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一阶段知识扩充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可以看出,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的大力提倡和程朱理 学成为统治思想密切相关。 事实上,现在提起“儒学”这个概念,人们总是将其同“孔孟之道”联系在 一起,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明清两代四书八股、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 下形成的观念。
wk.baidu.com
2.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周代以降,中国社会动乱,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 权形式多有变迁,但是构成中国社会基石的,始终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 法性的组织——家族。这种家族制度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家族 制度的得以维系,往往仰赖于祠堂、家谱和族田。在西周宗法制下,族权和 政权完全结合。我国封建社会的宋明以后,封建家族制度日趋完善,族权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3.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最为鲜明的结构特征:家是国的缩小, 国是家的放大,家国同构的结构性同一,导致了对于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品 质要求的同一,即“忠、孝”相通。
二、中国古代的“姓”与“氏” “姓”源于母系氏族,并为后来的父系氏族所承袭,最早的姓多带“女”旁, 如: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姒、姜、赢、、。汉朝许慎《说 文》:“姓,从女旁,生亦声”。“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支,或居住地区、 职业,如早期的萧氏,就因其先代封于萧地而得氏。氏是姓的分支,姓、氏 与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分封宗法制崩溃,姓与氏界限逐渐被打破。秦统 一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姓氏合而为一,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 同时,普通平民,也由原来依附领主姓氏或不知姓氏,逐步独立出来,获得自 己的姓,中国的姓氏数量迅速增加。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 “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
三、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 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 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这种井田以外开垦的私田,性质不同于井田 制的所谓私田,它们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而不肯 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各国不得 不在赋税制度上进行改革,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新的租税制 度的实行更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 论公田、私田,一律“履亩而税”。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 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 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四、私学 私学相对于官学而言,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孔子生活的 时代,私学已经出现。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 展,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 私学存在以下几个特征:其一,自由讲学,各具特色;其二,为诸家学派的基地; 其三,是参议时政的论坛;其四,以教士、养士为职能;其五,游学列国,进行学 术传播和交流。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 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阶段知识扩充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 西周的宗法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定势,尽管严格意义上的宗法 制度在西周末年已经瓦解,但是从总体上宗法制的影响却长期笼罩着中国 社会。这突出表现在: 1.父系单亲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从政治权力的继承看,不仅不允许母系 成员染指,而且绝不传于本系女性的后裔。在家庭财产的继承方面,也没有 女性的地位。
战国时期,各国进一步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依军功的 大小占有土地,即使是宗室,没有军功也不能作为贵族。军功贵族土地所有 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 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 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了巩固,也就为他 们有权出卖土地扫清了道路,同时也为军功贵族、商人和货币持有者通过 买卖取得土地提供了便利条件。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 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 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至此,乡村 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 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
六、孔孟之道 “孔孟”并提,是取其思想的一致性。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强调 “仁者爱人”,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 是“仁政”,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由于二 者核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南宋大儒朱熹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它们 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理念。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 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 词。
五、周孔之道 这个问题先要从周公说起。周公,名旦,姬姓,亦称叔旦。周武王姬发的同 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 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 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以周公事业的继任者自 居,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孔子自己讲:“周 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在他晚年,迭经坎坷,身 心俱疲,伤感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人们常以周孔并称。所以 有“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