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度数字化和互联互通

合集下载

工业4.0:数字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工业4.0:数字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工业4.0:数字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4.0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工业4.0代表了制造业的第四次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这一变革正在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格局,为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工业4.0的概念、特点、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工业4.0提供参考。

一、工业4.0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它代表了制造业的第四次革命,将传统制造业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特点:(1)高度互联:工业4.0将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

(2)高度自动化:工业4.0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高度智能化:工业4.0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和算法,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高度个性化:工业4.0通过引入先进的个性化定制技术,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生产,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三、工业4.0的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工业4.0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设备、传感器等物理元素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在制造业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预测维护等方面,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工业4.0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它可以将分散的数据和资源集中到一个虚拟的云中,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处理。

在制造业中,云计算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优化、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水平。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工业4.0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如何实现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如何实现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如何实现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企业需要加快步伐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意义、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转型升级。

一、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提升企业竞争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3.降低管理成本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

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方法1.数据化通过收集各种生产和业务数据,建立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储、检索和分析,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市场和生产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决策。

2.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4.信息化通过ERP、CRM、SCM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5.云化通过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降低数据存储和管理成本,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实施步骤1.制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规划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制定详细的转型规划和实施方案。

智慧产业园区

智慧产业园区

智慧产业园区智慧产业园区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将传统产业园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新型产业园区。

智慧产业园区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提升园区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一、智慧产业园区的定义和特点智慧产业园区是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实现园区内企业、设施、资源的高度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其特点包括:1. 信息化建设:智慧产业园区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园区内各种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共享,提高信息处理和决策的效率。

2. 智能化设备:智慧产业园区引入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数据化管理:智慧产业园区通过采集和分析大数据,实现对园区内各项指标和运营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绿色环保:智慧产业园区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排放的减少。

二、智慧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先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电力供应、道路交通等,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2. 信息化平台建设:智慧产业园区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园区内各类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为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共享提供支持。

3. 智能化设备引入:智慧产业园区应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数据分析与应用:智慧产业园区需要建立数据分析和应用系统,对园区内各项指标和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服务体系建设:智慧产业园区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企业服务、创新支持、人才培养等,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三、智慧产业园区的优势和作用1. 促进产业升级:智慧产业园区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升级。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引言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园区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它通过整合各种信息技术,为园区内的企业、居民和政府提供创新的服务和便利。

华为作为一家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帮助园区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园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竞争力。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华为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涵盖了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园区内设备的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

主要的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慧安防系统华为的智慧安防系统通过高清监控摄像头、智能分析算法和统一管理平台,实现了园区内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

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可以对园区内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园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2. 智慧交通系统智慧交通系统利用车载设备、智能信号灯和智能停车系统,实现了园区内的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导航。

通过实时获取交通数据,优化交通流量和路线规划,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提升交通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3. 智慧能源系统智慧能源系统利用智能电表、智能配电网和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园区内的能源监测和节能管理。

通过实时监测能源消耗和负荷情况,优化能源供给和使用,降低园区的能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4. 智慧环保系统智慧环保系统通过环境监测传感器、数据分析平台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园区内的环境监测和智能治理。

通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环境参数,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扰民,提高园区的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优势华为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全方位覆盖华为的解决方案涵盖了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园区内各个方面的智能化,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2. 高度集成华为的解决方案将各个子系统进行了高度集成,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共享。

现代无线通信中的信道估计技术

现代无线通信中的信道估计技术

现代无线通信中的信道估计技术在当今高度数字化和互联互通的时代,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手机通话、无线网络连接,到卫星通信、物联网等领域,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要实现高效、可靠的无线通信,其中一个关键技术就是信道估计。

信道估计,简单来说,就是对无线信号传输的通道特性进行估计和了解。

为什么这个如此重要呢?想象一下,我们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的信息就像是一辆辆汽车,而信道就像是道路。

如果我们不了解道路的状况,比如哪里有坑洼、哪里有拥堵,那么这些汽车(信息)就可能无法顺利、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信号可能会因为障碍物的阻挡而发生衰减,也可能因为多径传播(信号通过多条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产生干扰和失真。

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与发送端发送的信号有所不同。

而信道估计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了解这些变化和影响,从而能够对接收信号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恢复。

为了更好地理解信道估计,我们先来看看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个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

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调制等处理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信号在经过信道传输后,到达接收端。

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不仅包含了发送的信息,还包含了信道带来的各种干扰和失真。

那么,如何进行信道估计呢?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导频信号的信道估计。

导频信号是在发送端特意插入的已知信号,接收端可以利用这些已知的导频信号来估计信道的特性。

比如说,接收端接收到导频信号后,通过与已知的导频信号进行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到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从而估计出信道的参数。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盲估计的信道估计技术。

这种方法不需要发送专门的导频信号,而是通过对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来估计信道。

不过,这种方法通常计算复杂度较高,而且在一些复杂的信道环境下,估计的准确性可能不如基于导频的方法。

未来的民族发展趋势

未来的民族发展趋势

未来的民族发展趋势
未来的民族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全球化和互联互通的。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的高度共享,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影响和交流也会更加频繁和深入。

1. 多样性:未来的民族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多样化。

随着移民和全球化的影响,各国各地将继续出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多元文化的共存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特点。

2. 跨国移民: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移民将变得更加普遍和频繁。

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移居到其他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这将导致民族的交织,文化的融合和民族认同的多样性。

3. 文化融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不同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艺术形式之间将相互借鉴和吸取,产生新的文化形态。

4. 数字化和虚拟化: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方式也将发生变化。

传统文化将通过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方式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5. 共享经济与社群化:共享经济的兴起将带来更多的社群化民族发展趋势。


众将更加倾向于通过共同分享资源和经验来实现共同发展,这将推动民族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总体来说,未来的民族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全球化和互联互通的。

不同民族之间的多元文化共存,跨国移民和文化融合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特点,同时数字化、共享经济和社群化也将对民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的工业生产方式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

其中,德国的“工业4.0”概念引领着这场变革的潮流,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工业4.0的理念。

本文将对德国“工业4.0”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一、德国“工业4.0”概述德国“工业4.0”是一个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制造理念,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它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继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之后,人类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这一概念最早在2011年由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提出,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迅速成为德国的又一标志性名片。

1.1 定义与特征工业4.0的核心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灵活性和个性化。

这种生产模式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局限,将生产、供应、销售等各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网络。

1.2 关键技术支撑工业4.0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增强现实等。

这些技术相互融合,为工厂数字化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物联网技术使得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交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依据;大数据和云计算则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二、中国化工业4.0的发展与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工业4.0的发展充满期待。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

德国“工业4.0”的成功实践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1 政策推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4.0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德国等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4.0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对策

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对策

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与对策发布时间:2022-09-14T07:25:36.94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8期作者:高尚宝[导读] 目前,我国不断加速对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开发和优化研究,并积极应用到各项实践工作当中,有效提高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也实现了数字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稳步提升。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酒泉供电公司甘肃省酒泉市 735000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迎来了数字化时代,各行业领域也不断加强重要信息的数字化转化,并借助功能强大的数字技术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存储,这也有效提高了各行业领域开展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近年来,我国公共突发事件频发,而原有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转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新时代公共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加速应急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以此来实现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改进。

为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应急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和具体策略作出仔细研究,首先明确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其所具有的特征,最后提出几点如何进行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转型思路;有效对策目前,我国不断加速对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开发和优化研究,并积极应用到各项实践工作当中,有效提高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也实现了数字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稳步提升。

如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已经步入了成熟发展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也越发突出,但一些紧急突发事件的频发也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与人民群众的安全,这就需要通过技术改革的不断演进,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且优质生活的具体诉求,不断加强各项应急管理体系的技术创新,以此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相关部门需全面掌握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明确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价值,并探寻出一条高效的转型路径,从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角度不断加速转型,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2.06.28•【文号】国发[2012]23号•【施行日期】2012.06.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国家安全正文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创新,互联网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围绕信息获取、利用和控制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保障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重要议题。

但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所拉大,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工作的战略统筹和综合协调不够,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防护能力不强,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给信息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为着力点,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践分析

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践分析

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践分析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践分析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制造业作为传统的经济支柱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在提高产业效率、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杭州为例,通过实践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其他地区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崛起,并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字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打破了制造业传统的边界,使生产、消费、服务等环节形成了高度的互联互通。

同时,数字经济也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转型动能,使传统的制造业得以升级和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杭州的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杭州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杭州以"互联网+制造业"为核心,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和转型,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目前,杭州已经形成了一批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并在智能制造、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信息安全风险、人才培养等方面。

因此,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1.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平台,鼓励和扶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企业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世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推动下,中国正在经历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讨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

二、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思维,将传统产业转换为数字化经济和智能化经济的过程。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数字经济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经济活动,包括数字商务、数字金融、数字制造等。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6%。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其次,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断深化。

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例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制造、医疗等各个行业,推动了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推动了传统零售业、餐饮业、物流业等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等新模式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三、数字化转型的新理念数字化转型的新理念是面对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数字化转型中引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首先,智能化是新理念的核心。

智能化是指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服务的个性化等。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资和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创新是新理念的动力。

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也是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机遇的核心竞争力。

交通运输部关于《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政策的解读

交通运输部关于《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政策的解读

交通运输部关于《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政策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3.09.20•【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交公路发〔2023〕131号,以下简称《意见》)。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就《意见》起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问《意见》的起草背景和重要意义?答: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机遇、新挑战,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交通,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

李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发展智慧交通、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作出了明确部署。

交通运输部党组多次进行研究部署,李小鹏部长最近发表署名文章,强调“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为交通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持续注入新动能”。

“要想富,先修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0万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12万公里,建成了一批代表性的重大工程。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535万公里,承担着63.5%的营业性旅客运输量(不包括城市客运数据)和73.3%的营业性货物运输量,构成了流动的仓储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先行作用。

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力是现代化社会运转的核心动力,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

本文将探讨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展望。

一、清洁能源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崛起以及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清洁能源将成为电力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大大减少。

因此,清洁能源将成为电力行业未来的主要供电方式。

二、电力互联网的发展电力互联网是指将能源、信息、用户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电力供应的高度集成和互联互通。

电力互联网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程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电力互联网,不仅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还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能源与信息融合的发展随着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能源与信息的融合成为发展的关键。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测和调控,实现能源的灵活配置和高效利用。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加准确地进行负荷预测、故障诊断等管理决策,提高电力生产和供应的效率。

四、电动化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电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力行业将面临提供更多电力需求的挑战。

电动化的发展将带动电力行业的需求增长,同时也将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调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加大对电力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入,以适应电动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未来,电力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响应政府对清洁能源的倡导,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加大对电力互联网、能源与信息融合等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

同时,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可概括为清洁能源的兴起、电力互联网的发展、能源与信息融合的融合以及电动化的发展。

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

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

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数字化时代,企业在运营管理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实现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

在过去,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是孤立存在的,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冗余、效率低下等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已成为了企业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一、系统集成的意义与挑战系统集成是指将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协同工作。

它的意义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决策能力等。

然而,企业在系统集成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系统架构复杂、数据格式不兼容等。

二、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1. 数据集成技术: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将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使其具备一致的格式和结构,以满足企业内部数据的共享需求。

2. 接口集成技术:通过接口集成技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使得各个系统能够互相调用和共享数据,提高企业的业务处理效率。

3. 业务流程集成技术:通过业务流程集成技术,将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实现工作的无缝衔接和协同合作,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互联互通的意义与方式互联互通是指将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等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还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互联互通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基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内外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工作。

2. 电子数据交换(EDI):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协议,通过电子方式实现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提高交易效率和准确性。

3. 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API):利用API技术,将企业内部的业务功能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实现与外部应用系统的无缝连接和数据交换。

四、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益处与挑战通过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企业可以实现许多益处,包括:1. 信息共享与流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可以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合作能力。

智慧城市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

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对于智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在交通领域,实时的交通流量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共享,可以让交通管理部门更精准地调控信号灯,优化道路规划,从而减少拥堵。

在能源管理方面,电力、燃气等能源供应单位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有助于合理布局能源设施,降低能源损耗。

其次,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服务质量。

比如,医疗信息在不同医院之间的共享,能够让患者在转诊时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就诊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再者,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

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

然而,要实现智慧城市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层面上,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兼容性问题。

各个部门和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技术条件选择了不同的软硬件,导致系统之间难以直接对接和数据交换。

数据格式的不统一也是一个难题。

有的数据以结构化的表格形式存储,有的则是非结构化的文本、图像等,这使得数据整合变得复杂。

此外,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信息共享意味着数据的广泛传播,一旦网络安全防护出现漏洞,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给城市的运行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管理层面的问题同样突出。

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这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部分部门对于信息共享存在顾虑,担心信息共享会导致自身权力的削弱或者工作负担的增加。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不够完善,对于信息共享的范围、方式、责任等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得信息共享缺乏制度保障。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实现智慧城市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网络合作:互联互通的数字时代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网络合作:互联互通的数字时代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网络合作:互联互通的数字时代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不断推进,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网络合作日益深入。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充分认识到网络合作的重要性,致力于与中国共同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时代。

首先,乌兹别克斯坦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

中国企业投资兴建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互联网骨干网,极大地提高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网络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中国还向乌兹别克斯坦传授了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乌方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乌兹别克斯坦感谢中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这为两国之间的网络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数字经济领域,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中国在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领域开展了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借鉴中国的经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建设自己的数字货币系统,而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已经在多地实施试点,两国在数字货币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此外,两国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有着密切的合作,推动了乌中贸易的数字化和在线化。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企业进军中亚市场提供了机遇。

第三,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加强了数字文化交流。

两国之间的网络合作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合作,更体现在文化和人文交流方面。

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建立了多个数字文化平台,通过网络传播两国的文化和艺术。

乌兹别克斯坦的音乐、舞蹈、美食等独特的文化元素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乌中学生也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创新竞赛,促进了双方学术、科技领域的合作。

在互联互通的数字时代,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网络合作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保障双方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

其次,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也是合作的关键。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政府办公室工作总结。

数字化转型,是时间的变革,更是管理的变革。

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而是如何利用技术促进政务更高效、更优质、更便捷地提供给用户。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办公室的特点,联合各部门,深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打造数字办公大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政府办公室依托行政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全新的数字办公大平台,实现了全流程、覆盖全职能部门的数字化办公。

同时,针对各行业服务需求,建立了不同的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分平台,以实现对全民的全天候数字化服务。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众需求,实现流程简化化、手续精简化、响应快速化、服务便捷化,从而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二、加强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互联互通政府办公室积极推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建立规范、完备的数据资源统一交换平台,打通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并基于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行业大数据中心,为政策决策、重大项目、民生服务等提供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们通过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开放数据的方式,交给社会、企业和个人使用,大幅拉近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距离。

三、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政府办公室依托数字化转型,在服务过程中,更多的采用人性化服务流程、人性化服务语言、人性化服务环节等,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我们注重引进科技团队,推动数字化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对用户全体需求的高效响应,建立更加完善的数字服务生态系统。

四、加强团队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当前,数字化转型是十分紧迫的任务,需要机关内部人才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在本次数字化转型中,政府办公室基于技术和数据发挥得好的优势,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和技术协作,大大提升了政府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数字化转型已是一种全面推进的趋势,在政府办公室的服务领域中,通过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我们不仅加强日常运营和维护,还可在政策制定、资源监管等方面增加管理层面的智能化和透明度,更加安全、高效地服务公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相关管理工作的质量。

智能制造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智能制造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智能制造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能制造技术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通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智能制造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传统的人工操作得以替代,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投入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同时,智能设备和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智能仓储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和存储商品,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重复性工作,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

三、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传统制造业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而智能制造技术的引入可以推动企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通过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和互联互通。

这将带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智能制造技术对于企业的灵活性和定制化生产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四、改善工作环境和保障员工安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和保障员工安全。

传统制造业往往存在工艺复杂、危险性高的问题,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而智能制造技术的引入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安全风险。

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完成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减少了工人受伤的可能性。

此外,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和生产环境,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五、创新推动和服务增值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和服务增值。

智能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程数字化管理,通过对产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预测产品的寿命和维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售后服务。

数字化转型对智能制造的推动与进步

数字化转型对智能制造的推动与进步

数字化转型对智能制造的推动与进步随着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今社会和工业界的重要议题。

而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对智能制造的推动和进步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数字化转型对智能制造的影响,以及其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改善产品质量和加强智能化决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概述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应用,实现企业、组织和工业行业的全面转型和创新。

而智能制造则是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智能制造的推动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数字化转型,制造企业可以实现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各设备、工序和生产线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排产和调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滞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能。

2. 优化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能够有效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料采购、生产调度、库存管理等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制造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共享,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减少物料和成品库存的积压和浪费。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改善产品质量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可以帮助企业改善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虚拟仿真和优化,减少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错误和缺陷。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质量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分析能力,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数字化融合理念

数字化融合理念

数字化融合是指将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组织和社会进行深度结合,实现跨界融合、互联互通,推动创新、提高效率和增加价值的理念和实践。

数字化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打破传统行业之间的界限,促进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各种资源的跨界整合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更创新的运作方式。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传统业务数字化,更注重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变革,推动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融合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跨界融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与协同,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破传统行业壁垒。

2. 数据驱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运营和服务。

3. 创新和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创新和变革,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4. 用户体验:将用户需求置于核心位置,通过数字技术提供更个性化、便捷、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5. 智能化与自动化:通过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等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管理和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数字化融合的目标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社会、产业和组织的全面转型,实现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高度数字化和互联互通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7年第02期
数字业务转型需要有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并非孤立存在。

这需要将相对空洞的企业战略关联至可以落到实处的行动。

大全集团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成套电气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专业从事智能化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智能化电气元器件、铁路电气化设备、新能源(风能及太阳能)的研发和生产,中国电气工业百强第一。

在制造业中,有一种管理复杂的生产类型——项目型制造(下文简称ETO)。

这类制造企业通常以销售业务为起点,贯穿以订单/项目计划驱动的产品设计、开发、配套采购、生产、交付等业务过程,最终以售后服务业务为结束,每个业务过程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大全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ETO企业,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常常遇到以下问题:
第一,以销定产。

每单件产品都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生产以及客户服务,在商务环节就需要充分理解客户需求,是典型的以订单为主线。

在制造过程中,客户需求随时可能变化。

第二,成本压力。

控制成本,保证成本优势,是大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大全集团的成本核算与财务结算是基于项目/订单进行的。

项目成本估算、合同报价由于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撑,就成为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实现起来通常依赖人的经验,参考往期同类项目的成本,项目预算很难真正落实到位。

第三,计划调整频繁。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缘故,生产计划会频繁调整。

对此,项目/部件的成套处理变得十分重要,但由于缺少有效手段,许多企业的“成套处理”工作难以实施。

同时,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大全集团面临着个性化需求、快速交付、协同设计和制造等需求。

客户也越来越希望能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因此,大全集团明确提出了“数字化企业”的战略,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过程的高度数字化和互联互通,分别建设了大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平台,通过数字化转型,让大全的管理和运营更加高效。

信息化技术助管理模式创新
大全集团能够与国际一流企业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靠的是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满足个性化和快速多变的客户需求。

如果没有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没有建立柔性的组织和流程,再先
进、再智能的设备也无法实现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

因此,大全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始于管理模式创新。

大全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处于行业前列,在与国际一流企业的竞争中,更好地满足高度定制化、快速多变的客户需求是大全集团核心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大全集团针对电气行业的特点,结合多年的经验和实践,从2013年开始推行管理创新新模式,在集团各公司逐步建立了以订单为主线、以履约计划流程驱动的柔性化管理体系,通过业务的“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扁平化、信息化”管理,提升大全集团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大全集团的管理体系是柔性化的,通过组织扁平化,从流程和绩效层面上,实现管理层面上的创新。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绩效考核分配的新模式,实现组织内部管理的扁平化、内部市场化、业务的流程化、核算的精细化、考核的数字化,
为此,集团全面重构数字化综合集成系统,开发、升级和实施14个子系统平台,构建大全集团数字化平台;为每个责任主体、每位员工都建立了虚拟资金账户,及时了解考核与收入情况,激发工作积极性;完成管理模式整合设计,减少管理层级,将子公司7层管理简化为4层(总经理、部门经理、车间、班组);简化管理,各部门、班组或个人直接面向订单,为订单负责,切实提高运转效率;同时,以主流程为牵引确定部门和岗位职责,确保主流程的快速有效运行。

数字化创新平台
支撑创新管理模式落地
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数字化管理。

然而与其他生产类型的制造企业相比,国内ETO 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种种多变而复杂的业务特点,势必会使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多数信息化解决方案面对的是批量生产类型制造企业的应用需求,难以适应项目型制造企业以项目/订单管理为主线的应用需求,同时也需要软件厂商以及实施商长期、大量地投入实施力量。

其实,大全对管理软件并不陌生,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经用过不少国内外ERP
软件,但是都没有与大全的管理很好的结合,真正实现三流合一。

因此,2015年,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最终,大全集团选择了SAP ON HANA作为大全数字化平台的核心。

同时,聘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实施团队德勤管理咨询,并抽调集团和试点单位的核心业务人员组成联合团队,在充分理解集团管理创新思路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科学实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全集团成套电气板块端到端数字化平台在默勒公司的成功上线。

该平台包含了以ERP为核心,实现了集团营销、数字化报价和设计、集团采购、MES、集团服务等8大子系统全流程集成和贯通。

集团之所以选择SAP,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理念。

SAP公司在信息技术趋势中不断创新,符合未来企业数字化战略要求。

其次是产品。

SAP产品功能与大全管理流程贴合,只需要做少量的二次开发。

再次是人。

此次的SAP实施团队德勤非常优秀,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大全的管理创新需求。

本次项目改变了传统的ERP实施方法论,以打造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为导向,率先用1个半月的时间,梳理分析了大全管理创新模式形成的300多项核心指标,以指标体系驱动业务流程再造,将数字化基因植入到指导企业日常业务运作的各级流程中,从而实现业务发展和运行与关键指标的良性互动,实现业务和财务信息及时、准确,以及公司运营可控的管理目标。

集团负责人强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ERP系统,这是以SAP为核心的数字化创新平台。

该平台实现了“订单为主线,履约计划为驱动”的全流程管控体系,支撑了大全扁平化创新管理模式的落地。

第一,建立了以订单为主线,以履约计划驱动的业务流程。

第二,实现了真正的三流合一和财务业务一体化。

第三,实现了部门及个人虚拟核算。

对履约过程的偏差进行责任界定与追溯;根据业务实绩、结合有偿服务的开展,进行实时的收支核算,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考评;为部门、班组和个人设立虚拟账户,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

第四,实现了成本全过程管控。

在成本链条里,大全集团选了3个重要的控制环节,报价成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并进行对比分析,实现成本的全过程管控,从而找出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第五,保证了管理实时透明化、数字化、集成化。

通过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履约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偏差进行预警、分析,及时采取改进和纠正措施。

第六,采用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全的目标是要实现真正四流合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

将人的绩效、考评与“以订单为主线、计划驱动”的企业运营过程全面结合,对每位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全面管理,从而促使每位员工的价值与企业价值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