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经济地理学课件
《经济地理学》PPT课件
16
五 经济活动与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p33
1 区位和位置的影响因素
区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位置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两者均是体现和 反映事物的所在地。经济学从利润角度出发,对区位进行了深入研 究,地理学相对落后,位置概念没有形成深刻的系统理论。
2 区位因子:
运费因子-—距离、运输方式
成本因子--
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土壤学系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数理地理学地图遥感计量数字地理等等ptp课件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理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各国经济地理学省区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物流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公司跨国联合公司企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提法五花八门其实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在生产或经济的空间差异及与环境的关系几个问题上做文章
前苏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必需要由 地理学家担任。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征。
.
15
(二)与相关(邻)科学的关系
1.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是地理科学中的第三级分类, 是属于人文地理学中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得到特别重视和重点发展。
2.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理论认识基础(要深) 3.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理论实践根据(要好) 4.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实践手段(要懂) 5.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
②综合性任何空间尺度上的人类经济活动,都是人类与人类生存环 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受 到诸多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的共同作用和制约,因此是一个开放性 的巨系统,是一个极端复杂的有机的生命体,只一个因子的作用被 忽略或考虑不周都会产生不良的耦合作用反馈。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精品课件).ppt
择;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020年6月27日11时32分
经济地理学 9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 区位条件是对于场所和区位主体而言,场所不 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不同;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
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本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
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的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
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020年6月27日11时32分
经济地理学 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二、学科体系
经济地理学 15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 就远距离递减定价(C),端点是最佳区位。
/
60 总运输费用
50
· · 运 40
· · · 费
30
从B开始 的运费
· · 美
分
20
· · 10
从A开始 的运费
A
B
0 16 32 48 64 80 96 (96)(80)(64)(48)(32)(16)(0)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 济
商业
地
租
住宅
$
工业
/
距离
城市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分化
2020年6月27日11时32分
经济地理学 13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件552P)
区域经济地理学
以明确的区域整体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 件和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侧重于区域内 外的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 (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 面。
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决策)方式 既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也研究经济活动
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 既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 ,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
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来讨论经济活动的 地理空间的组织,更要分别讨论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 间组织方式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1.2 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指的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 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
地理性与系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属性,也是经 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性
地理学必须与地域条件结合,研究各种现象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地理学的灵魂,离开了地域性 或地域性不强,实际上是失去了地理性,或是地理 性不强。
人-地复合系统
物流
人类经济 活动系统
人流 信息流
地理环境 系统
元素(组成)
结构
状态
过程
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
企业(公司)地理学 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农工 业业 地地 理理 学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 通商 运业 输地 地理 理学 学
旅
游 地
…
理
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 个分支。它是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高度综合和概 括。它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一般原理,既讨 论经济活动的区域选择,也探讨区域整体经济活动体 系的地理空间组织,还包括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 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任务以及发展趋 势等。
经济地理学PPT
第一章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得发展(图一)在经济地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研究访法出现的时候,并不完全取代原有的研究方法。
当今的经济地理研究,多为各种研究尺度,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研究方法、各种研究思维方法兼畜并存。
不过,新近出现的跨国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以及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反映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考虑这些新趋势、兼顾本世纪经济地理发展的各阶段特点,可以概括如下金鸡地理学研究领域新特点:区域-企业综合分析:从经济地理学得角度看,区域与企业关联十分密切。
区域内的经济地理状况是一个个企业状况的综合体现。
然而,对于总部不在研究区域的企业来说,仅仅从区域内各种经济地理条件的分析,已不能揭示游戏经济活动区位变化的原因,因为支配企业发展的决策来自于该区域或国家之外公司首脑机构。
为了公司总体的利益,某一局部的工厂可以在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情况下运行,企业地理从公司空间组织角度的研究,可以弥补此不足。
但是该研究方法并不考虑公司所涉及的区域内的整体状况。
伴随着经济地理研究尺度的扩大和企业组织的跨国化、多国化、融合企业地理与经济地理区位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已日益显示出活力来。
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意指跨国性、夸洲性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加,任一区域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变得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从区域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君理所当然地表现出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的关注,母亲啊,与经济地理有关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企业)间联系网络变化与区域发展。
新产业区域研究:新产业区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它的发挥当地优势的琅东分工、区内外联系密切和根植性明显的特点,以及不少国家的实践经验,均表明其仔区域(尤其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而论2.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吴传钧, 1985)。
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吴传钧等,1997)。
新经济地理学精品PPT课件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由马歇尔最早提出,后人也曾给予补充。马 歇尔认为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提 高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益;劳动力市场供应;信息交 换和技术扩散。前两者被称为金钱的外部性,即通过 规模效应所形成的外部经济;后者被称为技术的外部 经济,它并不与收益递增的市场结构有关。
这种经济地理学传统之所以没有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 是因为:①认为集聚是外部经济形成的,尤如医生告 诉人们鸦片让人昏睡是因为其有麻醉性质,并没有给 予彻底的解释;②该方法并没有提供深层次的分析结 构,并没有将集聚与更微观的经济特点联系起来。
2.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理论都是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 为假设前提的,这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
3. 克鲁格曼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并运用迪 克西特与斯蒂格利兹(Dixit—Stiglitz, D-S)模型和新贸易, 新增长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等 经济现象。
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古典学派国际(区域)经济学的比 较
伴着深秋的脚步, 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经济地理学的殿堂
区域经济学:陈凯
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
一,古典区位理论(五个方面)
1. 德国几何学: 韦伯(Weber A)的工业区位理论 中心地方理论
2. 社会物理学: 齐普夫定律(Zip’s law) 3. 积累因果关系: 缪尔达尔 4.当地外部经济 : 亚当·斯密,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5. 地租和土地利用:J.H.杜能
例子:录像带市场,达尔顿(Dalton)结婚礼品
(三)、D—S垄断竞争模型
1. 人们可以在完全竞争的框架下对外部规模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但内 部规模经济却无法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相兼容。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PPT课件
▲ 就远距离递减定价(C),端点是最佳区位。
/
60 总运输费用
50
· · 运 40
· ·· 费
30
从B开始 的运费
· · 美
分
20
· · 10
从A开始 的运费
A
B
0 16 32 48 64 80 96 (96)(80)(64)(48)(32)(16)(0)
距离/km
29.09.2020 7:42
远 距 离 递 减 的 区 位
第一章 绪 论
本 书 框 架 体 系(P24图)
绪论(1章)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2-6章)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7-9章)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10-12章)
特点:全书结构体系独特——微观-中观-宏观 注意反映新成果——经济活动全球化 注意与国际同类教材接轨 注意科学严谨地对待他人成果
经济地理学 16
▲从节省装卸费的角度,中转站常是最佳区位。
70 60
50
·
·总运费 ·
29.09.2020 7:42
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理学 11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空间费用曲线
费 用 - 收 入
空间收入曲线
M1
城市中心
M2
城市边缘
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
29.09.2020 7:42
经济地理学 12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本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
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的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
《经济地理》PPT课件
七、经济地理学与其它经济科学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主要区别: 研究对象既相同又有所不同: 经济学:研究抽象一般人类经济活动与经济系统。 经济地理学:研究一定空间上具体的人类经济活
三、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某经济事物或现象”空间方面的科学。 经济事物或现象可包括: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生产活动、产业集群、生产 企业等; 空间方面可以包括:上述事物的空间分布;区位选择;在各种尺度区域 的布局、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目的是寻求空间上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经济系统发生 是怎样的变化,呈现出哪些规律,从而指导人类实践。
第四节 环境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
二、产业环境
1.
产业集聚
2.
基础设施
3.
生产性配套服务
三、制度与政策环境
1.
国家政局与对外开放政策
2.
政府的产业政策、外资政策、区域经济政策
3.
国家法律制度与行政制度
第四节 环境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
四、其它环境因素 人们居住、工作的环境状况 生产的环境成本
第五节 场所的可进入性与经济活动区 位
第一节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2. 形成机制
根据上述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 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 租收入最大化三个隐含的条件,杜能给出了一般地租 公式:
R=PQ-CQ-KtQ=(P-C-Kt)Q
其中:
第七章经济地理学ppt课件
1、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就是由各种经济活动所形
成的点、线、面和网络。
19
2、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1)经济活动的有效依托 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有效依托。
(2)产生经济活动的结构效益 A、合理组合而导致的节约经济 B、集聚经济 C、规模经济
(3)城市规模
主要是根据城市常住人口和建成区用地规模,来考察城市大小。
30
2、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特定区域的资源、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供给能力会对城市的 经济结构类型、规模等产生显著影响。
区域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区域环境容量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和社会发展走向等,也会
8
(2)关联产业配套
A、要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把握前向、后向和侧向关系,合理 选择相关产业,能形成有机整体,并能有效保障主导产业发展。 B、要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尽量延长产业链。 C、合理确定关联产业发展规模。 D、合理布局关联产业。
9
(3)基础产业配套
基础性产业有两个职能:为区域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生产 经营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和支撑。为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基础产业门类多、构成复杂,规模需求不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但最基础部分仍需政府干预,故应根 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予以合理发展。
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
务的产业。
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有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分类: 先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但代表了
09经济地理第七章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C.G.Clark) 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 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的 部门。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产品进行物理化学加 工的生产部门。
第三产业: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1985)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x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s 式中:x——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
s——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
4.高生产率上升率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生产率上升率 高的产业。
指标:综合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 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 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
判断标准: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 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 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
➢ 类型(2): 消费趋向性基础产业:产品的可运输性
差,只适宜在主要消费地区就近发展。 广布性基础产业:产品需求量大,消费
地区广,布局受地域条件限制较少。 产品不能在空间上流动的产业:如运输
业。
支柱产业:
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 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特点——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 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 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 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 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 应有的功能。
第一产业: 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 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 业,交通运输辅助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 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 军队、警察等。
经济地理学共76页
谢谢!
•Leabharlann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经济地理学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本章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克氏自小对地图感兴趣,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精通经济学,尤其对韦伯区位论感兴趣。
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影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华东师大-经济地理学
第七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本章教学目标:了解经济活动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本章教学重点:区位的内涵、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不同时代各区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本章教学内容:1.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1学时);2.要素投入与经济活动区位(2学时);3.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2学时);4.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学时);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和区位因子(一)区位1.概念Location :位置、布局、场所、分布…2.内涵自然的区位;物质的区位;社会的区位…“单一”因素区位--“综合”功能区位“点”区位--“关系”区位“静态”区位--“动态”区位(二)区位因子●概念Locational factors/forces--——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分类经济类因子(成本因子和收入因子)非经济类因子(决策者、政策法规、社会文化…)●作用企业产业区(城市、区域)二、区位理论(一)基本理解(二)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经济活动进行空间移动的限制第二节要素投入与经济活动区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自然特性:土地利用的可能性经济区位:土地地利用的可行性参与方式:劳动对象;作业空间或活动场所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 能源分类1.一次能源自然界自身存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后的能源。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资本的类型流动资本(现金、有价证券等)和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
(二)影响机制(三)资本流动与经济区位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最大。
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
故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投资,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市场的重要性:ᢲ市场是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和价值实现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将加工取自自然界物质的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二次产业,即广义上的 工业。
➢ 将从第一、第二产业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分第三产业,即 广义上的服务业。
产业功能分类法
根据各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主 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共三类。 ➢ 主导产业: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 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
(2)关联产业配套
A、要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把握前向、后向和侧向关系,合理 选择相关产业,能形成有机整体,并能有效保障主导产业发展。
B、要以主导产业发展为起点,尽量延长产业链。
C、合理确定关联产业发展规模。
D、合理布局关联产业。
(3)基础产业配套
基础性产业有两个职能:为区域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生产 经营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和支撑。为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基础产业门类多、构成复杂,规模需求不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但最基础部分仍需政府干预,故应根 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予以合理发展。
一、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内在的 经济、技术、制度、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等的结构关 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经济地理学中,对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重点是产 业结构,也涉及到经济体制、制度和企业结构等相关 方面。
1、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更多的是以经济活动与 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大类:
A、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 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于不断下降中。
B、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 工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C、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但其国 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
➢ 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投入较多,产品技术含量很高 的产业。
2、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产业与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为区域产业结构。
(1)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形成要同时具备以下重要条件: A、足够的资本积累 B、充足的市场需求 C、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D、高产业关联度
雁行形态理论两个变形模式:
A、产业发展的次序,从消费资料生产产业到生产资料生产的产业, 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化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配弟-克拉克定理
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 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 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其根本动因在于,在经济发展 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的差异。
(2)库兹涅茨法则
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
城市与区域关系 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 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
区域的主要内涵:
本质特征之一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 区域有大小之分,可以按空间范围的大小把区域划分成不同
的层次或等级,进而组成相应的区域系统或等级系统。 区域可以分为同质区域和集聚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功能。 区域对外会表现出特有的经济个性,是一个综合经济实体。 作为地域经济实体的区域,是业是区域产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新兴增长点,在构建 区域产业结构时,要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结合区域的条件和特点,有选择地重点培育若干先导产业,并在 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使其在未来发展中逐 步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
(5)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是其他产业 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区域产业结构组织中,应给予必要的支 持和保护,要在发展中给予必要的更新改造,延长其生命力, 防止其过早衰退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能力。
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不同的产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有明显的差别,据 此可以将产业划分为:
➢ 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产业。
➢ 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本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业。
➢ 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在产品成本 构成中劳动力成本较高的产业。
(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A、传统社会,包括牛顿之前的整体世界。 B、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 C、“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 D、向成熟挺进阶段。 E、高额大众消费阶段。
(4)霍夫曼定理
工业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A、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B、资本工业品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 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 C、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平衡状态, 霍夫曼比例为1+0.5。 D、资本工业品占主导地位,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在1以下。
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 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
务的产业。
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有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分类: ➢ 先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但代表了
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 支柱产业:在区域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产业规
(5)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 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 继交替发展。
后起工业化国家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A、从研究开发新产品到国内市场形成。 B、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C、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设备,就地生产和销售。 D、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返销,迫使本国该产 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