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编选序列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编选序列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编选序列分析作者:朱丽萍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年第12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道德意志以及思想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总计收入了各种形式和风格的古诗词60首,这些篇目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在少数,可以支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开展。

在数量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古诗词选取在突出唐代古诗词的前提下,对各朝代古诗词也有所兼顾,这与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征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传统诗歌文化教育。

一、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教材中古诗词编选的分析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苏教版语文教材总计收录古诗词篇目为15篇。

主要集中在汉代、唐代、宋代和清代的篇目。

从这一学段教材收录古诗词的整体特点来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些作品主要以唐代古诗词为主。

例如,唐代诗歌占10篇,比例高达67%,虽然汉代诗歌和宋代、清代诗歌也有所涉及,但是三者的数量仅仅是2篇、2篇、1篇。

从数量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教材古诗词的选编主要是以唐代诗歌为主。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主要是绝句为主;从作品主题考察则主要是以写景、抒情、咏物类诗歌为主。

唐代古诗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这一现象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由于唐代诗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古诗词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将其作为引导小学生学习我国古诗词的启蒙教学篇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古诗词学习兴趣和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而以绝句、写景、状物、抒情类诗歌作为选题的主要形式和主题则是从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所作的合理选择。

二、小学三、四年级教材古诗词编选的分析在三、四年级阶段,由于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知识接受能力的提高,以及上一学段对古诗词学习积累起来的兴趣爱好等原因,所以在这一学段期内,教材收入的古诗词数量有较大的提高,达到25篇。

但是,我们对这些篇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与第一学段的古诗词收录情况相比,这一学段的古诗词在多样性方面有明显变化。

苏教版小语教材针对古诗教学难点

苏教版小语教材针对古诗教学难点

苏教版小语教材针对古诗教学难点,创生出一种新型的教材形式“文包诗”,即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说古诗的来历、背景、内涵等,在叙述中呈现古诗,诗包含其中,是文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设计“文包诗”课型的教学,我们习惯于将阅读理解的重心落在古诗上,以期尽早觅到借文学诗的捷径。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文包诗”课文《母亲的恩情》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古诗虽是“文包诗”的重点,但它毕竟不是课文的全部,教学不能重诗轻文,而是既要读文,又要诵诗,“文”“诗”应水乳般交融地阅读,教学中力避割裂,诗与文的对应要自然适度。

《母亲的恩情》一文中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古诗《游子吟》的背景和内容,有对母亲关爱子女的记叙,也有子女感悟母亲思情后的抒情。

教学中我这样处理文本——板块一:整体把握课文主旨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作答:《游子吟》的作者叫( ),是( )朝的一位诗人。

这首诗是他在( )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

板块二:确定初步自读方向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让我们走近诗人去探寻!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

板块三:关键句反复诵读品味先后出示:1.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2.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3.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通过圈画、诵读、看图、描述等多种方法,在诗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里走几个来回,让诗句的学习无痕地融于文中。

眼看“灯下缝衣”图片,品味文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脱口吟出“临行密密缝”,观“村外送行”图,读“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情不自禁地吟:“意恐迟迟归!”板块四:回归整体感悟真谛学生在初步解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带着问题“母亲的恩情在哪里?母亲的恩情是什么?”再次自读这两段体会母爱无私的真谛。

“文包诗”集资料性、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学生训练想象力、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表达能力的绝好凭借。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字词教学462016·8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刘小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都是千古名篇,对小学生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便于小学生掌握和学习。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提高对古诗的重视程度,积极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小学生学习古诗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适时引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手段,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情感教育的策略,在日常教学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尤其是对古诗的热爱。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不仅要小学生理解古诗内容,还要小学生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导小学生在诗中悟情,在情中咏诗。

比如,讲解《锄禾》,如果仅靠语文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让小学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道理,因此为了让小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我在教学时利用大屏幕引入农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场面,并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小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看感受,使他们不仅领悟到古诗的含义,还能认识到珍惜粮食和辛勤劳作等。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带领小学生到田间地头去感受农民耕作的场景,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古诗的课堂教学中。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是拓展小学生思维空间的良好方式。

二、古诗教学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小学生的优点,给予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而使小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更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进行教学。

比如,讲解《江南春》时,我首先对小学生进行提问,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师说:“同学们,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学生回答:《忆江南》、《泊船瓜洲》等。

古诗鉴赏方法探析——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为例

古诗鉴赏方法探析——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为例

所 以. 实 际上 “ 诗 眼” 就 是诗 的 内在 思想 感情 的纲 。 纲举 目张 。
抓 住这 个 纲 在理 解 全 诗 就会 无 往 而不 胜 . 真乃 是 坤 p 光所聚” . 牵

册上《 闻官 军 收 河南 河 北 》 这首诗 , 作 者 是 唐 代 的 杜 甫 。他 的诗 被人们称为 “ 诗史 ” . 是一部 “ 沉郁顿挫 ” 的交响 曲 , 为什 么 单 单
这 首 诗被 称 之 为“ 生平 第 一 快 诗 ” 呢? 这 就 要 联 系作 者 写 作 的时 代背景了。 这 首 诗 作 于 唐 代 宗 广德 元 年 ( 7 6 3 ) 春天 , 作 者 杜 甫 当 时五十二岁。 宝应 元 年 ( 7 6 2 ) 冬季 , 唐军 在 洛 阳附 近 的 横水 打 了
心上 , 这 怎 能 不 引 起 旅 客 的遐 想 和带 着 愁 思 进 入 梦 乡 呢? 这 幅
时 的心 理 变 化 、 复 杂 感情 , 如果 用散 文 的 写 法 , 必需很多 笔墨 , 而诗人只用“ 涕泪满衣裳” 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 . 就足 以概 括 这


首 诗 内在 结构 上 的关 键 字 句 .它 是 理 解 这 首 诗 的 一 把 钥 匙 。
也 是 揭 示 这 首诗 灵 魂 一 扇 窗 户 。例 如 : “ 漫卷诗书喜欲狂” 就 是 《 闻 官 军 收河 南 河 北 》 一诗的诗眼。 何 以 这样 讲 呢? 通篇看来 , 全
诗 都 是 围绕 着一 个 “ 喜” 字 而 发 。“ 剑外 忽传 收蓟 北 ” , 诗 的第 一 句是写喜讯的传来 : “ 初 闻涕 泪 满 衣 裳 ” .诗 的 第 二 句 是 写 听 到

发 而 动全 身 抓住 了诗眼 . 也 就把 握住 了诗的 情感 基 调 。 三、 抓意象。 赏画面 . 品意 境

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研究的分析

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研究的分析

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研究的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界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及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产生了一些富有创见的观点,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共识,这对于提高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质量很有帮助。

但相关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本人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及教学”进行研究的意义1.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中国是个绚丽多彩的诗歌国度,传统的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她蕴涵了东方文化的真谛,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我国自古就有良好的诗教文化,历来都将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让学生从小接受古诗文的熏陶,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传承中国几千年深厚的文化。

今天随着与世界交往的增多,青少年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孩子珍惜自己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

2.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以民族化为特色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十分注重引领学生在古诗文的殿堂中寻珍探宝。

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在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很多学校都把它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参与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等也都对其作出较高评价,认为它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需要笔者发现目前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选编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古诗词脱离学生生活,无法引起共鸣;一些古诗词并非名家经典,典范意义不强;儿童题材的古诗文数量欠缺;选编的古诗文缺乏必要的注释,造成学生预习的难度加大;六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选编一篇浅易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

加上长期以来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教学观念保守、教法陈旧),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中国古诗文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和古诗文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和古诗文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和古诗文作者:马琳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3期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儿童,是少年儿童学习语文学科的好帮手。

本文基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从整体分析其中作品的选编情况,主要对于儿童文学及古诗文作品进行分析,希望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古诗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1.儿童文学的优点及与语文教材的联系“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训导的文学”,这一18世纪就提出的观点生动地强调了儿童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地位。

但是很可惜,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并没有很好地和小学语文连接起来。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泉根教授认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表现方式。

这是因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都是18岁以下未成年的少年儿童。

所以儿童文文学和语文教学同样肩负着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体验中华汉字的艺术之美,并且让他们接下弘扬传统文化接力棒的重要责任。

由此看出儿童文学所包含的价值本身就与小学语文教育十分相似。

时至今日,我们不仅要分析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还要注意到其在儿童认知、审美、寓教于乐等方面的作用。

儿童通过欣赏儿童文学可以对人生、社会有一个初步的窥探,还会激发求知欲,萌发出学习的欲望。

以上种种同样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本质要求。

另外,此处还另引入“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即“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的要素和条件”,而儿童文学恰好是小学语文中必不可少的一类课程资源。

小学生的阅历、理解能力、识字量都存在不足,然而儿童文学有着语言质朴易懂、表达准确、充满童趣等一系列适合小学阶段儿童阅读的特点,所以选择儿童文学作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能更容易吸引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学习和理解。

在儿童文学中,童话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题材,是一种丰富儿童想象力的很好形式。

童话中多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故事,这使儿童更加有代入感,这样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和道理。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的统计分析及拓展实践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的统计分析及拓展实践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的统计分析及拓展实践双闸小学韩发兴一、调查背景20XX年,我的个人课题——《校本课程建设之——小学生古诗词诵读篇目选题的研究》获得了南京市第五期个人课题立项,本人研究这个课题的初衷是想针对当前一些小学生古诗词读本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搜集、甄别、选择、确定,最终形成一本能够紧密结合教材、难易适度、数量适宜的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古诗文读本,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小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服务。

研究初始,我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全册的古诗词篇目做了一个摸底调查,经逐册翻检、誊抄,一共辑录古诗词58首。

(含练习、文包诗、彩页、正规课文及课文中出现的古诗词)拓展原则之有机拓展。

即所增选的古诗词必定以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依托,两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绝不能为了增选而增选,从而失去选材的基础。

拓展原则之难易适度。

所选诗词符合各年段学生的年段特点和认知规律,不选择怪诗和长诗。

中低年段以五绝为主,中高年段以七绝为主,由易到难,逐渐渗透长短句。

拓展原则之突出经典。

所选诗词以名家名篇为主,同等内容坚持好中选优,真正地把最精华的传统诗词奉献给学生。

拓展原则之数量适宜。

依据每学年古诗词篇目数量(见前表),保持在每学期20篇左右。

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使学生有余力接受。

四、拓展策略在遵循上述拓展原则的基础上我拟采用以下的策略进行诗词拓展:1.同题拓展。

即选择和教材中诗词同样题目的诗词。

如由袁枚的《所见》可以拓展査慎行的《所见》。

2.同主题拓展。

教材中描写“春天”、“思乡怀亲”的作品很多,可以选择相同主题的古诗词作为有机补充。

3.同风格拓展。

古诗词中流派纷呈,可以选择相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其风格特点。

如在学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凉州词》后可以引入王翰的《凉州词》。

4.同作者拓展。

即补充诗人的其他诗作。

如在学了陆游的《示儿》之后,可以补充《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则学生对于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体会得更加深刻。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和古诗文

浅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和古诗文
是 争 试 周刊 2 0 1 3 年 第 1 3 期
浅 析 苏 教 版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中 的 儿 童 文 学 和 古 诗 文
马 琳
( 溧 阳市昆仑小学 , 江苏 溧 阳 摘 要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主 要 面 对 的 群 体 是 儿 童 . 是 少 年 儿 童 学 习语 文 学 科 的 好 帮 手 。 本 文 基 于 江 苏教 育 出版 社 出版 的小学语文教材 , 着 眼 于 从 整 体 分析 其 中作 品 的 选 编 情 况 , 主 要 对 于 儿 童 文 学及 古 诗 文 作 品进 行 分 析 . 希 望 为 广 大 师 生 提 供 参考。

纪 就 提 出 的 观 点 生 动 地 强 调 了儿 童 文 学 在 教 育 领 域 的 地 位 。 但 是 很 可 惜 , 我 国 现 阶段 的 儿 童 文 学 并 没 有 很 好 地 和 小 学 语 文 连 接 起 来 。 我 国 著 名 儿 童 文 学 研 究 专 家 王 泉 根 教 授 认 为 儿 童 文 学 与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其 实 就 是 同 一 件 事 物 的 不 同 表 现 方 式 。 这 是 因 为 儿 童 文 学 与 小学 语 文 教 学 所 面 对 的 都 是 1 8 岁 以 下 未 成 年 的少 年儿 童 。所 以儿 童 文 文 学 和 语 文 教 学 同 样 肩 负 着 丰富少年儿童 的精神世界 、 体验 中华汉字 的艺术之美 . 并 且 让 他 们 接 下 弘 扬 传 统 文 化 接 力 棒 的重 要 责 任 。 由此 看 出儿 童 文 学 所 包 含 的 价 值 本 身 就 与 小 学 语 文 教 育 十分相似 。 时至今 日。 我 们 不 仅 要 分析 儿 童 文学 的教 育意 义 , 还 要 注 意 到其 在 儿 童 认 知 、 审美 、 寓 教 于 乐 等 方 面 的作 用 。 儿 童 通 过 欣 赏 儿 童 文 学 可 以对 人 生 、 社 会 有 一 个 初 步 的窥 探 , 还 会 激 发求知欲 , 萌 发 出学 习的 欲 望 。 以上 种 种 同 样 是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的本 质 要 求 。 另外 。 此处还另引入“ 课程资 源” 这一概念 , 即“ 一 切有 利于课程实施 的要素和条件 ” , 而 儿 童 文 学恰 好 是 小 学 语 文 中必 不 可少 的一 类 课 程资 源 。 小学生 的阅历 、 理解 能力 、 识 字量 都存 在不足 , 然 而 儿 童 文学有着 语言质朴易懂 、 表达 准确 、 充 满 童 趣 等一 系 列 适 合 小 学 阶段 儿 童 阅 读 的 特 点 ,所 以 选 择 儿 童 文 学 作 为 苏 教 版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能更 容 易 吸 引 这 一 阶段 的 儿 童 进 行 学 习和 理 解 。 在儿童 文学中 , 童话 是 一 个 比较 典 型 的 题 材 . 是 一 种 丰 富 儿 童 想 象 力 的 很好 形 式 。 童话 中 多 采 用 拟 人 的 手法 描 写 故 事 . 这 使 儿 童 更 加 有 代 入 感 ,这 样 就 能 更 加 深 刻 地 体 会 其 中 的情 感和道理 。 2 . 苏教 版 教 材 中儿 : 量文 学的 入 选 情 况 苏 教 版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自2 0 1 1 年 在 全 国 发行 以 来 广 受 好评 。 那么, 苏 教 版 小 学 语文 教 材 中 的儿 童 文 学 有着 怎样 的特 点 呢 ? 儿 童 文 学 作 品 的 数 量 随 着 年 纪 的增 长 而 递 减 .体 裁 也 多 为故 事 和 散 文 。 这 样 的安 排 符 合 儿 童 的 成 长 学 习规 律 . 很 好 地 为 他 们 进 入 初 中语 文 的 学 习 做 了铺 垫 。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问题研究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钮晓庆【摘 要】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质,属于中国文化的瑰宝。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古诗文占据关键性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文章初步剖析了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当中有关古诗文的教学情况,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苏教版一、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当中古诗文的教学情况1.侧重于积淀知识,而忽略了情感体验某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古诗文时,会将所有的诗句都表达为白话文,实际上仅仅是阐释词语的含义,这不利于发挥小学生的联想能力,也无法创造意境,会使学生较为消极地学习。

我们用其中的一句古诗词来说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白话文表述也就是“仰头可以看见月亮,低头可以想起故乡”,实际上,这句古诗词所抒发的是思念家乡的情怀,但是用白话文表述出来就失去了美感。

总的来说,讲授古诗词,应当鼓励学生多次朗诵,而不能从句子的表面进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感知古诗词所要表达的内涵。

2.教师过度引导,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古诗词实际上是写作者本身的一种情感抒发,学生们可以有各自的理解。

不过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会更多地围绕课本来讲解,而没有实现知识的拓展,整个教学当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度引导。

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在内心当中已经有了标准答案,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很令人满意,教师就会进行引导,让学生领会自己的想法,最终回答出标准的答案。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当平等地和学生相处,并且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在现实当中,教师却变成了教学主体。

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教师在讲授时没有必要引导学生记忆这句话是为了颂扬无私奉献的一种品质,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学习古诗词,就只能死记硬背,这并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如何完善古诗文教学1.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而教师一般发挥主导性作用,这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析 中文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析中文摘要中国是个绚丽灿烂的诗国,古诗词语言含蓄优美,讲究凝练节奏,充满画意,是中国文化之根,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良好的诗教文化。

作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古诗词对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审美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编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小学语文教材,1-12册共编选了63篇古诗词,呈现形式多样,涉及名家名篇众多,不仅符合《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也具备鲜明的版本特色。

笔者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目标和教学建议,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检索阅读了大量关于古诗词教材研究及其教学的文献资料,访谈无锡和苏州地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经验,从教材选编古诗词的篇目、内容、体例等多个角度,陈述和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的现状和特点。

既肯定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古诗词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古诗词;选编分析作 者:陈文蕾导 师:缪葵慈英文摘要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析A Study on the Selected Edition’s Analysis of ClassicPoetry in Elementary Chinese Textbooks by JiangsuEducation PressAbstract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ancient poetry is a must, and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Chinese education during elementary school period. At year-end 201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sued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t required some new requirements for classic poems selected in textbooks of elementary school's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there are totally 63 ancient poems, from Tang Dynasty up to the contemporary era, selected in the elementary Chinese textbooks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They were written by various forms, involving many famous ancient poets and their poetry. They have not only m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but also had their own version features. Based on the Elementary Chinese Textbooks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the author has made a study on ancient poetry selections. In the process, the author combined teaching experience with essays and books.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ancient poetry of Elementary Chinese Textbooks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in part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types or forms of literature, etc. Although the selection of ancient poetry by the Elementary Chinese Textbooks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has many successes, the author pointed out its weakness and gave some advice.Key Words: elementary Chinese curriculum; textbooks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classic poetry; selected edition’s analysisWritten by:Chen WenleiSupervised by:Miao Kuici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引言 (1)一、研究缘起 (1)二、研究现状 (1)三、研究方法 (3)第一章古诗词的教学地位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依据 (4)第一节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4)一、心理学意义上的记忆力锻炼 (5)二、学习论意义上的理解力培养 (5)三、学科论意义上的语文素养提升 (6)四、文化学意义上的传统道德教化 (7)第二节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选编的新要求 (7)第二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编特点 (9)第一节古诗词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形式 (11)一、以完整课文正文形式呈现的古诗词 (11)二、“读读背背”课后练习中出现的古诗词 (12)三、“文包诗”体裁结构中出现的古诗词 (13)第二节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篇目的选取特点和编排状况 (18)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目的选取特点 (18)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编排状况 (22)第三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的优化建议 (26)第一节 编写方式的优化 (26)一、适当增加古诗词注解 (26)二、单元主题须明确集中 (27)第二节 篇目内容的优化 (28)一、 提升“文包诗”的课文质量 (28)二、选篇要注重典范性 (30)结语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引言一、研究缘起古诗词,并非指“创作于古代的诗词”,而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讲究特殊的格式和韵律。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方法研究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方法研究【摘要】古诗文是世界文化遗产,其语言优美,充满画意,且意味隽永,经常出现“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言近而旨远”的情形,是诗人反应当时社会政治动态、风俗习惯、自然现象、劳动生活以及个人感受的主要形式。

本文主要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古诗词的篇目、题材、内容等方面,深刻阐述和分析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的特点和选编现状,提出了“以诗解诗”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

古诗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记忆力以及语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启蒙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及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指出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有助于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求国外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从小接受古诗文的熏陶,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珍惜自己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强烈的爱国理念和荣誉感。

2.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常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许多教师、家长、学生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同时,部分学校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把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

3.有助于教材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随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选编的古诗词暴露出的典范意义缺乏、脱离学生生活、缺乏必要的注释以及儿童题材的古诗文数量所占比例小等突出问题,同时,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思想观念保守以及老师忽略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致使小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低下,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效率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学习。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研究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研究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研究
介绍
本文档将对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分析古诗的内涵、结构和诗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升语文素养。

内容
1. 古诗背景介绍
- 对每首古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来源和背景。

2. 古诗内涵剖析
- 通过分析古诗的意境、情感表达和寓意,阐释古诗的内涵和主题,让学生对古诗的深层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3. 古诗结构解读
- 分析古诗的韵律、格律和章法结构,揭示古诗的形式美和艺术构思,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古诗的结构之美。

4. 古诗诗意解读
- 解读古诗中的隐喻、象征和修辞手法,探究古诗的诗意和诗人的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背后的深层思考和情感体验。

5. 研究方法与技巧
- 提供研究古诗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诵读、默写、理解和创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研究和运用古诗知识。

结论
通过对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结构和诗意,提升语文素养。

通过研究古诗,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苏教版第四册《古诗两首》教学分析

苏教版第四册《古诗两首》教学分析

苏教版第四册《古诗两首》教学分析低班级同学正处在学学问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爱打破沙锅问究竟。

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布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奇怪的问题和想法。

我觉得要爱护同学的奇怪心,擅长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育同学的想象力。

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绽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学问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同学肯定会有很多奇怪!虽然同学在幼儿园甚至更小已经会念这首《春晓》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旧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而且,不同的同学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思维进行提问。

即使有的问题显得特别天真、稚嫩,可这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同学在问中想象,在想象中查找欢乐,在欢乐中喜爱了学古诗。

其次,要让同学在沟通中理解诗意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同学在实践中主动猎取学问,形成力量,要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爱好。

而低班级同学由于年龄小,又特殊好动,学习留意力易分散,爱好不稳定。

我要在进一步的教学中为同学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同学分小组争论,让同学在合作、沟通中理解古诗意思。

这无疑给将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同学们会个个兴致勃勃。

他们在沟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沟通中培育合作精神。

并且,同学会发觉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爱好,留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再次,让同学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语文课标指出:学校各班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同学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大量事实证明:低班级同学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需更多地借助读,让同学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育阅读力量及习惯。

让同学耳、脑、口、眼协调活动,留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包诗”的教学实践探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包诗”的教学实践探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包诗”的教学实践探究江苏省苏州市崇道小学 顾婷婷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选择和应用中,“文包诗”教学形式以独特的魅力与新颖的形式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大力推广和应用的有效教学手段,将古诗词的背景与现代文的阐述相结合,不但实现了语文知识由难到易的转化,同时对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包诗”的教育功能研究1.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小学语文的“文包诗”教学方法,就是采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让学生解读古诗的内涵,学生在短文阅读的同时也了解到古诗的含义,作用如同于古诗与故事之间的桥梁,同时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降低了古诗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主题。

2.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转化后的“文包诗”是文章与古诗的融合,学生在学习古诗以前,首先要对短文进行阅读理解,掌握文章大意后,通过文字或主要信息的获取,熟练语义含义用途,逐渐提高古诗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古诗,学生才能更高效地领悟到古诗的内涵。

3.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应用“文包诗”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简单融合的形式为学生找寻适合自身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从诗文照应的含义入手,短时间内找出诗文的内在联系,理解其来历与要点,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素养。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包诗”教学实践分析“文包诗”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本质的区别,“文包诗”教学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不属于任何一种短文阅读教学或诗歌教学的范畴,却又巧妙地结合了两种教学优势。

因此,展开对“文包诗”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探讨,对当前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以下针对《但愿人长久》一文进行“文包诗”教学实践探讨。

1.以阅读形式初步了解短文大意在实施“文包诗”教学方法以前,学生必须对所要学习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带着问题进入到转化与掌握的环节中。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2017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育要立足于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价值观的塑造、思维方式的转变等多方面目标。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如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文本建构等等。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教材之一,《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具有紧迫性。

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支持。

二、研究意义1.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通过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针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可以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阅读材料的选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2.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涉及到家庭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了解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更好地指导孩子的学习。

而且,学校和家庭可以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效果。

3.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通过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入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参考,帮助他们从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教材特点分析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基本特点和适用范围。

(2)教材运用效果评估通过对教材应用效果的评估,探讨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和不足之处。

(3)教材补充和创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创新,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践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1)文献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总结和理解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的分析研究作者:李娜段作章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从文字类助学材料和图像类助学材料两方面,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做直观的了解,并从中总结概括其主要的编排特点。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22-02助学系统是指教材中编排的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帮助和指导的一系列辅助说明性材料,主要包括课文导读、作者介绍、注释、插图等。

良好的助学系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是指教材中编排的对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学习起引导、辅助、启发、拓展、促进作用的一系列辅助说明性材料,根据材料的呈现形式主要分为文字类助学材料和图像类助学材料。

一、文字类助学材料的分析文字类助学材料,在这里是指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用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辅助说明性材料。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的文字助学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文本拼音标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课文和单元练习的文本全部注有拼音,其中一年级上册、下册和二年级上册生字及课后练习部分也都标注了拼音。

因此,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古诗文的学习,第一学段课文和练习的拼音标注,可以帮助学生识字认字、掌握古诗文中字的读音及理解古诗文练习的相关要求。

第二、第三学段教材在课后呈现课文(专门的古诗类课文和文包诗类课文)生字的同时标注生字的拼音,单元练习中的古诗文在个别重点字词的注释中标注了字音。

(二)生字笔画、偏旁部首、笔顺标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各学段的每篇课文后都编排了生字板块,生字分别以绿线内带拼音的只识不写(下面简称“一会字”)的生字和黑色田字格内带拼音的会识会写的生字(下面简称“二会字”)呈现。

在识字类古诗文课文《识字1》中《一去二三里》古诗内容标注了拼音,在古诗后标注了带拼音的一会字、二会字及二会字的描红,其中二会字上方用红色标注了生字中包含的基本笔画。

这样的标注有利于学生借助拼音和基本笔画的知识掌握古诗文中的生字的识写。

另外,古诗文课文后带有新授偏旁的二会字会在生字上方以红色标注相应的偏旁部首,颜色非常醒目。

如二上课文3《英英学古诗》在二会字“静”上标注了新授偏旁“青字旁”。

这样的标注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结构,掌握生字的偏旁部首。

除了笔画、偏旁部首的标注外,教材在课文后会标注生字的笔顺来为学生学写生字提供一定的指导,并在课后练习中要求按笔顺描红。

如一上《古诗两首》中对于《悯农》和《锄禾》中的所有二会字都清楚地标注了笔顺,并要求按笔顺描红,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生字的笔顺标注来更好地学写生字,养成按笔顺书写的良好写字习惯。

(三)课文作者姓名标注在专门的古诗文课文中编排的古诗文文字类助学材料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会在课文下方以注释的形式标注作者姓名。

但标注并没有对作者进行详细介绍,也没有标明作者的朝代,对古诗文的重点字词句的注解在课文中也并未编排。

苏教版在课文部分对古诗文仅注释作者姓名,这样的注释是否略显单薄?是否合理?这也成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备受争议的地方。

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老师进行访谈,笔者了解到苏教版这样的标注编排主要体现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简单的标注使得版面简洁大方,突出了古诗文本身的主体地位,没有累赘的古诗文注解和翻译,给学生的学习上留有想象、探究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体现的是提倡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形式来学习古诗文,而不是简单地或完全依靠文本注释来学习古诗文。

(四)古诗文内容相关知识标注虽然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课文形式呈现的古诗文并没有编排字词句的注解、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与古诗文内容相关知识的助学材料。

但在第三学段单元练习“诵读与欣赏”、“诵读与积累”中编排的古诗文,在其下方标注了古诗文中个别字词的解释、相关写作背景等助学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古诗文。

五下练习6“诵读与欣赏”中《清平乐村居》不仅呈现了古诗文,还在古诗文后对六盘山、长城、苍龙进行了注解,同时介绍了该词的创作背景。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与古诗文内容相关的标注,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在第一、第二学段单元练习“读读背背”中编排的古诗文并没有作此类标注。

这样的标注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不同学段古诗文的学习要求有所侧重,第一、第二学段单元练习中的古诗文更多的侧重于背诵积累,而第三学段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单元练习中古诗文更多的侧重于品读与欣赏。

二、图像类助学材料的分析图像类助学材料是指以图象形式呈现的帮助学生学习的辅助说明性材料,这里的学习特指古诗文的学习。

据研究,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古诗文学习的图像类助学材料主要是插图,包括课文中的插图和练习中的插图。

(一)插图数量分布的分析考虑到由于一篇课文往往有好几页,每页上或多或少会呈现某些图像,插图的数量在统计时会出现争议,因此,笔者在统计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课文中的插图时,一篇课文来看,如果前后两页课文的插图可以基本无缝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象,则视为1幅插图。

如果只有背景颜色但无任何具体图像的或者是边框类图像则不计为插图。

单元练习中编排的古诗文都是以一页或者半页的篇幅呈现,所对应的插图的数量确定,都为1篇古诗文配1幅插图。

笔者经过以上的统计处理得到以下信息。

从数量上来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的插图数量与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的数量基本一致,平均一篇古诗文配有一幅插图。

但分学段具体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学段古诗文插图数量多于古诗文插数量,图文比例1.2:1,第二学段古诗文插图数量与古诗文插数量相等,图文比例1:1,第三学段古诗文插图数量少于古诗文数量,图文比例0.9:1。

因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图文数量比例随学段的上升而降低。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学段的提高,其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因此,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其抽象思维不断发展,借助插图阅读学习的行为相对而言会逐渐减少,教材插图数量也相应有所下降。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古诗文插图的编排上正是考虑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二)插图呈现形式的分析根据插图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文插图可以分为小插图和大背景插图两种。

小插图是指插图有明显的边缘界线,且布局较小,与古诗文文本相分离,占独立的空间。

大背景插图是指插图铺满整页,即插图作为古诗文文本呈现的图像背景,基本占据整页的布局,有的是几页可以无缝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大背景插图,或是整幅插图单独成页,文本在另一页单独呈现。

大背景插图相对于小插图而言,它能更好的衬托渲染古诗文文本,视觉冲击力较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研究发现,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课文中的插图,基本都是以大背景插图呈现,低年级段的文包诗类课文有的是小插图和大背景图两者相结合。

二下课文9《母亲的恩情》中编排了三幅插图,前两幅是小插图,有明显的插图边缘线,最后一幅属于大背景插图,分布在两页上,无缝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大背景插图。

另外,在单元练习中的古诗文插图由于空间布局的限制基本都是以小插图的形式呈现。

三上练习6《竹石》在古诗文本的右侧编排了岩竹的小插图,用以辅助学生对该首古诗内容的理解。

(三)插图助学功能的分析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课文及单元练习中编排的古诗文插图,带有直观形象性,在增加教材美观性与趣味性的同时,对古诗文文本信息的传达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另外,这些插图对学生古诗文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插图往往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插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学生直接经验的欠缺,丰富其感性认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古诗文的相关内容;插图辅助古诗文文本呈现,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五上课文26《清平乐村居》的插图。

一所房檐低小的茅草屋,茅草屋后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茅草屋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小溪一侧长满了莲花,另一侧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坐在一起一边喝酒,脸微微泛红,一边带着醉意聊天取乐,亲密无间。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院里编织鸡笼,最有意思的是小儿子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描绘得饶有情趣,栩栩如生。

该插图契合古诗文文本内容,将这首词以一幅完整生动的图画呈现出来,惟妙惟肖地向我们展现农村一个五口之家清新优美的环境和各具情态的生活画面,画面氛围温馨愉快、色彩丰富和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我们体会到田园的人情之美与生活乐趣。

这幅插图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这首词所描绘的内容产生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入境、激情,激发学生审美表达和创造的欲望和行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并让学生说一说这首词描绘的场景,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后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综上所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助学系统,在文字类助学材料上,十分注重识字与写字助学材料的编排,与古诗文内容方面相关的文字类助学材料则很少;在图像类助学材料上,重视插图的编排,且插图精美与古诗文文本内容贴合,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古诗文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项目基金】本论文是2015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苏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JLX15_070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1]方坚荣,庞欣.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使用原则及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2,06:115.[2]韩芳芳.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的研制规律——基于教科书“教学”功能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6:102-104.[3]韩芳芳.论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的身份归属——基于教科书结构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143-144.[4]张永祥.从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的功能看其设计的改进路向[J].教学与管理,2007,34:40-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