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牡丹江市沿江右岸江桥段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牡丹江市沿江右岸江桥段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一、背景分析沿江右岸江桥段紧邻牡丹江市市区,是一处优美的滨水区域。
该区域河水清澈,水域宽阔,沿岸绿树成荫,景色优美。
然而目前该区域的利用率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滨水休闲功能区。
对沿江右岸江桥段进行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可以将这一地区打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提升城市的滨水风貌。
二、设计原则1. 借鉴本地文化:牡丹江市拥有丰富的本地文化资源,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当地的特色与文化内涵,使景观设计与当地环境相融合。
2. 强调生态保护:景观设计应注重保护沿江生态环境,促进水域与岸边的生态平衡,保障水质清洁,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绿化率。
3. 安全可达:公园的景观设计应保证市民在公园内的安全,同时合理规划道路、交通设施,增加便利性,提高公园的可达性。
4. 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公园内应设置不同种类的休闲设施和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包括周边商业、餐饮等。
5. 可持续规划: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注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公园长期可持续运营。
三、景观设计构想1. 水榭轻舟在沿江右岸江桥段设置水榭轻舟,搭建一些仿古的水榭,供市民休息、观景。
提供租赁小艇的服务,让市民可以在水域上游玩,体验江上的乐趣。
在设计上可以结合本地的渔船文化,增加当地特色。
2. 生态步道设置沿江生态步道,适当增设观景台和休憩亭,供市民漫步观赏江景。
步道两侧可以种植各类花卉,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可设置一些观赏植物园,种植各种本地特色的植物,增加公园的生态氛围。
3. 儿童游乐区考虑到市民中有家庭和小孩,公园内设立儿童游乐区,设置各类游乐设施,如溜滑梯、秋千、荡秋千等,增加公园的家庭友好性。
4. 滨水休闲广场在公园内设立滨水休闲广场,用于举办各类文艺表演、集市、特色美食节等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增加公园的使用率。
5. 环保餐饮街公园内设立环保餐饮街,提供多种口味的美食,以及环保的餐饮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丰富公园的休闲项目。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泾河新城泾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咸新区713700摘要:我国滨水城市的数量众多,滨水景观的规划建设已成为塑造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的重要部分。
泾河新城依泾河两岸而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城开发建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泾河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以“与水共生”为理念,依托泾河风土人文,恢复自然生境,营造都市生态绿廊。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以防洪安全为基础,构建蓝绿网格体系,融入泾河的历史文脉,激活文旅价值,使泾河两岸滨水景观成为城市绿色休闲的重要形象。
本文对泾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设计理念、策略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滨水景观;泾河综合治理;与水共生引言“逐水而居”是人类自古以来不断寻求生存与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发展的脉络已从“护城河”演变为“城中河”,河流两岸的生态治理和景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1泾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设计背景及范围1.1泾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设计背景泾河在泾河新城内全长17.5公里,是泾河新城的城中河,它承载着泾河新城丰厚的历史、人文与生态底蕴。
2019年初,泾河新城的开发建设步入快车道,提高新城生态环境也迫在眉睫,在西安市全域治水的大背景下,泾河新城启动了泾河综合治理工程。
开展泾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设计工作,是泾河新城落实生态文明战略,建设绿色生态新城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加强城市宜居环境,促进城市高标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泾河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设计范围规划范围为泾河新城范围内泾河左右岸防洪堤内,以及防洪堤外至第一条市政道路之间,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其中秦汉大道至正阳大道段为重点规划区域。
2泾河新城滨水空间存在问题2.1洪涝隐患泾河新城段泾河防洪堤已批复,但尚未修建,存在防洪安全隐患。
2.2水质差泾河属季节性河流,夏季雨量充沛但泥沙含量较大,冬季清澈但易断流。
未来东庄水库的建成,对水质会有一定改善,但水量会下降。
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探讨摘要:城市滨水公园,是供人休闲放松的场所之一。
设计阶段除了注重其休闲功能外,公园景观设计也应尊重其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就需要做好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
本文主要从生态理念入手,探讨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要点随着对自然环境认知的不断深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公园的建设是依托于传统公园景观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生态理念。
这一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园景观设计逐渐从单一注重功能布局,发展为以“低影响”、“微整改”为核心理念的生态结合。
这一理念的实施,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不仅降低城市污染,也是响应习总书记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口号。
1、对于生态理念和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概念的阐述生态理念,主要表现为人们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期间的一项基本理念,主要是维护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着重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城市滨水公园是在城市中围绕海洋、湖泊、水库等水体周围建设的公园,结合实际规模来看,可以将滨水公园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大型和中型以及小型;依照平面具体形态,可是划分成点状、带状城市滨河公园。
2、结合生态理念,实施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2.1有利于保持城市滨水公园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有利于构建公园区域范围内与外界生物廊道的交流互通,使水体环境与周围连续的基础上形成相互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
2.2有利于确保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完善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能够对自然水体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解决生态环境与滨水空间开发的矛盾,在矛盾关系中制定综合评估体系,确保城市滨水公园在生态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3凸显城市滨水公园的空间公共性基于生态理念实施的城市滨水公园,不仅是从人本主体角度考虑问题,还有助于人们与大自然交流的空间,在交流基础上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凸显滨水公园的条件优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改造为例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改造为例杨栋山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00摘要:近年来,基于水环境里生态修复的研究不断地完善和深入,诸多地区围绕着怎么样能够高效地开展水体保护和修复的课题做了很多工作。
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城市里面滨水的公园发生不合理用水与水污染现象时而发生,如果没办法第一时间对这些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即容易导致水生态逐渐地退化,某种程度上将会波及公园景观乃至周遭环境的质量情况。
本项目(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改造)大量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经验,通过对舟山朱家尖的实地调研考察,进行了相关现状条件分析。
以景观动线体验展示为切入点,对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进行改造设计,具体研究成果如下: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城市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和策略:(清水性原则、环境原则、生态多样性原则、水生态修复策略、景观构筑物恢复策略、植物生态修复策略)并将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用到实际景观设计之中。
关键词: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前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步入了飞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质量生活的迫切要求不断地促进着城市滨水空间的迭代发展。
城市的滨水公园不但充当了城市泄洪排水等基本的生态功能,并且在城市绿地湿地景观的角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的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
但是近些年来人类的活动对这些滨水空间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工业污水排放,人类生活用水的排放等等。
这些生产生活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滨水空间生态功能退化,动植物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劣,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因此,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修复是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生态修复才能使得环境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存空间的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1城市滨水公园概述滨水公园一般是指为各种活动向公众开放的水域附近建造的公共空间。
生态绿地,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该部分组成了整个有机城市,并为其非常重要的部分。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案例二: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生态与功能的结合
详细描述
北京朝阳公园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功能完善。设计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和生态驳岸等手段,提 升了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还设置了休闲设施、运动场地和亲水平台,满足了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案例三:广州珠江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总结词
创新设计理念
强化生态修复
促进绿色出行
加强区域合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应不断创新景观设计理念和 方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 合本土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未 来城市发展的滨水空间景观设 计模式。
针对当前城市滨水区普遍存在 的生态退化问题,应加大生态 修复力度。通过植被恢复、湿 地保护等措施,提高滨水区的 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 加宜居的环境。
感谢观看
人文化设计趋势
历史文化的传承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 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景观元素、公共艺术等方式, 展现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
人性化空间设计
以满足市民需求为导向,创造舒 适、安全、便捷的滨水空间,提
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社区参与与互动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滨水空间的规 划、设计和管理,增强景观与市
民之间的互动性和归属感。
多元化设计趋势
01
02
03
多维度设计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将融 合自然、文化、艺术等多 个维度,呈现出更加丰富 和多元的景观面貌。
创新性设计
鼓励设计师发挥创意,探 索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 力的滨水空间。
适应性设计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环境 变化,灵活调整和优化景 观设计方案,保持滨水空 间的活力和生命力。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内最为珍贵、最具有生态价值的景观资源之一。
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是人们休闲娱乐、生活居住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河流治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滨水景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恢复,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使城市滨水景观具有更高的生态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一、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特点城市滨水景观具有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质量和水文环境城市滨水景观的水体、湿地和土壤等环境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
其中,水文环境不仅影响着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存条件,同时也对周边的植被、动物种群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城市滨水景观的土壤质量则对植被生长、碳循环、水文超过和养分循环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2.植被与动物群落城市滨水景观内的植被和动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
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生物提供了栖息、觅食和交配的场所,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生态服务。
而动物群落则在维持食物链、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3.自然灾害风险由于城市滨水景观与水系紧密相连,其受到洪水、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极大。
因此,在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采取合理的防灾和治理措施。
在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新建或改造方案、景观元素、自然风险等因素。
具体策略如下:1.生态系统恢复策略在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应采用生态系统恢复策略,以恢复和保护城市内的生态系统。
包括重建湿地、增加植被覆盖度、保护鱼类等措施,以及建造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等。
2.景观元素设计策略在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景观元素的设计策略,包括景观平台、环保桥梁、生态轴和生态走廊等,以及充分利用城市滨水景观尽量提高人们对生态景观的感知和体验。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城市公园专题研究—滨水公园
l Central-Park美国中央公园——背景分析
19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使纽约迅速成为世界金融、贸易的中心。建筑业的兴起、能源的利用、交通的发达、贸易的开展使纽约人口 大量聚集,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就在这新兴发达城市的另一面,笼罩着一片阴影。那就是拥挤、嘈杂、喧哗无比的环境以及日益严重污染的的空 气。这一切使人们在心灵上具有压抑感。他们想冲破这个令人困扰的、窒息的空间;同时,他们又迷恋着这里的物质文明和生活享受,梦想着有一个充 满新鲜空气的、无拘无束的、乡野般的美好环境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在这种形势下,纽约民族积极要求市政府买地为公众建造一个大公园。因此,
1850年,在纽约竞选市长采取措施要求市议会制定法律保证大公园的建立,经过了几番周折,终于在1856年取得了为中央公园购地的许可证。
l Central-Park美国中央公园——总体·布局
公园呈狭长带状,由西南向东北展开。整个公园布局合理,层次显明,无论从哪个门进入都可循序渐进,高潮迭起,绿地覆盖率更是高达 600英亩左右。公园长跨51个街区,宽跨3个街区,面积约3.4平方公里(510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
• 克拉码头作为新加坡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街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由凯德置地耗资8500万新币进行保护性 改造、开发,于2006年底完工。其当时的愿景是使克拉码头成为新加坡首要的饮食及娱乐生活景点。如今已经 成为“外来人都必去,本地人都想去”的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商业休闲生活的集聚区。
改造之前:以跳蚤市场闻名的传统 贸易区,定位模糊,水岸功能缺失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城市公园滨水景观是指将城市公园与水体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景观价值的空间,在城市中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的场所。
滨水景观的研究旨在探索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提升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功能和美观性。
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生态保护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设计中应考虑水体的自然变化、水质净化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等因素,创造出生态平衡的景观空间。
2. 城市活力原则:滨水景观应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设计中应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活动,如散步道、骑行道、露天剧场等,以激活滨水空间的活力。
3. 可持续性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设计中应采用低能耗、节水、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施,确保滨水景观的可持续维护和管理。
4. 车辆限制原则:滨水景观应限制车辆通行,打造出适合行人和非机动车流动的环境。
设计中可以设置无车区域、行人专用通道和骑行道等,提升滨水景观的可达性和安全性。
1. 场地调研与分析: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前,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包括水体的地理位置、水质状况、周边环境和市民需求等方面的调查,以便确定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2. 功能分区与布局:根据调研结果,将滨水景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休闲区、观景区、运动区等,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要考虑到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流线,以提升滨水景观的整体性和连通性。
3. 植物配置与绿化: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设计风格,进行合理的绿化与景观植物的配置,打造出独特的滨水景观。
4. 设施设置与材料选择:滨水景观设计中,设施和材料的选择也是关键。
要根据滨水景观的功能定位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设施和材料,并注重其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深度解析
滨水公园
游步道主要为游人,提供交通便捷性,趣味性,体验自然,便捷交通的作用。在铺装图案上,运 用卵石,原木等,体现生态自然。
滨水公园的功能特性
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一)生态功能 城市带状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廊道的基本功能包括:
(1)栖所功能:为许多物种提供多样性的栖息地。滨河型带状公园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尤其突出,它可以在 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容纳丰富的水生、陆生等多类物种。
滨水公园的设计原则
② 增强水域景观的可达性与亲水性 滨水公园设计的重要目的在于服务于城市公众的日常游憩休闲活动,可达性差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某些公 共空间公众的参与性低。在滨水公园的设计中应当重视和增强水域景观的可达性于亲水性,促进市民与自然之 间的良好交流。
滨水公园的设计原则
③打造交通活动的连续性
共生关系也会理解的更加深刻。
滨水公园的功能特性
(三)经济功能 (1)防灾、减灾功能:滨水公园具有大面积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的活动场所,同时 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时的隔火带。 (2)提升城市土地价值:滨水公园除能带来直接“绿色收入”外,还能提升周围土地价值,改善城市投资 环境,从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滨水公园的设计方法
★ 基地高差的有效利用
滨水公园中的水岸高差,在景观设计应得到合理利用。充分结合基地现状高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亲水平台、游步道、 自然植被等,从而营造丰富的滨水景观效果。对于高差的利用与设计,构成了纵向的景观序列形式,体现了节 奏与韵律的变化,增强了滨水公园的立体化景观效果。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
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滨水景观公园是一种以水体为核心的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是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丰富水景资源和多样化功能的城市休闲场所。
以下是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理念的主要内容:1. 借景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首先要重视生态保护。
通过保护水体周边的湖泊、河流、溪流等滨水资源,还原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湿地、蓄水量、滨水带绿化等生态功能,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景观的滨水公园。
2. 多功能性:滨水景观公园不仅仅是一个观赏水景的场所,还应具备多种功能。
例如,设立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滨水公园还可以设置船坞、码头等设施,方便市民进行水上运动和观光活动。
3. 透明亲水化: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应建立在增加市民与水的亲密接触上。
通过设置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水景,感受水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在水体中设置喷泉、水幕墙等水景装置,增加视觉效果,提升观赏体验。
4. 绿色生态化:滨水景观公园的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植被的选择和布局,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休闲场所。
例如,引入各种乔木、灌木和花卉种植,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提高景观效果;通过设置草坪、庭院、花园等景观元素,丰富公园的形式和层次。
5. 历史文化融合: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考虑历史文化的融入。
可以利用滨水公园既有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资源,打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公园。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文化广场、纪念碑、雕塑等,展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6. 可持续发展:滨水景观公园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要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开展水质监测和水生态恢复工作,保护和提升水体的质量,确保公园的可持续运营。
通过以上设计理念的贯彻,滨水景观公园可以成为一个既美丽又实用的城市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
第11卷第9期中国水运V ol.11N o.92011年9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Sept em ber 201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陶然(),女,安徽芜湖市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陶然(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滨水区在城市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交通、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功能等等。
滨水区景观设计涉及航运、河道治理、调洪排涝、植被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等城市设计多方面的内容。
文中通过对中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入手,最终得出一套能够凸现中国城市滨水环境特色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图分类号:TU 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9-0263-02滨水区是指水边、海滨、湖边,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它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它具有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具有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滨水区的景观内涵不仅包含了滨水区的自然风景,更表达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姿态,反映了滨水环境在时空中转化的过程,涵盖着物质空间与人文景观的两种概念。
它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每个城市的河流或者滨水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需求和人文特色,因此,在规划中,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应纳入整个城市的景观体系规划中。
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城市特色的,多角度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综合地分析城市河流或滨水区域的防洪防涝、水量、水质、河流和城市的功能结合等问题。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域相接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域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
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河流、湖泊、海洋往往与城市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绿地和公共休闲空间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缓解城市压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
而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独特的休闲体验和丰富的生态景观。
对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重要性1.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城市公园滨水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宽广的休闲娱乐场所。
市民可以在这里进行晨练、散步、骑行、垂钓、游船等各种活动,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
2.改善生态环境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质量,为城市居民带来健康的生活环境。
3.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美化,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游客、投资者和人才的流入,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遵循自然规律,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人文关怀原则在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合理规划景观点、休闲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场所。
3.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景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1.水体景观的塑造水体是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核心要素,因此水体景观的塑造尤为重要。
设计者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特点的水体形态,如湖泊、河流、人工池塘等,再配以适当的植被和景观石,打造出美丽的水景。
2.绿色植被的布局绿色植被是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功能性和观赏性。
良好的绿色植被布局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起到净化空气、降温保湿的作用。
泰安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创新与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艺术研究】泰安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创新与发展研究◊王倩颖摘要:城市滨水区作为重要的生态空间,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伴随着城市的成长而发展。
城市的历史文脉、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等都可以转化为滨水景观中的设计元素,用景观设计的艺术化创新来保持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域文化视角下泰安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设计创新与发展研究”(2020kyll)研究成果。
一、泰安地域文化探究(一)泰安自然资源第一,地形地貌。
泰安有丘陵、山脉、河谷和平原等多种地形,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的走势。
泰山作为独一无二的山脉位于泰安地区,其最高峰海拔为1545米。
泰安市东南部和西部分别坐落着徂探山、蒿里山和金牛山。
第二,水文特征。
泰安是中国古代众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泰安的自然资源中,许多河流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并且已经与城市结构相融合。
在这些河流中,流经市区的奈河两岸有许多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还有起源于泰山主峰西侧,向西南流经桃花峪,最终注人天平湖的泮河,以及梳洗河、双龙河、冯庄河3条河流都流经泰安市区。
这些河流与泰山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造就了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形态。
第三,植物资源。
泰安拥有丰富的植物景观,拥有各种珍贵的古树。
它们都象征着泰安的文明和历史,是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财富,并且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
例如,岱庙汉柏院内的汉柏凌寒就有“泰山活文物”之称;唐代栽于岱庙内的唐槐,泰山上的卧龙槐、迎客松、姊妹松等等,都是价值极高的植物资源。
(二)泰安历史人文资源第一,大汶口文化。
泰安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的大汶口文化,它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另外在泰安还发现了众多古文化的留存遗迹,这些文化遗迹在历史的传承中留存了下来,对丰富泰安的历史人文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公园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
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和提升中,滨水景观作为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也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
对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进行研究和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园的品质,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意义1.1 丰富城市公园的景观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洲,有着丰富多彩的植被和景观。
而滨水景观作为公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公园的景观,还可以为公园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可以与植物景观、建筑景观等相互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公园景观,给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
1.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3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滨水景观,可以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与公园整体规划相协调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设计,首先要与公园的整体规划相协调。
在公园规划和设计的初期阶段,就需要对滨水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使滨水景观与公园的其他景观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
2.2 提升滨水景观的生态功能在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设计中,要注重提升其生态功能。
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水生动植物的引种等手段,提升滨水景观的生态价值,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鸟类、昆虫等生物栖息繁衍,丰富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休闲场所。
2.3 注重景观的体验性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设计还要注重景观的体验性。
通过巧妙的景观布局和设计,可以让人们在公园中感受到水体带来的清凉和惬意,增强人们对滨水景观的美好印象,提升其休闲体验,使公园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水 资 源 的 良好 保 持 将 赋 予 开 发 项 目多元 的价值 新 城 区的发 展既 需要 保 洁净 地 地表 水 。地 表水 是 否 足够 , 系 关
地段 。 体 的 说 就是 指 与河 流 、 泊 毗 地 球 的 时候 . 市 与水 的 关 系 问题显 得 具 湖 城 部 分 水 滨 按 与 水 体 毗 邻 远 近 的程 次 成 为人 们关 注 的重 点 . 与此 密切 联 系 着 国 内外 许 多学者 对城 市滨 水景观 设 计 的 研究从 不 同角度 . 用从 不 同观 点 来 关 结论 。但 一致 的是 绝大 多数学 者都 普 个 缺乏 完善 建 构 系统 。基 于 此 . 者 笔 城 市滨 水 区是 指 由一 个 城 市 水 系
人 心灵 的调 节 剂 . 人 始 终处 于 一种 健 使 康 的状 态 一个 城市 中最 能够 吸 引人 的 景 观要 素就是 滨水 区 形 成美好 城 市 意
由于 人们 对 环境 保 护 的重 视 . 新城 数 目的全 部 要素 , 如树 根 、 干 、 叶和 树 枝 市不 断更 新 . 以及 传 统城 市 风貌 不 断得 到保 护 和恢 复 . 们 更 加清 醒地 认 识 到 人
乐 一 体 化场 所 。另 外 . 与生 就 具 有一 架 . 在 分 析存 在 问题 的 基础 上 对研 究 个符 合 现代 都 市 的要 求 的 . 划 区域 至 人 并 规
1 城 市 滨 水
滨水 区 是水 体 与 陆地 之 间 的纽 带 . 也 是 现 代 都 市 中 人们 的 工作 生 活 休 闲
减少 排水 管道 足 够 的地 表水 对 形成 城 市与 景 观 的融合 是 相 当重 要 的 . 水设 滨 计 主要 作 用之 一 就 是 使 水 尽 量 多 的 保 留在地 表 。从 这一 点 可 知 . 市结 构 要 城 尽可 能与 现有 的江河 沟渠 相融 合 俗话 说 : 为土需 . 为水 需 。那 些过 去 由于 水 土 的模 样 。从 现 代新 城规 划 区域来 说 . 一
课程思政背景下《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课程思政背景下《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发布时间:2021-12-16T07:18:25.41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5期作者:王国明[导读] 课程思政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背景下《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主要是将课程育人功能、间接学科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与《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而在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王国明河北美术学院 050700摘要:课程思政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背景下《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主要是将课程育人功能、间接学科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与《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而在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提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同时为我国高校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因子带到知识教育价值理念和课程教学实践思维中,引好源头活水,重点在于顶层设计。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从全局的角度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以集中有效资源来落实《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课程思政建设。
1、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一是确立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对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三是重视发挥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多途径协调育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思政就是旨在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强调健全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深度与广度。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生态、美观和休闲功能。
而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市民休闲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关于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研究成果,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休闲功能等多个角度分析滨水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一、滨水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地位和作用1.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公园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其生态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心健康。
而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可以提升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
河流、湖泊等水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带来清凉舒适的气候环境;水体周边的滨水植被能够增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水体对于城市的防洪排涝也具有重要作用,减少城市的自然灾害风险。
在城市公园规划中,滨水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2. 提高城市品质滨水景观的优美和水体的清澈,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立体感,更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
优美的滨水景观和清澈的水体是城市的一大亮点,可以增加城市的宜居感和美感。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滨水景观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公园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游玩、休闲,从而提高城市品质。
3. 改善市民休闲需求城市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滨水景观也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优美的滨水景观和清澈的水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可以进行散步、晨练、垂钓、游泳等各种休闲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
滨水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市民休闲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生态优先在城市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优先原则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水体生态,增加物种多样性,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韩镇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08期
[摘要]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重要的活动空间。
本文结合自贡市南湖公园,对其景观空间营造、规划布局、景观节点及植物造景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的总结,探寻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空间营造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景观设计;滨水公园;规划思路;设计定位
[中图分类号] TU984.18;TU98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08-71-2
滨水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和风景,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及城市景观的特点有着重要影响[1]。
在公园景观规划中滨水区景观设计作为基础性建设,主要承载着公共绿地、生态效应、美学效应等多种功能。
通过把滨水区景观有机地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使尊重自然和人的活动达到和谐统一,营造出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文化休闲环境,重塑滨水活力廊道。
1 项目概况
南湖公园位于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南湖生态城,占地30.85 hm2,其中水域面积达15.67 hm2。
西邻丹桂大街南延线,南隔汇南路与南湖综合体毗邻,东临通达街南延线,与南湖体育中心、商业综合体、商业步行街共同构成新区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服务组团,对提升城市品质起到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2 南湖公园景观规划理念与定位
2.1 规划思路
南湖公园建设之前的场地原是一个树木杂草丛生的废旧水库。
随着自贡市高新区的发展规划,在原场地筹建公园的基础上,通过最少的工程手段,对场地原植被景观进行恢复性保留,在原有坑塘、高地基础上进行修复和平整,形成塘、岛、林等,并配以园林景观和人文建筑,将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传统脉络、公园脉络、现代生活及都市特点融为一体,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景点[2]。
整个公园在规划设计上以自然、生态为设计理念,遵循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设计手法,以营造城市生态屏障和调节气候为目的,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凸显“有山有水”场地特点,使公园具有多功能的滨水景观特性,以满足市民娱乐休闲、城市生态保育的需要。
2.2 设计定位
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南湖公园,是自贡市高新区最大的“城市绿肺”,是市民体验“宜居、生态”新城的魅力之处,是品质最好、生态效应最好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南湖公园的建设与该区域的整体规划相协调,整个规划方案在营造功能完善、和谐统一的都市场所外,还体现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地方特色、文化植入”的原则,主要表现在:从城市空间尺度出发,对总体发展环境和需求进行研判,将南湖公园纳入高新区发展规划布局中;以公园景观与城市空间、滨水区域、人的需求在生态、景观、功能的相互协调为原则;强调景观与城市的互动性,注重弹性设计。
城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城市功能是将自然要素引入城市景观规划中,将景观城市化、城市景观化[3]。
将更多的城市功能与公众需求植入到公园设计中,强调“城市触媒”效应;城市旅游的结合,将公园风光带与城市旅游带相结合,通过滨水走廊、绿色通道、城市公园,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和城市观光廊道;交通系统相互衔接,将城市交通系统融入公园游线设计中,同时结合城市公交、滨水步道等,打造多种交通出行模式;节奏的把控,公园景观节点动静结合、疏密有致,贯穿自南向北的滨河长廊与城市绿道将园内景观空间与城市空间串联起来,形成真正的开放空间体系。
通过南湖公园的综合整治,提升了沿线的区位价值,通过改善城市“静脉”,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了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3 南湖公园总体布局与景观特色营造
南湖公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特殊区位决定了其多样的功能布局:集景观观赏、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生态涵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滨水开放空间。
3.1 轴线设计
南湖公园的设计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和自然条件,系统地组织各景点和功能分区,建造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形成了“一轴、三心、五区、多节点”的景观轴线。
“一轴”指的是以南湖为中心的环湖景观轴线,“三心”指休闲观光、体育运动、科普教育中心,“五区”指滨水观景区、历史文化区、休闲运动区、生态保护区和湿地生态区。
3.2 主要景点设计
3.2.1 环湖步道——“红丝带”。
公园步道以环绕水域外围进行设计,园内各种游步道超过5 km,其中环湖“红丝带”全长约3 km、宽
4.5 m,贯穿全园的环湖骑行绿道最吸引人。
路面以红色沥青进行铺装,且蜿蜒曲折,宛如红色丝带为市民新增一条高品质健康绿道。
作为环湖景观主轴线的“红丝带”,营造了丰富的竖向景观空间,形成连续的绿色滨江走廊,对整个景观空间格局及区域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
3.2.2 文化中心营造。
在公园南侧设置了抗日救国纪念主题广场,此功能区着重体现自贡抗日战争历史文化,通过雕塑、文化长廊、史话浮雕墙等具有历史文化特色景观小品的形式,
将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相融合。
一方面回顾当时自贡市盐业繁荣时期地域文化和人文特征,另一方面体现出自贡市人民“献金运动”的抗日救国的爱国情怀。
轴线上与整体环境保持协调统一,主题广场上的雕塑寓意着发扬爱国精神,发展中的自贡不忘历史,与西南侧的小型休闲广场相呼应,引导游人视线。
3.2.3 多样性活动空间的营造。
根据南湖公园的场地特征和功能定位,整个规划强调“弹性空间”,沿水岸线向外延伸空间。
在公园中设置一系列艺术草坡、水面栈道、休闲运动场地、小游园和集会广场等多种形式来满足周边市民的功能需求。
西部入口的文化广场、湿地景观和木栈道与周边商业活动、居住区、交通廊道等形成互动空间,将人们的生活、休闲与商业活动联系地更为紧密。
中部滨水区规划以“复合游憩功能”的设计为概念,通过对水域进行分割,形成水景观光区、垂钓区、水上娱乐活动空间等,通过在沿岸种植大量的柳树、樱花等树种,形成人工营造与自然环境相互借因的景象,将沿岸景观带联系起来,形成贯穿整个南湖的景观带。
在视线、空间上保证通透性,把滨水区作为一个城市生活中灵动变化的空间。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坡度高差大,在设计中主要强调景观的自然性和生态效益。
通过栽种植被构建生态保护区,将地形的起伏与周边场地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景观序列,起到保护水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构筑功能复合化的城市生态廊道[4]。
4 南湖公园植物景观规划
南湖公园绿化种植设计在突出量化的同时体现多样化、层次分明的特点。
在平面上主要采用“O”字形的绿化模式,沿水岸线为轴带向外层呈环形扩展,强调立面设计的通透性。
南湖公园植物设计注重“花、香、色、形”的结合,遵循生物多样性、适地适树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原则,利用植物的季相景观、色相景观,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意境,达到地域性、生态性的融合。
园内植被丰富,其中乔木类有蓝花楹、银杏、桂花、樱花、红梅、垂丝海棠和垂柳等大小乔木70多种,共计1.4万多株;灌木类有红花檵木、大叶黄杨、石楠、紫薇、金叶女贞、红枫和海桐等,栽植灌木12万m2;地被类有三叶草、马蹄金、台湾草等,铺设草坪7万余
m2;水生类则重点补充能优化水质的水生藻类、沉水、浮水植物等,如金鱼藻、荷花、香蒲等。
植物种植设计上采用规整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高低错落的植物群落变化、四季分明的色相景观与丰富的景观小品、完善的服务设施,在空间上形成生态林带、休息草地、滨河步道等多元化绿色活力空间景观带。
5 结语
滨水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通过南湖公园的成功改造,不仅实现了对场地环境的修复治理,而且兼具景观观赏和生态保护
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活力,其设计手法为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积累了经验,为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Uffelen CV.当代景观水景设计[M].梁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肖彬,赵学彬.城市公园的灵动——现代城市公园文化建园的诠释[J].小城镇建设,2007(5):43-45.
[3]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规划信息,2001(7):41-46.
[4]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