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作业

合集下载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措施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环境的恶化,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有效地防治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类型出发,探讨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这些废水未经适当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地表或者地下,将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2. 城市污水排放:由于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

如果城市污水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其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其他污染物质会渗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质受到污染。

3. 农业活动:农田中的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地下水层,引发地下水污染。

此外,过度的农田灌溉也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海水入侵,进而影响地下水质量。

4. 地下油库泄漏:许多地下油库储存着大量的石油和石油产品。

如果发生漏油事故,石油产品将渗入地下水中,引发严重的地下水污染。

二、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地下水污染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类污染和无机物类污染。

1. 有机物类污染:有机物类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等农业活动。

有机物类污染物包括苯、氯化烃、挥发性有机物等,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2. 无机物类污染:无机物类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离子、氨氮、硝酸盐等。

这些无机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以及农田中的化肥、农药等。

无机物类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三、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需要采取综合的、持续的措施,包括源头控制、治理与修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

要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管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节水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排放量。

2. 污水处理与修复:加大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浅析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析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CATALOGUE 目录•地下水污染概述•地下水污染类型•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结论与展望地下水污染是指人为因素导致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使其水质恶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通常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三个方面,其中物理污染主要包括悬浮物、有机物等,化学污染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生物污染则包括细菌、病毒等。

地下水污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地下水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其次,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土壤质量,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再次,地下水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最后,地下水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如引起癌症等疾病。

因此,防治地下水污染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悬浮物污染颜色污染气味污染030201物理污染酸碱污染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学污染细菌污染病毒污染生物污染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污染源的监管和预警。

对违法排放和污染地下水行为,依法严厉惩处,提高违法成本。

制定严格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明确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目标、责任和义务。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高耗水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污染。

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强化污染源控制加强受损地下水的修复工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理。

建立地下水修复工程评价体系,对修复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地下水修复效率和经济性。

修复受损地下水物理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可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

化学法生物法水质指标监测地下水的水质指标,如pH 值、电导率、总硬度等。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从污染原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地下水污染。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废水排入地下水体,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2.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通过农田渗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受到农药、化肥残留的污染。

3.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例如有机物、重金属等,这些物质经过滲滤进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 油品泄漏:油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管道破裂、事故泄漏等原因,造成石油及其衍生物进入地下水,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二、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相关法律与标准,限制工业、农业和生活垃圾填埋等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 加强源头减排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农田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的监控,促使其采取合理的排放措施,例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等。

3.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倡节水理念,减少用水量,降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压力。

4.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5. 推广环保技术:广泛推广利用一系列的环保技术手段,如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地下水污染。

6. 加强公众教育:加强地下水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大家形成保护地下水的良好习惯。

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监管,推动立法,确保污染源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源头减排,推动清洁生产;公众应加强环保教育,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与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与措施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与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和措施非常必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包括监测、防护、修复和管理等方面。

一、监测措施1. 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通过布设监测井和水质监测站点,全面了解地下水的质量状况和污染来源。

2. 定期监测水质:通过定期取样检测,了解水质的变化趋势和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

3. 实施远程监测技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二、预防措施1. 制定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监管。

2. 完善监测报警机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3. 加强环境教育宣传: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共同治理的氛围。

三、污染修复措施1. 地下水位下降法:通过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人工流动带,利用吸附、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作用,修复污染地下水。

2. 物理化学方法:例如活性炭吸附、氧化反应等技术,可以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3. 修复生物技术:比如菌相修复和人工湿地等方法,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作用,降解和吸附污染物。

四、管理措施1. 建立地下水保护区:划定地下水源保护区,加强对这些区域的严格管理和保护。

2. 推行地下水保护税收政策:通过建立税收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机构采取科学的生产和运营方式,减少地下水污染。

3. 加强跨部门合作:建立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治理地下水污染问题,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和措施涵盖了监测、预防、修复和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采取多重措施,加强地下水保护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工程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

地下工程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

地下工程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工程在现代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地下水污染的存在,对地下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成为了地下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以期提供对地下工程实践的指导。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起的。

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农业施肥、城市生活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等,会导致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渗入地下水中。

而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地下水流动方向和地下水脆弱性等,也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方法:1. 技术措施(1)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地下水位监测,及时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2)环保工程设计: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应加强环保工程的设计,确保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符合标准,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地下水净化技术应用: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确保地下水的质量。

2. 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系统:建立地下水监测站,对地下水进行定期或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的情况。

(2)制定地下水保护和防治规划:制定可行性的地下水保护和防治规划,设定具体的污染防治目标和措施,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

(3)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污染防治进行约束和规范,提高地下工程的环保要求。

地下水污染防治案例:1. 地下水位监测案例某地下工程项目中,通过安装地下水位监测仪器,每隔一段时间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结果发现地下水位下降较快,进一步调查发现附近的化工厂存在非法排污行为,导致地下水污染。

通过向环保部门报告,最终取得了化工厂的关闭和污染治理。

2. 地下水净化技术应用案例某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水存在重金属污染,通过应用多级过滤和离子交换等地下水净化技术,成功去除了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保障了地下水的水质。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以某地区为例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以某地区为例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以某地区为例地下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源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某地区的情况,本文将就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工业排放:像化工、制药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这些废水中常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

2. 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常常使用农药和化肥来保护庄稼。

这些农药和化肥排入土壤中会被吸收到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污染。

3.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包括家庭污水和市政污水。

家庭污水是指由家庭用水产生的含有粪便、尿液、洗涤剂和漂白剂等废水,而市政污水是指城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

这些污水处理不当也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4. 废弃物: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有毒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等,如果不得当处理,就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地下水污染对人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都会带来危害。

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地下水污染会导致地下水中的有毒物质和细菌进入到人类的饮用水中,影响人类的健康。

2.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地下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水源之一,污染地下水会导致水源的枯竭和野生动植物失去栖息地。

3.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地下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用水,还会影响旅游业、渔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三、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管理。

1. 严格管控污染源:加大对各种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对有违法排污行为的严厉打击。

2. 加强科研力度:加强对地下水环境污染的监测研究力度,开展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研究合理的水源补给、污水处理等技术。

3. 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引导广大居民从小事做起,关注自身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在许多地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各种化学污染物,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含水层。

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也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渗入地下。

城市垃圾填埋场如果处理不当,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逐渐污染周边的地下水。

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还受到了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此外,地下储油罐的泄漏、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排放等,都成为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深远而严重的。

被污染的地下水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人们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地下水污染会破坏生态平衡。

许多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动植物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同时,污染的地下水还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工业污染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地下水系统。

例如,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

2、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农药中的有机化合物,在雨水的冲刷和灌溉的作用下,容易渗入地下水中。

3、生活污染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或直接排放,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也是生活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4、地质因素某些地区的地质结构特殊,含水层的渗透性较强,污染物更容易在地下水中扩散和迁移,从而增加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报告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报告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报告一、引言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了解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下水污染的原因1.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含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下,就会导致地下水污染。

2.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渗入土壤并进入地下水层。

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和排放,会导致地下水的农药和化肥残留量超标,造成地下水污染。

3.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被排放到地下水中,但如果处理不当或者缺乏处理设施,就会导致地下水污染。

4.地表污染物的渗入:地表的工业废水和污染物,如石油泄漏、化工企业排放等,容易通过渗透或溢流的方式进入地下水层,引起地下水污染。

三、地下水污染的影响2.生态系统破坏:地下水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3.农作物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4.土壤退化:地下水污染会导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积累,造成土壤退化、无法再生的问题。

四、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防治地下水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人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从细微处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排放,做到垃圾分类处理,避免废水和污染物进入地下水。

2.加强监管与执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确保各类污染源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3.发展绿色化工与农业:尽可能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和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物质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4.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和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和污染物的存在,地下水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因此,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加强监测与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首要措施是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通过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和水位变化来掌握污染源、污染程度和扩散情况。

监测结果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共享,以便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2. 污染源管理对于已经或潜在的地下水污染源,应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排放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对于存在高潜力的污染源,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如事先审批、定期检查和强制治理等,以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扩散。

3. 源头治理与减量措施实施源头治理和减量措施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

首先,针对工业生产、农业用水和生活污水等领域,要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其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控制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废水等对地下水的污染。

第三,建立健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以避免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最后,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防止其进入地下水体。

4. 地下水补给与保护区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补给与保护区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

需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地下水保护区划定标准和规划,确保地下水源地、补给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

同时,需要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和工业用地的开发强度,减少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5. 污染物的治理与修复技术对于已经受到地下水污染的地区,需要采取适当的治理和修复技术进行处理。

常见的治理技术包括土壤气体抽提、吸附剂调节、渗流过滤和电动力池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或降解污染物,恢复地下水环境的稳定和清洁。

总结:地下水污染防治是保障和促进人民生存环境和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监测与管理、源头治理与减量措施、污染源管理、地下水补给与保护区规划管理以及污染物的治理与修复技术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地下水污染的进一步蔓延,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之一,然而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排放、地表水渗漏以及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渗入,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生活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地下水污染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使地下水中的物质质量和水质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地下水的利用价值和环境质量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和危险废物等。

这些污染源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物质和有机物等,一旦进入地下水体,将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我国,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治理任务更加紧迫。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地下水超过三分之一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部分地区严重超标,水质已经无法保证安全饮用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原则和技术措施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分步实施”,具体措施包括源头控制、治理和修复、监测和预警等。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点和污染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

1. 源头防治源头防治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需要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经过处理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防止化肥、农药和农业有机废物渗漏入地下水体。

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针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体,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将其污染物清除,并恢复到使用标准的地下水质量。

主要的修复技术包括化学处理法、生物修复法、物理修复法等。

化学处理法主要是通过注入化学物质,与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修复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的生物反应作用,降解有机物和氧化重金属;物理修复法则主要是利用吸附、膜过滤、电解等方法进行地下水的净化和分离。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谈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 它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们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 也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这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本文则主要是基于此, 来探讨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止措施, 以供参考。

标签: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前言地下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物质基础。

当然, 在此过程中, 地下水资源也是有限的, 我们必须要注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

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进程也在不断深入, 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使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并破坏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同时, 在地下水受到污染的过程中, 也会使整个地表水的循环系统受到影响, 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的水资源矛盾与问题, 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来防治地下水的污染,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析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过程中,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我国地下水资源占到了总体水资源的三分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 有超过70%的人群饮用的是地下水。

从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实时监测来看, 全国95%以上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其中, 又有超过35%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正逐年严重化。

这些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使地下水质情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从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范围来看, 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严重不达标, 这对本来就缺水的地区来说, 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 由于地表水资源的不断恶化, 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地下水污染,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规程和标准,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来保护地下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一、监测与评估地下水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基础工作。

应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开展定期的地下水污染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早发现和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1. 监测网络建设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污染源的特点,建立适当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监测点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地下水水质特点、地质水文条件和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确保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监测指标选择选择与地下水污染相关的监测指标,包括水质参数、常见污染物和潜在污染物等。

监测指标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确定,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3. 监测方法和技术制定规范的地下水监测方法和技术,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和适用性等因素,适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

二、污染物防治与处置地下水污染物的防治与处置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核心内容。

应制定相应的规程和标准,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来减少和控制地下水污染物的排放与扩散。

1. 源头防治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污染源的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鼓励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推动工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污染物治理技术开展地下水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处理效果。

推广应用适用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降低地下水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

3. 废水处理与利用加强城市和农村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水质的稳定性。

鼓励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废水回用和再生利用技术,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压力。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就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1.污染来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农业灌溉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生活污水则含有大量的生物性有机物和氨氮。

农业灌溉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导致土壤污染,还会通过土壤渗漏进入地下水中,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2.污染物种类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包括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硝酸盐等。

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等。

重金属则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排放,主要包括铬、镍、铅、汞等。

氨氮和硝酸盐则主要来自于农田排放和化肥农药使用。

3.污染影响地下水污染会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重威胁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地下水污染还会对地下水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平衡。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1.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和修复,以恢复地下水的水质。

常见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技术等。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向受污染地下水区域中添加适当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从而实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目的。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通过向地下水中添加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的方式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目的。

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技术是通过向地下水中添加吸附剂,将有机物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实现地下水污染的修复。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预防和减少地下水的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常见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包括地下水保护区划定、源头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等。

如何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

如何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

如何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危害,因此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将从管理措施、施工技术和监测手段等方面介绍如何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

一、管理措施1.1 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在施工前期,应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预测评估,确定防控措施。

1.2 监督施工现场的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包括指派专人负责管理施工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按要求操作,确保作业区域封闭,避免地下水直接接触施工废水等。

1.3 强化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培训,传达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法规范,指导施工人员正确操作,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二、施工技术措施2.1 合理选址在施工规划阶段,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调查,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避开地下水埋深浅的区域,以减少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

2.2 合理控制开挖深度和施工时间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开挖深度和施工时间,避免过度开挖和施工时间过长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污染地下水。

2.3 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例如,使用无毒环保材料替代有毒有害材料,使用环保工艺处理施工废水。

三、监测手段3.1 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要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了解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3.2 设置监测井和监测装置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监测井和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和水质状况等参数,及时掌握地下水变化情况。

3.3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定期对地下水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判断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需要采取综合的管理措施、施工技术措施和监测手段。

只有加强管理,采取合理施工技术,实施有效监测,才能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地下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生产、生活和环境的重要基础资源,但是随着人类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污染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例如工业废水、城市雨水和农业化肥等流向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质量受到威胁。

下面将分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以及其防治措施。

1. 污染源复杂多样:地下水污染源多样化,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放射性物质等。

2. 污染传输速度缓慢:地下水运移速度较慢,不易被发现和处理,进而会导致污染物向更深的地下水层和地下水源地迁移,使得治理难度加大。

3. 污染面积广泛: 地下水是连通的,一旦污染,就会在地下水的流动和扩散中不断传递,致使污染面积逐渐扩大。

4. 污染物质的持久性: 某些污染物质具有持久性,如有机溶剂、氯仿等,且难以分解和植物吸收,一旦遭受污染,则长期难以修复。

1. 加强监测与管理:规范地下水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监测管理体系,及时掌握地下水质量变化趋势及其问题,并按规章制度开展管理活动。

2. 实现污染源控制:制定可行的污染控制方案,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城市雨水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降低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

3. 加强技术改造和治理: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或联合措施,对污染源、污染物进行治理和清除,如化学反应、生物修复、地下水打孔抽取等。

4. 推进卫生环境建设:加强废弃物处置与环保建设,修建污水、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水排水主管道,提升城市卫生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地下水污染是日益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

为防治地下水污染,有必要推行完善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制、控制和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和排放、加强水环境建设及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地下水保护和治理制度、技术及设备,全力保障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卫生安全标准或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地下水是人类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简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以及防治措施。

1. 污染源广泛:地下水污染源包括农业、工业、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填埋场和化学品泄漏等多个方面。

不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 污染物迁移速度慢: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迁移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后果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才显现出来,甚至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3. 污染程度复杂多样:地下水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源的性质、地下水流动速度和含水层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可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而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可能只是轻微受到了污染。

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水资源管理: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建立科学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加对水资源的投入。

2. 污染源治理: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多个领域的污染源,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推行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地下水检测与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测网,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与检测。

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评估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4. 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进行处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5. 公众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地下水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和重视度。

通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公众自觉地参与到地下水保护中来。

地下水污染具有污染源广泛、污染物迁移速度慢和污染程度复杂多样等特征。

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污染源治理、地下水检测与监测、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以及公众教育与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析我国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稀少,地下水被污染后,反过来对工业生产造成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保护地下水资源迫在眉睫。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很多工业的兴起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少的浪费和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尤其值得关注,再加上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有限,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导致多个地区发生干旱、缺水。

所以,运用先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治非常必要。

关键字:地下水、污染、污染途径;防治措施绪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及农药化肥等被生产出来。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下水相比地表水而言有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率高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水源。

而地下水是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饮用的主要水资源,是城市和工农业的主要用水资源。

由于一些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很多企业没有认真做好排污项目,还有一些市民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不够等,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在逐渐受到污染,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很大的阻碍,对人们正常生活和饮水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胁。

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关注程度,采用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为我国的发展提高更为良好的契机。

一、地下水的污染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曾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说,饮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尤其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很难被传统水处理工艺消灭,饮用水源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成本,不仅大于水厂升级改造成本,也大于城市管网改造成本。

工程地质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

工程地质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

工程地质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不恰当的人类活动和工程施工,地下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威胁。

因此,在工程地质中,地下水污染防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监测、预防和治理等方面探讨工程地质中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的监测与评估地下水污染监测及评估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第一步。

具体的监测措施包括水样采集、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等。

通过对地下水水质的全面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确定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出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的结论。

二、地下水污染的预防1. 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项目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合理选择工程用地、避免在地下水敏感区进行建设,合理设计工程设施,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2. 完善的施工管理严格遵守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活动中的物质和化学品渗入地下水。

严禁随意排放废水和废弃物,并合理处理现场产生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

3. 健全的排污与治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排污与治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措施。

加强对工业企业、农田和城镇排水等环境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其废水和废弃物经过适当处理后再排放入地下水体。

同时,对已经存在的地下水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渗入地下水。

三、地下水污染的治理1. 地下水补给增强技术采用地下水补给增强技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和补给速度,促进地下水的自净能力。

常见的增强技术包括地下水补给井、水库引水补给等。

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对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体进行修复,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

使用吸附剂、生物修复剂等材料,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将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3. 地下水污染源控制技术通过控制地下水污染源的排放和迁移,预防和减少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雨水回灌与地下水污染摘要针对城市水资源短缺,人们逐渐认识到雨水技术的开发利用对缓解城市供水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建一设,对城市雨水进行必要的收集、处理利用,补充地下水是建立节约型社会,解决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研究城市雨水回灌入渗地下水利用技术,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与规划原则,意义重大。

但长期的雨水回灌导致大量的污染物赋存在包气带中,被污染的包气带在后期入渗水的作用下又能释放污染物污染地下水,也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所以,使用雨水进行地下水补给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国内外在雨水回灌与地下水污染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首先对雨水中的污染物和不同汇水途径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美国、法国、希腊、中国等十多份雨水水质资料进行了列表分析。

最后,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对当前处理雨水,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我们雨水回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回灌;地下水污染;水质;防治措施1引言中国面临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每年平均1%的速度增加。

这意味着每年一千四、五百万农村人口涌进大中城市。

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1%,预计到2020年达到60%。

城市居民人均资源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量的3.5倍,因此,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地区更加激化自然资源的需求矛盾。

其中,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人类面临的一种严峻的问题。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水问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一些城市盲目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随之可能产生地沉、地裂等地质灾害,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可能引发海水人侵;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的下降还可能诱使树死草亡和土地荒漠化。

据统计我国北方17个省、市区的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国的88%,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西安大雁塔产生不均匀下沉,塔身倾斜了lm多,闻名中外的敦煌月牙泉的―月牙‖也在逐步枯萎。

地下水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还使得地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北京市南郊的地下水位以lm/a的速度下降,自1966年以来北京市地面以10-20cm/a的速度下沉,而沈阳市地下水的超采漏斗已经达到285㎞²,并以13㎞²/a的速度向外扩展。

城区的大量雨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白白流失,不仅是雨量的巨大浪费,同时直接造成城市的洪涝危害。

雨水径流量的增大,流出时间的缩短,加大了排水系统的负担。

许多城市雨季水涝现象严重,对城市的生产与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城区大量的未被利用的雨水还增大了排水管系中途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增大了运行能耗和处理成本。

因此,若能利用城市汇集的雨水回灌地下不仅可以补充日益匾乏的地下水资源,适当的提高地下水位,阻止或减缓地面下沉,还可以通过分流部分雨水减少城市雨水管道和泵站的投资以及运行费用,避免或减小暴雨时洪涝灾害的发生。

因此,对城市雨水进行必要的收集、处理利用,补充地下水是建立节约型社会,解决地下水资源短缺和避免地面沉降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研究城市雨水回灌入渗地下水利用技术,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与规划原则,意义重大。

在利用雨水灌溉前期,包气带土壤会通过过滤、吸附、降解等作用净化污染物,使地下水免遭污染;但长期的雨水回灌导致大量的污染物赋存在包气带中,被污染的包气带在后期入渗水的作用下又能释放污染物污染地下水,也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所以,使用雨水进行地下水补给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雨水回灌与地下水污染的研究进展雨水利用是水资源开发最早的方式,有几千年的历史。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中东地区,许多家庭就有雨水收集系统,存贮雨水用于灌溉、生活、私人洗浴和公共卫生。

公元前47年,埃及人使用集水槽供水,使用前加热杀菌和防止气味。

公元8世纪,希腊人的房子备有储水槽、淋浴室和卫生间等,并且有陶土管建成的排水系统。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利用雨水的文明史,其中北方的窖水,南方的水塘和黄土地区的引洪淤灌都是十分成功的例证。

现代意义上的雨水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问题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与缺水地区农村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不同,城市雨水的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国际雨水收集系统协会(IRCSA)。

1995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IRCSA大会上完全展示了近10多年雨水利用的进展。

国际的看法是:雨水利用将成为解决未来21世纪世界水资源的重点途径。

近二十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墨西哥、印度、土耳其、以色列、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等五大州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洪利用的研究,并召开过若干届国际会议。

德国在80年代末把雨水的管理利用列为90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

修建大量的雨水池来截留、渗透雨水,削减雨水的地面径流,减少雨季合流制管网系统的溢流污水,降低处理厂的负荷,减轻城市洪涝等。

德国在雨水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始终位于世界科技的前沿,在1990年就已经发布了―对未受污染雨水的分散回灌系统的建设和测量‖,1999年又发布了―雨水回灌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规范,将雨水回灌加以法律保护。

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无论是工业、商业、居民区)时均要设计雨洪利用项目,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洪排放设施费和雨洪排放费。

瑞典在水源区普遍采用修建入渗和渗透设施来减缓暴雨径流,八十年代初仅居民就修建渗透设施14000余个。

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也在逐步转变过去单纯解决雨水排放问题的观念,认识到了雨水对城市的重要性。

首先考虑雨水的截留、贮存、回灌、补充地表和地下水源,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还制定了相应的法规,限制雨水的直接排放与流失,并收取雨水排放费。

日本从80年代初开始雨水入渗技术的研究,二十多年来取得很大的发展,已从实验研究阶段进入推广实施阶段,纳入国家下水道推进计划并制定雨水渗透设施的标准。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对采用雨水渗透设施的下水道工程国家给予资金补助。

到1996年初为止,仅东京就采用渗透管沟286㎞,透水地面铺装495000m²。

日本的研究和应用表明,渗透设施涵养雨水、抑制暴雨径流的作用十分显著。

采用渗透设施可使雨水流出率减到1/6,而且经过十多年的运行,抑制效果没有下降。

东京、横滨还对雨水渗透现场的地下水进行连续监测,未发现对地下水构成的污染。

我国在雨水资源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县、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

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

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包括雨洪利用规划内容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

2000年12月1日北京市政府66号令中明确要求开展市区雨水利用工程。

2001年9月我国政府和德国政府间的科技合作项目―城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雨洪控制和地下水回灌‖在北京召开了通报会,专家指出雨洪利用要以将雨水留在地面、地下为目标,建立雨洪相关产业,并计划在2004年前在北京建立八里庄及天秀园两个示范区,旨在充分利用雨水并控制径流污染。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回灌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不仅少雨的国家(如以色列)发展较快,而且一些多雨的国家(如东南亚国家)也得到发展。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雨水回灌入渗利用技术,如日本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收集、净化与储存装置,用以浇洒绿地;德国修建了大量的雨水池来截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并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截流、渗透雨水;美国洛衫矶南端的orange县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从五十年代开始修建,到九十年代初地表浅层回灌面积发展到4km²,入渗速率为0.3m/d;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供水公司自1957年利用人工回灌工程防止咸水入侵,为首都提供了60%的饮用水;澳大利亚南部城市Boliva利用暴雨水进行含水层存储;西印度半干旱硬岩地区为保证供水进行含水层入渗管理,其中包括:在抽水井四周开凿数个回灌井;构筑地下堤坝,减少地下水流出量,在抽水井附近挖蓄水坑塘。

在雨季,截流雨水直接灌入抽水井,利用坑道和矿井存储雨水。

截止至2002年7月,美国正在运行的含水层存储恢复系统共有56个,建成的系统则有100个以上。

最早建成的含水层存储恢复系统位于新泽西州的Wildwood,于1969年开始运行至今。

另外,据美国环保局统计问,美国注册雨水回灌井总数达71015个,华盛顿州和亚利桑那州数量较多,分别占总数的9.2%和6%。

为了有效减少城市雨水中的污染物,保护地区水资源,美国各州环保局均制定了雨水最佳管理措施,并将雨水处理等指导文件放置在互联网网站上,供普通读者下载阅读。

如2004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环境保护局编写了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类型、地理状次的暴雨管理指导手册。

明尼苏达州市政委员会联合巴尔工程公司编写了明尼苏达州城市小流域暴雨最佳管理手册。

美国CULTEC公司、Invisible有限公司开发了系列暴雨处理、贮存设备产品。

以上技术产品能有效减少城市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城市土壤侵蚀的发生。

我国城市雨水回灌技术系统研究及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城市雨水回灌入渗项目还没有开展大范围的科学研究。

北京、上海、沈阳、西安等大城市应用研究较早,兴建了不同形式的人工回灌工程,回灌水局限于河水、冷却水、自来水和回用城市污水,由于运行时间、施工技术和管理维护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回灌工程的进一步实施。

我国个别城市大型建筑物,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没有配套的处理和回灌系统。

1973年起,黄淮海平原京、津、冀、鲁、豫五省市先后开展了地下水人工补给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宝贵的试验资料。

浅层地下水回灌入渗技术措施可分为以下几类:1.利用干涸河床、渠道及重要排水渠道引水、蓄水,利用土地自然渗透能力补给地下水。

2、利用自然沟渠、浅滩、洼地建设湿地水塘和平原水库;或经过改造平原地区的各种坑塘,使水系相互联系;通过暴雨径流的汇集蓄水渗透补给地下水。

3.利用河道砂地,耕地休闲期淹灌,农作物生长期增大灌水定额,补给地下水。

4.在沙砾层埋深较浅处,利用大日井及廊道,把处理净化后的河水直接灌注到地下含水层。

冯利军、项远法分析了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大柳塔井田,采用回灌潜水含水层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建立了井田疏水与回灌相结合的地下水管理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