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杂志2006年第3期--洛阳西工区C1M8503战国墓_潘海民
洛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计
老城区青年宫文化广 2008年6月 场南侧 偃师市李村镇袁沟村 2008年6月 偃师市府店镇府店村 2008年6月 洛宁县长水乡西长水 2008年6月 村 老城区邙山 洛龙区安乐窝村 老城区邙山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宋故赠中书令良僖李公 石刻 神道碑 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 省保 石刻 碑 省保 洛出书处碑 省保 下清宫 省保 邵雍祠 省保 吕祖庙 省保 玄奘故里 省保 香山寺 省保 伊川书院 省保 大觉寺 省保 温氏宅院 省保 鸣皋南岳庙 省保 庆安禅寺 省保 伊尹祠 省保 张氏节孝坊 省保 水利设施遗址 省保 瓦窑遗址 省保 皇陵南兆域 石刻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古遗址 古遗址 古墓葬
偃师山化乡石家庄村 2006年6月 孟津县朝阳镇魏家坡 2006年6月 村 洛宁县故县乡隍城村 2006年6月 洛宁县东宋乡 洛宁县河底乡 2006年6月 2006年6月 2006年6月 2006年6月 2006年6月 2006年6月
1927、1932 嵩县闫庄乡闫庄村 年 新石器时代 宜阳县丰李镇 商、周 战国--汉 隋 周-汉 春秋 宋 清 宋 清 宜阳县丰李镇 西工区瞿家屯村
省保 防旱碑记 省保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省保 矬李遗址 省保 西周铸铜遗址 省保 唐坡遗址 省保 坡头遗址 省保 安乐遗址 省保 邵窑遗址
新石器时代 洛阳市矬李村北 西周 洛阳老城上窑村
1986年11月 第二批 1986年11月 第二批
新石器时代 洛宁县涧口乡涧口村 1986年11月 第二批 商 洛宁县陈吴乡坡头村 1986年11月 第二批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石刻 石窟寺及石刻 石刻 石刻 石刻 石刻 古墓葬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古遗址 古墓葬 古建筑 古建筑 古建筑
《文物》杂志2011年第8期--洛阳瀍河区利民南街西晋墓发掘简报_潘海民
其外 饰四 禽兽 , 再 向外 饰两 周
凸弦纹 , 宽缘内饰 一周锯齿纹 。
图二一 出土器物 1 .陶四系 罐(C3M723∶29) 2 .陶盆(C3M723 ∶1) 3 .陶空柱盘(C3M723∶4) 4 .陶帐座(C3M723∶18) 5.陶双耳壶(C3M 723 ∶27) 6 .大陶碗(C3M 723∶5) 7 .陶平底 罐(C3M723∶10) 8 .Ⅰ 式陶 双耳罐(C3M723 ∶30) 9 .Ⅱ式 陶双耳 罐(C3M 723 ∶7) 10 .银环(C3M723 ∶42) 11.银镯(C3M723 ∶44) 12.铜钉 (C3M723∶47) 13.Ⅰ 式银簪(C3M723 ∶40) 14.陶灶(C3M723 ∶2) 15.小 陶 罐(C 3M723 ∶15) 16.小 陶 碗(C3M723 ∶34) 17.铜 带 钩(C3M723 ∶39) 18.Ⅱ式银簪(C3M723∶46) (10 为 1/1 , 12、13 为 1/2, 17、18 为 1/4, 6 为 1/12, 余为 1/8)
Ⅲ式 52 枚 。正 、背面均有外廓 , 但正面无 内 廓 , 背 面有 内 廓 。“ 五” 字交 笔 较 曲 , “ 铢” 字 “ 金”头 呈镞形 , “朱” 字上端圆 折 , 下端圆 方折 。 “ 金” 略低 于 “ 朱 ” 。标 本 C3M723 ∶6 -c , 钱 径 2.6 、穿径 1 厘米(图二二 ∶3)。
连弧纹镜 2 件 。形 制 、纹饰 相近 , 大 小不 同 。半球形 圆纽 , 穿 孔为 圆形 。圆 形纽 座 , 外饰
图一四 出土铜镜拓片 1.四叶连 弧纹镜(C3M723∶37) 2 .铭文连弧纹镜(C 3M723 ∶38) 3.连弧 纹镜(C3M723∶8) 4 .四乳四禽 镜 (C3M 723∶36) 5.博局镜(C3M 723∶14) (均为 1/2)
《文物》杂志2006年第3期--洛阳中州中路东周墓发掘简报_司马国红
·30 ·
柱状 , 中有 穿 孔 。标 本 C1M8371 ∶59 -1 , 直 径 0.4 ~ 0.6 、孔径 0.1 、长 2 厘米(图六二 ∶7)。
Ⅳ式 2 件 。形制相同 。青黄色 , 光润 。呈八 棱形柱 状 , 中有穿 孔 。标 本 C1M8371 ∶111 -1 , 直径 0.7 、孔径 0.2 、长 3.2 厘米(图六二 ∶8)。
洛阳中州中路东周墓发掘简报 ·23 ·
文物 · 20 0 6年 第 3期
·24 ·
洛阳中州中路东周墓发掘简报
米(图一四 、二 ★∶5)。 Ⅱ 式 1 件 (C1M8371 ∶48)。子 口 , 口 微
敛 , 深弧腹 , 圜底 , 三个 兽蹄形足 。双 耳外侈 , 立 在鼎侧 , 带 方形穿 。盖顶 隆起 , 上有 三个半环 形 纽 。腹部 饰一周 凸弦 纹 。口径 5.2 、通高 6.4 厘 米年 第 3期
(图六二 ∶2)。 玉珠 2 件 。形制相同 。灰白色 。扁圆体 , 中
有一穿孔 。标本 C1M8371 ∶20 -1 , 直径 0.7 、孔 径 0.1 厘米(图六二 ∶3)。
玉璜 3 件 。分 2 式 。 Ⅰ式 2 件 。形制相同 。青绿色 , 光润 。半圆 形 , 外 沿有 牙 , 面 有 一穿 。 标本 C1M8371 ∶ 21 -1 , 长 6 、最宽 1.5 厘米(图三五 、六二 ∶4)。
·20 ·
一 墓葬形制
C1M8371 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 方向 346°, 开口于汉代层下 , 距现地表深约 2.1 米 , 墓壁光 滑 , 墓 内填 土为经 夯打的 五花 土 。墓室 长 4.3 、 宽 3.1 、深 14.2 米 。葬 具 为 一 椁 二棺 , 均 已 腐 朽 , 椁 室长 3.2 、宽 2.5 、残高 2.3 米 ;外 棺在 椁 室中 部 , 长 2.2 、宽 1.3 米 ;内 棺偏 向外 棺的 东 侧 , 长 1.86 、宽 0.6 米 。棺内骨架仅 存头骨 和腿 骨 , 为仰身直肢葬(图二)。
《文物》杂志2006年第3期--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_邢富华
带钩 1 件(C1M8567 ∶40)。鸟形 钩首 , 背 部有短圆柱帽形纽 。长 12 厘米(图一六 ∶1)。
镜 2件。 昭明 镜 1 件(C1M8567 ∶39)。半 圆 形 纽 座 , 纽座外 圆周有四组短 竖线 , 每组 三条 。之 外 为一周变形 山字纹 、短弧 线条圈带 和内向八 连 弧纹 。再外 为两周短斜线 纹 , 间有铭 文带 , 铭 文 为“ 而内 而清而 以而 昭而 明 , 而光 而日 而月 而 王 ” 。之 外 为 一 周 锯 齿 纹 和 重 三 角 纹 。直 径 11.3 、厚 0.4 厘米(图二一)。 四神博局 镜 1 件(C1M8567 ∶36)。残 。半 圆柿 蒂形 纽座 , 座外 为双 线方 格框 , 方 格框 外 为博 局纹 , 其间 环列 八乳 丁 , 四方 八区 内饰 四 神及 鸟 兽纹 。再 外为 铭 文 带 , 铭 文 为“ 尚 方 圭 (佳)镜真大 巧 , 上有 山(仙)人 不知 老 , 渴饮 玉 泉饥食” 。再外 为一周短斜 线纹 、两 周锯齿纹 和 一周曲折纹 。直径 15.3 、厚 0.4 厘米(图二二)。 (六)铜钱 44 枚 , 有五铢钱和“货泉”钱 。 五铢钱 32 枚(C1M8567 ∶38), 其中 1 枚 为磨廓五铢 。均为圜钱 , 大小稍有不 同 。“五” 字 中间两笔屈 曲 ,“ 朱”字 有圆折 、方折 两种 , “ 金” 字头 呈 等 边三 角 形 。直径 2.5 厘 米 , 重 3.2 ~ 3.4 克 (图 二 三 ∶1 、2)。磨 廓 五 铢 直 径 2.2 厘 米 , 重 1.8 克(图二三 ∶3)。
龙门石窟
万佛洞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中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文物》杂志2006年第3期--洛阳北郊唐墓_霍宏伟
水晶玉石 串饰 49 粒(M932 ∶3)。置于 骨 架髋 部 。水晶珠 45 粒 , 均为 白色 透明 , 中有 穿 孔 。其中 大珠 38 粒 , 直 径 0.8 厘米 ;小珠 7 粒 , 直径 0.4 厘米 。玉石 珠 2 粒 , 1 粒呈 豆绿 色 , 有 两个穿 孔 , 1 粒为 墨绿色 , 直 径皆为 1 厘米 ;墨 晶石珠 2 粒 , 黑色 , 中有 穿孔 , 直径 分别为 0.6 、 0.5 厘米(封底)。
乱据 守东 都洛 阳 , 所 铸“ 得壹 元 宝” 、“ 顺天 元宝” 数 量较 少 , 铸行时 间短 , 后 世 出土 不多 , 故 流传至 今的 绝大 多数 为传 世品 。 建国 以来 , 在 隋唐洛 阳城 范围 内的 遗址 、窖 藏 中也偶有发现 [4] 。但经科学发掘 , 在洛 阳唐墓中 同时出土“ 得壹元宝”和“ 顺天元宝” , 这在 国内 还是首次 。此外 , 该墓出 土的水晶玉 石串饰 , 工 艺精 湛 。这座 墓葬的 发掘 , 为 研究 唐代 安史 之 乱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58 ·
一 墓葬位置与形制
该墓 位于 洛阳 北郊 、邙 山南 麓 , 南 距隋 唐 洛阳外郭城北墙约 1.5 公里(图一)。
墓葬 为洛 阳地 区常 见的“ 刀 把 形”竖穴 土 洞墓 , 由墓 道 、甬道 、墓 室组成 , 方向 183°。因早 年平 整地 面 , 墓的上 部已 被破 坏 。墓道 位于 墓 室南侧 , 北宽南窄 , 斜坡式 , 残长 1.5 、宽 0.88 ~ 1.12 、深 0.56 米 。甬道 为过洞式 , 宽 1.12 ~ 1.2 、 进深 0.6 、残高 0.6 米 。甬 道北 端以 小砖 封门 , 封门 宽 1.12 、厚 0.17 、残 高 0.56 米 。墓 室位 于 墓道之北 , 平面呈长方 形 , 拱形顶已 被破坏 , 墓 室长 3.1 、宽 1.52 ~ 1.7 、残高 0.7 米 。在墓 室偏 西部置一棺 , 已朽 , 棺长 2.34 、宽 0.54 米 。棺内 葬一 人 , 仰 身 直 肢 , 头 朝 北 , 骨 架 已 朽成 粉 末 状 。随葬 器物 除一白 瓷罐 放于 棺外 东侧 , 其 余 均置于棺内(图二)。
洛阳惊天文物大案为何搁浅十几年
洛阳惊天文物大案为何搁浅十几年作者:廖平来源:《华声文萃》2022年第01期2021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公开征集宋彦彬、宋彦海、宋彦庆、宋彦洪四兄弟违法犯罪线索。
此前一天,宋氏四兄弟之一的宋彦海(时任洛阳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被洛阳市纪委调查。
而之前的2021年7月14日,河南省司法厅原厅长王文海被省纪委立案调查。
这意味着搁置十几年的“12·10”洛阳惊天文物大案终于开始重启侦查。
地下文物“掌眼人”的举报信2002年年末,公安部接到一封举报信,署名是“一名爱国的文物爱好者”,该信由海外寄出。
举报者自称经常替人鉴定文物,在文物圈里有一些名气。
他和广州的展某是多年的朋友,展某长期从事一种不正当的文物生意。
举报人是展某经手汉、魏、唐等文物的“掌眼人”。
2002年11月,展某将其带到洛阳老城附近的一栋堪称“精品文物世界”的民宅,内有汉唐文物200多件,如果卖出去价值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
展某告诉他,文物是洛阳的宋氏兄弟存放的,所私藏的文物数量和品位,远超博物馆。
回到家后,举报者良心不安,认为如果不彻查此事,国家将蒙受巨大损失。
举报信的末尾,还附上了展某和宋家兄弟的电话。
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在举报信上批示:“由河南省公安厅直接组织专门力量,尽快一网打尽。
”“12·10”专案组随之成立,本案也成为公安部督办案件。
时任洛阳市公安局局长张太学和副局长兼刑侦支队支队长李小选组织精干警力侦办此案。
专案组通过秘密侦查发现,宋氏兄弟共四人,老大宋彦彬和老三宋彦庆,从1990开始从事盗挖、倒卖、走私文物犯罪活动;老二宋彦海,时任洛阳市孟津县公安局政委、后任局长;老四宋彦洪,在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工作,其岳父是洛阳市主管组织工作的市委副书记。
经专案组进一步侦查证实,宋氏兄弟在洛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缉私队队长曲金华的扶持下,其势力日渐强盛,已成集团化管理。
该团伙主要成员按照古墓葬的区域分布,每人雇佣打手和当地的盗墓人员,对古墓进行疯狂盗挖,盗挖出来的文物全部交宋氏兄弟,然后由宋氏兄弟联系广东、港澳等地区的文物贩子进行交易。
《文物》杂志2006年第12期--洛阳太原路西晋墓发掘简报_朱炎强
摄 影 :蔡梦珂
一圆 巢 , 中有一 长方 形横 挡 , 两侧 圆形 孔与 底
绘 图 :褚卫红
部 两 孔 相 通 。身 与 盖 相 配 套 , 圆 柱 形 。直 径
执 笔 :张建文 朱炎强
11 .5 、高 3 .8 厘米(图一二 ∶13)。
李红
碓 1 件(CM2360 ∶13)。平面 呈 长方 形 ,
高 13 厘米(图九 、一二 ∶12)。
这座 墓葬 的发 掘出 土对 研究西 晋 中小 型墓 葬
磨 1 件(CM2360 ∶12)。由盖 和 身组 成 , 提供了新的资料 。
盖底 部内 凹 , 刻 有斜 线形 磨齿 , 正 中心 有等 距
发 掘 :朱炎强
的一 长方 形眼 , 两圆 孔分 居两 侧 , 其上 部凹 下
11 .5 、高 27 厘 米 (图
一一 、一三 ∶2)。
铜钱 1 枚
(CM2360 ∶21)。为 五
铢钱 , 钱 文清晰规 整 ,
图一三 陶 器 1. (CM 2360∶16) 2.灯(CM2360∶15)(1 为 1/10 , 2 为 1/8)
图一四 铜钱
有郭 、穿 。径 2 .5 、穿径
(CM2360 ∶21)(原大CM2360 ∶11)。长方 形 , 灶 面 有 究》 中的 C 型罐 相似 。此墓 与我队近几年 在洛
一釜 , 火门 上有梯形挡火 墙 , 后有方 锥形烟 囱 。 阳谷水 [2] 、春都路 [3] 、衡山路 [4]发掘 清理的西 晋
釜宽沿 , 敞口 , 深斜腹 , 底 多孔 。长 20 、宽 13 .5 、 墓相 比较 , 初 步推 断此墓 年代 约在 西晋 中期 。
领 , 鼓 腹 , 肩部 有对 称双 耳 , 平 底 。肩上 部饰 凸 同 。随葬 器物 保留 了东汉 晚期 常见 的奁 、灶 等
《文物》杂志2006年第3期--安阳修定寺塔出土模砖再探讨_钟晓青
安阳修定寺塔出土模砖再探讨钟晓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所研究员)安阳修定寺塔为一方形单层砖塔,始建于北齐,历经1400余年留存至今。
该塔外观的显著特征,是塔身四面满饰模制雕花饰面砖[1](以下简称模砖)。
据宿白先生考证,现状塔身饰面做法的年代应在唐建中三、四年间(782~783年)[2],距今也有1200余年了。
在20世纪70年代的考古调查中,该塔塔基下曾出土一批与现状塔身饰面模砖风格样式不同的模砖。
这批模砖的用途是什么,与修定寺塔的原貌有怎样的关系,引起了考古与建筑史学界的关注。
一基本情况关于这批模砖,最早披露其情况的《安阳修定寺塔》(下称《修定寺塔》)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在塔基座下及其附近清理发现了不少刻工精致的残雕砖。
它们的图案不同于现在壁画的雕砖,而且就图案的艺术风格看,大部分可能为北魏末期或北齐的作品。
”书中按模砖纹样作了分类介绍。
最后又提到:“在清理塔基饰面残雕砖的同时,还在附近发现了一批制作雕砖的残陶范。
其中能识别出器类的有七:斗雕砖陶范(两块)……;半镂孔雕砖陶范(三块)……;鱼龙雕砖陶范;倚柱与帐幔雕砖陶范。
”出土模砖的厚度不等,背后多有背榫方槽,可知其用途确是用于建筑装饰,即拼镶并固定于建筑物的壁面之上。
出土模砖的数量,书中没有给出确切的数字。
据李裕群先生考察,出土模砖现存放在“塔西100米处的仿古建筑内,数以百计,层层叠放”[3]。
关于这批模砖的制作年代,大家一致认为其中大部分属于北朝末期。
对于这批模砖的用途,在陈明达先生为《修定寺塔》所作的序文以及李裕群先生《安阳修定寺塔丛考》(下称《丛考》)一文中,都作出了一些推测:他认为,“这些雕砖的形状、尺度,似不适用于现塔壁面,如蜀柱很短,券楣尺寸过小等。
所以它们有可能是属于另一建筑物的。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为此塔原物,因为它也有可能是用于阶基周围、塔顶或塔内壁面。
”陈先生注意到了这批雕砖的尺度与修定寺塔现状尺度不符,但仍认为有可能是塔身原物。
逝去的辉煌——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高红商代夯土基址发现和发掘
为 目的的考古 工作 逐渐展 开 。吉林大 学考古 专业 的
师生 和山西省 考古研 究所 组成 的考古 队进入 吕梁 山
区 。在 高红遗 址发 现 了晚 商时 期 的一 座 灰坑 , 中 其 出土 陶片 的年 代 和 当地 晚商 青 铜器 时代 大 致相 当。
中 图分 类 号 : 8 82 K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8— 84 2 1 ) 1 0 7 0 10 7 3 (0 0 0 — 0 0— 3
20 07年 4月 , 国十大 考古 发现 评 选 工作 尘埃 全 落定 , 高红商 代夯 土基址 从 2 人 围的重要 考古 发 4个
去 耕土层 后 , 夯土 随 即暴露 出来 , 同时 也 印证 了钻 探 结果 ,0m长 的夯 土 中 间果 然 嵌 着 两块 生 土 , 5 一块 呈 长方形 , 一块 呈 正 方形 , 平 面上 看 , 似 夯 土 另 从 就
框 中间夹着 两块 生 土 芯 。夯 土 的外 围堆 积 是 活 土 ,
现 中胜 出 , 被评 为 2 0 0 6年 十大考古 发现 之一 。专 家 们 的点评 阐述 了高 红 商 代 夯 土 基 址 的 重要 性 : 长 “
意识到 这些 陶片和青 铜器 之间应该 有着某 种 内在 的
联系 , 一个需 要 深入研究 的学术 课题 。继 高红 H1 是
的发现之 后 , 黄河对 岸 的 陕西 也 不 断有 同类遗 址 的 新 发现 。在 山西 , 古人也 同样在 做着种 种努力 , 考 由 于没有新 的发现 , 对这 支 青铜 文 化 的认 识 并 没有 取
效果 似千军 万 马奔腾 而过 。队 员们脆 弱 的神经得 不
河南洛阳西工区纱厂路西汉大墓
图片来源: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潘付生C1M16089 和东部的 C1M16090 (西一东
)
2018年5月一?019年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西工区发现了两座西汉时期大型墓葬,一座编号为C1M16090, 其西侧的另一座编号为C1M16089。
C1M16090由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组成。
墓室内现清理出墓主人骨架一具,葬具为双棺,棺内发现有大量的随葬品,以玉器为主。
廊道东部北侧有两个耳室,西侧耳室及坠室内出土30多件彩绘陶壶。
另外还有青铜大盘、青铜壶、青铜手炉、铜豆、陶灶、铜杵臼等器物。
C1M16089位于C1M16090的西侧,该墓由墓道、前室、后室、主墓室、耳室、坠室组成。
该墓共出土遗物36件(套),有铜鼎、铜豆、铜灯、铜壶、铜镜、铜钱、铜带钩、陶罐、陶壶、陶灶、陶甑、玉蝉、玉饰、铁剑、铁刀、铜饰、
车马器、铜盘。
.
通过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我们认为这两座墓是耿姓夫妻异穴合葬墓,年代应在西
汉中期偏晚。
我们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洛阳地区当时比较著名的炼丹方士。
大雁铜灯、"玉
温明”、银扣金箔漆奁等一批珍贵文物的发现,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考古发现的
升仙药“矾石水”,为研究西汉中晚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习惯、埋葬习俗,以及汉代的升
仙思想、道教文化发展过程提供了+分可贵的材料。
(薛方潘付生)
C1M16090棺内漆奁上的金箔饰。
浅谈河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嵩县银杏文化系统的申报成功为例
1 河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1.1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发展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NS)保护项目。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概念,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①中国农业农村部2015年颁布施行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指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②虽然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现较晚,但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实质性保护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
起初是一批学者为保护传统农学,对一些农业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侧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逐步拓展到对农业生产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景观等方面的关注与研究,研究对象由“固态”向“活态”延伸。
1.2 河南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地位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广阔的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全省气候温和,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地区就已出现原始农业。
裴李岗文化作为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在裴李岗遗址中发现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和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③,在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有稻作遗存,还有牛、羊、猪、狗等家畜的骨骼④,上述表明这时的农业已相当发达。
进入封建社会后,政权更迭,稳定与战乱交替,中原地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战火燎原时生灵涂炭,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所幸中原地区农业文明的发展未曾中断。
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农耕技术,农业生产工具、耕作制度、农业民俗、农业景观等⑤,如小麦的栽培种植技术、作物耕作栽培技术,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的间套轮作技术,魏晋时期形成以耕—耙—耱3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防旱保墒系统、林农复合系统、沟垄耕作系统,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还有各个时期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等。
华夏至尊—洛阳文物精品展之二
华夏至尊—洛阳文物精品展之二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头北魏高32厘米上世纪二十年代流失海外2005年回归龙门佛头眉目清秀,略带微笑,棱角分明,头部下连着左肩袈裟残部,头顶饰波纹高髻,是北魏后期龙门佛教造像艺术“秀骨清像”的代表作。
于1907年至1921年期间被盗,首先运往法国,后流落比利时,七十年代末被美国收藏家购买、收藏,1991年陈哲敬先生购得。
1992年冬,在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学者的帮助下,经测量、核对,发现其与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龛释尊盗凿接口完全吻合,证实该佛头为高树龛释尊佛首。
1993年著录于《龙门流失雕像集》(图版1,龙门石窟研究所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版)。
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古阳洞(第1443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为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洞窟,是北魏“秀骨清像”造像风格的代表作,同时在北魏法书“龙门二十品” 中独占十九品。
高树龛属龙门石窟古阳洞左北壁上层著名的杨大眼大龛上方一列小型龛中的一个,这列小龛雕刻精细,但主尊头部全部盗损,此佛头是现知存世唯一的一件。
高树龛开凿于北魏景明三年,布局为一释迦牟尼坐佛(禅定印)并二侍立菩萨,佛着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平台之上。
圆形头光内层刻莲瓣纹,外层环绕过去七佛,舟形身光,内层刻八身飞天,外层刻火焰纹,非常精美。
龛左侧“造像记”为赫赫有名的北魏法书《龙门二十品》之一,是魏碑中之佼佼者,惜该龛佛头连同左肩袈裟一部分被盗凿。
如释尊佛首复位,此龛当可完璧。
三彩黒釉马唐代高73厘米1981年洛阳龙门安菩墓出土。
马能役善战,又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农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唐代尚马之风极盛,三彩艺匠的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
这匹黒釉马膘肥雄浑,造型矫健有力。
黒釉马极为少见,是难得的珍品。
安菩,唐朝定远将军。
从小就习文练武,他继承了父亲的勇敢和果断。
试论空心砖在古代墓葬构筑上的应用与价值———以洛阳地区古代墓葬为例
□罗天艺试论空心砖在古代墓葬构筑上的应用与价值摘要:空心砖开启了古代墓葬构筑材料的创新。
在汉代墓葬的构筑中,空心砖对墓室结构的变化、空间的增加以及墓室壁画绘制空间的拓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空心砖是古代一种集材料、工艺、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创造性产品,也是承载着汉代装饰与绘画的珍贵美术历史遗物。
关键词:空心砖墓葬构筑历史遗物“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
”[1]这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生,是世界性的,但是唯独在古代中国,取得的成果最大,达到的水平最高。
从原始陶,到彩陶、釉陶,进而创造出的异彩纷呈的陶瓷产品,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称道。
远古时期陶器主要用于谷物和饮水的储藏,是一种生活用品。
而在商代早期,古人将制作陶器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术应用于建筑上,最早见到的是陶质的水管,西周时期进而又创造出了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陶质材料。
砖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最早见于距今约7000年的仝家崖遗址。
至战国时期砖型品种更多,制作技术和制品质量上也有提高,将其应用于建筑上,主要用于铺地和砌墙面。
按其外形区别,可分为方砖与长方砖两类;按其结构区别,又可分为实心砖和空心砖两类。
空心砖的特点是体积大、内部空而不实,因其大而稳重,坚硬结实,平整美观,在中国的宫殿、陵园等大型建筑中用于踏步和台阶,以增强建筑物庄严、雄伟的气氛,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建筑材料。
空心砖能承受较大压力,虽距今有两千多年,既节约了原使烧受热膨胀而引起砖面爆裂。
空心砖这一理想的建筑材料是中国建筑材料发展史上一项重要创造[2]。
本文就空心砖在古代墓葬构筑上的应用与价值,试论之。
一、从地上到地下,空心砖开启了墓葬构筑材料的创新古人认为“万物有灵”,人死后灵魂会存在于“冥间”,如生前一样生活。
尸体是灵魂的依附体,古人对尸体的处置是十分慎重的,在中原地区“入土为安”的观念源远流长,形成了土葬的传统。
中原地区的墓葬最早见于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当时已有公共墓地,其形制多是单人单穴的土坑葬,土坑排列有序,显然已摆脱了原始的丧葬阶段。
洛阳战国墓出土八棱柱中的中国蓝和中国紫研究
作者: 马清林[1];张治国[2];高西省[3]
作者机构: [1]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2]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3]洛阳博物馆副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83-88页
主题词: 出土器物;战国墓;洛阳市;中国;棱柱;东周王城;战国晚期;随葬器物
摘要:1992年12月发掘清理的C1M3943战国墓位于洛阳市西工区东周王城遗址城内东北部,此处为王城内东周王陵的重点地区。
C1M3943属西工区东周墓葬的第七期,即战国晚期,为周王室的陪葬墓。
此墓葬具只有一棺,但随葬器物数量、种类较多,且多为珍贵文物。
出土器物包括金器、铜器、玉器、玛瑙器、玻璃器、骨器、石器等共63件(组)。
洛阳地区战国秦汉墓葬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洛阳地区战国秦汉墓葬研究洛阳地区战国秦汉墓葬研究 一、前言 本文讨论的洛阳地区主要指的是历史上的两周地区,即现代意义上的洛阳市区附近;研究对象是该地区已发现并见诸报导的战国秦汉时期墓葬,其年代上限为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以《洛阳中州路》1第四期墓葬为代表[1];年代下限不超过西汉中期——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以墓葬中是否随葬有五铢钱来划分。
这一时期的墓葬绝大多数发现在洛阳市区的附近,其中以五十年代发现的中州路墓葬群、烧沟墓葬群,以及九十年代发现的洛阳邙山墓葬群最为集中并具代表性,而在白马寺镇附近发现的九座大墓因是20年代发掘,资料不全,并已有专门文章指出它们可能是周王陵2,在本文中不再涉及。
1、洛阳地区的地理环境。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因地当洛水北岸而得名(图一)。
洛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洛阳市区,最后注入黄河;涧河自西向东流经洛阳市区西北,在五女冢附近折向南,穿越市区后注入洛河。
瀍河自北向南穿越市区注入洛河。
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又名北芒,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一百九十余里,海拔二百五十米左右,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
市区海拔150米,东西长二十八公里,南北宽十六公里,面积五百四十四平方公里(图二)。
2、 洛阳地区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十一世纪初,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武王去世,成王继位,派周公营建洛邑,时称新邑[2]。
西周末年,幽王无道,犬戎侵占宗周畿地。
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
当时的东周王都包括王城与成周,均在西周时期的城址基础上修葺而成。
春秋时,从平王到悼王,共有十三王居王城。
战国时,从敬王到慎靓王十一王,居成周城(下都),周赧王时复居王城。
《战国策》上有“苏秦过洛阳”之说,据此,洛阳的名称,当始于[1]中州路三期至四期随葬器物的组合发生了剧烈变化,由鼎、豆、罐变为鼎、豆、壶,这种变化预示着由春秋向战国的转变。
[2]《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条曰:“洛阳,周公迁殷民,是为成周。
试论河南出土的S形玉龙佩
试论河南出土的S形玉龙佩[摘要]S形玉龙佩是春秋晚期及战国时期广泛流行的重要器类。
本文以河南地区出土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形制、纹饰的差异,对S形玉龙佩的型式进行了划分。
在此基础上又对S形玉龙佩的分期做了探讨。
此外结合文献考察了S 形玉龙佩的功用。
[关键词]河南S形玉龙佩S形玉龙佩,是以极富弹性的S状为基本造型元素,作曲身弯卷龙态的一种器类。
考古发现表明,S形玉龙佩出现于春秋晚期,在战国时期颇为流行,此外汉代墓葬中亦有零星发现[1]。
其分布范围亦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出自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河北等地的墓葬、遗址中,陕西、江苏、浙江、山东、安徽、重庆等地亦有一定发现。
河南境内东周遗存分布密集,出土了较多的S形玉龙佩,这为研究该器类乃至东周玉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笔者收集的相关资料中,出自河南境内明确单位或地点的S形玉龙佩共计约118件(见表一)。
1型式分析S形玉龙佩根据器表纹饰之有否,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器表光素无纹,应为有纹者之简化形态。
共38件,其中21件出自战国早期墓葬:中州路M2717,2件;琉璃阁M75,1件;琉璃阁M76,2件;山彪镇M1,16件。
17件出自战国中期墓葬:赵固村M1,1件;西工区M7602,2件;西工区C1M8503,4件;中州中路C1M8371,4件;中州中路C1M3750,2件;唐宫西路C1M7983,4件。
标本西工区M7602:8,青灰色,质较软。
龙身细长弯曲,呈“S”形,吻部上卷,下唇内勾,三足均作弯曲状,尾上卷。
身中部有一细穿孔。
长10.2、宽4.6、厚0.6厘米。
(图一,1)第二类,器表琢有纹饰。
根据形制差异,该类可分为两型。
A型:复合型,多呈双龙同体、并联之态。
共5件,皆出自战国中期墓葬:中州中路C1M8371,2件;洛阳西工区M131;长台关M1,2件。
标本1. 中州中路C1M8371:94,黄绿色,杂有褐色斑。
上下两龙首尾相接,上部龙首下视,腹身柔曲,尾下卷,腹部饰鳞纹,尾部饰弦纹;下部龙顾首,腹身弯曲呈“S”形,尾下卷,腹部饰綯索纹,尾部饰弦纹。
关于六朝时期墓葬所出葬具情况的部分资料
关于六朝时期墓葬所出葬具情况的统计资料考古1、南京老虎山晋墓:《考古》59、61号墓,棺钉,铜、铁质,扁平,上宽下窄;2号墓,葬具朽,存棺钉,上宽下窄,方帽覆斗状;3号墓,葬具朽,棺钉与2号墓的相同。
2、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考古》60、1存铁钉和残木块,当有木棺3、河南南阳东关晋墓:《考古》63、1铁质圆帽尖四楞棺钉,25枚。
4、南京北郊涂家村六朝墓清理简报:《考古》63、6棺具朽,存棺钉,圆顶方锥形直钉。
5、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61、121、木棺有盖无底,M2,M24,M27稍有不同;2、有盖有底,以M23,为例。
对于各种棺的描述很细致,有M19,M24,M27的棺的平、剖面图,墓葬时代推测为东汉末期。
资料未复印。
6、长沙南郊的西晋南朝隋代墓葬:《考古》65、5晋墓葬,存棺钉,方形平头。
7、江苏句容陈家村西晋南朝墓:《考古》66、3M2,棺钉,方形钉帽。
8、南京富贵山东晋墓发掘报告:《考古》66、4发现铁钉,扁方锥体,圆帽钉。
9、南京迈皋桥西晋墓清理:《考古》66、4棺钉,帽似覆盆状。
10、江西瑞昌马头西晋墓:《考古》74、1铁棺钉,方帽。
11、敦煌晋墓:《考古》74、370M5,木棺保存较好,但未描述形制。
12、江西南昌晋墓:《考古》74、62墓4棺,保存较好,详细资料已复印。
13、江西南昌东汉、东吴墓:《考古》78、3都M1,棺木保存较好,详细资料已复印。
14、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考古》80、33副棺木,保存较好,详细资料已复印。
15、安徽马鞍山东晋墓清理:《考古》80、6存棺钉,铜、铁质,方帽覆斗状。
16、江西南昌市郊的两座晋墓:《考古》81、6绳金塔晋墓,棺具保存较好,但未描述。
17、湖北鄂城四座吴墓发掘报告:《考古》82、3水M1,2棺,南棺底板与墙板由整木锯成,两档插入墙板凹槽内,上为子母口,长2、1M,宽0.46-0.50M,高0.46-0.56M;北棺不详。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的5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的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
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
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
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
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基本信息中文名龙门石窟著名景点卢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地理位置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龙门大道景区等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龙门山由大禹在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
其石窟则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几年开凿。
2022年7月,经过再次大修的龙门石窟奉先寺正式与游客见面。
[16]7月21日,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渗漏水治理与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正式竣工,因“大修”搭建的脚手架开始拆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洛阳西工区C1M8503战国墓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2005年1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东
周王城东部、汉河南县城东北角的基建工程
中,清理了近200座古墓葬。
现将其中编号为
C1M8503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图一)。
一墓葬形制
C1M8503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350°,墓口叠压在现代建筑基础之下,墓壁规整平直。
墓室长2.7、宽1.9、深4.8米,填五花土。
葬具为两椁一棺,均已腐朽,仅留灰白色朽痕。
从朽痕看,椁、棺均呈长方形,外椁长约2.5、宽约1.7米,内椁长约2.2、宽约1.3米,棺长约1.9、宽约0.8米,棺置于内椁西侧。
骨架残朽,仰身屈肢,头朝北,面朝上,两臂横置于胸前。
外椁
的西北角出土有陶拍和陶纺轮,内椁的东北角
出土有玛瑙环和串饰,其余随葬品均置于棺内
南端(图二)。
二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共计21件(组),有铜器、陶器、玉
器、玛瑙器等。
(一)铜器
6件。
镜
1件(C1M8503∶8)。
残。
面平光,背无纹饰。
桥形纽。
直径11、厚0.2~0.3厘米。
带钩3件。
琵琶形,腹部呈四棱状,背部及两侧内凹。
背部有一圆纽。
标本C1M8503∶5,
腹部镶嵌9枚长方形绿松石。
长13厘米(图三、
一一∶2)。
标本C1M8503∶6,素面。
长10.4厘
米(图一一∶1)。
标本C1M8503∶7,钩部残缺。
·46·
·2006年第3期
文物平脊,背部内凹。
腹部饰有错金曲折纹。
残长
9厘米(图一一∶3)。
削
1件(C1M8503∶9)。
残环首,长柄,凸背,刃内弧。
残长16厘米(图四、一一∶4)。
环1件(C1M8503∶10)。
素面。
截面呈圆
形。
直径约3厘米(图五)。
(二)陶器8件。
纺轮6件。
形制相同。
大小相异。
均为泥质
灰陶。
扁圆形,中部有一圆孔。
标本C1M8503∶
11-1,直径3.5、厚1.5、孔径1厘米(图六∶
左)。
拍2件。
均为泥质灰陶,系用板瓦切削磨
制而成。
标本C1M8503∶12,略呈长方形。
外面
饰斜向的细绳纹,内面凹凸不平整。
长8、宽4、
厚0.8厘米(图一一∶11)。
标本C1M8503∶13,
呈圆角长方形。
外面饰横向的细绳纹,内面凹
凸不平整。
长12、宽9、厚0.9厘米(图七)。
(三)玉器、玛瑙器等
7件(组)。
玛瑙龙形佩2件。
均呈灰白色。
龙昂首拱
身,身中部有一穿孔。
标本C1M8503∶3,长
14.6、厚1厘米(封二∶1;图一一∶7)。
标
本C1M8503∶4,长14、厚1厘米(封二∶2;
图一一∶8)。
玉龙形佩2件。
均呈灰白色。
龙昂首,张
口,拱背,身中部有一穿孔。
标本C1M8503∶1,
尾上曲微卷。
长11、宽1.5、厚0.4厘米(图八、
一一∶5)。
标本C1M8503∶2,尾上曲。
长11、宽
1.5、厚0.4厘米(封二∶3;图一一∶6)。
玛瑙环2件。
标本C1M8503∶14,青灰色。
直径6.6、孔径3.2、厚0.6厘米(图九、一一∶10)。
标本C1M8503∶15,黄色。
直径8、孔径3.8、厚0.5厘米(封二∶4;图一一∶9)。
串饰1组(C1M8503∶16),26件。
出土时已散乱,组合情况不明。
有玛瑙珠3件、琉璃管1件、玉管2件、珍珠15件、水晶珠5件。
·47·
洛阳西工区C1M8503
战国墓
·48·
·2006年第3期
文物玛瑙珠3件(C1M8503∶16-1~16-3)。
球形,中部有一穿孔。
血红色,有流云状纹理。
直径1.5~1.6、孔径0.2厘米(封二∶5)。
琉璃管
1件(C1M8503∶16-4)。
残。
圆柱形。
蓝绿色。
长2、直径0.7、孔径0.2厘米。
玉管2件。
形制相同。
鸡骨白。
圆柱形,管身饰9周凹弦纹。
标本C1M8503∶16-5,长
4.7、直径1.3、孔径0.5厘米(图一★)。
珍珠15件(C1M8503∶16-7~16-21)。
形状不规则,表皮多剥落。
乳白色。
中部有一穿
孔。
孔径0.1~0.4厘米。
水晶珠
5件。
中部均有一穿孔。
分2式。
Ⅰ式3件(C1M8503∶16-22~16-24)。
扁圆形。
无色透明。
直径1、高0.5、孔径0.2厘米(封二∶6右)。
Ⅱ式2件(C1M8503∶16-25、16-26)。
枣核形。
其中1件呈淡紫色,另1件为无色透明。
长2、直径1、孔径0.25厘米(封二∶6左)。
三小结该墓出土的铜带钩(C1M8503∶5)与《洛阳中州路(西工段)》中战国中期Ⅲ式铜带钩(M2609∶7)相似[1],陶拍上的绳纹具有战国时期板瓦绳纹的特征,因此该墓葬的时代初步定为战国中期。
墓中随葬器物未见陶质和铜质容器,这在洛阳地区东周墓葬中是比较少见的。
发掘:安亚伟潘海民绘图:尚巧云胡小宝摄影:高虎执笔:潘海民[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责任编辑: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