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引言概述这份青岛调查报告旨在对最新的青岛市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青岛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说明,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一、经济发展1. 青岛的GDP持续增长,并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2. 外贸贸易额大幅增长,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

3. 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能力在增强,为青岛带来了更多商务机会。

4.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外资企业进驻青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改善城市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 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和航空运输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3. 扩大水、电、气供应网络,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5. 建设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人口结构1. 青岛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2.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3.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养老保障面临挑战。

4. 高等教育和人才引进吸纳,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

5.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

四、环境保护1. 青岛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3.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自然水源和水生态环境。

5.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未来发展规划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推动青岛的绿色发展。

2. 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研发能力。

3.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4. 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

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机会和市场。

青岛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岛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言 息
青 岛 市 高 技 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才 队伍 建 设 坝状 及 劝 策硼 夯
青 岛市李 沧 区街 道 劳动保 障服务 中心 袁 玉 秀
[ 摘 要] 高技能人 才是人 才队伍 的重要组成部 分。当前 , 青岛市高技 能人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 , 需要进 一步发挥企业 主体作 用、 院校培训基地作 用和政府宏观指导作用 , 采取切 实可行 的政 策措施 , 加快 高技 能人 才队伍的培养 [ 关键词 ] 高技 能人才 培养
高 技能人 才是具 有高超技艺 和精湛技能 , 够进行创造性 劳动的 能 技 能人 才 , 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 , 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 干, 在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 进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 、 高企业 竞争 促 提 力、 推动技术创 新和科技 成果转 化等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 。当前 和今后 个时期 , 我市 处于全 面建设小 康社会 的关键 时期 , 实施 人才强 市战 略, 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 ,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 迫切需要 建设一 支高素 质的技能人才 队伍 。 高 技 能 人 才 基本 情 况 近年来 , 我市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市 、 提升 城 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 通 过完善政策 、 营造环境 、 搭建平台 、 创新机制 , 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 , 为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 提供 了人 才支撑 。截 止 2 1 年底 , 01 全市技 能 劳 动 者 ( 术 T人 ) 6 .万 人 , 中持 有 高 级 工 、 师 和 高 级 技 师 等 技 约 1 4 其 技 职业资格证 书的高技 能人才 1 . 46 4万人 , 38 占2 . %。其 中 , 高级工 1.9 25 万人 , 技师和高级技师 20 万人 。我市高技能人才在行业 、 .5 地域分布和 内 部结 构 上 , 要 有 以 下 特 点 : 主 ( ) 一 分布 比较集 中。制造业 占4 %, 4 建筑业 占 1%, 3 交通运输业 占 1 .%, 04 电力煤气 及水的生产供 应业 占64 批发零售 业 占31 住宿 .%, .%, 餐饮业 占28 合计 约 占8 %左右 。特别是石化化工 、 . %, 0 汽车机车 、 船舶 海洋工程 、 机械钢铁和港 口物流等支柱产业聚集 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 骨 下企业的高技能人才 比重平 均在4 %以上。 0 ( ) 二 地域 分布不均衡 。从高技能人才 的地域分布看 , 高技能人才 主要分 布在 市 内四区和市直以上 的行业企业 , 占高技 能人才总量 的 约 8 %; 市 ) 2 区( 属企业 高技 能人才规模较小 , 占高技能人才 的 1 %。从 约 8 单位从业人 员看 ( 以法人单位所在地统计 )市 内四区 占3%, , 0 五市三 区 占 7 %。 0 ( ) 三 学历 层次不 高 , 年龄趋于年轻化 。从高技能人 才的学历结构 看 , 中及 以 下学 历 占 3 %, 中及 同等 学历 占3 .%, 初 2 高 74 大专 学 历 占 2 .%, 2 7 本科及 以上学 历占 8 %。从年龄结构 看 , 分布趋 于年轻 化 , 中 其 年龄在 3 5周岁 以下 的 占4 . 3— 4 71 6 4 周岁 的占 3 . 年 龄在 4 周岁 %, 01 %, 5 以 上. 占 2 _%。 的 28 二、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 势和存在 的问题 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 , 对高技能人才规模 总量提 出了新要求 。 十二 “ 五” 我市将 加快 建设 蓝色经 济区和 高端产业 集 聚区 , 2 1 年 , 到 0 5 全市 GP D 争取超过 l 万亿 元 。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 , 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加 快。根据未来 五年 G 发展速度 和预期 目标要求 , DP 预计 “ 十二五” 末高 技能人才需求 总量将达到 1.万人 , 92 j 五年 累计需 新增高技能人才 6 万 人, 年均增加 1 万人 。与此 同时 , .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对高技能人才结 构和素质提 出新要求 。未来五年我市将全力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水平 , 扶持壮大新兴产业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占规模 以上工业 总产值达 到 5 %, 技术技 能型 人才 、 合型人 才 、 5 对 复 新兴 产业人 才提 新 需求 。 同时 , 现代物流 、 会展创意 、 科技信息 、 服务外包和节能环保等现代服 务 业将加 速发展 , 2 1 年服务业 增加值 占全市 GD 到 05 P比重达到 5 %, 5 对 各类服务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 特别对知识技能 型人才 、 产 业创新人才 提 出新要 求。必须清醒认识 到 , 我市高技 能人才发展 的总 体水平 与国内外发达 城市相 比仍有较 大差距 , 与我市经 济社会发展还 有许多不适应 的地方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 才需求 之间的矛盾突 出, 高技能人才 总量短缺 , 布、 分 结构不尽合理 , 高新技术 高端产业 、 战略性 新兴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等重点领 域高技能人才相 对

浅析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型人才集聚现状

浅析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型人才集聚现状

浅析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型人才集聚现状【摘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我国还有一大部分的地区还处于欠发达状态,其原因归根到底是欠缺人才,尤其是科技型人才。

人才的集聚特别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对推动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分布的现状以及科技人才流动的特征,制约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集聚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限制因素对策研究一、人才集聚及相关概念何为“人才”?人才这一概念是《诗经》中最早提出的,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前进,人才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而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人才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总体而言,人才具有三种含义:首先,人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一般人而言的;其次它是阶段性概念,不同时期标准不同;再次,让你猜是一个层次性概念。

目前我国对于人才的定义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聚集是指在区域要素边际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引致和驱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人才聚集是一种特殊的人才流动形式,具有空间性、聚类性和规模性的特征。

而科技人才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并不定量化。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把“科技人才”定义为:“科技人才是指从事或者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科技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人员”。

学界的学者也对科技人才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从本质上看并没用区别,大致都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技和技术工作;较高的创造力;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

科技人才聚集是指在区域要素边际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引致和驱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山东省科技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问卷调查分析

山东省科技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问卷调查分析

第18期2020年6月No.18June ,2020山东省科技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近期,国家和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以下简称“三评”改革)的相关政策,以深化“三评”改革作为科技管理改革的突破口,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对科技人员在参与科技人才评选和评价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统计整理了目前山东省科技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的系列对策。

关键词:科技人才评价;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胡晋昭,张琪,刘雪艳,王坚*(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1)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项目名称:山东省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RZB02012。

作者简介:胡晋昭(1989—),男,山东滨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情报研究。

*通信作者:王坚(1964—),男,河北遵化人,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科技情报,战略发展等。

——基于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问卷调查分析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

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1]。

随后,国家和各省先后出台深化“三评”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并开展了“清四唯”行动。

徐芳等[2]通过问卷调查对国家“三评”改革效果进行研究,认为“三评”改革对改进科技评价工作以及优化科研环境也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我国科技评价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青岛技术环境调研报告

青岛技术环境调研报告

青岛技术环境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与目的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其技术环境对于城市发展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青岛技术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青岛市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和支撑。

2. 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向青岛市内的科技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发放调研问卷,并收集回收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调研时间为XX年X月至XX年X月。

3. 技术环境基础情况3.1 技术人才资源青岛市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包括高级工程师、博士等。

此外,青岛市也吸引了一些海外留学人才回流。

3.2 科技创新平台青岛市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技术研究院、孵化器、科技园区等,为科技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政策。

4. 技术环境发展趋势4.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快速青岛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成果。

近年来,青岛市加大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在教育、交通、医疗等领域中推广应用。

4.2 新能源技术创新青岛市积极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电池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投入。

青岛市也鼓励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化。

4.3 5G技术应用广泛作为信息通信产业的重要节点城市,青岛市对5G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

目前,青岛市已建设了一批5G试点项目,并在交通、物流、医疗等领域中加速推进5G技术的应用。

5. 技术环境挑战与解决策略5.1 人才竞争激烈青岛市在技术人才方面面临竞争激烈的局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企业创新环境。

5.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难度较大青岛市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仍面临一定难度,需要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搭建技术转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落地。

6. 结论与建议青岛市的技术环境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建议青岛市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创新环境,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市场应用。

科技创新环境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技创新环境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展 的重 要保 证 。


科技创新环境 的系统结构
科 技创 新环 境包 括 多个 要素 、 各个 要素 之 间 的相 互影 响 , 它 们之 间的相互 关系 , 如 下 图所 示 。
1 . 市场需求是科技创新 的根本动力 没有市场需求 , 技术创新的价值就难 以实现, 同时技术创新也就失去 了目标, 因此市场需求是科技创
上 海 市 经 济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S h a n g h a i E c o n o mi c Ma n a g e me n t C o l l e g e
第 1 1 卷 第 4期 2 0 1 3年 7月
Vo 1 . 1 1 No . 4 J u 1 .2 0 1 3
新 的外 部诱 因或 根本 动力 , 科技 创新 必须 以市场 需求 为导 向。
2 . 企 业技 术创 新 能力是 科 技创新 的核 心 企 业技 术 创 新能 力 是指 企 业通 过 转化 科 技 成果 、 实施 技 术创 新 战 略、 组 织 创 新 活动 来 增 强企 业 竞 争
的能力 , 它是 企业 创新 精神 以及 从事 创新 活动 行 为能力 的 综合 反映 。企业 是科 技创 新 的主 体 , 提高 企业 技 术创 新 能力 是科 技创 新 的重 点工作 。
科 技 创新 包 括 原创 性知 识创 新 、 应用 性 技术 创 新和 促进 资源 合 理配 置 的管 理创 新 。科 技创 新环 境涉 及企业、 科研 院所 、 高等 院校 、 政府 、 国 际组织 、 中介 服 务机 构 、 社 会 公众 等 多个 主体 , 还 包 括 科学 技 术 、 知 识产权、 人才 、 资金 、 政策法规、 文 化氛 围等 多个 要 素 , 是各 创 新主 体 、 创 新要 素 交 互复 杂 作用 下 的一 个 整 体, 是 一类 开放 的复 杂 巨系统 。科技 创 新环 境对 于增 强科 技创 新活 力有着 重要 影 响 , 是科 技 进步和 经济 发

关于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法、做法策略的建议。

关于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法、做法策略的建议。

关于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法、做法策略的建议。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海洋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海洋资源的日益枯竭,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城市,正积极构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为海洋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做法和策略,推动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

加强海洋科研力量的建设。

建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海洋科技人才汇聚青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加大对海洋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提升青岛在国际海洋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优化海洋科技创新环境。

加强海洋科技资源整合,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海洋科技企业和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政策咨询等服务,降低他们的研发成本和风险,促进创新成果的转移和共享。

建立健全海洋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海洋科技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在海洋科技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快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应用。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科技合作项目,参加国际海洋科技会议和展览,拓展海外市场,引进国外先进的海洋科技成果和资源,促进青岛与国际海洋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青岛在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和声誉。

培育海洋科技创新文化。

注重海洋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激励广大科技从业者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实现海洋科技的跨越发展。

推动海洋科技成果的普及与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海洋科技,共同参与海洋科技创新的进程。

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青岛市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为海洋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2000字】。

第二篇示例:为了推动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做法和策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名单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名单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
研成果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2.05.31
•【字号】鲁教法字[2012]5号
•【施行日期】2012.05.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
名单的通知
(鲁教法字〔2012〕5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根据2011年度调研工作有关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工作。

共评出一等奖53篇,二等奖64篇,三等奖90篇,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各部门、单位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要确保调研成果有实用价值,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和可靠依据。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201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名单
一等奖(53篇)。

青岛市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战略思考

青岛市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战略思考
青 岛市 海 洋 科 研 机 构 众 多 ,海 洋 科 技 创 新 人才 荟萃 , 已经 形成 了 由 1 7位 两 院 院士 领 衔 的
32 9 和 4 0人 ,前 者 和 后 者 的 比 例 大 致 为 1 人 3
3 :1。
驻青 主 要 海 洋 科 研 机 构 的科 技 人 员 以海 洋 生 物学科 较 为 集 中 。经 粗 略 统 计 ,青 岛 市 从 事 海 洋生 物研 究 与 技 术 开 发 的科 技 人 才 数 量 超 过 8 0人 ,约 占区域 海 洋 科 技 人 才 总 数 的 1 5 0 / 。从 事海 洋工 程 技 术 开 发 的科 技 人 员 分 布 于 上 述 五
海 洋科 学 的 发 展 需 以 海 洋 技 术 为 手 段 和 工 具 , 海 洋技 术 的 开 发 应 用 也 离 不 开 海 洋 科 学 基 础 理
海 洋科 技 创 新 的 中坚 力 量 ;二 是 由于 缺 少 领 军 人 才 ,难 以形 成 带 动 集 聚 效 应 ,致 使 海 洋 领 域 难 以形 成 高 水 平 的 优 秀创 新 团 队 ;三 是 长 期 社 会偏 见 和 缺 乏 产 、学 、研 合 作 的有 效 机 制 ,导 致 涉海 企 业 难 以有 效 集 聚专 业 技 术 人 才 和 培 养
21 0 2年
第 1期
海 洋 开 发 与 管理
青 岛市 海 洋 科 技 人 才 队伍 发 展 的 战略 思 考
文 艳 ,倪 国江
( 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中 青岛 260) 6 0 3

要 :在 海 洋科 技 人 才领 域 ,青 岛 市 虽 拥 有 规模 优 势 ,但 存 在 吸 聚 能 力 减 弱、
大 机构 及 一 些 专 门 机 构 ,主 要 从 事 船 舶 与海 洋

山东省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研究

的占 1.0 一般工程人 员 占 2 .2 剩余 为其 4 2 %, 6 6 %,
* 文是 山东省软 科学项 目“ 本 科技人才 自主创新素质与创新型省份建设研究 ”项 目编号 : 20 4 的部分 研究 成果 。 ( B 0印9 ) [ 作者简介 】 赵艳丽 (9 1 , , 17 一)女 山东 青岛人 ,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 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 向: 人才测评与管理 。

1科技人才的基本状况。山东省科技工作者 占 . 当地人 口的比例 , 营、 东 济南 和青岛的 比例最高 , 比 例比较低 的有 德州 、 聊城 和菏 泽。全 国平 均年龄
3. , 87岁 山东 省 的平均 年龄 为 3 .。山东 省 各 年龄 75 阶段 所 占 比例 ,8 0岁 的 占 0 1% ,1 0岁 的 1—2 .6 2—3
1 % , 表论文 人 均博 士 研 究 生 最高 。l 东省 科 技 0 发 l j
或 机会 , 具有较 强 的创 造力 。

12 ・ 2
维普资讯
他。
显著差 异 ; 因子 Y 在 3上科 技人 才 低 , 现极 其 显著 呈 差异 。这表 明男科 技人才 比女性 具有非 常高 的忧虑
性、 并且果 断 、 魄力 , 主 动 寻找 可 以施 展 的 环境 有 会
2 科技 人才 的工作状 况 。山东 省 的科 技 . L作者 近三年 发 表 论 文 的 有 5 .0 , 发 表 过 的有 4 . 89 % 没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
要 ] 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是提高 山东省 自主创新能力 的关键 。文章对全 省科技人才进 行 了调查 , 内容
为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状况 、 科技人才 的工作状况 、 科技人 员的生活状况 等, 同时选 择 2 2 OO名科技人 才做样本 , 对他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科技人才的界定汪群等人的《科技人才素质测评理论与应用》一书称他们首次提出科技人才的定义和范围,认为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不过,1987年出版的《人才学辞典》上曾对“科技人才”做出如下界定: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略语。

是在社会科学技术劳动中,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

可以看出,他们对科技人才的界定并没有本质不同,大致包含了四个要点:1.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2.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3.较高的创造力;4.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结合前人研究经验,概念上,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结合,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

人才是指有品德有才能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

故科技人才可以定义为: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的人。

科技人才包含了文化知识或职业技能两方面的条件。

(二)科技人才的界定通过以上论述本人认为的科技人才也应当采取广义的人力资源概念进行界定。

即认为在组织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教育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教育的劳动者,或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的人。

他们是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工作的人,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更多地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具有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

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南京的科技人才。

(三)科技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

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的岗位、地点、性质等因素来确定。

按人才流动的范围。

可以分为两大类,既人才在内部的流动和人才在之间的流动。

人才在内部的流动又可以分为人才在平行部门间的流动和人才在不同级别部门间的流动:人才在之间的流动则较为复杂,它可以分为职业间的流动、产业间的流动和地区间的流动等。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科技引领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科技引领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科技引领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0.21•【字号】青政办发〔2020〕18号•【施行日期】2020.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关于强化科技引领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有关政策措施通知如下:一、建设东部沿海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一)高标准建设科教产融合园区。

依托崂山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高新区以及蓝谷、国际院士港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建设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特色鲜明、人才保障完善的一流科技产业园区。

支持园区推进科教产资源集聚和深度融合,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联合攻关,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和强大科技产业集群。

按照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择优给予综合奖补。

(二)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

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面向海洋强国战略重大需求,汇聚全球海洋科技人才,实施透明海洋与环境保障、蓝色生命与生物资源开发、海洋高端智能装备与工程技术等重大任务,突破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积极争取国家、省继续给予实验室支持,推动早日入列。

(三)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推动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等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推进超级计算中心、海洋科学考察船队等设施建设。

鼓励高校院所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市布局,重大项目“一事一议”。

(四)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加快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关于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法、做法策略的建议。

关于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法、做法策略的建议。

关于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法、做法策略的建议。

青岛市,这座地处山东半岛的美丽海滨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近年来,青岛积极布局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力图在海洋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文将针对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法、做法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定位1.制定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业方向和政策措施。

2.设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形成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的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环境1.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等方面,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聚焦关键领域,推动产业技术创新1.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大海洋基础研究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2.围绕海洋生物、海洋工程、海洋信息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四、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举办国际海洋科技论坛、展会等活动,吸引全球海洋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青岛交流合作。

2.加强与国际知名海洋科技创新城市、机构的合作,引进优质资源,提升青岛海洋科技创新水平。

五、培育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1.设立海洋人才专项基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2.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一批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六、强化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1.设立海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海洋科技创新领域。

2.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海洋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总结: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发力。

民营企业人才生态环境评价及优化对策——以青岛市民营企业为例

民营企业人才生态环境评价及优化对策——以青岛市民营企业为例
3. 落户方面%毕业学年大学生可根据情况,
选择“先落户后就业)提供免费档案托管服务% 对特区创业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符合条件的优秀 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分别出台不同的优惠落 户政策。
4. 办公场所和资金支持方面%对高层次人才
创业和特区创业项目提供办公场所支持,对批准 入驻青岛市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的高层次人才和 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办公用房$并给予免缴租金优 惠%对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和创新研 发补贴,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一次性创业 补贴和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第34 卷第 3 期 2021 年5 月
膏粛耶丛授卡渗稿学报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Vol.34 No.3 May2021
民营企业人才生态环境评价及优化对策
---- 以青岛市民营企业为例
连玲丽颜锋2,张小康3
(1.青岛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300'.青岛市工程咨询院项目管理部,山东青岛266061; 3.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266071)
条件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一300万元的补贴%
青务駆丛就术彥昵学报
2021 年第3 期
可以看到,青岛的“双招双引”政策已初见成效$通 过引进优质企业和优秀项目$既可以实现产业转 型$也能通过优质企业集聚优质人才%
(二) 经济方面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具 有较强的经济发展能力。从地区产业结构看$ 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0.1%$之 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一路向好发展,表现出较强 的经济发展潜力。从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看,截
四、青岛市民营企业人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
针对青岛市民营企业人才生态环境的特点$ 可以从人才政策、文化培育定位、优化产业结构、 拉动经济等方面提出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的对策。

青岛市人才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青岛市人才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第34卷第2期2021年5月Vol.34No.2May2021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文章编号:10061037(2021)02013105doi:10.3969/j.issn.1006-1037.202105.20青岛市人才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马骏腾,李莉莉(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青岛266100)摘要:针对青岛市人才流失问题,基于人社局数据,采用logit模型,研究了近十几年青岛市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人信息看,男性的流失比例大于女性;从教育背景看,本科生流失的最多;从单位性质看,就职于企业的人才更多地选择离开青岛.因此,为了抑制人才流失,青岛市政府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大力推进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关键词:人才流失;logit模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志码:A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促进科技进步、增进企业效益、提高经济水平的核心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着重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山东作为人口大省,近年来,面临的人才流失窘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落后、政策落实缓慢、就业环境错综复杂等主观原因,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山东省尽管也出台过一些人才引进计划,但相比于其他城市所提供的优厚条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如今,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交叠期,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甚.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总量最高、发展最迅猛、人才储备最多的城市,改进人才管理政策、抑制人才流失更是刻不容缓.“人才流失”首次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伦敦皇家学会关于英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向美国迁移的报告⑴,之后“人才流失”多用于解释人才的单向迁移及因此引发的人才流入地的收益和人才流出地的损失.在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方面,许多学者做了研究.张剑宇等⑵通过分析吉林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失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会受到人力资本积累速度下降、创新缺失的掣肘.王巍等3归纳总结了人口流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政策制度、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等方面.Galian。

青岛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青岛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青岛人力资源发展现状1.引言1.1 概述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作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

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关键的经济发展因素,也在青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概括来说,青岛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青岛具备良好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基础。

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青岛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通过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提升了城市的人才结构和素质。

其次,青岛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着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逐渐减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迅速崛起。

这就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结构调整。

青岛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努力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力资源的匹配度和效益。

此外,青岛人力资源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才流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由于青岛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相对较少,一些高素质的人才选择离开青岛,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青岛有一些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但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青岛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

综上所述,青岛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吸引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青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青岛人力资源发展的背景和现状两个方面的内容。

结论部分对青岛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探讨青岛市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通过对青岛市人力资源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能够了解该领域的整体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青岛市人才等级划分标准

青岛市人才等级划分标准

青岛市人才等级划分标准青岛市人才等级划分标准的探讨与实践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化,人才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青岛市,作为中国沿海的重要城市,对人才的渴求尤为强烈。

为了更好地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青岛市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等级划分标准。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标准的背景和意义、人才定义与识别、人才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及对应待遇政策、实施与监督管理以及优化调整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二、人才等级划分的背景和意义人才等级划分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根据人才的综合能力、专业素养、创新成果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制度。

制定人才等级划分标准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各类人才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促进城市的发展。

同时,它对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以及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才定义与识别在青岛地区,不同类型的人才(如经济、教育、科技等)具有不同的定义和特征。

经济类人才主要包括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他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类人才主要包括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他们在教育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科技类人才则主要包括科研人员、工程师等,他们在科技创新中起着引领作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识别方法主要包括面试、笔试、实际工作评估等。

四、人才指标体系在评估各类人才时,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青岛地区不同领域和层次人才的评估指标体系。

该体系应包含创新能力、专业素养、成果转化等多个指标。

创新能力反映了人才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素养体现了人才在各自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成果转化则衡量了人才为组织带来的实际效益。

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全面评价一个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价值。

五、等级划分标准及对应待遇政策根据各项指标制定具体评分规则,将人才的评分结果与相应待遇政策挂钩。

这不仅可以激励人才提升自身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针对不同等级的人才,青岛市可以制定相应的待遇政策,包括薪酬、晋升机会、住房补贴等。

青岛市人才生态环境竞争性评价——基于五个计划单列市的比较研究

青岛市人才生态环境竞争性评价——基于五个计划单列市的比较研究

青岛市人才生态环境竞争性评价——基于五个计划单列市的
比较研究
刘明;汪顺兴;周炜博
【期刊名称】《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5)2
【摘要】作为城市人才竞争的关键因素,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性水平在城市发展中越发起到重要作用。

结合以往的成果和调研访谈内容,基于ERG理论和SMART原则,构建起人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选取大连、青岛、厦门、深圳和宁波五个国家计划单列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运用熵权TOPSIS-AISM的方法进行竞争性评估及对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青岛市人才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总页数】7页(P41-46)
【作者】刘明;汪顺兴;周炜博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山东省高校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研究中心;青岛开元万通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4
【相关文献】
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岛市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2.基于博弈需求的企业人才战略竞争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3.基于模糊综合评判——PCA的沈阳市人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4.人才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的实现路径——基于
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的研究5.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青岛市的数据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作者:赵普光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要]科技人才环境关系到人才的引进和保留,进而关系到城市的发展。

运用前期开发的《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考察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现状,发现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既有城市的开放程度较高、文明卫生状况较好、外资利用程度较高以及和谐的人际氛围等优势,也存在着交通拥挤、社会保障与医疗投入力度不大、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等劣势。

青岛市优化科技人才环境应注重观念的转变和制度建设,加大公共投入,发挥科技园区作用,引导企业优化人才微观环境。

[关键词]科技人才环境;现状;优化[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21-04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创新取决于人才的获取与使用,人才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环境。

人才环境已成为人才引进与保留的重要因素。

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抓住了历史赋予的机会,赢得了发展的先机,近年来在人才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更好地改善青岛市的人才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青岛工作,我们通过前期的研究,研制出了《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对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一、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一)评价工具使用前期开发的《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获取科技人才对青岛市人才环境的评价。

(二)调查样本选取青岛市市南区、李沧区科技人才作抽样调查,问卷采取委托发放的形式,共回收问卷320份,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60%。

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填写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评价指标满意度评估表,要求被调查者判断科技人才对人才环境指标满意程度并进行评估。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等级评定法,“不重要”记1分,“不太重要”记2分,“一般”记3分,“比较重要”记4分,“非常重要”记5分。

将调查问卷内容输入电脑,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青岛市科技人才宏观环境现状通过对宏观环境定性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求得各个指标的满意度得分(见表2)。

通过表2可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城市的开放程度、文明卫生状况、外资利用程度、城市区位的天然方便程度、持续经济增长,说明科技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排在后五位的分别为交通拥挤程度、社会保障与医疗投入力度、行政机构办事效率、当地政府服务意识、基础教育投入力度,说明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不满意度较高。

(四)青岛市科技人才微观环境现状科技人才微观环境包括工作本身与激励环境、人才成长环境、主导环境三个方面。

各个纬度所包含的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得分见表3。

通过表3可知,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同事的认可、和谐的人际氛围、领导的肯定、工作的稳定性、较丰富的研究积累,说明科技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排在后五位的分别为生活福利水平、与外单位相比收入水平、工作的报酬、公平参与资源分配的机会、与付出相比收入水平,说明人才对这几个指标的不满意度较高。

二、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现状的成因分析(一)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优势分析1.宏观环境的优势分析青岛地处黄海之滨,是山东较发达的城市,气候冷暖适宜,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美誉,历史上康有为、梁实秋、老舍、沈从文等一批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并留下许多佳话。

青岛德式建筑风格及优良的海港、浴场等,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符号,对科技人才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1992年开始的城市中心东移,构建了大青岛的格局,也以其对人才的强大需求,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青岛市非常重视城市卫生,是全国文明城市,市容整洁,社会治安较好。

受历史和地缘等因素的影响,青岛对德国、韩国、日本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外资利用率较高。

2.微观环境的优势分析近年来科技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事业单位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如海信集团在其企业文化中明确提出“敬人、敬业、创新、高效”,把“敬人”放在了首位,营造了较好的人才微观环境。

(二)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劣势分析1.地理位置和城市级别影响了人才环境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比,青岛不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对人才的吸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给与人才施展才华的机会相对要少很多。

青岛地处沿海,虽然是副省级城市,但不是省会城市,对内地的辐射和影响程度也要少很多。

沿海开放城市目前已无特殊政策,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

这样的城市级别,就缺少了中心城市、特大(大)城市所具有的人才环境优势。

2. 历史、文化影响了人才环境青岛建市只有100多年,历史上先后被日本和德国占领,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城市文化。

地处山东,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民主、包容、创新、成长的环境因素还较为缺乏。

3.经济环境影响了人才环境人才与经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是由人才来推动的,没有人才很难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会搭建一个平台,以其发展来带动人才的吸纳和集聚。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很难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因为人才缺乏创业干事的平台,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就会贬值。

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是人才环境的重要基础之一。

青岛市的产业结构尚在调整之中,往往陷入这样的漩涡之中:没有人才很难上马新兴产业,没有新兴产业又很难吸引到相关人才,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中。

4.制度滞后影响了人才环境经济的竞争在于人才,人才的竞争在于制度,制度的竞争在于制度环境。

美国之所有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完全得益于其人才制度,尤其是吸引人才的《移民法》。

国内一些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制度,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人才。

微观上,国内外优秀组织,都会制定实施有利于人才选拔、使用的管理制度,使人才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

青岛在人才引进制度上也在不断创新,但力度不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

微观上,用人单位人才选拔、使用制度也不健全,还存在着制度漏洞,人才缺乏公平的选用机制,导致人才激励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受到较大的影响。

调研中发现,有的企业人才管理制度缺乏人性,有的甚至不尊重人权,有的盲目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制度,而不注重本企业的个性特点,导致人才不满。

三、优化青岛市科技人才环境的对策“十二五”期间,是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又是总体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保障。

优化人才环境,制定人才环境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对于实现青岛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把人才环境建设当做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基本已成共识,但人才环境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往往关注人才引进,但缺乏对人才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领导应把人才环境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把人才环境建设当做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制定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时,要把人才环境建设做重点规划。

要对照人才环境建设的指标和发展目标,有步骤、有组织地落实。

尤其是要营造一种全社会都关心人才环境建设的氛围,让人才环境意识深入人心。

(二)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保证和促进人才环境建设制度是集体行为约束个体行为的规范。

人才环境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制度是重要的,没有好的制度,很难营造好的人才环境。

制度建设要明确出发点和目标,还要考虑激励创新与有效实施,以及制度建设的形式与境界。

制度建设要顺应人性、尊重人权,还要注重个性。

用制度激励人才,约束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三)政府加大公共投入,改善城市的宏观环境城市的级别及位置是无法改变的,能做的就是扬长避短,打造城市的品牌。

在国内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如果青岛能加大投入,改善交通,成为国内“最畅通的城市”,如果青岛能加大对医疗的投入,成为国内“医疗条件最好的城市”,如果青岛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成为“基础教育最发达的城市”、“高等教育最具特色的城市”,如果青岛市政府能够提高服务意识,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最受欢迎的地方政府”,如果青岛能有效地控制房价,成为“买得起房的城市”,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成为“最安全的城市”,如果能够做到“藏富于民”,成为“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任何一项工作能够打造成品牌的话,青岛的人才宏观环境都会得到较大的改进。

(四)政府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改进科研考核体系基础科学研究关系到城市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基础科研成果是公共产品,企业对此缺乏动力,况且企业都去搞基础科研,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作为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组织生产,所以政府要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

为使有限的经费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必须改进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

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是一种行政导向的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体系的弊端是很难使学者静下心来研究一些对人类、社会具有较大贡献的科研项目。

我们的考核周期过短,使得学者往往选择难度不大和研究周期较短的课题。

行政导向的体系主要表现在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学术权力,申请项目中的寻租、设租行为时有发生。

“钱学森之问”在这种学术评价体系下很难回答。

因此,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要大力改革科研评价体系,要通过制度,鼓励学者承担风险较大,但对人类、社会有较大贡献的课题。

(五)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应用性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政府可以通过商业合同的形式,向企业投入研发经费,鼓励企业进行应用性研究。

为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政府也可以退税的方式,对企业和研究人员进行奖励。

通过建立孵化器、科技平台等方式,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帮助。

(六)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选拔、任用制度,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科学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和成长。

人才的选拔与引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提高了人才待遇,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后,能否正确地引进、选拔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

人才的选拔不能只认“符号”,还要考察人才的真才实学和品行,这就需要严格的专业选拔制度。

在改进人才引进、选拔制度的同时,我们还要改进人才的创新环境。

科技人才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一项风险程度较高的活动,如果我们缺乏对创新失败的宽容,缺乏对创新过程的支持,那就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

我们要给予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充分的信任和宽松的环境,鼓励其承担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贡献的课题,提高城市的科技竞争力。

(七)加大科技园区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产业聚集地,是科技创新的中心。

一个成熟的科技园区,拥有有优秀的人才、浓郁的创业文化、充足的风险资本和大量的高科技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