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52d5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0.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秋•伍家岗区期末)如图四种玻璃透镜中( )A.只有a是凸透镜B.只有b是凸透镜C.只有a和b是凹透镜D.只有d是凹透镜【答案】D。
【解答】解: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d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D正确。
故选:D。
2.(2021秋•江津区期末)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答案】C。
【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幻灯片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3.(2021秋•兴山县期末)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
【解答】解:(1)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B。
4.(2021秋•西峰区期末)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答案】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144a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1.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光线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乙均是凸透镜C.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D.甲、乙均是凹透镜答案:C由图知,光会聚于b点,光经过甲透镜后会聚在右侧的c点,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远离主光轴,说明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透镜后会聚在左侧的a点,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相比,更靠近主光轴,说明乙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探究凸诱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像为()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由题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时,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D。
3、对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都成实像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答案:DAB.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矫正。
乙图是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弱,成像在视网膜后,用会聚透镜即凸透镜矫正,故AB错误;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物体距离物镜,远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故D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时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时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9810174028915f814dc27d.png)
第1节透镜1.在下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2.关于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物体通过凹透镜只能成虚像(C)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物体通过凹透镜只能成缩小的像3.当物体由极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增大(B)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减小(C)像物间距离先变小,后变大(D)像物间距离先变大后变小4.一光源置于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A)仅生成光源下半部的像(B)仍生成光源完整的像,但像比原来暗(C)仅生成光源上半部的像(D)仍生成光源完整的像,且像的亮度不变5.下列各小题可供选择的答案是:(A)缩小正立的虚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放大倒立的实像;(E)不能够在像,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物体置于凹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2)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3)物体置于凸透镜的焦距之内()(4)物体置于凹透镜的焦距之内()(5)物体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上()(6)物体置于凹透镜的焦点上()(7)物体置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6.通过透镜看到物体的虚像,则()(A)该透镜一定凸透镜(B)若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则物体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之内(C)该透镜一定凹透镜(D)若看到的是缩小的虚像,则物体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之内7.把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在两者连线的正中间放一凸透镜,这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沿着连线再移动透镜时,则在光屏上()(A)还可以出现一个缩小的像(B)还可以出现一个放大的像(C)出现放大或缩小的像都有可能,但要知道怎样移动才能判定(D)以上说法都不对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管实像和虚像都能在光屏上得到(B)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C)人们看到虚像是由于虚像发出的光射到人的眼睛里(D)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9.在凸透镜主轴左侧两倍焦距处放一点光源S,若使透镜绕其光心位置旋转一微小角度(S稍微离开主轴),如图所示,则点光源S 的像的位置将( )(A )不变 (B )沿原来的主轴移动,比原像位置远离光心(C )偏离原来的主轴 (D )沿原来的主轴移动,比原像位置靠近光心10.有关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当物体移近光心时,则像将远离光心(B )放幻灯时,幻灯片向透镜移按时完成,则像了移近透镜(C )拍照时,物离照相机越远时,底片应离镜头越近(D )虚像不能用光屏显示,但可以用照相机拍摄11.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但不能呈现在屏上(B )实像能呈现在屏上,但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C )实像是由于光线会聚而成,能用照相机拍照(D )虚像不是光线会聚而成,但能用照相机拍照12.如图所示Ⅰ、Ⅱ是在透镜主轴PQ 上的占光源S (图中未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发散光线,图中L 是透镜所在的位置,O 是透镜的光心,M 为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A )若发光点S 在M 上,则透镜为凸透镜(B )若发光点S 在M 的左侧,则透镜为凸透镜(C )若发光点S 在M 的右侧,则透镜为凸透镜(D )透镜L 必定为凹透镜13.对同一种色光,下列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14.红色、绿色和黄色的三束平行光分别沿主轴射向同一玻璃凸透镜,通过透镜后会聚点到光心的距离分别是红f 、绿f 、黄f ,则( )(A )红f =绿f =黄f (B )红f <黄f <绿f (C )绿f <黄f <红f (D )红f >绿f >黄f15.一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在距透镜4倍焦距处,由于物体移动,此像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3倍焦距处,则( )(A)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大了(B)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了(C)物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小了(D)像变小了16.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中有一条光线经过主轴上两倍焦距点A,如图所示,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在另一侧与主轴交于()(A)点F与两倍焦距点B之间(B)两倍焦距点B处(C)两倍焦距点B之外(D)与另一侧主轴不相交参考答案1、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2、B3、A4、B5、(1)A (2)C (3)B (4)A (5)E (6)A (7)D6、B7、D8、B9、B10、C11、A12、C13、C14、C15、D16、B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基础巩固题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的像(填“缩小”或“放大”).2.投影仪的镜头是,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3.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的上方,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会看到的物体的像.4.在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片上滴一滴水,这样就做成了水滴.用它观察课本上的字,字被水滴了.5.、、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物体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2)投影仪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 )(3)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4)投影仪银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7.下列不是凸透镜应用的是( )A.潜望镜 B.放大镜C.投影仪 D.照相机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缩小虚像原理制成的B.物体不管离放大镜多远,都能成放大的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D.投影仪上的螺纹透镜是用来成像的强化提高题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0.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D.光的反射成实像,折射成虚像1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C.幻灯机 D.投影仪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得到缩小实像B.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利用它来成像C.放大镜实际就是一个凸透镜,所以凸透镜就叫放大镜D.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14.如图3.2—1所示的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15.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要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16.如图3.2—2所示的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的情景,看到的“原”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镜.17.小明手中有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天气又不好,又没有其他光源,无法判断能否会聚光.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小明手中还有一本书,在现有的条件下,你能帮小明鉴别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办法:理由:18.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后,决定练习使用照相机,他要为他们的探究小组拍张集体照,当小组的同学按位置站好后,他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请你给他出主意,他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19.如图3.2—3甲所示的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3.2—3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原理参考答案1.凸透镜会聚缩小2.凸透镜凸透镜放大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凸透镜放大4.放大镜放大5.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6.(1)× (2)× (3)× (4)√7.A8.C9.C解析:放大镜成虚像,A错;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均成倒立的实像,B、D错.10.A解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在光屏上,A正确;虚像是沿进人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B错;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成虚像,c错;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成虚像,D错.11.Bl2.C13.ABD解析:放大镜成放大的像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14.平面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15.倒立、放大的实下增大16.虚凸透17.办法:将盒子中间透明部分靠近书上的字,如果字被放大了,该透镜就是凸透镜,否则,就是凹透镜.理由:凸透镜可做放大镜,用来放大物体,凹透镜不能.18.使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同时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解析:要使所有的人都进入镜头,应该使每个人的像缩小一些,那么人与照相机的距离需要远一些,同时为在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胶片与镜头距离小一些.19.36.7 A 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填空题1.在图中的凸透镜焦距为15cm,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其像的位置在_______cm与_______cm之间,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_.若镜头的焦距为f,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______cm与_______cm之间的位置.5cm3.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___、______和______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约在______.凸透镜焦距为5cm ,通过调节,使光屏上出现缩小的烛焰清晰的像,这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是______.5.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O 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 、B 、C 、D 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DO CD BC AB ===,根据成像情况可知,______点是凸透镜的焦点.6.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 、b 、c 、d 四点中的_______点处,______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7.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_______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8.甲、乙、丙、丁是同一架可调焦距照相机的四种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图(a )所示.用它们对着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一张照片,如图(b )所示A 、B 、C 、D .我们可以判定: 甲拍____乙拍______,丙拍_______,丁拍____.二、选择题1.一个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 处逐渐移向30cm 处的过程中( ).A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2.如果要使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A.5cm B.10cm C.15cm D.20cm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A.3cm B.5cm C.7cm D.14cm4.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A.平面镜B.凸透镜C.凸面镜D.凹透镜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 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7.摄影师利用“135”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C.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8.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A.屏上不能成像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9.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当它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30cm,它对应的像却远离透镜移动了10cm,那么()A.物体可能在离透镜1倍焦距内移动B.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倍焦距外移动C.物体一定在离透镜2倍焦距与焦点间移动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参考答案一、1.30 15 30 倒立 缩小 实分析:由图可知,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物距u 与焦距f 应满足30cm cm 1522=⨯=>f u ,像距v 与f 的关系应是:f v f 2<<,即cm 305cm 1<<v .2.凸透 光屏 5 103.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同一高度,使物体在凸透镜上成的实像呈现在光屏上4.同一高度 大于10cm5.D6.a , 照相机7.向上8.D B C A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相机中,镜头到胶片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大小顺序是甲、丙、丁、乙.用它们拍摄同一景物,在照片大小相同时,物距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丁、丙、甲,从而拍出的照片上像的大小依次是甲、丙、丁、乙.与(b )图中像的大小相对照,可得甲拍的是D ,乙拍的是B ,丙拍的是C .丁拍的是A .二1.D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相对于凸透镜向同一方向运动,且像与像距的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本题中,物距逐渐增大,故像距逐渐变小,像也逐渐变小.2.B .分析:f v f 2<<,即f f 215<<,解得155.7<<f .3.A .分析:f u 2<,即f 20cm 1<,解得cm 5<f .4.C .分析:当f u 2<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u 增大(即物体远离凸透镜),则像距减小(即像与物相对于凸透镜向同一方向运动),其像也随像距成正比地减小(即像与像距的变化情况宛全一样).但物体移动的距离大于像移动的距离,而移动的时间又相同,由ts v =可知,像的速度会变小(减速运动). 5.B .6.D .分析:当f u 2<时,凸透镜成像的像距特点f u f v f 2,2>><<时,f v →.7.B .分析:“135”照相机使用的胶卷每一张底片的大小相同,半身像与全身像相比,在画面中占的比例大,即半身像的像大.像变大,像距应变大(镜头外推可增大暗箱长),物距应减小.8.C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是由于物体射出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所有折射光线会聚形成的,当凸透镜被挡柱一部分后,还会有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还能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少了,因此像将变暗.9.B .第4节 眼睛和眼镜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89f9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c.png)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b45a8daef5ef7ba0d3ca6.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一、选择题1.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A.一定是平行光 B.一定会聚于一点C.一定是发散光线 D.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 D.凹面镜3.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4.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C.d D.都不行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于焦点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7.用镜头焦距为50cm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A.等于50cmB.在50cm到100cm之间C.等于100cmD.大于100cm8.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说明书的距离()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大于1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平面镜C.幻灯机D.放大镜10.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24a5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874ae08a1284ac950430c.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习题含答案一、基础题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知识点2透镜对光的作用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完成下列光路图(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乙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填“凹”或“凸”)5.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6.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和同学们猜想凹透镜不能点燃火柴.你认为他们猜想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知识点3焦点和焦距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太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8.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中档题9.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10.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11.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2.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3.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cm14.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4f655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7.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图中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4、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A.远视镜凸透镜B.近视镜凹透镜C.远视镜凹透镜D.近视镜凸透镜5、如图所示,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大小不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A. 站在远的高的人B. 远的一棵高的小树C. 远的高的栏杆D. 远的高的竹竿6、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7、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8、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
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9、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10、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望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B.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C.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D.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11、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12、有关生活中的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老花镜是凹透镜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放大镜是凹透镜D.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二、填空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4e620ad02de80d5d8403b.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是老花眼成像的光路图C.丙图中水下木桩上的螺钉位置看上去升高了D.丁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2.下列不属于透镜应用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A.红橙黄 B.红绿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7.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1 / 7A.B.C.D.8.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中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A. B.C.D.9.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A.凸透镜就是很厚的透镜 B.凹透镜就是很薄的透镜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12.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14.射阳实验初中为了校园安全,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增大摩擦B.配有安全锤﹣﹣利用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 7D.禁止公共汽车超速行驶﹣﹣利用减小速度来减小惯性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18.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19.下列几个验证性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越用力敲响音叉,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B.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三角形的光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让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把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出现,证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0.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雨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放大镜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三、作图题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作出入射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1.5cm.(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__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23.在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1)蜡焰在透镜的左侧移动,某同学将实验的记录填在表中,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在错误之处标上A、B、C的记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15ea7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8.png)
第五章卷(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3分)(2014秋•宁远县校级期末)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B6:透镜的光路图.【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A、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故A正确;B、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焦点.故B错误;C、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C错误;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凹透镜第一次折射,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A.【点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3分)(2017•定安县一模)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考点】B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解答】解:由图知,A中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B、C、D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故选A.【点评】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成像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3.(3分)(2012秋•大丰市校级月考)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凸透镜中心距光斑的距离为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点】B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12 :应用题.【分析】太阳光可看做是平行光,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经过折射后会聚到焦点,若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或大于焦距的距离,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都不是最小的.【解答】解:只有当光斑最小、最亮时,才是焦点,而光屏上形成的点不一定是最小的光斑,因此在焦点之前和焦点之后光斑都不是最小.因此当测量的距离为l时,焦距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明确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距.4.(3分)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则不是B.虚像是由平面镜所成的,所以虚像一定由光的反射而形成C.实像可有放大的,也可有缩小的;而虚像只有放大的D.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虚像则不能【考点】AG: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12 :应用题;31 :定性思想;512: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513:光的折射、光的色散;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要掌握所学的成实像和成虚像的情况.实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虚像:平面镜成像、看到水中物体的像、凸透镜成像.【解答】解:A、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虚像可以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也可以由光的折射形成,故B错误;C、实像和虚像都可有放大的,也可有缩小的,也有等大的,故C错误;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实像和虚像的区别,首先要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形成原因,同时也要掌握各种成实像和虚像的情况,注意虚像是真实存在的.5.(3分)(2011•武汉)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解答】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经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眼睛的构造及成像特点,关键是了解眼睛的构造并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规律.6.(3分)(2016秋•围场县校级期末)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利用题目中告诉的信息确定焦距,然后利用焦距与物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解答】解: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5厘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由此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在镜前35厘米时,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综上分析,只有A正确.故选A.【点评】根据此题中告诉的信息可以从而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突破,因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7.(3分)(2010•河南)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4B :图析法.【分析】根据图示的四点与焦距的位置关系,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其成像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具体应用,即可确定各选择项的正误.【解答】解:A、物体在c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故A正确.B、物体在d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而不是照相机.故B错误.C、物体在a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而不是放大镜.故C错误.D、物体在F点时,此时的物体在焦点上,此时物体不成像.而人的眼睛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情况相似.故D错误.故选A.【点评】根据图示各点的位置,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8.(3分)(2014秋•宁远县校级期末)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二是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区域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三是光路可逆知识,物在像的位置,像将移到原来物的位置.【解答】解: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说明是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v>2f;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移到原来像的位置,此时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满足f<v<2f,像恰好在原来蜡烛的位置,所以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点评】要会找凸透镜成像时隐含的像的条件,从而判断出像的性质;熟记光路可逆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9.(3分)(2008•东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12 :应用题;16 :压轴题.【分析】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相当于照相机,利用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一般都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这样有利于捕捉目标.【解答】解:镜头应是凸透镜,而且所成的像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即0.5 m>2f,解得f<0.25m,所以应是B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10.(3分)(2014•宁德)如图所示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考点】BB: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以及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②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解答】解:由图可看出图画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11.(3分)(2011•南京)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C.小于10cm D.大于20cm【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此时物距应小于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所以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故选C.【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2.(3分)(2009•长沙)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考点】BD:望远镜;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当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使物体处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就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是使物体处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会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而照相机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解答】解: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成像原理,及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二、填空题(无特别说明下,每空1分,共31.5分)13.(2分)(2012秋•凉州区校级月考)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考点】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有一个重要的光学性质,就是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之为焦点,它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解答】解: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因此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对光有会聚作用.故答案为:会聚.【点评】各种光学元件,由于它们的构造不同,因此,对光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才行.14.(2分)(2012•菏泽)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火灾.【考点】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12 :应用题.【分析】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后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故答案为:凸透;会聚.【点评】此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同学们要注意思考、积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导游向你建议,不要随意丢弃玻璃瓶,就是这个道理.15.(4分)(2011•江苏模拟)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近视眼.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人眼中的晶状体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来矫正.【解答】解:人眼中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台小型的照相机.近视眼的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远处的物体则看不清.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故答案为:照相机;凹.【点评】本题考查人眼的成像原因,包括近视眼的矫正方法,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16.(1分)(2011秋•南宫市校级期中)小明同学要挑选一个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2cm,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确定乙凸透镜是小明同学需要的.【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12 :应用题;13 :实验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②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投影仪和幻灯机.③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已知烛焰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2cm,即U=12cm,由甲透镜的成像性质可得2f>U=12cm>f,则f的取值范围是12cm>f>6cm,由乙透镜的成像性质可得U=12cm>2f时,则f的取值范围是f<6cm,符合小明同学要挑选一个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的要求.由丙透镜的成像性质可得U=12cm<f时,则f的取值范围大于12cm,很明显,f更大于6cm 了,由此可知只有乙凸透镜是小明同学需要的.故答案为: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考查了学生根据成像性质判定凸透镜焦距的能力.在分析时要注意成像的特点与物距的关系,通过比较与焦距的关系,得出结论.17.(4分)(2011•巴彦淖尔)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虚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实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远离(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幻灯机(或投影仪).【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13 :实验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解答】解:甲和乙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由图知,甲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从甲到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远离书本.故答案为:虚;实;远离;幻灯机(或投影仪).【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平时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善于总结规律.18.(10.5分)(2013秋•古浪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F是焦点,P是二倍焦点的位置.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蜡烛放在A点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2)蜡烛放在B、C点时,光屏上成放大的像;(3)蜡烛放在D点时,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4)蜡烛放在C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此时光屏距离透镜最远;(5)蜡烛放在B、C、D点时,可观察到放大的像;(6)烛焰从A移动到C的过程中,像变大,像距变大(选填“变大”或“变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5A5: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答】解:(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越小.所以蜡烛放在A点,屏上的像最小.(2)蜡烛放在B、C点时,2f>U>f,光屏上成放大的实像;(3)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到光屏上.所以蜡烛放在D点,屏上不能呈接到像.(4)屏上出现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蜡烛放在C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此时光屏距离透镜最远.(5)由(2)(3)可知,蜡烛放在B、C、D点时,都可观察到放大的像;(6)烛焰从A移动到C的过程中,物距减小,则像变大,像距变大.故答案为:(1)A;(2)B、C;(3)D;(4)C;远;(5)B、C、D;(6)变大;变大.【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其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知道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19.(2分)(2013秋•彰武县校级期末)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考点】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的应用.【解答】解:(1)温度计中的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2)水银柱处在焦点以内,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镜;正立;放大;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其中主要是考查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平时要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0.(6分)(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2)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考点】BC:显微镜;BD:望远镜.【专题】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2)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1)放大;实;放大镜;(2)凸透;实;放大.【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二者物镜和目镜成像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12分)21.(12分)(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的方向.(2)根据图乙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将凸透镜画出来.【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B6:透镜的光路图.【专题】14 :作图题;512: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513:光的折射、光的色散;514: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
专题5.1透镜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专题5.1透镜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13a7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8.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按其厚薄的形状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甲所示);____ 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镜(如图乙所示)。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__,简称光轴(如下图所示)。
3.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如上图所示)4.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称为凸(凹)透镜的(虚)焦点(F)。
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_________。
5.焦距:焦点到透镜光(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透镜两侧焦距________。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________,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由于光路的________,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因此凸透镜可以产生________。
2.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射出,这些发散光线的___________交于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可见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由于光路的可逆性,从凹透镜的一侧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有三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很特别,如图甲、乙所示:1.平行于凸(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虚)焦点;2.通过凸(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通过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主光轴焦点相等焦点可逆性平行光反向延长线一、透镜【例题1】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凸透镜、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A正确;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错误;两种透镜都有焦点,C错误;薄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D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8da87d52d380eb63946d52.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26小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逐渐远离透镜,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白纸上有放大的光斑(暗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B.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C.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D.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亮点。
当物体位于这个透镜前的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法确定4.如图,L是凸透镜,OO’是它的主轴,AB是垂直主轴的光源,P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
当光源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如将AB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不越过L),再移动P,则在P上()A.总能得到缩小的像B.总能得到放大的像C.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D.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6.“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发现,物距等于6cm时成正立的像,物距等于9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距等于8Cm时,成放大实像B.物距等于12Cm时,成放大实像C.物距等于10Cm时,成缩小实像D.物距等于18Cm时,成等大实像7.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放在距焦点5cm处,一定能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8.像的成因有三个:光沿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4f7bd4580216fc710afdb8.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含答案)第一节透镜同步训练一、选择1. 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2. 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B.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D.对不平行的光有发散作用3.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4.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d B.d/2 C.3d/2 D.2d/35. 如图所示,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光斑。
若选取与圆孔B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三个光学器件中的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光斑C比圆孔B大,则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A.只能是凹透镜 B.只能是平板玻璃补画上主光轴,在O 点处画出凸透镜或凹透镜。
15. 有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坡璃、小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与制作材料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C 【解析】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A 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B 、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C 错误;射向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D 正确。
2.【答案】C 【解析】凸透镜对任何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及其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0bf3ce69eae009581bec94.png)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1、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2、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虚像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4、像的成因有三个,即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是所列的成像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小孔成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看到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对这些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5、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6、下列光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照相时,被照者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7、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8、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 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第8题第9题9、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FAST)(如图2)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0、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11、患近视眼的小张,在阳台上埋头看书,被街对面电子眼的闪光干扰了,他戴上眼镜后,好奇地观察街道上的情况,清楚的看见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小张戴的眼镜是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电子眼所拍摄到的轿车的像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12、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成像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ec2da4afe04a1b171de1c.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一、选择题1.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A.一定是平行光 B.一定会聚于一点C.一定是发散光线 D.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 D.凹面镜3.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4.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C.d D.都不行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于焦点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7.用镜头焦距为50cm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A.等于50cmB.在50cm到100cm之间C.等于100cmD.大于100cm8.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说明书的距离()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大于1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平面镜C.幻灯机D.放大镜10.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新课标八年级上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应用1—3节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八年级上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应用1—3节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a16f65e518964bcf847c6e.png)
八年级上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3节练习题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 ( )A.光通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 B.对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才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一个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 D.对成像的光束都有会聚作用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通过焦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B.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小丽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 D.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4、图中光路错误的是( )5、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一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
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60厘米 B.40厘米 C. 20厘米 D. l0厘米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一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这次成像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C.等于2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8、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1l cm C.12 cm D.20 cm9、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应该将物体放在()A、小于10cm处B、大于10cm小于20cm处C、大于20cm处D、小于5cm处10、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离镜4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B、30cmC、20cmD、10cm1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1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机放映在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70b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5.png)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 .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 55cm 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85cm 刻度线处,可以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C .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蜡烛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2 .以下是小雅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C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3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由距凸透镜 25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13cm 的过程中,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将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4 .如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A .仍为平行光束B .变为发散光束C .变为会聚光束D .无法确定5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 .大于焦距B .小于焦距C .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D .大于 2 倍焦距6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7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同一个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缩进去一些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烛焰随燃烧降低时,向上移动凸透镜仍可接收到烛焰的像B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中成像特点相同C .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些,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一些仍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D .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9 .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0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l0×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 l0×;物镜40×11 .小明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12 .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屏幕上的像太大,想让屏幕上的像变得小些,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B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C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D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13 .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7a7f7b4daa58da0114af8.png)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 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 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成____、____的____像,根据这个道理制 成了____. 4.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36 cm 时,像成在距凸透镜 20 cm 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_(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18 cm. 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 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 6.照相机用光圈控制__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摄明亮的物体之后又去拍摄暗淡的物 体,光圈应适当____(填“开大”或“缩小”) 7.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需要的主要器材有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和____ 其中要求____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 8.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并向透镜移动时(不超过 2 倍焦距),像离透镜 的距离将____,像的大小将____,且成的像是____像. 9.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 40 cm,透镜的焦距为 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 成的像是____立____的____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 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 ____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立____的____像. 10.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 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____像. 11.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像在____,像的性质是 ____.若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些. 12. 显 微 镜 有 ____个 凸 透 镜 ,靠 近 眼 睛 的 叫 ____,它 的 作 用 ____. 靠 近 物 体 的 叫 __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_,它有___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靠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f65c7b02d276a201292eba.png)
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透镜遮一半,光屏上的像变得不完整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镜子前方打算用相机拍摄自己在镜子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有反射光进入镜头C.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虚像光屏承接不到D.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也能成实像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当放置在F和O之间时,光屏上将找不到像4.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和判断(每次操作均在图中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B.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然后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由此可以判断小明戴的是近视镜D.将蜡烛沿光具座移动15cm,再适当移动光屏,一定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烛焰像5.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
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10cm B.一定等于10cmC.一定大于10cm 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6.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透镜提高训练
知识点:透镜的焦点
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
2.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
可能是()
A.8cm B.15cm C.20cm D.40cm
3.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B.C.D.
4.(2014•盐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
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知识点:透镜类型
6.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A.B.C.D.
7.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a B.b、d C.c D.a、b、c、d
8.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9.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B.C.D.
10.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11.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12.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A.0.1m B.0.2m C.0.3m D.0.5m
13.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1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
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
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16.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
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
A.圆形亮斑B.圆型暗斑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17.如图A、B、C、D四种光学器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B.C.D.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21.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
22.人的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具有光线作用.如果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面”或“后面”)就会形成近视,近视眼患者需要配戴透镜来矫正视力.
23.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
化?.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C 6.C 7.C 8.D 9.C 10.A11.D 12.A 13.A 14.D 15.D 16.D 17.B 18.C
19.凸透;会聚20.远视;大于50mm小于100mm 21.会聚;前面;凹22.凸凹;先变细再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