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师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38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十二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十二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
命思想。
2.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后又将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历史 第二十二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
历史 第二十二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没有具
体说明民众的权利;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二、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的影响。
(2)国内:孙中山等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 治;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提出: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 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
的主干内容。
命题预测
1.预计在2019年高考中,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将会有所考查,而三民主义是考查重点,考查方向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
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从民生角度考查三民主义等;结合伟人的言论、后人
的评价去深入认识孙中山的思想。 2.从试题立意看,高考强调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从题 型来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可能出现。
知识体系构建
考点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2 毛泽东思想
考点3 邓小平理论
考点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考点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 1.背景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国主张和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全国通用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全国通用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Word版含答案

第28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

2.概况(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

3.影响(1)经济: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3)国际: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局势紧张。

4.胡佛政府的应对(1)对策①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大幅度提高关税。

②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投资。

(2)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生活困苦,竞选总统连任失败。

特别提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经济危机推动了文学艺术领域现代主义的出现。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

(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恢复工农业生产:颁布《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促进农业复苏和工业复兴。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缓解失业压力。

(4)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险法》,有助于社会稳定。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河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3月联考)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它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2.(2017四川成都二模)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

奕的这一认识( )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3.(2017山东济南一模)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

……驭夷之道,贵识夷情。

……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

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由此可知曾国藩( )A.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B.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C.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D.主张“中体西用”思想4.(2017湖北宜昌一模)谭嗣同《仁学》:“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下列与材料思想相似的是( )A.社会契约B.民主共和C.理性判断D.三权分立5.(2017山东威海二模)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

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

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 )A.重拾“中体西用”思想B.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D.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6.(2017河南开封一模)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文档:选考部分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文档:选考部分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答案 精品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对应学生用书第282页)一、古代中国的改革1.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3)内容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3)影响和评价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1)时间:1069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3)内容①理财之法:推行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②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贤惟才等。

(4)影响和评价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近代的重大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3)影响①积极影响: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26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26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②在新三民主义的旗帜下,一场国民革命运动 ____________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轻巧识记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两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3)三种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 (4)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兴起国民 大革命。
史料二
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
来总会发生的。……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 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 ……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 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③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1906 年 12 月 2 日)
第十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目录
第十三单元
CONTENTS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思想
1 考点 分层突破 2
3
全国 高考引领 课时 规范提升
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的 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26讲 20世纪以来中国 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2)孙中山曾自述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 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中分别属于“因袭”“规抚”和“创获”的 内容。
答案:(1)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2)因袭: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科举制度和监察制度。 规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体制。 创获:实行“五权分立”。(或: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和监 察权)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3第27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3第27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

第27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14·高考全国卷Ⅱ)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影响。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具体解读如下:【解析】从材料中的三民主义到三爱、三权可以看出A项“趋同”的表述是错误的。

从材料信息来看,蒋介石、孙传芳乃至四川有些军人也要标榜“主义”,说明民主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故C项正确。

B、D两项均属于没有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而得出的片面性结论。

【答案】 C■练真题———————————————————1.(2017·4月浙江选考)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民主共和”B.“革命统一战线”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D.“工农武装割据”解析:选C。

“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旗帜,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建立的,不是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的旗帜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故C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是井冈山时期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2.(2014·高考海南卷)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选C。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第28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限时集训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第28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后限时集训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A [由关键信息“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知选A项。

] 2.(2017·郑州质检)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曰:“(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

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

……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

”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 ) A.已然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B.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C.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D.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民主义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只是封建君主专制,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我高皇帝”“清室”即突出满汉民族矛盾,而非民主与封建的矛盾,故C项正确;D项属于表面现象,题干要求从“本质”来看,故D项错误。

]3.《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D [由材料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观,而A项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材料未提到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排除B项;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和材料“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相符。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从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视角,认识“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 史料一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 来解决的问题。……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 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史料二 1990 年 4 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 港基本法》。《基本法》共 160 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 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 则。
②1990 年, “_七__五__”__计_划__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绝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提
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 __小__康__社__会___迈进
①1983 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 _“_银_河__-_I”_,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
——摘编自赵可金《全球治理的中国 智慧与角色担当》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进步与成就,理解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现 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的
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变化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
4.历史解释:通过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学习,认识“一国两制”是符合中国 断扩大
国情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认识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符合中华民族的共 2.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同利益

和国
时间 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澳门于 __1_9_9_9__年 12 月 20 日回归
意义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①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随堂训练(含2013年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考纲考点一三民主义1.(2013·安徽文综)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由题干材料中“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可知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故C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完全曲解了孙中山的意图,D项表述本身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C2.(2011·重庆文综)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解析: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体现了孙中山坚决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的决心,故A项符合题意。

C项体现了民生主义的内容,B、D体现了“排满革命”的思想。

答案:A3.(2011·大纲全国文综)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

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解析:注意陈元孝的诗句“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表达的是对汉族政权亡于少数民族政权的一种悲愤之情,而章太炎以该诗题画并刊于《民报》,说明章太炎与陈元孝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即表达了章太炎对满清统治的不满,要求推翻满清的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

第十四单元第28讲高考历史复习第一课时

第十四单元第28讲高考历史复习第一课时

10
目录
知识梳理
重点拓展
难点释疑 归纳总结
3.特点 (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渐进性和长期性。 (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4.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的开始。
重点拓展
难点释疑 归纳总结
“一五” 计 划 1.主要任务 “一五”计划主要提出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建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继 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因素:近代重工业基础极端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2)现实需要: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防实 力。 (3)苏联经验:苏联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 (4)经济关系: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13
目录
重点拓展 难点释疑 归纳总结
模块链接
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政治上: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必修1) 经济上:我国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修2) 思想上: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必修3) 文化上: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修3)

北师大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第28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北师大版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第28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 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 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民族 主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实行各民族一__律__平__等___
民权 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 主义 主政治 民生 最主要原则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_者__有____ 主义其田_____”政策
名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反对 反对 统治
民满族洲压贵迫族,反中中对国国帝民境国族内主自各义求民侵解族略放一;律, 平等
由不反帝到反帝; 由反满到民族平 等(联俄)
民权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推 翻 封 建 帝 制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建立资产阶级 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民主共和国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
背 ①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景 ②中共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内 容
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_国__先__进__生__产__力____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_国__先__进__文__化_____的发展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最表广__大__人__民______的根本利益
①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 评
大思想武器 价 十②六“大_______”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NO.2 保分小题练一练
“课下综合检测”见“检测(二十八)”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是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巨大发 积 展,也是孙中山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思想的 极 基本内容 性 ②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 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7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高三全册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7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高三全册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

某某临时政府成立后,孙某某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这一转变说明孙某某( )A.深入剖析了某某某某制的实质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B[“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体现出反对满族贵族统治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体现出其五族某某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一转变说明孙某某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某某某某制的实质,排除A项;材料主X“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 2.(2019·某某模拟)1899年孙某某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

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睃(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

”孙某某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废除土地私有制C.巩固民国政权D.减轻农民负担D[“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

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表明孙某某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 3.孙某某认为,要解决农民问题,可以照地价去向地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

孙某某的这一主X ( )A.指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B.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C.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D.成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C[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孙某某新三某某义中的民生主义内容,仍然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故C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B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B卷(含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十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1876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帮而追随于洋鬼,然李鸿章认为他是当世所识英豪,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郭嵩焘)为最。

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A.以历史亲历者标准来衡量B.以社会需要标准来考察C.置于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D.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3.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

其意在A.揭露列强瓜分图谋B.打击顽固守旧势力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D.培养国人世界视野4.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5.有学者评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入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国。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十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A卷(含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十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2.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3.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

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

由此可知,当时A.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B.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C.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D.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4.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限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29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道:“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

”这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A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地主剥削的可能性,这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背景下提出的,故A项正确;“平均地权”具有空想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民族独立问题,故C项错误;俄国受“平均地权”的影响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 2.(2017·仙桃质检)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道:“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唯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C [材料中的“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说明《临时约法》不受世人欢迎,故表明其被毁有必然因素,所以答案选择C项。

《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法令,所以A项表述不正确;这部法律颁布于革命后,所以B项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 3.(2017·临川一中月考)“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同步练习卷: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同步练习卷: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选择题1.“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

”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A.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B.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D.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答案:C2.“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

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

”孙中山此话表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A.外国势力的干涉 B.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军阀之间的混战D.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答案:A3.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A4.(2018·四川宜宾三模)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答案:A5.(2018·辽宁大连高二期末)1928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致力于()A.将革命重心放在国民党统治区B.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C.保卫和巩固红色的抗日根据地D.改变国共两党力量悬殊的局面答案:B6.下面是美国某学者专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目录节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应学生用书第238页)考点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1.背景(1)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孙中山放弃改良尝试,走上革命的道路。

2.形成(1)过程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

②1895年10月,兴中会在广州发动起义。

(2)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始。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1)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内容(1)民族主义①内容: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②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真正独立的内容。

(2)民权主义①内容: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局限:没有触动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社会阶级基础,即推翻封建地主士绅阶级的统治。

(3)民生主义①内容:基本原则是“平均地权”,目标是通过实行“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消除贫富悬殊和社会革命。

②局限: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希望用改良的方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评价(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2)集中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

(3)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成为团结广大革命力量,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武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

1.背景(1)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努力均告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希望。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

2.提出: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

(3)民生主义:最主要原则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4.评价:同中国共产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的目标基本一致,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开展。

[教材补遗]__孙中山思想的概述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把奋斗目标定位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上。

孙中山试图在华夏大地上建立和发展的资本主义具有[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1)“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选集》(2)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12月2日) 史料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

”“中国历代的考试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

——摘自《孙中山全集》[史料解读](1)史料一:“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革命者推倒清政府具有两个方面作用,即“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定地价的法”→体现了民生主义主张。

(2)史料二:“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民主主义之鼻祖”“考试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其继承传统的因素;“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其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其创新的地方。

[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应如何理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提示:①民族主义是前提。

民族主义的重点是解决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生存发展问题,是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实现的政治前提。

②民权主义是核心。

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③民生主义是基础。

民生主义要解决人民的贫困、国家的富强问题,能够巩固前两个革命的成果,是三民主义的基础。

(2)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定地价的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难以得到农民的支持?提示:核心内容: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3)孙中山曾自述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中分别属于“因袭”“规抚”和“创获”的内容。

提示:“因袭”: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科举制度和监察制度。

“规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体制。

“创获”:实行“五权分立”。

(或: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史论归纳]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史料一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从所得而私也……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史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

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史料三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

前几次革命,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史料解读](1)史料一:“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且强调只有真正反对帝国主义才享有此自由权利。

(2)史料二:“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农民生活。

(3)史料三: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主要推动因素又有哪些?提示:变化:由效法英美到以俄为师;认识到民众的力量;由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到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因素: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宣言的通过“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的原因。

提示:宣言中首次体现了国民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说明国民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宣言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国民党吸收了新鲜血液,顺利实现了改组。

[史论归纳]新三民主义的特点(1)内容新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有一首《保国歌》,内容是:“堂堂始祖是黄帝,四万万人皆苗裔,嫡亲同胞好弟兄,保此江山真壮丽。

仔细听我保国歌,天和地和人又和,取彼民贼驱异类,光复皇汉笑呵呵!”这首诗歌所讲的“保国”是指()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保卫中国主权B.推翻袁世凯独裁卖国的统治,保卫中华民国C.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恢复汉族的中国D.抗击日本侵略,保卫祖国C[“黄帝”是汉族人的始祖,材料反映当时汉族人被满洲贵族统治,“取彼民贼驱异类,光复皇汉笑呵呵!”即要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恢复汉族的中国,故C 项正确。

]2.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A.结束清政府的统治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C.实现民主政治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C[由题干信息可知,孙中山明确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实现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

结束清政府统治诚然为目标之一,但仅是初级而非终极目标,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故B项错误;材料亦未涉及平均地权,故D项错误。

]3.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

”“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D[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国内外敌人的破坏,故A 项错误;孙中山认为欧美革命是成功的,成功之后的建设当中出现问题,而不是革命误入歧途,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信息表明共产党影响了孙中山的解释,而且当时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主要是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故C项错误;孙中山之所以认为革命不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平等自由思想,是把现实中的政治团体的组织涣散、纪律涣散等现象错误的归纳为自由平等思想,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