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档案中心工程基地地形图测量及物探要求
物化探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53—95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①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物化探工程测量基本要求、技术设计、控制测量、规则与非规则测网点布设、观测资料整理、质量检查与验收及技术总结报告之编写。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地勘行业内开展大、中、小比例尺地面物化探工程测量工作。
2名词术语2.1物化探工程测量应用大地、航测与工程测量等方法,解决物探化探测量领域内的三维定位问题,统称为物化探工程测量,又称物化探测地。
2.2规则测网按照物化探工作比例尺所规定的测点点距、线距构成的矩形或方形测网称之为规则测网。
2.3非规则测网2.4航空象片定位测量应用航空摄影象片上地物或地表特征点的影象,于实地辨认其位置,航测内业解求三维坐标的方法,称之为航空象片定位测量。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5-09-14批准1996-03-01实施2.5物化探GPS定位测量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即全球定位系统。
用其三维定位技术来确定物化探控制加密点或测点平面位置与高程的方法,称之为物化探GPS定位测量。
2.6精测剖面为了研究物化探异常进行定量推断解释或确定勘探工程位置时所布设的剖面,称之为精测剖面。
典型剖面为了了解异常特征,以定性解释为主或作概略定量推断解释时所布设的剖面,称之为典型剖面。
3基本要求3. 1坐标与高程系统3.1.1坐标系统暂时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1.2平面控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当物化探工作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 000时采用3°带,小于1∶10000时采用6°带计算平面坐。
3.1.3在国家控制点稀少地区大比例尺物化探工作中的小面积测区,当无条件进行连测时,允许采用其它平面和高程系统或假定坐标系统。
假定坐标系统可以在已出版的地形图上量取概略坐标和高程值,作为工区起算点,并埋设固定标志,以便必要时与国家控制连测。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测量物探勘察道路检测技术要求
测量、物探、勘察、道路检测技术要求一、测量技术要求1、测设要求1.1测量内容地形图测量。
1.2采用的平面、高程控制系统坐标系统:佛山大地2000坐标系。
高程系统(基准面):1985国家高程系统。
精度要求:一级导线,四等水准。
1.3测量要求1、测量范围:地形图测量必须遵循《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测设范围为本项目行车道边线向外至第一排建筑物边线。
2、测量比例尺:1:500。
3、地形图测量具体要求(1)地形图应标示本项目及被交路走廊带范围内建筑物、道路边界、标示道路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或人行道)、桥梁、树池、雨水口、独立地物、电线杆、各类井盖、各类交通标志基础、水系、交通设施、植被等各类地物、地貌要素及各类控制点。
(2)地形图应标示现状地下管涵等构造物的位置,标示管涵尺寸,上下游涵底标高。
(3)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0.6mm。
地形图上高程点的注记,当基本等高距为0.5m时应精确至0.01m,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应精确至0.1m。
(4)横向测至道路两旁第一排建筑物边线,如果建筑物距中线距离大于50m,则测设50m范围。
(5)平交口范围,被交路交叉点两侧各200m范围。
(6)现状道路两侧较大的乔木,应在地形图上标示出准确位置。
(7)现状人行道路缘石的轮廓线,应在地形图上标示出准确位置。
2、高程测设要求(1)高程测量前,应对水准点逐一进行检测。
当需补设、迁移、恢复水准点,均应进行联测,其精度要求同见规范规定。
(2)水准点距定测中线的距离应大于50m,小于200m,否则应补设或迁移水准点。
(3)中桩高程测量时,应测量中线上所有桩志处的地面标高,并起闭于水准点,其闭合差≤30L mm。
鉴于本项目为旧路路面改建高程,对测量要求精度高,应采用水准测量进行中桩高程测量。
3、建筑物平面测量要求(1)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需测绘。
(2)测量建筑间的间距,巷子的宽度等需在平面图上准确表示。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第四章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第四章前言本章为《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的第四章节,主要针对地基基础勘察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方法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建筑安全和工程质量。
第一节勘察设计原则第一条勘察设计目的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
第二条勘察设计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结构特点。
第二节勘察技术要求第三条勘察范围勘察应覆盖整个建筑场地,确保对地基条件有全面的了解。
第四条勘察深度勘察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
第五条勘察方法钻探取样。
地质雷达探测。
地球物理勘探。
第三节勘察数据分析第六条数据收集收集地质、水文、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第七条数据分析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地下水条件分析。
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第四节设计技术要求第八条设计原则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设计规范。
结合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点进行设计。
第九条设计内容地基承载力设计。
基础类型选择。
基础尺寸和配筋设计。
第十条设计方法理论计算。
经验公式。
模型试验。
第五节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一条地基处理目的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地基处理方法压实。
桩基。
地基加固。
第十三条地基处理设计确定处理范围和深度。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设计处理方案。
第六节施工技术要求第十四条施工准备审查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
准备施工设备和材料。
第十五条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检查。
第十六条施工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
不合格部分应及时整改。
第七节安全与环境保护第十七条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第十八条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
第八节附则第十九条规范修订本规范由深圳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修订,经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条生效日期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地质勘查测绘中GPS-RTK技术
地质勘查测绘中GPS-RTK技术发布时间:2023-01-15T06:22:13.06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9月18期作者:苏波[导读] 在地质勘查测绘阶段,通过GPS-RTK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质勘查测绘的效率苏波江苏华东有色深部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地质勘查测绘阶段,通过GPS-RTK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质勘查测绘的效率。
为了能够对GPS-RTK技术的应用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本文在阐述地质勘查测绘工作要求的同时,对GPS-RTK测绘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分析表明GPS-RTK测绘技术的应用在实践阶段可以提高测绘的数据精度,同时具有简便、快捷性,能够给该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帮助,该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地质勘查;测绘;GPS-RTK;技术分析引言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测绘技术得以出现。
新型测绘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野外测绘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局限性,满足促进测绘发展的需求。
GPS-RTK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类型,具备便捷的数据采集能力和显著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大的提高了矿产测绘的效率以及质量。
因此对GPS-RTK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提高地质勘查勘查各项工作开展有着重要帮助。
1 概述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是GPS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的简称。
这是一种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实时解算并进行数据处理,在1~2秒时间内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
与静态定位方法相比,定位模式相同,仅要在基准站和流动站间增加一套数据链,实现各点坐标的实时计算、实时输出。
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RTK测量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深基坑施工中的工程测量要求
深基坑施工中的工程测量要求深基坑施工是指在地下施工中挖掘的一种大型基坑,一般用于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等工程。
深基坑施工具有复杂性高、风险大等特点,对工程测量的要求也非常高。
本文将从基坑的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基坑的准确定位和确定基坑开挖的范围。
通过测量可以确定基坑的位置和大小,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基坑开挖的控制和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基坑的变形和沉降进行监测,以保证安全施工。
3.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和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和监测对于基坑的稳定和安全施工至关重要。
1.全站仪法。
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的现代测量仪器,可以实现位置、方位和高程的三维测量,适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任务。
2.激光测距仪法。
激光测距仪可以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的时间差来准确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适用于测量基坑开挖的深度、坑底的平整度等。
3.GPS定位法。
GPS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卫星定位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高程,适用于大面积的基坑测量。
4.施工测量法。
施工测量法是指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简单测量,如使用经纬仪、曲线板等进行测量。
1.高精度测量。
基坑施工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选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并且进行定期的校验和校准。
2.动态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基坑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动态监测,可以使用动态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3.数据处理和分析。
基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测量数据,需要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
在深基坑施工中,测量工作需要与其他工种密切合作,进行实时的沟通和协调。
同时,测量工作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深基坑施工中的工程测量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其要求包括准确定位和确定基坑范围、基坑开挖的控制和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和监测等。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法、激光测距仪法、GPS定位法和施工测量法。
勘察技术要求供参考
1、执行规范、成图规格1.1、执行规范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测量、物探、勘探等相关规范标准。
1.2、成图规格(1)、地形平面图为带状图,比例尺1:1000。
(2)、地形纵断面图对应平面的带状图1:1000比例尺;竖向1:100比例尺。
(3)、地下综合管线图对应地形平面图在其上绘制出所有地下管线,并在每根管道上标注以下内容:管道名称、管径(运行或设计压力)、埋深(注明管顶、管中或管底,或统一规定金属管道埋深均指管中埋深,非金属管道埋深均指管顶埋深)、管道材质。
在管线的管径变径点、阀门、分支点、交接点(主要指站)要特别注明坐标点。
如:燃气DN500(1.6MPa)/1.50m钢,给水DN300/2.0m钢,排水DN1200/3.5m混凝土。
(4)、地下设施,如电缆沟、排水箱涵、阀门井等,需标注出覆土深度、箱涵尺寸(宽度和高度)、阀门井尺寸(长宽高)等。
如:电力(0.8×0.4)/0.0m混凝土,排水(3.5×1.2)/1.0m 混凝土。
2、测量技术要求2.1测量范围管道内(高速)侧:管道中心线至高速公路现状边线。
管道外侧:管道中心线向外偏100米范围2.2 其他要求门站及高中压调压站围墙外50米范围内进行现场测绘1:1000数字化地形图(在当地已收集到的地形图基础上修测),同时应明确核实设计管道两侧各15米、门站及高中压调压站围墙外30米范围内地上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3、物探技术要求3.1探测范围设计管道两侧各10米、门站及高中压调压站围墙外5米范围内。
3.2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探测3.2.1技术要求1)查明天然气管线两侧10米范围内地下管线,道路路口扩大为20米。
2)查明电力管(沟),查明范围内所有电力电缆附属设置,查明高压、超高压铁塔基底的电力引线走向、电压及引线条数。
3)查明电信管线,标明管道的起始人(手)孔编号和末端人(手)孔编号,查明范围内所有电信电缆附属设置。
4)查明范围内各种给排水管道及附属设施。
工程勘察
绪论(一)工程地质测绘的技术要求从客观上讲,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区的自然条件。
当测区切割强烈,岩层出露条件良好,地貌形态完整,井、泉出露充分时,就可较全面地查明测区地表的地层岩性、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较好地得到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形成和空间变化的初步概念,通过分析可对地下地质情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推断,测绘质量就会高些。
反之,当测区植被发育,岩层出露条件很差,地貌形态不清,井、泉地下水出露很少时,测绘质量必然会有所降低。
这些客观条件是人为因素难以改变的,但为了保证测绘质量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主观上可以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测绘的质量。
1 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择一般而言,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越大,图中所能表示的各种地质内容便越详细,位置越具体,质量越容易得到保证。
但所需的测绘工作量也越多,越不经济。
因此,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比例尺,使测绘成果既能满足工程建筑对地质的要求,同时又最经济,便成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工作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
工程建筑对地质条件研究程度的要求主要取决于设计阶段。
在工程设计的初级阶段,属于规划选点性质,往往有若干个比较方案,建筑场地的位置并不具体,测绘范围较大,对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要求不高,因此,可选用较小的比例尺以节省测绘工作量。
随着设计阶段的提高,建筑场地的位置越来越具体,测绘范围越来越小,对地质条件研究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选用的比例尺也将越来越大。
在同一设计阶段,测绘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测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及其重要性。
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规模大而重要者,就需选择较大的比例尺。
因此,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选择的基本原则是:(1)与勘察阶段相适应。
初级阶段,采用较小比例尺,高级阶段,采用较大比例尺。
(2)充分考虑测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及其重要性。
具体来说就是:(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可选用1﹕5000~1﹕50000。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1)工作布置参照《工程地质调查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地区性技术规范,工程地质测绘不采用平均布点的方法,主要对不良地质及重要工程构造物部位加密,次要部位、露头好、地质条件简单清楚地段观测点适当放稀。
(2)主要地质技术要求①工程地质测绘采用1:2000地形图作为底图,范围为线路轴线两侧300米。
并对隧道洞口作1:500工程地质测绘,范围为洞口前后左右200m。
②各种填图误差应≤2mm,具有特殊意义的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地面裂缝等可夸大表示。
③基岩应划分到岩性组、段,第四系划分至成因类型,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为岩性综合体或岩性类型。
地貌单元以台、谷、洼地、陡崖等微地貌为主要研究对象。
④考虑到该项目勘察比例尺较小,线路较长,观测点密,重复内容较多的特点,在具体调查时用专门性地质卡片或表格填写。
(3)主要调查内容①调查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构造特征,对边坡应查明岩层层理、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产状以及组合关系与形势。
②查明各类构造的类型、产状、几何要素,岩层破碎风化的成因、规模及影响范围。
③查明土的类型、成因、地层年代、结构特征、物质成分、粒径大小、密实程度等。
④调查冲沟汇水面积和发育状况,如各部位切割深度、纵坡、横断面类型、沟壁稳定坡度、坡高、溯源侵蚀状况。
⑤除收集一般气象资料外,还应调查最大降雨连续时间、强度、出现年份。
⑥查明沿线井泉分布、含水层、隔水层性质等水文地质条件。
确定地下水的类型、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⑦对煤线和煤层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访问和实地调查,详细查明须家河组含煤地层各煤层(线)厚度、煤质、瓦斯含量、地下水及煤层顶底板特征。
⑧查明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是滑坡、泥石流、陡崖下的危岩的分布、规模、特征。
评价其稳定性与危害性。
提出可行的工程治理方案。
⑨对场地岩溶发育进行调查,查明岩溶发育形态、特征、规模,评价其危害性。
⑩对线位通过区河流的水位、洪水位、流速、流量、汇水区域资料进行收集和调查,尤其重视隧道洞身以上的冲沟和溪沟的调查。
工程地质测绘的技术要求和准备工作
工程地质测绘的技术要求和准备工作
工程地质测绘是为了在工程建设中准确了解地质情况,从而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
其技术要求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要求:
a. 测绘精度要求高,通常要求在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形地貌等方面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b. 测绘方法要科学合理,根据具体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测绘方法,包括地面测量、遥感测量、地球物理勘探等。
c. 数据处理要求严格,测绘后的数据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 专业知识要求丰富,测绘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地质知识和测绘技能,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地质信息。
2. 准备工作:
a. 地质资料收集,在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前,需要收集相关
地质资料,包括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地形图等,以便为测绘提
供参考依据。
b. 测绘仪器准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绘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GPS定位仪、遥感影像设备等。
c. 测绘方案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测绘方案,确定测绘区
域范围、测量方法和测量密度等。
d. 人员培训,对参与测绘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
保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测绘的技术要求和准备工作需要在测绘精度、科学方法、数据处理、专业知识等方面做好准备,同时在资料
收集、仪器准备、方案设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可靠的测绘
数据。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基本要求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基本要求1、岩石出露或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对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可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
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宜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搜集资料时,宜包括航空相片、卫星相片的解译结果。
在详细勘察阶段可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作补充调查。
3、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场地及其附近地段。
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绘的比例尺,可行性研究勘察可选用1:5000—1:50000;初步勘察可选用1;2000~1:10000;详细勘察可选用1:500~1:2000;条件复杂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2)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滑坡、断层、软弱夹层、洞穴等),可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3)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不应低于3mm。
4、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密度和定位应满足下列要求:1)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标准层位和每个地质单元体应有地质观测点;2)地质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成图比例尺和工程要求等确定,并应具代表性;3)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头,当露头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探坑或探槽;4)地质观测点的定位应根据精度要求选用适当方法;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软弱夹层、地下水露头和不良地质作用等特殊地质观测点,宜用仪器定位。
5、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与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2)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应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应区分新近沉积土、各种特殊性土;3)查明岩体结构类型,各类结构面(尤其是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和性质,岩、土接触面和软弱夹层的特性等,新构造活动的形迹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4)查明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来源、排泄条件,井泉位置,含水层的岩性特征、埋藏深度、水位变化、污染情况及其与地表水体的关系;5)搜集气象、水文、植被、土的标准冻结深度等资料;调查最高洪水位及其发生时间、淹没范围;6)查明岩溶、土洞、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沟、地面沉降、断裂、地震震害、地裂缝、岸边冲刷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形成、分布、形态、规模、发育程度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7)调查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n向,包括人工洞穴、地下采空、大挖大填、抽水排水和水库诱发地震等;8)建筑物的变形和工程经验。
物探测量基本知识
物探测量基本知识(2)
点位46 27 05.1 124 54 32所在图幅:
45
46
47
121
122
123
124
126
51
物探测量的基本方法
物探测量基本知识(3)
1、全球定位GPS RTK测量
静态GPS控制网示意图
RTK施工作业示意图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目标:102138 距离:23.45M 方位角:34.2431 高差:3.41M
目标:102138 前面:20.12M 右面:15.28M 高差:3.41M
GPS RTK测量仪导航放样示意图
LEICA仪器显示方式
TRIMBLE仪器显示方式
2、全站仪测量
物探测量基本知识(3)
测站 后视 测线点 角度 距离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物探测量基本知识(4)
时间t0
距离s
时间t1
S=(t1-t0) ×c
规范和设计对测量的基本要求:
三维需要建立GPS控制网,以取得工区的转换参数,建立新的RTK基准站
二维工区可通过静态基线测量发展RTK基准站,不建立GPS控制网
点位复测率不小于1%
三维放样误差不大于0.5米,二维不大于1米(特殊点除外)
物探测量基本知识(1)
空间直角坐标 建立在地球椭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上用X,Y,Z表示的坐标。如: X= -2519253.647 Y= 3610090.885 Z= 4600091.835
对“地形图”的认识
物探测量基本知识(2)
10万 图上1厘米=实地1000米
5万 图上1厘米=实地500米
地震施工测量人员仪器配置(一般情况下): 三维队: 仪器:1+7(1个基准站,7个流动站) 人员:11个(1个测量组长,2个计算 员,8个测量员) 二维队: 仪器:1+2(1个基准站,2个流动站) 人员:5个(1个测量组长,1个计算 员,3个测量员)
深圳档案中心工程基地地形图测量及物探要求
深圳大学食堂拆建工程勘探任务书
一、地形勘探要求
1.地点和范围:本项目位于深圳大学校内文山湖周边,原有建筑为深大少儿园。
基地北侧粤海门客舍,南侧和西侧相邻建筑为学生宿舍,
东侧为大片绿地,详尽测量范围详见附图1。
2.测量面积为: 10475 平方米。
3.测量比率: 1:500
4.内容要求 :
依照现行国家、行业及地区的规范、规程、标准等的要求执行,并应注明所有修筑物、周边道路尺寸、标高等现有设施;精度吻合测量比率要求,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成就要求:勘探成就文本文件十六份,电子文件六份
附图 1:深圳大学食堂拆建工程测量范围图。
二、地下管线及修筑物勘探要求
1.地点和范围:本项目位于深圳大学校内文山湖周边,原有建筑为深大少儿园。
基地北侧粤海门客舍,南侧和西侧相邻建筑为学生宿舍,东侧为大片绿地,详尽测量范围详见附图 1。
2.测量面积为: 10475 平方米。
3.测量比率: 1:500
4.内容要求 :
查明测量范围内所有的地下管线、修筑物和阻挡物等地下埋藏物,依照现行国家、行业及地区的规范、规程、标准等的要求执行并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5.成就要求:勘探成就文本文件十六份,电子文件六份。
附图 2:深圳大学食堂拆建工程地下管线勘探范围图。
深圳大学
2017年 08 月 09 日。
地形图勘测工作大纲(修改稿)
地形图测绘和管线探测工作大纲1、工程概况受****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市政工程项目现状地形图测绘任务和地下管线探测任务。
通视条件一般,地形起伏不大,属中等复杂区域。
根据委托方指定的测绘范围和测绘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工区的具体地形条件,我院对工程的内外作业进行了精心组织,制定了相关措施,为圆满完成该工程提供了技术、安全保证。
根据业主指定的测绘范围和测绘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工区的具体地形条件,我院对工程的内外作业进行了精心组织,制定了相关措施,为圆满完成该工程提供了技术、质量、安全和职业健康卫生保证。
2、勘测执行的主要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5)、《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6)、《《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3、测绘技术方案3.1、平面控制测量本次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一级导线测量。
由于本次平面控制测量的控制点不仅要作为地形图测绘的首级基本控制点,也将作为施工测量的首级基本控制点,因此平面控制测量要求采用较高测量精度、点位要稳定和易于保存。
控制测量拟采用一级附合导线实施,选点保证每点与其他的相邻点通视,且布点均匀不易被破坏,由于本测区属困难区域,通视较差,控制点点距宜为200m~300m之间,采用埋石的方法进行建造,个别因情况点距可在150m左右。
采用四台中海达V8 star 静态GPS双频接收机按E级GPS测量精度观测,同步观测时间平均约60分钟,平均重复设站数大于1.6的要求。
基线解算和平差采用随机软件在微机上进行,同步三边环线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最大小于9 ppm的限差要求,同步三边环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小于15 ppm限差的要求,异步闭合环线坐标分量闭合差最大小于50mm的限差要求,异步闭合环线全长闭合差最大小于70mm的要求,基线复测较差最大小于30m的限差要求,GPS控制网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小于1/15000的要求,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小于±20.0mm的要求,均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的要求, 然后严密平差求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物探工作设计书(高精度磁测和激电测深)
目录一、序言 (1)二、设计工作量 (1)三、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1.测地工作 (1)(1)测网布设原则 (1)(2)测网布设 (1)2.高精度磁测 (2)(1)仪器噪声测定 (2)(2)一致性测定 (2)(3)基点选择及日变站的建立 (3)(4)日变观测 (4)(5)野外测量 (4)(6)磁参数测定 (4)(7)质量检查 (5)(8)野外资料整理 (6)(9)图件编制 (7)3.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 (7)(1)仪器性能检查 (8)(2)装置类型选择 (8)(3)仪器参数的选择 (8)(4)极距的选择 (9)(5)供电电流 (9)(6)测量要求 (10)(7)电参数测定 (12)(8)质量检查 (12)(9)资料整理及图件绘制 (13)四、野外工作时间安排 (14)五、提交初步成果及时间 (14)六、经费预算 (14)1.编制依据 (14)2.经费预算 (15)一、序言二、设计工作量三、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测地工作执行标准:《地质调查GPS测量规程》(DZ/T2002)。
(1)测网布设原则高精度磁法扫面依据《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中对1:2000高精度磁测工作网度的基本要求,结合工区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在技术规程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采取半自由网的方式进行高精度磁测工作。
测区网度20 10m。
测区内在地形条件无法到达的情况下,操作员根据野外实际对线、点进行局部调整甚至舍弃部分测点。
根据区内地质构造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为使测线能尽可能地切过不同构造单元,同时提高野外生产效率,测线布设为南北向,即坐标方位0°。
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依据《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93)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0070-93)中对1:2000激电测深工作网度的基本要求,结合工区自然地理、交通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在技术规程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采取规则网的方式进行激电测深工作。
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内容
1 地形图测绘1.1 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形图测绘使用的依据。
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实地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手段和作业方式等情况决定;图根点的密度不得小于每平方公里14个。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2米,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米。
图根控制点宜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并应设定标志,相邻点间必须通视。
根据实地情况结合目前的测量设备以及技术手段,本测区图根控制点的平面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作为测站点测图。
由图根点上可支出一个支点,支点边长不宜大于地形点最大于400米。
1.1.1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施测时的要求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应闭合或符合于路线等级控制点上。
当需要加密时,图根控制点不宜超过两次符合;条件受限时,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的边数不得超过3条。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全长小于3000米,平均边长300米,40,不小于1个测回,测角中误差小于±20秒,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小于n 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4000。
组成节点后,节点间或节点与起算点的长度不得大于2100米。
1.1.2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基本等同首级GPS控制测量的要求。
区别为标准差计算时固定误差a和比例误差系数b的取值不同,图根控制测量时a取10mm,b的取20mm/km。
测定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时,必须联测6个等级高程控制点用来进行高程拟合。
1.1.3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 RTK测量方式施测时的要求图根点的平面和高程采用实时动态定位求取时用于求取转换参数的点必须能够控制测区围,平面点不得少于四个,高程点不得少于6个。
1:1000 1:2000 1:5000比例尺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
国家测绘总局、国家地质总局制定1:1000 1:2000 1:5000比例尺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关于颁发《1:1000 1:2000 1:5000 比例尺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国家测绘总局1966年主编的《1:1000 1:2000 1:5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草案(地质勘探专业)》,和原地质部编订国家测绘总局1965年修订的《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已经使用多年。
鉴于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原规范许多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国家地质总局根据地质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和补充。
现将修订的《1:1000 1:2000 1:5000 比例尺地形、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印发供地质勘探部门使用。
希各单位在执行中地质勘探工程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提出意见,以使本规范逐步完善。
国家测绘总局1966年主编的《1:1000 1:2000 1:5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草案(地质勘探专业)》,和原地质部编订国家测绘总局1965年修订的《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停止使用。
国家测绘总局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三日第一章平面控制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条一个矿区应采用同一的平面坐标系统。
控制网的平面坐标在有条件时应与全国坐标系统联测。
第2条平面控制网的观测成果应归化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上,并按高斯正形投影计算其在3°带内的平面直角坐标。
有特殊需要时,控制网的边长可化归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也可采用3°带的分界子午线或其它任意轴子午线。
独立控制网测区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且无发展远景时,可直接在平面上计算。
第3条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及加密关系应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测图比例尺、发展远景,因地制宜地选择经济合理的布网方案。
第4条各级三角测量的精度及规格要求如表1。
第5条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与要求:1、独立三角网:一般按测区形状布设三角网、单锁、双锁或中心多边形;2、加密三角网:在高级控制网基础上,以插网、或插点的形式进行加密。
地形图测量和地下管线技术要求
1 : 5 0 0 地形图测量和地下管线技术要求一、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地形图测量除满足《城市测量规范》CJJ-99的要求外,另外,地形图中应明确以下内容:1、测量范围内的详细地形、地貌及标高。
2、详细测出测量范围内所有建、构筑物和高压线的位置及标高,并注明距道路红线的距离以及结构类型、高度和特殊要求等。
3、详细测出测量范围内所有与道路相交、衔接道路的位置、标高、断面组成、路面结构类型及道路设施。
4、测量应提交的成果资料:1)、技术总结报告(含1:500地形图图纸)四份(文本)。
2)、测量成果含CAD World格式光盘一张,电子版地形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分层清晰。
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要求1、探测内容1)详细探明各类地下管线的种类、材质、管径(或断面尺寸)、平面位置、管顶(底)标高以及走向、连接关系和埋设方式。
2)绘制彩色综合管线图和打印管线点成果表。
2、探测要求1)对测量范围内的给水、污水、雨水、煤气、电力(含路灯电缆)、电信管线(含交通监控管线),均应查明它们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规格、材质及连接关系等,并现场绘制地下管线调查图。
2)每种管线调查均应在现场设置管线点标志,隐蔽管线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30米,交叉道路,曲线部分应适当加密。
管线点编号采用管线代号与管线点顺序号组成,对于各种管线用以下方法表示:(1)给水管点号为J n (n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蓝色表示;(2)污水管点号为W(n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青色表示;(3)雨水管点号为Y n (n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40号颜色表示;(4)煤气管点号为M n(n表示点的编号),图上用紫色表示;(5)电力管点号为L n表示(n表示点的编号),路灯为LDi,图上用红色表示;(6)电信管点号为D n (n表示点的编号),信号灯为DA n,图上用绿色表示。
3)地下管线探查精度(1)隐蔽管线点水平位置限差与埋深限差应符合表1规定。
物探检查要求及检查表
精品资料附件 5地球物理勘查野外原始资料检查要求一、检查要求主要为设计总体实施状况、野外工作质量、野外原始资料及野外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重点是野外工作质量与野外原始资料。
二、检查内容1.设计总体实施状况(1)工作部署,主要指总体工作布置、工作进度、进展,资料整理、异常查证工作安排等。
(2)技术方法,主要指仪器校验、方法试验、方法技术。
(3)实物工作量,包括测线长度、控制面积、异常查证及有关剖面性、试验性工作等。
(4)野外质量检查结果。
(5)其他有关设计或技术规范执行情况。
(6)取得初步成果,主要指异常评价及解释,获得地质找矿效果等。
2、野外工作质量(1)仪器标定、校验、仪器一致性等达到的技术指标。
查看用于生产的(包括备用的)仪器是否配套,仪器精度是否满足设计书的要求;检查施工单位在生产前,是否对仪器性能、观测精度和各仪器间的一致性进行了现场校验。
(2)测网布设方法及精度,测点标志等。
查看测区部署图、实际点位图和物探测量参数图以确定:测区范围是否与认定的设计书一致;测网布设的比例尺、测线方向、测点密度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当测区内有意义的异常未封闭时,是否增加了必要的工作量以保证异常完整。
(3)野外观测、计算等方法技术及精度,物性测定方法技术及精度。
查看野外工作方法是否正确,测点观测的记录(记录本和仪器内存记录打印件)是否齐全、准确,并确定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要求。
查看测地工作及GPS、地形图定点的各种记录是否齐全、准确。
查看野外观测质量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准确,检查内容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书的要求,重点是:①测点观测的质量检查是否随着野外工作的展开经常进行(不允许野外工作全部结束后再进行总的突击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②野外观测质量检查是否按“一同三不同”(同点位、不同时间、不同仪器、不同操作员)的方法及时进行。
③检查点是否在时间、地段上具有代表性;对解释推断、检查验证有关键意义的地段是否进行了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食堂拆建工程勘察任务书
一、地形勘测要求
1.地点和范围:本项目位于深圳大学校内文山湖附近,原有建筑为深大幼儿园。
基地北侧粤海门客舍,南侧和西侧相邻建筑为学生宿舍,东侧为大片绿地,具体测量范围详见附图1。
2.测量面积为:10475平方米。
3.测量比例:1:500
4.内容要求:
按照现行国家、行业及地区的规范、规程、标准等的要求执行,并应标注所有构筑物、周边道路尺寸、标高等现有设施;精度符合测量比例要求,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成果要求:勘察成果文本文件十六份,电子文件六份
附图1:深圳大学食堂拆建工程测量范围图。
二、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勘察要求
1. 地点和范围:本项目位于深圳大学校内文山湖附近,原有建筑为深大幼儿园。
基地北侧粤海门客舍,南侧和西侧相邻建筑为学生宿舍,东侧为大片绿地,具体测量范围详见附图1。
2.测量面积为:10475平方米。
3.测量比例:1:500
4.内容要求:
查明测量范围内所有的地下管线、构筑物和障碍物等地下埋藏物,按照现行国家、行业及地区的规范、规程、标准等的要求执行并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5.成果要求:勘察成果文本文件十六份,电子文件六份。
附图2:深圳大学食堂拆建工程地下管线勘探范围图。
深圳大学 2017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