些激动,看着翱翔在蓝天上的海鸥,游船驶过激起的浪花,远处神秘的绿油油的小岛,兴奋,激动不言而喻,但短暂的激动过后我的心情又恢复了平静,因为刘公岛承载了太多太多,因为谈到它不得不使我想到那一百多年那场留给我们无尽耻辱的甲午海战。
刚从船上下来,我们便看到了前方那古式的带有庄严气势的牌坊,走近才发现上面有江泽民总书记写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字体雄健有力,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熠熠。
牌坊后面还保留着水师学堂,北洋海军提督府,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有从海底打捞的巨型舰炮,有鱼雷,有炮台等等,我们都惊羡这些古老却又沾满新鲜气息的武器,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想象这场战争究竟是怎样的激烈,残酷,我们的民族精神究竟经受着何种考验。
再往东走便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那目光凝视远方,气魄恢宏的北洋海军雕像,他那坚定的神情让我从心底里敬畏,走进去才知道这就是大家谈到的博物馆了,馆中极力要给我们带到那场海战时的场景,那巨型的油画和蜡像模型使我身临其境,当我看到李鸿章马关谈判场景,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场景时,完全的被这这令人咬牙切齿,令人震惊心颤的画面带到了那个战乱的年代,心中气愤,心难平静。
但想想那些随沉船一起沉没的士兵,官员,我的心里充满了敬畏,瞻仰。
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着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我骄傲我身在这片土地,我骄傲我踏着这的黄土。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分不开,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在经济,军事,外交,科技上迅猛的发展和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分不开,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先辈用淋漓的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应珍惜,我们需传承,十八大的胜利召开预示着又一个发展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中国梦更离不开伟大的民族精神,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但不稳定因素仍然困扰着我们,我们的国际环境仍很不安宁,钓鱼岛争端,黄岩岛问题,美国重回亚太的压制,等等我们必须面对,以史为鉴知兴衰,我们了解我们的过去,我们坚信美好的未来会有我们开拓。
金一南谈甲午战争:把历史包袱转化为现实财富
金一南谈甲午战争:把历史包袱转化为现实财富作者:江胜信来源:《记者观察》2014年第08期“甲午战争就是孤儿。
”金一南说,“面对孤儿,你能找出一大堆毛病,父母为什么遗弃他?人们的同情心在哪里?社会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甲午战争的失败同样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其实,无论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都是‘连汤带水’的。
日本你打赢了,不证明什么都是你优,万劫不复的军国主义道路带给日本的巨大灾难,直到今天还有余孽。
中国我们战败了,不证明我们什么都劣,知耻而后勇带给我们空前的变革动力,从民族救亡走向民族复兴。
”“所以要总结失败,不仅不能遗弃这个孤儿,还要努力完成这样的转换:把历史的包袱转换成现实的财富,转换成民族向上的动力,转换成突破阻挡、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动力。
”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金一南所表达的,不止于祭奠和殇思,更在于如何背负它前行。
记者:一个多月前,在上海远东出版社《甲午殇思》图书首发式上,您将甲午战争带给我们的震撼概括为“知耻而后勇”。
“耻”不难理解,是指近代史上这场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联合舰队却一艘未沉。
“勇”怎么理解?金一南:胜败的巨大反差用最直观、最残酷的方式对整个民族的思想体系和社会架构产生巨大冲击,“勇”就是指冲击之下催生的民族觉醒和变革动力。
你一定在很多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看到过战败的国民党军官的托词:“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如果以这种心态反观甲午战争,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对手的强悍,那就永远找不出症结所在。
必须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军事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原因可以找到一箩筐,但可能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体制。
甲午战争是落后的封建体制与先进的资本主义体制、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先进的生产方式之间的抗衡,它用失败证明了封建王朝这种体制再也无法维护一个民族国家的安全。
西方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现代民族国家逐渐成型,而我们中国一直没有成型,长期以来的概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事装备与武器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事装备与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不仅展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胆识,还经历了装备与武器的急剧发展。
本文将讨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事装备与武器的演变。
一、初期落后装备的中国军队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的装备可谓相对落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装备工业发展滞后,军备建设薄弱。
大部分士兵仍然使用着二十年代或三十年代的旧式步枪,例如制式步枪M1907和国民革命军步枪M1935。
这些步枪在弹药威力和射程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二、装备升级:中国机枪的发展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开始加强对机枪的研制与生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造重机枪,如“歼敌机枪”和“杨子荣机枪”。
这些重机枪在制造工艺和性能上都具备了较高的水平,有效提升了中国军队的火力。
三、中国式步兵武器的改进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针对步兵武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战斗需求。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进就是手榴弹的研制与生产。
中国军队生产的重型和轻型手榴弹在爆炸力和威力上较之前有了较大提升,有效增强了步兵的战斗力。
四、中国自行武器生产的发展为了满足深入抗战的需求,中国军队开始加强对自行武器的研制和生产。
例如,“巨峰式”火炮和“庐山式”手雷等,这些武器的产量逐步增加,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士兵提供了更有效的作战工具。
五、外援装备的引进与使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了苏联和美国等国的援助,从而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战争装备。
例如苏联提供的“莫辛—纳甘”步枪和轻型坦克,以及美国提供的战斗机P-40和轰炸机B-25。
这些装备的引进为中国军队的作战效能提供了巨大的提升。
六、中国军事装备与武器的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军事装备与武器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初期的落后到后期的逐步升级,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虽然中国的军备工业相对不发达,但中国军队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外援等方式,逐渐提高了自身的装备水平,为最终战胜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北洋舰队覆灭的原因
论北洋水师覆灭的原因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班李彬3015208217摘要:作为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甚至当时被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
然而装备如此精良的水师却为何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给装备远不如自己的日本最终导致全军覆灭。
本文主要通过史实,从多方面分析了北洋水师的覆灭原因,并对北洋水师的覆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北洋水师覆灭原因一、总体战略及具体战术的失误。
除去清政府挪用军款,北洋舰队停止更新设备,军队成员素质低等原因,就武器装备而言,甲午海战也仍旧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入侵军队作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
北洋水师在装甲和火炮口径方面一直保持优势。
“定远”、“镇远”两舰号称亚洲最令人胆寒的军舰,属于当时世界较为先进的铁甲堡式铁甲舰。
黄海大战中,“定远”、“镇远”身中数百弹,又被松岛之十三寸大弹集中数次,而没有一弹钻入,都可以证明它们本身是威力超强的海战武器。
但是实战方面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操纵这些武器的人员素质不行,还有就是战略意图不当,战术指挥不对,临场作战不行。
大的战略思想,来自于北洋水师的所有者李鸿章,而李鸿章又要顾及朝野上的风声,但无论是朝廷人员还是李鸿章或者丁汝昌,都是没有现代海战经验的,这时候整个水师中没有一个外国专家就成了弊病,李鸿章的思想是消极防御,这也就确定了北洋水师死守不出的总战略方针,整个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没有制定和实施过夺取制海权的战略,坚持着防御,避战求和的思想,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而在双方决战过程中,身为水军总帅的丁汝昌却拿不出一套确实可行的军事战术来歼敌。
把诸多原因结合在一起,更多的是因为认识不足,而导致行为上的不完善。
所以才出现了如上所说的种种弊端。
二、军队统帅素质低。
虽然北洋水师为了养兵是做了极大投资(1880年,在天津成立了水师学堂和鱼雷学堂。
1881年起,又先后的修建了威海卫以及旅顺口两个海军基地,且在天津设立检修船坞,1882年聘请外国专家英国人琅威理及德国人式百岭做总教习。
北洋海军甲午惨败实属必然
北洋海军甲午惨败实属必然北洋海军群像(资料图片)文/金一南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军人的实践,军队的实践,从最根本上来说都是这两个字:战争。
战争从来用血与火,对一支军队进而对一个国家作出严格检验。
被甲午战争检验了的北洋海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官僚倾轧下的窘迫成长一支在官僚倾轧中艰难成军的海军,从始至终的窘迫绝不仅源于挪用经费北洋海军成军主要受到三个事件的推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74年的台湾事件,1884年的中法战争。
这三大事件,无不与海上力量的有无和强弱密切相关。
在危机愈加深重的时刻,清廷终于确定“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决断。
从1861年决定投巨资向英国购买一支新式舰队起,到北洋舰队成军的二十七年时间内,清廷为建设海军到底耗去了多少银两,至今无法精确统计。
有统计说,清廷支付的舰船购造费超过3000万两。
再加舰船上各种装备器材的购置维持费、舰队基地营造费及维持费等,对海军的总投资约在1亿两上下,等于每年拿出300余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4%强,个别年份超过10%。
这样的数目与比例,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谓不高。
道理不复杂,此时不论慈禧太后还是同治、光绪两任皇帝,皆意识到海防对维护统治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但为什么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就停止了呢?请注意三个人物:醇亲王奕譞,北洋大臣李鸿章,帝师翁同龢。
首当其冲是慈禧旨派的总理海军事务大臣、醇亲王奕譞。
此人在任上筹措款项,建立机构,确实做了一些事情。
但从他入主海军之日,便带来了过多政治利害。
奕譞是光绪皇帝的生父,主持海军衙门,正值慈禧应撤帘归政、光绪亲政在即的关键时期。
奕譞深知慈禧专权,亲睹即使慈禧亲生子同治帝,亦被长期作为“儿皇帝”对待的境况。
同治病亡无子,两宫皇太后宣布奕譞之子入承大统,奕譞竟然“警惧敬惟,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可见对祸福的感受有多么深。
盘点中国古代七大经典以少胜多的战役
盘点中国古代七大经典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以冷兵器为主角的古代,不存在武器的降维打击,往往需要近距离搏杀,想要正面击败数倍的敌军,是很难做到的,但古代历史上却依然有着不少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在战场上兵力处于明显劣势的一方,巧用天时、地利与人和,出奇制胜书写战争史上的传奇。
今天就来盘点中国历史上七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牧野之战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
兵力对比:周武王联军4.5万,商朝军队17万主要指挥官:周武王姬发,姜子牙,纣王帝辛战役结果:商朝军队全军覆没,帝辛兵败自杀战役影响:六百年历史的商王朝就此终结。
武王伐纣全面胜利。
周王朝从此正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巨鹿之战公元前 208年至公元前 207年中项羽所率领楚军及后期参战的诸侯联军在巨鹿(现邢台市平乡县地区)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
参战方兵力:秦军四十万楚军五万,诸侯联军约15万主要指挥官:秦:章邯、王离;楚:项羽战役结果:诸侯联军胜利,王离军被歼灭,章邯军二十万人投降。
战役影响: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
战役典故:破釜沉舟,作壁上观彭城之战公元前205年四月。
刘邦率领诸侯联军攻打项羽所在的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兵力对比:楚军3万,汉军(包括诸侯联军)56万主要指挥官:项羽,刘邦战役结果:开战半日,项羽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斩杀汉军十余万人,刘邦主力被歼灭。
战役影响:各路诸侯纷纷背汉投楚。
项羽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昆阳之战公元23年王莽新朝军队与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省叶县)一线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参战方兵力:新军42万(参战10万左右),绿林军17000主要指挥官:王邑、王寻;刘秀、王凤、王常战役结果:新军十万人仅有数千人逃脱战役影响:此战聚歼了王莽赖大量主力军队,起义军逐渐取得优势。
刘秀经此一战而天下闻名,为日后缔造东汉王朝奠定了基础。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
上甘岭战役的经验与启示李伟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也是最惨烈的一场防御作战,志愿军15军创造了中外战史上以劣胜优、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和“攻不破的防线”的奇迹,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著名战斗英雄和“特功八连”等英雄集体。
“上甘岭”一词已成为英勇顽强的代名词,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上甘岭战斗作风和黄继光献身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艰苦奋斗、英勇拼搏、续写辉煌。
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历史长河深处的宝藏不仅没有被时光尘埃埋没,反而被洗刷得更为璀璨。
时至今日,认真回顾和总结这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战史,对于我们建设新时期革命军队,打赢未来战争,仍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深远的经验启示。
一、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和上级的正确决策领导是作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原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在总结战役胜利时深刻指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指导思想的胜利,是志司、兵团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的胜利。
经过前四次战役与美军的反复较量,毛泽东对朝鲜战争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提出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毛泽东有个形象的比喻叫“零敲牛皮糖”,即在某个战术要点上对敌实施突然的、隐蔽的袭击,给敌部分兵力造成大量杀伤,而后视情固守,保持主动积极的防御,通过持久的作战不断消耗美军,迫使美国结束战争。
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致敌死命”的法宝。
在上甘岭战役中,15军坚决执行这一方针,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广泛开展冷枪冷炮杀敌运动,把斗争的焦点推到战斗的最前沿,不断地消灭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
在冷枪冷炮杀敌运动中,15军共歼敌37123人,小分队出击数百次,敌我伤亡比例达到569:1,537.7 北山也因此被敌称为“狙击兵岭”、“伤心岭”。
美军战场最前沿不断有成排、成连甚至成营敌人被歼灭,这使敌人不仅在实力上得到削弱,心理上更受到了极大的威慑,为上甘岭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上甘岭战役不仅是兵力、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军事理念、意志、智慧、胆略的较量。
《跨过鸭绿江》个人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个人观后感更多观后感方面的相关内容推荐↓↓↓《跨过鸭绿江》个人观后感精选篇3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了40集大型历史战争连续剧《跨过鸭绿江》,我每天都是早早地等在电视机旁观看,看完后精神振奋,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跨过鸭绿江》全景展现了抗美援朝从最初决策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的整个过程,热情讴歌了中国英雄儿女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战斗气概,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以史为鉴,坚定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给我们现代中国人留下了重大启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了许多无数的英雄人物,为作战隐蔽宁愿被活活烧死,也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用胸膛阻挡枪眼的黄继光,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献身的罗盛教,都是我们心中伟大的英雄。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爬冰卧雪,忍着严寒,忍着饥饿,全靠意志力,誓死与美军决战,美军的飞机大炮也挡不住志愿军的顽强精神,风雪严寒也挡不住志愿军的战斗精神,经过近三年的交战,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提高了中国人民民族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看完这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战争历史片后,我感到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我们赶上了好日子,生活在现代中国这么优越的社会环境里,不管你是上学的,上班的,创业的,遇到困难的时候,同抗美援朝艰苦战争比一比,你的困难那还不叫事儿。
我们每天工作学习不用冒着生命危险,能吃饱穿暖,比一比艰苦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我们哪有理由说工作学习苦,哪有理由说遇上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生活在当下,当你身在福中不知福,整天抱怨,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时候,就以志愿军为榜样,不怕艰苦,不怕牺牲!我相信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和目标!世界各国新冠疫情严重,唯有我们中国控制得好,人民都能安居乐业的生活学习,你不感到幸福吗?在这和平时期,我们赶上了中国的好时代,生活在中国大家庭里,我每天都无比的幸福和自豪,我们都要努力的工作学习,回报我们伟大祖国,回报为和平牺牲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回报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跨过鸭绿江》个人观后感精选篇41950年6月,美国悍然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矛头直指我国东部,妄图形成对新中国的多方向进攻态势,并多次大举越过三八线北进,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武器不比英军差
第一篇: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并不比英军差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装备的标准轻武器是前装燧发滑膛枪。
说实话,这不是先进武器。
近代步枪武器技术的几个重要发明,比如起爆药、火帽、圆锥弹丸、击发枪机等那时刚刚发明出来,还来不及用在这种枪上。
带有膛线、射程远、准确率高的线膛枪,就是俗称的来复枪,造价高,也没有成为当时欧洲士兵的制式武器。
前装燧发滑膛枪的最大射程不超过300码(1码约合0.9米),可以对人体进行瞄准射击的距离为100码。
1814年,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写下一段话:“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命中的几率是一样的。
”在战场上,士兵非常容易出错。
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另外,常见的错误是在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
士兵只能退出行列,站到后面,使出吃奶的力气,慢慢地把弹头挖出来。
更麻烦的是,火枪是队列齐发的,那么多枪一起发射,许多士兵根本不知道自己开枪后弹头是否射出,有没有哑火,往往多次装弹,把枪管塞得满满的。
清军武器不算差这时候,清军虽然没有完全放弃冷兵器,但也有一半的士兵使用火器,主要是鸟枪和抬枪,数量最多的是鸟枪,也属于滑膛枪,是用火绳发射,天气潮湿的时候,不大方便。
总体来说,鸟枪射程稍小于英军滑膛枪,抬枪射程要超过英军滑膛枪。
鸟枪的射击速度,较之英军的燧发滑膛枪,可能不会相差很多,大约为每分钟2发。
不过,清军鸟枪、抬枪的命中精确度,较英军燧发枪则低。
主要原因在于,鸟枪、抬枪都是手工打造,工艺粗糙,枪膛精度不高。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英军燧发枪每分钟发射3发,命中率90%;清军鸟枪每分钟发射2发,命中率70%。
假设两军士兵各10名,射击同样距离的若干目标,在一分钟内,英军士兵可以发射30发子弹,击2中27个目标;清军士兵可以发射20发子弹,击中14个目标。
燧发枪效能约为鸟枪的2倍。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军事思想全面通向真理开辟了发展道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继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次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理论,闪耀着普遍的真理光芒。
古代中国孙子兵学的产生,标志人们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由悟性阶段进入了理性阶段,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以拿破仑、克劳塞维茨、约米尼等人军事思想为代表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近代欧洲。
它冲破中世纪的思想枷锁,开始用科学手段探讨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
不过,欧洲近代军事科学相当程度上是借助当时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和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唯心论精神建立起来的,难免鱼龙混杂,真理与偏见并蓄。
以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为启始的第三次飞跃,为真正科学地考察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
毛泽东军事思想则代表了这次飞跃的最高成就。
(一)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
古今中外的战争各不相同,但战争指导艺术的高低具有可比性。
一般说来,在力量上拥有一定优势,或势均力敌的条件下赢得的胜利,虽然也来之不易;但战争艺术的最高荣誉,从来属于那些以弱胜强的统帅。
西方历史上的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和拿破仑等人,都因此而摘取并获得了“战略之父”、“战争巨人”等桂冠和殊荣。
相比之下,毛泽东的战争艺术更为高明。
第一,世界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将帅,大都是能赢得若干战役战斗,能赢得整个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却为数不多。
而毛泽东一生不仅创造了大量以弱胜强的战役战斗范例,而且指挥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
其次,以往世界战史上的以弱胜强,基本上是总兵力对比上的以少胜多,武器装备上则相差无几。
毛泽东的战争艺术,不仅做到了数量上的以少胜多,而且还做到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其中包括先后打败两支拥有当时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外国侵略军。
第三,毛泽东不但擅长运用战争指导艺术,而且善于从战争指导艺术的运用中提炼和升华出理论。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发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发展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为保卫国家独立和尊严所进行的伟大斗争。
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挑战时,积极进行装备与武器的发展和更新,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的发展历程。
一、战前基础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水平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战乱和不平衡的军事现代化发展所致。
然而,在此期间,一些重要的装备项目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中国军队开始引进一些现代化的轻武器,如步枪、冲锋枪和机枪。
这些武器的引进为中国军队提供了更强大的火力支持,提高了作战的效率和威力。
其次,中国军队开始研制和生产一些炮兵武器。
虽然这些炮兵武器相对简陋,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中国军队制造的榴弹炮和迫击炮在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火力支援手段。
二、装备与武器的改进与发展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军队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战斗力和实力,因此装备与武器的改进与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1. 步兵装备在装备方面,中国军队开始引进更先进的步枪。
八一式步枪和九六式步枪的装备逐渐普及,提高了中国军队的火力和射击精度。
此外,中国军队还推出了一些新的武器系统,如掷弹筒、手榴弹等,有效增强了步兵的战斗力。
2. 炮兵火力为了提高炮兵的火力支持能力,中国军队积极引进并生产了一些新型火炮。
其中,红石火炮是中国军队抗日战争中的一款重要炮种。
红石火炮具有高射速和较远射程,成为中国军队主要用于对抗日本坦克和飞机的火炮之一。
此外,中国军队还通过改进和研发火箭炮等新型火炮,提高了炮兵的打击威力和射程,为军队的战斗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3. 战车装备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装备的战车数量相对有限,但是战车的使用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是各种型号的轻型战车,如中车、装甲车等。
这些战车虽然相对简陋,但在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装甲部队时发挥了一定作用。
最小作战单元—以盾棍叉战法为例
最小作战单元—以盾棍叉战法为例在战争中,最小的作战单元是指小型的战斗队伍,它由几名士兵组成,通常由一名团长或小队长领导。
这些作战单元可以独立执行任务,也可以与其他单元联合行动。
而以盾棍叉战法为例,这个战术最小的作战单元也是由三名士兵组成。
盾兵以大盾为主要防护武器,用于抵挡来自敌方的攻击;棍兵以棍棒为主要攻击武器,用于重击敌人;叉兵以长杆叉为主要攻击武器,用于刺杀敌人。
这三名士兵相互协作,可以有效地执行战术,并能够应对不同的敌人。
盾兵是战术中最重要的作战单元。
他需要站在前方,并用大盾来保护整个队伍。
盾兵必须能够快速反应,因为他们的任务是迅速移动盾牌来挡住敌人的攻击,并使其他士兵能够继续攻击敌人。
他们还必须能够坚韧不拔,因为他们可能会直接受到敌人的攻击,而且在盾状阵列中,他们无法躲避。
棍兵是战术中的第二要素。
他负责攻击敌人,用棍棒来制造重击,以便让敌人失去平衡并无法立即还手。
棍兵必须能够快速移动并迅速撞击敌人,以便使另外两个作战单元有时间进行攻击或调整。
他们还必须能够长时间地坚持战斗,因为这种战术需要不断地攻击敌人,直到敌人倒下。
叉兵是战术中的第三要素。
他负责直接攻击敌人的软肋(例如下颚、夹克下摆等处),以造成致命的伤害。
叉兵必须能够在面对动态的敌方防御时保持镇定,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发起致命的攻击。
他们必须具有高度的反应力和执行力,因为每次攻击的机会有限,一旦失去机会就等于白白浪费了资源。
在盾棍叉战法的作战单元中,每个人都必须发挥他们的作用,以确保战术的成功。
如果任何一个作战单元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战术的失败。
因此,在训练作战单元时,必须注重个人技能和团队协作。
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决战与小规模战争有何不同?
决战与小规模战争有何不同?一、对战场的影响力决战是指双方力量集中,以获得决定胜负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其战场规模会较大,各类作战兵力、武器装备和战术手段会得到充分发挥。
而小规模战争则是指在区域范围较小、作战兵力较少的情况下进行的战争。
相比之下,决战对战场的影响力更加深远,涵盖的面广、力度大,常常能够产生重要的历史影响。
二、军事资源的调动决战需要双方通过集结兵力、物资调动等手段,将战场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因此,在组织和准备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相比之下,小规模战争的战场资源较为有限,双方的调动范围也会相应减小。
因此,小规模战争的准备时间和调动资源的难度相对较低。
三、战役指挥的复杂性决战往往需要双方指挥官具备更高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因为决战常常是决定整个战争走向的关键战役。
对决战来说,指挥决策的速度、准确性和决策结果的影响力都将对战局产生重要影响。
而小规模战争的指挥相对来说相对简单,因为作战环境和参战兵力较少,指挥决策的复杂度和压力较小。
四、士兵个体的作用决战的规模往往决定了士兵个体的作用和意义。
在决战中,士兵个体的能力以及每个人的作战贡献都会显得更加重要。
小规模战争相对来说,更多强调集体作战和团队配合的能力。
相比之下,决战中,士兵个体的英勇表现更加突出,每个人的作战能力都会得到更大的施展。
综上所述,决战与小规模战争在战场影响力、军事资源调动、战役指挥复杂性以及士兵个体作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决战的规模庞大,对战场的影响力更加深远,需要更多的资源调动和战略指挥能力。
而小规模战争则相对简单,更注重集体作战和团队合作。
无论是决战还是小规模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名士兵都在为国家的荣耀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日战 争中中 国军民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捍卫民族尊严的伟大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斗争,最终战胜了强大而残暴的敌人。
首先,军事装备的巨大差距是中国军民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日本侵略者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飞机、大炮、坦克等现代化武器。
相比之下,中国军队的装备则十分简陋,枪支弹药匮乏,甚至有些士兵还拿着大刀长矛上战场。
然而,中国军民并没有被这种差距所吓倒。
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来对抗敌人。
例如,在游击战中,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伏击敌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其次,物资短缺也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战争期间,中国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粮食、药品、衣物等物资极度匮乏。
许多地区的百姓自己都食不果腹,却依然节衣缩食,为前线的战士提供支援。
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作战,经常忍饥挨饿,但他们始终坚守阵地,毫不退缩。
再者,日本侵略者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给中国的广大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许多村庄被夷为平地,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但中国军民没有被敌人的暴行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抵抗的决心。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中国军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力量。
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有的加入了抗日游击队,有的为军队提供情报和后勤支援。
妇女们组织起来为战士们缝补衣物、照顾伤员。
儿童们也为抗日贡献自己的力量,站岗放哨、传递消息。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战略和策略,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敌人。
同时,中国军民展现出了无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家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复习纲要
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复习纲要一、洋务运动1.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2.领导阶级:洋务派(地主阶级)3.时间: 19 世纪 60~ 90 年代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5.主要内容:前期“自强” (军事工业),后期“求富” (民用工业);创建海军6.意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二、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妄想称霸世界2.时间: 1894~1895 年3.主要战役:黄海大战(邓世昌)、威海卫战役4.结果: 1895 年《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商埠、开设工厂等)5.影响: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三、戊戌变法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序幕:公车上书3.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4.创办刊物:《时务报》(梁启超)和《国闻报》(严复)5.概况: 1898 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百日维新)6.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7.影响: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四、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扶清灭洋)2.目的:维护其在华权益3.时间: 1900~1901 年4.重要战役:廊坊战役15.结果:义和团建中外势力联合绞杀,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6.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知识梳理】一、洋务运动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不学习西3.洋务派:代表人物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1)中央:恭亲王奕訢。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时间: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
5.口号:“自强”求富”。
知识点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时间: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
以少胜多的案例
以少胜多的案例引言以少胜多是一种战略策略,指的是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一方通过巧妙的战术和策略击败数量上处于优势的一方。
这种战略常常需要创造性地利用资源和优势,以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以少胜多的策略。
以少胜多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巴尔干半岛战争1.背景:1991年至1995年,南斯拉夫解体,巴尔干半岛爆发了一系列战争。
2.以少胜多策略:克罗地亚在与南斯拉夫联邦军的战争中采取了以少胜多的策略。
克罗地亚军队数量少,装备落后,但他们利用地形和城市的防御优势,以及游击战术,成功地击败了数量上处于优势的南斯拉夫联邦军。
案例二:越南战争1.背景:1965年至1973年,美国与北越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
2.以少胜多策略:北越军队在与美军的战争中采取了以少胜多的策略。
北越军队数量少,装备简陋,但他们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术,并融入民众中,成功地击败了数量上处于优势的美军。
案例三:孙子兵法中的战略1.背景:《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提出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略原则。
2.以少胜多策略:《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一些战略原则可以被视为以少胜多的策略,如“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强调快速行动和灵活变化,以迅速击败敌人。
以少胜多的策略的成功因素灵活性和创造力1.在以少胜多的战略中,灵活性和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以少胜多的一方需要能够快速调整战术和策略,创造性地利用资源和优势。
地形和防御优势1.利用地形和防御优势是以少胜多的战略中常见的策略。
通过选择有利的地形和建立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少胜多的一方可以有效地抵御敌人的攻击。
游击战术1.游击战术是以少胜多的战略中常用的战术之一。
通过采取游击战术,以少胜多的一方可以打散敌人的力量,给敌人造成困扰和不确定性。
结论以少胜多是一种战略策略,可以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一方击败数量上处于优势的一方。
通过灵活性和创造力、利用地形和防御优势,以及采取游击战术等手段,以少胜多的一方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场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之外敌交战时武器装
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
首当其冲的是多年惨淡经营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切后果由此漫延扩展。
战争双方装备实力与最终结局反差如此之大,不得不令人深思。
北洋水师是一支付出了巨大投入的舰队。
有人统计,不算南洋海军和广东、福建水师,仅建成北洋海军就耗银三千万两。
满清驻日本领事姚锡光在描述北洋舰队年开支时说,“其俸饷并后路天津水师学堂及军械、支应各局经费,岁一百七十六万八千余两”。
这还仅仅是北洋舰队的官兵饷项及后方开支等项。
另有统计说,清廷支付的舰船购造费便已超过三千万两。
再加舰船上各种装备器材的购置维持费、舰队官兵薪俸、舰队基地营造费及维持费、后路各造船修船局厂及官衙的开设维持费、海军人才的教育培养费等等,合而计之,清廷为海军的总投资约在一亿两上下。
等于每年拿出三百多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强,个别年份超过百分之十。
这样的数目与比例,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谓不高。
这是一支在危机面前完全可以一战的舰队。
其建立之初即参考西方列强海军规制,制定了一套较为严密的规程。
从表面看其组织制度已经完备,对各级官兵都有具体详尽且十分严格的要求。
舰队的训练也曾经十分刻苦。
琅威理任总教习时,监督极严,“刻不自暇自逸,尝在厕中犹命打旗传令”,“日夜操练,士卒欲求离舰甚难,是琅精神所及,人无敢差错者”。
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使舰队官兵在文化素质上也达到了较高水准。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尔评价道:“其发施号令之旗,皆用英文,各弁皆能一目了然。
是故就北洋舰队而论,诚非轻心以掉之者也。
”
该舰队在装甲和火炮口径方面一直保持优势。
排水量7335吨的定远、镇远两舰是亚洲最令人生畏的军舰,属于当时世界较先进的铁甲堡式,设计时综合了英国“英伟勒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铁甲舰的长处,各装十二英寸大炮四门,装甲厚度达十四寸。
日方叹其为“东洋巨擘”,一直以此二舰为最大威胁。
日方加速造舰计划,搞出所谓的“三景舰”以对付定、镇二舰,但直到战时,仍未达到如此威力。
黄海大战中,定、镇二舰“中数百弹,又被松岛之十三寸大弹击中数次,而曾无一弹之钻入,死者亦不见其多”,皆证明它们是威力极强的海战利器。
据日方资料记载,黄海海战时双方舰只装甲情况如下:
日方似将既使金属构造但未加装甲防护的舰只,皆归入非铁甲舰只一栏。
据我方资料记载,定远、镇远的护甲厚十四寸,经远、来远的护甲厚九点五寸。
看来即使日本的“三景舰”,也缺乏北洋舰队这样较大规模的装甲防护。
北洋舰队的装甲水平普遍超过日本舰队。
火炮方面,据日方记载,两百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日、中两舰队之间为十一门对二十一门,我方记载此口径火炮北洋舰队则有二十六门,优势更大。
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也有九十二比五十的优势。
日方只在中口径火炮方面以二百零九比一百四十一占优。
当然因为中口径炮多为速射炮,所以其在火炮射速方面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但因为大、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的优势同样不小,所以不能说火炮全部是日方占优。
再看看船速方面的差距。
就平均船速来说,日舰每小时快一点四四节,优势似乎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大。
有人说北洋舰队将十舰编为一队,使高速舰只失速达八节,不利争取主动,那么日本舰队中也有航速很低的炮舰,其舰队失速亦不在北洋舰队之下。
流行的说法是,北洋海军自1888年后未添船购炮,已难以一战。
但从以上可看出,不论就哪一个方面说,北洋舰队也远未到不能一战的地步。
1894年5
月下旬,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奏称“北洋各舰及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
⋯⋯以鱼雷六艇试演袭营阵法,攻守多方,备极奇奥”,“于驶行之际,击穹远之靶,发速中多。
经远一船,发十六炮,中至十五。
广东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
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来观,称为节制精严”。
若不是出于此种自信,清廷不会在这篇上奏两个月之后毅然下诏对日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