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药方汇总之二

合集下载

太极升降丸_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_减法方剂树

太极升降丸_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_减法方剂树

太极升降丸_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_减法方剂树太极升降丸_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_减法方剂树 (1)1.原方 (2)1.1.组成:僵蚕2钱,蝉蜕1钱,姜黄3分,大黄4钱,天竺黄1钱,胆星1钱,梅片1分。

(3)1.2.功效:小儿时感发热,腮项肿痛,乳食停滞,痰盛抽搐。

(3)1.3.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3)2.上清丸 (3)2.1.减:天竺黄、胆星、梅片 (3)2.2.组成:大黄4两,僵蚕2两,姜黄2钱半,蝉蜕2钱半。

(3)2.3.功效:虾蟆瘟,头面肿大。

(3)2.4.来源:《仙拈集》卷一 (3)3.内府仙方 (3)3.1.减:天竺黄、胆星、梅片 (3)3.2.组成:僵蚕2两,姜黄2钱半,蝉蜕2钱半,大黄4两。

(3)3.3.功效:肿项大头病、虾蟆瘟病。

(3)3.4.来源:《回春》卷二 (3)4.三清救苦丹 (3)4.1.减:蝉蜕、姜黄、天竺黄、胆星、梅片 (3)4.2.组成:大黄2两,僵蚕1两。

(3)4.3.功效:耳后腮边忽然肿痛,属阳明蕴热者;兼治发颐。

(3)4.4.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3)5.姜黄丸 (4)5.1.减:蝉蜕、姜黄、天竺黄、胆星、梅片 (4)5.2.组成:僵蚕1两,大黄2两。

(4)5.3.功效:头面肿大疼痛并喉庳。

(4)5.4.来源:《古今医鉴》卷九 (4)6.喉痹散 (4)6.1.减:蝉蜕、姜黄、天竺黄、胆星、梅片 (4)6.2.组成:僵蚕1两,大黄2两。

(4)6.3.功效:大头病及喉痹。

(4)6.4.来源:《杂类名方》 (4)1.原方1.1.组成:僵蚕2钱,蝉蜕1钱,姜黄3分,大黄4钱,天竺黄1钱,胆星1钱,梅片1分。

1.2.功效:小儿时感发热,腮项肿痛,乳食停滞,痰盛抽搐。

1.3.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2.上清丸2.1.减:天竺黄、胆星、梅片2.2.组成:大黄4两,僵蚕2两,姜黄2钱半,蝉蜕2钱半。

名方——精选推荐

名方——精选推荐

名⽅解表剂 ⾟温解表剂 ⿇黄汤 【组成】⿇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草3克。

【功⽤】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汗⽽喘,脉浮紧者。

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草15克。

⽢肃中医药⼤学附属医院脾胃科吴⽟泓 【功⽤】发散风寒,解表祛湿:⽤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汗、剧烈头痛、肌⾁关节酸痛,⾆苔⽩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亦可⽤于痢疾、疮痈初起⽽有表寒证者。

葱豉汤 【组成】葱⽩(连须)5条、⾖豉30克。

【功⽤】发汗解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汗、头痛⿐塞、⾝痛,⾆苔薄⽩,脉浮。

⾟凉解表剂 桑菊饮 【组成】桑叶8克、菊花6克、薄荷3克、杏仁6克、桔梗6克、⽣⽢草3克、连翘6克、芦根6克。

【功⽤】疏风清热,宣肺⽌咳:⽤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

本⽅可⽤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

银翘散 【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蒡⼦18克、薄荷18克、荆芥穗12克、⾖豉15克、桔梗18克、⽣⽢草15克、⽵叶12克,芦根15克。

【功⽤】⾟凉透表,清热解毒:⽤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汗或有汗不畅、头痛⼝渴、咳嗽咽痛,⾆尖红,苔薄⽩或薄黄,脉浮数者。

⽬前常⽤本⽅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管炎、肺炎、⿇疹、“⼄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具有风热表证者。

⿇杏⽯⽢汤 【组成】⿇黄6克、杏仁9克、⽣⽯膏24克、⽢草6克。

【功⽤】⾟凉宣泄,清肺平喘:⽤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化热,热壅于肺,⽽见咳嗽、⽓急、⿐煽、⼝渴、⾼热不退,⾆红苔⽩或黄,脉滑数者。

常⽤本⽅配伍鱼腥草、黄芩、⽠蒌、贝母等,治疗急慢性⽀⽓管炎、肺炎以及⿇疹合并肺炎。

清热剂 清⽓分热剂 ⽩虎汤 【组成】⽣⽯膏30克、知母9克、⽢草3克、粳⽶9克。

名老中医特效秘方:精简处方50方

名老中医特效秘方:精简处方50方
五脏药物功能秘传心决
关注身体过劳信号,谨防“过劳死”。
胃病十种中成药,你该如何选择?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验方十八则
肖友山老大夫针术真传录
公众公开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推荐给朋友 举报如果您在该网页中发现有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内容,请联系我们:
名老中医特效秘方:精简处方50方
白寇仁适量。每次取一粒,放口中含嚼,每日3次。
五代中医救命养生帖7——心 肺疾病 人参白木耳汤,滋润肺部、保护喉咙
五代中医救命养生帖8——人参猪心汤,改善长期性心悸
五代中医救命养生帖9——肺结核亦可食治,生大蒜杀菌力超强
把活蚯蚓洗净放碗内,撒上白糖,盖严碗口半日蚯蚓就化成水,用其水每日涂四至五次。
34、贫血:河南名医
胎盘(小孩胞衣)6个,放阴凉处自干用瓦片焙黄研沫。每日二次,每次3克开水冲服(特效)
35、肥胖症:河南名医
1、身上痒:河南名医:申金太
用荆芥熬水洗患处,两次除根。
2、尿床:洛阳名医:路三军
鸡肠子四服,洗净用新瓦焙干研沫开水冲服,日服两次,每次二钱,七天即愈。
44、青春痘:河南名医
白艿30克、盐10克。每天用上药泡水2小时外用,搽患处。
45、戒烟、戒酒法:河南名医
用南瓜秧焙干研面冲水当茶喝,至不想吸为止(戒烟)。马在出汗时,刮下25克马汗,用500克开水搅拌均喝下(戒酒)。
29、立止鼻血:银川市名医:马海民
用头发烧成灰,吸入鼻孔,可立止,男用母发,女用父发。
30、立止刀伤出血:乌鲁木齐市医师:任万胜
鸡毛灰涂患处,立止流血,并不感染。
3、冻疮:东北传方
用麻雀脑子治冻疮,涂抹患处特效。

*打印:略论四关穴

*打印:略论四关穴

略论四关穴2016年11月30日01:54
某年轻女孩,右侧偏头痛三年。

数月发作一次,发作时痛至手指和面部麻木,视物花,伴恶心,与月经以及气候无关。

检查未见任何异常。

阴阳失调,病属于阳证,邪滞少阳与阳明。

当取阳经诸穴以祛邪外出。

为针四关穴、同侧足三里、足临泣以及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三叉三。

针入痛去。

渐治数次后未见发作。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有人服钙片或维生素B,效果并不明显,但针灸可有效缓解疼痛。

董师一般针四关、太溪、足三里诸穴,往往针入而痛减。

小儿若畏针,亦可用管针轻轻弹入,不做任何手法,亦有效。

四关穴能调和气血,促进左升右降;太溪与足三里以养先天与后天。

学生考试时紧张,可于考前半个月左右开始针刺,取百会、印堂、四关穴,轻刺激,留针半小时。

连续治疗三五次,可有效缓解考试前的焦虑与紧张,促进睡眠,且能提高考试成绩。

再者,今人报道,应用四关穴治疗顽固性面瘫、面肌痉挛、头痛、癔病、暴喑、弄舌、脏躁、高血压病、过敏性鼻炎、呃逆、胆绞痛、风痹、血痹、顽固性荨麻疹、小儿惊风、胃痛、癫痫、痛经、月经不调、失眠、黄褐斑伴痤疮、虚劳、惊悸等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亦可为此文理论佐证。

董师于2009年曾写有《我对于四关穴的理解》一文,后录入《选择中医》书中。

此二篇可互参。

注:此篇为我的学生欧江洪整理,有删改和补充,愿与读者分享。

本篇内容多出自我的新浪微博:选择中医_董洪涛。

中医药方变化的书 -回复

中医药方变化的书 -回复

中医药方变化的书-回复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药方变化的书籍推荐:
1.《中医古籍研究与中医药方变迁》:该书从历史角度出发,细致研究了中医药方的变化情况,探索了中医药方的演变过程和背后的原因。

2.《中医药线上变迁与传承》:该书从现代中医药线上平台的发展和应用入手,具体分析了中医药方在网络时代的变化,重点讨论了中医药方在线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当代中医药方剂学》:该书是一本较全面系统的中医药方剂学教材,在介绍中医药方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同时,也涵盖了中医药方剂的发展演变史,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医药方的变化趋势。

4.《中华医学经典古籍药方研究》:该书对中医药方剂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以经典古籍中的药方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医药方在文献中的变化和演化。

这些书籍都可以提供关于中医药方变化的详细信息,有助于读者对中医药方的演变过程和背后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

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书籍阅读。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_来源 2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_来源 2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来源:张洋的日志1、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1-1、〔柴胡解毒汤〕〔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2、俞慎初(1915年10月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2-1(加味五金汤)〔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

小便经常色黄如茶。

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

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

嘱其连服30 剂,以观后效。

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3、祝谌予(1914年生,北京市名中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师承京城名医施今墨)3-1〔降糖方〕〔组成〕1.生黄耆30克 2.生地30克 3.苍朮15克 4.元参30克5.葛根15克6.丹参30克〔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中医泡脚药方大全

中医泡脚药方大全

中医泡脚药方大全中药泡脚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通过中药材的特殊药理作用,达到舒经活血、调理脏腑、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对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泡脚药方。

1、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入侵所致的关节疼痛、腰腿痛、头痛等,可以用川芎、生姜、桂枝、艾叶等中药泡脚。

2、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以用防风、羌活、独活、牛膝等中药泡脚。

3、活血化瘀: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等,可以用赤芍、丹参、红花等中药泡脚。

4、调和阴阳:适用于阴阳失调引起的失眠、健忘、头晕等,可以用磁石、远志、夜交藤等中药泡脚。

5、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内盛引起的皮肤瘙痒、红疹等,可以用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中药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泡脚的药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同时也要注意泡脚的时间和温度,避免烫伤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果需要使用中药泡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睡前泡脚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助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在忙碌一天后,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疲劳,同时也可以促进身体放松。

当我们在泡脚时,身体的温度会升高,而当身体逐渐适应这个温度时,我们会感到放松和困倦。

睡前泡脚的原理在于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速。

当我们用热水泡脚时,血管会扩张,从而促进血液流通。

这有助于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紧张,同时也可以减轻头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另外,泡脚时还可以促进足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腿部疲劳和改善脚部冰凉的症状。

那么,如何进行睡前泡脚呢?首先要注意水温,应该选择适宜的温度,不要过热或过冷。

一般来说,水温应该在40℃左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不会烫伤皮肤。

泡脚的时间也很重要。

建议在睡觉前一小时内进行泡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入睡。

泡脚的时间长度也应该适当,一般建议为15-20分钟,不宜过长。

睡前泡脚对助眠的效果可以通过实践来评估。

古今名方补充方剂2

古今名方补充方剂2

古今名方补充方剂2“金佛手丸”治疗胃脘痛脾胃病为一临证常见疾病。

其中尤以胃脘痛为多。

中医治此,确有良效,用药并无神奇,辨证施治而已。

唯胃脘疼痛,易愈易复,久服汤药,颇为繁琐。

余乃汇聚古方,而略参己意,配制成丸,名曰“金佛手丸”。

应用40 年,治验颇多,尚称满意,特公诸同道:【组成】台党参10克,土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广陈皮10克,广木香10克,法半夏10克,云苓皮20克,缩砂仁6克,旋复花10克,生赭石10克,马尾连8克,吴茱萸6克,干百合30克,台乌药15克,金铃子10克,元胡索10克,炒稻芽10克,炒谷芽10克,焦六曲12克,生枳实8克,中厚朴10克,大腹皮10克,炒内金8克,炒秫米12克,醋青皮10克,炒枳壳10克,火麻仁18克,佛手片10克,莱菔子10克,玫瑰花8克,代代花8克,荷梗3克。

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1日2~3次,每次1丸,白开水送服。

忌辛辣没粘食物。

【功能】健脾和胃,舒肝行气,宽中润肠。

【主治】胃脘疼痛,痞胀呕恶,纳差便干。

【按语】本方为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湖南名医欧阳锜研究员经验方。

方中以香砂六君子为主,合旋复代赭石汤,左金丸、金铃子散、平胃散、百合乌药汤等方。

更加佛手、代代花、玫瑰花舒所。

内金、神曲、谷稻芽、莱菔子消导。

秫米化湿。

麻仁润肠。

虽无深意,却亦平妥。

燮枢汤《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组成】北柴胡9~15克,炒黄芩9~12克,炒川楝子9~12克制半夏10~12克,草红花9~10克,白蒺藜9~12克,皂角刺3~6克,片姜黄9克,刘寄奴(或茜草)9~10克,焦四仙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泽泻9~15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白天与睡前各1次)。

【功能】调肝和胃,燮理阴阳。

【主治】凡较长期间具有右胁隐痛或两胁均痛,脘闷迟消,腹部胀满,食思缺乏,胁下痞块(肝或脾大),倦怠乏力,小便发黄,大便欠爽或溏软,舌质红或有瘀斑,舌苔白或黄,脉象弦或弦滑或兼数等症状的肝胃失和、肝郁克脾、肝肺气郁、中焦湿阻、肝病累肾、肝热扰心、久病血瘀诸证。

[转载]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六(2015

[转载]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六(2015

[转载]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六(20152015-12-31最近接诊一54岁男病人,见其双下肢疤痕累累,问之,自述曾做过75次手术。

平时爱好极限运动,尤其是滑雪和摩托车,经常摔断四肢。

因手术太多,伤损气血,现自觉四肢肌肉麻木不仁。

阳明经多气多血,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针足三里及上下巨墟。

更针三脘以补益营卫。

药汤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平时我常喝点自己制作的药酒。

或用复方,或直接取一味中药泡酒。

比如,山茱萸,既能敛藏阳气,又可逐寒湿痹痛,且其有酸涩甘苦辛五味,甚是好喝;葛根,能祛风邪,缓筋急,用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更可治疗中风偏瘫;红花,入酒煮服最能活血,泡酒亦有此功。

单味药酒其药简力纯,且少有杂味。

有朋友跟我说,平时喜欢喝酒,希望能提供一味中药泡酒,既有利于冬天的阳气闭藏,又好喝。

我推荐山茱萸,此药既能敛火归于下焦而温中潜阳,又可祛逐周身寒湿之痹,使寒湿邪气不能着人。

药与酒配合,既能温阳通阳,又可治疗关节诸痛。

而且,此药泡酒后味道甚好,酒色类似葡萄酒,适合于阴寒的冬天养生。

雾霾弥漫,如何避免伤肺?张锡纯曾附有一个治劳嗽方,当有宣降肺气、排浊祛痰之功。

其方:秋分日取鲜莱菔十余枚去叶,自叶中心穿以鲜槐条,令槐条头透出根外,悬于茂盛树上满百日,至一百零一日取下。

用时去槐条,将莱菔切片煮烂,调红沙糖服之,每服一枚,数服即愈。

——其方只用萝卜制成,药力平和。

入冬后,因为阳气敛藏,虚火不升,我们都会感觉心情更安静,头脑更清爽。

但亦有人因居处地暖太热,或妄动心火,或纵欲过度而出现舌尖红、烦躁、易怒、失眠、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

这都是阳不敛藏,虚火上扰的表现。

轻者可服绿豆汤,重者需用黄连、栀子类的中药。

因药性寒凉,切需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每年10月至12月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多先出现一两天的发热、咳嗽、流鼻涕症状,接着出现喷射性腹泻,有的一天腹泻10多次。

病初属外感寒邪,邪在太阳则发热、咳嗽,此时可灸大椎,或服麻桂类的汤方;若邪气深入而至太阴,则转为腹泻,需灸肚脐,或服甘草干姜汤类的汤方。

《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药方汇总之三——若素整理版

《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药方汇总之三——若素整理版

《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药方汇总之三——若素整理版2013年网友若素即分两次整理了我的《选择中医》微博里的药方,我已经分两次把全文贴在我的新浪博客里。

2013年9月14日之前的,名为《《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药方汇总之一——若素整理版》,2013年9月14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名为《《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药方汇总之二——若素整理版》。

并且,若素还整理了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所提供的药方,亦已贴在博客里,题为《《选择中医》推荐药方——若素整理版》。

现若素又花费不少精力整理好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我微博上的药方。

在此我表示衷心地感谢。

并且,希望我们每一位方便读到此方的朋友亦对若素心存感激。

文中的药方皆由我所提供,因此,责任亦由我所承担,与整理者无关。

我在微博里提供药方,并不是为了让病人按病取方,照方服药,只是与同道探讨中医,并分享我的学医心得。

这些药方或属偏方,或属经方,或属时方,皆是我近年来学习并实践中医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因此,希望医学同道能提出批评指正,以助我进步。

另外,由于微博的140字限制,有些药方解释不够全面,有些则分几条微博分别说明,有的病案只提供方名而未能列出所用药名,有的药方或语焉不详,或重点未突出,或煎服法未明确说明,如此等等,敬请读者体谅。

若您有任何不同的观点或想法,或者想对某个药方做更多的了解,亦或者您亦有自认为更高明的药方,都可在微博里留言,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在此特别说明,若非中医专业者,不建议任何病人按我所提供的药方服药,由此而产生的医疗责任我无法承担。

治病,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

即使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亦不能滥用药物。

虽然我鼓励小病患者自己尝试着服点汤药以助早日康复,但条件是在当地实在找不到明医,或者病本不重,或者您愿意相信我的药方。

但当稍尝即止,最多不过试服一两付即可。

若病情出现变化,或方不对证,或病情紧急,还是建议请专业医生诊治。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若是合证,任何药方都是良方;若不合证,则良方亦无良效。

中医如何治疗主动脉硬化四大药方供你选择

中医如何治疗主动脉硬化四大药方供你选择
药方三:补益肝肾法
药物组成
熟地黄
补肾填精、养血滋阴,为君药。
山茱萸
补肾涩精,为臣药。
山药
补脾肺肾,为佐药。
泽泻、茯苓
渗湿利水,为使药。
功效主治
• 补益肝肾法主要用于肝肾阴虚型主动脉硬化,症见头晕 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等。
用法用量
• 建议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04
药方四:益气养血法
药物组成
黄芪
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 毒排脓的作用。
熟地黄
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 用。
人参
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 津止渴的作用。
当归
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作 用。
龙眼肉
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 用。
功效主治
适用于主动脉硬化患者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神疲乏 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肌缺血。
中医如何治疗主动脉硬化四 大药方供你选择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药方一:活血化瘀法 • 药方二:清热解毒法 • 药方三:补益肝肾法 • 药方四:益气养血法
01
药方一:活血化瘀法
药方一:活血化瘀法 药物组成
中药名称:丹参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用于治疗瘀血痹阻导致的胸痹心痛 ,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失眠,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
02
药方二:清热解毒法
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一:金银花 药物组成二:菊花
药物组成三:茯苓
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四:黄连
药物组成六:丹参

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四(2014

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四(2014

董洪涛老师新浪微博药方汇总四(20142014-7-1——2014-12-31微博药方总汇一奥地利西医医生退休后跟我学中医数年,医术渐长,且擅用经方。

她的邻居患中风,已经手术,但脑内仍有血瘀,且症状持续加重,病人不想再次手术,求她用中医治疗。

她以三七、水蛭、蒲黄、五灵脂各10克处方,水煎服,数剂后病人诸症尽去而痊愈,诸西医皆叹为观止。

从此,她声名大振,求医者颇多。

有人问,既然您说挂水不利于健康,那到底怎样快速退烧呢?退烧只要发汗就好,汗出则邪气随之而散,发烧立退。

发汗的方法很多,可以喝麻黄汤、桂枝汤,或针刺风池、风府、大椎、合谷、外关诸穴,或艾灸身柱,或泡热水澡,或蒸个桑拿,或喝碗神仙粥,或盖被子捂汗,或刮痧、拔罐等等,总之千万别用冰敷。

治感冒的两种思路与方法:感冒是风寒等邪气侵袭机体,导致营卫失调的反应。

治感冒要打开毛孔,通过排汗的方法把邪气祛逐出去,比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之类的汤方;绝不能通过挂水、冰敷等法关紧门户,在体内肆意杀灭,此法不可能真正治愈感冒,更会导致邪气被逼入三阴层次,留下无穷的后患。

临证处方用药当根据病证用动药、静药,或动静结合。

比如,小儿先天不足,肾气虚弱而不能生髓,导致囟门应合不合,当治以滋肾充髓,用六味地黄丸,虽是静药,不惧其腻;寒邪内伏三阴出现发烧,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虽是动药,不惧其散;人参败毒散治时疫,于大队辛散中伍以人参,则虽辛散而不伤正气。

临证处方需动静结合。

动指行气活血通阳诸药,其性通利走窜、刚燥发散;静指养血滋阴补气诸品,其性呆滞腻涩,阴柔收敛。

单用动药则刚猛横窜,走而不守,易耗气伤阴;单用静药则滋腻柔濡,守而不走,易补而致滞。

比如,五子衍宗丸之用车前子;一贯煎之用川楝子;异功散之用陈皮,需细悟其静中寓动之意。

小儿腹泻常会反复难愈,若药治乏效,父母不妨试用几个简单的脐疗方法:五倍子与枯矾各等量研极细末,加入少许已经融化的黄蜡中,捣匀凉透备用。

每次用一克许,小火化开后于睡前敷肚脐,日一次,屡用屡效;若属虚寒致泻,可用隔盐灸肚脐,速效;若属湿热致泻,可用藿香正气液滴入肚脐,外盖纱布,甚效。

张文宏推荐的中成药

张文宏推荐的中成药

张文宏推荐的中成药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中药来治疗疾病。

虽然有时也会使用化学药物,但是由于其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少人还是喜欢使用中成药。

为此,今天,著名医学专家张文宏,就给我们介绍他推荐的几种中成药。

首先,张文宏推荐的中成药之一就是桂枝加党参汤。

这是一个多元的中药,以桂枝和党参为主要成分,用来治疗伤寒肺热等疾病。

另外,该药物还可以帮助缓解咳嗽、气短等症状,以及消除烦躁不安及心烦意乱等情绪状态。

其次,张文宏推荐的中成药之二是黄芩苏汤。

这是由黄芩、苏、小檗、杏仁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一种汤。

它可以帮助消除湿热,清热解毒,止痛安胎,止血化痰,清心安神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咳嗽、咽喉肿痛等病症。

再者,张文宏还推荐了一种名为小儿清热解毒散的中成药。

这是一种以三七、陈皮、石膏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主要用来治疗小儿感冒、湿疹、百日咳等疾病。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治疗小儿热病、腹泻等症状。

此外,张文宏还推荐了一种名为散形牛黄止血丹的中成药。

它是一种以牛黄、蒺藜、苍术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主要用来治疗女性手足痢疾、头痛头晕等病症。

此外,它还有助于缓解咽喉肿痛、消肿止痛及清热解毒等症状。

最后,张文宏还推荐了一种名为太子参阿胶乌鸡汤的中成药。

这是一种以太子参、阿胶、乌鸡蛋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主要用来治疗慢性咳嗽、气短及肺热等病症。

此外,它还有助于温中补益,补血健脾,抗疲劳等作用。

以上就是著名医学专家张文宏推荐的几种中成药。

它们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也能缓解一些慢性疾病的症状。

因此,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向医生询问更多有关中药的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中药来改善健康状况。

中医药方的应用技巧神奇的中医教案

中医药方的应用技巧神奇的中医教案

中医药方的应用技巧神奇的中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医药学概论》第三章“中医药方的应用技巧”,详细内容包括中医药方的组成原则、常见药对的配伍规律、药方调整的原则及方法,并以“神奇的中医”为主题,结合临床案例,深入解析中医药方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药方的组成原则,掌握常见药对的配伍规律。

2. 学会分析临床案例,灵活运用中医药方调整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激发对中医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药方的调整方法及技巧。

重点:中医药方的组成原则、常见药对的配伍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位患者如何通过中医药方的调整,神奇地恢复了健康,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中医药方的组成原则。

(2)介绍常见药对的配伍规律。

(3)分析临床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1)举例讲解药方的调整方法。

(2)分析调整药方的原因及效果。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案例的药方组成及调整方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解答,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六、板书设计1. 中医药方的应用技巧:神奇的中医2. 内容:(1)中医药方的组成原则(2)常见药对的配伍规律(3)药方调整方法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医药方的组成原则。

(2)举例说明两种常见药对的配伍规律。

(3)分析给定案例的药方组成及调整方法。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中医经典著作,深入了解中医药方的应用。

(2)组织学生参观中医院,实地了解中医药方的临床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临床案例选择与解析。

2. 教学目标中的中医思维的培养。

3. 教学难点中的药方调整方法及技巧。

千里马分享的药方

千里马分享的药方

千里马分享的药方
1【阴阳大补汤】
火绒莲花3克,冷蒿3克,川楝4克,紫花地丁2克,地骨皮6克,用水煎10分钟,用来泡脚,火绒为离冷蒿坎,水火相济阴阳调。

五形烦热口溃疡,手脚冰凉宫不孕。

阴阳不调快泡脚,用脚吃药最为神。

2 泰来希望丸
生天南星500克,制远志,王不留行,急性子各300克,蜈蚣10条,五味药共研成末,蜂蜜烧开,加末炼丸,早中晚饭后;各服5克,孕妇忌用,本方主治;一切肿瘤,不用化疗,直接服用!
3 下气汤:茯苓15克,乾姜10克,半夏9克,砂仁6克,细辛3克,橘皮15克,桂枝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服下,本方主治:一切哮喘,只学时珍仲景方,不懂元御心源方。

下气本是元御方,治疗哮喘真叫强。

4 养筋洗髓汤:仙灵脾5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早晚服下,本方主治:小腿抽筋,膝关节炎,滑膜炎,半月痕损伤,道观传来洗髓汤,一方两用真神奇。

药渣外洗内服汤,不出半月病就康。

5 【乌梅续命汤】
乌梅30克,香附,薄荷各6克,龙胆草2克,生甘草50克,体强者加;生大黄,生黑丑各15克,腹泻者加;炮姜10克,体弱者加;生枳实,生山楂各15克,便秘者去;炮姜,水煎服:早晚服下,本方主治:一切肿瘤,乌梅君药本事大,香附药性走全身。

体强患者加丑黄,体弱患者加山实。

腹泻加姜便者去,续命加减肿瘤逃。

6 【瘿瘤汤】
浙贝母3克,昆布10克,海藻15克,海蛤壳25克,桔梗20克,夏枯草10克,海蛤壳,浙贝母先煎20分钟,在和其它药成2碗,分早晚服下,本方主治;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淋巴结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药方汇总之二——若素整理版(2014-01-10 12:50:45)转载▼分类:健康处方中医承载着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底蕴,近百年来因多种原因而趋于没落,但在诸多中医志士的努力下,中医渐有复兴之势。

我的专业是中医,自毕业以来我一直在从事中医的临床与教育工作,我自认为我有责任传承先贤的衣钵,把中医推广宣传,发扬光大。

因此,我发愿将以此生此世为中医而奋斗。

自2011年秋天以来,我一直坚持更新我的《选择中医》新浪微博,至2014年1月8日已经有3474条之多。

这些微博都是我的用心之作,每一条微博都是我自己真诚并且认真地去完成的,其中包括我的读书收获、学医体会、临床心得、学习感悟等等。

我的微博观点明确,就是要传承中医、宣传中医,并致力于从临床上实践中医,希望每一位病人都能享受到中医所带来的快乐与健康。

因此,我也衷心希望读过我的微博的朋友都能对中医有所认可。

在这些微博里,也有一些我临床习用的药方。

或者是我临床中比较实用的,或者是效果明显的,或者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收获,其中亦有我的选择中医工作室团队的临床经验,我都一起创作或转发进了我的微博,我愿意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这些药方不过是我的千虑偶得,或拾前贤牙慧,或自创新方。

我自知自己愚庸智浅,晒出的这些药方只为临床提供参考,并与网友作学术交流,并不建议读者随意试用。

毕竟临床治病需要辨证,病证不同,其药方自有不同。

因此,不建议滥用我这里所提供的药方,看病还是要找位明医,面诊一下,既安全又有效。

若素把我的《选择中医》新浪微博里所提供的药方按时间顺序全部整理了出来,她说:“上次您微博上的药方整理到2013年9月14日,这是2013年后续的一些药方, 截止到2013-12-31。

我整理好了,请您过目。

感恩您的付出与分享。

”若素花了巨大的精力,一条一条地辑出我微博里曾经列出的药方,并整理成篇,这样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在此我对若素的辛苦劳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董洪涛,于南宁选择中医工作室。

2014/1/8补充说明:若无特殊说明,我的药方计量单位一般都是克。

小儿用药量不必过大,一般可用成人的半量。

凡药三分毒,若非必要,不建议滥服汤药。

治病我重视用针灸,既安全又可速效。

雾霾天气当如何保护自己呢?一则忌户外锻炼,忌盲目运动;二则雾霾属寒湿邪气,自呼吸而入,最易伤损肺阳,故需温养,适当加衣以避免受寒;三则试服温运肺阳、兼化寒湿诸方,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

我琢磨可用细辛、五味子、干姜、麦冬、百合、莱菔子之属。

若有咳嗽不适,又可加枳壳,桔梗以升降肺气。

有些小儿莫名其妙出现面红身痒,或见湿疹,或见痒疹,哭闹不休。

大人亦时见此病。

按中医之理,阳气自下发动,温煦周身。

若中气不足,则阳气浮于皮下而成此症。

此时需补中气,敛浮火,则红痒自去。

切不可因见痒而滥用凉药,伤损中阳,反成祸害。

民国大医彭子益提出用冰糖糯米粥治疗,最适合小儿,良效。

工作室病例:处方为竹茹15,枳实15,陈皮10,茯苓30,姜半夏30,生姜三片,大枣30切,黄连6,厚朴15,苏叶15后下五付。

而这孩子只吃了三付,情绪稳定,厚腻舌苔不见,更惊喜的是没有任何胡臭味道了,其家人更是称赞不已。

治病时若往往是被西医名词牵着的,而今董博又一次证实了,中医整体辩证的重要性。

农历十月居于十二地支之亥位。

其时为入冬,其地属北西,其星为勾陈,其气则敛藏。

应之于人,则需适合天地以养阳气之深藏。

亥时需补,其汤为勾陈汤。

其方:人参、甘草、干姜、白术。

按此理推之,则亥前为紫宫,应于戌,为九月,其气重,其方紫宫汤;亥后为玄武,应于子,为十一月,其气渗,其方真武汤。

奥地利.董红梅:小儿风寒感冒后干咳,配合一些食疗方子,屡试屡效。

家中小女十岁每逢风寒干咳,服下即效。

家中有小孩的父母不防一试。

锅中放麻油一调匙加热,切三四片生姜,剁成碎末,鸡蛋一枚同时放进锅中,翻炒,趁热给小儿吃下。

早餐服一次,睡前服一次。

痛经,正痛时可针刺十七椎下,其穴在第五腰椎脊突下凹陷中,往往可针入痛止;若效果不显,加针三阴交及承浆,亦可收止痛之功。

若月经尚未到而痛尚未发作,可及时根据体质、病情服些汤药,亦可预防发作。

可用之方甚多,亦可以小柴胡汤为主方,随症加入活血理气诸品。

临床多见痛经患者,不少人会因身边朋友亦有痛经则误认为痛经是正常现象而不去医治。

若痛经甚则可能有子宫肌瘤,或腺肌症,或囊肿等病。

中医治疗多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

有人服中药后会出现月经量多,排血块正常现象,亦有量大,且现崩漏之象。

可用傅青主老妇血崩汤当归,生黄芪,桑叶,三七养血深秋时节,萝卜上市。

萝卜既是时令果蔬,吃起来又爽口,如吃水果。

且萝卜能养生治病:吃油腻肥厚食物时吃点萝卜,可化气行滞;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痛风患者多属湿热痰浊内滞,萝卜最利降浊;腹胀、便秘吃萝卜能行气通便;若有上火咽痛、咽干、眼红、耳鸣、头晕、痘痘等症,吃萝卜可降上浮之火。

日近深秋,正萝卜上市时节。

萝卜最助养生,其皮深绿而肉呈嫩绿色,口感甜脆多汁,带皮吃有微辣。

山东人喜欢生吃萝卜,当成水果一样吃。

经常食用萝卜可降气祛痰,清热解毒,排浊通便,健脾助消化,能降低血压、血糖、血脂。

山东有这样的谚语:吃萝卜喝茶,气的大夫满街爬,形象地道出了萝卜的医用效果。

大椎是一个常用且实效的穴位。

穴居督脉,统领诸阳,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主一身之表。

约而言之,其功有五,一则温阳解表以治感冒、发烧、咳喘;二则温经通络以止肩臂诸痛;三则开窍安神以定痉厥;四则调和营卫以治虚人反复生病;五则固阳固脱以救厥逆。

是为强壮穴,可针可灸,阳气宣通则无病不治。

古人云:大椎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

我自己体会,若是感冒发烧,马上取大椎穴艾灸,使周身温暖,一身汗出,而感冒即霍然若失。

不论大人小儿若见高烧,都可则配合艾灸身柱穴,效果更好。

凡身体虚弱,稍受风寒即感冒,都属虚人,因其营卫不固,表虚而邪气易侵。

改善体质是治本之道,其法即可常灸大椎穴。

定志小丸治忧愁不开心,健忘、眩晕(晨轻夜重)、失眠。

与聪明散相比,去龙龟加苓参,是去潜阳而加四君,脾经有支脉入心中,此补脾以养心。

后人变化其方:远志75、益智仁12、菖蒲12,研细末,每次3克,米酒冲服,日三次,连服百日。

治心烦、失眠、烦躁不安,或睡眠太多,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健忘等。

定志小丸为孙思邈之方,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惊悸,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善忘,朝瘥暮剧,或暮差朝发,狂眩。

其方:石菖蒲、远志各20克,茯苓、党参各30克,研极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

散服亦佳。

《审视瑶函》用此方治近视。

我临证以此方为主,加减化裁,改为煎剂,治失眠效果好。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亦随之下降,有的表现心神不宁,做事不能集中精神,失眠,甚则有人表现前一秒听到,后一秒即忘。

说明心气不足,当养心补心。

董师曾在《选择中医》提到用孔圣枕中丹,别名聪明散。

近日董师加以改进取名定志小丸,药为党参,茯苓,远志,石菖蒲水煎服,具有补心气,安神,益智之功。

疣子或因风邪搏于肌肤而生,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

其好发于手背、指背、头面以及颈项、背等部位。

初则小如粟粒,渐至大若黄豆,突出皮表。

可用外治法治疗此病。

一方:把生南星研成极细粉末,稍加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二方:新鲜蒲公英叶绞汁外涂患处。

亦可局部围针,针尖透过疣底部,有效。

中药离我们并不远,有时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比如,我所住的小区里种着不少棕榈树,其棕皮纤维烧成炭即是棕榈炭,有收敛止血之功;南宁大街上处处是榕树,榕树须能治风湿骨痛、咽喉肿痛;荔枝好吃,其核却是不可多得的治疗睾丸肿痛的良药。

如此等等,不可胜数,在中医人的眼中,皆可随手取用,而收良效。

医圣张仲景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小柴胡汤主之。

”这段话形象深刻地描述了女性月经期的生理与病理状态。

后人根据仲景的这段描述,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各种与月经期相关的疾病,多收到良好效果。

我的经验是,大凡到月经期即感冒发作的女性,于经前连服七天小柴胡汤,极效。

生活中无处不能用中医,有时随手一两味中药,亦可收良效。

曾与朋友晚上在我工作室喝茶,见其频咳,声高,有痰。

即取药房里的海蛤壳百余克,开水泡代茶饮,其咳竟立减。

海蛤壳味咸,能清肺热、化热痰、调气机,治此热邪痰结气闭之证,可收即时之效。

我闻艾烟即易咽痒咽干,自用藤茶开水泡代茶饮,立效有人从小便秘,数十年不解。

若要预防大病,最需及时通便。

通便中药极多,不只有大黄、芒硝等攻下猛烈之品,还有火麻仁、柏子仁等缓下之药。

如何选方用药,需辨识年龄、体质与虚实,灵活掌握。

比如老人便秘,只用苏叶、枇杷叶轻灵宣肺之品,即有提壶揭盖之妙用;而中年腹大酒多之人,大柴胡汤最有良效。

平时无病之人,若要养生,一定要保证大便通畅。

每天至少排出一次,且不硬。

若欲保持大便通畅,一则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二则经常吃些仁类、籽类食物,如花生、核桃仁、瓜子等,多含油质,能利大便。

萝卜下气,常吃能通腑利便;三则便秘者常自上而下按揉腹部,有利排便;四则便秘需早治,中药或针灸都效。

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

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

若便秘,则浊毒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为患极烈。

中风患者肾本虚于上,高风飘摇于上,若阳明不降,浊毒上攻,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若已经有中风后遗症,平时可用莱菔子15克,煎水代茶饮,有清降阳明之功。

我曾诊治一女病人,其百会穴能摸到一个略可容指的凹陷,表现为头晕、头顶冷痛,此为典型的吴茱萸汤证。

肝经循行上达巅顶,若肝经虚寒,阳气不充,则阴寒收引,甚至能导致头骨凹陷。

我常用此用量:吴茱萸15克,党参30克,生姜15克(切片),大枣30克(切开),水煎服。

亦用治疗中寒腹痛、呕吐效果极佳。

不少年轻人平时工作压力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脾气,稍受刺激即不能控制情绪,眠差,舌边尖红,面色青白萎黄。

我认为此属肝旺脾弱,火扰心神,常用小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加味,效果满意。

其方:柴胡20,黄芩15,姜半夏30,党参30,生姜五片,大枣15,生甘草10,栀子15,枳实15,厚朴15,黄连15。

小儿厌食,有虚有实。

若见烦躁、易发脾气、好动、易惊、体瘦、大便干硬、睡眠不安等,是属肝旺脾弱,胃失润降。

我喜用余国俊的舒肝滋胃汤:柴胡10,黄芩6,天花粉10,白芍12,枳实10,乌梅10,虎杖12,黄连3,连翘10,沙参12,冰糖15。

水煎服,自觉效果满意。

亦有脾胃气阴两虚者,则需另方调理。

曾治某孕妇已孕4个多月,半夜忽发右侧腹疼痛难忍,一夜未能入睡。

晨起去医院检查,未见异常。

病人怕服西药,要求中医治疗。

处方:金银花100克,煎水1碗;地榆30克,薏苡仁15克,用水5碗,煎成1碗。

把2碗药液混合,上午服一半,睡前服一半,尽剂而愈。

足月产一胖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