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教案一:美丽的花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花朵的观察力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各种色彩的水彩笔、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2. 好看的花照片或幼儿绘画样品。

教学步骤:导入:(15分钟)1. 导入幼儿的观察力:教师出示不同的花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活动1:观察花朵(15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朵不同种类的花或花瓣,让幼儿仔细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形状,并让他们用手摸一摸花朵的质地。

活动2:用色彩表达花朵(30分钟)1. 发放彩色纸和各种色彩的水彩笔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颜色,用画笔在彩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美丽的花朵。

2.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运用不同的画法来绘制花朵,例如使用竖直的线条来画花茎,使用圆形画笔来画花瓣等。

活动3:展示作品(10分钟)1. 让每个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或展示区域,让幼儿们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表达对彼此绘画的肯定和赞扬。

活动4:评价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绘画过程,让幼儿说说他们在画画时的心情和感受。

2. 教师可以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对色彩搭配的赞扬,对笔触的赞扬等。

拓展活动:1. 请幼儿带来自己家里种的花,让幼儿将花描绘在作品中。

2. 带幼儿赴近期有花卉展览的地方观赏真实的花朵,并让幼儿根据观察画出自己的印象。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活动,幼儿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花朵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的肯定和赞扬,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幼儿也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会了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了幼儿的分享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初中美术教案写意花卉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写意花卉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写意花卉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写意花卉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写意花卉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1. 写意花卉的构图和用笔。

2. 花卉神态的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写意花卉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写意花卉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

2. 教师简要介绍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技法,包括构图、用笔、用色等。

2. 教师结合示范作品,讲解如何表现花卉的神态和气质。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写意花卉的绘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意花卉的基本技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自然,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写意花卉的创作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富有特色的写意花卉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意花卉的技法。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现美、表现美。

第16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6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教案对象: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种类和特点,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 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活中常见的花的种类和特点2. 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表现方法3. 绘画技巧的运用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的图片和实物,如玫瑰花、郁金香、向日葵等。

2. 准备一些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图片,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

3. 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艺术家们喜欢以花为题材进行创作?二、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花的元素(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中花的元素的图片,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花的元素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三、学习绘画技巧(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握笔、如何调色等。

2. 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如如何描绘花的轮廓、如何运用色彩的渐变等。

3. 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花的创作。

四、实践创作(20分钟)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进行创作,可以参考实物或图片。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花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3.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花的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2、让学生了解花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3、指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以花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认识花的种类、形态和色彩特点,以及花在不同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掌握用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花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花的艺术作品。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花在艺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形态、色彩和纹理,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喜欢花,以及花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花的种类,如玫瑰、百合、菊花、向日葵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花的特点和习性。

(2)讲解花的形态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茎、叶子等,让学生对花的组成有更清晰的认识。

(3)阐述花在不同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着富贵;在西方文化中,玫瑰常常代表爱情。

3、艺术作品欣赏(20 分钟)(1)展示一些以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等,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来表现花的美。

(2)欣赏一些以花为元素的雕塑、摄影和手工艺品,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对花的独特诠释。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创作实践(40 分钟)(1)绘画创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2)手工制作:指导学生用彩纸、彩泥、树枝等材料制作花的手工艺品,如纸花、彩泥花束等。

(3)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建议。

5、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人教版美术课程教案:感受花儿之美,探索艺术之路

人教版美术课程教案:感受花儿之美,探索艺术之路

人教版美术课程教案:感受花儿之美,探索艺术之路人教版美术课程教案是国家教育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而编写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其中“感受花儿之美,探索艺术之路”一节,旨在通过欣赏花卉美学、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唤起对生命、自然、艺术的感悟和探索。

课程设计的背景花卉是自然中最美的存在之一,它不仅使生活更加美好,也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在这个基础上,设计这节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敏锐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孩子们的艺术热情,使他们从花卉中发现生命的美、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课程设计内容一、带学生欣赏静物花卉的美。

在课程开始前,老师要在教室内放置装有花卉的花瓶,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欣赏花卉的美,并与学生分享花卉的知识和美学。

二、使用活动、游戏以及绘画锻炼学生的美感和艺术感。

教师可以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艺术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具有形状、质地、颜色特点各异的花卉和让学生仿照绘制或者是一个基于花卉运动的规律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花卉的审美和形体美。

三、帮助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表达花卉的美。

在完成上述活动之后,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分享和交流,引导他们创意表现花卉。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画出一幅自己眼中美好的花卉景象。

学习目标和考核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个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花卉之美,增强对自然美的体验和对生命的尊重。

另一个目标是鼓励学生在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美感以及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还有一个目标是通过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美化自己生活、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上有所收益。

考核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学生讨论、考察他们的绘画作品、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评价。

结语本节课程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身边自然的美,还能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花初中美术试讲教案

花初中美术试讲教案

教案:初中美术《花的写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结构2. 花的观察方法3. 花的绘画技巧4. 创作自己的花作品三、教学重点1. 花的基本结构的掌握。

2. 花的观察方法的运用。

3. 花的绘画技巧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花的基本结构的掌握。

2. 花的绘画技巧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结构、色彩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结构(10分钟)教师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蕊、花瓣、花托等,并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3. 观察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花的观察方法,如何观察花的形状、色彩、纹理等特征,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4. 绘画技巧(10分钟)教师讲解花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5. 创作自己的花作品(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技巧,创作自己的花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花的结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对花的基本结构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 对花的观察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评价。

3. 对花的绘画技巧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

4.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包括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花的基本结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人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人美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花入手,观察花的形态之美,认识常见花卉的不同寓意,在此基础上,感受中西方艺术作品不同视角,不同表现形式,了解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花的关系,感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的美好寓意,知道花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从花的造型,色彩,用笔,寓意,材料等方面,用自己的语言对花卉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的花之间的关系。

知道花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难点:能够对花卉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总结:花不仅美丽,还可以净化环境,装点生活空间!以花为主题的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共同学习:2、引出并出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二)讲授新课1、识花知寓意(1)过渡语:生活中的花很多,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总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有牡丹、月季、百合、康乃馨、郁金香、玫瑰等。

(2)过渡语: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人们根据花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它们不同的品格,我们来了解一下!牡丹——中国国花,象征着富贵、吉祥。

百合——寓意纯洁、顺利,象征着百年好合。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康乃馨——送给长辈,祝愿幸福、安康。

(3)过渡语:这是著名的花中四君子,它们分别是:梅花、兰花、翠竹、菊花。

梅花——有不畏风雪,百折不挠的精神。

兰花——象征着高洁、典雅,是君子之花。

翠竹——不与百花争艳,却顶风冒雨坚韧不拔。

菊花——高雅、傲霜,是隐士之花。

2、对比获新知(1)过渡语:正因为花的美丽和它所传达的美好寓意,使它成为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

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的花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总结:生活中的花,自然、纯洁、没有情感。

幼儿园花卉教案

幼儿园花卉教案

幼儿园花卉教案引言花卉是自然界的美丽存在,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幼儿园花卉教育方面,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爱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自然观察能力、观察与思考能力、体验花卉的意义等。

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花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档将介绍一种针对幼儿园儿童的花卉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孩子喜欢上花卉,并学会保护花卉。

2.提高孩子的观察、思考、判断和使用能力。

3.激发孩子的艺术创造力,发展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花卉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

2.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与思考能力。

3.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花卉实施方式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孩子认识不同种类的花卉,将花卉分为几个类别,比如盆栽花卉、架上花卉等。

引导孩子思考花卉的颜色、形状、花朵开放的时间等。

教学重点让孩子了解花卉的基本知识,对花卉有初步的认识。

同时,培养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

第二课: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实施方式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来了解花卉的生长过程。

让孩子思考花卉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得好,如阳光、水分等。

通过带孩子浇水,让孩子亲身体验到花卉的养护过程。

教学重点让孩子了解花卉生长的规律,和花卉的基本需求。

同时,培养孩子对花卉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三课:DIY花卉小制作实施方式通过让孩子亲自动手来制作一些花卉小制品,比如制作花环、花栅栏、花笼等。

教学重点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总结在幼儿园进行花卉教育,应该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去了解花卉的特点,通过实践来探究花卉的规律,最终达到提高孩子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目的。

同时,在花卉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和生态意识,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宝贵和自然的美好。

美术美丽的花教案

美术美丽的花教案

美术美丽的花教案教案:美丽的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常见的花卉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花瓣的结构等。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丽花朵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花卉资源的意识。

3.学科与综合能力目标:(1)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忆花卉的能力,为学习植物分类学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不同花卉的外观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美丽花卉的视频,展示一些花卉的图片,并向学生展示几个花卉样本,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导入新知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教师介绍不同花卉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花瓣的结构等,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花卉特点。

3.观察实物和图片,分组进行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幅花卉图片或一个花卉实物,并要求他们观察和讨论该花卉的外观特征,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每组之间进行巡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交流。

4.小组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对所观察的花卉进行展示和分享。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并进行补充和比较。

5.艺术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和记忆的花卉特征,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选择绘画、立体构建、手工制作等形式。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美丽的花卉作品。

6.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评价标准,如创意、表现力、色彩运用等,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7.总结与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了美丽花卉的外观特征,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描述和创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更多有关花卉的知识和活动,如观察花卉生长的过程、了解不同花卉的生态习性等。

小学美术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 第10课《美丽的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 第10课《美丽的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应会: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研究,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研究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美术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特别是欣赏水平还不是很牢固,所以课程不可以讲的太深,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旧知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

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

研究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1)。

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

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教学活动:1.导入:小游戏“鲜花送给谁”出示课件,播放音乐,点组成线,线组成形,形构成花。

问学生从刚才的短片中发现了什么。

然后进行小游戏,将花与人物类别连线,引导学生说说花的寓意。

说明花在生活中不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还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2.讲授:欣赏表现花的艺术作品首先欣赏一些中西方画家表现花的作品。

将写意国画与油画对比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画法以及画家、国籍的不同。

简单介绍凡高的作品特点:色彩浓烈、用笔肯定。

注: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如“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4.2第二课时”等。

同时,对一些段落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B、这两幅画分别是工笔国画和油画。

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可以发现国画分为写意和工笔两种风格,而油画也有不同的风格。

我们可以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来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用画笔记录春天的美好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用画笔记录春天的美好

幼儿园小班《美丽的花》绘画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花朵的认识和喜爱。

2.让幼儿学会通过绘画描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教学准备:彩色纸、颜料、画笔、图案模版、花瓶、花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示范用颜料在纸上画一个花瓶,并让幼儿做一个简单的花瓶图案模板。

2.教师简单介绍花卉的种类,比如玫瑰、向日葵、郁金香等。

3.让幼儿分享一些关于花的经验和感受。

二、传授知识(15分钟)1.教师给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花卉,比如莲花、水仙、梅花等。

同时,介绍各种花卉的特征,比如颜色、形状、香气、生长环境等。

2.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画出一朵花卉,让幼儿逐一模仿。

同时,老师也可以用图案模板辅助幼儿使用各种颜色绘画自己仪的花卉。

3.指导幼儿如何将画好的花卉粘贴在花瓶上,制作成贺卡或送给家长或老师。

三、创意实践(30分钟)1.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理想中的花卉,老师可以在画版上贴上几张花卉剪影,让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花卉形状。

然后指导幼儿选择颜料和画笔,自由发挥进行绘画。

2.教师可使用一些教具,比如桶花、花盆来创设课堂环境,并让幼儿模仿实际场景,画出花的效果。

3.让幼儿将画好的花朵与花瓶相结合,创作自己独特的花卉作品。

四、总结和扩展(10分钟)1.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绘画过程,分享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2.给予鼓励和肯定,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介绍他们自己的作品,并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三、巩固练习(5分钟)1.教师让幼儿听一首花卉主题的歌曲,并让他们跟随歌曲的节奏唱一遍。

2.导师分发一些花卉配色代码,让幼儿在花朵和颜色的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效果:通过这次绘画活动,幼儿们对花卉的认知和喜爱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也十分优美,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同时,通过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课堂实录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课堂实录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走进校门的时候,闻到了一阵浓郁的桂花香,不知,同学们平时有没有闻到呢?闻到花香有什么感受呢?校园的花坛里还有哪些花开了?你看了心里觉得怎样?是呀!花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我们真喜欢它。

另外,老师知道花还有花语呢!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不知同学们知不知道呢?(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二、欣赏大师作品1、《银莲花》花不但美丽还有着美好的寓意,所以许多画家都喜欢描绘它。

出示《银莲花》这些花怎样?如果把这些花比作人,那它会是怎样的人?(快乐、团结、像个大家庭)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呢?(色彩:鲜艳、轻快、愉悦线条:优美、舒畅,生机勃勃,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舞动,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舒展着自己的身体)花是经过画家再创造的作这样的花叫花卉静物画。

知道画这幅画的人是谁吗?他是法国的著名画家杜菲,他一生顺平,他的画色彩明朗、轻快、甜美,线条流畅概括,很具个人风格。

2、《蓝花瓶》与上一幅相比有什么不同?(色彩暗,有背景)这幅画是被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画的。

小结:作品不仅将花的风姿展现在大家眼前,还融入了画家的个人情感,两幅作品同是西画,但因画家的气质,性格,画风大不相同。

在西方大师们把花卉作为题材来表现它,中国的绘画大师用笔墨表现着对花的爱慕。

3、《写生玉簪》这是中国宋代画家林椿的作品。

知道上面的是什么花吗?(玉簪)觉得花画得怎样?(逼真,工整)像这样画得很工整逼真的画,在中国画上有一个名称叫工笔画。

像这样以花卉鸟虫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叫花鸟工笔画。

在画花的时候加入鸟虫,有什么好处?(画面有静有动,突出花的美)是呀!“有花须有蝶,花色愈增妍”4、《露气》这是中国大画家潘天寿的作品《露气》,画面上画的是什么?与生活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图片出示,进行比较)生活中的荷花比较复杂,水墨荷花更简洁概括,是经过加工提炼了。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露气》与《写生玉簪》相比有什么不同?(构图上留有空白,给人以无限想象,墨色有深浅,把叶子的远近关系画出来了。

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美丽的花儿

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美丽的花儿

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美丽的花儿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花朵,并了解它们的形态、颜色、特点等。

2.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于不同种类的花卉的图片、幼儿美术用品、色纸、剪刀、胶棒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笔、纸,面对教师进行教学。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花卉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花叫什么名字,它们长什么样,颜色是什么等。

引导学生对花卉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不同种类的花卉,包括玫瑰、郁金香、康乃馨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形态、颜色、特点等。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察真实的花卉,让学生亲自感受花卉的美丽。

3.制作(30分钟)a.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花朵的方法,首先选择一种简单的花朵进行制作,例如郁金香或康乃馨。

b.学生们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色纸、剪刀和胶棒等材料,按照具体的步骤制作花朵。

学生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发挥,让每一个花朵都有不同的特色。

c.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在花朵上添加一些细节,如叶子、茎等,增加花朵的逼真感。

4.展示(10分钟)学生们展示他们制作的花朵,让同学们互相分享和欣赏。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和喜悦。

5.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花卉,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和表达花卉之美。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主题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花卉的美丽,培养其对美的热爱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花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美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继续探讨有关花卉的知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花卉之美。

小学美术_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活动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通过花美化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融于生活的连接,讲述着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这节“欣赏·评述”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

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对比,其实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对比,是不同地区审美角度的对比,这是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良好契机。

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其中包括砖雕、木雕、服饰、插花、陶瓷瓶、室内装饰。

这无形中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花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

“请同学说说你想挂那幅画?”是体现学生个人审美情趣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能力目标:(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难点:(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交流课前收集有关花的寓意和图片。

师:这两束花一样吗?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去了解有关自己喜欢花的寓意,完成任务的请点点头,好的,请你们小组之间小声的交流一下。

学生发言。

2、导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二、讲授新课:(一)了解绘画作品中的花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花。

讨论:中国画与西画在花的表现上有什么不同?(中国画: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西画:多以静物出现)1、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观看课件:《瓶花》雷东(法国)(1)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2)与生活中的瓶花相比有什么不同?(1)生动的花瓣。

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人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人美版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3、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情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用花美化生活。

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理解、感悟绘画作品的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教具花的图片、资料、教学课件板书设计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一、预见教学,明确目标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现状进行教学预测,并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搜集资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并制作教学课件。

二、搜索资料,感知欣赏学生根据所学课题进行多渠道的资料搜集(各种花的图片),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关注。

三、设置问题氛围,激发探究热情1、出示一个装满各种盛开的花的花瓶。

师: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的花。

不同的花人们根据它的外貌、品格给了它们不同的花语。

看老师花篮里的花,百合花寓意纯洁、顺利、心想事成,郁金香象征爱、荣誉。

下面向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搜到的资料,看看你们都找到了哪些有关花的资料。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到的资料、图片)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是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板书课题。

四、谈话交流,质疑解疑1、欣赏并分析西方油画作品中的花。

用课件展示或者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银莲花》和《蓝花瓶》,出示问题:1) 生活中的瓶花与艺术作品中的瓶花有什么不同?(生活中的:自然、纯洁、没有情感。

艺术中的:色彩鲜艳、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富有情感。

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引言花是大自然的礼物,既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艺术创作中,花都是一种常见的主题,它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

本文将探讨课生活和艺术中花的种种表现形式,以及花通过何种方式与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产生联系。

课生活中的花1. 花作为课堂装饰物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环境中,花常常被用作课堂的装饰物。

老师会用花来装点课堂的环境,使学生们感到舒适和愉悦。

花的色彩和芬芳能够给人们带来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

2. 花作为生物学课程的一部分在生物学课程中,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学生们会学习花的结构、生长过程、传粉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了解花的生物学特性,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花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花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作一个寓意丰富的主题。

诗歌、小说、散文中常常出现花的形象,通过花的表达和描写,作家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花作为一种鲜活的生命体,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象征着美、爱、希望等。

通过课堂中的文学教育,学生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学作品中花的意义,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艺术中的花1. 绘画中的花绘画是艺术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而花作为绘画中的主题是非常常见的。

绘画家可以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将花朵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花的不同种类和颜色,都能够给绘画作品增添生动和丰富的层次感。

2. 雕塑中的花雕塑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在雕塑中,花的形象也经常出现。

雕塑家通过巧妙的雕琢和塑造,表现花朵的独特之美。

花朵的纹理和形状在雕塑中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3. 舞蹈中的花花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舞蹈表演中。

舞蹈家可以通过优美的姿态和舞蹈动作,模仿花的盛开、摇曳和轻盈。

舞蹈中的花,不仅仅是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元素,更是通过舞蹈来传达出花的美丽和自由的意象。

花与生活与艺术的联系花与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教孩子如何运用颜色表现情感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教孩子如何运用颜色表现情感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教孩子如何运用颜色表现情感一、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美术情趣。

2、培养幼儿观察、感知、表现和创造的能力。

3、让幼儿掌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在画面中的能力。

4、提升幼儿的协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材分析:美术《美丽的花》是小班美术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如何表现花朵。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锻炼幼儿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老师拿出一幅美丽的花朵画,让幼儿观察和欣赏。

然后问幼儿们这幅画有哪些颜色?花朵为什么是这种颜色?让幼儿们接触到不同的颜色,观察和思考不同颜色所能表达的情感。

2、学习环节: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不同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特点,并让幼儿们自己把画纸装进画夹,课桌上放上水笔、水彩笔、毛笔等画画工具,让幼儿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花朵。

3、表现环节:让幼儿们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交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何通过画面表现自己的感受。

4、总结环节: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们再次回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引导幼儿在总结的过程中再次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如何运用颜色表现情感,培养幼儿的观察、感知、表现和创造的能力,还能提升幼儿的协作和交流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学会通过画面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运用颜色表现情感。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和欣赏美丽的花朵画,让幼儿了解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特点。

2、体验式教学:让幼儿自己动手画画,让幼儿充分体验颜色、纸张和画笔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讨论式教学:引导幼儿们相互交流、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幼儿的协作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可以了解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特点,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感知、表现和创造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让孩子爱上自然和生活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让孩子爱上自然和生活

幼儿园小班美术《美丽的花》教案:让孩子爱上自然和生活导言: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而在这其中,美术教育中的“美丽的花”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何让孩子爱上自然和生活,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自然和生活,成为了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绘画了解和掌握花的种类和花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情感与态度: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美感,让幼儿感受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激发幼儿爱美之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将美术教学的内容定位在小班幼儿可了解并掌握的范围内。

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建议将美术教育与幼儿园日常生活相结合,将美术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日常的活动中去。

1.了解花卉幼儿可以观察和了解周围的花卉,了解不同的花卉品种、花卉的形态、花朵的颜色、花瓣的数量等等。

老师可以通过班级布置一些花卉材料,给孩子们进行认知学习,如画有红色,蓝色,绿色等等小卡片,通过观察花卉后与卡片进行对应学习,也可以限制花卉样本减少花卉样本的随意性。

2.学习绘画基础知识在了解了花卉的基础知识之后,幼儿还需要学习一些绘画基础知识,如画笔的用法、颜料的使用、线条的变化等等。

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放手让他们画,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分和指导,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有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3.画自己心目中的花经过先前了解花卉的过程,幼儿们可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花,让幼儿自由地描绘,从不同的角度和形态上体现幼儿对花卉的感知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生活场景法老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实际生活场景,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花卉。

例如在幼儿园的园艺角落中,老师可以让幼儿观察花卉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在学习绘画基础知识时,可以通过实际的展示和示范来引导幼儿。

2.游戏化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花卉分装比赛,小画家比赛等等。

花的世界》教案

花的世界》教案

花的世界》教案花的世界》教案教学目标: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

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工具材料:教师:1、各种花的图片。

2、花的应用、装饰图片。

学生:1、收集花的图片和关于花的故事传说、知识等资料。

2、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绢纸、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种媒材。

教学过程:一、构造教学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阅学生学具筹办情况。

二、谈话导入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树叶绿了,XXX回来了,桃花开了,学校的山茶花也开了。

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生:很喜欢。

因为花很美。

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鲜花多么好啊。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的世界》三、观察、观赏、感受1、十台甫花观赏。

(课件展示,伴随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2、提问:1)你最喜爱什么花?为何?2)它是什么季节里开的?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3)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3、说一说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2)它的名字是什么?3)它长得什么样子?4)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示。

4、应用欣赏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

你从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拼一拼同学们手中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你能简单拼一拼,使它变成花吗?五、思考、探索1、实例观赏师问:“除拼,还能用什么方法把这些艳丽的花留住呢?先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吧!”点击课件,和同学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2、小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的优美造型,以及生活中各种以花为主题的装饰。

2、通过欣赏,认识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特点,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以花为主题的创作。

3、通过设计应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花的造型特点以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绘画实践。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要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理念。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画
学生: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老师现在就带你们一起去赏花,并且来进行与花有关的创作。

揭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二、探究新知
1、欣赏各种花的图片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漂亮的花,而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花,大家来共同欣赏吧。

2、古今中外,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之外,人们还根据它的外形结构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品格,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图片,提出活动要求: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明确各种花的寓意。

郁金香——象征爱、荣誉
百合花——纯洁顺利心想事成
菊花——象征高洁长寿
牡丹—富贵、吉祥。

康乃馨——祝福祝愿母亲之花
水仙——高雅清逸
玫瑰——高贵纯洁美好常在
勿忘我——永恒的友谊
三、欣赏并讨论
1.这两幅画面中的花分别体现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1)明确:画家运用奔放的线条、艳丽的色彩、明快的笔触,自由活泼地表现出银莲花那甜美的气息。

高度的概括、强力的表现,正是这幅画充满魅力的真正原因。

(2)明确:法国画家塞尚的画具有鲜明的特色。

他以庄重的笔触与色彩描绘了瓶花
的高贵,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

他极力追求一种能塑造出鲜明、结实的形体的绘画语言。

他作画常以黑色的线勾画物体的轮廊,形成自己的风格。

塞尚在西方美术界一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2、欣赏中国画《荷花》,了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国画工笔和写意的区别。

四、欣赏图片
师:美丽的花可以装饰生活、美化环境。

而画家用自己的双手把它们变成艺术。

艺术的美就在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的花的不同
2、感受花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观赏课件图片)
五、提出作业要求
1、请给你自己的房间或这个房间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画。

2、根据自己的实际可临摹可创新。

3、样式自己选择,只要与花有关都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要根据孩子自己的作品给予合理化建议,使孩子们的作品更具特色。

评:将一部分作业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组织学生对板前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总结
美丽的花无处不在,其实除了一些有名的花,还有很多无名的小花,如田野里的野花,蔬菜花,甚至一些凋谢的花都有它们惹人喜爱的地方。

正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美丽。

老师希望你们能用你手中的画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的五彩缤纷。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欣赏活动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花是自然界美的使者,人们喜爱花,因为他她有缤纷的色彩,有婀娜的姿态,有深切的寓意。

我在本课花以及有关它的作品对我们生活的美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家居设计、服装设计、园林设计等等。

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同时,了解花的种类、特点及其表达的含义。

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温情。

通过实物与绘画作品的对照,使学生更加了解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

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西方油画的艺术魅力、同时体会国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分析让学生体会“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

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学会更深一层理解、欣赏、评述绘画作品。

将艺术回归于生活,再次拉近学生生活与艺术的距离。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