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与我国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创新

合集下载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已被互联网和其他新兴媒体所冲击。

新时代下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成为了摆在该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媒体融合不仅可以帮助新闻出版业实现创新发展,更具有推动传媒产业整体升级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融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需要加强与互联网媒体的融合。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开设网络平台来传播新闻信息,并加大网上新闻的推送力度,使自己的信息传播更加立体和多样化。

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媒体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推广新的媒体技术,实现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共享新时代的新闻出版业需要致力于线上线下融合共享的发展。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信息的全方位传播和共享。

传统媒体可以将纸媒和电子媒体相结合,通过电子版报纸等方式将报纸内容推送到互联网上,实现信息的更广泛传播。

传统媒体也可以利用线下资源,在线上展开多方位报道,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和共享。

三、加强与社交媒体的融合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与社交媒体的融合来拓展传媒的影响力。

传统媒体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通过发布新闻资讯、参与热门话题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用户。

传统媒体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提供更加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内容。

移动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媒体需要加强与移动媒体的融合,通过开发手机应用、移动阅读器等方式,将新闻内容更好地传播到移动终端上。

移动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与移动媒体的结合,实现新闻内容的即时发布和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提升传媒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媒体在传媒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媒体需要加强与其他新兴媒体的融合,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

四位一体,融创合一我国媒体融合正式迈入3.0时代

四位一体,融创合一我国媒体融合正式迈入3.0时代

702020年第23期总第377期VIEW ON PUBLISHING四位一体,融创合一:我国媒体融合正式迈入3.0时代文/王彦琦 张海在媒体融合1.0时代,互联网的诞生让诸多媒介实现了终端融合,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发布成为媒体叠加效应的关键。

进入媒体融合2.0时代后,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媒体融合逐渐从传统媒体视域扩散至多媒体视域,并且利用用户标签的内容分发实现了社交化传播[1]。

无论是1.0时代还是2.0时代,媒体融合都仅仅是“叠加”而非“融合”,只有回归到“以人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深度融合。

随着技术创新、国家政策实施、行业发展、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媒体融合驶入纵深水域,形成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全面贯通内容、渠道、平台、产业融合机制的3.0生态圈。

2019年5G技术商用牌照发放以来,在新兴技术赋能与新媒体赋权双重作用下的媒体融合呈现全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近两年我国传媒政策主要围绕媒体大融合背景展开,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等,“利用这次契机建设一个高起点的现代传播网络”成为学界和业界热议话题之一。

以5G、AI、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是媒体行业生态变革的核心动力,也是我国数字政府与智慧社会建设的“新增量”。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一体化症结的化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

可见,利用技术赋能、流量赋能、场景赋能,凭借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渠道创新,推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媒体发展体系,是媒体融合3.0时代的新任务。

一、内容融合:从被动融合到主动作为第一,生产融合。

在内容生产主体层面,无限互联的5G技术将重构新的内容生产模式和生产关系。

“万物皆媒”的实现将促使人与物共同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与把关者,这是5G时代的融合与4G及以往时代的被动融合有本质区别的地方。

新闻出版局新闻宣传与出版管理工作总结与新规划

新闻出版局新闻宣传与出版管理工作总结与新规划

新闻出版局新闻宣传与出版管理工作总结与新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闻出版工作成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新闻出版局积极探索新闻宣传与出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之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出版局近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规划,以期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与新规划1. 宣传政策的创新与落地在过去的几年里,新闻出版局积极创新宣传政策,并加强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的一年,新闻出版局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宣讲,提高政策的落地履行率。

2. 媒体技术和传播平台的创新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新闻出版局主动转变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并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未来,新闻出版局将继续加大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投入,打造更多具有创新和影响力的媒体产品。

3.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新闻出版局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通过出版发行优秀图书和报刊,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未来,我们将加强与各级文化机构的合作,注重挖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4. 增强国际影响力作为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局应当加强与国际新闻出版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我们将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论坛,提升我国在全球新闻出版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出版管理工作总结与新规划1. 强化版权保护和执法力度作为出版管理工作的核心,版权保护与执法是保证出版市场公平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新闻出版局将加大对盗版市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版权管理制度,鼓励原创作品的创作与推广,提高版权保护和执法水平。

2. 支持优秀出版企业的发展新闻出版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出版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支持优秀出版企业的发展壮大。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日期】2021.05.07•【文号】国新出发〔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5.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国新出发〔20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中央各重点出版集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署要求,经研究论证,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导出版业大力实施数字化战略,系统性推进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巩固壮大网上出版主阵地,为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推动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全面规划部署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以出版融合发展工程为重要抓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造示范样本,引导带动全行业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主动推进、系统谋划,形成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和有效行动。

坚持示范引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扶优助强的原则,综合运用绩效评估、资金资助、宣传推广、案例教学、政策支持等多种手段,培育出版融合发展第一方阵。

二、具体安排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由系列子计划组成,子计划坚持格局大、步子稳、措施实的原则,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形成品牌、形成影响。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日期】2020.12.31•【文号】国新出发〔2020〕23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国新出发〔2020〕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报纸主管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为加快推进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创新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开展了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征集工作,271家报纸出版单位申报案例367个。

经评审,共评选出60个优秀案例,现予公布。

此次公布的优秀案例致力推动报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网络内容建设、专业信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及生活服务、前沿技术应用、创新管理等6个方面作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经验。

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开展优秀案例宣传推介工作,引导报业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改革创新,提高内容生产能力、信息聚合能力和技术引领能力,切实提升我国报业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主流阵地。

附件: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名单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12月31日附件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名单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选送单位1 人民日报社全媒体生产传播平台建设项目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社2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人民日报社3 人民网-中科睿鉴新闻可信度识别支撑系统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民日报社4“参考快评”栏目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5 资本市场财经短视频发布与直播平台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新华社6光明日报抖音官方号光明日报社光明日报社7 “数说70年”数据新闻可视化系列短视频产品经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8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9 中国经济导报社智能数据处理及融合应用平台中国经济导报社国家发展改革委10中国教育报刊社智融平台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部11人民公安报社数据中心人民公安报社公安部12“法治融屏”项目法治日报社司法部13《寻》系列短视频农民日报社农业农村部14中传云全媒体融合平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和旅游部15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中国旅游报社文化和旅游部16 “中经智库”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中国经营报》社中国社科院17 中电传媒全媒体人才培养机制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局18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国家文物局19陆军新闻池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20全息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21“青蜂侠”新闻短视频栏目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央22中青报“融媒云厨”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中央23 “网上妇女之家”数字传播与服务平台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24工人日报e网评工人日报社全国总工会25 “人民铁道”“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6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委宣传部27 方正畅享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市委宣传部28“上海时刻”视频平台新民晚报社上海市委宣传部29 解放日报全媒体全流程采编平台解放日报社上海市委宣传部30 澎湃在线“内容风控智能平台”澎湃新闻网上海市委宣传部31 太仓市县级乡村振兴大数据中心太仓市融媒体中心江苏省委宣传部32泰州日报社媒体公众号泰州日报社江苏省委宣传部(泰州报业传媒集团)33“紫牛新闻”客户端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江苏省委宣传部34“听·见小康”融媒体项目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委宣传部35 南京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南京金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金陵晚报社)江苏省委宣传部36“小时新闻”客户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委宣传部37 厦门报业全媒体产业链数据一体化智能系统厦门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委宣传部38齐鲁智慧媒体云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委宣传部39豫视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委宣传部40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湖北日报社湖北省委宣传部41《武汉这一刻》微纪录片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省委宣传部栏目42“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湖南日报社湖南省委宣传部43“凤网e家”家庭服务平台湖南今日女报社湖南省委宣传部44 南方都市报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南方都市报社广东省委宣传部45“21财经”客户端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委宣传部46广州市区融媒云平台广州日报社广东省委宣传部47南方周末内容付费工程南方周末报社广东省委宣传部48“南方+”移动发布平台广东南方报业移动媒体有限公司广东省委宣传部49 深圳300万商事主体社交平台深圳商报社广东省委宣传部50 广东南方财经全媒体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财经大湾区数据中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1华龙网融媒体矩阵平台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委宣传部52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传媒有限公司重庆市委宣传部53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四川省委宣传部54“有话请您说”网络问政平台泸州日报社四川省委宣传部55每经AI战略项目每日经济新闻四川省委宣传部56封面新闻智媒体平台四川封面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委宣传部57天眼新闻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贵州省委宣传部58 民族文字数字出版项目大数据中心黔西南日报社贵州省委宣传部59“二三里”客户端华商传媒集团陕西省委宣传部60 “新甘肃云”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委宣传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7.02•【文号】新广电发[2016]124号•【施行日期】2016.07.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新广电发[2016]1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总局直属各单位: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广播电视媒体革新图存、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广播电视媒体转型升级,提升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持续创新加快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壮大主流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舆论支撑。

2.基本原则。

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坚持正确方向。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把正确舆论导向要求贯穿到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各环节、全过程。

大力传播正能量,深化“中国梦”主题宣传,激发全社会共同奋进的精神力量。

着力壮大广播电视主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协同创新。

用深度融合的战略谋划,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平台运营、流程再造、组织重构、安全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协同演进和一体化发展,通过双向驱动、并行并重、资源共享、此长彼长,实现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的根本性转变。

我国媒体管理制度现状

我国媒体管理制度现状

我国媒体管理制度现状近年来,中国的媒体管理制度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传统的媒体管控模式逐步转变为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这一变化不仅受到国际形势和社会进程的影响,也受到了国内改革开放的推动。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媒体管理制度现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并重的特点明显政府在媒体管理中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但是与过去相比,政府在媒体管理中的角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监管和调节,而非直接的干预和控制。

在政府管理的框架下,市场机制得到了更多的发挥,包括媒体竞争、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都在不断完善。

二、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媒体市场化是指媒体企业在商业基础上运作,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展现出商业品质和商业特色。

近年来,我国的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媒体产业的发展逐渐走向市场化的道路。

国有媒体改革和私营媒体兴起使媒体市场逐渐充满了活力,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媒体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媒体机构获得了自主发展的机会,也使得新的媒体业态不断涌现,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三、媒体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在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势头强劲。

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形态得到了转型,新兴的数字媒体如互联网新闻、移动传媒、社交媒体等也蓬勃发展。

媒体之间的融合也在不断深化,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渠道,从商业运营到技术创新,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出多层面、多角度的态势。

四、信息传播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随着新闻传播技术和方式的不断更新,信息传播活动呈现出多元、多样、全面的发展态势。

在这一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法律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有关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修订,适应时代的变化,同时,司法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信息传播活动的监管和制约,保障信息传播秩序。

五、媒体文化内容管理更加注重公众利益和社会效益媒体文化内容是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媒体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新闻出版业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新时代,在线媒体、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代新闻出版业需要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趋势,提高传播效率,拓展传播渠道,增强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出版产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纸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与此社交媒体、视频媒体等新型媒体形式的普及也给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些新兴媒体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在这样的挑战下,必须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资源整合,提升传播能力,以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现实中媒体信息存在碎片化和重复性,不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和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使得人们在获取信息时面临更多的困难。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时,需要面对各种挑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趋势。

1. 加强技术支持,提升传播效率在新时代,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新闻出版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积极推动媒体数据的整合,提高传播效率。

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信息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传媒竞争力。

新闻出版业还应该积极推动媒体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整合不同媒体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促进信息共享和传播效果的提升。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媒体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新时代下的新闻出版业需要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实现媒体融合的良性发展,提升传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整合传统媒体资源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离不开整合传统媒体资源。

传统媒体如电视台、广播台和报纸杂志等仍然拥有广泛的媒体影响力和用户基础。

新闻出版机构应积极整合这些传统媒体资源,通过建设跨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传播效果。

可以在报纸上推广电视节目内容,通过杂志增加广播节目的曝光率,实现多媒体信息的无缝链接和交互传播。

二、加强新媒体布局新媒体的崛起为媒体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闻出版机构需要加强新媒体布局,积极开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运营。

通过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服务,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还可以通过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共同推出独家合作项目,扩大自身的媒体影响力。

三、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媒体融合的发展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支持。

新闻出版机构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

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内容和推荐服务。

还可以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媒体体验。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容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四、培育多元化的内容生态新时代的新闻出版业需要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内容生态。

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新闻出版机构应积极拓展内容领域,实现跨界合作与经营。

可以与文化、文学、影视、音乐等领域的优秀创作者和机构合作,进行内容的联动和互补。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举办赛事、推出精品剧集等形式,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产品,吸引用户的关注和粘性。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媒体融合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新闻出版机构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跨媒体运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武汉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首批20个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为共建单位,实现了“出版+互联网”跨领域强强联合,并在技术、管理、运营等板块进行了深层次的整合。

一、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基础技术研究,武汉重点实验室目前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国家重大项目10余项,其媒体融合整体解决方案——RAYS(全称“Readers At Your System”),帮助新闻出版单位重构用户连接方式,整合内容资源,打造基于读者数据分析技术的个性化定向投送平台,建设作者、编辑、读者交互系统,帮助出版社快速构建“平台+内容+服务+运营”的出版融合闭环生态圈。

二、以商业模式、技术、资本为重点的出版融合创新为快速推进出版融合技术推广,武汉重点实验室相继联合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等举办“出版融合技术编辑创新大赛”和“新起点·新征程”大学生微创大赛。

出版金融创新将出版社衍生数字内容中具有高收益潜力的数字内容作为标的物挂牌交易,着力探索建立数字出版融合新模式,吸引各地社会资本参与衍生数字内容运营与金融创新当中。

三、现代出版融合编辑培训计划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编辑学会指导下,武汉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全国一线城市每年举办十余期出版融合编辑创新研修班,让编辑系统学习掌握在选题策划阶段应用的媒体融合新技术,并全年在线上开展十二期编辑力提升直播课堂,让编辑足不出户,学习到互联网策划大师的运营思维及文案提升法,助力编辑转型为知识服务经纪人。

四、技术与资本融合的行业应用武汉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立了“出版融合产业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出版融合“现代纸书”制作技术系统支撑、出版融合“现代纸书”编辑培训、出版融合“现代纸书”共享案例库、出版运营基金扶持等等会员专享服务。

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及创新对策研究

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及创新对策研究

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及创新对策研究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及创新对策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包括电子书籍、社交媒体、在线阅读平台等,我国出版业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习惯的方式,同时也对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创新对策以适应这一变革。

二、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1. 阅读方式的改变新媒体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灵活的阅读方式。

电子书和在线阅读平台的兴起,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图书,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

这种方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图书传播的效率,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新媒体不仅改变了阅读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图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图书与其他媒体形式的结合,如与游戏、动画、互动元素等的融合,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体验内容。

这种跨界融合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关注。

3. 出版模式的变革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出版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出版业通常需要通过繁琐的流程,包括签约、编辑、印刷等环节,才能将图书面世。

而新媒体时代,自助出版、平行出版等模式的出现,使得出版更加灵活、快速。

作者可以通过自助出版平台将作品发布,读者在网络上直接购买并得到电子版或印刷版的图书,大大缩短了从创作到销售的时间。

三、创新对策研究1. 加强数字化转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出版业需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数字化转型。

首先,建设和完善自有数字化阅读平台,提供符合读者需求的网络阅读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其次,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偏好和需求,优化图书编辑和推广策略。

最后,加快实现出版物的电子化制作和销售,引领数字出版发展。

2. 推动制度创新与合作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出版业需要推动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的版权保护机制。

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倡导全社会抵制盗版行为,维护作者和出版商的权益。

从内容供给、技术动能到管理创新: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挑战

从内容供给、技术动能到管理创新: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挑战

35从内容供给、技术动能到管理创新: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挑战文/温志宏 师曾志作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领域之一,出版业在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产业和社会作用,尤其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等方面承担着时代重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媒体融合等内容发表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快出版行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行动纲领[1-2]。

在此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宣传部2022年4月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结合国家和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就加快推动新时代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新时代出版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与发展布局,为各出版单位深入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

《实施意见》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已有的出版融合政策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还聚焦当前制约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突出问题,从强化内容供给改革、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和深化创新管理保障三大方向提出了破解思路和具体举措。

从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经验来看,上述三个方向恰恰对应着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实践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全方位改革开放,中国出版业开始了一系列以理顺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为目标的体制改革,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被逐步打破。

与此同时,互联网发展推动数字媒介崛起,中国逐步参与全球数字体系的建构与竞争,信息逻辑成为重组社会结构的全新框架,聚集多元传播行为的巨大网络空间逐渐形成。

对出版机构来说,这种关键性媒介场域的变迁不仅给内容生产、传播空间、受众特性乃至知识形式等多方面带来深层挑战,同时也全方位带动产业内部不同时期的创新与融合实践。

本文着重从《实施意见》推动出版深度融合的内容建设、技术支撑和创新管理三大具体发展举措出发,探究出版深度融合面临的核心挑战,以及在【摘 要】《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就加快推动新时代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作出全面部署,从内容建设、技术支撑、创新管理等方向提出加快推进出版深度融合的思路方向和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已有的出版融合政策体系。

2020年度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2020年度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2020年度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
1. 中国新闻社“新媒体+”模式:中国新闻社通过整合传统媒体资源和新媒体平台,推出了“新媒体+”模式,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了新闻内容的多渠道传播和用户互动,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

2. 人民日报“人民号”平台:人民日报通过打造“人民号”平台,实现了新闻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和用户互动。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为用户推荐符合其需求的新闻内容,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新闻传播效果。

3. 新华社“智能写作”系统:新华社开发了“智能写作”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实现了新闻稿件的自动化生成。

该系统能够根据数据和模板,自动生成符合新闻规范和要求的新闻稿件,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和质量。

4.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平台:中国出版集团通过建设“数字出版”平台,实现了传统出版物向数字化出版物的转型。

该平台提供了电子书、数字杂志、在线阅读等服务,满
足了用户对数字化阅读的需求,推动了出版业的创新发展。

这些案例都是在新闻出版领域中,通过深度融合发展和创新,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用户体验,推动了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

二 、社 会化阅读蓬勃发展
媒介融合的发展 ,使得移动化 、智能化 、分享化 、
体温的媒介 ”。当前,移动阅读发展迅猛 ,创新工场董 互动化及社交化成 为当下及未来媒介发展潮流 ,受此影 事长李开复称 : “ 中国的移动终端是P C 终端的3 倍 ,而 响 ,社会化阅读兴起并对新闻出版业产生巨大影响。
个人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是使用P C 终端时间的5 倍。以此
1 5 倍 。” [ 3 】
社会化阅读是指以读 者为核心 ,强调分享、互动的
媒 计算 ,中国移动终端 的总使用时间是P C 终端使用时间的 全新阅读模式 ,其产生是互联 网环境下社会化网络 ( 体 )大力发展的结果。社会化阅读的进行既可以借助手
态 ,进行不受时间、地点和形式限制的传播 。此外 ,微 合 背景下 ,未来的新 闻出版业发展将更多受到移动阅读
博 、微 信等 自媒体的迅速成长 ,也在不断推动受众对媒 发展的影响,而移动阅读将成为主流 。 体的参 与程度 ,技术创新与业务融合 也同样带来数据量 移动 阅读指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阅读行为 ,相对于 与数据流的巨量增长 ,所有这些都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 传统纸质 阅读的静止 状态而 言 ,是 将 图书 、报纸 、杂
为 栏 目主 书 业 持 介 子平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出版业 发展趋势
/杜建华
【 摘要 】 媒介融合 不只是一场技 术革命 ,而是 由技 术变革 引发 行为、消费习惯等变化 ,进而催 生新产 业的复杂过
程。受其影响,新 闻出版业呈现 出自己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移动阅读将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社会化阅读蓬勃发展 ,
【 作者信息 】 杜建华,兰州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副教授。
【 基金项目 】 2 0 1 3 年甘 肃 省社科 规 划项 目 “ 甘肃 省 多媒体 融合 发展 的政 策选 择研 究” ( 1 3 Y D 0 5 2 )阶段 成 果 。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关键战略。

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形式正在逐渐向数字化媒体转型,同时也积极采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社交媒体等新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闻和信息服务。

在新时代,新闻出版业需要制定合适的战略,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内容互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背景和趋势出发,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战略建议。

一、新时代新闻出版业发展的背景和趋势1.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纸质版本,而是通过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获取新闻和信息。

新闻出版业必须转型为数字化媒体,引领潮流,满足读者的需求。

2.多样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读者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希望能够获得个性化的新闻和信息服务。

新闻出版业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细分和差异化定制,提供多样化的内容。

3.跨界融合传统的新闻出版机构通常只是专注于某一类别或形式的媒体产品,比如报纸、杂志、电视等。

然而在新时代,读者对多媒体信息和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新闻出版业需要进行跨界融合,打破媒体之间的壁垒,实现多种形式的内容互通和资源共享。

二、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1. 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不再是单一形式的新闻信息,而是多样化的内容,适合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可以提高读者黏性和忠诚度。

2. 提高行业竞争力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可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通过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商和合作伙伴,增加收入来源,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实力。

3. 推进行业发展新闻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媒体监管与传媒融合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媒体监管与传媒融合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媒体监管与传媒融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我国媒体监管和传媒融合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了媒体监管与传媒融合,积极引导和推动媒体发展,保障了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一、推动媒体监管的创新发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加强了对媒体行业的监管。

首先,它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媒体内容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各类媒体平台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实时了解到媒体内容的传播情况和影响力,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媒体行业存在的问题。

其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加强了对媒体版权的保护,推动媒体作品的合法合规运营。

这不仅对媒体行业的创作积极性起到了激励作用,也保护了广大受众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促进传媒融合的深入发展传媒融合是当前媒体行业的重要趋势,也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媒体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推动传媒融合的深入发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积极引导和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鼓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和共享资源。

同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加强了对传媒融合项目的扶持,为媒体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这样的举措不仅推动了传媒融合的发展,也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媒体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加强媒体监管与传媒融合的重要意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媒体监管与传媒融合的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效遏制了网络传媒的乱象,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通过对网络传媒内容的监督和规范,可以有效杜绝低俗、虚假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提高了传媒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其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媒体监管和传媒融合,有利于推动媒体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引导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创新媒体形式和内容,可以提高媒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新闻出版局加强新闻传媒工作计划

新闻出版局加强新闻传媒工作计划

新闻出版局加强新闻传媒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新闻出版局作为国家新闻传媒监管机构,负责新闻媒体的管理和监督。

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新闻媒体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传媒工作,提升新闻媒体的质量和影响力,新闻出版局制定了加强新闻传媒工作计划。

二、促进新闻媒体融合发展1.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和原则,为新闻媒体融合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2.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新闻传媒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新闻媒体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传媒内容的时效性和传播效果。

三、提升新闻媒体质量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引导媒体从业人员恪守新闻伦理,提高报道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2.加强新闻监督:建立健全的新闻监督机制,加大对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检查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公众获取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

四、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1.打造品牌影响力: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工作,提升新闻传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塑造中国新闻媒体良好的国际形象。

2.拓展国际合作:积极开展海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外国新闻机构的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新闻媒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新闻媒体人才培养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新闻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新闻传媒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闻媒体人才。

2.加强跨界培养: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吸引其他专业人才加入新闻传媒行业,为新闻媒体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

六、推动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落实1.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引导舆论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能量。

2.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跟踪报道和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为公众提供权威、可信赖的信息服务。

七、总结新闻出版局加强新闻传媒工作计划的实施将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提升新闻媒体的质量和影响力。

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新闻出版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全国各地的新闻出版单位纷纷开展深度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案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案例,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1. 视瓶新闻评台与传统报纸合作在新媒体时代,视瓶新闻评台的发展势头迅猛。

为了拓展影响力和提高传播效果,一些传统报纸开始与视瓶新闻评台合作,将报纸上的新闻内容以视瓶形式呈现,并通过新媒体评台进行传播。

这种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还能够提升媒体的整体竞争力。

2. 传统杂志与社交媒体合作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一些传统杂志开始与社交媒体合作,通过博博、信信等评台进行内容的互动传播。

杂志内容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评台与读者进行互动,实现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多维传播,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和读者参与度。

二、多媒体内容融合创新1. 新闻APP功能丰富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APP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增加粘性,一些新闻APP开始不断丰富功能,包括文字、图片、视瓶、直播等多种形式的内容,让用户可以在同一个评台上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和娱乐服务。

2. 传统报纸数字化转型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一些传统报纸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出电子版报纸,并增加互动功能和多媒体内容,让读者通过电子版报纸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广泛的互动体验。

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拓展了传统报纸的传播渠道,还提升了报纸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三、内容生产与技术创新融合1. 人工智能在新闻编辑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些新闻编辑部门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优化新闻稿件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实现内容生产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定制,提高新闻编辑的效率和质量。

2. 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呈现方式。

出版融合相关政策盘点

出版融合相关政策盘点

出版融合相关政策盘点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出版融合相关政策,以推动出版业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针对出版融合相关政策进行盘点,包括我国的政策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

一、我国政策盘点1.新闻出版融合的政策支持:在我国,新闻出版融合被视为促进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家依托于《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促进广电新闻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加强了广电新闻业务融合发展的指导和管理。

2.传统出版发展的政策支持:国家出版广电总局积极支持传统出版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出版直通车、数字出版等平台促进出版物的传播。

并且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传统出版业的发展。

3.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支持:国家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发布政策以降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成本,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我国《互联网从业人员权益保护办法》的发布,保障了网络从业人员的基本权益。

二、其他国家相关政策盘点1.美国政策盘点:美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支持等方式鼓励数字媒体创新。

例如,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提供了诸如数字出版基金、新媒体艺术基金等的资金支持,以推动数字出版业的创新和发展。

2.英国政策盘点:英国政府通过开发电子出版平台、制定数字出版政策等方式,推动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例如,英国数字出版创新中心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以支持数字出版创新项目的推进。

3.加拿大政策盘点:加拿大政府通过制定数字出版政策、出版融合政策等方式,推动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

例如,加拿大传媒发展基金会设立了数字创新基金,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我国政府通过新闻出版融合政策、传统出版发展政策以及移动互联网发展政策等方式,积极推动出版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也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数字化时代出版业的繁荣,为出版融合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
展创新案例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署
•【公布日期】2024.07.01
•【文号】国新出发〔2024〕9号
•【施行日期】2024.07.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新闻出版
正文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公布第四届
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通知
国新出发〔20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动报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扩大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202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开展了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征集工作。

经评审,共遴选出60个创新案例,其中全媒体传播建设类17个,内容供给创新类21个,运营服务模式创新类12个,数字技术应用类7个,体制机制创新类3个,现予公布。

创新案例反映了我国报业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宣传推广、学习借鉴创新案例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报业深度融合发展
的质量和效益,守正创新做大做强报业新型主流媒体,加快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附件: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4年7月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融合发展与我国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创新作者:侯德彤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3期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近几年来,我国媒体的融合发展日新月异,创新不断,改变了传统新闻出版的一些面貌,对我国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尤其是在审批制度、准入制度、监督与服务机制、市场机制、集团化和对外开放制度等方面需要适应新的形势,探索改革创新的新路径,以期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出版;改革任务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68-01
近两年来,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我国媒体的融合发展创新不断。

媒体的融合和发展,对传统新闻出版的业态和面貌带来了深刻变革,对新闻出版管理体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要求。

在此背景下,2014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得我国的媒体融合也走进改革的深水区。

同时,这也表明我国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一、严格新闻出版的审批制度
严格新闻出版的审批制度是我国对新闻播出版领域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配套改革措施。

严厉不等于严格,严厉的审批制度下,政府对新闻出版审批干预过多,导致其市场活力不强、经营成本增加,不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制约新闻出版媒体融合的发展;严格的审批制度通过制定高标准的准入资格,大批量前置审批、大范围微观事项审批,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新闻出版权和舆论安全[1]。

在新的时期,新闻出版领域通过“两个凡是”,即“凡是市场能够处置的,一律废除审批;凡是适宜于基层处理的,一律下放基层”,来破除“审批依赖”的痼疾。

例如,取消中小学教材发行资质审批等,以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二、放宽新闻出版的准入制度
当前,我国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发展步履维艰,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由于对新闻出版领域设置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纵观美国,其对出版业准入一直持宽松态度,出版领域可自由进入。

我国可以尝试着先试点放宽出版领域的准入条件,而后再进行推广。

首先,要放宽对出版社的准入条件,相较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每百万人人均拥有出版社数量水平最低,而且大部分集中于大城市,造成我国部分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和中小城市出版业发展受阻。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可适当放宽出版社的准入条件,以促进更多地区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要放宽对期刊社的准入条件,近十年来,我国申请创办的新期刊很少,申请困
难,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每百万人人均拥有期刊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可以放宽对期刊社的准入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单位创办期刊,来繁荣壮大我国的期刊市场。

第三,要放宽对报社的准入条件,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都实行自由的准入制度,只要资金、人才等满足一定需要,就可进入报纸市场,而反观我国,我国传统纸质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只减不增,这是不符合出版市场发展规律的。

而事实上,我国的报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可放宽地方报刊的准入条件,比如,一些县市,甚至社区也可以允许其出版自己的报刊等。

三、完善新闻出版的监督服务机制
政府的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既要履行好市场监督的职能,也要完善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科学管理新闻出版市场;通过对服务体系进行改革,提高新闻出版的公共服务质量。

首先,通过改革党报党刊的清单制度,扭转当前党报过多过滥现状,例如,由三级党报向两级党报转型,建立党报目录清单,缩小党报摊派发行范围,接受群众监督等[3]。

其次,通过提供宏观规划服务和财政资助,逐步健全新闻出版的公共服务制度,国家可以先扶植一批基础好的出版社,形成示范效应,带动一批新的出版社,以这种牵头发展的运作模式推进新闻出版领域的繁荣。

四、加强新闻出版的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新闻出版的市场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首先,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新闻出版业,激活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解决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缺钱”的困境,建立多层次的出版要素市场,鼓励各种资源的大融合。

其次,建立多层次的出版要素市场,完善新闻出版市场的分工与合作。

第三,改革新闻出版的激励机制,扭转当前新闻出版领域管理层缺乏创新动力的局面,以谋求新闻出版的持续发展。

五、推进新闻出版的集团化
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体现,也是今后企业发展的趋势。

对于新闻出版业而言,推动新闻出版业的组织机构变革,推进新闻出版业的集团化,是扭转我国当前新闻出版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益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必由之路。

如,美国的甘乃特集团有82份报纸、480种期刊、百余家出版平台,并在英国拥有两百余家印刷出版物,仅2013年营业收入高达51.6亿美元,体现了集团化的巨大优势。

未来的新闻出版机构,将是跨行业的、跨地区的的新组织机构,这在我国业已初见端倪,例如,上海报业集团,重点打造“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界面”三大媒体,体现出新闻出版集团化的强大力量[4]。

六、加大新闻出版对外开放程度
对外开放,不仅要让新闻出版“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当前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还面临诸多限制,如,中外新闻出版的交流合作需要走严格的审批程序,企业没有自主权,外资不能在我国设立出版机构,不能进入我国新闻出版核心领域等。

这种半封闭半开放的制度使得我国的新闻出版业缺乏国际市场话语权,不利于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及与国际接轨,最终导致我国的出版业停留在较低水平。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布局成为新闻出版市场不可抗拒的潮流,在这股大潮流下,我国唯有加深新闻出版的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新闻出版市场一体化进程,才能在新闻出版业中保有立足之地。

为此,我们要启动“引进来”项目,如允许外国非时政出版机构在贸易区设立出版物,借鉴发达国家出版经验,倒逼我国新闻出版的改革力度;我们要启动“走出去”项目,引导国内新闻出版机构与国外机构间的交流,支持国内新闻出版机构开拓国外市场。

七、结语
2014年是我国的“媒体融合改革元年”,立足当今,放眼未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改革新闻出版领域的痼疾,将成为传媒界面临的重大任务,媒体融合应着眼深化改革,不断破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衔接问题,来释放改革红利。

可以预见,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未来将是一片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 梁宝毓.试谈在高校转型和媒体融合双重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出版学科的专业建设[J].社科纵横,2014,12:162-164.
[2] 吴锋,李耀飞.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新闻出版改革的六大任务[J].编辑之友,2015,01:29-33.
[3] 尚恒志.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新闻传播,2014,02:185-187+190.
[4] 高伟.全媒体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构改革的动力、阻力分析[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6,06:1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