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A计算记录

合集下载

可燃气体检测仪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可燃气体检测仪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XP-3140(单一气体CH4高量程)使用:一、使用程序:装入电池-打开电源-预热运转(显示预热画面ADJ)-检测(显示检测画面)-关闭电源二、注意事项1、必须在洁净空气中接通电源,如气体浓度显示不为零(浓度显示闪烁或上升),则需按AIR键(约按3秒)进行零位调整,显示浓度为零后方可进行检测。

2 切断电源时,返回到洁净空气中,待气体浓度下降后再关闭电源。

3、不得堵塞进气口和排气口4、夜间使用时可按LIGHT键5、此款可燃气体报警器为高量程,可检测可燃气体浓度为0-100%vol(CH4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比)。

GASALERTMICROCLIP(四合一)便携式报警器使用一、使用程序:充电-打开电源-进行自检-检测-关闭电源二、注意事项1、此款报警器甲烷检测范围为0-100%LEL(爆炸下限5% vol的百分比),氧气的检测范围为0-30% vol,硫化氢的检测范围为0-100ppm (危险浓度为20ppm),一氧化碳的检测范围为0-500ppm。

2、夜间使用时,可按控制键,背景灯亮。

3、只有显示TEST OK 后方可进行检测。

4、自校零。

在清洁空气环境下,按住○直至屏幕出现OFF倒计时,屏幕暂时关闭时继续按住○。

检测仪此时显示CAL倒计时,按住○直至倒计时完成并进入校准状态。

此时屏幕闪烁,检测仪开始将所有传感器归零,并对氧气传感器进行校准。

5、严禁超量程使用。

6、GASALERTMICROCLIP(单一气体CH4微量)使用方法同上。

GASALERTMICRO(四合一)便携式报警器使用一、使用程序:安装电池-打开电源-进行自检-检测-关闭电源二、注意事项1、此款报警器甲烷检测范围为0-100%LEL(爆炸下限5% vol的百分比),氧气的检测范围为0-30% vol,硫化氢的检测范围为0-100ppm (危险浓度为20ppm),一氧化碳的检测范围为0-500ppm。

2、只有显示TEST 后方可进行检测。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一、操作流程:1.查看电源线是否裸露,插上电源2..彻底清洁、干燥需灭菌物品及器械3..选择合适的器械盒,外包装袋,化学指示条和化学指示胶带4.将包装好物品置入灭菌锅内5.选择循环并按下“START”键6.检测打印结果7.取出物品及器械,敲上日期8.记录登记二、注意事项:1.发现电源线裸露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使用,通知设备科相关技术人员到场察看2.每周清洁消毒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机身一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前言本标准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俊杰黄鸿新罗伊凡朱晓明王洪敏孟宪礼王久儒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标签。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 等离子体(Plasma)等离子体是由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反应,部分或全部被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这些离子、电子和中性的分子、原子混合在一起,正负电荷在数值上总是相等,构成了等离子体。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

同时代替WS1-1996和WS/T16-1996。

第一次修订。

出。

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和梁禄。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触限值仪器的技术规范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

er)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设计制作的、不需要抽气动力的空气采样器。

)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

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如工作日、周或年)中,选定的采样时刻。

n)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

mpling)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

pling)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

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集器的空气体积。

粉尘测定方法

粉尘测定方法

3. 总粉尘浓度测定方法
(4)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 清洁容器内;或将滤膜或滤膜夹取下,放入原来的滤膜夹 中。室温下运输和保存。携带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 或二次污染。
(5)样品的称量
称量前,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 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 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要求:无论定点采样、个体 采样时,∆m不得小于0.1mg,不得大于5mg;特殊情况 时,∆m也不能超过10mg。
Respirable dust Containing10%-50% free 0.7 silica Containing50%-80% free 0.3 silica Containing >80% free 0.2 silica
Particulates
not
otherwise regulated
8
3. 总粉尘浓度测定方法
(6)浓度的计算
分时段采样时按公式(2)。
C1T1+C2T2+…+CnTn
CTWA = ——————————
………… (2)
8
式中:C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n -
各时段空气中总尘平均浓度,mg/m3;
T1、T2、Tn -
劳动者在相应时段的工作时间,h;
粉尘采样夹:安装直径37mm、40mm和75mm的滤膜 粉尘采样器:
个体采样时用流量1~5L/min的粉尘采样器,3.5L/min 定点采样时用流量5~80L/min的粉尘采样器,20L/min
分析天平:感量0.1mg或0.01mg。 秒表或其他计时器。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镊子。 除静电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抽查机构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抽查机构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
4.编号2013ZW-KX-0024报告工作日写实不完整,没有化学水处理相关工种写实记录。
5.编号2014-ZW-XZ-0008报告现场调查的接害人数与报告书描述不一致。
6.编号2014ZW-WT-0039报告个体采样记录表中编号A2117仪器在2014年11月15日同一时段采集不同样品。
7.现场采样检测没有进行拍照或摄影留证。
6.未进行评价报告网上信息公开。
限期改正,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督促落实整改
2
北京中职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甲级
1.编号2014-KP-019报告中一氧化氮未取得计量认证,即进行了检测并出具报告。
2பைடு நூலகம்张晓琴(A01(P)12200163)同时在北京中职安康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安联卫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两个机构从业并签署技术报告。
3.编号14XP485407588039现状评价部分原始记录缺失,现场采样滤膜原始记录不完整。
4.编号14KP485407588022评价项目检测方案不细化,不具可操作性。
5.编号14KP485407588013评价项目部分采样记录无采样时间。
6.编号14KP485407588039评价项目采样时段与工作实际情况不符。
8.编号2014ZW-WT-0014检测报告未开展现场调查和工作日写实,检测点和检测样品数量由企业指定。
9.编号2013ZW-RC00013和2014ZW-WT-0014检测报告中均未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确定采样点、采样对象和采样时段,未明确浓度最高时段和最高工作日等信息。
3.编号GABG-KP1420010等报告发现14名专业技术服人员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即从事技术服务活动并签字。

数据修约规则

数据修约规则

数据修约规则1.为保证检测数据处理和结果表示的一致性、科学性、可追溯性,制定本制度。

2.本修约规则适用于检测数据处理、检测结果及TWA、STEL、超限倍数等计算结果的修约及表示。

3.数据处理过程原则上按照国标《数据修约与极限数值的标识与判定》(GB/T8170-2008)进行修约。

4.分析原始数据中检测浓度应修约到国标方法检出限的数位。

注:二氧化氮为0.018ug/ml,则修约到小数点后3位。

5.分析原始记录中样品浓度应修约到比国标接触限值的数位多一位,如果值非常小无法修约到该数位,则修约到第一个不是零的数为止。

注:例1:二氧化氮样品浓度0.34mg/m3,限值PC-STEL为10mg/m3,分析原始记录表中样品浓度应修约到0.3 mg/m3。

例2:二氧化氮样品浓度为0.019 mg/m3,则修约到0.02 mg/m3。

6.未检出结果的表示:未检出的数值,检测浓度以低于,即:<检出限数值表示;样品浓度以<最低检出浓度数值表示。

检出限如果采用国标的,直接引用;如:按实际计算检出限的,检出限修约到国标检出限的位数。

7.最低检出浓度的计算,短时间采样的,按国标标准采样体积计;长时间采样的,按实际最小的采样体积计,数值修约到与国标最低检出浓度的数位。

在原始记录中标注最低检出浓度,并标注以多大体积计。

8.经计算的样品浓度(含TWA计算等)低于确定的最低检出浓度的,以低于,即:<最低检出浓度数值表示。

注:二氧化氮经计算的样品浓度为0.004,二氧化氮最低检出浓度为0.009,分析原始记录应填写为<0.009。

9.标准曲线方程若是经仪器校准产生的,a、b、r值以自动产生值为准;若是利用其他软件(如EXCEL)拟合产生,则a、b值取4位有效位数,r值修约到小数点后4位。

职业卫生试题

职业卫生试题

试题一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正确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正确3检测检验资质有效期为2年.资质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于资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出换证申请.错误4检测检验人员应当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定,具备检测检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应当只在一个检测检验机构中从事检测检验工作。

检测检验人员未经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

正确5发现被检设施设备、产品、作业场所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检测检验机构必须立即告知检测检验委托方,并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正确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正确7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错误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用人单位应当从事使用高度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岗位津贴.正确9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90DB。

错误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家度管理部门、工会组织和有关部门.正确11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应考虑该物质的超限倍数是否符合。

正确12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J.错误13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可燃气体检测仪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可燃气体检测仪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XP-3140(单一气体CH高量程)使用:4一、使用程序:装入电池-打开电源-预热运转(显示预热画面人口))-检测(显示检测画面)-关闭电源二、注意事项1、必须在洁净空气中接通电源,如气体浓度显示不为零(浓度显示闪烁或上升),则需按AIR键(约按3秒)进行零位调整,显示浓度为零后方可进行检测。

2 切断电源时,返回到洁净空气中,待气体浓度下降后再关闭电源。

3、不得堵塞进气口和排气口4、夜间使用时可按LIGHT键5、此款可燃气体报警器为高量程,可检测可燃气体浓度为 0-100%vol(CH,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比)。

GASALERTMICROCLIP (四合一)便携式报警器使用一、使用程序:充电-打开电源-进行自检-检测-关闭电源二、注意事项1、此款报警器甲烷检测范围为0-100%LEL (爆炸下限5% vol的百分比),氧气的检测范围为0-30% vol,硫化氢的检测范围为0-100ppm (危险浓度为20ppm), 一氧化碳的检测范围为0-500ppm。

2、夜间使用时,可按控制键,背景灯亮。

3、只有显示TEST OK后方可进行检测。

4、自校零。

在清洁空气环境下,按住。

直至屏幕出现OFF倒计时,屏幕暂时关闭时继续按住。

检测仪此时显示CAL倒计时,按住。

直至倒计时完成并进入校准状态。

此时屏幕闪烁,检测仪开始将所有传感器归零,并对氧气传感器进行校准。

5、严禁超量程使用。

6、GASALERTMICROCLIP (单一气体CH微量)使用方法同上。

4GASALERTMICRO (四合一)便携式报警器使用一、使用程序:安装电池-打开电源-进行自检-检测-关闭电源二、注意事项1、此款报警器甲烷检测范围为0-100%LEL (爆炸下限5% vol的百分比),氧气的检测范围为0-30% vol,硫化氢的检测范围为0-100ppm (危险浓度为20ppm),一氧化碳的检测范围为0-500ppm。

2、只有显示TEST后方可进行检测。

医院病理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技术方案

医院病理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技术方案

7.方案(技术响应文件)病理科室内环境空气(甲醛、二甲苯)监测方案7.1检测对象室内环境分析及空气采样选点方案A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病理科室内布局,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甲醛、二甲苯)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工作过程劳动者接触有毒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B采样点的选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作为选择采样点的标准。

结合一汽总医院病理科的实际情况(工作场所总面积182平米,按一般科室布局,分为取材室、技术室、切片室和细胞室等多个房间。

)空气采样点应设在以下地点:B.1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B.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

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B.3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B.4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C采样时段的选择C.1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C.2 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C.3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7.2采样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作为采样的标准,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及医院病理科职工的工作特点,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确定采样方法: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方法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

A 采用个体采样方法的采样,A.1一般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

A.2 选择有代表性的、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劳动者作为重点采样对象。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发布单位】卫生部【标准号】GBZ159-2004【发布日期】2004-12-01【实施日期】2004-12-01【标题】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WS1-1996和WS/T16-1996。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闫慧芳和梁禄。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3 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3.1 工作场所(Workplace)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发布单位】卫生部【标准号】GBZ159-2004【发布日期】2004-12-01【实施日期】2004-12-01【标题】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WS1-1996和WS/T16-1996。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闫慧芳和梁禄。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3 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3.1 工作场所(Workplace)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MAC、TWA、STEL、超限倍数的计算

MAC、TWA、STEL、超限倍数的计算

TWA
单项判定 STEL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职业接触限值 最大超限倍数 1.5
单项判定 TWA 超限倍数 合格/不合格 合格/不合格
1.65
实验室数据核对 代表物质:甲苯 日接触时间(h) 8 代表时间段(h) 6 2 0 空气中浓度 1.65 1.65 0 检测结果 TWA 1.65 STEL 12.58 国标-职业接触限值 PC-TWA 6
代表物质:砂轮磨尘/溶剂汽油 日接触时间(h) 8 代表时间段(h) 5.5 2 0.5 空气中浓度
代表物质:氢氧化钠 日接触时间(h) 1 代表时间段(h) 0.25 0.25 0.5 自己填写 检测结果 空气中浓度 TWA 0.158 0.1600 0.139 0.160 职业接触限值 单项判定 PC-TWA TWA 2 合格/不合格TEL 10
102 108 60
检测结果 TWA 100.88
超限倍数 0.34 0.36 0.20
职业接触限值 PC-TWA 300
131 ` ↑ 最高浓度 代表物质:氧化铁粉尘 日接触时间(h) 2 代表时间段(h) 0.5 1 0.5 检测结果 空气中浓度 TWA 12.58 2.76 10.36 10.84 职业接触限值 单项判定 PC-TWA TWA 5 合格/不合格
氢氧化钠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单项判定空气中浓度twapctwatwa0250158016000250139050160蓝色背景自己填写绿色背景得出数据日接触时间h代表时间段h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日接触时间h代表时间段h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日接触时间h代表时间段h合格不合格日接触时间h代表时间段h合格不合格

twa浓度计算公式

twa浓度计算公式

twa浓度计算公式一、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概念。

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二、TWA浓度计算公式。

1. 对于单一物质。

- 当采样时间是等间隔时:- 公式:TWA = (C_1T_1 + C_2T_2+·s+C_nT_n)/(T_1 + T_2+·s+T_n)- 其中,C_i表示第i个时间段内的浓度,T_i表示第i个时间段的时长。

例如,在一个工作场所,第一个小时内某种有害物质的浓度C_1 = 10mg/m^3,时长T_1 = 1h;第二个小时内浓度C_2=8mg/m^3,时长T_2 = 1h,则前两小时的TWA为TWA=(10×1 + 8×1)/(1 + 1)=(18)/(2)=9mg/m^3。

- 当采样时间不是等间隔时:- 公式同样为TWA=frac{∑_i = 1^nC_iT_i}{∑_i = 1^nT_i},只是在计算时需要按照实际的采样时间和浓度数据进行代入计算。

2. 对于多种物质(混合接触)- 如果多种物质存在联合作用,并且符合相加作用模式时:- 首先分别计算每种物质的TWA值(按照上述单一物质的计算方法),设为TWA_1,TWA_2,·s,TWA_n。

- 然后计算混合接触的等效TWA值TWA_等效,公式为TWA_等效=(C_1)/(TLV - TWA_1)+(C_2)/(TLV - TWA_2)+·s+(C_n)/(TLV - TWA_n),其中C_i是第i种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浓度,TLV - TWA_i是第i种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

- 如果多种物质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时,情况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数据和毒理学资料来确定计算方法,通常不能简单地使用上述公式。

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使用或产生有害因素的各类用人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19—87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934—89 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试规范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如下定义:3.1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3.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3.1.2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3.1.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 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3.2 工作场所(workplace)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一、概述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Time-Weighted Average, TWA)是一种用于评估工作场所或环境中化学物质暴露水平的指标。

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人暴露于某种化学物质的平均浓度。

TWA通常被用来评估工人在工作期间所暴露的化学物质水平,以及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水平。

二、计算方法TWA的计算方法是将每次测量到的化学物质浓度乘以持续时间,再将这些乘积相加,最后除以总持续时间。

具体公式如下:TWA = (C1 x T1 + C2 x T2 + … + Cn x Tn) / (T1 + T2 + … + Tn)其中,C为化学物质浓度,T为持续时间。

三、应用范围TWA适用于评估长期或重复性暴露情况下个人或群体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暴露水平。

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所受到的总体毒性影响,并且可以与国家或国际标准进行比较。

四、注意事项1. 进行TWA计算时需要考虑化学物质的毒性、暴露时间和浓度等因素。

2. TWA并不能反映出某个人在某一时刻的最高暴露水平,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3. TWA计算中需要准确记录每次测量到的化学物质浓度和持续时间,并进行合理的加权计算。

五、实际应用案例TWA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场所和环境中,以下是一个实际应用案例: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有毒气体,为了保障工人健康,需要对其进行TWA评估。

首先需要确定该气体的毒性和国家或国际标准限值。

然后在不同时间段内对工人进行暴露监测,记录每次监测到的气体浓度和持续时间。

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TWA值,并与限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六、结论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暴露评估指标,适用于长期或重复性暴露情况下个人或群体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暴露水平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化学物质的毒性、暴露时间和浓度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加权计算。

021TWA浓度计算原始记录

021TWA浓度计算原始记录
累积接触
时间(h)
时间加权浓度值(mg/m3)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委劳2014粉尘及化学有害因素时间加权浓度计算原始记录续表定点待测物名称检测浓度值mgm与021-2013
样品编号:委劳(2014)
粉尘及化学有害因素时间加权浓度计算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公式:
式中:TWA--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n--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1、T2…Tn--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
注:若为40小时时间加权计算,则分母为40。
若待测物检测浓度值均小于检出下限,则以检出下限计。
定点号
待测物名称
检测浓度值(mg/m3)与对应接触时间(h)
累积接触
时间(h)
时间加权浓度值(mg/m3)
备注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类型:记录文件编号:JZCDC/JJL-ZF-023 -2012
文件名称:空气中有害物质C-TW A计算记录表第02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1页空气中有害物质C-TWA计算记录表第页共页报告编号: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
C1T1+C2T2+…+C n T n
TWA =——————————――
8
式中:TW A -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 n-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1、T2、T n-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
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

记录人:校核人:审核人:
编制人/修改人: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
批准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