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工作现状调研报告(1)

合集下载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社会救助是指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为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对社会救助的调研,可以了解到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社会救助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研背景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社会救助的调研,可以了解到社会救助的实际操作情况,并通过对受助群体的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希望能够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受助群体的基本信息和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看法;通过实地访谈,深入了解了社会救助机构的运作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四、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调研结果:1. 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较低。

有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对社会救助政策知之甚少。

2. 社会救助机构服务不足。

受访者普遍反映社会救助机构的服务不够周到,办理手续繁琐,耗时较长。

3. 社会救助金额偏低。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助群体对社会救助金额存在不满意的情况,金额偏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4. 社会救助政策存在重叠和缺乏配套。

调研发现,一些受助群体同时享受的社会救助政策存在重叠,而一些重要的方面则缺乏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支持。

五、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1. 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受助群体的政策知晓率。

2. 简化社会救助机构的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办理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3. 调整社会救助金额,根据受助群体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救助标准,确保救助金额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4. 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的配套,避免不同政策之间的重叠,同时关注受助群体的多重需求,加强政策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六、结论通过本次社会救助调研,我们了解到了社会救助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于某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关于某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关于某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高度重视社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倾心尽力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方法上采取了政策、资金、覆盖、管理、指导五个到位;形式上落实了灾害、大病、临时、家属、政策五种救助方式。

同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六大设想,使我市相当数量的社会困难群体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和办公室的有关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先后赴xx镇和xx 镇开展了关于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根据民政工作一线同志的要求和社会困难群体的呼声,现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社会困难群体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社会的一员。

在这部分群体中,有曾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牺牲和贡献而致伤致残的人员;有由于受国家体制改革和企业结构调整影响而下岗失业的人员;有由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被拆迁造成失地、失业的人员;还有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群体,他们应当得到社会的补偿和帮助。

如果这些困难群体的困难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定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是一项关系到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影响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民心事业。

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把社会救助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采取有力措施,帮助社会困难群体解决问题,把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二、规范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主要手段,而完善制度建设,是困难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的保证。

目前,我市的社会救助体系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针对困难群体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多种救助方式。

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别是农村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要逐步与城镇低保标准接轨。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为了解社会救助政策在我国实施中的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调研,我们小组对社会救助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社会救助政策是我国政府为了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针对这一政策在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我们小组决定进行相关的调研。

通过深入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我们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我们在市区选择了10个社区,对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选择了3个困难群体家庭进行了深入访谈。

问卷调查涵盖了居民对社会救助政策的了解、满意度、问题和建议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根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居民对社会救助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但对政策执行的具体情况了解不足。

在满意度方面,约60%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救助政策满足了其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也有一部分调查对象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调研还发现,部分困难群体家庭在申请救助时遇到了障碍,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审批时长过长等问题。

此外,一些调查对象表示,救助标准的划定应更加精细化,以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

四、调研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1.加强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提高居民对政策执行情况的了解程度。

2.优化救助申请流程和服务渠道,简化办理手续,提高效率。

3.加强政策执行监管,确保救助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

4.建立精准救助机制,更加精细地划分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确保救助资源的最大效益。

以上为我们小组的调研报告,请领导审阅。

谢谢!。

社区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区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区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调研目的:社区社会救助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解决生活困难而开展的一系列救助措施。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探讨社区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救助工作的效果和覆盖范围。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包括个人信息以及对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时间为2021年5月。

调研结果:1. 社区居民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知晓度普遍较低,只有30%的被调查者了解到社区有社会救助服务。

2. 社区救助工作的通知渠道不畅,仅有15%的被调查者通过社区公告或宣传单页获得了救助信息。

3. 社区居民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较低,仅有25%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程度较高。

4. 社区救助服务在覆盖面上存在不足,仅有40%的被调查者了解到社区救助服务的具体内容。

5. 社区居民普遍认为社会救助的申请流程复杂,有一定的门槛,需要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调研分析:社区社会救助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存在差距,需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提高知晓度和参与度。

此外,社区救助工作的覆盖面还需扩大,可以与相关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救助项目,以提高救助范围和质量。

此外,救助申请流程的简化和优化也是提高救助效果的关键措施。

改进建议:1. 加强社区社会救助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广播、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救助政策和具体操作步骤。

2. 拓宽社会救助的渠道和方式,与相关社会组织合作开展义诊活动、义务劳动等,提高救助范围和效果。

3. 简化和优化救助申请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手续,提高救助的及时性和便捷性。

4. 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社工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和细致的救助服务。

总结:社区社会救助是一项关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居民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加强救助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并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扩大救助的覆盖面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不断优化救助申请流程,提高救助服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好的帮助。

年社会救助工作政策依据现状调研报告

年社会救助工作政策依据现状调研报告

年社会救助工作政策依据现状调研报告年社会救助工作政策依据现状调研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社会福利政策也得到不断完善。

其中,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政府最基本的救济机制之一,在国家许多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了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工作的政策措施,提高救助质量,我们对全国各地的社会救助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会救助工作现状1、救助对象目前,在我国城乡社会救助改革过程中,社会救助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五保户”,而是包括了城市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三无”人员救助等多种对象。

救助覆盖范围较广,但是由于各地条件不同,救助对象的确定和救助标准不尽相同,导致了城乡救助存在一定差异。

2、救助标准救助标准是社会救助的基本指导性文件,是贯彻和实施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

而目前,我国全国各地的社会救助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到不同城市和不同地区的救助标准上,差异更是明显。

造成很大程度差异的原因在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不同所致。

3、救助方式救助方式与救助标准有着紧密联系。

在整个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城乡救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城市的救助工作相对完善,包括补助类、社会福利类和救援帮助类等。

但在农村地区,救助方式还比较传统,多为物质救助和社会关爱救助。

二、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1、救助标准过低社会救助标准的低下导致了救助对象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帮助,造成了有钱的人被认定为贫困户,没有办法脱贫。

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够形成稳定的生计来源,对于社会救助的帮助的要求更高,但救助标准并没有相应提高。

2、救助对象重复由于我国的救助制度不稳定,正常的救助对象并没有能够紧凑得到救助,但是相对的,其他一些“物质困难”的家庭并被不断重复地插入救助体系,造成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救助体系,而被真正需要救助的家庭被忽视。

3、救助方式单一近年来,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改进,但救助方式仍然单一,很多救助对象得到的救助方式都停留在传统的救助模式上,不能够充分发挥社会机构及其潜力,为家庭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救助工作是指国家和社会组织向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努力。

针对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数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社会救助工作的概述社会救助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包括多个方面,如经济救助、教育帮助、医疗救助等。

这些救助方式都是为了满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2.1 经济救助经济救助是社会救助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提供救助金、物资等形式的帮助,以满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2.2 教育帮助教育帮助是社会救助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它包括提供教育资助、减免学费等形式的支持,以帮助困难群体获得教育机会,提升他们的学历水平和就业能力。

2.3 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提供医疗费用补助、医疗救助金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体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和药品。

三、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社会救助工作在我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参与主体。

3.1 政府部门的角色政府部门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提供经济支持和管理指导,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和发展。

3.2 非营利组织的参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们通过筹集资金、组织志愿者和开展公益活动,为困难群体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3.3 企业的责任企业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承担着一定的责任。

它们通过捐款、捐物和开展公益项目,积极参与社会救助,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社会救助工作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4.1 救助标准不够公平目前社会救助的标准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完善,以保证救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4.2 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体系仍然有待完善。

需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提高救助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救助是一个国家关心和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重要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救助的现状及需求,特进行了一次社会救助调研。

本报告旨在对这次调研所得的数据、问题和建议进行总结与分析,为进一步改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社会救助对象、社会救助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开展面对面、网络和电话等多种形式的问卷调查,获得大量定量数据。

实地访谈则选择了不同地域的社会救助对象和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相关人士,通过深入了解其需求与感受,获得高质量的定性数据。

三、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结果,我们对社会救助的现状与需求得出以下结论:1. 社会救助对象数量庞大,且不断增长。

贫困人口、残疾人、孤儿及特殊群体等,都需要得到社会救助的关怀和帮助。

2. 社会救助体系存在差异化和不足。

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社会救助政策和标准的差异化,导致一些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帮助。

3. 社会救助资金不足,得到的资助金额较低。

社会救助资金的筹集和分配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以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

4. 社会救助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足。

一些社会救助机构面临人员不足、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影响了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问题分析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对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1. 政策标准的差异化导致的不公平。

社会救助政策标准的差异化,导致一些社会救助对象无法获得应有的帮助,增加了弱势群体的压力。

2. 资金不足的限制。

社会救助资金不足,导致救助对象得到的资助数量较少,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3. 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社会救助机构人员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限制了救助工作的进展及效果。

五、改进建议为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和公平性,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统一政策标准。

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政策标准,确保各地各群体都能收到公平合理的帮助。

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确保社会救助对象能够获得足够的资助。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社会救助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我们对不同地区的社会救助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对社会救助机构和受助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

通过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社工人员和受助群体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
1. 社会救助覆盖面有限:虽然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群体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覆盖不足。

2. 救助标准不够适应实际需求:现行的救助标准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来说,可能不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3. 救助手段和方式不够灵活:一些受助群体反映,社会救助的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实际需求。

四、调研建议
1. 完善救助标准和机制:针对不同地区和特殊群体的需求,建议不同程度地提高救助标准,同时探索灵活多样的救助方式。

2. 加强救助对象的参与和沟通:在制定救助政策和标准时,应充分听取受助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其实际需求得到有效满
足。

3. 加强社会救助服务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和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困难群体了解到救助政策和服务,有效提高其获得救助的机会。

五、结语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对社会救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希望可以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改进和推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救助工作是一个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支持。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情况、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意见。

三、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社会救助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提供低保、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福利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然而,我们也发现社会救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策的执行存在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于救助标准的认定存在差异,导致一些人无法获得应有的救助。

其次,救助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

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等,仍然面临着生活困境,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再次,救助工作的信息透明度有待提高。

一些人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救助条件,也不知道如何申请救助。

四、问题分析和建议针对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统一标准和程序。

政府应该制定统一的救助标准和程序,确保救助政策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避免因为行政分割而导致的救助差异。

2.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保障。

3. 提高信息透明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救助政策的宣传,提高信息透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自己是否符合救助条件,以及如何申请救助。

可以通过媒体、社区宣传等方式来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

4. 加强监督和评估。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救助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救助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结论社会救助工作在帮助困境人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的作用,提高救助效果,我们有必要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情况、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满意度、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等。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和统计资料,了解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历程、政策法规和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救助对象和社会公众的问卷,了解他们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共发放问卷_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_份。

3、实地访谈深入基层,与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救助对象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访谈了_____个乡镇(街道)、_____个村(社区),访谈对象_____人。

4、案例分析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救助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四、调研结果(一)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情况1、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覆盖了各类困难群众。

2、救助标准逐步提高近年来,各地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例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也有所增加。

3、救助程序不断优化简化了社会救助申请审批程序,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方便了困难群众申请救助。

(二)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满意度1、救助对象的需求救助对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就业援助等方面。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救助工作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解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团队对全国各地的社会救助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提出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建议,为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现状分析1.社会救助的涵盖范围较窄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主要侧重于扶贫、救助孤儿、救助老人等极端困难群体。

然而,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如因自然灾害而受灾的群众、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士等,在社会救助体系中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

应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更广泛的困难群体。

2.社会救助的公平性有待提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待困难群体的态度和救助力度存在较大差异。

有些地方针对特定困难群体的救助政策不够完善,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应得的救助资源。

应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协调合作,确保社会救助政策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3.社会救助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部分社会救助机构在资金使用、救助对象认定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管理和监督漏洞。

一些救助资金抵触到救助对象手中,给予了诈骗分子的机会。

此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

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提高救助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存在问题分析1.社会救助工作投入不足调研发现,虽然我国政府在社会救助工作上投入了一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但与困难群体的庞大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社会救助工作的经费覆盖面和投入力度需要提高,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2.社会救助服务不够完善目前,社会救助服务的形式主要集中在提供经济援助和救助物资上,而对于心理援助、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还相对薄弱。

社会救助应当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改善能力的提升,为他们提供更全面、多元的支持。

3.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不畅通调研中了解到,困难群体对于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不高,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有社会救助政策这回事。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精选5篇)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精选5篇)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精选5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救助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篇1一、“救急难”试点工作初步成效1、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xx区“救急难”工作实行区、镇(街道办)两级负责制。

依托区、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由民政部门牵头,在原民政窗口上,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

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

民政、教体、人社、住建、卫生、计生等部门除办理社会救助窗口转介救助外,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直接受理群众的急难救助申请。

建立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实行市、区、镇(街道)、三级联网,做到救助信息三级共享,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免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

20xx年对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体进行了临时救助,1—10月共为630人次,救助105.59万元。

2、设立“xx市xx区‘救急难’备用金”。

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并吸收社会捐助资金,设立“xx市xx区‘救急难’备用金”,实行专账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

用于救助我区在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家庭。

今年以来我区共救助丁佳馨等11名患白血病、肾病的重病患者,各救助1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3、建立急难对象发现报告机制。

村(居)民委员会是主动发现急难救助对象的责任主体。

发挥辖区城乡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驻村(社区)干部、城乡社区服务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意外事故、家庭成员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主动帮助提出救助申请。

调研报告社会救助

调研报告社会救助

调研报告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社会救助一、引言社会救助是指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生活所开展的一系列帮助措施。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救助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解,以及当前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首先设计了相应的问卷,对社会救助政策、资金使用、服务内容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随后,选择了几个社会救助机构进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社会救助政策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救助政策有所了解,认为政府制定的政策相对完善。

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程度较低,希望政府能加大宣传力度。

另外,一些受访者提出了关于政策的具体问题,如救助标准是否合理等。

2. 资金使用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是透明和公正的,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对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太清楚。

同时,一些受访者认为救助资金的使用效果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好地满足被救助群体的实际需求。

3. 服务内容和效果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广泛,包括了经济援助、就业培训、医疗救助等多方面。

大部分受访者对社会救助的服务内容比较满意。

但也有一些受访者提到,有时候救助的过程比较繁琐,希望能进一步简化程序。

另外,一些受访者认为社会救助的效果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好地解决被救助群体的根本问题。

四、调研结论社会救助在我国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社会救助政策需要进一步宣传和完善,以提高受众的知晓度和政策符合性。

其次,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要更加透明,确保公正和高效。

此外,服务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减少程序上的繁琐,并提高救助效果。

五、改进建议1. 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提高受众的知晓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

2. 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加强监管,确保资金的公正和高效使用。

某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共五篇)

某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共五篇)

某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共五篇)第一篇:某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XX 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区人大常委会XX 年工作要点安排,X 月X 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一行人员,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工作台账等方式,到区民政局对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和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社会救助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区政府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城乡一体、均等覆盖的要求,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在全区建立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为主体,以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制度为辅助,以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老年人实行优惠优待等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截至 XX 年 5 月,全区累计支出社会救助资金 X 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 X 万人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一)救助水平不断提升。

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提升救助水平。

XX 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达到705 元/人月、470 元/人月,较 XX 年分别增长 10%和 22%;城乡低保人均补差分别达到 X 元和 325元,较 XX 年均增长 40 元。

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累计发放城乡困难群众物价补贴 X 万元。

(二)特困人员救助稳步推进。

组织开展特困人员认定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明确供养标准和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落实供养对象照料护理协议,从政策、对象、标准、服务等方面推进特困供养城乡统筹。

全区累计支出特困供养金X 万元,救助供养城乡特困人员X 人。

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区按 300 元/人的标准为城乡特困人员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疫情所带来的影响。

(三)临时救助制度日益完善。

牢固树立为困难群众服务的思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认真落实临时救助有关规定,积极落实镇(街)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完善“先行救助”机制,优化救助程序,不断强化临时救助“救急难”功能。

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年社会救助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生活困难,需要得到社会救助,其中困境的老年人和特殊人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救助对象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年社会救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一项调研报告,从社会救助的需求、目标和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社会救助的需求调查显示,在当今我国社会中,老人、失能等特殊人群和家庭困难者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

其中老人困境更为突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例逐年递增,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以上,老年人救助需求将会成为社会救助领域的重点问题。

此外,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未成年人、孤儿、单亲家庭等,这些人群面临着特殊的生活困境,需要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帮助。

二、社会救助的目标社会救助的主要目标是缓解被救助对象的困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和其他人一样的基本生活服务和社会保障。

同时,社会救助也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和帮助被救助对象获得更稳定的生计和更长远的发展。

具体来说,社会救助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救助对象的生活保障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资助和支持,为家庭困难者和特殊人群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教育等服务。

2. 改善救助对象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居住条件、完善社会服务设施等途径,提高救助对象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加舒适、安全、健康地生活。

3. 培养救助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辅导,帮助被救助对象掌握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减少长期依赖救助的可能性。

三、社会救助的措施为了实现社会救助的上述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 资金支持类提供直接的现金救助、货物或服务券等形式的资助,让救助对象可以获得必要的生活保障。

2. 安置服务类包括收容救助、安置救助、入住救助等形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必要的住宿和生活服务。

3. 医疗保障类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和医疗费用补助,保障救助对象的身体健康。

救助 调研报告

救助 调研报告

救助调研报告救助调研报告一、引言救助是指对处于困境或危险中的个体提供援助和支持的行为。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救助工作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人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救助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以获取对救助工作的全面了解。

调研对象包括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受助者以及社会公众。

三、调研结果1. 救助机构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救助机构的数量在近年来逐渐增加,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救助机构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救助资源相对匮乏。

另一方面,救助机构的规模和专业性参差不齐,部分机构存在资金和人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救助工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 救助工作的问题调研结果还显示,救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对受助者的认定和评估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有需求的人群无法获得及时的救助。

其次,救助资源的分配不公平,一些救助机构更注重形式主义,忽视了真正有需要的人群。

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现象,如假冒救助机构、社会捐款资金的滥用等。

3. 救助工作发展的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一些改进救助工作的建议。

首先,应加强对受助者的认定和评估机制,确保救助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公正性。

其次,需要加强救助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对救助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救助行为,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尽管救助工作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建议加强救助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救助工作的机制和方式,以保障救助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对救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促进救助事业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1] 陈玲. 救助制度中的开放性问题研究[J]. 广州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 77-79.[2] 李华. 救助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与调和[J]. 河北学刊, 2004(1): 44-46.。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社会救助调研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社会救助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1(一)社会救助对象致贫原因多样一是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致贫。

救助对象因患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医疗费用偏高等问题加重了负担。

二是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致贫。

部分贫困户因年老或残疾没有劳动力,无经济收入,生活贫困。

三是文化水平低、收入少。

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人因贫困而失学,文化水平低。

在发展家庭经济时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少,缺乏脱贫致富能力。

四是交通闭塞,生存环境恶劣的外界因素等造成的贫困。

五是自然灾害大量存在。

我州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雪灾、雨灾、冰雹灾害时常发生。

(二)救助水平比较低从总体上看,我州社会救助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保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阶段。

一是生存保障能力有限。

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不高,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不能缓解根本问题。

二是家庭发展需求得不到保障。

城乡困难家庭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子女辍学多;因文化、年龄、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困难群众创业、就业难度大,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

三是救助范围还比较窄。

截止到xx年底,我州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还有136.6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1.97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84.58万人,而目前全州纳入农村低保的只有20万人。

(三)地方财政对社会救助的资金保障机制支撑作用不强**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贫困地区,所属的8个县市财政均为国定贫困县。

县市地方财政力量薄弱,可用于社会救助的经费十分有限,主要依赖于上级拨付的资金予以保障。

且因为多方原因,社会救助的工作经费也较少。

(四)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一是收入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家庭收入核算比较困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救助工作现状调研报告(1)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阐述了关注民生,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大政方略。

在我州全面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进程中,作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中重要职能部门之一的民政部门,关注民生,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救助工作更应全力应对,认真研究和探索现阶段乃至今后稍长一段时期内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趋势,为整合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资源,不断完善救助体系作一些积极的有益的探索。

一、社会救助工作政策依据和现状政策依据社会救助是指政府为帮助维持基本生活有困难或遭遇临时突发事情,造成生活困难的城、乡家庭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经济援助和物质帮助,以确保其能维持基本的正常生活。

现阶段社会救助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人性化特点;社会救助种类呈现多样化,基本能够满足各种救助对象的需要;救助标准逐渐提高,能够解决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困难。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工作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各县市结合各自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全力保障城市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目标。

2、省政府下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州政府下发《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对农村低保范围、审批管理、资金、资金发放及操作规范等作了规定,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了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运作。

目前,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

3、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规定》,全力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大力发展具有我州特色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恩施模式”。

4、20XX年5月,恩施州人民政府出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20XX年10月,州政府对试行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并出台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新实施办法按照“取消病种限制、扩大救助规模、取消或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额度、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原则开展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

5、及时做好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救助工作。

确保灾区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及时治疗。

6、根据民政部及民政厅的相关文件,落实临时救助及其他救助的工作,全力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

我州社会救助工作现状1、城市低保截止到20XX年12月底,全州城市低保人数为53489人,全年下拨低保资金8355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110元。

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从20XX年1月1日起,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统一提高到240元,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73元。

同时,将城市“三无”对象、城市孤儿以及城市艾滋病和结核病患者贫困家庭纳入城市低保,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240元给予了全额补助。

2、农村低保20XX年末,全州农村低保人数扩大到15万人,全年下拨农村低保资金7832万元,人月均补差45元,其中,一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80元,二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50元,三类对象月补助不低于30元。

20XX年3月,在州委、州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争取下,省民政厅为我州再增加农村低保5万人,总数达到了20万人,使农村最困难家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

3、农村五保供养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州民政部门不断创新机制,着力探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恩施模式”,不断加强农村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院办经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五保对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恩施模式”受到了省民政厅和民政部的表彰,中国社会报、新华社等先后多次作了宣传报道,国务院领导也答复认可。

目前,全州共建立了农村福利院110所,五保对象13441人,集中供养9795人,集中供养率为73%,20XX年共下拨五保供养资金1386万元。

根据省厅文件规定,从20XX年起,集中、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以及农村散居供养孤儿的供养标准将各提高300元,分别达到1800元/年、1300元/年、1500元/年。

4、大病医疗救助我州于20XX年开始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试点。

几年来,全州累计救助20多万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困难群众患大病的医治困难。

20XX年,我州按照“取消病种限制、扩大救助规模、取消或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额度、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医疗救助的改革发展。

在救助范围、起付线、救助金额等方面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

同时,对住院治疗的低保对象免收挂号费、诊断费,注射费、观察费、住院床位费优惠50%,手术费、辅助检查费优惠30%,常规性药品优惠10%。

5、临时救助和其他救助一是及时做好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我州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常年需救助灾民40万人左右。

每当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州及县市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对灾区群众给予救助,确保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治疗。

二是做好临时救助工作。

为及时缓解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困难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按照上级要求,我州及时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州民、财两家联合行文,明确了救助制度和管理办法。

城市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800元,农村居民每户每年救助标准一般不超过400元。

三是落实好艾滋病、结核病孤儿救助。

对未满18周岁、父母双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或父母一方因艾滋病或结核病死亡,另一方因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艾滋病和结核病孤儿,按照人月均200元给予生活救助。

20XX年,全州临时救助人数5000多人。

四是落实对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职工救助工作。

从20XX年3月1日起,享受40%救济的对象每人每月提高25元;不符合40%条件的其他救济对象每人每月提高20元。

在各类救助资金的发放上,全州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全部委托金融系统,实行一折或一卡通的社会化发放形式,杜绝了资金发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发生,保证了资金的运行安全。

二、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来,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保障民权的工作力度逐年加大,中央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增多。

社会救助工作职能也从原单一的应急救助,逐步拓展到十余项分类明确的单项社会救助工作。

由于工作任务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加大,管理工作难度也逐步加大,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矛盾也逐步凸现出来,现就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概括如下:现行救助政策与个人需求存在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州社会救助的范围和标准在逐年扩大和提高,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总体保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一是生存保障能力有限。

目前的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不高,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灾民救助等只能缓解部分困难,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是家庭个人发展需求得不到保障。

城乡困难家庭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子女辍学多;因文化、年龄、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困难群众创业、就业难度大,收入十分有限,家庭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解决。

三是救助范围还比较窄。

以农村贫困群众为例,截止20XX年底,我州农村建档立卡的绝对贫困人口万人,而目前全州纳入农村低保的只有20万人,还有32万人未能纳入农村低保。

四是救助程序、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简化和健全。

要逐步建立监管到位、程序简化、救助及时的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政策衔接机制有待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

而现行的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又多为独自依赖于其职能部门的独立行政。

某些方面虽有协调,但从系统工程来看,许多救助工作还应当整合,救助政策还应做好衔接,部门之间还应进一步加强配合。

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住房就业援助等多项制度,但诸多救助制度还没有专门的条例,存在管理多头,条块分割的问题。

地方财政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资金保障支撑作用不强恩施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贫困地区,所属的8个县市财政均为国定贫困县。

县市地方财力薄弱,可用于社会救助的经费十分有限,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绝大多数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省级财政补助,地方财政投入少,甚至按比例配套的经费都难以落实。

且因为多方原因,社会救助的工作经费也较少或难以落实到位。

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与社会救助工作不相适应我州目前仅民政部门承担的社会救助工作对象50万余人,每年还有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救助对象40万人左右。

从而形成各类社会救助对象不一、标准不一、政策不一样,但一样的是所有救助对象的家庭贫困状况的前期调查摸底都必须到户到人。

其工作量很大,政策性要求也较严。

但目前我州基层救助网络平台薄弱,救助机构和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社会救助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州及8县市仅有低保工作人员22名,88个乡镇办低保工作人员159人,其中75人为兼职,存在着严重的事多人少,工作疲于应付的局面。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和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事关长远,事关社会的稳定。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整合政策资源、建立切实有效的协调机制1、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

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保证。

一是各级政府应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其职责主要是统一政策,协调步伐,全面管理与监督社会救助工作。

二是应建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边救助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及其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定期交流信息,协商救助行动,逐步形成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救助资源,形成强大的整体推进合力。

在乡镇办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建立统一的服务工作平台,并依托这一中心搞好社会救助的受理、审查、申报、资金发放等工作,避免多头申报、多头救助、缺失救助,实现救助项目互补和救助效能最大化。

着力推进救助信息化,建立救助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动员党政、媒体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力量,通过纪检、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健康发展。

2、搞好社会救助体系各项制度间的衔接配套社会救助体系内容丰富,要素较多,头绪复杂,涉及面广,必须统筹考虑,整体设计,侧重提升制度的整体效能,应重点在两个层次上做好衔接配套:一是对各单项救助制度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规范,使各项救助制度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