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越自卫反击战
关于越战,出生在70年代后期的人基本都不是很了解,特别是80年代开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战争一词与我们这一代越离越远,我们只能从课本上,电影上了解这段中越战解历史。

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越南这样的小国,怎么敢挑战中国这样的大国呢?
其实,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

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

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突然紧张,而尼克松访华后,中美的关系开始正常化。

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

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

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同时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

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

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

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

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

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

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

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

美越战争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
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

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北京——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

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小霸王”的时候了。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以及双方的领土争端。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爆发,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总共动用了9个军(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7师44师)、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约20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约772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

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击退了入侵中国云南、广西两省边境的越南军队。

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

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十六个地方团及四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应战。

[ 转自铁血社区/ ]
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越军相差甚远。

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完成各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据战后中国军方发表的统计:中国军队死6954人,伤14800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000人。

越南官方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

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

而当时负责该项破坏任务的中国军人透露,被中国军方破坏的设施多数是中国在抗美援越期间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按照战后综合各方发布的战争评述:“中国军队在战争发动后仅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将越军逐回国内”来看。

越南确实是占据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只不过占据是象征性和少量的。

不然以当时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没可能在120分钟后就能将越军逐出国境。

而且中国在“教训越南”的目的达到后,在越南国内没有“占据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
卒”,双方都退回到实际控制线内,不存在“侵略占领越南领土”的情形。

但是该次战争并没有使中越边境恢复到和平态势。

中国军队在撤军后,越南军队重新回到边界线上,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期间两国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边境战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战役)。

战后中国军方总结了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

今天越南仍然维持着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恐惧。

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

中越的双方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根据军中私下流传,当时第一作战计划是兵临城下(河内),争取敌签城下之盟后撤军;或在敌不停止战争时,毁坏河内城外全部基础设施后主动撤退,沿途炸毁全部经济及基础设施
[ 转自铁血社区/ ]
但实战中在北部山区、特别是谅山等地耽误了时间,伤亡、损失比预计为大,后勤保障则比预计困难。

更主要的是国际环境也比原来设想的严峻,为避免大规模经济制裁及有可能的战争威胁,所以提前决定实施备用计划,全面撤退,也不敢进行全面破坏行动。

在对越作战之前,邓小平已经跟美方打过招呼,美方默认我们的行动,依此打击苏联,所以只是谴责、遗憾而已;而苏联又受制于美国,无法投入与中国的战争,虽然叫嚣、调兵、威胁,但不敢作出实际行动。

当时,中国军队出兵仅几个月,伤亡率就比美军越战伤亡率还大,而且是越军的主力都在南方,中国军队面对的仅是此二线部队的情况;更让中国军队丢面子的是军队的战术糟糕之及,当时台湾的“国防部长”就说:以解放军在越南的表现来看,我们保卫台湾不成问题!而在国内,总设计师的地位刚建立,如果战争有什么差错,他几年的努力就黄了,所以在攻克谅山,威胁河内,越南慌乱南撤之时撤军,是最好的选择,不但在国际上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美国人可是战败国啊!),主动撤军还说明了中国自卫还击的事实,这还给自己戴上了“热爱和平”的帽子,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苏越缔结又同盟互助条约,不能孤立地看中越之间的战争,这中间还要考虑苏联的动向。

虽然只是设计昆明、广州两个军区的战争,但实际上全国,尤其是北边的三个军区都进入了戒备状态,长期打下去,经济也吃不消。

这次战争的目的,是支援民柬,预定的目标是在越南北部施加压力,迫使越军主力由柬埔寨回援,但没想到越南宁可放弃河内也不撤军,我军也只好按预定计划回撤。

而且据说当时苏军已经有异动,我觉得很可能是牵制性的佯动,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撤回来起码让苏军没有借口出动。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战争的起因,往往内部矛盾比较尖锐的时候到外部去找出路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对外战争常常可以转移国内关注的焦点,这在各国都是屡试不爽的。

[ 转自铁血社区/ ]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

中国自命为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

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那时候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不强,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

比如说解放军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军打垮了,坦克质量很差,有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

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

所以如果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越军士兵当时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

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

技术上来说,1979年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

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

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解放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做为。

对中国人来说,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

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曰至3月16曰,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

2月17、18曰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

”许多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
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

时至今曰,昔曰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

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一片焦土。

1984年7月的一天清晨,越军出动了两个精锐师的兵力,向我老山守军——-陆军27师与44师,发动敢死队冲锋。

当地闻讯后,毫不迟疑地采取了行动:一方面用广播、电话下令调动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一切可以用来装炮弹的车辆,一方面各级干部全出动,满城、满街、满村地四处寻找广播电话难以通知到的车辆(当时的通讯条件,远不象现在),到后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州长、县长、局长及各级书记们统统都跑上公路,拦住一切在该地盘内行驶的、可以用来装炮弹的车辆,要求其以最快速度去赶运炮弹。

在这个过程中,凡是听到、接到通知、或被拦住的、可以用来装炮弹的非军用车辆,全都毫不迟疑地奔向了军火仓库,凡车上载有货物的,二话不说,绝对主动地就地卸货。

有一位三七(药材)老板,虽然车上拉着的是价值三、四万元的三七(是1984年时的三、四万元),但也毫不犹豫地把全车三七摔到地下,不管不顾地开车就走;有一辆拉着十多箱烟的翻斗车,货主一按电钮,把烟掀到路边,调头就走;或许感到抓到的车辆还不够多,一位副州长居然还拦下了一辆拉着冻肉的冷藏车,司机也把冻肉卸在路边一农户院中,也赶去凑热闹。

一位刚买了新的货车,拉着一家老小四处篼风的私人车主,丢下十余口人不管,让其自行设法回家,而本人则扬长而去。

一时间,两州所属地盘的道路上一片狼籍,各种货物遍地开花;还有更绝的,一位生猪贩子,拉着一车生猪,此时忽然想起改恶从善,一边开车,一边叫车上的伙计打开车箱门,以拳打脚踢方式把各位猪先生从一米多高的车上请下去就地放生,虽然此时不讲“猪道”但也是在做一件善举(当时谁都没想到完全可以把货物卸到军火仓库内,而当军方也想到这点时,也只能是放马后炮了!)。

一时间,我军在滇南最大的军火仓库——-建水燕子洞军用仓库车满为患,拥挤不堪,这样一来,这座军火仓库的秘密,实际上就此公诸天下。

各类大小不一、新旧程度不同、车型杂乱的车辆自动地排成长龙,并迅速地蠕动。

看到辛苦的仓库战士,无人号召,也无人提出要求,各车上除了要移动车的司机外,其余所有的人,都自动成为
“苦力的干活”,加入到装车的行例中,车一装好,问明地点,各车飞奔而去。

军方规定:当各车到达指定地点后,以最快的速度,把炮弹转到军车上,由军人送往各炮兵阵地。

当看到累得疲惫不堪的战士,以及听到不断传来的前线炮弹告急的消息,各位师傅们都认为军方的规定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纷纷要求不再转卸,就直接把炮弹送到阵地,当即遭到军方的严辞拒绝!不言而谕,我军的炮阵地全在越军炮火的射程之内!进入此范围是军人的职责,绝不能让各位师傅们冒此大险!
师傅们经多方纠缠毫不见效的情况下,忽然间,在没人组织、未经商量、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师傅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地统统变了样。

一个个不是彝族、就是壮族、或者是苗族、阿佤族、哈尼族——反正都听不懂大军所讲的汉话,对大军士兵的话“莫明其妙”,先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然后比手划脚一阵叽哩哇拉,最后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大军是要自已的车跟着前面的军车把炮弹直接送上阵地。

所有的师傅们,不约而同地只听得懂这句话,又好象所有的大军也都只会讲这句话,虽然解放大军的人数众多,可是在“民族政策”的限制下无法抵挡“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脾气”。

这样一来,各种车辆蜂拥而去,此后来的车上的师傅们,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这招,这时的场面是一塌糊涂,混乱不堪,这种局面是事前军方从未料到和设想到的,无法组织,更无法调度。

[ 转自铁血社区/ ]
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奇迹出现了——虽然整个场面一直是一塌糊涂,混乱不堪,但自始至终从未出现超过5分钟的交通堵塞现象!而且未出一起车祸!
由于各位师傅们最怕的是被识破能听懂汉话而被撵出炮火射程之外,有时就得而装聋作哑,这样导致混乱不堪的场面一直持续了一天一夜。

由于各位师傅们一个个“真正的军人的不是,战术的不懂”敢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横冲直撞,有的师傅,不知炮弹应卸在何处,倒车一直倒到车屁股顶到炮身,差点把炮顶歪。

更有甚者,以黄继光堵枪眼的精神,开着装满炮弹的大车直向炮口冲去,要不是大军炮手在差0.01秒时,死命地中止了开炮动作,那后果真的有点堪忧。

一位师傅辩不清是出膛还是落地的炮声,在跟军车跟丢了的情况下,趾高气扬的、自以为是地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奔向炮弹炸点的方向,最终在挨了其他师傅们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以后悻悻而返;有位
师傅奋不顾身地差点冲到越南境内;还有位外省的师傅,自诩在青藏高原开过车,看不起云南的小山包上的路,结果想抄近路而跑到伐木小道上转了一整夜,结果还把炮弹型号给送错。

当然,也有悟性很高的师傅,在跑了一趟后,就有了“丰富”的经验,一到军火库,就指明要装某种型号的炮弹,还顺便拉起一个庞大的车队,自任领导,减去一切烦琐程序,“亲自”率领大队人马,神气活现地抄最近的路直奔炮兵阵地。

不管怎么样,乱归乱,师傅们绝对保证了全部火炮的全部需求!越军的进攻,遭到了惨败。

经事后了解,师傅们不论跑了几趟,在战线上呆了多久,却从未有人吃过一口军粮(当然,“军水”还是喝了不少)。

也只有极少数车加了少许军油。

还是在这种一塌糊涂,混乱不堪的场面中,又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奇迹出现了,非军人的师傅们,在无军人跟车、也极少有军人带队的情况下,运送了数万发炮弹,炮弹一发未少!军方大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下令重新清点,最后精确清点的结果是:各炮兵阵地所接收到的各种型号的炮弹的数量之和与军火库所发出的数字严丝合缝,绝对吻合1980年中央关于对越战争的内部文件。

1985年我边防某连在7天的防御作战中消耗手榴弹6000枚,子弹3.6万发,击毙越军40多人。

(浪费啊,这么多弹药给八路军,可以干掉20倍的日本鬼子,可见现在的兵打仗素质不如当年,发展下去就和美国大兵一样没出息了)
后勤部门后补充其手榴弹8000枚,子弹4万发。

被俘越军称其进攻部队每人配手榴弹2枚,子弹150发。

再补充少许该书上的资料:
老山前线,我军平均每一个战士需要14个后勤人员进行保障。

后勤部门仅在一个仓库内便储存了47万枚手榴弹。

每门152毫米炮按3个基数弹药保障。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云南军区司令员杨达在谈到战争对中国军队的影响时说:"战争对中国军队最重要的影响是,强调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

战争给解放军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军队要正规化,不能像过去打游击那样,过去的经验一定要放弃。


1985年以后,由于使用直升机,我军重伤员从前线后送至师野战医院只需1个多小时,伤员死亡率下降到8%。

老山前线,我军共牺牲939人,支前民工牺牲64人。

[ 转自铁血社区/ ]
历史进入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越南自1986年起也开始他们的改革开放。

到80年代后期,中越双方认识到,军事对抗没有意义。

所以从1979年一直差不多到90年代中期,红色高棉虽然没有控制领土,但仍占据联合国席位,所以说东南亚也有它的冷战。


中越之战也对亚太地缘政治产生影响。

美国80年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好,在新疆建立监听系统,中美军事合作越来越多。

而苏联则与越南越走越密,80年代苏联在金兰湾拥有海军和空军基地。

中越战争也反映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