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2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践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践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践第一章:公共政策的概念和背景公共政策,也称为公共决策,是指政府针对特定问题或领域制定的方针、政策、程序和行动。

政策制定过程包括设置问题,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和评估结果。

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为的核心之一,涵盖了从经济政策到环境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各方面。

在现代社会,政府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目的是使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护和实现。

公共政策制定和实践是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公共政策制定和实践会涉及到多个方面,需在科学、理性的思维和驾驭复杂环境的能力基础上出发。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创新公共政策要想制定好,需要创新,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

现代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以及民众对福利和公正等方面的不断追求,都需要创新的公共政策来加以回应。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创新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政策措施的创新有两个方面。

一是创新内容,制度设计和法律规定都需要有新的思路;二是创新手段,新技术可以为政策执行提供新的选择。

然而,政策创新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政策创新需要与既有政策相协调,并结合现实的情况去制定。

同时,创新不仅要针对当前的问题,还要乐观而不追求题目的彻底解决,考虑未来多种可能性,做到统筹兼顾。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实践公共政策的实践是完整的决策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实践包含着方案落实的行动、持续改进的评价以及改革后的反馈和反思。

政策实施的过程需要与公众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了解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只有这样,政策才能真正的得以执行,从而维护社会的利益。

公共政策的实践需要结合具体情境。

如果政策制定时未考虑到社会现实情况,会使得方案失效。

政策实践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如政策落实难、政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对于政策反馈机制的制定提出了一种新的挑战。

正确的实践程序也是政策实践中一大重要环节。

过于急于求成、忽略实行细节、追求一次性的律师反馈等现象都会打乱政策实践的节奏。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章

理论与政策的关系
完美的理论,一旦落实在政策上就有可怕的后果,是否“理论就不完美?” 不完美得理论一旦落实在政策上就会导致适当的结果,是否“理论就是完美的”? 完美的理论、可怕的政策 阶级分析理论非常完美 ——运用这种理论制定的政策却非常可怕:把所有的人都分成不同的阶级,并对其进 行区别对待。 人性恶的理论,也似乎非常完美 ——运用这种理论制定的政策也非常可怕:把人看成是恶的,人越恶,越有利于历史 发展

2004年3月21日,长春市宣布:对进该城市的农民 工子女,由各城区教育行政部门本着就地就近原则, 负责安置入学,所交费用与城市居民子女相同。同 时,市政府废止原“对农民工子女收取非本学区学 生学费”的规定。 长春市副市长崔杰:农民工在所在城市纳税,有权 享受国民待遇。在农民工所缴纳税款中,已包含教 育行政事业性收费,因此不应让农民工再额外承担 不合理的教育支出。
不完美的理论、适当的政策

男女平等理论、男女不平等理论:完美吗? 男女在生理、能力、习惯、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也有很多类似的地 方 有些公共政策需要男女有别:征兵,即使需要女兵,也很难完全实现男女完全一 样 绝大多数公共政策不能以男女有别为基础,否则对女性的歧视将越来越制度化。



人=吃饭+睡觉+上班+玩 猪=吃饭+睡觉 代入:人=猪+上班+玩 即:人-玩=猪+上班 结论:不懂玩的人=会上班的猪
你是否同意开征房产税? 她(他)为什么不再爱我了? 地板黄色好还是褐色好看? 是否应该严格限制第二套房的贷款比例?
你为什么爱我? 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 崩溃中~~
非官方参与者

公共政策文档

公共政策文档

公共政策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决策。

在现代社会,政府在面对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来引导和管理社会发展。

公共政策的目标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众利益,提高社会福祉。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1.议题确定:在这个阶段,政府会确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共利益。

这些议题可以是经济发展、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可能通过调研、咨询专家和利益相关者来确定议题。

2.政策制定:在这个阶段,政府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确定的议题。

政策制定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

政府会考虑各种因素,如预算限制、法律法规、道德和伦理等方面的考虑。

3.政策实施:在政策制定完成后,政府需要对政策进行实施。

这包括资源分配、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可能需要与各方合作,如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来实施政策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4.政策评估:政策的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评估政策的效果和成效。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评估政策的影响,包括定量和定性的方式。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政府调整政策,提高政策的效率和效果。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公共政策的几个重要方面:1.社会公正:公共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公正,解决社会不平等、贫困和歧视等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教育、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以提高社会公正。

2.经济稳定:公共政策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管理经济,调整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增长。

3.环境保护:公共政策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

公共政策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各种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利益冲突:公共政策涉及多方利益,不同利益相关者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目标。

公共政策学2

公共政策学2

2、公共政策内容更为丰富化
• 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 一是经济领域的公共政策增多 •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 • 二是社会领域的公共政策增强 •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除了要制定和实施经济政 策外,还需要将更多的资源花费在对社会领域的 公共事务的管理上。 • 三是国际领域的公共政策增加 •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二)公共政策的发展
•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主要表现 在四个方面: • (1)在公共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 来越大。 • (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故公 共政策的形成应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唯一诉求。 • (3) 现代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于执行社会管理的职能, 因此现代公共政策在内容上日益丰富。 • (4)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以后,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 (一)公共政策的普遍性特征 • 1.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 作为政治系统运行重要环节的公共政策,必然服从于和服 务于政治系统中公共权力所规定的意志、利益、任务和目 标,这就是公共政策的政治性特征。 • 与公共政策政治性相对应的特性是其公共性。公共政策是 政治系统、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维护社会 公正,协调公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措施与手段。 因此,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发展,从全社会绝大 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各种行为规范。
2、中国的公共政策的横向形式构成
• (1)党的政策 党的政策 •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是以中华人民 共和国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 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 • 党的政策成为公共政策有两种形式: • ①直接的形式。②间接的形式。 • 将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种类型: • 第一,中共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政策方案。 • 第二,中共中央提出政策创议,国家机构据此制 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通过。 • 第三,政府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社会需要和公共利益实施的行动计划,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到政策制定者、管理者、执行者和受益者等多个方面。

尽管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但对于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推进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议程设定、决策制定、实施和评估。

首先,议程设定是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一步。

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通常会关注社会问题并为其制定解决方案。

在这个阶段,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进行辩论和争论,以推动该议程进入政策制定阶段。

第二,决策制定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阶段。

在这个阶段,政策制定者会分析问题,收集数据,评估选择的解决方案,并制定政策。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社会的需要、财政预算、法律和道德问题等。

第三,一旦政策制定完成,政府对其实施会开始执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政策制定者会与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企业合作,以确保政策得到实施。

政策实施阶段是公共政策制定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因为政策是否真正实施和实现其目标是评估政策成败的关键指标。

第四,政策制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作者将评估政策是如何实施的,并确定其是否达到了其治理目标。

如果评估结果为政策实施的成效较低,则可能会制定新的政策或对原有政策进行更改。

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公共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执行者需要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并贯彻实施。

政策执行者的工作包括收集数据、与利益相关者沟通、解决问题和监督计划的进展情况。

首先,政策执行者需要确保公共政策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实施条件,如人员和物资的准备工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法律授权和预算等等。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使政策执行更加高效。

第二,政策执行者需要进行规划和管理,以确保政策得到成功实施。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一、概述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相关问题。

二、公共管理的意义和目标1. 公共管理的意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它涉及到社会资源配置、服务提供、决策制定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稳定发展。

因此,加强公共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 公共管理的目标(1)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2)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加强监管执法,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4)推进行政创新改革,提升行政效能。

三、公共政策制定过程1. 政策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收集有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估。

同时需要对相关利益方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以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政策制定阶段在政策制定阶段中,需要确定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计划。

同时需要考虑到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3. 政策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对政策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四、公共管理创新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加强监管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2. 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是推进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推广在线服务等方式,可以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并且降低了行政成本。

3. 公共资源配置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优化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共享等措施,可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最优利用。

五、公共政策创新1.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公共政策导论第2章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2章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管制性政策(例)
• 武汉封城令出台始末:2020年1月23日的武汉封城令, 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因疫情而封闭一座城市的命 令。今天来看,这个命令果断而英明。但在当时,中 国面临的国内外舆论的压力是非常罕见的。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卢梭之问:规模带来的挑战
• 公意与众意:公意指的是所有人共同的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众意指的是个别意志的总和。比如投票的制度最终显示的结果就是 众意,但这不是公共意志,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偶然的,并且多数人 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合理的,托克维尔讲“多数人的暴政”,就是 指众意并不靠谱。社会心理学的“踏板效应”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卢 梭所说的公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超越了具体的个人意见,是哲学 意义上绝对公正且全民认同的那个东西。
关键词
三权分立 全民公决 直接民主 间接民主 实质性政策 程序性政策 分配性政策 再分配性政策 管制性政策 物质性政策 象征性政策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的形式 公共政策的类型 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的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2章 公共政策的 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特征与作用
2.1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2.2 公共政策的类型 2.3 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二章_第一节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二章_第一节

⑩以政策主体希望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为标 准划分鼓励性(扩大性)政策与限制性政 策;
(11)以政策主体是否行为为标准划分积极 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改革初期对私企发展 的不行动的政策) ;
(12)以面向未来还是面向现实为标准划分 能动型政策与被动型政策;
真题 (2010.07)单选题 按政策效果分,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 ) A 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B 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 C 能动性政策和被动型政策 D 积极性政策与消极性政策
党的政策:党的政策转变为公共政策的形式: 直接形式——党的会议文件和党的领导人讲话; 间接形式——党的领导是政治的领导,即政治原 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推 荐重要干部;
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使党 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将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有三种: 联名发布政策方案、提出政策创议、政府决策以 党的政策原则为指导;
真题(2011.07、2014.04) 单选题 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
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 ) A 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B 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C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初始政策与反馈政策 答案:A
真题(2012.04、2012.07) 单选题
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 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政策化为为( )
公共政策的内涵: ①、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 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
②、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 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 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③、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 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 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 系;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章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章

(二)公共政策的学产生的根源



真正的政策科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 学者药师寺泰藏指出,公共政策运动和公共 政策科学之所以诞生在美国,是三个根源。 行为主义的盛行 社会问题的增多 政策替代文化
(三)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在公共管理领域崭露 头角,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成为各国学界和政界共同关 注 的当代公共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富有成果和充满活力的新 研 究领域。 1、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产生了许多复杂的国际和国 内问题,公共政策也面临更多挑战。 2、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世界改革浪潮的推动,公共政策 的功能和作用凸现。 3、“脑库”的价值 4、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
7个“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 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 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 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 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 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 词——“五个一号文件”。
7个“一号文件”
8、宏观分析方法: (叶海卡· 德洛尔)
一个是普通的公共政策分析在微观问题上的有 效和在宏观问题上无效的矛盾;
现有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知识与“行动中 的见解” 之间存在的差异矛盾。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4)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的各种技术性手段和方法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实地研究 4、非介入性研究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政策学的社会背景
(一)公共政策研究的起源


中国:
重视政策制定与执行等朴素政策思想 重视智囊制度 历史上留下与政策和政策研究相关著作

公共政策概论2

公共政策概论2

一、名词解释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非正式评价: 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P138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P68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P7)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P63公共政策评价: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及制定

我国公共政策主体及制定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一、公共政策主体(一)公共政策主体构成党的各级党委会、党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军事机关社会公益组织它们的决策权限各不相同。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组织在多数情况下拥有政策的实质性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因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它们制定的公共政策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军事机关,也拥有一定的公共政策决策权,军事机关----社会公益组织----(二)不同机关决策权限的相互关系1、权限划分原则(1)如果法律或法规对不同机关的权限作出详细而具体划分的,遵从这些规定的划分。

各机关可在其事权范围内,对有关事项作出政策规定。

(2)如果法律或法规没有对各机关的事权作出明确的划分,则在职责范围内,各机关都有权制定政策。

上级机关没有制定政策的,下级机关可以先制定政策;上级机关政策不明确的,下级可以予以明确。

下级机关制定政策后,上级机关又制定政策的,服从上级政策的规定。

的国家机关的决策权限基本上相当。

2、国家机关间权限冲突的解决原则(1)宪法、法律具有最高效力。

(2)行政法规、规章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也高于部门规章及政府规章。

(4)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本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级政府制定规章效力高于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6)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依照下列规定作出裁决: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第一种,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第二种,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6)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公共政策概论 (2)

公共政策概论 (2)

公共政策概论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或促进社会发展而制定的各项措施和决策。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问题的识别、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公共政策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可以解决社会矛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进步。

公共政策可以引导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公共政策也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公共政策的特点公共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性:公共政策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制定的,而不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

公共政策应当符合公众的意愿和期望,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应该是政府的单方面决策,而是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意见征求。

公众的参与可以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高政策的质量。

3.复杂性:公共政策通常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利益相关方,因此具有很高的复杂性。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冲突,做出权衡和平衡。

4.动态性:社会变革和问题的出现会促使公共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公共政策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保持与时俱进。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问题的识别:政府需要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从社会实际出发确定政策制定的方向和目标。

2.政策的制定: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研究、分析和征求意见等方式,制定出具体的政策方案和措施。

3.政策的实施: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到资源的配置、机构的安排、法律的规定等方面的因素。

政府需要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对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

4.政策的评估:政策的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检查和反馈。

政府需要对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政策的成效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公共政策,政府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福利。

2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政策议程

2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政策议程
/g/20090811/01386597112.shtml
一位在深圳某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负责找地的人士:“双方会提前签好协议 ,约定一个土地保底价,假如拍卖的保底价是4000元/平米,但最后实际拍 卖价格是7000元的话,如果仍是该开发商拍得土地,政府便将3000元差价归 还,若由其他开发商拍得,这3000元的差价,便按比例分成,多数情况是政 府与开发商四六或三七,甚至五五分的。” 而对于地王现象,“有些地王是假的,参与前期开发的开发商去拿地,都会 提前跟政府协商签好协议的,外界看到的成交价并非开发商的实际拿地价。 ”他表示,如果是别的开发商拍走的话,多出部分便按比例分成,如果是自 家高价拍下来的话,政府再私下返回多余部分给开发商。 另一家中型开发商专门负责在珠三角拿地的人士:会尽可能去劝退来报名参 加拍卖的其他开发商。“前期没做贡献,就不要来抢地了,如果实在无法阻 止外来者,最后被别的开发商买走的话,便按上述比例来分成。”
“在我看来,议程是罗列了一些主题或问题的清单 ,这些问题或主题是政府官员和政府以外与官员有 密切往来的人们在任何给定时期内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官员应该关注的众多问题中,它们实际上真正 认真解决的是其中的一些问题而不是另一些问题。 因此设定议程的过程就是将所有问题中真正成为关 注焦点的问题筛选到列表中的过程。”(约翰·金 登)
外部推动模式
问题由非政府的组织提出,接着充分扩展,首先成为公众议程, 最终进入正式议程。
政治动员模式
政治领导创建一个政策,但要求广大公众对政策的实施基于支持 ……关键问题是将议案从从正式议程推广到公众议程。
内部推动模式
问题在政府内部或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团体内部提出,接着向关心 该问题的团体扩展,以求对决策者施加足够的压力直至将议案列 入正式议程。

公共政策概论教学设计 (2)

公共政策概论教学设计 (2)

公共政策概论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公共政策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主要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政策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政策行为的本质和过程,以及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理论。

二、教学目标1.掌握公共政策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政策制定、实施、评价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论。

2.熟悉国内外各类政策领域的实际案例和政策文献,了解公共政策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政策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

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撰写针对不同政策问题的综合性分析报告和简报。

三、教学内容1.公共政策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政策制定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公共政策的执行、监管和评价;4.政策问题的案例分析;5.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6.政策制定的角色、利益和影响机制。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和互动式讨论;2.学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3.研究型作业和报告撰写;4.模拟政策讨论和演练。

五、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和课堂讨论参与度占30%;2.期中测试占20%;3.学生个人或小组综合报告和演讲占30%;4.期末综合考查占20%。

六、教学资源1.《公共政策导论》(冯克利著);2.《公共政策分析与治理》(陈凯帆等著);3.《公共政策制定》(杨敏著);4.《政策模拟与政策沟通》(鲁胜龙等著);5.相关案例文献和政策文件。

七、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政策研究和讨论,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体验感;2.配合学校和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政策咨询和服务活动;3.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注重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同领域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4.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当代政策热点和争议,如环境保护、城市化、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问题;5.借助网络和开放式教育资源,扩大学生的学习和导入途径。

八、总结公共政策概论是一门应用广泛、内容繁多、涵盖面广的社会科学课程。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
政策制定主体的观念。是选择稳健的目标还是选择有风险的目标与政策制 定主体的价值观念、创新意识关系极大。
上级政府下达的政策任务。许多政策目标直接来源于上级政府的指令,即 便如此,具体政策目标仍须与政策主体所处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政策运行时的政治因素。任何政策目标的设定,必须具有政治可行性,政 策目标必须和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目标相吻合。
确立目标的原则
目标的针对性 目标的可行性 目标的系统性 目标的规范性 目标的具体性
政策目标与政策任务的关联
5 公共政策目标的动态性
政策目标不仅与政策制定过程有关,而且也影响 着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策过程就是从政策目标 的确定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再到政策目标的评估 的过程。
从政策目标的确定到政策目标的展开是政策制定 中的关键程序。其间要做的工作是对政策目标加 以协商分解,并依此加以定责授权。从政策目标 展开到政策目标实施,是将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 结合起来的环节。其间要做的工作是通过咨询对 政策目标进行反馈控制,并在执行中调节平衡。 从政策目标的实施到目标考评则是最终检查政策 目标正确与否的环节。
其方法是将各个目标进一步分解,找出其中所包含的各方都 能接受的部分,去掉有差异性的成分,形成一个为各方都能 接受的中性目标。对于存在冲突的目标,应当依据社会发展 的总体趋势,选择对大多数公众有利的目标,而舍弃那些与 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对大多数公众不利的目标。
4 公共政策的目标与任务
在政策制定中,人们常常将政策目标与政策任务看作一回事。 实际上,这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5-2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
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其根 本的目的,也正是在于寻求一种解决这一问题 的途径和方法。政策制定作为一种决策过程, 是对各种解决问题之可能性、途径和方法的选 择过程。

公共政策学 (2)

公共政策学 (2)

请你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公共政策?例如,人口政策,交通政策,环境政策,能源政策,等等。

(2)这些政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这些政策好不好,怎样改进?(4)为什么政策制定者要制定这样的政策?参考答案: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

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政策主要有:①调节人口自然增殖的政策。

它可以直接规定预定时期的人口规模或自然增长目标,也可以规定最低结婚年龄,借以影响生育率的变化。

但是,一般在规定生育率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制定死亡率下降的目标,因为死亡率的下降对于生育率的降低具有很大作用。

制定人口规人口政策模的目标必须依据人口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预测,考虑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合理变化。

②国内人口迁移的政策。

这一政策常常和人口地区分布政策密切结合,两者的目标必须一致。

此外,人口地区分布政策也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目标来实现。

政府为了改变人口地区分布,有对迁移实行法律控制的直接政策,如限制移民进入城市地区或某些特定的地区;也有对迁移采取间接影响的措施,如对符合政策目标的移民给予特定的优惠待遇,对不符合政策目标的移民则取消其某些权利。

③人口分布政策。

它常常具有多重目的,如发展特定地区的农业、工矿业、巩固边防,或是为了疏散人口过密地区的人口等。

④国际移民政策。

可分为迁入国和迁出国两种类型,并且常常采用法律的形式来实施。

许多移民入境国往往通过法律条文对不同来源国的移民加以选择性的鼓励、限制或禁止,而移民出境国则按不同情况对本国移民出境分别加以鼓励、限制或禁止。

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往往限制技术人员出境,鼓励非熟练劳动力外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誉) 3.可用时间 4.先前的承诺 5.可用信息
预算和公共政策
国家的预算过程,就像各州和地方的预算程 序一样,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准备阶段 批准阶段 执行阶段 审计阶段
国家预算过程的主要步骤
总统2003年财政年度的 预算提请
机构提出基金要求并递 交给预算与管理局。总 统对进入预算的项目作 最终决定。
政策建议的制定
影响政策建议成功制定的因素: 第一,政策建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 第二,预算成本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被接受? 第三,政策在政治上是否能够被接受?能否得
到立法者和政府官员的支持? 第四,如果政策建议能够成为法,公众是否乐
意接受?
政策建议的制定
谁参与了政策建议?
政府机关 总统组织 立法者 利益集团
3.对处理该问题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检验。
4.对每一个备选方案所产生的后果(成本和收益、利弊得失) 进行调查研究。
5.把每一个备选方案(及其相应结果)同其目标、价值或者 目的最大化的备选方案及其后果。
对全面理性理论的批判
1.决策者面临的不是具体的、被清晰界定的问题,他们首先 要做的就是识别和阐明他们要对之作出决策的问题。
贷款、津贴和福利,签约,增加或减少总开 支,市场和所有权的运用,调整税收,行使 指令性权力,服务,奖惩,非正式程序……
服从
服从的原因 不服从的原因 行政促使人们服从的途径
政策的影响、评估与变革
一、政策的影响 1,政策影响到旨在解决的公共问题及其涉及的有关人员。 2,可能对其没有直接指向的环境或团体产生作用,称为第
政策议程
关于政治体制内可以界定的政策议程,罗 杰·w·科布和查尔斯·D·埃尔德将其分为两种 基本类型:
系统型议程:实质上是一种讨论议程。这种 议程的多数事项都是概括性的、抽象的,而 不是详细的、具体的。
制度型或政府型议程:包括强制性和任意性 议程事项,
议程设立过程
问题如何被提上像国会这样的政府组织的议程上的? 约翰·W·金登教授对此提出,议程的设立可以看作
社会状况转为公共问题的条件是:人们必须对此有 一个判断的准则或标准。它们应该是不合理、难以 接受,而且是适合政府进行处理的。
事实上,不同的人和团体对同一个问题的界 定或认识通常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认识 是由他的价值观、掌握的信息和经历所决定 的。
换句话说,一个问题如何界定不仅取决于它 的客观因素,还取决于社会因素。
预算的准备与递交
准备预算文件,呈交给 国会。
国会在预算上的举措
国会审查总统的预算, 提出预算解决方案,通 过开支与税收法案。
财政年度开始
2001年2月——12月
2001年12——2002年2 月 2002年3年——9月
2002年10月1日
预算执行 审计
机构办公室在预算立法 后加以执行。
2002年10月1日—— 2003年9月30日
定义:在本书中,政策被定义为一个或一组行动者为解决一个问题或相
关事务所采取的相对稳定的、有目的的一系列行动。它涉及以下几层含 义: 第一,这个定义说明政策是有目的性的或是具有目标导向的行动,而不 是随机的行为或偶然的事件。 第二,政策是指政府官员活动的方式或过程,而不是他们所作的单独的、 没有联系的决定。 第三,公共政策产生于对政策需求的回应。 第四,政策是指政府实际所做的事,而不是政府打算做或政府官员声称 他们将要做的事。 第五,公共政策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第六,公共政策,至少是积极的公共政策,是建立在法和权威的基础上 的。
2.全面理性理论对决策者的智力要求是不现实。 3.评判者认为,事实上公共政策制定者通常面对的是价值冲
突,而非价值一致,这些冲突的价值观之间是很难进行比较 或者权衡的。决策者可能会将私人价值标准同公共价值标准 互相混淆。 4.沉没成本问题 5.全面理性模型假定只存在单一的决策者,但是在立法团体、 多头领导机构或者多成员法庭中,这种假定是根本不成立的。
政策形成过程:问题、议程与制定
1.政策问题界定:社会上一部分人对社会产生了新 的需求或者不满,于是便想通过政府行为来加以解 决或进行重新调整。从实质上讲,公共问题是指那 些在现实中给大部分人带来影响并且意义较大的问 题(这里的受影响人群也包括那些受到间接影响的 人),而且该问题通常很难甚至不可能通过个人行 为得到解决。
本书目录
第1章 公共政策研究 第2章 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环境 第3章 政策形成过程:问题、议程与制定 第4章 政策采纳
第5章 预算和公共政策 第6章 政策执行 第7章 政策影响、评估与变革 第8章 总结性评论
本书研究问题:
公共政策是如何形成的?
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含义
决策标准
影响政策选择的多个标准: 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个人价
值观、政策价值观、意识形态价值观) 政党联盟 选民利益 公众意见 依从 决策规则(eg依判例行事规则)
公共利益界定
艾米特·S·雷德福德教授提出三条途径: 一是看那些存在大量集团利益冲突的政策领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政策形成 政策采纳
第四阶段 政策实施
第五阶段 政策评估
定义 常识
在众多问 题中,这 些问题得 到了公共 官员的高 度关注。
提出与解 对某一具 通过政府
决公共问 体建议的 的行政机
题有关的、 支持,这 器将政策
可被接受 样能使政 应用于实
的行动方 策合法化 际。
案。
和权威化。
政府为确 定政策是 否有效和 分析具体 原因所进 行的努力。
财政年底前后。
政策执行
谁来执行政策? 立法机关 法院 压力集团 社区组织
政策如何执行
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四种模式:规则制定、裁定、法
律执行、项目运行
控制的技术
控制技术依赖于一定的行为假设。 非强制性的行动类型:政策声明、官方行动、
调解和协调、宣传、教育和示范项目。 强制性的行动类型:检查,发放营业执照,
程序: 第一,确定某一政策的影响或结果,并针对不同群
体将这些影响与结果分为成本或收益。 第二,赋予不同成本与收益以货币上的价值。 第三,运用贴现率以平衡当前的价值和未来的影响。 第四,对政策直接与间接、现在与未来的成本与收
益进行比较。
总结
1,针对大多数问题的政策形成一旦开始,多具有 连续性。
公共政策制定
(第五版)
【美】詹姆斯·E·安德森 James E.Anderson
詹姆斯·E·安德森(James E.Anderson)教授现任教于美 国德州A&M大学。他曾担任在 全球政治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 的政策研究组织的主席和美国 政治学会的理事,并长期担任 美国南部政治学会主席和西南 部政治学会主席等职务。安德 森教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和公 共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是 一位非常著名的专家,他编著 的《公共政策制定》一书已经 多次再版,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一本教材。
政策评估中的问题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 2,确定因果关系的困难 3,政策影响的分散性 4,数据获取的困难 5,官方的抵制 6,有限的时间前景 7,评估缺乏影响
政策评估工具: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基于这样的假设:效率即使不是唯 一需要实现的价值,也是需要实现的基本价值。
域,如农业、劳动关系、能源以及运输领域。 二是寻求那些广泛的、不断的和共享的利益,
基于以上特征,这些利益被称为公共利益。 三是看组织和程序是否能满足表现并平衡利
益,解决争议,在政策的制定中达成妥协以 及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需要。
三种类型的群体决策
讨价还价 说服 命令
总统的决策
限制总统决策的因素: 1.许可性(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2.可用资源(金钱、人力、赞助、时间、信
政策采纳
决策理论:
全面理性理论 渐进主义理论 混合扫描理论
全面理性理论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1.决策者面临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该问题能与其他问题相 区分,或者至少与其他问题相比,这个问题被认为是意义重 大的。
2.引导决策者的目标、价值或者目的是已知的、能够阐明的, 并且是能够根据它们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
是由三个相互独立的活动流(问题流、建议流和政 治流)组成的。 问题流:是由那些政府内部或外部的政策玩家期望 政府采取行动的事务组成的。 政策建议流:由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案组成。 政治流:包括这样一些事项,如选举结果、总统换 届、民意变化、压力集团的活动等。
影响某个问题能否被提上议事日程的 有哪些?
公共政策的分类
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
和再分配性政策 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 涉及集体物品的政策和涉及私人物品的政策
政策研究的理论方法
政治系统理论 团体理论 精英理论 制度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政策术语 第一阶段 政策议程
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制定(第5版)》 关注了政策制定中的一些关键 问题,如争取多数支持、平衡 预算、决策标准和风格.成本一 效益分析等。《公共政策制定 (第5版)》视政策制定过程 为一个完整周期,以问题界定 为起点,分析了议程设立、政 策采纳、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政策变革和政策终结等政策环 节,通过大量最新的政策案例, 描述和分析了政策制定的政治 和社会环境,把美国的情况与 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尤其介 绍了美国国家层面上公共政策 的最新发展以及关于政策形成 的最新研究成果。
利益集团 政治领导:包括总统、国会、政府实体 某种危机、自然灾害、或者轰动性事件(如飓风和空难) 抗议活动(包括真实暴力事件和暴力威胁事件) 一些引起媒体关注通过媒体报道的问题 统计数字的变化(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低水平增长) 包括选举结果、行政改革、民意变化在内的政治变化 有些事项也可通过某种不可思议的或者特殊的方式被提上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