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思想和特色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与反思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与反思1. 引言1.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背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背景可以追溯到苏教版原名《苏大版》的历史。
《苏大版》是苏州教育出版社于1992年开始出版的一套具有苏州特色的教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语文教材一直备受关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背景源自于苏州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借鉴了苏州地区的文化资源,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文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还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材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背景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教材。
1.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体验;内容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注重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材配套资源丰富,如课外阅读、语文游戏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语文素养;教材内容贴合教育部最新要求和教学大纲,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特点的综合体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被视为一套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优质教材。
2. 正文2.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解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要包含了生活情境教学、文学欣赏、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内容设计上,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材中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语言知识。
教材内容涵盖了古代经典文学名篇、现代优秀作品,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现代文学的丰富多彩。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标准教材(苏教版)》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它为一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系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下面我将从教材的编排结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示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这本教材分为6个单元,内容丰富多样。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我的庄稼》、《迎春花开》等。
在教材编排上,每个单元被分为基础、拓展、巩固三个部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其次,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教材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语言能力。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既有富有感情色彩的诗歌和散文,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强的小故事。
通过这些材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再次,这本教材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教学示例。
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和插图,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在《我变记小徐猫》一课中,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插图,向学生展示了小猫变身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这本教材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的一些课后练习和游戏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捉迷藏》一课中,教材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活动,学生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总之,我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标准教材(苏教版)》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这本教材,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特色及教学策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特色及教学策略(上)第一部分教材特色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己任,追求教材的简约化、民族化、现代化,教材以新、实、简、美的鲜明特色在全国众多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独树一帜。
特别是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的问世,更是倍受广大师生的青睐。
目前,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正以强劲的势头步入“寻常百姓家”。
苏教版国标本二上教材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第一,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是母语学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主要是“学习”语文,而不是“研究”语文。
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认真落实“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精髓,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按照习惯、识字与写字、阅读、单元练习(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体例编排,强化了识、写、读、背、说、习,突出了识写结合、读写结合、说写结合、做写结合,学用结合等特色,注意了“三维目标”的渗透和融合。
第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材符合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习语文的兴趣问题,让儿童喜欢语文;二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问题,让儿童会学语文;三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问题,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学习现代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形成技能、体察世界、陶冶情操的过程。
第三,具有积极的文化审美价值取向。
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如学了《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等课文使学生明白学习是永远无止境的,要专心致志;学了《梅兰芳学艺》等课文使学生懂得“勤能补拙是良训”的道理;学了《动手试一试》等课文告诉学生要学会反思……第四,简化头绪,便教利学。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单元练习”四部分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全面对比各地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的特点
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全面对比各地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版本,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等。
本文将就这三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各版本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特点。
一、教材内容方面1. 人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以知识性为主,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系统学习,教材内容生动活泼、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以经典课文为主线,通过学习经典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语言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材内容涉及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现代实际,并将其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思维能力。
3.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内容涵盖了课文、文学欣赏、诗歌朗诵等,突出了对古典文学的传承和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创新。
二、教学方法方面1. 人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项目,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
教材还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团队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
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三、评价体系方面1. 人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材配备了相关的练习题和作文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 苏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部编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学段选文比较研究
部编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学段选文比较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主要来源。
目前,全国各省市推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可分为部编版、人教版、苏教版等多个版本。
本篇文章将重点比较部编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学段选文的异同点。
一、选材特点部编版注重活泼生动,通俗易懂。
这一特点体现在它所选文本的语言表述上。
选择孩子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为主题,内容也多注重解释原理、讲述过程。
例如,三年级下册《昆虫的奇妙世界》、《蚂蚁的足迹》等选文,描写了昆虫各种奇特的行为举止和特性,孩子们读后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苏教版语文则注重陶冶情操,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能力,并且比较讲究文化内涵,如用典、历史人物等。
例如,二年级下册《小莲》、《两只蚊子》等选文,以小动物为主角,寓意深远,意蕴丰富,既使孩子感受到自然文化的美好,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文体特点部编版所选文体较为多样,既有散文也有诗歌。
其中,《情感体验》和《实用读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的重要特色。
文体上,部编版小学语文既有感性,也有理性,如能够使孩子在感性中产生理性的思考和认识。
苏教版主体则是散文,它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切入,用孩子们容易理解、喜欢听的语言进行叙述,目的是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原文,提高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苏教版小学语文还较为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积淀。
例如,二年级上册《小小鲤鱼跳龙门》、《楚辞小传》等选文,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艺术表达,还能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部编版小学语文强调教材、教法和课堂的有效整合,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孩子们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课堂气氛轻松且充满趣味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则着重注重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孩子关注身边的生活,真切体验情感、获得情感的认识和感受。
在兴趣和感情的促进下,激发孩子对于语言文字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解读与思考
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解读与思考作者:贾晶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10期内容摘要:自语文新课标实行以来,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认可程度较高、使用范围较广的是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
本论文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首先将苏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归纳为教材选文和课外助读内容简约、教材编写结构简明,以及课外练习简单;其次分析其编写的理念是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充分考虑了选文的组合方式,以整合的思路编排课文——即以课文的可迁移性,与课外助读、课后练习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有针对性地考虑选文的内容是否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再次发现其编写的体例为“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框架形式,构建了教材编写的独特体系;最后依据前三个方面简要说明自己的思考,即这版教材编写的优缺点,适当提供编写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理念教材体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2011年重新修订,不仅对前十年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还对新阶段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是各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依据,但每个版本有其自身的特点、编写理念、编写体例和优缺点。
本论文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首先将苏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归纳为教材选文和课外助读内容简约、教材编写结构简明,以及课外练习简单;其次分析其编写的理念是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充分考虑了选文的组合方式,以整合的思路编排课文——即以课文的可迁移性,与课外助读、课后练习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有针对性地考虑选文的内容是否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再次发现其编写的体例为“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框架形式,构建了教材编写的独特体系;最后依据前三个方面简要说明自己的思考,即这版教材编写的优缺点,适当提供编写的新思路、新方法。
小学语文教科书教材主要特色
小学语文教科书教材主要特色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材主要特色1.简约化。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简”。
所谓“简”,指的是简明、简洁、简约,即结构简明,内容简约,练习简便。
教材编写者认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不是构建语文知识系统,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语文活动,练好听说读写基本功,形成技能和习惯。
为此,教材编写时削枝强干,集中目标,突出小学语文中最主要的几项基本功:识,扎扎实实识字;写,工工整整写字;读,认认真真读书;背,原原本本背诵;作,快快乐乐习作;说,大大方方进行口语交际;习,反反复复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不搞烦琐的机械练习,突出最重要的基本功。
为便利教学,编者注意简化体例和课文类型。
全套教材体系并不复杂。
如一年级上册只有“习惯篇”、“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单元练习”几个板块;三年级只有“习惯篇”、“课文”、“习作”、“单元练习”几个板块。
入选的课文都是要让学生认真阅读的,不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2.民族化。
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母语教学经验的继承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并注意根据当今社会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为我所用。
a.韵语识字的经验。
b.重视写字的经验。
c.重视诵读、背诵的经验。
其次,表现在对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视和对传统美德、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上。
a.是重视革命传统教育。
b.是重视传统美德的传承,这些课文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让传统美德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具有特殊的学意义。
3.现代化。
首先,表现在理念上。
该教科书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思想。
其次,表现在课文上。
一是意识新。
二是选材新。
三是体例新。
第三,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构建了“口语交际”训练系列。
第四,在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部分,安排了不少探究性和实践学性的活动。
4.审美化。
所谓“审美化”,是指教材的审美品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高度重视绘图和装帧设计,力求让尺幅之地尽现美育价值。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教材编写
四.应当妥善处理的关系
1.正确处理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2.正确处理基础与拓展的关系; 3.正确处理情趣与常规的关系;
4.正确处理主要与辅助的关系;
5.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4.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进入中年级后,对生字的把握可通过预 习和课堂反馈解决;对新词的理解,低年级 以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为主要 渠道,中年级还应关注工具书的利用。 5.课堂练习 低年级以有指导的练写生字和写话为主 要内容;中年级则以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 迁移性的读写练习为主。
3.练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课堂 语言、朗读本领、板书。
三.把握阅读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中年段则要求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 内容;
人马
引入
3.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人人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中年级逐步将此变为自学要求,逐渐增加 默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课文层次及 思路的要求;
习惯
二.教材说明 1.让学生了解汉字书写工具变化 的历史,加深热爱汉字的情感; 2.让学生了解钢笔和毛笔的不同 结构和功能,不同的适用场合以及不同 的使用与保管方法;
3.了解钢笔和毛笔握笔姿势、运 笔方式和表现力的差异。
三.教学建议
1.了解汉字书写工具变化的历 史,了解钢笔字与毛笔字的价值; 2.明确写好钢笔字与毛笔字应 当做哪些准备?应该注意些什么? 3.通过示范,明确钢笔和毛笔 握笔、运笔不同,以及适用场合与 使用保管的要求。
记忆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点
1.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 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 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2.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 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 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和优美的语言; 3.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 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1版课标修订本)变化与解读 - 复件
“识字·写字”教学提示:源自• 在“识字写字”上用力 • 揭示汉字规律、渗透汉字文化 • 要整体把握——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阅读(课文):
修订思路:
1.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建构苏教版“自己的”课文系统 —— “议论文”系列 ——“诗词故事、散文”系列 ——“学语文、用语文”课文系列 ——“古今贤文”系列 3.坚持“编选结合”的选文机制 —— 量身定做一批课文 —— 强化名家作品选编
汉语拼音:
内容略有删节
要求有所降低
编排特点:
借助“两境”(情境图、语境歌) “双线”并进(拼音、识字)
课文:
“认一认”教学提示:
• 自主认读 • 熟读成诵 • 不要求写
识字与写字:
优化识字系统 突出写字教学
内容构成(识字教学系统): 1、集中识字 △认一认 △韵语(词串)识字 △看图会意识字 △转转盘识字 2、随课文识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 教材的变化与解析
江苏省教研室 李亮
修订基本思路: 坚持基本理念 保持教材特色 沿用已有体例 完善教材内容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基本理念
▲ 国家意志(融入) ▲ 文化使命(担当) ▲ 儿童立场(秉持) ▲ 基础定位(守望) ▲ 开放意识(树立)
二、苏教版教材基本体例
▲学习习惯 ▲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 ▲阅读 ▲习作 ▲单元练习 ▲综合性学习
习作
编写特点: • 独立成篇 • 由说引写 • 读写结合 • 模仿起步 • 自成体系
5-12册习作类型统计表
类型 记人 叙事 写景 状物 探究发现 体验活动 想象作文 应用文 题材不 限
三上
1
1
1
1
1
1
1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4.感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学会默读、略读、浏览;默读一般读物每 分钟在300字以上,形成良好的语感。
5.理解能力:拥有理解词句及关键词句表情达意 作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揣摩表 达顺序、把握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以及阅读不同 题材课文的基本能力。
1.要明确二年级下册识字教学的特殊 性——承前启后
——识字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识字任务 的减轻,而是为了保证对低年级段识字的复 习和巩固。(x:373-283 s:408-277)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诸如查字典、辨析字形、分析字义、归类复 习的能力等。
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 惯
⑶教学流程
①辨析偏旁——引导学生看“一表”,
பைடு நூலகம்
了解今文字(偏旁)的演变,弄清形与义的
区别。
易混偏旁 特殊偏旁
②学习词语——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词图联系,理解词义。 特殊偏旁
③念读巩固——连词诵读或说唱,巩固 学词的效果,提高识字的自动化水平和诵读 能力。
④描仿练写——通过描红仿影练习写生 字。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⑵“转转盘识字”的编写意图
①用“转转盘”的方式揭示形声字的
构字规律(基本结构和表意规律), 并帮助 学生建立偏旁部首的初步概念;池地他1下4 目 苗
②揭示字义,让学生明确这些形声字 的构词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
③在语境中巩固识字成果,在诵读中 历练阅读的本领。
⑶“转转盘”识字的教学步骤
①教具演示,识字学词:通过“转转盘”游戏, 让学生明白构成形声字的基本规律,初步建立偏旁部 首的概念;也池等小课件
三、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与反思
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与反思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一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直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人们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进行了不少解读和反思。
本文将就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学生的情感认知。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学生的情感认知,追求教材内容的真实性和鲜活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教材内容中,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是突出推崇传统文化。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选取上,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选取了大量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文和文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逐渐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
三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选取了很多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沟通。
以上特点使得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与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材编写过程中缺乏多样性。
在教材内容选取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倾向于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而对当代优秀作品和多元文化的关注较少,这可能限制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组织缺乏系统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组织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碎片化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思路和框架,可能影响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思维的培养。
教材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教材的评价方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评价方法不够多样化和灵活,可能难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实际水平和特长,也难以真正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和调控作用。
教材教学理念有待深化。
小学语文教案: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实验课本──国标本(苏教版)
小学语文教案: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实验课本──国标本(苏教版)教育部核准,我们于今年年初启动了与新课程标准配套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其中的一年级上册业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已进入实验区。
在“标准”研制组专家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又继续编写了一年级下册。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建设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
据此,我们确定了以下编写原则:1、全面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论述,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切实构建小学语文教育的新体系。
要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同时,热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能力,成为对民族、国家、人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2、体现国家课程改革精神,体现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体现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材料编写要突出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注意研究其他版本(包括港台地区)的小学语文教材,学习各家之长。
注意从我国丰富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吸收营养。
在学习和吸收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4、立足于便教利学。
教材编写力求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使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同时注意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5、实行开门编书。
精心组建一支品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战斗力的编写队伍。
在此基础上,发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语文教材建设的各界人土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听取一线教师的正确意见,走编写人员、专家、第一线教师“三结合”编书的路子,使教材能够凝聚集体的智慧。
苏教语文特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语文素养的立体构建。
苏教版教材按目前这种体例编排,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
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体系主要是受语文学习内在规律的启示。
有老师提出,学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学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
这其实恰恰就概括出了母语学习的特点。
常言道,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
理科学习像筑塔一样,它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非常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母语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内化的过程,像聚沙一样由少到多、慢慢累积的过程。
所以说母语学习具有非线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母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语言模型、思维习惯、生活经验、审美取向、情感体验等多维融合、逐渐建构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不是靠编排线性的单元专题就能奏效的。
所以编者们编写教材时,首先考虑为孩子提供符合他们语言多维建构需要的、丰富多元的、文质兼美的精品课文。
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语言学习是一种自然之道。
他们从出生起就开始学习语言,凭借着对母语的敏感,孩童们在一个多维并进、反复实践,逐步积累的语言环境中接受母语教育。
而作为儿童母语学习的范本,文质兼美的课文是编者编选教材的第一追求。
诚然,课文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联系,也正因为这种联系而将它们组合在一个单元之中,但这种联系有时也是宽泛的、宽松的。
因为儿童直接学习的不是从课文中抽象出来的所谓主题,而恰恰是一篇篇优秀的课文语言本身。
如果严格规定每个单元的主题,就可能造成一些优秀选文因与主题不符而被舍弃,也可能会因为主题的需要而使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文章人选,这显然是舍本逐末之举。
苏教版教材一方面打破过去以知识点、能力点为体系的单元组合方式;另一方面,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便教利学的语文教材体系,几年来,这种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吕叔湘先生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习惯。
不管是听、说、读、写,都必须要达到习惯、技能,达到这个程度才管用。
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共13个版本各有什么特色
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共13个版本各有什么特色“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文本为语,不可偏指,固合言之。
”建国初期,叶圣陶先生组织编写语文教材时指出,将“国语”改为“语文”,从此“语文”作为学科的名称出现并沿用至今。
目前,全国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共13个版本。
按教育部的规定,教材的使用选择权在学校手中,通常一个地区会选择一样的教材版本。
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中小学使用语文教材中,一半以上的区县在使用人教版教材,另一半左右的区县分别使用苏教版、北师大版和北京版教材。
不同的教材有什么差别,又各有什么特色呢?人教版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
60多年来,人教社一直负责编写全国的中小学教材,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教育部推行“一纲多本”,它对教材的垄断才被打破。
时至今日,人教社仍是业界公认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实力最强、最权威的。
教材亮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开放而富有活力。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栏目,不断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学习方法。
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四”,两个小伙伴正在对话:“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我发现……”教材通过这种引导合作学习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偏旁往往与字义有关。
使用反馈:一位网名为“翩翩起舞”的老师认为: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知识性很广,是好事也是坏事。
容易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最后变成好的学生越好,差的学生越差。
这样差距拉大了,某些学生就对学习产生反感。
一位乡村老师在给编委会留言中写道:对于三年级教材我只能说“想说爱你不容易”,不知道这些高高在上的编者是站在什么角度上来编书的。
更没有考虑到学生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三年级的孩子每天一大堆的收集资料,这许多是高年级学生才能完成的任务都让三年级孩子来完成,怎么办?农村的学生又哪来那些资料?一大堆的难题是前所未有的。
专家论:人民教育出版社退休编辑顾振彪说,“当时设想很好,山区农村可以编得浅一些,多些关于农村的内容;而像北京上海一些水平比较高的学校,应该编比较深的教材。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能充分体现《课标》的理念,能顺应语文教育的特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简约化”的教材建设方向,既注重双基又强调了人文,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语文学习与生活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8个基础训练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二、教学要求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三、双基教学要求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四、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措施1 、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2 、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3 、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4 、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5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6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7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习提供实践经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该单元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意蕴深刻集中,第一单元由《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及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组成。
苏教版语文教材特色是什么
苏教版语文教材特色是什么?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精品教材。
(2)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坚持“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教材建设方向。
“民族化”---教材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讴歌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现代化”---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渗透现代意识,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人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要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作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语文能力和素养。
“简约化”---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使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要给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空间,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注意从我国丰富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取营养,并且注意研究、学习国内外其他版本的母语教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5)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以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同时用《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去统一编写者的思想,提高其认识,充分彰显教材特色,使新编教材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6)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典范性。
其标准是:①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②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认识为儿童喜闻乐见;③广开“材”路,多编少搬;④选文力求文质实兼美。
(7)坚持“集思广益,开门编书”。
精心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精诚合作、乐于奉献的编写队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有哪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参考用书有哪些?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参考用书的说明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本,已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
为了帮助实验地区的老师们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特点。
注意事项,以便更为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我们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建设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
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本册课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博采众长,富有新意。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论述,进——‘步明确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真研究了其他版本(包括港、台地区)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学习各家之长;注意从我国丰富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收营养。
同时,在选文的角度、课型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使教材体现出注重德育渗透、注重情感因素、注重语言积累、注重课堂教学效益、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诸方面特点。
2.简化头绪,减轻负担。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课文’’三个部分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日清楚。
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控制,使之要求合理,容量适度,以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汉语拼音的声母。
韵母、音节只要求准确拼读、正确书写,不要求直呼、默写,更不要求搞拼音过关测试;只要求认识基本笔画,未列入偏旁部首的教学内容;课文教学要求不搞繁琐分析,强调精讲多读,活记乐背。
3.突出重点,便教利学。
本教材的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标
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比较【摘要】: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它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忠实地执行课程标准,有其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通过对两套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容量和课后练习的设计上的比较,博采众长,探求教材如何更加符合教学规律,教材如何服务于教和学,使语文教材更加完善。
【关键词】:教材容量;编排;练习设计2001 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的课程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指明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1]。
2001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编写了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并在全国的各个实验区试用。
这两套教材在我校都有试用,本文结合本校对这两套实验教材的使用情况,谈谈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的异同点。
两套教材都能以课程标准为总指导思想,确立了各自的新理念、新标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为: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为: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建设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
[3]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新教材的编写都能忠实地执行课程标准,确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因而有着明显的共同点:一、选材能贴近时代,具有现代意识人教版和苏教版在选材上都能摒弃以往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课文中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贴进了学生的生活,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思想和特色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思想和特色(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精品教材。
(2)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坚持“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的教材建设方向。
“民族化”———教材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讴歌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现代化”———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渗透现代意识,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人类,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要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作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语文能力和素养。
“简约化”———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使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要给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空间,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注意从我国丰富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汲取精华,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中吸取营养,并且注意研究、学习国内外其他版本的母语教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5)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以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同时用《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去统一编写者的思想,提高其认识,充分彰显教材特色,使新编教材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6)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典范性。
其标准是:①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②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认识为儿童喜闻乐见;③广开“材”路,多编少搬;④选文力求文质实兼美。
(7)坚持“集思广益,开门编书”。
精心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精诚合作、乐于奉献的编写队伍。
在此基础上,发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语文教材建设的各界人士参与编写工作,争取知名专家的指导,走编写人员、专家、第一线教师“三结合”的教材编写路子,真正使教材能够凝聚起集体的智慧。
2.教材编排的框架体例(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每册开头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图片方式呈现,将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听说读写”习惯生动而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如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一年级下册安排了“认真写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二年级上册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等。
中高年级安排了“勤查字典”、“读报”、“写日记”、“收集信息”、“整理资料”以及“多种渠道学语文”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做,意在有计划、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功能被定位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上,而不是帮助阅读,也不再提直呼音节了。
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它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仍然安排在首册,但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与众不同。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汉语拼音的教学重点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声母、韵母、音节只要求正确书写,不要求默写。
小学生一入学就要学习抽象的、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汉语拼音,这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
多数孩子入学以后很想学习汉字,而前一两个月却要面对繁而难的拼音。
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呢?《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很明确:“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为落实这一要求,教材创设了帮助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
“情境图”侧重于视觉形象,用一幅幅形象的画面再现了儿童现实生活中富有童趣的情境,并将要学的汉语拼音字母嵌在其中。
“语境歌”侧重于听觉感受,是在学生学了字母以后,再用儿歌的形式对“情境图”中的情境进行描述,从而达到巩固字母的目的。
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情境之中,并辅以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例如,b、p、m、f》一课安排了四部分内容:一幅情境图,一组表音表形图,书写示例和拼读练习。
情境图表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一群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
这时,一个小朋友想上去摸(mo)大佛,爸爸制止住她,并且对她说:“你听,大喇叭里正在广播(bo):大佛是文物,大家要爱护!”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
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这样,字母由一个充满生活色彩的小故事导入,之后又由一首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加以巩固,从而化难为易,寓教于乐,既降低了难度,又增添了情趣,既学习了拼音,又渗透了文化教育,从而实现了让学生在情境中享受拼音的教学境界。
为有效解决学拼音与学汉字相脱节的矛盾,该教科书在学习程序上采取了学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将最常用的80个汉字(大多是独体字)分五组分别安排在五个拼音单元中,每组16个字,4字一顿,合辙押韵,每字均配有精美图示。
例如:“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这样编排,意在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识字和借助拼音识字两种方法,尽量做到先认字,多认字,同时,通过拼读字音又巩固了拼音,从而产生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学生开始时认识了这些认识部首字,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识字、查字典打下了基础。
(3)识字写字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学“识字课文”识字。
“识字课文”的创新特色在“词串识字”。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教材的首创,是对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所采用的“名动词”手法的借鉴,是对我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传承,是编者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多种识字方法而精心编写的识字教材。
如:这种识字课文,分开来看,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一首音韵和谐的写景诗。
短短24个字,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景象万千的中华长卷图。
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识了字,认识了事物,又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壮美。
这样的课文在教材中还有一些:有描写自然风光的,如:这些课文视野开阔,寓意深远,再配上精美的插图,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很有唐人温庭筠所吟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感觉,颇具几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神韵。
识字教材形式多样,集多种识字方法于一体,在汲取传统识字教材精华、学习国内识字教学成功经验、遵循儿童识字及汉字构造规律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教材十分重视写字教学,把写字提到了育人的高度。
低年级写铅笔字,中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高年级将安排写钢笔行楷字的练习。
为方便教学,低年级教科书中不吝篇幅地展示了生字的书写笔顺。
在教学策略上,该教科书提出了“识写结合,描仿人体”的学习方式。
实践证明,这些编排是行之有效的。
(4)课文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内容,选文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材的质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坚持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一是文化性,即在简约浅显的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江南》就是一首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汉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实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歌以轻松的笔调,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江南的美景:江南水乡,碧水悠悠,玉立的莲叶,娇艳的荷花,饱胀的莲蓬。
几个荷花一样动人的女孩悠然地荡着小船隐映在莲叶、莲蓬、莲花之间,真是人面荷花相映红。
她们侧坐船艄,轻舒酥手,戏水采莲,那份惬意,那份美丽连鱼儿都想与之为伍。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同时,初步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汉字、汉语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内涵。
再如,二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陈毅探母》,写的是陈毅元帅回乡探望生病的母亲,为母亲洗衣服的故事。
全文仅134个字,语言平白朴实,情感却动人心弦。
教材反映领袖人物可以有多种视角。
这里没有写陈毅元帅戎马倥偬、惊天动地的传奇故事,也没有写他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丰功伟绩,而是选择了他生活中的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现他对母亲的拳拳孝心。
这样做,不仅使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收到了“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而且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提升了教材的文化品位。
二是时代性。
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教材中,不仅选有像“香港回归”、“北京申奥”这样的新题材,也选有“神舟号卫星上天”、“东方明珠电视塔”这样的新科技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把现代社会人们应有的意识和价值观渗透在选文中。
诸如“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和观念有相当的比重。
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
写人的务求真实可信,语文叙事的务求质朴平实,抒情的务求情真意切,描写的务求赏心悦目,使学生在读、看绘图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选文还坚持“多编少搬”,“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选文大多是新面孔,少有传统课文。
少用传统课文,并不是因为这些文章不好,而是编者们相信,“在中华文化的典藏中,在世界文明的宝库中,一定还有更好的东西,发掘文化精品、语言精粹奉献给儿童,这是语文教材编写者的天职”。
(5)习作教材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低年级安排了写话练习,中年级开始进行作文教学。
为切实帮助教师搞好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教材拟将作文部分编成独立的习作课文,使之成为与阅读训练并峙的一根“柱子”。
在编写思想上,首先强调“降低定位”。
小学生初学作文,要求不能过高。
作文教材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放胆作文,写自己的事,写喜欢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其次,注意“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越多,写作的根基才越雄厚。
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
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
“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
所谓“大小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