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奇招焉何无奇效

合集下载

对话易中天:倡廉要靠好人,反腐更得靠别的

对话易中天:倡廉要靠好人,反腐更得靠别的

对话易中天:倡廉要靠好人,反腐更得靠别的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20年第20期文本刊全媒体记者曾勋近日,“易中天中华史”最新一卷《严嵩与张居正》出版。

朱元璋成功实现了王朝私有化,在他架设的舞台上,政治剧终于被演成了家庭伦理剧。

在这出悲喜剧中,聪明如严嵩也是受害者,清廉如海瑞只好当摆设,帝王师与实干家张居正,只侥幸逃过开棺戮尸的下场。

这一切是为什么?针对书里书外的相关话题,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专访了易中天先生。

海瑞得罪的,是整个官僚集团和上流社会廉政瞭望·官察室:您在《严嵩与张居正》中谈到,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外放应天巡抚时,曾颁布《督抚条约》整顿吏治。

这场廉政风暴遭到大部分官员抵制,他也处处遭到排挤。

在您看来,这种悲剧性的根源是什么?易中天:我们可以先谈直接原因。

那就是海瑞的性子太急了。

急也可以理解。

一是当时的贪官污吏弄得地方上民不聊生,他看不下去。

二是海瑞年纪不小,耽误的时间太多,必须只争朝夕。

三呢,改革家都是急性子,比如王安石。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事缓则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正本清源,又岂能靠一日之功?廉政瞭望·官察室:其实到最后,海瑞的一切廉政措施对地方和整个王朝的吏治影响微乎其微。

海瑞立起来的清官形象是夺目耀眼的,而他的历史处境可以说是悲剧性的,历史上另外那些有名的清官似乎也都差不多。

易中天:是的,这就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

海瑞是理想主义者,明清两代官员的俸禄却非常之低,低到“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费”的程度,不弄点外快就活不下去。

你总不能要求大家都跟海瑞一样,只有母亲过生日才吃餐肉吧?所以朝廷对地方官多收一点附加税的情况,其实是睁眼闭眼的。

可以说,官员们都靠这点额外收入维持体面的生活,支付迎来送往的招待费。

海瑞要廉政,岂非砸人饭碗?他的《督抚条约》还规定,上级官员视察,下级不得出城迎接,更不得设宴招待。

工作餐可以有鸡鱼肉各一样,但不得供应鹅和黄酒。

古代皇帝的反腐招数

古代皇帝的反腐招数

100古代皇帝的反腐招数文/张晓政腐败是伴随封建社会的一大顽疾痼疾,也是历朝历代极力想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尽管由于腐败治理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古代反腐制度机制本身存在的深刻内在矛盾,这个问题从未得到根本解决,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人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反腐经验。

汉宣帝“加薪促廉”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的孙子。

汉武帝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发生后,戾太子及其子女皆蒙屈而死,唯有尚在襁褓中的刘询幸存下来,但从此流落民间,直到17岁时被霍光等迎立为帝。

由于从小在民间长大,汉宣帝深知民事艰难、闾里奸邪以及吏治得失,深知百姓对于政治清明的期盼。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特别是大力整饬吏治,史称“吏称其职,民安其业”,被后世誉为“宣帝中兴”,不少史论者认为,宣帝时期乃有汉一代最为鼎盛的时期。

那么,汉宣帝是如何治吏的呢?出人意料,汉宣帝治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给基层官吏加薪。

神爵三年,汉宣帝颁布了一个诏令:“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西汉官员的俸禄,从中央政府号称万石的三公到县里面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吏,一共20多级,越在基层,职位越低,俸禄也就越薄。

特别是对于为数众多的低级官吏,还不像高官重臣,时不时能得到朝廷赏赐,如果仅靠薪水养家,难免有衣食温饱之忧,因此,若是有什么“侵渔百姓”的现象,怕是也不足为奇了。

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要让这些基层官吏安于职守,廉洁奉公,除了严厉惩治腐败外,还必须给予他们宽裕的生活保障,使他们不必挖空心思从百姓身上捞油水、找回报。

以怀着对百姓的感情为出发点,最后却落在了给基层官吏“涨工资”上,看似背道而驰,却深刻体现了汉宣帝冷静的现实主义态度。

特别是将加薪对象限定在基层官吏上,说明汉宣帝对此有着清醒的判断,而非滥用国家财力。

当然,汉宣帝治吏,除了加薪还有许多手段,而加薪也并不必然促廉,要使官员清正廉洁,还需要系统的配套措施,不是简单一个加薪所能解决的。

反腐论述里引用的古典名句

反腐论述里引用的古典名句

反腐论述里引用的古典名句“以戒为固,以怠为败。

”- 原文纠正“四风”面临反弹压力。

我们从抓作风建设入手,制定并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四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很难扭过来,常抓不懈才能防止卷土重来。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对顶风作案的要严肃查处,典型曝光,通报全国。

古人讲“以戒为固,以怠为败”。

狭路相逢勇者胜,纠正“四风”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斗争。

——《在中央政治局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二〇一四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4年10月16日)- 典出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

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

三千人为一屯,诫而约之,各慎其处。

敌人若来,视我军之警戒,至而必还。

力尽气怠,发我锐士,随而击之。

”——《六韬虎韬金鼓篇》- 释义以警戒严密为守固的基础,以警戒怠忽为失败的根源。

说明警戒工作是作战时不可忽视的。

就党的作风建设而言,四风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等诸多特征。

整治四风问题,铲除四风根源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纠正“四风”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紧一紧思想认识“弦”,要严防懈怠情绪。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原文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过,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

从军队来说,就要从军委做起。

最近,军委制定了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十项规定,就是要给全军带个头。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上有不好,下必效焉。

各级都要带好这个头。

——《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26日)- 典出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

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

是在世子。

”——《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

腐败受贿名言警句

腐败受贿名言警句

腐败受贿名言警句1. 反腐败的名言反水难收,后悔何及。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莫守。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贪。

茫茫九衢中,百祸起一贪。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败于功者,贪功者也;死于利者,穷利者也。

欲心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已为而悔,莫若早戒;患至而忧,不如预谋。

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

夫前车覆,后车戒;前事之失,后事之鉴。

不廉则无所不能,不耻则无所不为。

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

古人云:“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名利之客。

”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多欲伤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公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宝贵矣。

渔人张网于渊,以制吞舟之鱼。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治天下国家,心本诸身。

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言则我从,斯我之贼。

迷于利欲者,如醉酒之人;人不堪其丑,而己不觉也。

贪者,怨之本也,……厚贪则怨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忧民之忧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民亦乐其乐。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2. 反腐倡廉名言警句反水难收,后悔何及。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莫守。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贪。

茫茫九衢中,百祸起一贪。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

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

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朱元璋的反腐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强调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

古籍上记载的三大特例,堪称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反腐从官员选拔开始——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刘鋹选官“阉然后用”贪赃枉法,受贿藏污的腐败行为,是一种官场寄生现象。

可以说,从官场诞生那天起,就出现了。

西周穆王时编修的刑法《吕刑》中便指出,要防止五种执法受贿行为,即所谓“五过之疵”,可见上古三代时官场腐败已成社会问题。

针对官员腐败问题,历代都曾采取不少措施和手段,从用人角度来看,首先是选出贤能的好官,建立了一套官场“准入”制度,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注重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古人称之为“吏治”。

什么样才是算好官?古人的标准之一是有“德”,且以德为本。

“清”,即廉洁,是官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廉洁的官员被古代史家称为“循吏”。

为了选到循吏这样高素质的官员,在先秦时即出现了一种“察举”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推荐官员。

这种察举手段,民间叫“举贤”,到两汉时,举贤已成为官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且,“察举”也有严格的法规,先秦时的秦国规定,如果所推荐的官员“不善”,推荐人也要治罪,在汉代则叫“连坐”。

此后,曹魏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取士制”,都是古代高层为了选拔到“好官”而采取的手段,特别是科举制度,最为成熟,一直沿用至晚清。

在这些常规选拔制度之外,不少朝代还结合朝情,推出一些“本朝特色”官员选拔手段。

如在公元十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便出现了一种另类绝招——“阉割”。

此手段真可谓天下奇闻。

实施这种另类选官制度是南汉,地域在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记载,当时的南汉皇帝叫刘鋹(后主),相当荒淫,政事全权委托当时的龚澄枢、陈延寿一班人处理。

龚澄枢等人便根据刘鋹的意思,规定拟用官员均须阉割,此即史书中“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阉然后用”记载。

古人形容官场腐败的诗句

古人形容官场腐败的诗句

古人形容官场腐败的诗句引言官场腐败是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古代也不例外。

古人对官场腐败的描绘,以诗句的形式表达出了对这一现象的深刻触动。

下面将通过引述古人的诗句,探讨古代官场腐败的真相和特点。

官场腐败的诗句古人通过诗句巧妙地揭示了官场腐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弊端,下面是一些例子:1.“物尽其用示胡人,利诱高位堪饵滋。

”——司马迁《史记·邹忌李广》司马迁用这句诗来形容官场腐败中的献媚和拉拢现象。

官员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公正和良心,利用各种手段来迎合上级,争取升迁的机会。

2.“鹦哥漆臼劳炙持,腥飙酒酽养分补。

”——范仲淹《岳阳楼记》范仲淹用这句诗来揭示官场腐败所带来的腐化和堕落现象。

官员们利用职权和财富来追求享乐,沉溺于酒色之中,忽视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

3.“官因犬马教儿女,奸臣阉主反孙蕃。

”——陆游《秘书云·奸臣词》陆游通过这句诗,揭示了官场腐败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官员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忠诚和道义,甚至与奸臣和阉宦勾结,对人民和国家构成严重威胁。

官场腐败的真相官场腐败并非只是古代的现象,如今的社会中也普遍存在这一问题。

官场腐败的真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权力寻租官场腐败中的权力寻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官员通过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和利益输送,谋取额外的利益和权力。

他们通过权力交易和利益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加剧了官场的腐败。

2. 腐败网络官场腐败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腐败官员往往与其他官员和利益集团形成勾结和联盟,通过互相包庇和保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腐败网络。

这些腐败网络能够在各个层面和环节上相互合作,使得腐败现象更加普遍和深入。

3. 社会成本官场腐败不仅仅损害了公共利益,还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腐败官员滥用职权,损害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同时,腐败还进一步侵蚀了社会的道德和信任,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官场腐败的特点古人的诗句虽然形象地描绘了官场腐败的景象,但官场腐败的本质和特点却是与时代相通的。

反腐倡廉名人名言

反腐倡廉名人名言

反腐倡廉名人名言导读: 反腐倡廉名人名言1、廉政以立身,勤政以务公,善政以富民。

2、靠贪婪妆点起来的“潇洒”人生,就像浪尖上的一片枯叶——沉浮只是瞬间的事情!3、草生峰不显伟岸,松长谷底不失高节。

4、执法公正心坦然,清廉不贪自从容。

5、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为清官死,死有余荣。

8、贪心就象一支毒箭,腐败者主就是它的心。

9、贪,山重水复绝无路;廉,柳暗花明处处春。

10、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13、常自律远离灯红酒绿,恒自警分清善恶美丑。

14、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15、一人不廉,全家不圆。

16、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17、理想不可无,傲气不可有,钱财不可贪,欲望不可纵。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源头治腐,功效长久。

20、廉者,思无邪勤者,事有成。

21、作风是生产力,作风是凝聚力,作风是战斗力。

22、地狱到天堂,万里之遥;天堂到地狱,一念之差。

23、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脏羞儿孙。

24、诚信立身,廉洁自律,正派做人;求真务实,举贤任能,公道办事。

25、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则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26、公正清廉心无愧,光明磊落梦不惊。

27、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

28、全民动员,反腐倡廉;“三个代表”,牢记心间;坚定信念,经受考验;与时俱进,一往无前。

29、当官。

常担为民之责,站得正直;执政,常谋富民之策,行得坦然;掌权,常循法纪之规,寝得安稳。

30、民主集中,民族复兴;独断专行,自毁前程;党风正,世风日正;勤政爱民,国运昌盛。

31、青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

32、清水肥水,拿薪水都要廉洁从政;大官小官,凡做官就应清白为民。

揭秘中国古代反腐败的有效手段:广开言路

揭秘中国古代反腐败的有效手段:广开言路

且有些制度是很特殊的。 明朝有三法 司, 设 六科 , 六科 给事 中, 相 当于 现在 的科 长 , 却
可 以 监督 尚书 — — 相 当于 现 在 部 长 一 级 的 官员 。 为什 么 要 给 给 事 中 这 么 大 的权 力 ? 就
是 要 加 强 对权 力 的监 督 制 约 。 现在 看 来 , 对
样, 清朝也一样 , 我们执政难道还 比不上
部 分东 西 据 为 己有 。如何 制 止据 为 己有 7
他们?我们应当怎样防止腐败?西方发达 国
登 闻 鼓和 等酷 刑 。 “ 钩肠 ” 就是把肠子钩出来 , “ 刖足 ” 相 应 的措施 随 之产 生 。比 如 明堂 、 家 有很 好 的经 验 ,但 是 这 个经 验 能 搬 过 来 就 是 把 脚 筋 挑 断 , “ 凌迟 ” 要割 3 0 0 0多 刀 , 华表 等 。 清 代 乾 嘉 学者 曾 写 了很 多 的文 章 吗? 自然 不能 。 西 方 实行 三权 分立 制 度 , 我 们 如果 规 定 的刀 数 还 没 有 割够 ,受刑 人 就 死 来考证 明堂到底是什么。当代史学大 师顾 国家能这样吗?所 以非常现实的问题是 , 我 了 的话 , 刽 子 手就 要 反 坐 。 这 些做 法 简 直 就 颉 刚 先生 写过 一 篇 文 章 ,认 为 明堂 也 就 是
贪一定要在法制 的轨道上来进行 ,离开 法 制轨道 的反贪 或许可 以收到一时之效 , 但 从长远看 , 终究会给历史 留下一声长叹。 其
实, 中 国古 代 很 重 视对 权 力 的监 督 制 约 。 很 早就 有监 察 系统 、 御 史 制度 、 弹劾 制度 。 而
败最有效的手段 就是权力牵制。
■腐败成了臭豆腐
改 革开 放 以来 我 们 国 家 的 经 济 有 了长

反腐败到底有效没效

反腐败到底有效没效

龙源期刊网 反腐败到底有效没效作者:郑根岭来源:《人民论坛》2011年第03期中纪委副书记干以胜日前在中纪委监察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批评“反腐败无效论、无用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驳斥“腐败越反越多”的看法不正确,并强调要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

无庸讳言,反腐败斗争本身就容易生发出“双刃剑”效应,容易引发另类解读。

曝光反腐败多了,正面作用可以表明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可也有负面作用,比如折射出腐败生态越来越严重。

抓到的贪官多了,中纪委觉得反腐工作卓有成效,对反腐更有信心,老百姓却因此对官员队伍更丧失信心。

两者正好相反,该如何是好呢?可如果不曝光腐败案件,不抓更多的贪官,群众会更不理解,因为大家从周围社会环境里照样能感觉出来腐败的无孔不入。

问题是,中纪委副书记的说法,与老百姓特别是网友的感觉,大相径庭。

这背后的原因到底在哪里?要想弄明白何以出现这种认识反差,恐怕不能仅从中纪委的角度来思考,不宜只按干副书记那种逻辑去理解,最好还是从网友的视角来体察。

可以确认的是,老百姓感觉“腐败越反越多”、“贪官越来越多”,且不论从定量分析上是否成立,都无法证明“反腐败无效论、无用论”。

贪官毕竟是揪出一个是一个,每揪出一个都足以证明反腐败有效、有用,对此,我觉得毫无疑义。

关键是在雷厉风行的反腐败斗争冲击之下,为什么贪官仍然层出不穷,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老百姓何以质疑的重要原因。

说来说去,恐怕拷问的还是反腐败的方法与制度体系。

按道理说,全国各地各级党政机构,都设立有纪委、反贪局、预防腐败局、检察院、审计局、监察局等这些专司反腐败的部门,人多力量大,理应使腐败分子闻风丧胆,大为收敛。

可实际上这么多套班子,这么多人,反来反去,腐败越来越多,并且就连本职反腐之人,也成为腐败者。

这还不足以引起反思与警惕吗?再看一看我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只廉政公署一家机构专司反腐败,其雇员也仅有1200多人,可人家那个工作力度与成效,能同日而语吗?我的看法,反腐还是有用,但与腐败形势相比,确实还远远不够理想。

浅论古代反腐奇招与特点案例解析组图

浅论古代反腐奇招与特点案例解析组图

浅论古代反腐奇招与特点组图浅析我国古代如何反腐在古代的中国虽然是君主专制一言九鼎,但是为了延长封建王朝的命运,他们也还是注重对官员腐败行为惩治的。

一、重刑治腐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法律惩罚重于常人.贪赃受贿的刑事责任比盗窃为重.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剌字并服苦刑的刑罚。

北魏时,监临官主掌和执行的官员受羊一只洒一斟者,罪到大辟(杀头),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定律:“义赃(徇私贿赂)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

”唐律则规定:监临主司(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

而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役流而已。

唐律还规定,官吏间接受财物也要处刑。

如官员若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

惩腐最严厉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大明律》对官吏贪污、受贿等罪所定的条目多而详,而且往往要处以凌迟、挑筋、剥皮实草等酷刑。

属员贪赃,主官连坐;父亲贪赃,子孙连坐。

清朝将惩贪治吏作为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对贪官多“赐令自尽”,连坐属员。

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作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二、禁锢。

所谓禁锢就是中国古代对犯罪官吏本人及其他亲友终身禁止做官的制度。

禁锢属于资格刑,它剥夺的是犯罪人的政治权利。

早在《左传》中就有禁锢的记载。

从汉到隋禁锢都作为赃罪的附加罪而存在,东汉下诏“赃吏子孙不得察举,”那贪官之贪行要影响到子孙的前程。

《晋律》中,官吏贪污罪不至死者,虽遇赦仍禁锢终身,轻者禁锢20年,有时禁锢的人即使解除禁锢仍不能与平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如不能住在京城。

唐代没有规定禁锢却有类似的免官之法,它的调整范围也不仅限于贪污贿赂犯罪,而扩大到官吏犯罪的各个方面,后世各朝改禁为“永不叙用”。

人心齐 泰山移反腐倡廉术语

人心齐 泰山移反腐倡廉术语

人心齐泰山移反腐倡廉术语1. 人心齐,泰山移,反腐倡廉得众力。

就像村里修路,以前有个干部想从中捞点油水,虚报材料价格。

可村民们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齐心协力,互相通气收集证据,一起向上面反映情况。

嘿,那干部最后被查得老老实实,路也修得平平整整。

反腐倡廉这事儿,大家心往一处想,就没有办不成的。

2. 反腐倡廉,人心齐就像拳头攥紧。

咱可不能像那些贪官污吏,只想着自己捞好处。

我听说有个公司,采购部门有人吃回扣,把次品当正品买进来。

其他部门的员工发现不对劲儿,他们可没忍着,大家联合起来向老板举报。

这就好比一群大雁,要是有一只想偏离方向,其他大雁就会把它纠正过来。

反腐倡廉靠大家,一个都不能少。

3. 人心齐,泰山移,反腐倡廉靠集体。

你看那些大的贪污腐败窝案被查处,哪一个不是靠内部有人觉醒,大家共同揭露才浮出水面的?就好比一间房子,有了蛀虫,要是只有一个人看到不管,那房子迟早要塌。

但要是住房子的人都上心,一起找蛀虫,房子就能保住。

咱们对待腐败也是这个理儿,大家齐心,腐败就无处遁形。

4. 反腐倡廉啊,人心齐才是硬道理。

就好比拔河比赛,一边是腐败,一边是廉洁。

要是大家各顾各的,那腐败这头肯定就把绳子拉过去了。

可要是大家齐心协力,都朝着廉洁这边用力,腐败哪还有机会?我有个朋友在单位里,发现领导有小金库的问题,他开始很害怕,后来其他同事也有同样的想法,大家一合计,就一起向上反映了。

这就是人心齐的力量。

5. 人心齐,泰山移,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也是这样。

你想啊,一个老鼠洞,如果只有一个人发现,也许就被忽视了。

但要是整栋楼的人都知道老鼠洞的危害,大家一起找办法堵上,那老鼠就没处藏身了。

就像有些地方的官场,要是有贪污腐败的风气,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这个地方的风气只会越来越差。

但要是从老百姓到官员都齐心抵制腐败,那这个地方肯定清正廉洁。

6. 反腐倡廉,这事儿就像大家一起守护一个大花园。

人心齐,泰山移。

花园里要是长了杂草(腐败现象),园丁(老百姓和清正的官员)就得一起动手拔掉。

揭秘中国古代反腐奇招

揭秘中国古代反腐奇招

揭秘中国古代反腐奇招王春瑜【期刊名称】《人才资源开发》【年(卷),期】2017(000)023【总页数】2页(P80-81)【作者】王春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国历史反腐败的经验,主要是说历史上怎么样进行权力牵制的。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权力对反腐败是很关键的,老前辈吴晗先生在反对国民党的时候有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贪污史。

有了贪污就必然有反贪污,如果光有贪污没有反贪污,中国也不可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了。

西方的经验不能照搬,所以就只有吸取中国古代反贪史的经验,而中国历史上反腐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权力牵制。

明朝初年,朱元璋曾经从重从快反贪污腐败,可以说用了非法制的手段。

朱元璋用严刑苛法来惩治贪污腐败,杀了不少贪官,贪污腐败之风一时有所收敛。

但这完全是离开法制轨道的,是“法外之法”,是不可取的,太残暴了。

“剥皮楦草”,把人皮剥下来,把草填充进去,然后挂在衙门口,朱元璋确实干过这样的事。

这段历史从反面告诉我们:反贪一定要在法制的轨道上来进行,离开法制轨道的反贪或许可以收到一时之效,但长远看,终究会给历史留下一声长叹。

其实,中国古代很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很早就有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

而且有些制度是很特殊的。

明朝有三法司,设六科,六科给事中,相当于现在的科长,却可以监督尚书——也就是现在部长一级的官员。

为什么要给给事中这么大的权力?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现在看来,对历史上中国的监察制度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不少成果,但仍然不够,这里面一些好的经验,应该加以总结。

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认为明堂也就是原始部落酋长开会的一个会议厅,在明堂里面可以议事,哪一个酋长如果做了损公利己的事,就可以对他提出批评,到后来,就在这个明堂里放一个鼓,叫登闻鼓。

古代还是原始的民主,对哪一个酋长有意见,认为哪一件事情处理得不公,都可以到明堂里面去击鼓,请大家来进行评议。

登闻鼓发展到后来,成了县衙门口的一个大鼓,一直到明清,这个登闻鼓还放在县衙的门口。

清朝重臣林则徐开出的反腐防腐良方“十无益”

清朝重臣林则徐开出的反腐防腐良方“十无益”

清朝重臣林则徐开出的反腐防腐良方“十无益”
有很多贪官想给菩萨贿赂,拿出一部分贪污的钱捐给寺庙等,以求平安;有些人想用非法所得的钱做慈善,以便心安或者妄求发更大的财,这些都是非常愚昧的想法,林则徐先生开出的“十无益”良方,则是对他们的当头棒喝。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针对世风日下的时弊,于一八三九年九月巡视澳门后,在前山写了《十无益格言》: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巧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这《十无益格言》对现代人仍然有深刻的教育和鞭策意义。

唐太宗的反腐奇招

唐太宗的反腐奇招

唐太宗的反腐奇招在古代,为官者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者的确很多。

如何去治贪惩腐,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历代的明君圣主对之均十分重视,所践行的反腐招数五花八门。

其中,隋唐时期两位明君的反腐手段,颇为奇特。

隋文帝“钓鱼”反腐前几年,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历也曾有过类似“钓鱼”行为,抛鱼钩的幕后操纵者就是隋文帝杨坚。

只不过,二者即使形式相同,性质却截然不同。

上海的“钓鱼”执法为百姓所深恶痛绝,是不折不扣的腐败,而隋文帝的“钓鱼”却是大获民心,是手段奇特的反腐举措。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在位23年,勤思善治,他建立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超过了以往。

唐朝到630年也未完全恢复隋朝的疆域。

隋朝的军队歼灭或重创了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等,阻止了异族的强大与崛起,文治武功均有很大的业绩。

隋朝首创三省六部制、开皇律、科举制等,这些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如唐朝的国家体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好多就是直接照搬隋朝的。

《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个切同样了不起。

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杨坚性格沉稳内敛,治国有道。

《隋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深思治术”,这可从他开创的一直沿用至今的科举选拔制度上,略窥一斑。

这种制度摒弃了出身的贵贱,不限门第,唯才是举,也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的推荐选拔,推荐即是人推荐人,自然存有弊端。

而以试取第,体现可很大水准的公平性,堵住了用人上的腐败之源。

杨坚不但从官员的源头上去治理腐败,而且对官员的日常管理也很有一套。

他强化对官员的监督,《隋书》记载,隋文帝杨坚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怠。

曾一次罢免河北52州贪官污吏200人;而且还以“钓鱼”的手段去铁面反腐,即暗中洒下诱饵,钓得鱼儿上钩,让贪官自己现身,可谓独树一帜的反腐奇招。

反腐评价金句

反腐评价金句

1.反腐败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身正行直,始终保持疾恶如仇的凛然正气和昂扬的革命斗志。

2.大处着眼,身体力行,反腐倡廉成就大业;从小事入手,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修养小我。

3.常闻贪欲丢性命,但能守廉得民心。

4.形式主义如雾霾,不除不消;官僚主义如沼泽,易陷难逃;享乐主义如陷阱,温柔藏刀;奢靡之风如坟墓,腐朽骨销。

5.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

6.腐败会使国家基石摇,廉洁造就江山千秋固。

7.心有党性可防腐,怀揣人民能拒变。

(www。

yipinjuzi。

com)8.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

9.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

10.防腐当好人民公仆,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

11.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世上黄金虽宝贵,为官清廉价更高。

12.铜臭铸就镣铐,清廉闪亮人生。

13.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反腐倡廉,常将警钟鸣心头。

贪是腐蚀心灵的毒酒,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4.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1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功在千秋。

16.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17.铲除腐败众所望,遵守法纪我当先。

18.抗腐拒贪始终不坠报国志;持节保廉朝夕常怀爱民心。

19.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党纪、政纪严惩腐败。

21.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所以,不把权力关进笼子,腐败永远也不会绝迹,而且会越来越腐。

反腐 古文

反腐 古文

反腐古文
以下是一些有关反腐的古文诗句:
唐·李商隐《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西江月·反腐赞注》欧汉民
雷响风声正紧,报载战果辉煌。

千余人次拒收忙,上缴礼金卌万。

反腐狠抓立案,惩贪严办依纲。

负隅蟊贼枉贪赃,天眼恢恢法网。

攘利和珅伏法,却金杨震成风。

扬帆万里总朝东,民意党心恰共。

两袖清风曰富,万金不义真穷。

爱民廉政国兴隆,闾里欢颜歌颂。

《满江红·反腐败》龚国基
放眼神州,五千载礼貌古国。

雄风起,鹍鹏展翅,巨龙添翼。

华夏河山铺锦绣,炎黄俊杰驱穷白。

看巍巍大厦上云端,东方立。

蠹虫蛀,梁柱折;乌鸦集,昏天色。

看官仓硕鼠,暴贪饕飸。

号令一声惩腐恶,英雄十亿除蟊贼。

倚昆仑伸手挽天河,冲污迹。

《清风颂》蒯益平
动地讴歌振国人,倡廉反腐见经纶。

休言近水鞋都湿,应戒临财手不伸。

共效繁森方易俗,追思裕禄更相亲。

率身以正谁难正,耿耿群情望北辰。

此外还有《拒礼诗》——明·况钟,《离任》——明·况钟,《罢郡》——清·蔡信芳等诗作也是描绘反腐倡廉的古文诗句。

毛泽东的反腐语录精选

毛泽东的反腐语录精选

毛泽东的反腐语录精选毛泽东在反腐这方面有哪些语录是很经典的呢?一起看来欣赏一下吧!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毛泽东反腐语录,希望你喜欢。

毛泽东反腐语录精选1) 陕甘宁边区“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私营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2) 对于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严重现象,如果不加以彻底肃清,它们就要腐蚀我们的党,腐蚀我们的政府,腐蚀我们的军队,腐蚀一切财政经济机构和一切革命的群众组织,使我们的许多干部人员身败名裂,给我们的国家造成极大的灾害,一句话,这就有亡党亡国亡身的危险。

3) 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一样的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大批最严重的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

4) 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

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

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

”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我们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

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了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我说过的,杀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

但是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要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只好哭天抹泪地去了哟。

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绝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

5) 务将一切贪污分子追出而后止。

6) 谁搞腐败我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如果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7) 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导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

8)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古文廉政格言

古文廉政格言

古文廉政格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古文中有关廉政的格言句子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古文廉政格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文廉政格言1) 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

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

——汉·刘巡《淮南子·泰族》2) 陷其自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3)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汉·刘向《说苑·敬慎》4)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忘也;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君道》5)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6) 小利,大利之蛀;贪小利,则大利必亡。

——北齐·刘昼《刘子·贪爱》7) 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

——清·汪汲《座右铭类编·政治》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国志·蜀书·先生传第二》9) 惟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

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

——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二三《考课》10) 贪污者,必以廉洁者为不是;超超者,必以恬退者为不是。

——《朱子语类辑略》11) 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

——梁实秋《钱》12)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13)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14) 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15)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会食鱼。

——汉·刘向《新序·节士》古代廉政格言1) 为清官死,死有余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人民论坛 4J
责 编/I  ̄ 凤娇 - -
敬上 ” 、 “ 廉 毋 谤 ” 、 “ 事 审 清 举
杀贪 官最起 劲的 朱元璋一死 , “ 皮场 为 何 封 建 时代 惩 治 贪 官 总 是 雷 当” 、 “ 为善 行” 、 “ 敬 多让” 喜 恭 庙 ” 、 “ 囊 袋 ” 之 类 就 听不 见 了 , 皮 声大 雨点小 这 “ 五善” 清代 史学家赵翼 《 陔余 贪赃官仅仅 流放 而 已。到 了六十 多年
写过 《 史箴 》 ,刻在 州衙 大 门外 的 腐化 堕落 ,使封 建官僚行政体 制不能 的 《 刺 宋论 》一 书 中认为 ,这 个戒石铭 正 常运转 ,造成上 下隔绝 、尾 大不掉 是 “ 术不明 ,申韩杂进” 的杂种学 石 碑上 。 儒
后 世 流 传 时 间最 长 、传 播 地 域 最 之 势 。 第 三 是 为 了欺 骗 人 民群 众 ,造 术 产物 。 他 说 戒 石 铭 短 短 的 四 句 话 , 天 好 广 的 就 是 所谓 “ 石 铭 ” 了 : 它 是 五 成 “ 子 圣 明 ” 的 思 想 ,传 播 “ 皇 是 要 灭 绝人 间最 重要 的 天 道 , 蔑视 士 戒 家天下” 大 夫君子 的情操 ,引导百姓丧 失 固有 代 十 国 时期 的 后 蜀 主 孟 昶 ( 3 — 9 5 帝”的理想 。第四 ,也是 “ 9 4 6
点小
让 贪官们胆 战心惊的 “ 场庙” 皮
明朝 陆容写 的 《 园杂记 》中说 菽
武的一手起 源很早 。据说 在 舜时 到 一 个 太仓 老 和 尚 智 昧谈 明初 : “ 洪 创 立 的五 刑 中就 有 “ 作 官刑 ” 。 鞭 武年 间,秀才做 官,吃 多少辛苦、受 从 云 梦 出土 的 《 律 》来 看 ,对 贪 多 少惊 怕 ,与 朝 廷 出 多 少心 力 ,到 头 秦
以 “ 市 ” 刑 , 即 在 闹 市 中执 行 死 小廉 大 法 ,几乎 两 汉之 遗 风 ,且 驾唐 弃 刑 后 将 犯 人 暴 尸 街 头 , 并 规 定 其 子 宋 而上 哉 ” !他 认 为 洪 武 时期 简直 比
孙 不得 为官 。魏 晋 南北 朝 时北 魏 太 得 上 “ 景 之 治 ” , 比 “ 文 贞观 之 治”
明太祖 朱元璋 .他 出身寒微 ,深知贪 .
官 赃 吏 欺 压 百 姓 、激 起 人 民 强 烈 反 抗 的 箴 文 ,其 理 ,因而对赃官 处罚极其 严酷。
据元 末明初 人叶子奇 写的 《 草木子 》
为 记载 : “ 守令 贪酷者 ,许 民赴京 陈 凡 始 皇时期的竹 简中,就有一篇 叫 “ 诉 ,赃 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 示众 ,仍 吏之 道 ” ,告 诫 官 员要 做 到 “ 忠信
另 外 ,作 为 “ 德 感 化 ” 、劝 慰 道 度 ,避 免 出现 “ 崩 ” 的现 象 ,防 止 勉 励的戒石铭 ,也遭到 了明末清初 思 土 广增 写的 《 百官箴 》。而隋初 隋 文帝 的宠 臣何 孚 ,在龙 州 当刺 史的时候 , 迅 速激化 阶级 矛盾 。二是要避 免官 员 想 家王夫之 的猛 烈抨击 。王夫之 在他
“ 者杖 决 ,重者处死” 。 轻
是颁 布种种 “ 官箴” ,告诫官 员要廉 对 官 吏 颁 布 种 种 劝 慰 、 勉 励 书 ・ 训 》就 有 “ 于 有位 ” 的说 伊 儆
法:据考 古发现 ,湖 北云梦 出土的秦
历 史 上 惩 治贪 官 最有 名 的 ,是 洁 自律 。
2 0 年 在 武 夷 山 发 现 的 戒 0 8 石铭 碑 ,上刻 “ 俸 尔禄 , 尔 民脂 民 膏 ,下 民 易 虐 , 上 天 难 欺 ” 十 六 字 。 石 碑 高 1 5 m ,宽 6 c ,厚 1 c 7c 5m 5 m, 花 岗岩 质地 。
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中国古代社会在
政治制度上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设置

庙 以祀 土 地 ,为剥 皮之 场 ,名 日
‘ 场庙 ’。 官 府公 座 旁 ,高悬 一 皮
了一整套 完备的官僚体 系。为了保证这 剥皮 实草之 袋,使之 触 目惊心。”叶
套庞大的官僚机器正常运转,历代统治 子奇本人 就 曾被 牵连 下狱过 ,对这场
赃枉 法的 官 吏 处置 也极 严 顾 炎武 来小有过 犯 ,轻则充军 ,重则- 戮 , f 4
《日知 录 》卷五 总 结 了历 代 惩 贪 的 善 终者十二三耳 !”清赵翼在 《 廿二 法律 :两 汉对 贪 官赃 十 金 以上 均处 史刳记 》 中认 为 ,明初 “ 尚循 良, 崇
武 帝规 定 “ 贪赃 三 匹者 皆 死” 。 唐 还要 好 很 多。
时 赃 吏 , “ 于朝 堂 决 杀 ” 多 宋
朝 发 誓 不 杀 士 大夫 ,可是 对 贪 官赃
吏 仍 处 以 “ 市 ” 。 元 朝 也 对 赃 吏 弃
戒 石铭成 了各 级衙门的 点缀
在 文的 方面 ,一个主要 的举措 就
该 记
反腐 奇招焉何 无奇效
■ 郭 建
历朝历代都有贪官,如何惩治贪官 剥 皮实草。府 、州 、县衙之左 ,特立
封建 帝王 、官 僚都 是依 靠压 榨农 民来维 持寄 生 生活 ,他们 没有 根本 冲
突 。 封 建 帝 王 的 第 一 要 务是 防止 有人 篡夺 天 下 ,而吏 治 的贪与 廉并 不马 上影 响到 统治 。因
丛考 》卷二七考 证 了汉代 以后一 些著
古 代 朝 廷 用 这 软 劝 硬 逼 的 两 手 后 的 宣德 年 间 ,又 改 为 出钱 赎 罪 , 等
名官箴文本 ,比如汉代扬雄 写的 《 卿 整 顿 吏 治 的 目的 ,一 是 要 官 吏 们 依 法 于 宣 告 无 罪 了 :
尹州牧 箴 》二 十五篇 ,以后 崔驷 、胡 守 法 , 不 要 过 度 剥 削 、 超 越 朝 廷 尺
者 总是 从 文武 两方 面入 手加 以整 治 ,来 面有亲身经历 ,大概不会吹牛 。如此
防止各级官员因受贿贪污、巧取豪夺而 看 来 ,明初 官府是一文一武 、一德一
吃 得 太饱 。
威 ,双管齐下 ,官吏们胆战心惊 ,政
治还 算 比较 清 明 。
此 封建 时代惩 治贪 官总 是前 紧后松 ,雷声 大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