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现在生活中的设计艺术
第16课 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16课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穿编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穿编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意制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穿编的基本概念:介绍穿编的定义、历史背景和应用范围。
2. 穿编的基本方法:讲解并演示穿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材料的准备、工具的使用、编织的技巧等。
3. 穿编的创意应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进行创意编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穿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穿编作品。
2. 难点: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进行创意编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穿编工具一套、各种编织材料若干、PPT课件、视频教程等。
2. 学具:穿编工具一套、各种编织材料若干、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穿编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穿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演示编织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穿编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第16课穿编的乐趣2. 内容:- 穿编的基本概念- 穿编的基本方法- 穿编的创意应用七、作业设计1. 必做题:编织一个简单的穿编作品,如手链、挂饰等。
2. 选做题:编织一个复杂的穿编作品,如包包、帽子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穿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进行创意编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创作。
小学美术:身边的设计艺术
课题:《身边的设计艺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第5册第16课)一、教材分析《身边的设计艺术》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第5册第16课的内容,本课属“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
这是一节具有浓浓现代气息又富有设计创意的美术课。
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了解“设计”?怎样理解“设计”?又怎样从“身边”寻找设计?我从教材和课标两方面进行了梳理。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领域要让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参阅了教材编写意图,根据教材页上的图片,我认为对“身边”的理解是从学生身边的衣食住行用展开,站在学生的高度去观察生活;对“设计艺术”的理解是在身边物品中找到造型、色彩、材料、功能的设计元素,抓住实用美观的特征,感受设计中蕴含的历史积淀和现代观念的冲击。
本节课教学思路以身边的设计为线索,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衣食住行用,再到整个城市的雕塑、建筑、景象,在多路径、多情境的交际活动中纵观各种设计的艺术风格,了解设计艺术来源生活的需要,从而形成对生活品质的热爱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光感受其造型特点,了解造型、色彩、材料、功能四个设计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思考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会介绍自己满意的设计艺术形式的优势,进而改进或设计一件自己满意的生活用品,从中体验到设计艺术的乐趣。
贯穿“美观”与“实用”两个设计要素的结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生活用品为线索,寻找其背后的设计艺术,培养学生通过景物产生思考和学习的态度,提升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意识与持久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材料、功能上,抓住物品的实用美观特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了设计。
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与美观有意识地结合。
第16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教案对象: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种类和特点,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 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活中常见的花的种类和特点2. 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表现方法3. 绘画技巧的运用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的图片和实物,如玫瑰花、郁金香、向日葵等。
2. 准备一些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图片,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
3. 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艺术家们喜欢以花为题材进行创作?二、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花的元素(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图片,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花的元素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三、学习绘画技巧(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握笔、如何调色等。
2. 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如如何描绘花的轮廓、如何运用色彩的渐变等。
3. 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花的创作。
四、实践创作(20分钟)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进行创作,可以参考实物或图片。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花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3.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中的花的差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花:介绍生活中各种花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花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艺术中的花:分析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花的表现形式,探讨艺术中的花与生活中的花的联系和区别。
3. 创作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结合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的特点,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中的花的差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艺术中的花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形成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绘画工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中的花的特点,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花元素,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4. 创作实践:教师布置创作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生活中的花:特点、生长环境、作用2. 艺术中的花:表现形式、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3. 创作实践:融合生活与艺术中的花元素,形成有创意的作品七、作业设计课后让学生完成一幅以“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为主题的画作,要求结合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的特点,展现个人的创新精神。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中的花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6课 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6课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穿编的乐趣》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穿编的艺术形式,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编绳元素,学会用编绳的方法创作有趣的美术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图片、文字和实践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和创作。
但在编绳技巧和艺术创作方面,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编绳的艺术形式,学会用编绳的方法创作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编绳的方法,创作出有趣的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编绳元素,以及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编绳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编绳作品,让学生了解编绳的方法和技巧。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编绳技巧。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编绳元素,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创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编绳作品、图片和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彩纸、绳子、剪刀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3.课堂所需的播放设备、展示平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编绳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编绳的艺术形式,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编绳的历史、方法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编绳元素,如鞋带、发绳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尝试创作编绳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赣美版第16课现代陶艺
(5)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陶艺展览或工作室,了解更多的创作理念和实践经验。
(6)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7)定期与陶艺家进行交流,了解最新的陶艺发展趋势和创作方法。
(8)鼓励学生参加陶艺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自信心。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促进资源的共享和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掌握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现代陶艺作品,引导学生探讨现代陶艺的特点。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现代陶艺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背景。
(2)陶艺制作技巧:教授陶艺制作的基本手法,如拉坯、泥板成型、泥塑等,以及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3)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现代陶艺作品,并能从形式、材质、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4)陶艺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陶艺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现代陶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包括陶艺家的作品分析、创作技巧的应用等。
4.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陶艺创作的能力,以及对作品的批判性思考。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教师应提供积极的评价和具体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4)工艺精湛: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技巧,如精细的陶瓷雕刻、复杂的金属焊接等。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6课 现代陶艺-赣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6课现代陶艺-赣美版一、课程背景现代陶艺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艺术形式,它将古老的陶瓷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更加精美和实用的陶瓷作品。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给六年级的学生们介绍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并让他们亲身体验制作陶瓷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陶艺的起源和发展,在艺术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现代陶艺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能够熟练制作简单的陶瓷作品。
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性想象,创作出有独特风格的陶瓷作品。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现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给学生们简单介绍现代陶艺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作品和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和美丽。
2. 制作基础陶瓷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将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制作基础陶瓷。
老师将带领学生们了解陶瓷的材料和制作工具,让他们亲身操作制作出一些简单的陶瓷作品,如茶杯、花瓶等。
具体步骤:•准备材料和工具:粘土、模具、刮板、刷子等。
•揉和粘土:让学生将粘土揉和成一团,并按照老师的示范,将粘土压平、抚平、拉长、捏实,逐渐将整块粘土塑造成一个形似陶器的基础形状。
•刮平表面:用刮板将制成的陶器表面刮平,使其更加光滑。
•打孔排气: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求,在陶器上打一些小孔,方便空气流通,防止制成的陶器在烘干、烧制时因排放气体而爆炸。
•烘干:将制成的陶器放在通风处晾干,等其完全干透。
•烧制:将干透的陶器放入窑内进行烧制,烧制时间和温度根据窑炉的类型和陶器的材质、形状等情况而定。
3. 创作个性化陶瓷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将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设计、制作个性化的陶瓷作品。
老师将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要求组织一些辅导和指导活动。
具体步骤:•确定创作主题和形式: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确定创作的主题和形式,如动物、植物、人物、抽象图案等。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6课 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6课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6课穿编的乐趣》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穿编这种传统手工艺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编绳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编绳的手工艺品,对编绳有初步的认识。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好奇心旺盛,对于新奇的手工艺品感兴趣。
但在创作和设计方面,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编绳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编绳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编绳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编绳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编绳元素,发现美的存在。
2.示范法:教师展示编绳的过程,讲解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编绳作品。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提高创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编绳材料:绳子、针、剪刀等。
3.学生作品展示板。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编绳元素,如编绳手链、编绳包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编绳的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
2.呈现(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教学图片,展示编绳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讲解编绳的步骤,让学生对编绳有更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手实践编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编绳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创作编绳作品,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借鉴,提高创作水平。
高中美术_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教案学情分析本课都是我们身边的设计艺术,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发现身边的设计,并进行简单评述,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对身边最常见的设计艺术作品的思考、讨论,相互启发扩大经验范围,中间设计了师生互动,学生动手参与设计钟表的环节,最后提醒学生多拓宽视界,多欣赏美的设计,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美化生活的愿望。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会探索及应用,提高欣赏能力和创造精神,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设计,感受生活中设计之美,激发学生创意思维。
效果分析本节课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着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导课堂,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在老师的指引下参与师生互动制做有关钟表创意设计。
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开动脑经去动手实践,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师生双方共同创设了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鉴赏课本,第十六课《现在生活中的艺术设计》。
内容分为四部分:现代设计艺术的时代背景、创意吸引眼睛、功能与时尚的结合、便捷与速度的美感。
本课通过大量的图例让学生了解设计艺术的实用性、功能性,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设计艺术,生活离不开设计的内涵。
要抓住这一点进行分析,体会现代设计艺术简洁、大方的美感特点与合理、实用的功能特点。
评测练习本节课评测内容是师生互动:让学生做个钟表的设计。
时间为十分钟的互动,整体学生都很踊跃,涌现出多名很突出的同学,产生了多幅优秀创意作品。
例如:班长王建同学,以台式电话机底座为钟表设计的作品,既保留了电话的功能又使电话机拥有了钟表的功能。
公一涵同学弓箭钟表的设计,以弓的外形围成表盘,以箭为表的指针。
创意思想是从时间的内涵出发,表达光阴似箭,我们要懂得惜时。
《第16课穿编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穿编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穿编活动,了解编织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与兴趣。
本课重点让学生理解编织的意义与乐趣。
二、作业内容1. 课程引入:讲解穿编的背景、概念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实物展示、观看相关视频等形式,直观了解编织制品。
2. 编织技巧讲解与演示: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穿编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线材的选择、编织的方法等。
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材料(如彩线、麻绳等)的编织效果。
3. 动手实践: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选择不同的线材,动手实践简单的穿编制作。
教授简单花样和编织纹样的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编织。
鼓励学生运用美术技巧(如配色、结构安排)提高作品的美观度。
4. 创作灵感激发:提供实物参考(如布艺挂饰、手工串珠等),激发学生创意,进行编织设计。
让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创意进行编织创作,如设计自己的图案或造型。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锐利物品或不当操作导致伤害。
2. 创意性: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尽量不模仿他人的作品。
3. 制作步骤:每一步都要仔细认真,线条应平直整齐,成品要稳固耐用。
4. 时间管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合理分配时间,不要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5. 整理整理:制作完成后应整理好现场环境,确保学习场所整洁有序。
6. 规范记录:完成作业后需详细记录作品创作过程和使用的材料。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作品的创意性、制作质量、作品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班级中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作业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作品并给予反馈。
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其提高技能和改进作品。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
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16课 穿编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穿编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并掌握穿编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穿编作品;2.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3. 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以“动物乐园”为主题,制作一件穿编作品,如小兔子、小狗、小猴子等可爱的小动物。
2. 材料准备:提供穿编工具、彩色线绳、动物模型等材料;3. 作业步骤:(1) 选定动物模型,观察其特征,了解其结构;(2) 学习穿编技巧,将线绳按照动物模型的纹理进行编织;(3) 在完成主体部分后,可以进行细节装饰,如眼睛、毛发等;(4) 将完成的动物穿编作品展示在作业本上。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品,不得抄袭;2. 作品创意性强,有独特的审美和表现;3. 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讲话,不影响他人;4.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 作品完成度:包括颜色搭配、线绳使用、动物形象等方面;(2) 创意性:看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力;(3) 手工技巧:考察学生的穿编技巧是否熟练;(4) 合作精神:看学生是否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作品。
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小组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教师点评可以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应将作业完成并提交后,教师需要及时反馈,包括对作品的评价和建议,以及对学生表现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也需要收集学生对于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2. 教师反馈:教师需要总结学生的作业情况,包括优秀作品、进步明显的同学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和调整。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穿编技巧,提高手工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第16课 穿编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穿编的乐趣》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目标主要是通过穿编的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穿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对编织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教材或教师讲解,了解穿编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材料及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穿编的基本技巧,如如何起头、如何换线等。
2. 实践操作: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尝试进行简单的穿编练习。
可以选择编织小挂饰、编织袋等小物件,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创意设计: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并制作一件有特色的穿编作品。
作品可以以生活中的事物为灵感,如花朵、动物等形状,体现穿编的乐趣。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规范性:学生在进行穿编时,需按照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操作,保证作品的规范性。
3. 创意性: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个性,使作品具有独特性。
4. 完整性:作品需完成度高,线条流畅,结构稳固。
5. 清洁性:工作区域需保持整洁,材料和工具使用后需及时整理。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技术水平:评价学生穿编技巧的掌握程度及操作的规范性。
2. 创意性: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和个性特点。
3. 完成度: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作品的整洁程度。
4. 审美价值:评价学生作品的美观程度和艺术价值。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环节是学生成长和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
教师需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对于优秀作品,可在课堂上展示并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需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改正。
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掌握穿编基本技能。
《第16课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穿编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动手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使学生掌握穿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引导学生感受穿编艺术的乐趣和魅力;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创作自己的穿编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难点是穿编技法的掌握与运用。
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穿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穿编技法,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和教学环境的布置。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彩色绳子、编织工具、展示板等。
同时,要布置一个宽敞明亮、安全卫生的教学环境,提供必要的教具和设备,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在这个目标驱动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先着手规划整个教学空间的布局。
选择明快的色调作为主题色,如白色和淡蓝色,以增加空间的明亮感。
同时,确保所有的窗户都有足够的采光,让自然光充分地照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在安全卫生方面,所有教具和设备都应符合安全标准,无毒无害,且易于清洁。
桌椅的边角应设计得圆润,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
此外,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教学环境的卫生状况。
至于教具和设备的提供,我们应包括但不限于投影仪、电脑、黑板、白板、文具等基本教学工具。
对于一些特殊课程,如科学实验课,还应配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只有提供了这些必要的教具和设备,我们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样的教学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他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激趣在本环节中,我们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穿编艺术”的兴趣。
教师先通过展示一些穿编艺术品的图片或实物,如美丽的编织挂毯、精巧的草编篮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色彩。
通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感想,引导学生理解穿编艺术的魅力。
二、了解穿编基础知识接着,我们将进行穿编基础知识的讲解。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16课《穿编的乐趣》教学设计
展示穿编作品:龙、鱼、向日葵等。
(二)、想一想:
师:看了这么多,那这些穿编作品到底怎么做呢?好,我们就先来看看这幅穿编作品。
1、外观。(从外观看有什么特点?由纸条编织而成)
2、形状。(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图案呢?)
3、颜色。(抽动加长的纬条,引导不同的颜色会有不同的感觉效果,颜色搭配要协调好看!)
(三)、试一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穿编作品,并学习更多的穿编方法,发现生活之美。)
板书设计
穿编的乐趣
形状步骤贴
(设计意图:把重点内容呈现在黑板上,制作技巧及思路拓展上给学生以帮助。)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这节课的难度不在于纸带的穿编过程,而在于纸带的制作过程,将整张的彩色纸裁剪成宽度均匀的纸带,实在是非常难为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将这一步骤请学生在家里完成,可以让家长指导,这样课上就可以节省时间,直接进入穿编步骤。学生对穿编的过程很有兴趣,但是毕竟是学生作品不能制作出非常精美的作品,为了让学生对穿编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下课前展示了民间精美的穿编工艺品。
1、自学书中制作步骤及方法并思考: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 瓶子变个样 》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瓶子变个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6课瓶子变个样》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创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剪、贴、画等手法,将普通的瓶子变成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瓶子改造的案例,以及一些创意灵感,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愿意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创造美。
然而,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瓶子变样的基本手法,如剪、贴、画等。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瓶子艺术品。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瓶子变样的基本手法。
2.如何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创意的瓶子艺术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讲解瓶子变样的手法和技巧。
2.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个瓶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不同材质的瓶子。
2.提供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手工制作工具。
3.收集一些瓶子改造的案例,用于激发学生的灵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瓶子改造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瓶子的形态和质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瓶子变样的基本手法,如剪、贴、画等,并现场示范一个简单的瓶子改造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情趣盎然的设计▏人美版(北京)
情趣盎然的设计 | 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对比、统一、对称、平衡、重复等。
2. 设计的应用领域和实例,如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等。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作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艺术作品。
难点:运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创作和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作品、设计作品、美术书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作品,如广告、包装、标志等,引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二、基本原则和方法(15分钟)1. 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对比、统一、对称、平衡、重复等。
2. 通过幻灯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些原则和方法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三、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实践与创作(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一种设计形式进行实践和创作。
2.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对比2. 统一3. 对称4. 平衡5. 重复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种设计形式,进行实践和创作,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16课会变的小手套(教学设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手套的基本形状描绘和色彩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手套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款既保暖又时尚的手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套设计草图绘制。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想象力和设计原则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表现:通过观察和分析手套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2.想象与创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设计独特的手套图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难点,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通过协商、合作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会变的小手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在寒冷的冬天里,小手套是如何帮助我们的手保持温暖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手套》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手套的设计和色彩搭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教学过程产生了一些思考。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情趣盎然的设计▏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情趣盎然的设计▏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设计元素进行创意表达,制作出富有情趣的设计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和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设计中的对比、重复、对齐和就近原则,让学生了解如何使设计作品更加和谐、有趣。
2. 设计元素:介绍颜色、形状、线条等设计元素,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制作出富有情趣的设计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元素的运用。
2.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将设计原则和元素巧妙地融合到作品中,制作出富有情趣的设计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设计作品案例、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设计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元素,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
板书设计1. 情趣盎然的设计2. 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元素、实践操作步骤等。
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运用本课学到的设计原则和元素,制作一个富有情趣的设计作品。
2. 提交方式:将作品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元素,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设计原则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学生对设计实践的积极性很高,作品也富有创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课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叫---,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是山美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美术的风格与创新,这节课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从不同的设计角度进行鉴赏,从而更深层次的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设计艺术。
2、教学指导思想:
一、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两全”,即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
通过大量的图片,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优秀设计作品的鉴赏有深入的了解,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现代设计艺术的性质、特点,达到激发学生的设计想象力、审美鉴赏力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的设计想象力,注重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设计艺术以及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在教学中,紧紧把握一个思想: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设计艺术的性质、特点。
(1)、“创意”吸引眼睛。
(2)、便捷与速度的美感。
(3)、功能与时尚的结合。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激发学生的设计想象力、审美鉴赏力的目的。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功能和审美关系的角度认识、鉴赏现代设计作品,感受设计给生活带来的趣味和魅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从不同的设计角度进行鉴赏,如一些作品的关键在于创意,而另一些作品的关键在于美感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等。
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报纸、橡皮泥等生活中的设计艺术。
二、说教法:
总的来说,我这节课运用方便快捷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把大量的信息汇集到一个课件中,这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
在这个课件中,为了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我运用的教法有:直观教学法、启发引导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学科渗透互助教学法、音乐陶冶教学法……学科渗透互助教学法:在所有教法中,学科渗透互助教学法是我探索的特色教法之一。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让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欣赏课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这个小范围,要在欣赏美术的同时,穿插历史、文学、音乐等学科知识,使美术教学“活“起来。
三、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会学习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交给学生的学法有:自学讨论法、质疑法、学科渗透互助法、练习法、观察描述法、导学式小组合作法…… 1、
自学讨论法:这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
本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多讨论、多辩证,多鼓励优秀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对于较简单的问题,多让后进生来回答,借此增强学生的信心。
2、
置疑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自己给自己设置路障,再自己想办法去清除它。
这样,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从而真正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我是这样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时间约为5分钟)
1、在音乐声中展示图片,让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些图片属于哪一种美术门类,从而引出课题《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2、总结学生的发言,导入本课内容。
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时间约为30分钟)
一)现代艺术的分类: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让学生思考回答身边都有哪些设计。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展示出设计的分类。
从设计艺术的三方面角度入手:
1、“创意”吸引眼睛。
(让学生看图片回答其设计创意,并讨论什么是创意,后教师总结。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A、产品的外观设计;
B、海报招贴;
C、商标设计
2、课堂设计,运用性的替代设计一个与铅笔有关的创意图形,并在展台进行展示。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
看图片,学生自己分析,教师点拨。
A、欣赏多张海报图片,老师适当讲解,学生分析《法兰克福爵士
音乐节招贴》,了解海报的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展示完成) B、欣赏多张标志图片,老师适当讲解,学生分析标志《舞动的北
京》,了解标志的特点。
(小组合作研究展示完成) C、欣赏网页设计,电视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
二)功能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1、欣赏图片《自行车》《小推车》,引导学生理解功能与时尚的完美结合,教师适当讲解。
2、欣赏多张椅子的图片,重点欣赏《瓦西里钢管椅子》,老师适当讲解椅子的外形的变化和新材料、新学科在设计椅子中的运用。
了解椅子是功能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
3、欣赏多张汽车的图片,结合课本学生思考分析汽车的发展史、汽车外形的变化发展以及作用、现代科学的成果在汽车设计的广泛运用。
(小组合作研究展示完成)
4、欣赏几幅图片,了解高科技、新材料在产品中的运用,引出速度和便捷的美感。
A、创意桌椅的设计;
B、家居设计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从认识现代设计艺术的三个角度,为学生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作为一个知识铺垫。
三)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低碳生活和绿色环保
欣赏图片,学生讨论探究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提高认识,在享受设计带来的舒适与便捷的同时,要爱护环境,珍爱地球。
三、课堂练习(时间约为5分钟)互动环节:
A、让学生利用所给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件作品。
B、学生展示作品,教师适当分析点评。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堂小结:
对所讲的内容知识回顾巩固。
板书设计:
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
设计艺术的三方面: 1、“创意”吸引眼睛。
A、产品的外观设计;
B、海报招贴;
C、商标设计 2、便捷和速度的美感:
A、电脑、笔记本、虚拟键盘等;
B、汽车的发展过程 3、功能与时尚的结合:
A、创意桌椅的设计;
B、家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