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练习题(20200708003224)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B.反光镜C.放大镜D.幻灯机2.如图所示,小强用手电筒把光照在自己脸上,小丽手拿透镜和他一起配合,他们在模拟()A.照相机原理 B.投影仪原理 C.放大镜原理 D.老花镜原理3.夜晚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下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4.如图所示的是在一些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
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
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小孔成像D.凸透镜成虚像5.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同侧的像。
则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 / 9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C.墙上手影D.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了9.某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 20 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物体移动到离透镜10 cm时,它成的像一定是()。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含答案)
(4)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A.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
B.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却相反
C.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
8.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9.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通过凹透镜的光一定是会聚的
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5.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
23、(1)略(2)5(3)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焰心、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倒立缩小的实像
(4)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18.小芳和妈妈到位于抚州城东抚河之畔的著名古楼——拟岘台游玩时,用单反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1 / 2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装有水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2. 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_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______。
4. 某小区楼道安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的摄像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头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cm 。
5. 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 与焦距f 的关系是f <u <2f ,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像,最后,人眼通道目镜看到的是再次放大的_______像(均选填“实”或“虚”)。
6. 小玲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
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_透镜。
7. 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练习(人教版)一、单选题1.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放在凸透镜后20cm处,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cm B.9cmC.11cm D.20cm2.下列各种成像①小孔成像①平面镜成像①投影仪成像①照相机成像①放大镜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在凸透镜前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若物体以速度v沿着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长高,则()A.像也以v的速度长高B.像以大于v的速度缩短C.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D.像以小于v的速度缩短4.透镜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所成的像可以是正立的C.凸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大,像距也越大D.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若有一支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以速度v在燃烧,则蜡烛所成像的缩短速度是()A.大于v B.等于v C.小于v D.以上都有可能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下移动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7.如图所示是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则虚线处的透镜()A.一定是凸透镜B.可能是凸透镜也可能是凹透镜C.一定是凹透镜D.以上判断都正确8.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B.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C.甲、乙两图中成的都是虚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10.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①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 之间的关系,如图①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15cm B.45cm C.30cm D.60cm11.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MN上,凸透镜位置固定。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活实际应用的描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拍照时,来自物体的光能够在底片上成像,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B.透过凸透镜观察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说明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C.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说明凸透镜能成正立的虚像D.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2.近年,森林火灾频发,有调查显示,一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是装有水的瓶子。
这些装有水的瓶子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A.平面镜B.凸透镜C.三棱镜D.凹透镜3.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平面镜成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D.月亮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4.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这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5.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是A.将要会聚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B.只有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D.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有发散作用6.今年是农历猴年,张家界市2016“猴年拍猴”主题摄影活动正在进行中,某摄影爱好者看到如图所示温情一幕,立即举起照相机进行了抓拍,那么在底片上所成像是()A.B.C.D.7.一块由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在空气中使用时焦距为f,如将它放在水中,则它A.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大B.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小C.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不变D.将成为发散透镜8.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B.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C.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主光轴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9.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A.B.C.D.10.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这是因为()A.像真的变大了B.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小了C.像实际变小了D.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了二、填空题11.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12.清晨,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更清晰,这时露珠相当于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解析版)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
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
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
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3.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1、2、3B.4、5、6C.1、3、5D.2、4、64.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5.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 B.bC.C D.d6.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7.物体离凸透镜22厘米时,能在光上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物距小于11厘米时,一定不能成实像B.如果物距等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如果物距大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改变物距,当像距为22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8.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9.一支蜡烛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这支蜡烛可能距离透镜()A.10cm B.15cm C.20cm D.25cm10.放映投影片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胶片正确的插法应该是()A.B.C.D.11.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12.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C.我们看到远去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13.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5.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象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二、填空题(共3小题)16.(2分)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A、B,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用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后,凸透镜使光线偏折得更多.17.(4分)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1072).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得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8cm D.12cm2.(2分)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D.倒立、等大的实像3.(2分)凸透镜前25cm处的物体沿主轴靠近透镜时,其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将( )A.由实变虚B.由倒立变正立C.由大变小D.不发生变化4.(2分)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5.(2分)已知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厘米,银幕上成放大的像,该幻灯机透镜的焦距是:( )A.10 厘米B.15厘米C.20厘米D.40厘米6.(2分)小明用薄膜、两个可以伸缩的纸筒、以及凸透镜制作了模型照相机,用它来观察我们周围的景物,有以下几种说法这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薄膜上出现的像是倒立的B.观察时,我们应该把薄膜对着景物,眼睛靠近凸透镜进行观察C.由观察远处的景物到观察近处的景物时,应该把纸筒拉长D.白天,当我们在阳台上用自制照相机对着教室内观察像时,发现像很暗。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2.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B.C.D.3.用照相机给一个小工艺品拍照时,小工艺品距离照相机40cm,所得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则该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可能是()A.20cm B.10cm C.28cm D.40cm4.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B.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C.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D.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站在平面镜前,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B.人通过放大镜观察,有时发现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近视时,可通过配戴凸透镜来矫正D.拍毕业照时,镜头离人越近,越可以把同学全部拍进照片6.做眼保健操对人的眼睛所起的作用是()A.使眼睛漂亮B.缓解眼肌的疲劳,增强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C.使眼睛的瞳孔放大D.使玻璃体更透明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8.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9.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10.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胶片( )A.正立着放在小于凸透镜2f的位置上B.倒立着放在小于凸透镜2f的位置上C.正立着放在凸透镜2f和f之间的位置上D.倒立着放在凸透镜2f和f之间的位置上11.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12.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是老花眼成像的光路图C.丙图中水下木桩上的螺钉位置看上去升高了D.丁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2.下列不属于透镜应用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A.红橙黄 B.红绿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7.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1 / 7A.B.C.D.8.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中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A. B.C.D.9.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A.凸透镜就是很厚的透镜 B.凹透镜就是很薄的透镜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12.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14.射阳实验初中为了校园安全,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增大摩擦B.配有安全锤﹣﹣利用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 7D.禁止公共汽车超速行驶﹣﹣利用减小速度来减小惯性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18.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19.下列几个验证性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越用力敲响音叉,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B.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三角形的光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让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把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出现,证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0.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雨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放大镜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三、作图题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作出入射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1.5cm.(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__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23.在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1)蜡焰在透镜的左侧移动,某同学将实验的记录填在表中,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在错误之处标上A、B、C的记号。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透镜遮一半,光屏上的像变得不完整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当放置在F和O之间时,光屏上将找不到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纺织工人在检查纺织品的质量时,要观看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该使用()A.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与二倍焦距点之间C.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二倍焦距点之外D.凹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5.以下是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A.有些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B.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C.实像不是放大的就是缩小的D.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
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不同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7.下列生活中的光学元件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凸透镜B.近视镜是凸透镜C.投影仪镜头是凹透镜D.远视镜是凹透镜8.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B.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D. 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4.下列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③④5.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得到()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6.为了获得平行光,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 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B. 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 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2倍焦距处D. 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7.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 10cmB. 20cmC. 40cmD. 60cm9.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A. 将凸透镜往上移B. 将蜡烛往上移C. 将光屏往下移D. 将蜡烛往下移10.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 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B. 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11.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组成时,李伟发现物体的像太小,看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12.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移动到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的像的性质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13.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A.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B. 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C. 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D. 不能成像14.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作图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作图专题练习(含答案) 1.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答:2.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请作出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3.如图,作出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4.在图中作出过透镜的入射光线。
5.画出图8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6.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答:7.请画出图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答:8.请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
a9.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答:10.如图所示,某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F,请画出该入射光线。
答:11.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另一条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12.根据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
13.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4.如图所示,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答:15.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v答:16.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请完成下面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答:17.完成甲乙两图中的光路图。
18.如图所示,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9.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20.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21.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
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3.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24.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原理图,请画出来自投影片上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最后射到屏幕上的光路图。
25.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常州学生李明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上/下).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A.2cm B.7cm C.9cm D.10cm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左/右)移(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2.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面,应该利用透镜矫正.二、选择题3.荣成烟墩角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4.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三、作图题6.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6题图 7题图 8题图7.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8.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
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
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 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2.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下图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4.(2020·贵州黔南州中考)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未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5.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 cmB.25 cmC.17 cmD.12 cm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描述的“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小孔成的像B.用潜望镜看到的物体C.水面形成的倒影D.戴眼镜看到的字2.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3.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当烛焰离凸透镜10厘米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虚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放大的实像D.可能是缩小的像4.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A.只有b B.只有a,c,d,e C.只有a,b,c D.a,b,c,d,e均可5.放映幻灯片时,想要在屏幕上出现“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是图所示的A.B.C.D.6.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芳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如图中的甲和乙,则1/ 7A.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7.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5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8.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9.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u=6 cm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B.当u=12 cm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u=20 cm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移动到24 cm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使用幻灯机时,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应该怎么样调节A.同时缩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B.同时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C.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缩小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D.缩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增大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11.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讨论,不正确的是()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C.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成发散光线D.凹透镜能使会聚光线延后会聚12.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A.A点B.B点C.C点D.D点13.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F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P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两倍焦距,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蜡烛放在A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B.蜡烛放在F点时,光屏上会成等大、清晰的像C.蜡烛放在F点和O点之间,光屏上会成放大的虚像D.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14.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15.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①将光屏靠近“水透镜”②将蜡烛远离“水透镜”③对“水透镜”注水④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3/ 7A.①和②都行B.②和③都行C.①和③都行D.②和④都行二、多选题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透镜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通过焦点
2.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3.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
C.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
4.在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使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
5 (多选)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
则这个玻璃体( )
A.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B.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D.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6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
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7.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切成五块,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
9.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
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
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此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11.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
取暖呢?一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
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_位置。
12 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
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
1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
作用,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
是凸透镜。
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14.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2)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
于焦点处,如图4-5-13甲、乙所示。
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
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
图4-5-13
(3)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________的关系”。
15.完成图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
16.如图所示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17.(1)画出图甲中从S点射出的两条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
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反射和折射后的光路图。
18.如图所示,请将凸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答案
1.(1)ABD 中间厚、边缘薄
(2)CE 中间薄、边缘厚
2.acde b
3.会聚 会聚 发散 发散
4.会聚 10.0
5.会聚 小于 [解析] 太阳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经过凸透
镜折射后能形成一个较小的光斑,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
透镜折射后能会聚到主光轴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这一点
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透镜的焦距;根据题意可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
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于白纸最初距凸透镜20 cm,说明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 cm。
6.B
7.如图所示
8.如图所示
9.C
10.B
11.C
12.AC [解析] 两侧的玻璃体均为中间薄、边缘厚,可视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具有
发散作用。
13.凸透镜 焦点
[解析] 冰可以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
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后面能形
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很高,物体放在焦
点时,达到物体的着火点,物体被点燃。
14.发散 凹 不一定
[解析] 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发散作用,是凹透镜。
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不一定是凸透镜。
15.如图所示
[解析] (1)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左侧)虚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①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反射光线;②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在
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③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
出。
16.(1)AC (2)小 (3)材料
[解析] (1)由图可知,根据实验要求,同样材质的只有A和C,且它们的厚度不同,符
合实验的探究要求。
(2)由图可知,乙图的焦距小,而乙凸透镜的厚度比较厚,会聚作用强,且凸面比较
凸。
(3)A、B两种材料的透镜厚度相同,但材质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可以通
过此实验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17.B [解析] 题图所示四瓶香水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盖,因为B瓶盖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18.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