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加减临床运用心得

合集下载

真武汤加减方有哪些?真武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真武汤加减方有哪些?真武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真武汤加减方有哪些?真武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睡眩明鸭保安康。

(一)真武汤的组成与功效真武汤由茯苓、炮附子(先煎)、白芍、生姜各9克,白术6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

是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若白,脉沉为其辨治之要点。

凡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梅尼埃综合征等、治之有效。

(二)加减方法①若寒咳·加于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化饮。

②腹泻较重者,去白芍之寒,加干姜、益智仁,以温中止泻。

③呕者,加吴茱萸、半夏,以温胃止呕。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唐·孙思邈(唐代医学家)真武汤,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劈地(摘自《千金方·卷九》)。

宋·杨士瀛(仁斋)(宋代医学家)治少阴肾证水饮与里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于本方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凡年高气弱久嗽通用(摘自《直指方》)。

明。

武之望(明代医学家)真武汤治伤生冷钦食·数日后发热腹痛,头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涩·或呕或咳,并宜服之(摘自《济阴纲目》)。

清。

张璐(路玉)(清代医学家)不得眠者皆为阳盛.切禁温剂。

惟汗吐下后虚烦,脉浮弱者,因津液内竭,则当从权用真武汤温之(摘自《伤寒绪论》)。

焦树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近人常用真武汤随证加减治疗肾炎水肿难消,尿中蛋白*十十”至*+14”者。

我曾用此方合越婢加术汤随证加减.治疗一中年女性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不但症状和尿中蛋白消除,而且尿素氮从“50”左右降到正常范围,病人精神、气力、体重均增,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其经验方如下:冬瓜皮40克,生石膏(先煎)、茯苓各30克,泽泻25克,猪苓20克,生姜12克,车前子15克,炒白芍(腹不痛、不急躁者,可不用)、苍术各10克,生麻黄、制附子各6~10克、水煎服(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第124页)。

谈谈中医临床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

谈谈中医临床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

谈谈中医临床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真武汤组成〗茯苓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白术二两[6g] 生姜三两[9g] 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姜术苓三药培土制水,附子温壮肾阳,“釜底加薪”使散者散,利者利,健者健,已停湿邪得以排出。

诸药配伍,温脾肾,利水湿,共奏温阳利水之效。

临床应用中无论是外感和杂病,急性病和慢性病,如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等,凡属肾阳虚衰,水气泛溢的病证,用真武汤加减,必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1、用真武汤加丹参、红花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效果明显。

2、用真武汤治头痛;附子12克茯苓18克白术9克生姜12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服药6剂后,头痛明显减轻,改服苓桂术甘汤4剂而愈。

-3、用真武汤治肋痛;一剂而愈。

4、用真武汤治心动过缓:红参10克制附子10克生黄芪2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瞩文火久煎1小时,取浓汁温服。

该患断断续续服用真武汤加味近200剂遂至痊愈。

-5、用真武汤治颈椎病;茯苓12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炮附子6克结果,服药三剂,头晕即减轻,他症变化不明显,故于前方增炮附子为10克,并加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续服一周,肩背疼减。

后渐增附子用量至15克,服两月诸症皆消。

6、用真武汤治疗肾功能衰竭证见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头晕眼花,腰膝酸重,小便色黄量少,全身呈凹陷性水肿,下肢最重。

检查:血压200/100mmHg,非蛋白氮242mg0/0,尿蛋白%20%20%20,仅服本方10剂,非蛋白氮降至93.3mg0/0,水肿近于消失,继续服用本方并兼用金匮肾气丸,出院时症状完全消失。

-7、用真武汤治疗肝硬化(一度怀疑肝癌),治疗过程详见名方真武汤。

结果,此人共服30剂而愈。

随访至今没见复发8、用真武汤治疗有风湿病史和腰椎间盘突出制附子15克茯苓25克白术25克黄芪20克麻黄10克细辛5克黄芩12克白芍30克甘草12克生姜15克乌头10克 -用法:将乌头用蜂蜜2两加水先煎半小时左右,再同其它药物一起熬一小时,分5-6次温服。

真武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

真武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

真武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真武汤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症候群,临床以大量蛋白尿 ( 24 h 尿蛋白定量在 3.5 g 以上)、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在 30 g/L 以下)、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 属中医学“水肿”范畴。

本病病理类型繁多、复杂,迁延难愈、反复发作,西医多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此类药物在大剂量长时间服用后副作用多。

中医治疗本病时,强调本病属正虚邪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以水湿、痰瘀为标。

治疗以温补之法,佐以化浊积之功,调理脾肾功能。

笔者采用济生肾气汤加减治疗,从而增加肾脏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临床效果明显,现将治疗本病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范畴,历代医家认为脾肺肾三脏受损,水湿内停是其主要病机。

通过大量病例的临床观察,本病主要病机重在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痰、瘀为标。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

长期丢失尿蛋白,当责之于“肾气不足,精关不固,闭藏失职,精气外泄”。

就其水肿的原因,主要是肺、脾、肾功能失职,肺不能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脾虚不能制水,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无所化、所制、所主则泛溢全身,而成水肿、胸水和腹水。

至于低蛋白血症,则由于脾虚运化不力,肾虚髓不造血,气血精微乏源,加之脾虚统摄失职,精微物质漏泄严重而然。

而高脂血症则是由于脾虚痰湿壅滞,气之推动无力不及而血滞成瘀,痰湿瘀郁即成脂肪,脂肪壅积脏腑血脉而成高脂血症。

《景岳全书·肿胀》言:“水肿证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脾补肾,此正法也。

”由此可见,调补脾肾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基本大法,兼之水、湿、痰、瘀的消除。

2、辨病思路肾病综合征以水肿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虚实并作,兼夹迭出,累及多脏为特点,大凡中医对肾病综合征之水肿辨证病位有肺、脾、肾三脏之说,孰为主,孰为辅分阶段而主之。

中医大师真武汤临床实战经验

中医大师真武汤临床实战经验

中医大师真武汤临床实战经验一、真武汤简介:【方药】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各9克)白朮二两(6克)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克)【煎服】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二次温服)。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8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316).【解说】本证为脾肾阳衰,水气内停。

盖水为至阴,须赖肺、脾、肾诸脏气化以行之。

而阳虚失于气化之候,大抵与脾、肾最为相关,以其水之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故也。

脾阳虚,湿积而为水;肾阳虚,聚水从其类。

终至水寒之邪由下而上,由内至外,浩浩乎泛滥成灾,或上凌于心而悸,或上射于肺而喘,或上攻于胃而呕,或上犯清窍而眩,或外溢肌肤而肿,或蓄于膀胱而小便不利。

治疗之法:一要温补肾阳;二须利其水邪。

用真武汤扶阳消阴,驱寒镇水。

方中附子辛热下温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朮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佐附子以助阳,是主水之中而又有散寒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朮以健脾,是制水之中而有利水外出之功。

妙义在于芍药,一举数用:一可敛阴和营;二可制附子之刚燥;三可利尿去水,《神农本草经》云:芍药能“利小便,,而有行阴利水之功。

本方临床运用广泛'凡阳虚水停之病证,皆可应用。

伤寒论中用真武汤的有两条论述: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上述两条反映出真武汤的方证,于心肝脾肺肾五脏都有临床的征象。

我(陈潮祖)用于临床又有补充,总共有:见于本脏;滞留体表;脾肾同病,升降失调;壅滞肝经;水气凌心;水泛高原;上干清阳,壅阻七窍;气化不行,湿滞经脉;共8大类,共42个征象。

浅谈真武汤临床运用体会与举偶

浅谈真武汤临床运用体会与举偶

浅谈真武汤临床运用体会与举偶发表时间:2016-07-14T16:25:04.5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作者:李勇兵[导读] 真武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治水神方,由附子.生姜.白术.白芍.茯苓五位药组成。

四川省仁寿县彰加中心卫生院 620595关键词:真武汤体会与举偶真武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治水神方,由附子.生姜.白术.白芍.茯苓五位药组成。

功效温阳化气利水,常用治疗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方剂。

因阳虚不能化气,以致水湿停蓄,法当温阳以助气化,调五脏以复功能,利水道以疏壅滞,令已虚阳气得温,已乱功能正常,已滞的水水湿得行。

古本方用辛热附子以复肾脏化气行水功能,肾命阳气功能旺盛,则气化行矣!附子温询少阴之阳,虽能蒸腾气化,若脾输机不运,肺宣降失常,肝疏泄失职,则水湿仍会为殃。

故用生姜温胃散水,白术健脾除湿,脾运得键,水湿自去,生姜又可辛开肺气,启上闸开水源;配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水道使水从小便去,则水源开而水道通,而用白芍有利小便,增强茯苓利水之功,《本经》中早有利小便记载,有通顺血脉,解除经遂挛急作用,用此调理肝的疏泄,解肝经精髓痉挛以开水液下行去路,特别指出白芍在《伤寒论》注释中均有恶姜附之燥,用此以制姜附之燥,而本方主以取燥升阳化湿,何以用白芍监制?而四逆.理中方中无水湿患而不用,古此举作用是利水解痉破阴结,开沟引水。

所以此方主药固属附子,若无白术·生姜·白芍协调五脏,茯苓祛其积水,也不能成为治水神方。

所以此方治疗水邪为患而不强调利水药,主要通过调节脾肾生理功能,五脏协同配合,以三焦为通路,水液恢复正常输泄,达到治疗目的,充分体现治病求本的精神。

临床实践体会到:本方应用不仅限于内科,也可广泛应用于各科五系病变,证象为水液失调紊乱,出入失常,升降紊乱,津液壅滞,舌象有舌体淡胖,舌苔白滑属阳气虚损引起,无论证象见于何脏,均可应用。

陈潮祖真武汤应用经验

陈潮祖真武汤应用经验

陈潮祖真武汤应用经验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

其所体现的治法是温阳化气法。

仲景以本方治疗阳虚误汗所致的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等症,范围尚较小,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中又不断扩展,吾师发挥尤多。

因为在研究本方时,他从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精立说,辨析病机,归纳治要,举述历代医家和他自己运用本方时的创造性发展,共四十余证,且多为疑、难、顽、怪之疾,剖析方证病理:吾师综古今之要,将本方适应证候归纳为: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而导致的多种病症。

见于本脏者:其人小便不利,或不通,或阴囊潮湿,或蓄水为疝,或带下清稀,或经淡如水,或遗精滑泄,或阳痿不举,或体渐肥胖。

滞留体表者:肢体酸软、怯冷、重着、疼痛、浮肿;或阳气不足,表卫不固,体常自汗;或过汗亡阳;或易于感冒;或风丹瘾疹。

升降失调者:腹满,腹痛,呕吐,泄泻,便秘。

壅滞肝经者:胁肋胀痛者,头目眩晕,筋惕肉润,肢体痿废,呃逆。

水气凌心者:胸痹疼痛,心悸、怔仲,精神异常。

水泛高原者:或喘或咳。

上阻清窍者:头部昏、胀、重、痛,头发脱落,记忆减退;或鼻塞流涕,或喷嚏不止,或视物昏花,或牙龈肿痛。

湿滞经脉者:声音嘶哑,或咽中如有物阻。

舌体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无定体。

他以自己的丰富临床经验为根据,肯定地指出,上列8个类型42种征象都可使用本方,并无主症可言。

少阴阳虚,水液失调,是所有征象的共同病理本质。

舌体淡胖有齿痕,舌苔白滑,是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的重要辨证依据。

水液从体外摄取以后,经食道下人胃肠,并由胃肠吸收,上输于肺,再经肺气宣降,使津液敷布于体表,下输于肾系。

但水液能在体内升降出入,运行不息,却赖肾阳将水津蒸化为气,才能循三焦到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表现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正常状态。

由此可知,水津能在体内升降出入,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需五脏的协同配合,一需少阳三焦为其通路。

少阴阳虚,可见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精四类病变。

真武汤加减运用体会

真武汤加减运用体会

真武汤加减运用体会真武汤又名玄武汤,玄武乃龟蛇合体,镇北方,为水神。

该方出自《伤寒论》,原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兼太阳病而设。

方由炮附子、茯苓、芍药、生姜、白术五药组成,具有温脾肾之阳,化气行水之功。

陈老潮祖研究认为,真武汤方无主证可言;少阴阳虚,水液失调,却是所有证象的基本病理;舌体淡胖有齿痕,舌苔白滑,则是确定诸证为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的辨证依据。

少阴阳虚,可见阳虚不能化气,阳虚不能化血,阳虚不能化津,阳虚不能化精四类病变。

吾读研期间有幸跟随陈老侍诊,略有心得,现试谈近年临床运用真武汤体会,望同道指正。

一、眩晕孟某仙,女,62岁,2017年12月15日初诊。

因受凉后第二天起床时突感天旋地转,不敢睁眼,睁眼则加重,伴恶心欲呕,头昏沉重,语声低怯,气短乏力,手足冰冷,舌淡胖有齿印苔白稍厚腻水,脉沉紧,尺凹无力。

诊为脾肾阳虚,湿浊蒙蔽清窍导致眩晕,投真武汤加味。

药用制附片15g、白术20g、白芍20g、茯苓30g、泽泻20g、桂枝10g、法夏10g、生姜拇指大一枚,3剂,水煎服。

服1剂后已可自行下床活动,续服2剂而病愈。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古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

眩晕一证多责之于痰于虚,阳虚水泛停为饮为痰。

脾肾阳虚,无力温化水湿,湿聚不运,湿浊清阳不升,元阳不充脑失养,故致眩晕。

药用附子温肾助阳以复化气利水之功;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导水下行;半夏燥湿化饮,降水逆;生姜暖脾开肺解表散水湿;白芍调肝以疏泄少阳三焦经遂,合温肝脾桂枝调和营卫。

诸药合力,温阳化气,水湿利,清阳升,浊阴降,眩晕自止。

二、口干黄某林,男,56岁,2016年8月28日初诊。

半年来口干多饮,饮不解渴,余无不适。

舌淡红少齿印苔白薄水,脉沉小紧。

诊为阳不化气,投真武汤合五苓散。

药用制附片10g,白术20g,白芍20g,茯苓20g,泽泻20g,桂枝10g,猪苓20g,生姜拇指大一枚。

5剂,水煎服。

9月4日来诉,口干依旧。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I导读:真武汤是仲景的经典名方,也是一直用在临床上的常用方。

本文作者对运用于真武汤于临床中颇有心得,大家不妨来共同学习一下。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三两、白术二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附子一枚组成,主治少阴阳衰水气为患,为温阳化气利水的代表方剂。

盖水之所制在脾、所主在肾。

少阴肾寒不能化气行水,寒水反而侮脾,致脾肾阳衰、寒水内停。

真武汤证之寒水为患,以肾阳虚为主,故利水当先温肾。

笔者临床运用真武汤治疗咳喘、前列腺炎、肾炎、尿毒症、奔豚气、失眠、盗汗等症获得良好疗效。

1病例举隅1 治疗咳喘案:患者,女性, 62 岁, 2013 年 12 月来诊,咳喘 10 余年,秋冬尤甚,20 d 前因受寒致病情加重,咳逆喘息、不能平卧、痰多色白、胸膈满闷、颜面浮肿、形弱畏寒、胃不思纳,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此乃年老久咳、阳虚体衰、寒饮不化所致,给以真武汤加减:制附片15 g、白术 12 g、茯苓 12 g、干姜 12 g、炙麻黄 10 g、炒紫苏子 15 g、甘草 10 g、白芥子 10 g,1 剂/d,水煎服。

服药 5 剂后,咳喘减、浮肿消。

续守前方加法半夏 12 g、陈皮 10 g,服 12 剂而愈。

按语真武汤温阳利水,常用于少阴阳虚水泛证,本例患者虽以咳喘为主,实由脾肾阳虚、温化失职、水饮内停、上渍脾肺所致。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给予真武汤温阳化饮、湿祛饮蠲,则气降痰消,咳喘自止。

2尿毒症案:患者,女性,61 岁。

2011 年 10 月 27 日入院。

慢性肾炎病史 20 余年,浮肿反复发作,近因突然咯血入院。

经抗感染、止血治疗后,咯血止。

症见面目浮肿、尿短少、恶心、头晕,精神萎靡、腰痛腿软、烦躁、便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尿蛋白(++),血肌酐420 μmol/L、尿素氮23.1 mmol/LL。

证属脾肾阳虚、寒湿郁热,以温肾健脾化湿,佐以降浊泻热,真武汤加味:制附子 12 g、白芍 12 g、茯苓 15 g、白术 12 g、生姜 8 g、猪苓 12 g、法半夏 10 g、生大黄 5 g,1 剂/d,水煎服。

陈潮祖老师真武汤临症经验

陈潮祖老师真武汤临症经验

陈潮祖老师真武汤临症经验20 世纪8O年代初,我有幸在成都中医学院聆听陈潮祖老师讲课,至今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仍在我耳边萦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真武汤的临床应用是那样的自如,游刃有余,使我受益匪浅。

现将其方应用粗略整理,以供同道参考。

《伤寒论》云:“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

其人乃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嘴动,振振欲霹地者,真武汤主之。

”“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痢,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由茯苓 15g,芍药 9g,白术 9g,生姜9g,附子 15g 组成。

主要用于( 1) 少阴阳虚,水气内停,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咳,或呕,或下痢,或肢体浮肿,舌体胖,有齿痕,苔白滑,不欲饮,脉沉细者。

(2) 外感表证,发汗太过,阳气大虚,水气内动,心悸,头眩,身啁动,震颤欲倒地,舌脉如前者。

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应用,体会到本方的特点是:是根据人体水液代谢的正常生理和发病病机以及将治法和方药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如陈潮祖老师所分析的那样,真武汤所治诸证,其机理都是由于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停三焦为患。

三焦为人身之水道,下出肾系,上连于肺,外达腠理,内及肠胃,皆与三焦相联。

今因肾中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以致决渎不行,小便不利,水液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于是水寒凝结于里而腹痛;外滞于肢体而四肢沉重疼痛,甚至水肿;上干清阳则眩;凌于心则悸;内犯脾胃,脾不治水则呕吐、腹泻。

若外感表证,发汗太过,阳气大虚,不能温煦经脉,故身瞩动,震颤欲倒地。

这些症状的产生,与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直接相关。

舌体胖大、脉沉细是水湿停蓄体内的反映,也是辨证的依据。

真武汤为治少阴阳虚、水邪为患的有效名方。

亦不限于脾肾疾病,对于肺心脾肾各脏病变,只要符合阳虚水泛机理,即可应用。

故上述见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真武汤之临床运用

真武汤之临床运用

治疗经前期紧 张综合征
服用真武汤加减,可缓 解乳房胀痛、头痛、水 肿等症状,减轻痛经症状,减轻患者 痛苦
THANKS
真武汤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及效果
缓解症状
真武汤可有效缓解咳嗽、咳痰、 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
改善肺功能
真武汤可改善肺功能指标,如 FEV1、FVC等,对呼吸道疾病的 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调节免疫
真武汤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 ,可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率。
真武汤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1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真武汤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反 应、增强肺功能等机制,用于治疗COPD。
支气管哮喘(BA)
真武汤可调节机体免疫,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修复气道损伤,对BA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3
急性呼吸道感染
真武汤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急性呼吸道感染 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克罗恩病
真武汤可辅助治疗克罗恩病,调节肠道菌群失衡 ,缓解腹泻、便血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
真武汤加减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促进胃 动力,改善腹胀、腹痛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
真武汤可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调节肠道免疫 功能,促进肠道黏膜修复。
05
真武汤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运用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04
真武汤在消化内科的临床运用
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真武汤能够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 、腹痛等症状。
肠道菌群失衡
真武汤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肠道免 疫力。
营养不良
真武汤能够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 。

运用真武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体会

运用真武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体会

真武汤是传统中医药中的一种经典方剂,据说它有很好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

作为一名中医师,我在临床中使用真武汤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深有体会。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共享我的临床体会,并探讨真武汤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

1. 真武汤的起源及成分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真武汤的起源及成分。

真武汤最早见于《金匮要略》,是由当时的名医张仲景所创。

其成分主要包括黄芩、半夏、干姜、甘草、人参等中草药。

这些草药中包含了多种有效成分,对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2. 真武汤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真武汤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非常显著。

其中的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除烦的作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半夏和干姜的功效也能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症状,使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得以恢复。

3. 真武汤的临床价值我深刻体会到,真武汤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临床价值。

与西药相比,真武汤通过草药的温和性质和多成分的共同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实际治疗中,我发现不少患者在服用真武汤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体检结果也出现了明显改善。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真武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对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温和、多效的特点使得它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我个人对真武汤的临床效果深信不疑,也建议更多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尝试中医治疗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回顾通过对真武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体会,我对它的惊人疗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真武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在当今的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

我相信,随着对真武汤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它在治疗高血压病的道路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语通过本文的讨论,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武汤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关注并深入研究真武汤,以使其更好地造福患者,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真武汤是传统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五味子、当归、白芍、川芎和郁金组成。

根据中医理论,真武汤主要用于调补心脏气血,安抚神经系统,治疗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失调、神经衰弱等症状。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亲眼见证了真武汤的疗效,也体会到了它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首先,真武汤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失调的症状。

我曾经接诊了一位男性患者,他有着明显的心脏负荷过重的症状,如心悸、气短和胸闷等。

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真武汤后,明显感觉到心悸减轻,呼吸更加顺畅。

同时,他的心电图结果也显示出心脏功能有所改善。

这使我深信真武汤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其次,真武汤对神经衰弱的患者具有安抚和缓解作用。

我遇到过一位女性患者,她之前因过度劳累和情绪压力导致神经衰弱的症状加重,如焦虑、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我给予她真武汤的治疗,她在短时间内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好转。

她的焦虑情绪减轻,睡眠质量显著改善,逐渐恢复了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状态。

这让我更加坚信真武汤对于调节神经功能的重要性。

此外,真武汤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真武汤的使用很少出现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在服用真武汤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和呕吐等。

相反,他们普遍感到精神焕发,疲劳感减轻,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使得真武汤成为了我治疗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的首选方剂。

总的来说,真武汤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它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失调和调节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真武汤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尤其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时,需遵循中医药的原则,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真武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统中医方剂,其应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的患者。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以更好地发挥真武汤的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真武汤加味治疗喘证124例体会

真武汤加味治疗喘证124例体会

真武汤加味治疗喘证124例体会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喘证,观察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的喘证患者124例,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上述的喘证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法将患者前后治疗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喘证治愈者56例,占总体的45%,治疗效果明显者64例,占总体的52%,没有明显效果者4例,占总体的3%。

结论真武汤加味能有效地治疗喘证,减轻患者病情。

标签:喘证真武汤加味中医1 前言我国的喘证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该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喘证是一种常见的哮喘类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痰多鼻塞、声音嘶哑、四肢无力、呼吸急促。

喘证患者的肺部胸片的纹理紊乱,代谢功能减弱,给患者正常的生命活动造成很大的干扰。

喘证在西方医学中又被称为支气管急症,它导致患者气虚、阴阳失调,引起肺部支气管部位受损。

喘证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治疗喘证患者时,常采用以气补气、以血补血的中医药理,宣上温下,肺肾同治,达到治标治本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使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对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喘证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交流治疗中的体会。

2 资料和方法2.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的喘证患者124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70例。

患者年龄在34岁到44岁之间的有16例在45例到60岁之间的有38例,60岁以上的70例。

患者的病症表现为:痰多咳喘、头晕虚汗、四肢浮肿、呼吸急促、惧热畏寒,出现支气管炎症。

2.2 治疗方法采取真武汤加味对患者进行治疗。

主要成分:附片50g,茯苓15g,白芍药、白术、生姜、杏仁、百部、款冬花、紫菀各20g,麻黄、五味子各10g,选取甘草59g。

痰多虚汗的患者要的药物中另外加入少量白前和陈皮,化痰利气,减轻患者的症状。

心悸呼吸急促患者的药物要另外加入五苓散,增强患者对水分的吸收,防止患者出现脱水症状。

秘传:实战运用真武汤的加减变化之妙!

秘传:实战运用真武汤的加减变化之妙!

秘传:实战运用真武汤的加减变化之妙!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本人有一个初步设想,欲挑选临床的常用50首经方来讲解,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

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中医的学习并不难,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坚决反对神话中医!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经方学苑>姊妹号<杏林明医>正式开通,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每天一期,助力中医人的成长!)1知识储备[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84)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316)[组成与用法]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半斤。

2方证真武汤,载于《伤寒论>》的太阳、少阴两篇,最早称为玄武汤。

现代药理作用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利尿、健胃、镇痛等,因此,临床应用颇广,故又有少阴的葛根汤之称。

本方辨证要点有:(1)自觉症状有四肢与腰部怕冷,极易疲劳、倦息、下利,伴有动悸和眩晕,或腹痛。

(2)他觉症状有腹部膨满,但按之柔软,或腹部有振水音,手足发凉,或浮肿,脉沉微。

3疾病谱1.内科病用于流行性感冒时,主要为老人或阳虚之体的流感,以少阴病的形式发病,表现为体温虽高,但无热感、恶寒,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下利。

真武汤治疗水气病的临床体会

真武汤治疗水气病的临床体会

真武汤治疗水气病的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1-07-21T15:09:39.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何长柏[导读] 在于一阴的厥阴呢,必加于温养扶助之味,在于二阴呢,大多坎水呈实,先开导其二便之闭,在畅阳之气势。

何长柏(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妇幼保健所〈内蒙赤峰市元宝山区云杉路小区宝山中医院〉 024076)【中图分类号】R22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377-02真武汤是镇摄元阳的一首名方,所谓元气中的阳者,是一身阳的根本之气,所以当病人久病不已时,当务求之于元阳之气,尤其是求之于元阳,因为元阳者,本能之阳。

气者,是由元阳的运动所产生的动力之气,秉赋于先天,与身俱来,受养于后天水的精卫之气,内经上称为天癸之气,此气一旦生成,即随着人的生命历程而生长壮老已的,生活中培养此阳气者,是养的吾生身的立命之根本,我们道与佛并儒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养生息,从身心的生理之体,升华为精神之用,皆是为固本与复元为长养之气。

真武汤是镇摄元阳之气的,此元阳之气是潜敛与收藏的,此阳是藏在生命的最深层的,按内经所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孔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也就是说,元阳之气的不但的显露出来,那么君相之火及龙雷之火呢,就不会发挥其阳火的功能了。

同时这个元阳之气不能收敛与潜藏的话,人的生命也就处于残灯与败烛之燃了,日与月就不会更替,阴与阳就不会和谐,水与火就不会交济,坎与离不能互卦,精与神不能互用,阳气因为郁滞而茂盛为欲脱的状态,那么地气呢,因为闭塞而混浊充满,阴与阳因为元阳之气不能潜藏而水阴精血失温失养,且坎卦者,上水阴,下精血,中阳火,此一点生命之火,张景岳先生称为大宝之火,此火不能潜藏之时,而致真武汤病症的出现。

伤寒论在太阳病中有:发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僻地的者,真武汤主之,此因为汗而伤及元阳之气,仍发热者,此元阳之气未虚衰是也,论中又曰: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乃是阴寒过阳而直入少阴,那么少阴病呢,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此为有水气者,此乃阴寒内盛,坎虚呈实是也。

刘渡舟先生使用真武汤经验总结

刘渡舟先生使用真武汤经验总结

刘渡舟先生使用真武汤经验总结(一)刘渡舟先生用真武汤的思路与手法1.关于方证辨识刘渡舟先生认为,真武汤所治水证的特点是,证中既出现了阴寒内盛的附子证,又出现了水气内停的水证。

附子证的特征性表现有脉沉(或沉微,或沉细),恶寒,背寒,四肢冷等。

水证的特征性表现有舌胖大,苔水滑,小便不利等。

在明确附子证与停水证后,就真武汤证而言,还要辨识本方证的以下主证。

第一是“四肢沉重”。

第316条有“四肢沉重疼痛”一症,刘渡舟先生认为,如果仅仅少阴有寒,那么四肢只是疼痛而不会沉重,要是沉重而疼痛,沉重在前,沉重为主者,就不只是寒凝,而是还有停水。

因此,临床上但见腿沉,或四肢沉,或全身沉重者,就首先考虑真武汤证。

第二是“水肿”。

仲景真武汤两条均没有提水肿,而刘渡舟先生认为,真武汤证“小便不利”提示有水肿,水肿是辨识真武汤证的重要指征,尤其是下肢肿,包括心性水肿、肾性水肿等。

临床上凡见水肿而有四肢沉、脉沉少阴阳虚寒盛的附子证者辄用真武汤。

第三是“小便不利”。

第316条有“小便不利”,这是水气不行的特征性表现。

临床上凡是小便不利而见附子证者,刘渡舟先生则用真武汤。

第四是“肌肉跳动或振颤”。

第82条有“身瞤动”一症,凡是肌肉跳动、振颤或肢体颤动者,刘渡舟先生多从阳虚停水考虑,用真武汤。

第五是“头眩”“振振欲擗地”。

第82条有“头眩”“振振欲擗地”。

头眩指头眩晕,“振振欲擗地”,指站立不稳,欲倒,也包括头重脚轻,腿软等。

临证但见头眩晕、站立不稳、头重脚轻,或腿软者,刘渡舟先生多辨为真武汤证。

第六是“心下悸”。

第82条有心下悸,刘渡舟先生认为,此既指心悸,也指心下胃院动悸,这是阳虚水气上冲的表现。

因此,凡是心悸、心慌,或胃脘动悸者,刘渡舟先生则从阳虚水气冲逆考虑,用真武汤。

2.关于同类方证的鉴别第一、真武汤证与四逆汤、白通汤证:太阳和少阴为表里,如少阴阳虚寒盛,一般会是四逆汤证,或者是附子汤证,如果不但有寒,而且还有停水,突出的症状就是小便不利和四肢沉重,这是水邪的特征性表现,这时应该祛寒、扶阳、利水,用真武汤。

真武汤之临床运用

真武汤之临床运用
真武汤中的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有效控制感染。
要点三
VS
患者男性,65岁,诊断为COPD多年,使用真武汤加减治疗3个月后,患者咳嗽、气喘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检查发现FEV1/FVC由原来的54%升至70%,效果显著。
病例二
患者女性,43岁,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使用真武汤加减治疗1年后,患者咳嗽、气喘症状消失,再次激发试验为阴性,效果持久。
胃溃疡
慢性胃炎
结肠炎
真武汤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运用
05
1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2
3
真武汤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肺功能等机制,用于治疗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真武汤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气道重塑等机制,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A)
病例一
真武汤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真武汤在妇产科的临床运用
06
妇产科疾病多与肾、脾有关,肾主骨生髓,藏精,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真武汤可振奋肾阳、温脾阳,可改善生殖系统功能
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有良好疗效
对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也有一定疗效
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缓解症状
01
真武汤能够缓解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多种症状,如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真武汤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及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
02
真武汤能够改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预防复发
03
真武汤还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有效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复发。

理中真武:实战运用理中汤真武汤加减变化之妙!

理中真武:实战运用理中汤真武汤加减变化之妙!

理中真武:实战运用理中汤真武汤加减变化之妙!新撰理中类方歌括理中参草干姜术,三两丸汤啜粥捂。

脐冲腹满术当去,吐多姜三亦去术,脐筑加桂四两治,熟附一枚腹满除,利多留术君须记,渴饮术至四两五,腹痛人参应大剂,寒者干姜亦此数,悸增苓二八变布,丸递皆为腹热筹。

真武苓芍术附姜,附一术二余药三,附子参二苓芍修,附二术四寒痛灸,尿短肢重欲擗地,温渗水气北方候。

四变咳首溲利呕,味半升一姜辛投,溲多耗津去茯苓,利下去芍姜二守,呕去炮附加生姜,八两四药水阳谋。

桂附三五去芍药,甘附二四术缓图,骨节疼烦难转侧,桂草四二风湿逐。

桂附去桂加术四,二法一方二便主。

芍甘附三一虚故,苓桂四三二甘术。

桂枝人参表里顾,桂草四两桂后入。

理中用术不离土,姜桂附参芍草茯。

歌括心解理中参草干姜术,三两丸汤啜粥捂。

理中丸、汤应用颇广,非只治疗寒性“霍乱”,和大病后余之胃寒。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将此方的应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曰“人身上下左右俱病。

不治上下左右,只治中气……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此方,运轴行轮之法”,可参考之。

这里只是从方的角度,提出以下四点注意。

一为剂量,3两。

做汤服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丸服用,这里提供了一种现在并不常用的服用方法:以沸汤融化丸药,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这种服法结合了汤药见效快的优点和丸药使用方便的优势,而且加量容易,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服药方式。

二为可丸可汤,急则用汤,缓则用丸。

三为饮热粥,桂枝汤之啜热粥,是助正气,促药力使邪外散之意;此处饮热粥,意在温内,使“腹热”。

四为捂,在表证方剂中捂为“温覆”,此处为“勿发揭衣被”,做法一致。

脐冲腹满术当去,吐多姜三亦去术,脐筑加桂四两治,熟附一枚腹满除,利多留术君须记,渴饮术至四两五。

此六句讲的都是关于术的问题,有去术三变,留术、增术各一法。

术的药用问题会有另文详述。

此处只是就理中汤方用术之法作一分析,吐多去术有人认为是因术有发越之势,脐、腹症状去术因为术不治下焦。

经方发挥——真武汤(转载)

经方发挥——真武汤(转载)

经方发挥——真武汤(转载)真武汤是张仲景用以治疗阳虚不能化水所引起的湿聚水肿病证,为温阳化水之剂,由附子、白芍、白术、生姜、茯苓共五味药组成。

本方是为历代医家用以治疗由肾阳虚衰而造成阴水的代表方剂。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阳以祛寒邪。

张元素说:“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

湿药少加之引经。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生姜温散水气,助茯苓、白术以利水。

汤本求真氏云:“生姜主治由水毒之上逆。

此药下降水毒,兼有利尿作用。

”《本草备要》载:“生姜辛温能消水气。

”附子、白术、茯苓、生姜合用,具有明显的温脾肾之阳,行水、利湿、消水肿的作用。

白芍能和营敛阴。

《伤寒论正义》曰:“逐水气之剂,未有如芍药者。

”又《别录》载:“白芍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散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

”白芍配合于上药之中,既可避免姜、附干燥之副作用,又能加强利水作用。

本方前贤应用范围:1、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肤体浮肿。

2、脾肾阳虚,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腹痛,下利。

3、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心原性水肿等,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者。

4、水饮与里寒合而咳嗽。

5、损伤大量汗液后,引起的肢体震战。

不论何种原因的水肿,只要发展到肾阳虚衰,阳虚不能化水的阶段,在治疗方面必须是以温阳为主,兼利水湿,阳盛则水行。

如果置阳虚于不顾,单纯用利水之剂,以求一时之效,愈利肾气愈伤,对病不但无益,而且造成不良后果。

古人治疗水肿有四大法则,即:“开鬼门,洁净府,实脾土,温肾阳。

”用真武汤治疗阳虚水肿,即温肾阳之大法也。

一、水肿(属肾阳虚者)肾阳虚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心、肝疾患等病的后期。

证见水肿不消、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舌质胖淡,苔薄白、脉迟细等一派虚寒脉证。

此为病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气,致三焦气化不行,水湿潴留,不能排出,当是之时如用峻烈的利尿逐水剂,不唯无效,反而可挫伤肾气,促使病情恶化。

应用真武汤治疗皮肤病的体会

应用真武汤治疗皮肤病的体会

应用真武汤治疗皮肤病的体会摘要: 目的: 总结真武汤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用真武汤治疗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等皮肤病。

结果: 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皮肤病临床效果显著。

结论: 真武汤治疗皮肤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硬皮病;真武汤《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罗东旭认为: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内外皆虚寒之病也。

[2]临床皮肤病患者中阴虚寒症常可见之。

现介绍真武汤治疗皮肤病的体会如下:1、过敏性紫癜女,9岁,2013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淡色瘀点2个月。

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下肢红色瘀点,不痒,皮疹逐渐增多。

活动劳累后加重。

膝关节及腹部疼痛。

当地医院以“过敏性紫癜”给予强的松、维生素C及西可韦治疗,有所好转,为进一步治疗,今日来我院。

现患者双下肢淡红色瘀点,如针尖至米粒大小,压之不褪色,以小腿为重,不痒。

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LT278×10g/L,WBC9×109/L,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大便潜血阳性,全身伴有面色淡白,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纳差腹胀,小便频大便溏,舌质淡紫薄白苔,边有齿痕,脉沉细弱。

辩证:少阴湿瘀。

治则:温阳化瘀,双补脾肾。

处方:丹皮15 g,赤芍10 g,牛膝15 g,苍术10 g,茯苓15 g,桂枝15 g,灸甘草10 g,干姜炭10 g,制附子15 g(先),桃仁10g。

日一剂,水煎服。

守方加减治疗1月余,皮损全消。

按:过敏性紫癜古有“斑毒”、“葡萄疫”之称。

属于血证范畴。

多数医家从热、瘀立论,治疗此病多以清热凉血为先。

但临证中,患者不乏虚寒之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 痕 ,苔 白滑 ,脉 沉 数 弱 。胸 片 示 双 下 肺 炎 , 彩超 示 心 功 能
药得 附子辛温 ,阴柔养血而不寒;附子得芍 药之微寒 ,辛温
回 阳而 不 燥 ,二 者 相 伍 ,刚 柔 相 济 。诸 药 合 之温 肾 阳 以消 阴 翳,利水道 以去水邪 ,为温肾散寒 ,健脾利 水之剂 。下面取
不全、左心室扩大 ,血 常规未见异常 ,予真武汤合三仁汤加 减。疏方:炮 附子2 克、生姜3 克 、茯苓5 、 白芍 1 克、白 O O 0 O 术3 、杏仁 1 克 、 白蔻仁 1 克、薏 苡仁3 克、厚朴 l 克 、 O 0 O O 0 半夏 l克 、通 草1 。二诊 :服 药2 0 O 剂,见效 ,病人小便量增 多 ,全身微汗, 自觉很舒适 ,可进食少量半流食,无头痛恶 寒、发热,咳喘减 轻,仍有眩晕 。处方:炮附子3 克、茯苓 O 5 、 白芍2 、生姜3 、 白术3 、干姜3 、细辛1 。三诊 :前 O 0 0 0 O 0
主水无权 ,则水饮 内停,泛滥成灾,所 谓阴盛则水动 。张景
岳 云 : “ 之 与 气 ,虽 为 同 类 ,但 阳 旺 则气 化 而 水 即为 精 ; 水
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 。故凡病水者,本 即身 中之血气 , 其为邪为正总在化与不化耳。”真武汤方中用附子辛热以壮 肾 阳 ,补 命 门之 火 , 阳生 火 壮 则散 寒 行 水 ,气 化 之力 益 彰 。“ 本
崔 文勇
吉林省延 吉市延边朝医医 院住 院内科 ,吉林 延吉 13 0 300
【 摘 要】真武汤乃温阳利水之方 ,临床上加减运用得 当,可治诸多危重疑难重症 。笔者举二则验案 ,结合 “ 伤寒论”条文加 以说 明。 【 关键词】桂枝汤 ;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 8 . 256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 5 7(0 0 2 19 2 0 7 8 1 2 1 )2 - 0 -
3 1 1 2 L 白 细 胞 3 0 0 0 9 L 血 小 板 8 × 1 / . × 0 1/ 、 . X i 1 / 、 O O9
仍喘促,脉弱。处方:炮 附子2 克 、红参2 、干姜2 、 白术 O 0 O 3 克 、茯 苓3 克 、白芍2 克 。四诊 :又服5 ,双下肢水肿 O O 0 剂 全部消退 ,一般活动时无喘促 ,脉象 略有力 。此后用理中丸
草 正义 载 附 子 “ 性 散 走 , 为 通 行 十 二 经 纯 阳 之 要 药 , 记 其 外 则 达 皮 毛 而 除 表 寒 ,里 则 达 下 元 而温 痼 冷 ,彻 内彻 外 ,凡 三焦经络 ,诸脏诸腑 ,果有真寒,无不了治。”白术苦温健
则为咳;冲逆 于胃,胃失和 降而为呕 。由于肾阳衰微 ,阴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盛 为本 ,气 化 失职 ,水 寒 泛 溢 为 标 ,故 治用 真武 汤 温 阳化
气利 水 。
2 冠 心 病 、 心 衰 ,肺 炎 邵某 某 ,女,7 岁 ,既往有 “ 2 冠心病 、心力衰 竭 ”病 史 ,长 期 服 用 依那 普 利 、 利 尿 剂 维 持 。 8 中 旬 天 气 闷 热 , 月
脾燥湿 ,脾健湿行则水气消散,茯苓淡渗利水 ,使水邪从下 焦而去 。茯苓佐 白术 ,健脾利湿,导水下行 ,于制水之 中有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临 床 研 究
C i ia  ̄ rh l c lRc n c
1 9・ O
C ieeJ u n lo h o dcn n t n p a may hn s o r a fEt n me iiea d E h o h r c
真 武 汤 加 减 临 床 运 用 心 得
方 服 3 ,双 下 肢 水 肿 明 显 减 轻 , 无 咳 嗽 、 眩 晕 ,但 活 动 时 剂
笔者二则验案加 以具体分析 。 1 肝硬化腹水 、胸水伴肺炎 廉某 某 ,男,6 岁 ,既往有 “ 尿病 , 乙型肝 炎后肝 8 糖 硬 化 ”病史 。2 月前始 乏力、食欲减退 ,逐渐腹部胀大 , 个 发 热 ,在 市 某 西 医 院诊 断 为 “ 乙型 肝 炎 后 肝 硬 化 、胸 水 伴 肺 炎”,血糖控制 良好 。住 院后抗炎 、利尿、输 白蛋 白、保肝 等治疗 无效 ,精神不振 、纳差 、卧床不起、咳嗽,只能进少 量流食 ,小便不利 、眩晕而转至我 院。刻诊 :面咣 白浮肿 , 腹大如鼓,脾大 ,四肢沉重疼痛 ,心悸 ,呕吐清水,腹痛 , 舌质 暗淡 、舌 体胖大 、苔薄 白,脉 沉弱 ,血常规 示红细胞
真 武 汤 乃温 阳利 水 之 方 , 肾为 水 脏 , 主气 化 , 司开 合 , 水之运化 ,皆靠 肾阳作用 以完成。若。 肾阳虚弱 ,气化失职 ,
邪 气将入 ,水寒 凝滞 于腹 ,则见腹痛 ;水寒之 气浸淫 于四
肢 ,经 气 运 行 不 畅 , 则 四 肢 沉 重 疼 痛 ; 阳 虚 寒 盛 ,气 化 不 行 , 则 小便 不 利 。诸 症 的 出现 都 是 水 寒 之 邪 作 崇 ,故 称 “ 此 为 有 水气 ” 。水 邪 为患 ,变 动 不 测 , 可 随 气机 升 降而 侵 犯 其 它脏 腑 , 故其 或然 证 最 多 。若 水 寒 之 邪 阻 塞气 机 ,上 泛 于 肺
利 水 之 权 。生 姜 辛 温 宣 散 ,合 胃生 阳 , 佐 附 子温 阳化 气 而 行 水 ,于 主 水 之 中寓 散 水 之 意 。芍 药 酸 寒 可 固 护其 阴 ,又 可 制 附子 刚 燥 之 性 , 以防 其 真 阴耗 竭 。 芍 药 、 附 子二 药 相 配 ,芍
食冰镇 西瓜后 ,头痛 发热 、身重疼痛 、胸 闷不饥 、午后身 热, 自服 感冒药后未愈 ,而 出现咳嗽 、喘促、头 目眩晕 、小 便 不 利 、双 下 肢水 肿 。刻 诊 :面 色 淡 白、 浮 肿 ,舌 体淡 胖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