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重点题型补充题库探究性实验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1、测量型实验题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
(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2、探究型实验题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
(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声学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光学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热学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一、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1.课本实验探究(带※为中考的重点,带※※为中考的必考点)考查内容考查知识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停表的读数;平均速度公式的运用音调和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改变频率和振幅的方法(振动物体的长度和拨动的力度)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的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蜡烛的意图(便于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透明玻璃板的原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图纸信息的处理(测量各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连接对应点观察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对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分(是否呈现在光屏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和高低(中间放置凸透镜;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和条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吸热/放热)熔点和凝固点※水的沸腾水沸腾的图像和条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吸热)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高)※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密度的计算天平的使用(放、移、调、称、读的要点)量筒的使用质量和体积测量顺序的处理(注意测量时液体的残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匀速拉动物块运动(便于读数、拉力等于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控制变量法;实验加理论推导的实验思路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作用效果的呈现(观察物体的凹陷程度)液体压强的特点压强计的使用(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控制变量法;液体压强的特点浮力的影响因素浮力的影响因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浮力的求解※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测力计的读数浮力的求解(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差)实验的步骤(称小桶重力;空中称物重;水中称读数;称小桶和水的重力)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读取(杠杆水平时读杠杆上的刻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理解有用功和总功的求解(有用功——重力做的功;总功——拉力做的功)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F=(G+G动)/n;n——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匀速拉动绳子(便于读出拉力的示数)※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水吸收热量的因素(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需要的器材(主要是天平、温度计、同样的电加热器);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描述实验结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电流表的接法和读数;实验中多测几组数据的意义(更好地得出结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电压表的接法和读数;实验中多测几组数据的意义(更好地得出结论)※决定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影响电阻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电路中灯泡或电流表的作用(反映电阻的变化);控制变量法的运用(选材、分析数据、描述结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I与U成正比;I与R成反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作用(改变电流电压多测几组数据;控制电压不变);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器材、电路图和实物电路的连接;电流表量程的选择(由电源电压和被测电阻决定);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由电源电压决定);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和作用(改变I、U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电路故障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关系;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电热与电阻的关系(Q=I2Rt);电路的连接(保证I相等,采用串联);温度计的作用(反应产生电热的多少)※※“伏安法”侧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原理、器材、电路图和实物电路的连接;电流表量程的选择(由小灯泡额定电压和电阻决定);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由小灯泡额定电压决定);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和作用(控制小灯泡的电压为U额);电路故障2.课本外实验探究基本都与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所关联,需要读懂实验探究的目的和实验操作的意图,这种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难度不大。
精选湖南省2017中考物理第二部分热点题型攻略题型二实验探究题试题
第二部分热点题型攻略题型二实验探究题类型1 电学重点实验题(2016年11考,2015年10考,2014年14考,2013年15考,2012年9考)★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详见P111实验突破)1. (2015邵阳)小红同学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第1题图(1)她在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时,导线M的另一端应接在电压表________ V(选填“3”或“15”)接线柱上.(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选填“a”或“b”)端.(3)在实验过程中,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当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 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 W.2. (2016泰州)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已完成部分实物电路连接(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的信息,电压表量程应选 0~________V; 若开关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能使电路中电流变大,应将开关右侧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选填“A”“B”“C”或“D”)接线柱相连.第2题图(2)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经检查,电流表是完好的,仅滑动变阻器或小灯泡存在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___.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仍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很小,要使该小灯泡发光只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实验记录见下表:①由表格可知,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________V. ②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 V 时,小灯泡偏亮,小明担心灯丝会烧断,于是立刻断开开关,未读取电流表示数,同组的小华观察到当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A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W.(4)本实验电路除了能测出小灯泡的功率,小明认为还能测出小灯泡灯丝的阻值.小华认为还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16重庆A 卷)同学们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功率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6 V ,灯泡的额定电压U 0=3.8 V ,额定功率在1~1.5 W 的范围内.(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电路补充完整.(2)小杜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缓慢向B 端移动,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将变________(选填“亮”或“暗”).第3题图(3)另一组的小张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A ,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__V ;经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张同学重新调整电路连接后,继续探究小灯泡在额定功率时的亮度,但发现无法准确读出额定电压,他用第(3)小问中所测数据先算出灯泡的电阻R L ,再根据P 0=U 20R L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按此方案算出灯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详见P103实验突破)4. (2015益阳)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第4题图源电压为3 V ,定值电阻为10 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3 A”.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合上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3)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通过分析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__.5. (2014衡阳)某同学想探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选用的器材有:阻值约为4 Ω的2B铅笔芯一根,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0~0.6 A 的电流表,0~3 V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 Ω 2 A),开关,导线等.甲乙第5题图(1)该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端(选填“ɑ”或“b”).(2)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则产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获得的几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当采集(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详见P103实验突破)6. (2016益阳)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第6题图(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2)小明接入5 Ω的电阻,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某值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3)换成10 Ω的电阻,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端(选填“A”或“B”)移动;(4)小红在做此实验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电流大小与电阻大小成反比”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2015湘潭)如图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本实验的方法是:将不同的定值电阻分别连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每次都保持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2 V不变,记下通过各定值电值的电流大小.第7题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器材连成完整的电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实验前,应先将滑片P移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3)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电路存在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开路.A. 开关B. 电压表C. 定值电阻D. 滑动变阻器(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0.3 V,电流表的示数为0.06 A,应将滑片P向________端移动(选填“A”或“B”),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 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A.(5)再分别换用10 Ω、15 Ω和20 Ω的电阻继续实验,由下表的数据可知:当电压一定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详见P104实验突破)8. (2016郴州)小明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路图如图所示.小灯泡上标有“3.8 V”的字样,电源电压为6 V.(1)小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强光,并很快熄灭,则原因可能是( )第8题图A. 电流表短路B. 小灯泡短路C.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小D. 电压表断路(2)解决问题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灯泡逐渐变亮,灯丝温度不断升高,测量数据如下表:(3)分析上表数据,你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与灯丝的温度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2014怀化)如图所示,是一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的一个实物图,所用的小灯泡标有“2.5 V”字样.第9题图(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2)测小灯泡电阻的原理是________.(用公式表示)(3)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不恰当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路正常后,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如下: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详见P104实验突破)10. (2016株洲)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其中R为已知电阻.(1)请将电压表连入电路,使电路完整.第10题图(2)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U1=6 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U2=4 V.已知R=10 Ω,则电源电压U=______V,R x=______Ω.(3)实验中若由于某个元件出现故障(短路或断路),导致电压表的示数U1=U2=6 V,则该元件及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详见P96实验突破)11.(2016枣庄)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 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请将其填入上表中.(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________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 1 mm2,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________m.(已知该合金丝长 1 m,横截面积 1 mm2的阻值为1 Ω)★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详见P114实验突破)12. (2014娄底)圆圆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图.第12题图(1)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__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你认为甲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3)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______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4)该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类型2 力学重点实验题(2016年16考,2015年17考,2014年13考,2013年17考,2012年17考)★测量固体的密度(详见P36实验突破)1. (2015平凉)小刚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小刚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他拿了一块角料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了一下该“人造石”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第1题图(1) 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人造石”的质量是________g.(3)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人造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人造石”的体积是________mL.(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人造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 (2016本溪)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小强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第2题图(1)小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2)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________g.(3)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吸水性造成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的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4)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出粉笔头的体积,他把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取出,放入装有25 mL水的量筒中,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头的体积是________cm3,粉笔的密度为ρ粉笔=________g/cm3.(5)小强又利用已知密度的粉笔和量筒测出了果汁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果汁的密度表达式.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果汁,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1;②将一根粉笔用保鲜膜包好,放入量筒中,粉笔漂浮(如图丙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2;③利用细长针将粉笔完全压入果汁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3;④果汁密度的表达式为ρ果汁=________(用字母表示,ρ粉笔已知).★测量液体的密度(详见P37实验突破)3. (2016毕节)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第3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 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________g;(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______mL;(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就能减少误差.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2016娄底)实验室常用盐水来做浮力实验.小明学习了浮力实验后,利用密度测量的知识在家里设计了一个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小塑料块,两个菜碗,一把刻度尺,水和盐水.小明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A. 往一只菜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在小塑料块的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B. 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在小塑料块上量出其浸没在水中的深度h;C. 往另一只菜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水,让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液面上,在小塑料块的液面位置处做上标记;D. 取出正方体小塑料块,用刻度尺在小塑料块上量出其浸没在盐水中的深度l.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1)正方体小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由此可以求出小塑料块的质量m=________.(2)正方体小塑料块所受水的浮力F1________所受盐水的浮力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求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__.★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详见P62实验突破)5. (2016临沂)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第5题图(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2)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排开酒精的重力是______N.(3)比较________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由ABCD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6. (2016黄冈)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细线体积、重力及滑轮摩擦不计.实验步骤如下:第6题图A. 用测力计测出长方体空心塑料块的重力为0.5 N;B. 在底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中装适量的水;C. 用一根细线穿过滑轮将塑料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D. 往容器中注水,待水面平静时记录塑料块底部所处的深度及测力计的示数;E. 多次重复步骤D的实验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本实验是通过测量拉力间接测出浮力,以下测量方法与之不同的是________.a. 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b. 用测力计测量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c. 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与所处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详见P77实验突破)7. (2016宜宾)如图所示,探究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单位: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第7题图(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________.(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若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3)如图丙是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在A处挂上适当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钩码总质量为________kg.(g取10 N/kg)★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详见P48实验突破)8. (2016怀化)如图所示,大伟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______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摩擦力越大.(3)大伟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 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 N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丁图可知:当F N=1 N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 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第8题图★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详见P77实验突破)9. (2016泰州)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第9题图(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3)第三次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的措施.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详见P69实验突破)10. (2016娄底)小明设想利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器材(斜面、木块、不同质量的小钢球)来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请你帮助完成如下实验方案:(1)实验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第10题图(2)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图中4步操作,由______(填序号)图可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高度有关.(3)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的质量和高度有关.(4)实验时若木块与水平面间无摩擦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详见P55实验突破)11. (2016泰州)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中.(1)压强计是通过U 形管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第11题图(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①比较图甲和图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3 光学重点实验题(2016年6考,2015年5考,2014年5考,2013年3考,2012年3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详见P23实验突破)1. (2016南宁)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第1题图(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________.(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2. (2016柳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第2题图(1)实验中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用于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工具是________.(2)实验中A、B两支蜡烛的外形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蜡烛,在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实验中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体对应点的位置,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详见P30实验突破)3. (2016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0 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第3题图(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4. (2016临沂)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第4题图(3)将蜡烛移动至20 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移动到________(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 50 cm~60 cmB. 60 cm~70 cmC. 70 cm~80 cm(4)将蜡烛移动至45 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 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填序号).类型4 热学重点实验题(2016年6考,2015年3考,2014年4考,2013年4考,2012年8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详见P15实验突破)1. (2016常州)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第1题图(1)在水温升高到90 ℃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几分钟(2)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如图丙中A、B所示,其中________图是在第5 min 的气泡的变化情况.(4)在这实验中,小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出一条即可)(5)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200 g的水温度由90 ℃上升到98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2. (2015益阳)小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第2题图(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2)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水已沸腾;(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选填“A”“B”“C”或“D”).★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详见P15实验突破)3. (2016包头)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已知冰的质量为100 g.(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_ min.(3)物质在第5 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 min时的内能________.(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c冰=2.1×103 J/(kg·℃),c水=4.2×103 J/(kg·℃)](5)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3题图类型5 课外创新实验题(2016年3考,2015年5考,2014年6考,2013年5考,2012年4考)1. (2016山西)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于是小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第1题图(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在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2)分析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由图像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 (2016株洲)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带有活塞(横截面积S=5 cm2)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质量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据图乙可知,缸内气体压强p与长度h成____比;(3)经测量,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1×105Pa时,缸内气体的密度为 1.3 kg/m3,那么,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5×105 Pa 时,缸内气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重点精品实验与探究题87道及其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重点精品实验与探究题87道1.探究:发声的桌面也在振动?提出问题: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但肉眼却看不见桌子在振动。
桌子是否在振动呢?有什么方法证明桌子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呢?实验设计:(1)如图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或手电筒光、玩具激光发出的激光)照射在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上出现一个小光斑。
(2)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3)用力敲击桌面,观察小光斑位置的变化。
收集证据: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这说明。
交流合作: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说说你的办法,试着做一做。
答案:(1)小光斑的位置几乎不动(2)小光斑的位置会上下移动,位置会上下移动.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着空矿泉水瓶说话,会感到矿泉水瓶在振动.2.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会感觉影子有“浓淡”之别,影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猜想二: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猜想三: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实验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的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淡程度”.调节一盏灯的位置,当两侧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灯的功率和灯到屏的距离,分析相关数据,寻找规律.具体实验如下:步骤一:在屏两侧距屏1m处各点亮一盏25W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步骤二:将右侧25W灯换成40W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步骤三:保持左侧25W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40W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步骤四:将右侧的灯依次换成60W、100W、250W,重复步骤三.实验结果如下:(1)步骤一、二的结果,可以支持哪个猜想?______.(2)现有一盏200W 的灯,放在屏右侧距离屏______m 处,屏上的影子“浓淡程度”会与左侧25W 灯的影子“浓淡程度”相同.(结果精确到0.01)(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影响更大?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猜想一 (2)2.83(分析发现:以25W 为基数,表中功率的倍数关系与屏上影子离灯距离的平方数相等,再将功率的倍数开算术根,可得此结果) (3)影子离灯距离影响较大,当影子离灯的距离成倍变化时,灯的功率必须成平方倍变化,才能保持影子浓淡程度相同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解析一、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技巧在解答实验探究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探究的内容;2.思考需要使用的器材、研究方法和结论;3.注意特殊器材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尤其是测量型器材;4.对于电学实验探究题,需要注意故障问题,如开路和短路。
二、典型中考实验探究题分析1.XXX同学探究蜜蜂发声的部位。
她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问题:1) XXX同学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什么?2) 实验①和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3) 实验④基于的假设是什么?2.XXX的张江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他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情形如下:先将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准备A、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将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再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问题:1) 张江同学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什么?2) 选择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B与蜡烛A是为了什么?3) 如果将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再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不变。
4) 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会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3.XXX进行探究光反射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他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XXX展示了XXX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必考内容题 (修复的)
2017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必考内容题 教师用 2017年5月27日1.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 的.(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A.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8gB.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 ,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48g,D.计算出花生油的密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根据图甲所示,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2.下面是晓婷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1)如图,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晓婷将一张白纸B个平面镜A 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选填“A ”或“B ”)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下表.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乙所示,她将平面镜换成了玻璃板,其目的是 ,并取来了两个 的蜡烛.点燃蜡烛A ,移动蜡烛B ,直到蜡烛A 的像与蜡烛B 重合,此时如果眼睛在图中C 点观察蜡烛B 处,则 (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变短,蜡烛的像与用来找像的蜡烛 (选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此时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 .(2)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是.(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①从图象中可看出,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②从图象中可看出,在0~t 1区间,单位时间内固体的温度变化越来越小.请入射角 15° 30° 60° C 甲 乙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5.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适量的某固体的粉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2)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则深度适当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在第3 min 末开始出现液体,第6 min 末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该物质吸热时温度与时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 .6.如图所示,是探究固态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由图2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固态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 min。
2017全国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汇编(最全)
2017年全国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汇编(最新最全)1、(2017•荆州)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A 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根据图象可以计算出小车A 在0-1s 内的平均速度为m/s.如果在小车A 开始运动的同时,在A 后方0.9m 处释放一同向匀速运动的小车B,当小车B的速度为1m/s 时,经过足够长时间,两车可相遇次.当小车B 的速度大小满足时,两车不可能相遇.2、(2017•柳州)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 的速度.(1)小龙和小柳用(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处(选填“起点”或“40m”).(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s.(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m/s.3、(2016•莆田)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 B= cm,测得时间t A 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 B= 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 B会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4)vB C v A C (填“>”、“<”或“=”)4、(2017秋•上杭县期中)请按要求回答:(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填“高”或“低”).(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5、(2017•霞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4)如果在用“土电话”远距离通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5)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强/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6、(2017•呼和浩特)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7、(2017•益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8、(2017•荆州)用稳定的热源(即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给一种物质均匀加热,且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1)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过程用了min.(2)该物质第5min 末的内能第6min 末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3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9、(2017•兰州)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试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1)试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变化;(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海波融化的特点是.10、(2017•襄阳)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 min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状态.11、(2017•德州)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在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12、(2017•聊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的沸点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2017•鄂尔多斯)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1)小芳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7.温度/℃90 92 94 96 9798 98 98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2)图乙中,(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景,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3)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下列现象与“白气”形成过程不同的是.(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深秋的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B.雨过天晴后形成的大雾C.湿衣服晾晒时形成的水蒸气 D.煮饭时形成的“雾气”14、(2017•济南)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小刚在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意识到,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很重要,铁杆位置过高或过低会直接影响实验中对的测量.(2)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的根据是:(填“A”或“B”)A.观察到的现象B.温度计的示数(3)小刚完成实验后,注意到只有小强还没有完成实验,观察发现,小强没有使用烧杯盖,小刚经过分析认为,烧杯盖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从而缩短了实验的时间.(4)小刚还发现,在实验装置相同和组织正确的情况下,各组完成实验的时间也不一样,他又提出了进一步缩短实验时间的两个建议:一个是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二是提高烧杯中水的初温,如果你要做这个实验,在采取小刚的建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出其中的一个并说出你的理由..15、(2017•德州)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的熔点是℃.(2)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在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16、(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FON是角(选填“入射”或“反射”).(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入射角反射角30°30°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17、(2017•泰州)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经硬纸板B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光滑/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的大小;(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不相等).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 30°30°2 45°45°3 60°60°(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18、(2017•长沙)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1)图1中反射角是度;(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19、(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站的像,说明.20、(2017•苏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内.(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根据这组数据,他(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实验序号入射角α反射角β①50°50°21、(2017•锦州)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22、(2017•来宾)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实验中,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cm.(4)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虛像”或“实像”)(5)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选填“太厚”或“太薄”)23、(2017•河南)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24、(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FON是角(选填“入射”或“反射”).(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入射角反射角30°30°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25、(2017•长沙)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1)图1中反射角是度;(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6、(2017•滨州)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7、(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光线,而只存在光线.28、(2017•临沂)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填序号)A.28cmB.18cmC.8cm(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调节;(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填序号).29、(2017•绥化)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和光屏.(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cm.(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30、(2017•聊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1、(2017•广元)小华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按如图调整完毕,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1)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根据这种成像原理设计的.32、(2017•荆门)小明利用光具座、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20cm)、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将其中一个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焦距为cm的凸透镜;(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向蜡烛,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像(选填“上”或“下”)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33、(2017•天门)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34、(2017•衡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焦距f=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移动(选填“上”或“下”);(3)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点时(选填“A”、“B”、“C”或“D”);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35、(2017•六盘水)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为测出透镜的焦距,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则透镜的焦距为cm.(2)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3)在乙图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成像情况符合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6、(2017•东营)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37、(2017•长春)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时,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30cm刻线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一个合适的眼镜,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38、(2017•赤峰)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之后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填“正立”或“倒立”)的像A.(2)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则像B比像A(填“大”或“小”)39、(2017•柳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cm(选填“0”、“10”或“20”)(2)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3)移动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4)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40、(2017•淄博)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1)图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3处错误操作:;;.(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进行了正确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
2017年中考物理 考前题型专练 专题二 实验探究专题课件
纵观近几年中考,实验探究题作为一种重要题型,在中考中所占 比例越来越大。实验探究题出题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题型:测量型实验、设计型实验、演示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
1.测量型实验主要有两种题型:(1)直接测量型实验题。此类考题 对能力要求不高,但要求对仪器的使用必须有较高的熟练程度,主 要包括刻度尺、停表、温度计、量筒、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 表、电压表、电能表等。(2)间接测量型实验题。考查的内容主要 有电路的连接、实验故障分析与排除、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
答案:(1)质量 (2)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 小于 质量相同时,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考向一
考向二
【例4】 为了找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某同学到实验室进
行以下实验。
(1)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
①实物连接图出现了两处错误,请在错误的连线处打“×”,并以
笔代线,将正确的连线画出来(连线不得交叉)。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
所示,错误之处是 。
甲
乙
考向一
考向二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惠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 g,然后将
一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
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
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教材中的基本演示 实验,学生探究实验的实验原理、研究方法等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一 测量型实验
【例1】 小惠同学为了测量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26 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专题26 实验探究题23、(2017•潍坊)(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
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
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m 刻度处,用时1s ,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 和对应时间t 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作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小车运动的s —t 2图像。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 与时间的平方t 2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2 (2)①如图所示 ②251t s12.(2017•青岛)归纳式探究——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给两块等大、正对、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两板之间就有了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 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
(1)甲图中两板间电压为U ,若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负粒子,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负极板向正极板运动,忽略重力的影响,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v 与质量m 、电荷量q 和电压U 的关系数据如表一。
则带电粒子到达正极板时速度的平方v 2=k 1 。
(2)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若第二次实验中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度沿着乙图中的两板中线方向入射到电场中,带电粒子就会发生偏转,离开电场时偏移距离y 与入射初速度v 的关系数据如表二。
则偏移距离y =k 2 。
将数据的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 法。
(3)将甲、乙两装置组合,如图丙所示。
甲装置两板间电压为2V ,质量为4×10-30kg , 带1.6×10-19C 电荷量的负粒子,自甲装置负极板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其最终离开乙装置时 偏移距离y = m 。
2017中考科学(浙教版)专题复习:核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017中考科学(浙教版)专题复习:核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浙教版2017年最新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第一(物理部分)题型一、伏安法测电阻1.图甲是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物电路图。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Rx接反。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滑片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0.6A,则未知电阻Rx=4Ω。
4.若实验中电压表损坏,利用其它的原有器材也能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
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实验步骤如下: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记录电流表示数I2;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 R(I2/I1 - 1)。
题型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2.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灯丝电阻约为12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应将图甲中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流表与小灯泡串联接线错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B移动。
4.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关系如图丙,分析图象可知:①小灯泡额定功率是W=2.5V×0.2A=0.5W。
②小灯泡灯丝电阻是变化的。
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因为灯丝温度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题型三、串联电路电压特点3.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XXX同学抽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其实验过程如下:1.她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她要对电压表进行校零操作。
2017中考物理 实验题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 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 了图14-乙 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 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不需搅拌 . (答出一个即可) (4)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 知:他是用 加热时间 相同比较 升高的温度 的 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5)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C .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电学实验
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 1.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猜想与假设】 (1)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宝宝和 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 ,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 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2.在图2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 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
3.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 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 弹起 .乒乓球由静止变运动,说明它 乒乓球 是 (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 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判断左边音叉在 振动 ,说明声音 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 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 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2)玲玲同学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 开始实验,正确的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物理2017年中考实验操作试题
县(市)区考点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1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标明焦距)、光屏、固定在光具座滑块上的成像光源(如蜡烛、LED组成的F型光源等)、火柴。
探究过程及评分标准探究过程评分标准满分得分备注提出问题凸透镜的成像有什么规律?设计实验并检查器材1.了解并记录凸透镜的焦距(0.5分)。
2.安装凸透镜、光屏,使成像光源和光屏位于凸透镜的两侧(0.5分)。
3.点亮成像光源,调节高度,使凸透镜的中心、光屏中心和成像光源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1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使成像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0.5分),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1.5分),并记录像距范围(0.5分)。
2.使成像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0.5分),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1.5分),并记录像距范围(0.5分)。
3.使成像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移动光屏并观察光屏上能否出现清晰的像(0.5分)。
透过凸透镜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1.5分)。
4.成像光源由5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然后逐渐向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0.5分)。
5.继续上面操作,使光屏上再出现两次清晰的像,同时观察对比像及像距的变化,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1分)。
8.5整理器材熄灭成像光源,取下凸透镜、光屏,整理器材并摆放整齐(0.5分)。
0.5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总分县(市)区考点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2 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称量200g、标尺分度值0.2g或相近规格)、砝码、镊子、长针、量筒(量程100mL,分度值1mL或相近规格)、烧杯、水。
探究过程及评分标准探究过程评分标准满分得分备注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蜡块的密度?设计实验并检查器材1.在实验报告上填写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1分)。
2.观察记录天平的称量、标尺分度值(0.5分)。
中考试题研究广东省2017中考物理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三实验类题(含综合能力题)试题
专题三实验类题(含综合能力题),★重点实验专练实验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0年6考;2015.17、2014.17、2012.21、2010.16(2)、2009.21、2007.16(1)]1. (2016临沂)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第1题图(3)将蜡烛移动至20 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移动到________(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 50 cm~60 cmB. 60 cm~70 cmC. 70 cm~80 cm(4)将蜡烛移动至45 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5)张老师是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 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选填序号).2. (2016无锡)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第2题图(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 处应放置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上.(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则烛焰离凸透镜30 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 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C. 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D. 若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像距v/cm11210倒立放大实像6021410倒立放大实像3531510倒立放大实像3043010倒立缩小实像15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A. 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B. 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C. 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D. 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4)将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结果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为什么?3. (2016南充)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20 cm,如图所示:第3题图(1)小明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示中,只需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个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填一种光学器材).(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了一副眼镜,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当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又可得一清晰的像.则这副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0年2考;2016.17、2013.17)4. (2016柳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第4题图(1)实验中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用于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工具是________.(2)实验中A、B两支蜡烛的外形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当B蜡烛与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蜡烛,在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实验中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体对应点的位置,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188相等21212相等31616相等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实验3)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5. (2016鄂州)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第5题图(1)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3)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位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实验4) 测量固体的密度6. (2015福州)小华在测量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第6题图(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小物块的质量是______ g;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物块的体积是______ cm3,则小物块的密度是______ g/cm3.(3)他学习了杠杆知识后,知道天平实质就是一个________杠杆(选填“等臂”或“不等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测量________.7. (2016荆州) 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第7题图(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20 g;(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测得质量为22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实验5) 测量液体的密度(10年2考;2011.17、2007.17)8. (2016丹东)小红想测量冰红茶的密度;小丽想测量一块小矿石的密度,于是二人用已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做了如下实验:(1)小红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测量冰红茶的密度,过程如下:第8题图①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其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②改正错误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是117 g;③将烧杯中的冰红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④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m1/g量筒中冰红茶的体积V/cm3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m2/g量筒中冰红茶的质量m/g冰红茶的密度ρ茶/(g·cm-3)117整:①用细线拴住矿石,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________;②将矿石________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内,不要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9. (2016来宾)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第9题图(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6)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010.18)10. (2016巴中)小明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所示,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它们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0题图(1)图丙中,长木板对木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这是根据________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此时,铝块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_N.(2)分析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此实验采用了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图乙与图丁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11. (2016大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图,长木板固定不动.第11题图(1)甲乙两图中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2)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甲乙两图,能否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图中木块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N,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二者间摩擦)(5)若某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则所测得滑动摩擦力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实验7)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011.21)12. (2016绥化)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第12题图(1)该同学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___.(选填字母)A. 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 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 汽车限重D. 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8)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0年2考;2013.17(3)、2007.23]13. (2016阜新)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B.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C.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D.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探究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第13题图(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A、B、C、D”).(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4)分析比较实验____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14. (2016武汉)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第14题图(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________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N,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取10 N/kg)实验9)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2016.18)15. (2015龙东)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计每小格示数为0.5 N)第15题图(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m3;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5)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2016牡丹江)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第16题图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如图乙,读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算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如图丙,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丁,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计算出____________.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小明的实验顺序存在不足,你认为更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请说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0)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0年2考;2016.21、2013.22)17. (2016玉林)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若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______,木块B被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第17题图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有关.(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速度相同时,质量越________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有关.(3)若斜槽光滑,小球从斜槽顶端由静止滚到斜面底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实验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14.18)18. (2015新疆)某实验小组进行简单机械探究实验:(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图甲中,杠第18题图杆的平衡螺母B应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2)图乙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C点悬挂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2)问中的一组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滑轮如:A.国旗杆顶部的滑轮;B.电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实验12)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9. (2016衡阳)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实验次数物理量1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的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 1.8 1.6 1.8绳端移动的距离s/m0.30.4机械效率η74.1%62.5%第19题图(1)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4)小组同学再用第2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离s漏记,但仍能计算出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实验13)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2007.18)20. (2016枣庄)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 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第20题图连接方式一根两根串联三根串联两根并联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0.150.10.60.9(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请将其填入上表中.(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________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 mm2,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______m.(已知该合金丝长 1 m,横截面积 1 mm2的阻值为1 Ω)实验14)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009.17)21. (2016武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 V不变.第21题图(1)按图甲,在图乙中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2)正确连接电路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和表流表的示数均为0;继续移动滑片,当两电表指针刚好偏转且稳定时,其示数见序号 3.继续实验,数据见序号4和序号5.数据序号12345电压/V00123电流/A000.10.20.3①根据第5组数据,在图丙中用“↑”标出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②由序号1、2两组数据可判断,该电路故障为________(选填“R1接触不良”、“R2断路”或“R2短路”).③序号3、4、5三组数据表明:在导体的__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④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化了______W.实验15)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012.18)22. (2016宿迁)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3 V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四只(5 Ω、10 Ω、20 Ω、25 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M(10 Ω、1 A)、滑动变阻器N(20 Ω 1 A)、开关、导线若干.第22题图(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2)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同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这种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A. 转换法B. 控制变量法C. 等效替代法(3)某次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 3 V,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两电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更换不同定值电阻进行了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电阻/Ω5102025电流/A0.400.200.100.0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__(选填“M”或“N”).实验16)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0年2考;2016.21(3)、2014.21]23. (2016阜新)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第23题图(1)请你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小明未连接好的电路图连接完整.(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符号).A. 滑动变阻器断路B. R断路C. R短路(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A,它的阻值是________Ω.(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 x 阻值的实验电路,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第24题图(1)同学们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实验次数1 2 3 电压U /V1.0 1.6 1.8 电流I /A0.32 0.56 电阻R x /Ω3.13 3.21 电阻的平均值R x /Ω(2)同学们又设计了两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①方案一:闭合开关S ,如果电压表和的读数分别为U 1和U 2,则电阻R x 的阻值表达式为R x =________.②方案二:电路中R x ≠R 0,将S 接到a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1,再将S 接到b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2,由I 1R 0=I 2R x 可得R x =I 1R 0I 2, 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2016泸州)某课外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压U 和待测电阻R x 的值,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其实验步骤如下:第25题图(1)这个小组的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右端b 点,闭合开关S 1,断开开关S 2,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保持不变,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2)排除故障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右端的b 点,闭合开关S 1和S 2,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再断开开关S 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 ,则电源电压U =______V ,待测电阻R x =______Ω;(3)保持S 1闭合,S 2断开,当滑片P 恰好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________V ,待测电阻R x 的电功率为________W.实验 17) 测量小灯泡的阻值26. (2016福州)小亮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 ,电源电压为4.5 V.第26题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位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他把多次测量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绘制成I-U图像,发现I-U图线是一条曲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还想测量额定电压为 3.8 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但是电压表的15 V 量程已经损坏,在不改变原器材的情况下,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2015贺州)如图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第27题图(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2)图甲是小马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3)纠正错误后,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2.4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4)另一同学分别测出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然后求出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他的做法对吗?答: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8)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0年3考;2015.18、2010.17、2008.17)28. (2016株洲)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压表量程要正确)第28题图(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通过移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I-U 图像.据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4)现将该小灯泡与一个1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入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W.29. (2016丹东)小红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10 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1“10 Ω 1 A”和R2“ 50 Ω0.5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第29题图(1)小红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她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选填“R1”或“R2”)的滑动变阻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小灯泡U-I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4)由图乙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小红增加了一只10 Ω的定值电阻R并利用原有器材,也测出了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步骤如下:①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电路;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A时,灯泡正常发光;③断开开关,保持____________不变,将电流表改接在灯泡所在支路中,再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I1;④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________.30. (2016南京)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第30题图(1)如图甲是小明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017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26实验探究题
26实验探究题29.(2017•泰州)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前他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此,他利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箱R1规格“0~999.9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100Ω 1A”.(1)图乙是小明姐姐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补画一根导线,使之成为完整实验电路,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两变阻器的阻值至最大并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示数均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 D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3)排除故障后,他调节R1和R2的阻值,进行了第一次实验,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分别为 3 V、0.3 A.(4)接着他保持开关闭合及R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1的阻值,又测得了三组数据,如表.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请指出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①开关闭合时连接电路;②调节R1的阻值.(5)正在小明准备重新实验时,同组的小华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作出了某个元件的I﹣U 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①请你帮小华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②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考点】IL: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1)根据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确定变阻器的连接;(2)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确定正确答案;(3)根据电表分度值确定电表量程读数;(4)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分别测出定值电阻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分析得出结论,据此分析;(5)根据原操作,结合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将变阻器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根据描点法作图;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1)因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将变阻器滑片以左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图1所示:(2)A.R1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I==0.06A,因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有示数,不符合题意,错误;B.R1断路,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有示数,不符合题意,错误;C.R2短路,电路中只有电阻箱,因电压箱最大电阻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但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不符合题意,错误;D.R2断路,整个电路断路,两表均无法示数,正确;故选D;(3)图丙中,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示数为3V;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4)在原操作中,没有断开开关进行电路的连接是错误的;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电压表并联在电阻箱的两端,电阻箱为研究对象,故应控制电阻箱的电阻R1大小不变,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改变电阻箱的电压大小;而实验中支改变了R1大小,故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5)①在原操作中,因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可视为一定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U滑=U﹣U表,在实验中,变阻器的电压分别为6V﹣4V=2V;6﹣4.5V=1.5V;6V﹣5V=1V,对应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分别为0.2A、0.15A、0.1A,根据描点作图,如下图2所示:②由图2知,电阻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答案为:(1)如上图1所所示;(2)D;(3)3;0.3;(4)①开关闭合时连接电路;②调节R1的阻值;(5)①如上图2所示;②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5.(2017•百色)小明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Ω左右)。
(河北专版)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编 重点题型突破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一)力学实验题试题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专题特征)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2)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探究;(3)多学科综合性问题;(4)生活、生产及自然、科技前沿中的物理学问题。
在考查方式上重点考查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的探究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涉及部分要素。
近三年河北中考具体情况如下表:从上表来看,近三年河北对实验题的考查仍是重点、热点,每年必考;主要有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实验中有对数据的分析与计算。
预测2017年实验与探究题仍是河北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仍以教材内容的基本概念、规律的探究及结合生活实际的物理现象实例的探究为主。
(一)力学实验题,专题特征)力学实验是河北中考的热点考点,也是占分值比较重的重点考点。
力学实验涉及的内容包括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探究浮力的大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等。
这些实验涉及天平与量筒、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基本仪器的使用,同时也关联到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推理法等科学实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其中测量密度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河北中考的高频考点,复习时应该有所侧重。
1.变式法测量密度【例1】(2016河北四模)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和细线测量一小圆柱形金属块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 N/kg):(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如图甲所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量筒的水面上升到170 mL处,则小金属块的体积为__50__ cm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3.4__N。
(2)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0.5__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实验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1题图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序号___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____.
②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___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 s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 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第2题图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压强计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无论是否用手按压金属盒,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2)下表是小明实验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所得的疏忽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②比较序号1、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小华同学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如图乙和丙所示,由此确定图乙杯子中盛的是水,小华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是 .
3.如图所示是表面光滑、斜面倾斜程度可调的实验装置.小李用其探究“物体由
静止沿光滑斜面下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李提出如下猜想:
第3题图
A.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
B.速度大小可能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C.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下滑起点的高度有关.
可供选用的器材:质量不同的钢球若干,秒表.
(1)若用此装置探究猜想A,除秒表外,还要选用的器材
是.
(2)下表是利用一钢球测得的数据,可以探究猜想(填序号),实验中还应保持相同,结论
(3)说出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一种原因:.
4.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第4题图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和图
进行比较.
(3)图2和图3探究的问题是 .
5.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强把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线AB组装成如图所示电路,E、F是电夹.
第5题图
(1)电路中,R0的作用是.
(2)将电夹E夹在A点位置不变,电夹F分别夹在m、n、o、p和B点时,改变了合金线接入电路的长度,此时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接入电路中的大小变化.
(3)利用图中的器材,还可以探究导体电阻与(选填“材料”或“横截面积”)的关系.
(4)小华将图中连接电流表的两根导线分别换接在一个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上,电压表(选填“能”或“不能”)代替电流表在第(2)步骤中的作用.
6.小芳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3 V恒定,电阻R阻值一定).
第6题图
(1)根据电路图甲,将乙图中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下表数据:
①当导体两端电压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是________A.
②由实验可以得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比.
答案及解析
1. (1)水平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①1、2、3 f=0.2F
②1、4、5 (3)2.3 C
【解析】(1)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为了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①由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并且f=0.2F;②由序号为1、4、5的三组数据可知,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不同,可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由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需要2.3 N的水平拉力.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 N,有两种可能:①木块没有被拉动;②拉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 (1)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软管漏气(2)①3 ②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2、4、5 (3)正确图乙、图丙中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图乙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小,可知图乙中的液体密度较小
【解析】(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利用转化法的思想,
通过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分别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从而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按压金属盒时U 形管中的液柱不动,说明金属盒中的空气没有将压强传递给U 形管中的液体,原因可能是软管漏气;(2)①在实验序号2、3、4、5中,液体密度一定(都是水),深度一定(h=6 cm ),液体压强应该相同.所以序号3的高度差记录错误,应该是8.2 cm ;②在实验序号1、2中,水的密度一定,深度增大,金属盒所受压强增大.实验结论为: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已知在同一深度,所以实验序号包括2、3、4、5,由于序号3记录错误,排除序号3.所以实验序号2、4、5比较,可得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图乙和图丙,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图乙中U 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小,说明图乙中金属盒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ρ液gh 可知图乙中液体密度较小,因此图乙中的液体为水.
3. (1)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 (2)B 钢球质量和下滑起点高度 速度的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无关 (3)在掐表时过早或过晚
【解析】(1)若用此装置探究猜想A :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时,除秒表外,还要选用的器材是:两个不同质量的钢球;(2)通过表格可知,此次实验探究的是猜想B ,即研究速度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钢球的质量和下滑起点高度相同,分析可知,速度的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无关;(3)误差原因可能是掐表时过早或过晚.
4. (1)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 (2)1 2 (3)高度相同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解析】(1)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采用转化法,通过观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2)要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必须保证物体的质量相等,而图1和图2使用的是同一物体,从不同高度落下,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3)由图可知,图2和图3中物体质量不同,但是从同一高度落下,所以探究的问题是高度相同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5. (1)保护电路 (2)电阻 (3)横截面积 (4)能
【解析】(1)如果铬镍合金线接入电路的长度太短,则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如果没有R 0,这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太小,可能导致电流过大,损坏电源或电流表等,所以R 0的作用是保护电路;(2)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公式I U
R 可知,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小),说明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小(大),所以通过电路中电流(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从而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3)该实验还可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探究的方法是保持材料和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的大小,具体的做法是
把不同条数的相同长度的铬镍合金线并连接入电路中,就可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因为题目中只给出了一种材料的合金线,所以不能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4)把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如果铬镍合金线的电阻足够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越大,则铬镍合金线的电阻值越小,所以电压表能代替电流表在第(2)步骤中的作用.
6. (1)如答图所示(2)断开B(3)①0.5②正
第6题答图
【解析】(1)在连接实物电路图时,需要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已知电源电压为3 V,所以电压表选择0~3 V量程.(2)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断开;由图知,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滑片应位于B端.(3)①由图丙知,电流表选择的是0~0.6 A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02 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②观察实验数据知,电压都是以第1组电压值的整数倍增加的,电流也是以第1组电流值的整数倍增加,并且同一组电流与电压增大的程度相同,所以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